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站桩之初防枯站 -- 五磊山

共:💬41 🌺15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站桩之初防枯站

    站立式的锻炼,专门练站桩非常有益于风吹浪打站而不倒。

    站桩顾名思义就是要站的如桩一样,桩是深入地下有根的,因而稳固,一般指植物而言,人是动物不是植物,却有站立不倒的强烈追求,不得已发挥聪明才智向植物学习,创立桩法。站桩这是我们祖先的说法。今人虽然传承这个名词,但实际都是站立,轻浮地面,再加枯枯的站立,是为枯立。名曰松身松心,无思无念以期妙境,实则妙境不可得枯境实将至。

    实际要解决站桩首要的“生根”问题,就不能毫无作为的枯站,也不能单纯做大脑游戏。这个问题无论古代近代专家都有清醒认识,但是到现代失传颇多,尽管一些论述已经公开,比如“微”,

    “不动之动”,“如如不动”,“静中动”等等,如果不得要领,这些公开的秘密仍旧还是秘密。而得要领言传身教特别是身教是必须的。

    站桩打坐等“静”功锻炼是非常高深奥妙的,究竟如何只有那些功夫超俗者的言语才能字如千

    钧,引机开路。但无论如何初练免“枯”是一件要紧事。

    • 家园 我是站桩半年后师傅才跟我说站桩不是死站

      而是会动的。一开始不讲不是保守,而是功夫不到,讲了有害无益。初学时必须按要求的姿势来,否则就容易跑偏了。让站着不动,意念中想着周身外都是针尖,一动就会刺身,为的就是保持身形,同时熬筋骨、求松沉。但是不能一直这么静站。时间够了就要有新的内涵。

      老师说,站桩要动,但是是“内动”,什么是内动我有点体会。别的同学理解没有我不知道。怎么个动法不讲,怕理解不到位误导他人。

      我也是偶然试别人的桩时老师看见了说,你没练劈拳能将师弟的桩打起来很不错了。眼神疑惑,问是不是私下练了。我说没有,就是每天坐地铁都站个三体式的步型保持平衡而已,另外看老师试别人桩时的身法姿势学着来的。

      老师说就是这样,就讲了这站桩的动是怎么动,打人的桩是个什么样的劲。

    • 家园 最近再练蹲马步
      • 家园 桩法中的王者

        骑马步骑龙步。

        • 家园 奥!怪不得郭云深也练四平大马跟少林一样

          下势桩,就其桩架外形而言,是极其简单的,就是双手合十的四平大马步桩功。它与所有的内(气)功修炼方法都一样,都有三大要素,那就是三调:调身、调息与调心,也就是身形间架、呼吸、意识这三方面的调整,内家拳之修炼,基本都以形正气顺,气顺则神明的程序进行修正,下势桩也不例外,它的第一步修炼主要是通过身形的调整,使人零乱的内气收聚于丹田。

            下势桩的外形就是双手合十的四平大马步桩那么简单。但早些年几乎所有的武术书籍上的四平大马步桩都要下几年的功夫,从没听说有人能在几分钟内气沉丹田(如果用气功的方法训练,最快的也要在7到100天内练出丹田之气)。为什么下势桩却可以立竿见影呢? 其秘密还是在身形间架的调整上。

            首先是头,头要领,头部的要领又称顶劲或虚灵顶劲。说白了,就是头要统领全身,要有略微上顶的意劲。太极拳诀曰,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是也,但为什么又有灵与领两种不同的说法呢?其实领是动作,灵是火候。如果脖子硬是挺拔头上顶,那么练静功时气冲头部,使人兴奋失眠,久之成病,练功打拳发力时则会震荡大脑,伤害身体,所以一个顶字,火候很重要,不能丢也不能过,具体要领则很简单,下颏略收就可以。

            其次是肩,肩要合,内家拳中之肩,而是抬人的肩胛骨。人的两肩胛骨略外张而前合,为合肩,拳法中也有说“含胸”的要领,其实与合肩是一回事。

            其后是背,背要靠,背在内家拳中指人肩胛之下与命门之上的部分,它的具体要求一般是后靠,久练都可以龟背行气。

            再后是腰,腰要空,腰在内家拳中主要指命门处的腰椎,通过背与胯的各部要领,使人命门处腰椎向前的生理弯曲拉直,形成命门后凸的意劲则可,又称为塌腰。

            然后是胯,胯要坐,这里的胯,不仅是指人的两胯,而是指人的骨盆,以及命门以下的脊椎。坐胯又可说为圆裆,后面还会有详细解说。

            最后是人的手心,足心要空,也就是说手心,足心要含空。

            以上的六要,修炼者要有明确的认识,千万不可以胡子眉毛一把抓。杨师传授我的时候,很多时候背手而立,看着我,笑眯眯地说,胸再含进出一点,胯再坐下一点,我马上就有了强烈的感觉。读者们要通过文字来学习下势桩,或者学一切桩、拳就必须把自身弄分明,例如说,你背后靠一点,你说整个上身后倾;或说你胯再坐一点,你就蹲身体……这些地方就是初学者不得要领,出不了功夫的关键,所谓真传或说科学,无非是这些调整身体的要领。

            可以肯定并负责地说,如果你学会了调身,无论是打拳站桩,只要坐胯与含胸,必可马上“气沉丹田”。问题在于如何做到含胸与坐胯?含胸相对简单,只要人的两个肩胛骨略外张而前合,那么也就达到了含胸的要求。反而是坐胯相对难一些,我曾将一个学生送到杨师门下学习,无论怎么教他,都不能理解要领,最后杨师将家中一个细钢筋焊就的农家常用的脸盆架放在他***股下,板脸警告说,别坐坏了,坐坏你赔!他战战兢兢地一坐,马上就感觉内气顺畅达于丹田……所谓坐胯,坐字是一个关键,过去太极拳有坐着打拳之说,可以说不坐就没有丹田,没有整劲。要说坐,谁都会坐,可大家看看那些练拳的,尤其是形意拳家的照片,过去的名师、名家无不“坐”着,而当代很多名家是“站”着打拳的……那么何为坐?一般初学者习惯将坐与蹲弄混,却不知过去的师爷在写谱时用字十分考究,坐与蹲是不一样的,蹲是下肢的动作是膝盖与腿的夹角变了,而坐是身体躯干的动作,腿上是没有变化的,大家想想看,你坐在凳子上的时候,我们会重得将凳子坐变形或降低高度,最后导致膝关节角度发生变化吗?肯定不会!所以说,坐胯的时候不可以屈腿,而是由双腿承托,上身向下松沉,形成“坐”的动作。或者换一个说法,你不妨把坐胯的要求理解为下身要下沉下坐,而下肢双腿却欲起的这么个矛盾状态!

            再次强调,内家拳练功要进步快,必须要把人全身各处要领弄分明,先把局部弄分明,再依照要求来求得局部与局部的最佳配合关系,得到整体效果,则功夫进步神速。如果让你坐,你去蹲;让你靠,你却坐,这样虚实不分,要领不明,那么你也只能在漫漫苦海中耗时间,把你耗得精疲力竭。不得不在师爷眼皮子低下找偷懒的窍门,一边偷懒,一边偷眼瞄着师爷,师爷大喝一声 “站那”你一机灵,一提神,一下子入了道,找到了劲啦……在某大师回忆录里把这种累傻小子的教育方法讲得很神,其实你也就是个傻小子。

            言归正传,下势桩就是双手合十的四平大马步桩,倘若明白了要领,那么桩架高低,双脚间距大小,跟练功效果关系也就不大啦。站的时候,以四平马步站立,双脚要平行站立,双手于胸前合十,虚灵顶劲、含胸、坐胯。注意双肩松沉,双肘有前合之意,而合十的双掌则力量有分开之意,此外,将全身力量前倾,重心落于前脚掌上 (膝与地面的垂线不可以过脚尖)。同时背部后靠,整体之前倾与背部后靠形成微妙的平衡,则足心自然含空;如此,全身放松静心体会,此为下势桩之第一步练法!

            下势桩是我所学的郭云深系形意拳暗劲训练体系中的调气训练。其方法是先以内功桩法培养出极浑厚的内气感,然后以极缓慢的速度慢练五行拳,在行拳中调气,修炼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在内功与桩法部分,训练内容是下势桩的聚气,养(炼)气、行气、贯气四步功,以上公开的为第一步预聚气功,可以让人感觉胸口有气下沉,从而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练功、养生、强身的功效,仅仅是一步,已妙用无穷。以上公开的方法中还包含有第一步功的深入修炼内容,悟性好的朋友除了感觉有气下沉外,还应有丹田发势的效果,这些效果的达到是伴随练功要领的正确程度出现的,跟你练功时间没关系。按这样的进度大约修炼半个月左右,可进行第二步养气(炼气)训练,配合呼吸激发人内在潜力,丹田与手心,足心灼热如火,而第三四步则在独特的呼吸配合下,以身体细小如虫蠕的动作行气,达到疏筋贯气的功效。如果人能真正掌握了第一二步的训练,再练第三四哪怕是第一次修炼,也可以明显感觉身体内如同温水冲刷一样,内在感觉随人外形的微动而似水银泻地……以上的功效与人练功时间长短无关,全在乎对要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再练五行拳,则体内如暗流涌动,奔腾不息。

            下势桩不要求人苦练,初学时间应为三五分钟,随功力加深逐渐增加到早晚各一次,每次十五分钟的训练量即可。我弟弟当年只学第一步功,但他同时还站三体桩,大约25天以后,发觉自己双腿胫骨上腾起一层膜,用手按、捏感觉内里有韧感、滑动感,如捏在泥鳅上。

            下势桩第一步练法简易,无须配合呼吸与意念,抓住要点者,效果立竿见影,绝无偏差,而以后几步则须有师父传授,所以这里只介绍第一步练法。以此抛砖引玉,希望同门前辈指导,也希望广大同道结缘,并批评指正。

          通宝推:然后203,柴门夜归,
          • 家园 顶你一下,说得简单清楚。但有一点兄台没讲,不知为何?
          • 家园 现在看来少林倒像内家拳。

            就是目前的流行少林拳,也还有那么点精气神剩余,相反的,连个精气神都没,就含蓄,收敛,松柔什么的,搞智慧工程,那真是把格斗当成了游戏。

            • 家园 上得擂台的拳未必是好拳,上不得擂台的拳一定是孬拳
              • 家园 哦,见教。

                我们练传统拳术据说是为了把兵器练得更好,擂台是陌生的。

                • 家园 见笑

                  我是想说,格斗是武术的重要的检验手段。不经此检验。终不能区分体操舞蹈和武术。

                  我理解,兵器和拳术是密切联系的。也以有对练和对抗为要。

                  说得不到的地方您多指教。

                  • 见笑
                    家园 传统对抗训练手段有限

                    旧时兵器就是训练用也是开刃的,师兄弟之间的对练一般是禁止的.对练只能是与师父之间,没有规则,唯一的条件是师傅收放自如同时徒弟怎么弄都伤不到师傅的一根毫毛.现如今这样的师傅凤毛麟角.

                    拳术对抗训练主要也是师徒之间,但稍微放宽一些,师兄弟之间可以有专项对练,比如对撞,对靠(先要过撞树关),而师兄弟之间的对打对有些师承来说是臭棋篓子越努力越养成坏习惯.

                    一般师傅觉得你可以出师门,也只是认为你懂了,就是离开也能有机会成熟.真实的水平同档的对抗不见红不出状况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传统技艺对抗训练的顾忌所在而强调师徒对抗的原因.

                    • 家园 不少练法都失传了。。

                      看手臂录上讲到过,枪的戳革,在腰肋间裹竹或纸对练。

                      日本剑刀的护具,当初也应该是中国的竹甲传过去的。

                      用竹木刀剑对抗,马明达先生考证过,曹丕的时代就有记载。

                      水浒里也有把长枪去了头沾上石灰穿黑衣服对练的方法,好象是杨志和索超比武那段吧(?)。。。

                      在说站桩的帖里啰唆对练什么的,实在是说话不看地方。楼主莫怪。

                      话说回来,礼失求诸野。形而上者尚如是。拳学小道,岂能自外于此?再者,诸拳多尊易。易之道,变也。“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知数穷而不知变,则自远于易,而拳之真意亦不得。

                      我理解五磊山兄说的防枯站,也是这个变的意思。心中活泼泼地,随着呼吸动作而变,同时意变,气变,而唯独外形守中不变。庶几近良知坎陷而求外王之道。

                      • 家园 用护具模拟武器,这个花样多了.

                        但是有些师承(特别是所谓的内家拳)是没有这些的.比如武当剑,三五年内不碰剑,一旦让你碰剑,就是一把上好的真剑,还得形影不离一段时间搞所谓的知剑工夫,知剑当然不能知竹剑木刀.而后才能得到老师傅喂养剑意而逐渐理解三才对剑的真意.达到旧时能在电光火石中一两下解决问题目的.

                        防枯站,心中活泼泼地,这个很有道理.当然语言是有局限.而实际很直观:比如马步,枯站的话就是能站半天,用起来还是要吃亏.不枯站,就是说那种姿态下动起来也能象奔马一样,这才是马步的真意,太极拳把奔腾之意极致到连绵不断的"飞".那些几个月就能练成的秘诀我是要惊为天人了.

    • 家园 站桩讲点玄

      说太极的一说到松沉的很有热情,认为松沉到太极成,实际细里想这等同于上面所说的“立根”,还只是太极的基础,说是基础是因为后面还有很多路要走。这种立根和撑着弓步任壮汉或十来个人一排推不动的完全不同。是需要全身的意深入到“地心”内在功夫,而不是一种外在的技巧。

      普通人没有这种训练自然很难理解太极拳训练者可以一眼看出其人的根基深浅,或更玄一点,一眼可以知道一颗树的根有几米深,挖开来一量,果然。因为他们练桩的初法就是对着一颗树,意会自己的脚下和树根相连,久而久之活人在旁也可以做到和他的根相连,再久而久之,实际意义上的粘连随等等太极的术语才能得以实现。所以说立根是基础,后面还有很多路。但有根基了,也就走上正路,光明可期了。

      专门的站桩训练和变化的动作中都应该体现这种根意。所以太极拳又讲一式一桩,每个动作不确定时都可以当前状态下静止下来检验自己的根态还在否,所以太极不能快打,能快就说明炼成了。太极不能随意就练,能随意说明你已经不再在乎外形如何了,更不在乎恶人是谁了。

    • 家园 问个问题

      我现在也站桩,很初级没入门的那种。松得好的时候特别难受,所以我也试着打坐,这样时间上可以长一点。我的感觉是,坐容易松,不过回去也快。

      我的问题是,一般而言,我们在站桩和打坐之间有什么差别呢?初学者又应该如何做呢?谢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