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苗丽楠与经济危机,一个无产阶级家庭的生活简记 -- 马前卒

共:💬374 🌺18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苗丽楠与经济危机,一个无产阶级家庭的生活简记

    [SIZE=3]

    苗丽楠与经济危机,一个无产阶级家庭的生活简记

    火车在苏州只停2分钟,苗丽楠拖着一个沉重的皮箱走进12号车厢,四处寻找自己的号码。开车铃声响过,窗外的未婚夫和几个朋友使劲的敲窗户,她却还在慌乱地寻找自己的位置,无暇道别。沉重的皮箱放不到行李架上,我帮了一下忙,她的未婚夫在窗外看见了连连拱手。就在这时,车开了。

    苗丽楠今年21岁,是陕西渭南地区XX县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微胖,并不怎么漂亮,但长的很壮实。脸颊很明显地发红,是经常做农活风吹日晒的结果,在江南水乡的的两年生活也没有改变这个特征。站在车厢中部,苗丽楠对自己的上铺很困惑,因为她从未进过硬卧车厢,或许某天对软卧车厢的一瞥让她以为所有的卧铺都应该是双层的。直到列车员过来换票,她还在观察别人怎么坐,似乎想确定窗户边上的折叠座是不是可以随便使用。这期间列车员花了一番口舌向她解释换票是怎么回事。然后,她小心翼翼地坐在折叠座上,紧紧裹着自己的外套。旁边的下铺没人,估计是无锡或南京的预留铺位,另外2个中铺的女孩很随意的坐在上面聊天,苗丽楠还是谨慎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愁晚上怎么爬上那么高的铺位。随着火车一路向西,无锡、常州都被抛在身后,窗外密集的厂房、住宅,杂乱的仓储用地开始被农田和丘陵取代,她的紧张表情开始舒缓:“终于又看到地(农田)了,我要回家了!”。尽管已经失业,但对已经2年没回家的她来说,过年回家依然是一个值得向往的事情。为这次回家,头2天她就开始准备东西,回家前一天她后半夜才睡,早上6点即起,和男友一起挤上吴江到苏州的汽车。其实,火车下午快1点从上海开出,1点45才到苏州,她大可不必这么着急,苏州火车站只让离开车时间有1小时的持票旅客进候车室候车,她肯定在站前广场的寒风中等了几个小时。但苗丽楠实在是怕耽误回家,实在怕这花了300块买来的卧铺票浪费掉,宁可早早的站在火车站。

    2007年,苗丽楠初中毕业后已经在家乡做了一年小生意。“可惜我不适合做买卖”,于是她又到渭南市上技校。尽管对外面的世界所知甚少,但学校里的气氛还是让苗丽楠作出了准确的判断“这是个骗钱的地方,一年到头只想着骗我们几千块钱”。技校上了没几天,校园里来了一个职业中介,还是XX县的老乡,保证你能在苏州找到月收入上千的工作,于是苗丽楠断然决定出去见识见识。“连西安都没去过,总要出去见识一下,否则永远没机会出去,出去一次,以后就敢自己出去打工了”。更何况这老乡把苏州说的天花乱坠,对老乡只收1100块中介费,“外县的要收1300-1400呢,有个人是她(中介)的远方亲戚,还花了900呢!”。苗丽楠就这样登上了去苏州的火车。

    去苏州的路远比回来的漫长,中介为这群懵懂的小姑娘小伙子准备了每张90多块的无座票,教他们中途逃票。2009年的苗丽楠依然要问我“回家要经过几个省?”。自然她早已说不清当年走什么路线去的苏州,只记的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到了小旅馆倒头便睡,还好,中介负担找到工作前的旅馆费用。每天中介大姐都会带他们出去面试,十几个厂子不停的跑。那是经济高涨的2007年春天,这群年轻人却对苏州的工资水平没有任何概念,1500的月薪就足以惊喜,1000也能接受。不到一星期,这批廉价劳动力就不再消耗中介的住宿费,进厂上班。每人至少为中介贡献了800元的净利润。2009年元旦,苗丽楠回忆往事:“太黑了,这买卖我现在也能干,换了我不会要那么多钱的。”可惜如今的苏州已不再需要劳动力。

    苗丽楠也进了吴江的一个电子厂,安装设备面板,月薪1200元:“要算上加班费的”,她补充。在工资表上,老板表现出对劳动法还有一点敬畏,周六的工资另列,按平时日薪的150%计算,同样的薪资适用于其他节假日。但苗丽楠从来没打算弄清楚周六的工作是不是该领200%的工资,对她来说,“加班”这个词不包括周六,因为“那是正常上班”。平时的加班倒是依照劳动法,如果下午5点半之后继续上班,可以领150%的时薪,可惜这150%是一个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恶劣结合——5点半时即公布加班的工作量,你必须在晚8点前完成,否则此后的加班即便到了半夜,也只按加班到8点计算工资。最忙的时候,隔个两三天就要加几天班,还好消耗体力不算太大,苗丽楠能够跟上世界经济的节奏,靠加班把月收入稳定在1200块。

    1200块的工资,每月要向厂里缴回200元的伙食费,如果愿意住厂里没有空调的宿舍,只要再交30元,于是每月有970元钱可支配。“第一年我往家里寄了五千块”,苗丽楠现在还很怀念世界经济一路飙升的日子。只是厂里的伙食实在难吃,“只能吃第一顿,以后就纯粹是填肚子”,苏州的酷夏和不取暖的冬天也实在难熬,于是苗丽楠打算出去自己租房子住,自己做晚饭。可一打听房租,吓了她一跳,在这个离吴江县城还有十几公里的村子里,15平方米不带厨卫的小隔间居然要400块!而同时在苏州城内比较老的一个城内小区,厨卫齐全,有木地板的两室户只要800块。苗丽楠并不知道这一点,否则对本地房东的愤怒还要再加几分。这些房东都是几十年前的农民,过去都说苏湖熟,天下足,但本地天下第一等的良田已经全部被征去做开发区,农民们只剩下自己的宅基地,于是盖起高高的楼房吃房租。小小的镇上有上百家工厂,十多万工人,房租水涨船高,农民房东们也期盼着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再加几个百分点。

    自己租400块的房子太贵了,两个人分担倒还可以勉强接受。于是苗丽楠和男朋友的感情很快更进一步,两人同居了,租了一间500块的房子。房子不到20平方米,有独立卫生间,房租每月一交,但房东保留随时涨价的权利,冬夏两季,房东还要收他们60块/月的空调折旧费。此外,电费是1元/度,比市价高约一倍,房东的理由是线路损耗;水费包干制,每月10元。这种自建的房子很不防火,所以房东不许在屋子里动火,为此苗丽楠还要再买一个电磁炉。很显然,这些消费超出了苗丽楠的经济能力。好在男友的收入要高的多。苗丽楠的男朋友叫许欢,22岁,长发,看起来很象学生,家乡是山东济南所属的一个偏僻村子。和苗丽楠的家乡相比,这里人多地少。苗丽楠的家里人均2亩多好地,和许欢全家的土地差不多。在许欢的家乡,全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依照订婚时苗丽楠的观察:“五六十岁的也都在外面干活,不过不少是因为儿女不肯养”。因此许欢早早地出来工作,如今是4年工龄的熟练工,和苗丽楠结识前已升任领班,月薪2300-2400,忙时可有2700,甚至超过了许多电子厂里新来的大学生,足以承担“昂贵”的房租。在我不知道他的具体工作前,我认为他是准高薪阶层。

    许欢在玻璃厂工作,和同事一齐把大块的玻璃加工成安全的钢化玻璃。成吨的玻璃在厂区里堆放,玻璃墙倒下来时像一座刀山,碰到轻则割伤,重则丢命;处理不好的玻璃随时可能自爆,象一个反步兵地雷那样打出无数破片;运输和包装过程也必须万分小心,忽然破碎的玻璃随时可能划过你的血管。总共500多人的工厂,每月都有数十人受程度不等的伤害,大部分人没有医保,和老板各承担一半的医疗费。按照概率计算,工人每年都有50%的概率受或大或小的一次伤,许欢已经受了几次伤,为自己上了医疗保险,而且“当了领班,可以少干活,只在忙的时候上生产线”,这让苗丽楠非常欣慰。从这个22岁的男人身上,你可以体会“血汗钱”的真正含义。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月收入有3000多,除了给家里寄一些,电视等电器也逐渐配了几件。08年春节,两人一起去了济南见许欢的父母。苗丽楠的父母嫌山东太远,但也管不到那么远,只是在电话里说年纪太小,先订婚吧,长大了再结婚。除了这次去济南,苗丽楠很少离开工厂所在的镇子,去苏州的次数屈指可数,只和一个要好的同事(江苏人)去过一趟她的家乡。她知道苏州有天下闻名的园林,知道大上海就在几十公里外,知道杭州就在不远的南方,但这一切和她都没有任何关系。周末有时她会去买点东西,再就是在家里看电视,话吧里打长途只要一毛钱一分钟,可以和家人好好聊聊。网吧就贵了,周末每小时2块,平时1块,苗丽楠偶尔也会挑1块钱的时段去上网,和各地朋友联系一下。每周只休一天,总是过的很快。苗丽楠买了一辆自行车,上下班轻松一些,还可以买米买菜,许欢从此在家里吃饭,既可口又省钱。但飞涨的物价让这个贤惠姑娘很不满意:“苹果2块5一斤,随便捡几个就10块钱,吃不起”,来自苹果产地的苗丽楠抱怨说。我提出建议,可以吃便宜一些的柚子,苗丽楠表示赞同:“柚子要便宜些,也好吃,”但也有问题“皮太厚,而且单个重量太大,想少买点都不成”。倒是许欢的老板逢年过节发些水果或副食,可以调剂一下生活。这对小夫妻的日子就这样简朴而又温馨的过着,苗丽楠的同事和老乡都很羡慕。

    2008年到了,上网几乎不看新闻的苗丽楠开始感受到人民币升值问题。她打工的电子厂都是出口产品,一下子就没了市场。从4月份起,加班渐渐少了,甚至正常工作日都无事可做。苗丽楠说“台湾老板最小气,过中秋节只发一个月饼,年夜饭弄得谁也吃不下”,这样的老板显然不会放过转嫁危机的机会。苗丽楠的月薪从1200跌到500-600,同事们也一样,但扣的饭费住宿费标准不变,许多人纷纷离职。许欢的玻璃厂主要针对国内汽车商,一时还能维持薪水不变,苗丽楠也就留了下来。“我给他做饭,对他身体有好处”,“他厂里饭菜贵,随便一个菜要3块5,还很难吃,每月总要几百块的”,日益闲暇的苗丽楠安慰自己说。自我安慰不能改变收入剧减的事实,于是房租标准换成了400元/月,没了独立卫生间,面积也变小了。苗丽楠也不是没想过换份工作,如今的她并不害怕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但她不可能扔下许欢一个人在这边,所以选择面就只能限于附近的几家电子厂,可它们也都在裁员。就连电视都和他们作对,苏州有线电视说是改数字化,要交几百初装费,房东不肯出,他们只能不看有线电视,奥运会也看不得。酷热之下,苗丽楠常去网吧,里面有空调,还可以看看服务器上的盗版电影。

    8月份之后,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电子厂一家家关门,不关门的也半死不活。听去广东的朋友说,那边工资本来比这边还低,七八百的很常见,如今也是不停的倒闭、裁员。苗丽楠打消了换工作的念头,一心一意地操持家务。本来打算还往家寄点钱的,现在也只能先撂下了。玻璃厂也受到了大形势影响,好在不象电子厂那么大,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但长此以往总不是个事。夫妻俩决定,到年底先把房子退了,让苗丽楠回家过年。明年年初看看形势再作打算。12月底,两人退掉了房子,卖掉了家具和电器,这让苗丽楠很是心疼:“电器连1/3的价格都卖不到,自行车160块买的,只能卖几十块”。我03年刚到苏州时,自行车是从上海骑过来的,电器大多来自旧货市场,我建议她可以依样行事。回答是:“不知道哪里有二手市场,镇上没有”。我再次提议把东西寄放在朋友处,反正明年因为许欢的缘故,她还是要出来的。可是“朋友老乡大多走的比我还早,都快没人了,剩下的住集体宿舍”。最后,我设想把东西寄放在厂里或房东处,回答是“绝对不可能,人家不管这个,除非和保安熟悉,可谁知道和你熟悉的保安干多久?”,看来,的确只有变卖一条路。快回家了,问及社保关系怎么办。苗丽楠似乎不把这当回事:“本来没上全,加起来1000块,要算辞职才能拿到一部分,很麻烦的,现在我算自己离职,没得拿”。算是捐给苏州市政府了。

    12月下旬,苗丽楠想法设法买回家的车票,可回家的人越来越多,都想提前走,硬座票实在买不到,她才忍痛买了一张300多元的硬卧:“汽车也有,但年底总要贵得多,可能要500”。在火车上,虽然苗丽楠总是说自己回家了很高兴,还不时的念叨许欢答应春节不忙的话,去陕西看他,但她一路没有露出过真正的笑容,在折叠座上一直坐到半夜。当然,她也表示“这里比硬座安静多了”,可还是每逢临时停车就坐立不安,开车了就舒一口长气。很容易看得出来,她不喜欢这个环境。我问她回家之后是否还要出来,她说过了十五还要出来,家里还有一个读高一的妹妹:“她能考上什么样的学校就让她读,我家供2个学生不行,供一个还可以”。还说“现在也不怕去哪了,全国各地都有老乡同学去过”“要不是许欢就不一定去苏州了,两个人只能顾一头”。我说许欢对你不错,应该高兴,应该珍惜。苗丽楠叹了一口气:“才在一起几年,将来日子长着呢”。大概是上铺太热的原因,6点多苗丽楠就穿戴整齐,坐在了窗子旁边,看着窗外越来越熟悉的家乡景色,还是没有一点笑容。8点半,车到渭南,苗丽楠匆匆下车去赶一趟经过她家的汽车,否则就只能到县城再转车,她指望在家里吃午饭。她的手机停机了,“等我回到苏州,应该会充值的”,今年春节没法给她发信息祝福了。

    火车继续前行,更多的苗丽楠和许欢从硬座车里涌出来,走向他们阔别已久的家乡,休一个久违的长年假。几十年以来,他们用自己的血汗与青春推动了高速前进的经济列车,同时也被这列火车拉着勉力前行,现在他们可以暂时下车休息了。他们是这一代中国劳动力的典型代表,是工薪阶层的主体。很显然,和他们生产出来的无数财富相比,他们的薪水微不足道,他们的老板只能指望出口和富裕阶层的奢侈消费为这无数的工厂提供足够的需求,经济危机的祸根就此埋下。从这个角度说,2008年这个动荡的年份来的一点也不意外。但对于这些指望微薄的工资来支撑自己简朴生活的,来养家糊口,为下一代积攒希望的无产阶级来说,2008年底的“长假”实在太沉重了。在这里,我祝愿苗丽楠和许欢们春节愉快,祝愿他们的父母身体健康,祝愿他们的脸上总有笑容,祝愿他们年年都能有一个温暖而又安心的假期。

    后记:

    2008年结束了,这是一个多年以后我必定要向子孙讲述的年份。讲述这一年的故事可以有许多角度,在我今天回头看时,我发现这居然是自中国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第一个迫使全体无产阶级反思、认识社会的年份。在它结束之后,苗丽楠或许欢们终于有空闲坐下来,回望一下自己的生活,看看自己的将来——他们原来也不是没想过这些事。用苗丽楠的原话说“到哪生活都无所谓了,反正是打工,随着工作走吧。结婚不敢太早,赚点钱才能安家”。但从2009年的趋势来看,春节后返回吴江的苗丽楠这点小小的期望恐怕会被现实打的粉碎。但他们不能不回到工业化社会,农村已经不再有需要他们耕作的土地。城市里有他们的爱情、友情、梦想和他们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2009年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现在,还是让他们和另外一些人过一个安静的春节吧。

    能在网上读这堆文字的读者,大部分应该处于这个社会的中下层——不会是底层,因为我们读过大学,我们有空上网,我们有空看别人的故事。在读故事的时候,请你记住,这些故事对于苗丽楠来说是真实的生活,而且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苗丽楠告诉我:“中学同学有不少读大学的,听说还有一个考了渭南市第二,很厉害的”,但是“我们早不联系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可能会因为生活道路不同而渐渐变淡,产业工人们却不会离开这个国家,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是我们的父老乡亲,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息息相关。和中间阶层比起来,产业工人最大的差距并不是收入本身,而是日复一日,没有任何变化和理想的生活。中间阶层也有生活的重压,但社会起码还给了我们一点希望,一点向上爬或逐步积累技术的希望。我们可以指望有朝一日让自己的生活更理想化一点,而产业工人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他们身上的担子太重了。尽管我们也是小人物,但在向上爬之余,最好还是向下看一看,想一想怎么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改变这个弱肉强食,下层却已经没机会吃残羹剩饭的社会。退一步说,就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经济危机可是逼到了眼前,把我们这些下层小资产阶级一步步地逼向彻底的无产。你回避现实,现实可绝对不会放过你。

    2009 01 03 随笔

    注:本文内容均为实事,人物均为化名。[/SIZE]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老马丁,任爱杰, 通宝推:小匪盗,小糊,eikomh,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2008注定会被经常提起,在经济曲线下滑的背后,有无数人

      被甩到了生活的谷底,我是其中之一,2年过去了,希望大家都好些了吧

    • 家园 花,

      产业工人最大的差距并不是收入本身,而是日复一日,没有任何变化和理想的生活。中间阶层也有生活的重压,但社会起码还给了我们一点希望,一点向上爬或逐步积累技术的希望。我们可以指望有朝一日让自己的生活更理想化一点,而产业工人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FUSHIKANG12跳,是对马大观点的最好印证。

    •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没经验了,口头献花!

      底层的弟兄姐妹们真的好苦。。。我们这些还在电脑屏幕前悠闲的看着这篇文章的年轻人真的都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奋斗吧,为了有一天我们可以为了这个社会的公平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 家园 今年出了富士康
    • 家园 杂谈几句,不要再犯左派幼稚病了···

      马督工认真的观察城市无产阶级俺是比较佩服的

      不过呢 马督工滑向制度决定论历史唯心主义的深渊了

      说起弱肉强食 毛时代的统购统销 养头猪都要受政府控制厉害不厉害?大#跃#进时期被高征购活活逼死的农民如何?单位领导 公社领导掌握生杀大权,连结个婚都要组织审批厉害不厉害?

      说起失业 毛时代1961-1962年,1967-1977两次大规模的下乡运动的逆工业化厉害不厉害?可以说是创造了世界失业史的一个奇迹,被迫下村去和农民争夺本已紧张的耕地使用权的倒霉一代知青和无介绍信都出不了远门的农民比起苗丽楠们的遭遇糟糕多了,当然这些督工这样的70末出生国企子弟是体会不到的。 督工少年时只是看到的只是国企职工有保障,而华丽的忽视了国企职工只是劳动者中的一小部分····

      当然我的重点不是要批判毛时代如何。毛时代农民比起苗丽楠们糟糕的多到也不完全是城乡二元经济的超经济剥削,主要还是落后。资本和技术稀缺,所以农民们的劳动力卖不出好价钱,毛时代成年劳动力工作一天一个工分只值几毛钱 现在苗丽楠们可以值几十元(刨除通货膨胀也上升了十倍以上)体现的也是中国的资本和技术的稀缺度大幅下降了。 这个世界说白了还是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永远是对的。当中国资本和技术相对劳动力比较稀缺的时候,尽管我们或者说劳动者自己都可以想办法提高劳动者的地位待遇,但毕竟是有限的。根本的思路还是尽快扩大资本和技术,让资本和技术相对劳动者(尤其是底层劳动者)稀缺度减少,劳动者的待遇才能根本改善。近30年米国下层劳动者实际收入下降,逆转了战后的好势头。那主要的也不是你空想中的苏联威胁消失,资本家不害怕革命了云云,此类的说法纯属唯心主义扯淡。有苏联在,米国资本家就不外包了??苏联鼎盛的60年代,米国的各种中低阶产业就首先向日本,后来像四小龙和东南亚转移了。只不过那时的规模还小,对米国劳动者冲击不大。所以近30年米国的劳动者实际收入下降主要还是因为中国和东欧的大量劳动者以各种形式进入到全球市场可为米国资本家所用,米国的底层劳动力对于米国的技术和资本来说稀缺性大幅降低了···· 解决的方法是也只能是让广大发展中国家尽快发展起来,全球资本和技术规模扩大,资本和技术稀缺性下降,相对应的劳动力稀缺性上升··这样中国东欧米国的劳动者同样收益。

      指望一场制度变革然后天下大吉或者走上了金光大道,那是典型的左派幼稚病和历史唯心主义。你有什么方子可以快速提高资本和技术的规模(自然也就提高了劳动力稀缺度)并且提升程度抵消制度变革成本还绰绰有余?用鲁迅老夫子的话来说,就是娜拉出走之后怎末办?你(或者任何一个毛左派)到底要变革哪些部分?变革成什么样子? 要付出哪些代价?获得那些效率或者公正方面的收益? 没有这些衡量,小资产阶级的督工不过是无病呻吟而已。有这功夫无病呻吟暗示革命(所谓“根本改变社会”),不如像广东周律师一样为被欠薪的民工做点事情。多当刁民多举报劳保条件极为恶劣的某些工厂··· 当然言论自由,我当然没权力要马督工如何如何。只是看到一群毛左派天天发些网络雄文,在体制和体制外却对改善劳动者地位无所作为,反倒比不上被毛左痛骂的自由主义民权律师和某些体制内官员。这,感觉有点不大对头

      通宝推:leqian,腾格里,
      • 家园 颇有几点可商榷之处

        说起失业 毛时代1961-1962年,1967-1977两次大规模的下乡运动的逆工业化厉害不厉害

        --61-62年就不谈了,天灾人祸,别说逆工业化了,都逆农业化去了。但是67-77算不得逆工业化吧,国家工业化仍然在持续发展。只是在这个阶段大批获得初中高中教育的青年的确没有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应该说是工业化速度没有优化。但是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资源性的约束(自然资源,工业化社会管理经验等等),使得工业化速度只能保持在那个水准?

        督工少年时只是看到的只是国企职工有保障,而华丽的忽视了国企职工只是劳动者中的一小部分····

        --的确,当时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对农民的确影响严重,算是勒紧裤袋发展工业。

        资本和技术稀缺,所以农民们的劳动力卖不出好价钱,毛时代成年劳动力工作一天一个工分只值几毛钱 现在苗丽楠们可以值几十元(刨除通货膨胀也上升了十倍以上)体现的也是中国的资本和技术的稀缺度大幅下降了。

        --非常同意。不过背后原因还是要追一追。我认为是中国这几十年忽悠美国成功。美国那些卖国资本,如同20年代帮助苏联发家一般,如今也是大大的帮助了中国一把。提供了中国继续的各种资源,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工业化速度。

        所以近30年米国的劳动者实际收入下降主要还是因为中国和东欧的大量劳动者以各种形式进入到全球市场可为米国资本家所用,米国的底层劳动力对于米国的技术和资本来说稀缺性大幅降低了····

        --非常同意。所以美国目前贫富悬殊非常大。自己国内低水准劳工遇到了世界性的激烈竞争。日子越来越惨

        解决的方法是也只能是让广大发展中国家尽快发展起来,全球资本和技术规模扩大,资本和技术稀缺性下降,相对应的劳动力稀缺性上升··这样中国东欧米国的劳动者同样收益。

        --这个解决的是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不是美国自身的发展问题。如果容忍其他国家顺利发展起来,美国就会彻底丧失了他独步天下的技术优势,无法通过技术优势给自己产品设定高价来换取其他国家普通产品。最终结果就是沦为二流国家。

      • 家园 右派就没有幼稚病?中间派就没有幼稚病?

        谁敢说自己没有幼稚病?请站出来。

        人类的幼稚病是追求真理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 家园 赞同
        • 赞同
          家园 难怪你的东西写到那层次就上不去了~

          摆脱不了师爷的调调

        • 赞同
          家园 呵呵

          链接出处

          一些自命的中产只要大资产者没有盘剥到他们疼,就认为多数人可以忍受下去。这样的人在西西河很多。

      • 家园 你批判的是自己恐惧的东西

        老兄你想说,他们过得也比以前强多了,不要起来破坏秩序了。现在的秩序多好,我们中产阶级的生活是很有希望的——我甚至可以用历史来证明这一点——所以不要打破它。你希望他们等待,等待体制内改革家们,凭着良心给工农大众分一杯羹。可惜的是,这一杯羹是否值得期待的判断不是由老兄你这个阶层(我也在内)来做出的。

        你讲了历史,可历史自有其规律。你批评左派的幼稚病劝后者不要发起革命。你错了。革命本身不是左派的幼稚分子们刻意发动的。当社会前进到某个干柴遍地的阶段,你知道会发生什么。

        通宝推:sukan,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