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文诗歌何处去? -- 九霄环珮

共:💬43 🌺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文诗歌何处去?

    任何事情都是在演进的,良性的文艺演进应该既根植于历史,又不重复历史,既是民族的,又不是固步自封的,既要学习外部文化,又不是全盘照搬。到底应该怎样,我也真不知道。我这里只是说说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感想”。

    从诗歌这个专门领域来说,我个人期待的是诗歌和戏剧的结合。诗剧在中外都不是新鲜事物。莎翁戏剧实际上就是诗剧,是采用所谓素体诗(blank verse)的形式写的,强调音步的格律而在韵律上放开。而《浮士德》则形式多样,在韵律上比较讲究一些。中国元明清戏剧,其中优秀的,比如《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等其实也是优秀的诗剧,但是比较注重“调”,这是从”词“继承而来的,带有强烈的音乐性。

    那么有关诗剧这一话题随之产生的一个问题是,诗剧其实也是过去的代表事物,是否属于当下呢?作为我个人,我期待中文的无调诗剧,但是个人的期待是否符合时代的潮流,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因为我认为诗剧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其中一个有待挖掘的地方在于“无调”诗剧,元明清戏曲之所以叫“曲”就因为它们是有调的。无调的诗剧似乎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与无调诗剧有关的并得到发展的是话剧,话剧目前还是比较活跃的,但话剧毕竟不是诗剧。

    在这里,我们谈到有调的戏剧(谓之戏曲)和无调的戏剧,一个是唱的,一个是读/念的。那么哪一种是高级形式?我信奉的哲学认为事物有从低级向高级运动发展的趋势。如果,有调戏剧比无调戏剧高级,那么简单地认为有调戏剧将会发展成为无调戏剧那无疑是违背这一哲学性规律的。一方面,有调戏剧确实比无调戏剧高级,高级的地方在于前者比后者在文学中揉合更多的其它艺术形式。两者都可以揉合简单的视觉艺术,但前者无疑增添了音乐形式,所以是更综合、更复杂、也更有观赏性。可是,问题的另一面在于,有调戏剧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它曾经的长处在今天如果说不是一个累赘的话,至少不能算是一个特别的惊喜,因为文、像、音的综合艺术已经找到新的表达形式:影视。戏曲中的调对文学的自由创作反而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而无调戏剧却是当今的潮流,问题只是无调戏剧之中诗剧可以占据多少地位。

    另一种重要的诗歌形式是所谓史诗。史诗与诗剧的共同点在于长度和复杂度,都是超长诗。史诗在世界范围内曾经是很辉煌的,《荷马史诗》和《神曲》就是明证。然而,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产生过史诗这一题材。这么说是从单个作品来看的。如果从诗人/诗集来看的话,那么一本杜诗集整体上也带有一定的史诗特征,而一本陶集也带有一定的史诗特征。杜诗集的史诗特征在于国家/社会的历史,而陶集的史诗特征在于作者个人的心路历史。换句话说,杜诗的相当数量是记录了社会,而陶诗的几乎全部都在记录自己的内心。相比这两人,其他诗人更多记录了山山水水,交际酬和,很少有在记录社会或者个人内心方面的质和量以及纯粹性上面同时比得上杜陶二人。

    在单个作品上,《离骚》值得我们考虑是否可以称为史诗,或者带有一定史诗特征。一般认为《离骚》是中国最长最优秀也是影响最深远的抒情诗。因为《离骚》在内容上也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作者心路历程,有跨度,按照我个人对史诗比较宽松的划分(史诗一般在内容上侧重英雄人物和神话事件等等。我在划分史诗方面看重长度、跨度、广度与复杂度),我觉得《离骚》带有一定的史诗特征,但毕竟不是史诗。另一个作品《胡笳十八拍》在抒情之外具有相当多的叙事成分,有跨度(纵跨蔡文姬的半生),但是长度上、广度和复杂度也还不够。除此之外的长诗《琵琶行》当然也不能算史诗。其它的比较长的叙事诗中国古代其实也有不少,但都很难算上史诗著作。谈论史诗,一个自然的问题是:史诗已经是过时的形式吗?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答案。不过,九十年代Derek Walcott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史诗著作Omeros。

    谈到这里,有必要提一下诗歌的常规分类方式。一般来讲,诗歌可以分为三类,前面提到的诗剧(dramatic poetry)和史诗(epic poetry)是其中两大类。第三类则是中国人更加熟悉的抒情诗(Lyric poetry)。抒情诗一般比较短小。中国古诗基本都是这一类,在这一方面得到了极端充分的发展。抒情诗有时候是配乐从而可以演唱的,这一点也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事实上,当一个中国人谈论诗歌时,一般他说的就是这一类所谓抒情诗歌。我在前面,把中国的戏曲归为诗剧,实际上,中国的戏曲既带有戏剧特征也带有抒情特征。故事性、戏剧性只是中国戏曲的一个方面,每个角色的每一段唱腔基本上也是一首抒情诗。从单纯艺术上来说,中国的传统戏曲确实是非常精致的艺术。

    我所期望的诗剧和史诗在现当代中国都没有得到发展,然而抒情诗方面还是有所发展的。五四至今,除了若干文人创作的新诗之外,不能忽视大量歌曲中的歌词。从整体上来看,歌曲中的歌词在艺术上比较粗糙,甚至浅薄庸俗,但不能否认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代表,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那就是我》,《教我如何不想她》,这些例子太多了,中文流行歌曲方面罗大佑也有不俗的表现。如果从诗歌艺术的角度去评价这些歌词的话,那么这些歌词一方面确实是很不错的,但是主要特点还是“通俗”。当代歌词其实是自古以来诗歌自然发展的结果。最初的诗是唱的,最初的词是唱的,现在的歌曲已经作为音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诗歌在歌曲的歌词方面应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看得更广一点,歌剧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近几年,朗诵诗有所兴起,比较瞩目的例子是在春晚登台的民工子女上学题材,雪灾题材,估计今年铁定还有地震题材。几天前也看到有视频播放一个班级的小学生歌颂中国2008的朗诵诗。这些诗歌,除了都是采用朗诵诗这一表现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反映社会热点,是现实主义题材。说实话,看到朗诵诗的兴起,我个人是比较高兴的,同时,也希望这些诗歌更加关注现实,可以赞颂,但不要只懂得赞颂,我不希望朗诵诗发展为赞美诗。

    谈到现实主义,我们自然会想到浪漫主义,甚至魔幻主义,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各种风格。现在写魔幻/玄幻小说的网络写手很多,其实魔幻诗歌何尝不是可以尝试的领域?依我看,《浮士德》就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诗剧。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无数的题材,现当代中国更有无数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值得人们思考和描绘。不管是诗剧、史诗、还是抒情诗,我们有广阔的空间大有可为。我在这里想强调和提醒的是,在我们谈论、创作和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唐诗、宋词、楚辞、诗经;也不要把自己局限在风花雪月、山山水水、你唱我和;

    最后,回到我在标题上提的问题:中文诗歌何处去?我的答案很简单:哪里都可以去!

    关键词(Tags): #九霄诗话
    • 家园 估计大部分都到流行歌词里面去了
    • 家园 【文摘】关于音

      刚好有朋友推荐我看叶扬的两篇文章,看到下面一段话,可能与这个话题相近,因而转贴:

        总论部分里的《诗歌的音乐》,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篇文章。艾略特在文中强调,诗歌的语言必须不断更新,但是应该建筑在同时代的口语的基础上,而诗人的挑战,就是从当代的语言里去细细把握其中的音乐感,化入自己的诗行。我虽然不怎么喜欢艾略特的诗,但是他对诗歌语言的音乐感的探索,却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顺便说句题外的话,我们的"白话诗",从胡适的《尝试集》开始,已经有了八九十年的历史,可是历经闻一多、徐志摩到现在北岛、舒婷几代人的尝试和探索,却始终没能在语言的音乐感上找出一条令人满意的路子。像闻一多的"飞毛腿"和徐志摩的"残诗"这种成功的例子,实在是凤毛麟角。把旧体诗的音韵声律打破了,抛弃了,新体诗的音韵声律却始终建立不起来。归根结底,诗首先应该是语言的音乐,不是格言警句,不能把明明是散文结构的句子排成参差的诗行凑数。你也许骗得了眼睛,可是骗不了耳朵。有志于继续尝试白话诗者,如果能静心读读艾略特这篇文章,应该有所启发。

      • 家园 基本同意他讲的

        闻一多在新诗上比较有成就,但从语言的音乐感来说,也绝对不只他提的那两首。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冯至的十四行集,那些诗一般头一篇读起来很难读懂什么意思,但是语感,或者说音乐感,一下字就把你抓住了。

    • 家园 流行歌曲的歌词如何?
      • 家园 这个了解不多

        常识来看,流行歌曲那么多,不论词还是曲,优秀作品总归是少数。一盒专集,一般也就一两首听着还行。总的来讲,流行歌曲的歌词质量貌似不高,但也有满有趣的作品。范围扩大一些,歌曲的歌词还是有不少精湛作品的。

        比如《我爱你,中国》,开头以“百灵鸟”起兴,这是相当高明的艺术,配合绝妙的旋律,实在是中国的艺术瑰宝。

        许多流行歌曲的一个毛病在于无病呻吟,哼哼叽叽无聊透顶。要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那也能打动人。

        • 家园 现在的流行歌坛有三大毛病

          一是眼界狭隘,无非都是些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可谓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二是缺乏真诚,也就是兄所说的往往都是无病呻吟。

          三是格调不高,早已失去了当初那种开风气之先的锋芒,满足于迎合庸俗,甚至于为这庸俗推波助澜。

          许多老歌迷说九十年中期之后香港再无流行音乐歌坛,从这个道理上来讲是说得通的。

    • 家园 中文语言和文字的分化比较严重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用词大概不准确。不过说方言的同志们容易明白我的意思。不能使用通用的文字记载,长篇叙述诗歌即使被创造出来也不易被流传和提炼。

      说起诗歌,我个人的理解,发音与听觉上的美感是最根本的。很多所谓的汉语现代诗,更象特别排版的散文。

      有个事情很搞笑。我刚到纽约时赶上时代广场有替一个老黑杀人犯呛声,那号子真是震耳欲聋朗朗上口啊。后来一切阿猫阿狗的号子也走的嘴滑。就是咱自己的口号没有一个叫的响亮解气的。不过认真起来,老家的人们骂架也是满押韵的。

      后来读LOTR读出了古文的味道,对现代汉语产生了一些想法。回头品一品民国初年白话文到现代汉语风格的演变,觉得主席他老人家才是舵手?他老人家的感染力,不需要语言在形式上的渲染。

      • 家园 毛泽东论新诗

        马兄既然提到毛,我也顺便摘一下毛的几句话:

        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

        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取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

        精炼、大体整齐、押韵

        诗要用形象思维

        语出毛给陈毅、臧克家的书信。

        • 家园 我对新诗的困惑

          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

          是。儒家文明的没落意味着创作旧诗归于屠龙之技。淡出青年的视线是必然的。

          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取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

          民歌中是有一些好的。但农耕文明的意境与工业化大生产格格不入。

          精炼、大体整齐、押韵

          节奏和押韵。看来老毛不会对“两只黄蝴蝶”或“天上的牛奶路”之类的感冒。(这里对作者的不敬之处严格限于新诗)

          诗要用形象思维

          不解

          新诗也好,旧诗也罢,我的肤浅理解,是要适于吟唱。几遍下来不觉的口干舌燥,就上路了。这两天给儿子念连环画打虎景阳岗,感触颇深。端的是好文字,却念的我嘴都麻了。我对中文新诗的困惑也在于此,以至于怀疑现代汉语的书面化和实用化有损于韵律美感。望九兄有以教我。

          • 家园 讨论讨论吧

            讨论讨论吧,不敢妄为人师。

            诗再怎么变,总归是语言的艺术,“精炼、大体整齐、押韵”应该是有道理的。“精炼“大概没有多少人反对。“大体整齐“可能不讨部分自由体诗人的喜欢。“押韵“也比较有争议。我个人比较随意,如果能达到这三个要求,当然比较好,但也并非一定这样做不可。艺术如果有什么规律的话,那么“多样化“就是其中一个规律。

            诗要用形象思维,这个是从“艺术性”来说的,形象思维比较容易感染人,让读者找到共鸣。形象的对立面是抽象,最抽象的是数学语言!泛泛来讲,“形象性“应该是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也不一定这么绝对,搞艺术的人常常喜欢反传统,搞出一些所谓“抽象艺术“也是有的。

            适合吟唱当然是好的,这个靠近格律方面的话题,事物总是有两面性,格律有好的一面,也有束缚的一面。话说回来,即使不按照传统格律来办,也应当注意是否自然、通顺。

            我的看法,中文诗歌原则上应该继承过去的优秀的方面,注重内涵、风格方面的东西,比如“意境“这个东西还是值得关注的,格律方面的一些形式可以打破,比如五言、七言、律诗、词牌等等一些旧观念可以打破,当然这些题材不是不可以搞。另外,眼界应该扩大一些,诗歌的范围很广的。

            我几乎是赞成一切的,要说不赞成什么,我觉得诗歌应该大众可以读懂,我不赞成只有少数人或者诗人自己才能看懂的东西。有些诗你真不知道是在讲什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