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替舍妹问计于野:如何提高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 -- hansens

共:💬402 🌺1349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建议令妹参考《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

      《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刘亚猛著 三联书店]

    • 家园 俺说个急功近利的办法

      把厚积薄发这样的人多请几个回去,要真心诚意的。用他所说的去做,不会出什么问题,文宣很快会有起色。

      但长久之计,还是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做文宣的,首先要自信,不要光说好的,也要说不好的东西,这样才能有可信度;其次要知己知彼,知道如何沟通;还要有责任感和热情。

      文宣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遮羞布。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不要怕曝光,而是拿出真心实意的态度和措施去真正解决问题。文宣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执政水平来实现的。这不是一时俩会儿能改善的。

    • 家园 这个问题的重点就是要“低调”

      其一,西方民众被西方媒体从小灌输到大;其二,西方媒体和西方民众的利益屁股基本上坐在一边。你一个中国媒体如果想上去和别人唱对台戏那是万万没有希望的。所以一定要低调,要用一个成语“潜移默化”。

      这是一个100%的政治活动,但是如果官方媒体出击,那一定要注意“淡化”政治,千万不要挑起西方群众“斗争”的神经,这根神经一旦被调动起来,他就会给你打上标签“Propaganda”,就会过滤掉你想对他传播的所有政治信息,虽然你说的可能100%是事实,但人家就是一根筋地认为你是在说谎。所以一定要通过风光纪录片,文化介绍节目,风土人情采访这样的让人感兴趣的形式向西方展示一个有亲和力的中国形象。这方面中国媒体要走的路还远,上面说到的节目类型,中国媒体的水平实在太差,就算是中央电视台也和西方同事差了两个档次。建议新华社和央视多看看ARTE, ZDF document这些电视台的科教人文类节目反省一下。节目做的好看了,才能吸引人来看。节目做好之后制作精良地传到youtube上,交给海外华人去传播就可以了,让他们给自己的同事,同学介绍。

      关于“潜移默化”施加影响力,有一个反面教材,就是德国之声。我过去是看德国之声的,虽然是带着批判的眼光看,而且主要是看看德国的人文,自然,科学内容。可是他们后来把“亲中”的编辑清洗掉之后,中文版就完全没办法看了,满版面都是人权,环境,中国殖民非洲,blabla. 得,我不看还不行么。德国之声中文版于是完全失去了向我施加影响力的可能。

      我们的优势有两点,一个就是西方民众对中国兴趣高涨,给我修暖气的管道工都说她女儿在学中文。其二是西方媒体有时候确实很过分,很多对中国的误解是可以解释清楚的。劣势我在文章开头说了,其一,西方民众被西方媒体从小灌输到大;其二,西方媒体和西方民众的利益屁股基本上坐在一边的。

    • 家园 【原创】关系万千重--尾声(第一条建议有重要补充)

      接上文:

      【1】王道还是诡道?

      【2】关系万千重-- 第一个案例

      【3】关系万千重-- 第二个案例

      【4】关系万千重--资金的支持

      【5】关系万千重--为中国呐喊(一)

      【6】关系万千重--为中国呐喊(二)

      最近杂事很多,心很乱。加上学识有限,觉得就此收笔比较好。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议和搜集的一些资料,对网友反馈的西媒责难算是尽量做一个简单的答案索引。

      *************************************************************

      1. 在对外文宣上,材料的准备一定要严谨。在向外国人介绍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上,我推荐中英文双语的《大中华文库》。这套丛书为介绍中华文化提供了“信、达、雅”的翻译,是官办文宣的优秀代表--文宣既要官办也要民办,既要计划也要市场。象《大中华文库》这样费时费力、短期之内需求不大,没有什么利润的事情还是用计划经济的模式官办的好。

      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弹药,当然要表扬。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把这套丛书介绍给外国人。一方面海外华人可以用赠送、推荐的方式介绍给外国人,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搞渗透。举例如下,YouTube上的这个链接是音乐剧《歌剧院的幽灵》中的一首歌曲。视频开始后右下角有个“广告”的小按钮。鼠标指向它附近的时候,一个广告就会在下方出现:“喜欢这首歌?请点击这个链接,您可以直接到俺们亚马逊的网站上购买下载。”

      市场营销灵活如此,的确值得我们的文宣部门学习。以后在我们制作的纪录片或者风光片中,可以引用一些或隽永典雅或发人深省的古语,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然后点明此话出自何处,下方广告配套播出:“想了解这句话的出处吗?想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吗?请点击如下链接,我们的书商在Amazon上等候您。”

      这个点子不是空穴来风。我曾在爱好中国文化的外国人的网站上看到这些格言警句,而且是中文(一时找不到了,抱歉)。大家还可看亚马逊上这个筒子卖的书:《The Design and Evolution of C++》。书封面的照片在此:

      点看全图

      大家都看出来了吧,这不是原版,是只在中国授权发行的山寨版。这个好筒子跑来吃差价了。

      推广开来,文宣经费出版社也应分一杯羹(但我希望能自负盈亏,搞成赚钱的生意)。我们要象这位山寨书商一样,把文宣的阵地牢牢地建立在敌人的心脏地带。这个阵地你不去占领,轮子们自然会占领。在北美的同胞们应该对轮子们以“传统中华文化的正宗代表”自居,无孔不入的渗透深有体会。

      2. 建议文宣部门建立专题网站,作为文宣的资料储备。现在可以做的有:达富尔问题的来龙去脉,东海划界问题的来龙去脉。西西河里的橡树村网友对非洲知之甚详,抱朴仙人网友的《中国的海洋权益》则是很好的普及文。专题网站可作为正规军,另可整理搜集网友的作品作为游击队。

      3. 在对内宣传上,五毛党能够不原创就尽量不要原创,因为好的原创帖需要较高的知识修养。五毛党应该以转贴好的网友原创为主。例如假定我要宣传土共上位的合法性,我会转贴西西河里英雄本色版的很多文章,例如李根的《中国震撼世界》。

      4. 在对外宣传上,要巧妙揭露西媒的双重标准。我个人体会,西媒喜欢把很多事情与历史割离开来,抽象地谈论以实现自己兜售私货的目的。我初步了解了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后,发现西媒对很多西方历史事件避而不谈,很不诚实。要揭穿他们,需要对西方历史至少有个粗浅的了解。我前文提到的《西方文明基础》(Foundation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是一个音频课程,配有一些文字资料。由于每一课都引用了大量的资料,可以作为“绝世武功的目录”来使用。其实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社科名著》系列就是一个宝库,对西方的历史、文化、哲学、社会都有系统而全面的介绍,只是看我们的文宣人员有没有毅力恒心慢慢消化吸收了。我提《西方文明基础》这个音频课程,一是为了快,二是为了提供一个线索以引出更多的资料。真的要有深刻的理解,还是要多读书,读好书。

      对西方史料在文宣上的活用,我举一例。国内外不时有人鼓噪要用中共和毛泽东在大跃进、文革上的失误来否定现政权的合法性。按照这个逻辑,比利时王室现在应该滚蛋,因为他们的祖先列奥二世在十九世纪末的刚果殖民统治中残暴异常:凡是不能完成殖民地官员下达的橡胶生产任务的工人,一律砍下右手。曾有记录有殖民地官员搜集了一大桶的右手掌以示对动作慢的工人的惩罚。现代发达的西方国家几乎都在历史上劣迹斑斑,沾满了殖民地人民的鲜血。按照同样道理,他们没有一个是合法的。

      类似的,今天西方完善发达的投票民主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但他们却不给中共以时间发展适合中国特点的民主制度,要以中共现在不是全民投票选出的执政党为理由,推翻中共,扰乱中国,却全然不提西方自己几百年社会变革的艰难,当真虚伪至极,可恨至极。

      又例如“文化革命”的概念非老毛首创。法国大革命时期就有这个想法和实践,当时巴黎圣母院的雕塑就曾被枭首,情况与中国“破四旧”类似。从这个事例出发,可以看出所谓“狂热主义”(fananticism)古今中外皆有,也许和人性相关,非老毛或中共一家独有。大哲学家罗素曾有文章叙述他对此的看法(《Portraits from Memory and Other Essays》)。但西媒往往把文革的狂热或者和老毛个人或者和“共产暴政”联系在一起,误导民众。

      最后一例。西媒常以中国政府打击听命于梵蒂冈的地下教会为由,抨击中国政府迫害宗教自由。可是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摆脱梵蒂冈教廷的约束。英国的国教就是直接产生于亨利八世要离婚,受到教廷的反对,一怒之下让英国的教堂独立了出来。法国大革命后的一个重要政策,就是教士们要向法国国家效忠,而非梵蒂冈。

      以上三例出处在《西方文明基础》中可以找到。

      5. 有些文宣材料敌人可以用我们也可用,如何用好要看技术。例如有一部纪录片,《China: A Century of Revolution》, 就讲述了蒋时代、毛时代、邓时代的革命。我见有藏独分子把毛时代的文革片段放上YouTube以作宣传,也见有Amazon上美国读者反馈言道:

      One of the things I really appreciated about this series was how non-judgmental it was. At no point did I feel that the editor or producers had a political agenda. The point was not to demonize the Communists and also not to glorify them. Instead, it simply let you watch the events unfold and let you listen to the people who lived it as they attempt to explain to you (and to themselves) how all of these unbelievable things happened and how it felt to be in the middle of it all.

      You could really understand why, after living through Chiang Kai-shek's corrupt Nationalist rule, the people were so eager to follow Mao and to embrace his idealistic vision of a Communist State built of equality and justice. And, too, you could see how the whole thing slowly went off-kilter.

      【翻译】我很感谢这个系列片子没有那么作主观判断。自始至终,我都没有觉得编辑或者制片人有什么政治意图。关键的一点是既不妖魔化也不神圣化中国共产党人。这个片子只是简单地让你观看事情的发展,并倾听那些当事人向你(和向他们自己)解释这些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是如何发生以及他们身处其中的感受。

      你能够真切地体会到为什么,在经历了蒋介石腐败的国民党的统治之后,人民会如此热切地跟从毛泽东,并拥护他建立一个基于公平和正义的共产主义国家的理想。同时,你也会明白整个事情是如何渐渐脱离正规的。

      6. 我在《致西西河的新兵们》这个帖子里罗列了一些我在西西河潜水数年间注意过的帖子,基本上可以帮助一个思想比较开放的人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对西媒责难的回答也大多在其中了。

      7. 文宣是对综合素质的极大考验。不光要有新闻记者的敏感细腻,能够捕捉到翔实全面的细节;还要有历史学家的知识与眼光,能够见微知著,把现实的碎片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中,看出社会发展的主流;还要有科学家的分析思维能力,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更要有实践家的热情和责任感,百折不挠,信仰坚定,能够联系实际,把自己的屁股牢牢地放在中国人民一边。回头看,太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宣传部长,后来也一直战斗在文宣的第一线,应该不是偶然。

      西方媒体的记者素质较高,但是绝大多数也没到面面俱到的地步。关键是他们背后有大量的专家学者提供对问题的分析,看看《纽约时报》电子版那些专家的博客就知道了,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的“砖家叫兽”在这方面令人失望,专业水平是一方面,屁股更是一个重要原因。文宣部门要善于发现那些有水平、为中国着想,但是又没有话语权的专家教授(例如网友推荐的甘阳等人),把他们的文章翻译成外文,为中国的政策做解释。

      我对国内文宣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背景没有了解。但是据我观察,国内文科生的知识面太窄,逻辑思维不够严密。今上说要“学贯中西,融汇贯通”,绝对不是为了门面,而是实际工作确实需要。我觉得有两条路可以同时并行。第一条是“换思想不换人”,在保证现有人员和组织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对现有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例如可以请拍摄《大国崛起》的专家们为文宣部门开课。既然中南海、中央党校都要上课学习,文宣部门也要加强学习,不断拓展视野。

      第二条路是逐步注入新鲜血液。我对引进海外人才持慎重态度。一是要防止敌对势力的渗透--我一个好友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时候,就曾有台湾情报部门试图收买发展。二是防止对海龟待遇过高,打击现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的主张是唯才是举,以工作表现评待遇,坚决反对给海龟特殊待遇。举个例子。复旦大学数学系的雍炯敏教授本身就是老海龟(86年美国普渡大学数学博士),而且学术成就斐然。但是他就曾在私下里对给予海龟过高待遇持保留态度--事实上,八十年代末培养了大批人才的复旦大学控制论讨论班就主要由土鳖组成(这个讨论班的故事可参见《Stochastic Controls: Hamiltonian Systems and HJB Equations》一书的前言。这个前言有深意,也是在对外文宣,为中国科学家张目。 )

      我上大学时母校曾有文史哲通才训练班。另外听说清华大学有和美国大学的交换项目,专门教授外国学生中国的文史哲,而且只许用中文授课,不许用英文(敌人厉害啊)。不知道这个项目还在否?我一位中文系的好友当年毕业后就是到该项目当老师,虽然她是学考据出身的。这些有过文史哲全面训练的文科生可以作为文宣人才予以试用。另外我也建议招收理科生,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硬科学的毕业生,以及心理学、传媒学的毕业生。华尔街招人有个习惯,“宁可招理工科的毕业生,上岗后培训金融知识,也不愿招金融系的毕业生,上岗后培训数理化。”文宣部门招人可以参考这个做法。

      ×××××××××××××××××××××××××××××××××××××××××××××××

      我自己思想并不成体系,不完全相信任何一种主义,包括共产主义。之所以在这个系列帖子里不惜被人鄙视也要为中共出主意,做那“为虎作伥”的勾当,无非是因为我相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为全人类寻找出路。现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被人当作笑话,一两百年后却可能封圣。我一个小人物,力量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能使这个寻找出路的过程缩短那么一点点,也就无愧生养我的中国了。下面是我一年前的文字,可以用来说明我的心情:

      联系到现代中国从何而来的问题,我觉得对外侵略扩张既是对过去斗争的正义性的否定,在核武器时代也是不实际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发展新的生活生产方式,尤其是新材料,新能源,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新的财富分配方式。所以说中国的民族主义如果真的在不毁灭其他民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那它就不是一个民族的财富,而是全人类的财富了;它也不是在为一个民族寻找出路,而是在为全人类寻找出路了。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安定的环境,需要国家集中资源进行发展。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任何试图打断中国发展的外国势力都是中国民族主义的斗争对象;任何试图控制人民,独占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国内利益集团,无论他们是否与外国勾结,也都是中国民族主义的斗争对象;最后,凡是试图以毁灭或者残酷压榨其他民族的方式来发展中国的集团和势力,也是中国民族主义的斗争对象,因为他们必将激起其他民族的同仇敌忾,以世界大战结束人类的历史。

      “和平崛起”对外,“和谐社会”对内,这是民族主义的两面。尽管暂时的不公平可能存在,从长远上讲中国必须建立一个不同于西方、相对公平的体系。这也决定了它是一种比较内敛,并以团结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来为全面发展保驾护航的价值体系。

      具体的讲,中国的发展需要资源,必须从其他民族,主要是亚非拉的民族那里去拿。巧取豪夺不光亚非拉民族不答应,力量对比占优势的欧美日也不答应。所以只好用相对于西方更平等的方式去和亚非拉人民交换:用我们的技术和援助帮助他们发展,用他们的资源帮助我们自己发展。也许有一天,人类发明实用的核聚变了,能源问题就解决了。其他的资源问题也类似。“和平崛起”实在是为了保存人类而不得不为之策。

      在这个过程中,欧美日是不乐见既得利益被人分走的,必然打压中国,而中国必以民族主义相抗。这个过程在核武器确保互相毁灭的前提下,会明争暗斗很多年,直到新的科技和社会形式确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不是先发展本民族,再去发展其他民族。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其他民族的发展从一开始即为一体,不可分割。只不过不同民族发展有快有慢,只不过中国在其中要担负起主力军的重任。“和谐社会”实在是为了保持凝聚力而不得不为之策。

      这种和全人类的共同命运融合在一起的民族主义到现在还没有专门的名目,因为它根本还没有破土而出。所以它只好挂着“民族主义”的羊头,卖着“解放全人类”的狗肉了。“和平崛起”四字,历史上从未有过。有人以为是土共的文字游戏,我却认为是微言大义。

      ***************************************************************

      写完这个帖子,就小别西西河一段时间了。其实我宁愿中央在文宣上无为而治,待到国力上升,思想体系成形后,自然会有大家著书立说,输出价值观。但既然这次上面有意折腾一下,我又有些担心2009年西方再搞事发难,所以还是自不量力,勉强写了这个系列帖子。“薄积厚发”的滋味当真难受,让大家伙儿见笑了。谢谢大家这么宽容,容许我在这里胡言乱语了半天。

      后会有期。(我知道我还有坑没填,所以以后不要夸我坑品好了。。。

      关键词(Tags): #心理战#新闻宣传#对外文宣
    • 家园 【原创】关系万千重--为中国呐喊(二)

      接上文:

      【1】王道还是诡道?

      【2】关系万千重-- 第一个案例

      【3】关系万千重-- 第二个案例

      【4】关系万千重--资金的支持

      【5】关系万千重--为中国呐喊(一)

      文章写到这里形已经有些散了,写下去之前先总结一下吧。在《第一个案例》这个帖子里,我通过一个具体的策划展示了文宣的一些技术手段。这些手段是西方媒体纯熟运用多年而尚未被国内媒体所掌握的(不过据说南都系已经颇有小成了)。这种在具体手法上的腾挪能够立竿见影,但却只是诡道。要使文宣技术不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我把这第一个案例归为下策。用军事做比喻,这第一个案例讲的是单兵的战术素养。只学到这个层面,我们的媒体也就是北洋新军的层次。当然这比现在的八旗兵还是进了一大步。

      在《第二个案例》这个帖子里,表面上我仍然在讲具体的操作,但是我的着眼点已经放到了项目的运作层面。这包括“用市场手段提高文宣效费比”,“人民战争式的集思广益”,“充分利用网络和外国友人”,等等。接下来,《资金的支持》讲了后勤管理中“钱”的问题;《为中国呐喊(一)》讲了后勤管理中“人才的准备”和“反应机制”的问题。这类似于在军事上把作战看作一个整体任务,用方方面面的配合来保证战术任务的完成。这就从“单兵的战术素养”提升到了“协同作战”的层次。

      但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并没有被回答:我们的立场是什么?西方的责难是否真的有道理?在这个帖子里,我会试着通过双手互博式的自问自答来谈谈我的一些陋见。

      我想先从“中国产品的质量”入手。两年前中国玩具被发现油漆里带铅的时候,美国国会曾有过听证会。河友唵啊吽在他的帖子: 晕。是我铅中毒?还是美国国会铅中毒?里面有很详细的叙述。帖子里还有美国国会就此问题的辩论录像,可以一看。

      很有意思的是在跟帖里,有网友提到了雇佣游说集团的做法,被告知效果不佳。又有人提议开办为中国发声的英文电视频道,随后引出了不同意见:

      西方媒体如此一致地抹黑中国,其实已经说明,美国所说地言论自由,也是一种被控制的言论自由。这种情况下,开华裔英文电视频道,一、用处不大,二、容易遭到迫害。

      媒体话语权的争夺,不要说在美国,在我们国内都经过一番激烈争夺。。。美国又把焦点转移到Internet上,投入资金,雇用枪手,谩骂诋毁,逻辑就是我们的文化是庸俗的,我们的民族是愚昧的,我们的国家是专制的。还有我一网管哥们说,在其网站上,针对某人帖子的不同意见通通删除,就有钱可拿。我国的对策想必大家都知道,西西河也是牺牲品之一。

      注意这个帖子的时间是2007年9月。现在回头看,不禁感慨。

      言归正传,我来说说我会如何跟外国人解释这件事情。首先,如果证据确凿发现玩具油漆里确实含铅,那就诚实地承认。否认容易验证的事实是文宣的致命伤。

      其次,要通过数据说明质量出问题的产品只是少数。在这一点上要熟悉西方媒体的惯用手法:通过采访个体来使受众获得感性认识,然后由主持人记者推而广之。我们文宣部门要说明的就是这个推而广之有问题:麦克失业了不能说明美国人民失业率就高了,必须给出确凿的数据才行。西方媒体的阴毒就在于把后半截给掐了,用感性代替理性分析,靠煽动观众的情绪来达到目的。我们文宣部门的责任同样是用具体感性的方式来说明“中国制造”好,把一个个的数字都用人和事来具体化。

      但是这个还只是防守。要是我来操作,我会反攻回去:“我很痛心出现这样的事。但是请看看俺们偷拍的沃尔玛和和中国供货商的谈判,那真是把价钱往死里压啊。百分之几这么可怜的利润还让不让人活了?你看看老张,做个生意容易吗?看看小王,刚从农村里出来的打工仔,一个月几百块钱怎么养家买房结婚?我要诚恳地对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喊话,人权是普适原则,保护劳工是世界主流。美国人民每次买中国制造的时候只要多出几十美分,中国劳苦大众的生活就能改善许多。你们不是嫌人民币汇率太低吗?没关系,汇率保持不变,我们只要把商品价格升上去了效果也一样。我们强烈抗议不负责任的跨国公司谋取暴利。看看这个小姑娘:点看全图

      苹果公司把iPhone卖到三四百块,可是返回给中国厂商的才多少?多好的小姑娘,她才能拿到多少?还有王法吗?”

      大家都知道现实里不太可能真地去和大资本翻脸,毕竟我们的产业升级还没有完成,内需还没有起来。但是文宣有的时候可以先行一步,指出背后的黑手都是资本要谋取暴利。我们不反对市场经济,可是也不能盘剥得太厉害吧?

      要能够支撑这样的文宣,我们的政府和社会都必须改变一下心态和做法。不知道报社电台电视台受过良好教育的先生小姐们有多少是真心实意相信自己不是什么“上等人”,其实和街上吃盒饭的打工仔打工妹一样,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在你们宣扬“普适原则”和“民主自由”的时候,是否也从社会弱势群体的角度想过,一旦“言论自由”,“选举自由”,他们能得利多少?我在这里援引十九世纪英国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约翰斯图尔特米尔,对代议制政府的看法。关于这位大牛人的简约介绍,可以参见百度百科(中文):约翰斯图尔特米尔,或者更详细的维基百科(英文):John Stuart Mill点看全图

      在他的著作《论代议制政府》里,米尔提出了如下看法:(【资料1】14分31秒至19分33秒)

      一个合格的投票者应该会读、写、算,应该懂历史,否则他对他的投票权就不能明智地运用。故政府应该对它的人民提供免费的教育。但是光有投票权和教育还不够,如果选民的生活如此贫困以至于他必须听命于他的老板和房东,或者他不到17岁就死了,投票权和教育也是没有用的。只有政府才有足够的资源来提供教育、住房、医疗保险,来保护工人,尤其是孩子,免受市场力量的伤害。如果民主制度是天底下最好的制度,那么这种制度也是必须依赖于选民的美德和智慧的,而政府则有责任来促进选民的美德和智慧。

      为了保证所有人能够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所有人都有责任来促使每个人都受到教育,有房子住,受法律保护,即使这意味着限制工厂主的自由,即使这意味着动用政府的力量来保护穷人,即使这意味着对贵族和中产阶级征收更高的税收。

      今天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大声鼓噪要普选,要民主自由,有没有考虑过如何保证选举能切实地给最大多数的人民带来好处?中国基层民主选举还有哪些弊端需要一个个地排除?中国共产党是不是正在做自由主义的领袖之一大力提倡的事情?“一选举问题就解决了”和“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有什么区别?鼓吹西方的自由主义为什么不把西方自由主义发展的来龙去脉、方方面面都介绍给中国人?

      文宣就和做销售一样,最高境界就是自己也真心相信这个产品是好的。这样才有热情把产品的方方面面详细地介绍。文宣部门的工作人员只有真正把中国人的命运放在心上,和这个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在洋大人面前直起身板,为中国呐喊。指责中国政府总是容易的,但是在这个资本全球化的大时代,政府的力量有时也很有限。“要为最广大的劳动大众谋福利,大资本家要吐出适当的利润来反哺当地社会”,这就是我们对外文宣的道德制高点,是放之四海都能引起共鸣,尤其是中下层劳动人民共鸣的价值观。

      所以说正气浩然的文宣是王道的内政的自然延伸。如果我们自己在保护劳工弱势群体上做得不好,道德制高点提到再高也没人信。西方社会现在掌握了话语权,不光是他们的文宣手段巧妙,根子还是在他们自文艺复兴以来五百年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累。如果我们的国策还是一味吸引外资,就逃脱不了讨好洋人的命运。文宣就不敢和大资本叫板,就不敢在对外宣传上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症结所在,为中国说话。这就是我说“内外一体”,“关系万千重”的缘故。

      具体到操作上,其实就是一句话,“对材料的搜集,并用某种观点统摄组织起来”。如果不是关心中国民工和中国民族企业,谁会想到,想到了又会有胆子去搜集跨国大公司的“黑材料”?中国的记者们自诩为“无冕之王”,屁!有种的去读一读《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标准石油公司的历史》),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胆量做类似的事情,无论是对外国大资本还是对垄断国企?全文电子书在这里,英文维基的简介在这里

      前面我只是抓住一点进行反攻,真正要让人无话可说,就必须把产品的质量搞上去。这是修内政,涉及社会风气,经济制度,不是搞文宣,我就不展开了。不过从褒扬正面的角度,我不知道政府有没有想过做个《神州质量行》的系列报道,专门宣传那些专心把产品做好的厂家。比方说海底捞。在食品卫生受到广泛质疑的今天,他们自己生产火锅底料,在顾客面前当面打开,以保证绝不重复使用汤料。这个细节虽小却是真正让顾客吃得放心。我相信类似有头脑的厂家还有很多,不妨把它们发掘出来一一宣传。这样的好处是对内弘扬了产品安全意识和文化,促进了良币驱逐劣币;对外这个翻译过来就是很好的广告。我希望这个策划也能变得有利可图,而且可以长期搞下去。另外这个系列可以分为两部分,按照国内外市场不同各有侧重。

      在我征求西方对中国的指责的回帖里,还有这样一个反馈:

      尖端技术都是TG偷的,卫星啊、核武器啊等等。对他们搞间谍了,例如 李文和什么的,吧拉吧拉……

      其实我们可以用邓稼先的例子来反驳。不知道国内有没有相关的纪录片,我是每次读他的事迹都会掉一次眼泪。央视应该用邓稼先的生平把中国研制两弹的事迹串连起来,向全世界大力宣传。这对内是激励青年人,弘扬良好的科研风气;对外则是展示中国人优秀品质的大好平台。中国发展到今天,肯定有很多后进国家想要学习。我们把我们走过的路程展示在大家面前,也许大家就会有感觉了:“原来中国有今天是靠了这么一帮人的奉献啊。中国人真了不起,中国能有今天不是偶然。但是这个是想学也学不来的啊。”

      中国的发展之路还很长,很多方面还不完善,说落后于西方没有什么丢人的。但是,这短短六十年间,我们出了多少有名无名的英雄?出了多少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为什么文宣部门对中华民族的这些优秀儿女和他们所代表的优秀品质视而不见?难道你们真的是“帝王将相部,外国死人部”?你们对西方的畏惧和膜拜有多少是由于雾里看花的距离美,是由于对西方历史的无知?

      收一下尾吧。这个帖子从中国产品的质量讲起,实质是在讲“资本的责任”这个问题。环境污染也是这个大问题下的子问题。这个大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有意义,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敢不敢做,怎么做,就要靠文宣部门自己的能力和魄力了。

      【资料1】(音频暂缺)《西方文明基础》第二十四讲:自由主义的解决方案--1776年-1861年。

      Teaching Company: Foundation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Lecture Twenty-Four,The Liberal Response—17761861)

      (没想到这个帖子会拖这么长,笔力和学识已经有些控制不住文章了。该考虑如何结束了。。。)

      关键词(Tags): #心理战#新闻宣传#对外文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很精彩

        说到原子弹,建议把《横空出世》翻译成n国语言,公映。

        非常好的片子,男主角的原型就是邓老。

      • 家园 送花

        我在日本,举个朋友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一次电视台要做一个关于中国的讨论节目,邀请了一帮在日留学生和工作的人参加,我的朋友也去了。节目开始录制前,导演把节目中要讨论的问题逐个问他们这些观众,听到大家的答案后,日本人点点头接着问下一个。一圈下来,只有2个人的回答是指责中国不对,把责任全归于中方。接下来,电视直播正式开始,当到了台下观众问答阶段的时候,主持人只挑选了上面那两位仁兄,其意图一目了然。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这两位仁兄的回答一反彩排阶段,慷慨陈词,有理有据的反驳的日方的观点。据说当时日方导演的表情精彩之极。节目结束后,一群变成好朋友的中国人从电视台回去的时候,那两位仁兄才告诉大家,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参加这种日本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了,同样的手段有怎么能在中国人身上用两次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