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收入分配和经济危机 -- 万里风中虎

共:💬233 🌺57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现阶段玩的是不是在搞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 ?

      放狗搜了一下

      1943年,发展经济学的先驱者罗森斯坦—罗丹在《经济学杂志》6~9月号上发表了著名论文《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提出了资本形成的“大推进”(Big Push)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而要实现工业化,首要的障碍是资本形成不足。但在增加资本形成的过程中,必须达到足够的规模,分散的、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投资不能形成经济发展的氛围,给工业化带来足够的动力。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工业化基本条件的不可分性(Indivisihility),表现在作为工业化作为工业化起步拉动力的市场需求和资金来源的储蓄均不可细化分割,而必须达到足够的规模才能进行。二是缺乏工业发展所必要的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表现在企业规模过小,缺乏规模效益,企业之间彼此提供的“外部经济”效应微小,投资的社会获利能力(Social Profitability)很低。因此,必须实行资本形成的“大推进”战略,即同时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各个工业部门之间相互创造需求,提供市场,克服“不可分性”,产生“外部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顺着这一思路,罗森斯坦—罗丹进一步提出了“平衡增长”战略主张。

    • 家园 看看一篇语言较尖刻的文字

      说的有没有道理外链出处

    • 家园 凯恩斯主义的错误不可用来否定实体经济的内在矛盾

      马克思和凯因斯都相信,市场经济体系存在一个内在机制,会导致有效消费需求会随着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而出现不足,形成经济危机。但在这个机制具体是什么上,两者出现严重分歧。马克思认为,这个机制是收入分配的两极化: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生产目的,使得收入会越来越向资本家集中,普通劳动者所占的份额则会越来越低(《资本论》,1867);而凯因斯则认为这个机制是消费倾向会随收入的提高而降低:当一个人的基本消费需求得到满足时,在其增加的总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会逐渐降低,相应地,用于储蓄的部分则会逐渐增加(《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1936)。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收入分配不公平这一外在的社会制度上,而凯因斯则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消费倾向趋于降低这一人的特质属性上。外在的社会制度是可以更改的,人的特征属性却无法更改。所以,两人给出的解决方案也随之截然不同。马克思认为,有效消费需求是可以提高的,但必需调整和改变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而凯因斯却认为,有效消费需求是不可以提高的,那么该怎么办?和马克思的另一个不同是,凯因斯将社会的总需求区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仅消费需求会因消费倾向问题而降低(储蓄会增加),投资需求也会因资本的边际收益降低也趋于降低,最终结果就是总储蓄大于投资需求,这就是经济危机。故此,凯因斯将解决经济危机的重点放在扩大投资需求上,当然这个事只有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做。

      有效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分配不平等造成的?还是源自和人的基本特性有关的消费倾向?我的答案是前者。

      全球的经济危机诱发因素是美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导致的信用膨胀(货币因素),而根源则是于全球普通劳动者,尤其是美国和中国有效消费购买力不足,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又主要在于全球收入分配两极化程度的加剧。

      目前的形势要求全球、中国社会可能朝向压缩收入分配差距变革。未来将会出现以支持收入分配均等为导向的利益诉求、政治斗争和制度安排,社会不稳定程度可能增加,甚至出现动荡、动乱。罗斯福新政对中国当前局势有很好借鉴意义。

      调节收入分配是需要激烈的社会变革的,这更多地是个政治问题,而非经济问题。或许认为这超出自己的研究领域,或许缺乏必要的魄力,凯因斯对调节收入分配采取回避,而将重点放在了扩大财政指出刺激投资需求上。而罗斯福的则远远超越了凯因斯,他的“新政”向世人证明收入分配制度是可以在不发生激烈冲突的前提实现变革的。事实上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压缩收入分配差距上,在二次分配领域大搞社会保障建设,在一次分配领域则通过种种制度安排促进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在社会总收入的比例得到提高。罗斯福新政更是马克思主义的,而非凯因斯主义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只是一个方面

        分配不合理是对资本主义的一个批判。另一个批判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无序性的批判。相对于需求不足,无序化的生产会造成供给远远超过需求。二者相加就造成经济危机时大量生产力的闲置或毁灭。

        • 家园 是不是这样?

          生产的无序性,在平时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节。市场上缺什么商品了,生产该商品有更多的利润,于是纷纷投入该商品的生产。而该商品生产过多又会导致利润太低甚至为负,于是纷纷改成生产别的。

          但是由于分配不公导致用于投入生产的那部分分配比起用于投入消费的那部分分配增长过快(反过来说就是总体需求相对于生产力发展的下降),于是供给大于需求一直积累到超出市场机制所能够调节的范围,再加上市场机制本身的无序生产,结果就是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 家园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在古典主义那里,所谓市场是万能的。如果供不应求,则会有更多的供应商,直到达到平衡。反之,如果供过于求,则供应商会自动减少,直到达到平衡。

            问题在于古典主义并不关注达到平衡的过程,尤其是供过于求时的过程。看不到在供应商减少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会破产以致无法恢复生产。而又有多少人会失业。所以有人辛辣讽刺说所谓“看不见的手”其实只是“卖咸鱼的手”而已。

            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性主要表现在个个厂家都想独占市场。例如市场需要一百万台电脑。每个生产厂家都以卖掉百万电脑为己任,按此生产。结果到最后必然生产出超出百万的电脑。

            这也可以说是竞争。但竞争的失败者就很可能破产。在古典主义那里,失败者转行是完全弹性的,是不需要成本的,是一蹴而至的。但在实际上,失败者或由于资金不足,或由于技术限制,或由于人员素质,或由于原材料问题一般很难转行成功。

            再加上你所说的资本主义分配的剥削本质,则经济危机就会爆发得更快了。

      • 家园 这个要花
      • 家园 送花,得宝

        多谢哈

      • 家园 终于踩中地雷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