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御虎 –远征军战车部队转战缅甸纪实 一 -- 萨苏

共:💬140 🌺120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御虎 –远征军战车部队转战缅甸纪实 一

    [平面媒体用稿,请勿转载,谢谢,争取一天把坑填完]

    随着《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热播,中国远征军反攻缅甸的战斗在七十五年后再次吸引了观众注视的目光。在追寻远征军战士血战异域足迹的同时,这支部队独特的装备也成为军迷们瞩目的焦点。头上有飞机掩护,地面有坦克开路,一个排长能呼叫榴弹炮群的火力…让人忍不住质疑 – 当时的中国军队,可能有这样精良的装备么?

    点看全图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照

    远征军,的确是当时中国军队中的异类,甚至是亚洲军队中的异类。

    事实上,当时远征军在印度的部队,装备水平甚至超过美军步兵师的平均标准。这是因为,为了装备远征军在印度的部队,史迪威曾按照美军标准装备运送了三个师的武器弹药到达印度。可是当时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只有两个师,结果孙立人的新38师和廖耀湘的新22师瓜分了这三个美军师的武器。因为这个原因,远征军拥有上面提到的装备并不奇怪,甚至在缅北作战中,中印缅战区还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直升机救护部队!

    点看全图

    真实的中国远征军部队照片

    提到远征军的装备,最吸引人的大约就是它的装甲部队。中国远征军的战车部队无论装备还是训练都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我国装甲部队的巅峰,在整个缅北战场纵横驰骋,战绩辉煌。它使用的谢尔曼式中型坦克全重30吨,主炮口径75毫米,超过所有日军在二战中使用过的制式坦克。日本陆军同样水准的四式中型坦克直到战败还在试验阶段。

    遗憾的是,这支精锐的装甲部队,由于美军战后收回战车和其成员不愿打内战大量流失,以及众所周知的历史问题,其详细的战斗过程至今鲜为人知,随着老兵们渐渐逝去,中国战车部队在缅北战役中的英勇战斗很有随着时间而消逝的危险。好在当时这支部队是由中美官兵共同组建的,一部分参战的美军人员在战后留下的回忆,还能够让我们从他们的眼中,重现当时的战场。

    点看全图

    中国远征军装甲部队在缅北战场

    所谓缅北战役,是中国远征军在美军和英军的配合下,为打通中印公路,1943年开始从印度和云南两个方向对缅甸北部日军发动的攻击。由于地形的限制,在此战中只有从印度反攻的战线上中国军队使用了装甲部队。

    从印度反攻的中国远征军代号“X部队”,主力为新编第一军和新编第六军,总指挥为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其所属的装甲部队直属总部指挥,番号为“中美联军坦克暂编第一支队”(Joint Chinese-American 1st Provisional Tank Group),中方则多称其为“远征军装甲兵团”。

    这支装甲部队,是1943年10月1日在印度兰姆迦成立的。作为一支中美联合部队,它的编制和军衔都独树一帜。其中方总指挥为黄埔八期生赵振宇上校,美方总指挥为罗斯韦尔.H.布朗(Rothwell H Brown)上校,全支队下辖六个营,其中第一营和第二营为主力战斗部队(第一营营长由赵振宇兼,后由赵志华升任,第二营营长湛志立),第三营至第六营为训练部队(各营长分别为沈文,谭宝霖,王先沂,钟民达等)。布朗上校于1930年至1934年曾在中国军队中担任顾问,是典型的“中国通”,甚至可以说一些中国方言。他本来是步兵军官,在中国任职期间,亲眼目睹日军装甲部队的横行,深感战车在东方战场的价值,回国后即改修装甲兵战术,以优异成绩为军界所重视,也因此受到史迪威的青睐。史迪威亲自出面,调动布朗到中印缅战区,以在战术和管理方面指导年轻的中国装甲部队。布朗上校和性情暴躁的史迪威不同,性格比较活泼,与大多数中国军官相处融洽。

    点看全图

    远征军总指挥史迪威和布朗上校 – 严格说来布朗上校有些违反军纪,装甲部队不允许留大胡子或长发,据说是为了避免被绞进机械里面意外受伤

    在整个装甲兵团中,美军有一个庞大的顾问团,总人数231人,其中包括9名军官,中方人员总计约1,800人。按照原第一营坦克手李九龄的回忆,当时能够加入这支部队的中国官兵,都堪称精锐。他所在的第一营补给连,连长刘奎斗就是复旦大学毕业的。

    尽管如此,但当时美军中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普遍持怀疑态度,“中国人到底会不会打仗”是他们经常争论的一个问题。曾在这支部队中服役的老兵克劳福德(Joe Crawford)下士回忆他第一次见到布朗上校时,上校谈起未来的中国战友是这样评价的 – “他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不过,天知道是什么人把他们精挑细选出来的!”

    这支部队中的美军人员,主要来自美国陆军527炮兵/维修团,其兵员中有很多北卡罗来纳州高速公路的维修工人。中美双方都认识到缅北战场环境恶劣,战车的维护和作战一样重要,因此从这个部队大量抽调人员进入远征军装甲部队。克劳福德回忆,1942年11月,他正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拉克尔营地接受训练,忽然接到调令,通知他和527团其他44名官兵立即启程前往印度卡拉奇,在那里组建一个训练基地,他们五十五人统归士官长卡尔.伯克(Carl Beck)指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卡尔.伯克(右)在2008年,这位美国老兵在缅甸和远征军并肩作战,又在朝鲜和志愿军恶斗,在接受NBC的采访中他表示对中国感情复杂,但承认中国士兵是优秀的战士

    这些美国大兵接收这份工作的时候,认为自己的任务无非是训练中国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人员,他们大多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和这些中国军人一起在缅北前线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其中很多人就此长眠在了这片亚洲最荒蛮的土地上。直到今天已到耄耋之年,这些老兵中的幸存者依然对中国抱有深厚的感情。

    克劳福德等人在卡拉奇接收了145辆美制M3A3斯图亚特式轻型坦克,200辆6轮大卡车和50辆吉普车,它们成为远征军装甲部队最早的装备。说起来,M3A3坦克虽然在美军中被划入轻型坦克,但其战斗全重14.7吨,与全重15吨的日军主力97式中型坦克属于同一级别。也是中国装甲部队从来没有装备过的“大家伙”。

    点看全图

    M3A3斯图亚特式战车,这种美制轻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最广泛的战车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装备美国陆军外,还提供给中国,英国等同盟国军队使用。

    1943年10月,依靠这批车辆,为中国远征军建立的战车学校在兰姆迦正式成立。克拉福德等则成了军校的教官。

    中国军人很快就以吃苦耐劳和勤勉聪明获得了美国教官的信任。当时在兰姆迦担任教官的林尼.豪斯(Linnie House)回忆 – “我的班里有18名中国官兵,最年轻的只有14岁。从维修到驾驶都属于我们要教授的课程。这些中国人入伍前都是普通的农民和手工工人,大多从未见过卡车,更不要说坦克了,但他们中的军官可以讲英语。他们对我们讲授的内容学得十分认真,令人钦佩,最终我和他们中的很多人变成了朋友。”

    为了更好地教学,豪斯给每个学员起了英文名字,因为他实在无法记住对美国人来说要命的中国姓名。令豪斯吃惊的是,教学仅仅进行了两个月,史迪威将军就传来了命令,要求中国远征军的坦克部队投入战斗!

    点看全图

    兰姆迦战车学校的课程介绍和当时的照片

    这个命令让大多数美军顾问措手不及,因为他们还根本来不及向这些中国学员教授坦克战术。而且,从印度后方到当时中日两军的前线胡康-孟拱河谷,要翻越险峻的野人山,途中山高路险,溪流纵横,在雨季让刚刚掌握坦克驾驶技术的中国官兵把坦克开上去未免拔苗助长。结果,驾驶坦克到前方的任务,就落在了豪斯等一班美军教官的身上。1944年1月,在中美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中国装甲部队出现在了胡康河谷前线。

    [待续]

    关键词(Tags): #御虎(landlord)#远征军#装甲#坦克#布朗元宝推荐:水风,MacArthur,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萨兄动作好快,真是日行万字。不献花不行啊。
    • 家园 国民党当时有个装甲兵学校吗?

      昨天听姥爷说家里有个亲戚就是远征军。他应该算是很正牌的坦克兵了,抗战的时候逃难到四川,后来由于爱好没有考大学,而是上了国民党的什么机械化学院,应该不是印度的这个。跟着孙立人从印度打到缅甸,北平解放前据说跟着大队驻扎在丰台,不知道围城的时候怎么逃出去的,后来逃到山东长岛,坐船去了台湾。

      • 家园 不是机械化学院

        是陆军机械化学校。前身是南京的交辎学校。抗日战争时期,陆军机械化学校一度迁去过四川。

        该校后来被改组为装甲兵学校。是抗日战争结束以后的事情了。

    • 家园 送花

      难得的快速填坑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得宝!

      送了一圈花,得了三个宝!萨大一个,我两个!O(∩_∩)O哈哈~

    • 家园 送花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当时的远征军是真正的美械部队

      美军当年为配合太平洋战场,在缅甸是下了血本的,加上远征军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中国的军人+美国的装备美军的后勤和美军堪称奢侈的训练方法,确实属于亚洲军队的异类,就算放在今天的亚洲军队里也一样

      • 家园 驻印军虽是美械,但是

        其编制只是1939年型美军轻型山地师的编制。其战斗力和美军在二战中的步兵师相比,差距较大。

        而且虽是美械,但一些先进的美械却没有份。例如二战美军普遍装备M1伽蓝德半自动步枪,但给驻印军装备的却是上一代春田式步枪,火力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新38,新22两个师分了三个师的装备,但其炮兵火力远不能和美军师相提并论。美军师属炮兵团有一个营18门155毫米榴弹炮(就是那著名的长汤姆),负责全般支援。三个营54门105毫米榴弹炮,战斗时分别对三个步兵团实施火力增援。这炮兵火力可不是驻印军所能比的。

        美军师属坦克大队,则更是驻印军想都不敢想的。

        因为解放军和这种国军美械师交手后的印象,所以朝鲜战争初期以为美军和国军美械师差不离,结果一交手,二者的火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更别提美军那空中支援和诸兵种协同水平了。

      • 家园 远征军不是真正的美械部队

        远征军不是真正的美械部队 ,驻印军才是。

        • 家园 远征军的美械没多少!

          第一次远征军就新三十八师装备有美国的勃郎宁M1919型气冷机枪.7.62口径.FN的勃郎宁自动步枪(轻机枪),汤姆森.45的冲锋枪.火炮方面有些美国的三七战防炮,一些道奇汽车.步枪是贡造九八或者水连珠.

          第五军装备了苏联的PD轻机枪和二四式重机枪.步枪是一水的中正.第六军重机枪是苏联的双轮7.62.轻机枪用芬兰的M26,7.62口径,步枪用的进口或者国产的七九步枪.这两个军的机械化部队多数是苏联或者是德意英等国的.所以说第一次远征军是美械是不对.

          滇西反攻的第二十集团军装备了一些美国春田M1903型的7.92步枪,但火炮有一些是美国的,但不多.这个时候枪的口径终于集中到7.92上来了.而美国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其它轻武器.美国运到中国五个师的装备是四四年底的事情.步枪是M1903为基础,不过口径是七点六二的,火炮方面,巴祖鲁迫击炮到155榴弹炮等进了大约五个美国轻装师的水平.

          驻印军的装备,早期的是英式.到后来美国的装备才到.不过还是轻装师的量,不同的是美国现役的货.

          国军大量装备美械是四六年开始的,这时候美国的剩余物资多到在太平洋岛上不愿意去管,于是干脆把它拿来顶战争期间答应中国的贷款,于是不少于二十一个美国陆军师的装备运到了中国.

          其实只是驻印军才算是美械部队!

          • 家园 春田式M1903式有7.92的口径吗?

            我记得是7.62的口径。

            我记得在抗战后期,国军有十二个军,三十六个师改装成了美械师,这数量并不小。

            • 家园 有的,专门为中国生产的.

              时间是1943年.大约十万支和五亿发7.92X57S 枪弹.但运到中国的不知道是多少!

              • 家园 中国方面有无可能自行改动?

                抗日胜利后国军就曾将日械改成7.92口径,以解决6.5口径弹药不足,以及简化后勤的目的。

                好象找不到美国原产7.92口径春田式交付国军数量的资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