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金融定量分析的习题解答开源运动:序 -- 厚积薄发

共:💬266 🌺19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把我问住了

              大家有什么提议?

              • 家园 邓兄,我的看法还是不加锁的好。

                原因如下:

                1.一个真正在教学和科研上很投入的人,永远都是有题目考学生的。这是为人老师的基本要求。

                2.前苏联的数学教育很猛,几乎每个专项题目都有专门的习题集。现在咨询这么发达,尤其是老毛子盗版也很凶猛,找点有意思的习题来考考学生不应该有多难。

                3.我自己因为做《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受益良多,所以对开放习题解答持正面态度--关键是用的人如何在用。要偷懒作弊的人总是会想出办法的。

                4.中国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扩大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的数量。我觉得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棍扫一片”的平台,有助于在科学和经济金融上扫盲、普及。所以一定要保持开放,不要让学生,尤其是智力普通的学生因为一时的挫折和得不到帮助而灰心放弃。我就是这样的普通学生,知道他们的痛苦。

                5.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知识太开放、太便宜,而是知识被一小撮人垄断,变得太昂贵、太不易获取(inaccessible)。有人在利用普罗大众的无知和迷信心理,用“专业知识”来装神弄鬼

                “知识就是力量”。把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用低成本传播到全民之中,放到冷兵器时代,就类似于让家家户户都有刀枪弓箭,习惯于练武强身。

                今天中国老百姓面临的问题,是过于强势的政府,道德败坏的“砖家叫兽”,阴险狠毒的外国资本。而正如井底望天总结的那样,反抗金兵最坚定的是河北义军。所以为了不让国内外的金融资本随便剪中国人民的羊毛,为了让老百姓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就必须尽可能地扩大熟悉现代经济金融知识的人口的数量,把人民用知识武装起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有效博弈。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电视台曾有一个节目,其中访问了一些定量分析师。主持人曾问一个分析师,“你知道这些金融产品(主要是信用违约掉期CDS)的定价在理论上是有问题的,为什么不说出来”。受访者答曰,“我不能拒绝数百万奖金的诱惑”。我扪心自问,不能保证我就能抵抗这种诱惑。所以一件事业,从事的人越少,就越容易夭折--只需把精力集中于对付这少量的人就行了。唯有绵绵不断的“人海战术”使得人民都变成了利益攸关者,才有可能有效地遏制这种威胁利诱。

                “人民战争”不光过去有,现在也有。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就是一例,井底望天的《大国游戏》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中国还落后西方很多,权贵官僚们的道德和智商也不太可靠,所以要打赢经济金融战争,不能靠一小撮精英,只能靠“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 家园 不太乐观

                  因为知识和先进技术有天然垄断的驱动力,因为掌握的人越少,获利越多(分利润的人头少).

                  这个不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的问题.

                  又因为垄断技术的人有获高利润的能力,才有主动开发技术的动力.计划经济里,技术和资本的关系可以类比为技术和官僚权利,中美都有这种计划性体质存在.

                  对于"货币战争"之类的论题,不是垄断知识的问题,而是"博弈"的多方是否同步提高博弈水平.不一定就是大家都聪明结果就最好...

                  当然,网上传播知识,对于人类进步有益。传播中文写出来的知识,对于中国人有益。这个没错。

                • 家园 歪个楼,说说“货币战争”这本书

                  关于金融寡头如何控制央行,操纵货币发行量,从而统治世界的言论,在西方被称之为阴谋论。“货币战争”就是典型的阴谋论。

                  和"货币战争" 论点相同的书美国也有,譬如Edward Griffin于1994年写的"The Creature from Jekyll Island: A second look at the Federal Reserve (Jekyll岛的产物,另眼看美联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随手翻了翻,笔调比较激愤,但是读起来倒是挺有趣的。笔调激烈的东西,通常读起来都比较提气。譬如鲁迅老爷子骂梁实秋是乏走狗,挖苦照相馆喜欢在橱窗里摆放梅兰芳的剧照,是因为男人眼里看到的是女人,女人眼里看到的是男人,等等。当然我不是怂恿诸位下笔也激烈,除非你有鲁老爷子的功力。

                  因为写作年代早于"货币战争",所以有人认为"货币战争"有抄袭之嫌。譬如,“货币战争”开卷讲Rothschild,如何利用自己早别人半天,知道滑铁卢战役的结果,从而席卷伦敦金融市场。所有情节以及文字,几乎照搬“另眼看美联储”的章节,只不过“另眼看美联储”的章节顺序不同而已。

                  另外,“另眼”一书很长,600多页,“货币战争”可以说是节录。譬如“另眼”一书中讲到华尔街资助托洛斯基,搞十月革命,又说,列宁的新经济运动,主要得益于华尔街等等。“货币战争”没有讲,估计觉得太有损革命导师的形象了吧。

                  金融寡头统治世界的阴谋论是否成立,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原因是缺乏确凿的证据。Oliver Stone在1990年代导演了一部电影"JFK",主题是肯尼迪总统被刺,其实是FBI的阴谋,而并非如官方调查报告所说的,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所为。电影的叙述有鼻子有眼,似乎很有说服力,但是迄今为止,肯尼迪被刺的官方调查报告仍然是主流,因为判案依据的是证据而不是臆测。

                  "货币战争"和"另眼"的作者们认为,林肯之死,一战,1929年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二战,布莱顿森林协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等等,都是金融寡头逐步实现他们统治世界的中间步骤。你说他们的观点不对吗?想要证伪可不容易,因为证实与证伪都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如果有人跳起来说,不是金融寡头想统治世界,而是外星人想统治地球,你也同样无法证伪。不是吗?

                  孔夫子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阴谋论这样的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观点,个人认为还是存而不论为好。

                  当然,“货币战争”和“另眼”读起来都比较有趣,那就拿来翻翻作为消遣却也无妨。

                  讲美联储的书有很多,"Secrets of the Temple: How the Federal Reserve Runs the Country"。观点比较中立,笔调比较平和。内容是美联储如何把美国经济从卡特后期的滞涨,拉动到里根时代的大繁荣。

      • 家园 多谢邓兄建议,不过我计算机水平有限,

        不足以做这项工作。

        您提到的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当一个资料库建立起来之后,如何便于检索和扩充”的问题。可是我才刚刚开了一个头,资料并没有真正地整理出来。所以我觉得我的当务之急还是尽早把“内容”填充上去,“形式”可以放一放,等其他人来做。

    • 家园 这么叫踏实?此为一例

      空谈无益,还是多干一点实事。

      有人说,你这是当年胡适的老调,历史证明,小修小补不解决问题,要干就干大事。

      我想说的是,大开大和的革命,小修小补的改造,这是目标的问题。每个人的目标不同,无可厚非。让老毛去小修小补,委屈了老毛。让我等凡夫俗子去大开大合,要么误国,要么误己,到头来一事无成。

      但是无论是大开大合,还是小修小补,要做出一番成就,离不开踏实。

      什么叫踏实?西西河里的实例很多。厚兄的开源习题就是其中一例。

      前一阵子,有人向我抱怨“脑子里淡得出鸟儿”,让我推荐几篇文章读读,让快锈了的脑子重新转起来。我推荐了同人兄的文章。前天,他来找我谈读后感,问道,“这同人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文章写得这么好。”我说,“做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读读同人的读书笔记吧,你就会明白文章是怎么做出来的了”。

      又推荐了唵啊吽兄的美国宪法笔记。刚刚得到的反馈是,“似乎你推荐的文章,都是那种深入浅出型的”。

      不深入,如何有能力浅出?不厚积,如何有能力薄发?

      元宝推荐:爱莲, 通宝推:金各,
    • 家园 好,大好,赞,下个月有闲时候

      一定仔细拜读,这也正是我接下来很亟需的.

    • 家园 大功德啊!

      厚积薄发此举不论完成到什么程度,都是一桩功德。

      正如厚积薄发所说,从大本源入手,立意就很了不起。

      我的专业与国民经济的影响不能和金融业相比,自己也还处于厚积的初级阶段。跟着厚积薄发学习,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也可以做这么一件事情。

      厚积薄发的文章我一直跟着看,除了收获,就是佩服。在这里叫厚积薄发一声老师吧。

    • 家园 上花

      厚大真是厚道人啊!

    • 家园 【祭文】为了忘却的纪念

      想为张筑生先生写篇祭文,斟酌酝酿了好久,却仍然不知如何下笔。只能摘抄一些前人的话,以为祭奠。

      ××××××××××××××××××××××××××

      微积分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成就,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感受到这一点,就必须讲一些重要的应用。记得自己当学生的时候,就曾产生过这样疑惑: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微积分,学完之后究竟能做哪些事?好像除了求极值、求面积体积而外,就什么也不会了。笔者写这套书,就是想或多或少改变一下这种状况。。。

      从编写教学改革实验讲义到整理改写成书,前后花费了五年最宝贵的时间。笔者做这件事可以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是“吃力不讨好”,却硬着头皮做了,也许是因为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每当学到某处,因为教材上说得不清楚,害得学生花费很多时间最后才弄明白“原来不过如此”的时候,总是希望有一本更可心的书。当了教师之后才知道,要想把书学得清楚明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费了半天口舌,本想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一点,反而让人糊涂了。写这本书已经费了这么多事,究竟效果如何,也只能留给学生们与教师们去评论了。《红楼梦》作者的诗句道出了每一个用心血写书的人的感概:“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数学分析新讲》后记,张筑生

      【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张先生悲天悯人,有菩萨心肠。

      ××××××××××××××××××××××××××

      张筑生,北京大学数学教授,2002年2月因病去世。他具有很高的学术天分和创造才能,却甘于从事最基础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他身体有残疾,12年前得了严重的鼻咽癌,却以惊人的毅力战胜自我,带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手,连拿五届总分第一;他忘记自我,诲人不倦。张筑生是了不起的教授,他的精神值得大力弘扬。

      。。。

      在外人看来有些奇怪的是,张筑生在教师进修学校开了8年课,一些年轻教师就跟着他上了8年学。如人大附中的彭建平、20中学的刘运河、101中学的白雪等。进修学校副校长赵大悌说:“大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个研讨班都能得到解决,而张先生则是研讨班的出题人和解决方法的归纳者。”白雪说:“国际数学大赛的题,一般答案都有两三页之长,而张老师只用四、五行算式就解决了,简直神了。更主要的是他教会了我用中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解决问题。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们都很佩服他。”

        

      2001年下半年,张筑生的病情更重了,严重的结肠炎闹得他一天要上几十次厕所。为了上好一堂课,他要提前一天节食,上课当天则禁食禁水。院领导劝他全休养病,他不同意。刘玲玲代他向领导解释:“他要以这样的方式来度过生命的最后日子。与其让他在痛苦中煎熬,不如让他在工作中忘掉痛苦,在思考中享受快乐。

        

      就这么痛并快乐着,张筑生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2002年1月11日下午2点30分,已经失去方向感的张筑生被几位研究生抬进北大第一教学楼 208室,这是他的微分拓朴学考场,他要亲自为38名学生监考。很快学生的成绩和评语都出来了。紧接着张筑生就住进了医院。

        

      2月6日,张筑生与世长辞。

      。。。

      张筑生去世后,北大校园网的BBS上贴满了悼念文章:

        

      “张老师也许是我一生中再难遇到的顶尖级的老师……当他讲到几何,我才知道自己以前没有学过真正的几何;当他讲到代数,我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学过真正的代数。张老师的数学思想深刻但极其清晰,使我这样智力平常的人都能懂。”

        

      “我曾经数次拜访了张老师以前在蔚秀园的家,真的是非常清贫,看过后我一度放弃了要从事科学研究的打算。2000年的夏天,最后一次拜访,张老师高兴地拿出蓝旗营的结构图,说:用我和刘老师的积蓄,也可以住进去了。我难过得哭了。”

        

      “张老师,是您让我明白了,思考的乐趣比物质的享受更加高贵。张老师,您走好。”

      ---《百度百科—张筑生》

      ××××××××××××××××××××××××××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通宝推:五峰,莫飞,明月照九州,唵啊吽,Wjwu,桥上,猫猫狗狗,回旋镖,老木,马甲,
      • 家园 我也有一套《数学分析新讲》

        很直观,写得非常好。张先生很令人敬佩!

      • 家园 真有遇到同志的感动

        张筑生,鲁迅。厚积薄发老师把这两位先生作为自己此举的标杆的时候,我有遇到同志的感动。

        做事,为了理想和未来做事,我们有信心,但是我们对未来没有太多的乐观,我们依然做下去。

        这个是我心底的基石。

        这个也应该是西西河的基石之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