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书笔记】IPCC究竟讲了什么?23 气候模型 -- 橡树村

共:💬88 🌺17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读书笔记】IPCC究竟讲了什么?23 气候模型

    橡树村:【读书笔记】IPCC究竟讲了什么?22 最近千年

    前面讲了一些具体的气候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以辐射强迫形式出现的可能导致气候变化的种种因素,现在开始看看这些气候的变化,究竟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同的因素贡献能有多少。气候变化与天气变化不同,气候变化指的是可以通过统计等方法来确定的,某种气候现象的平均值或者变化幅度在一个较长时期范围内的变化情况。这个时期,一般不是指的几天几周几个月,甚至也不是说的一两年,而是十年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能仅仅使用几天几周甚至一两年的变化趋势就来对气候变化大趋势做出判断。短时间的变化的确会对长时间的趋势产生影响,但是单纯凭借几天几周甚至一两年的变化就否定一个长时间观察到的变化趋势是非常轻率的。更不能仅使用某个局部地区的变化来否定全球范围内观测到的整体变化,虽然全球的气候变化是由一个个的局部地区的变化组成的,但是毕竟需要把所有地方综合考虑才是全球的综合结果。如果有人因为某个地区的某个短时间的现象来否定、质疑一个长期观察的结果,这样的论断尽可以忽略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尽管2009底2010年初在北半球的一些地方出现了罕见的寒冬,但是全球平均下来,这个季节却没有表现出变冷的趋势。上图是一个卫星测量的1979年以来各个月份全球平均的地表气温异常情况,纵坐标零点是1979到1998年的异常平均值。这里面可以看出,2010年1月实际上是卫星进行全球表面温度测量以来最暖的一个一月份,高出1979到1998年一月份的平均温度的0.72摄氏度。很可能大气环流的异常造成了冷空气在部分地区过于集中造成局部地区罕见的寒冬,但是另外有一些地区比同期却要炎热不少。

    (注:此图与AR4无关)

    气候变化不仅仅各地不同,不同的气候现象,对于外部因素的响应速度也是不同的。大气对于气候的响应最快。能够观察到的大气的气候变化,比如气温的升降、水的蒸腾,降水过程等等一般只需要一天或者数天时间的外部影响就可以产生变化,不过在全球范围内,整个地球大气,特别是南北半球的大气交换还是需要数年时间,对流层大气与平流层大气的交换也往往需要长达数年之久。海洋和冰盖对外部因素的响应就要慢得多了,往往需要数年数十年时间,这样,这些因素反映的往往是一段历史时期的综合结果,很难对一个短期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气候现象的变化缓慢,其也会对变化迅速的大气产生一定影响,或者叫反馈。所以要判断气候变化的原因,在判断哪一个外因是主要因素之前,首先就需要把这个内部因素分离出来,这就增加了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的复杂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复杂的气候系统

    目前研究者对气候变化进行归因研究主要依赖的工具就是模式(IPCC的正式中文翻译中使用了模式这个词),或者叫模型。这些气候模型实际上是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气候系统非常复杂,考虑的因素众多,不仅仅地球上不同的地域有着完全不同的气候表现,不同的气候现象之间也有相互影响,所以要比较准确地研究气候问题,就很难使用简单直观的方式来演示,所以选用了模型的方法。由于是数学表达,这些模型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对模型进行优化,对过去和现在的气候现象进行分析,并根据模型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作出预测。当然,既然是用令人看起来不好把握的模型,模型的可信度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AR4认为这些气候模型的可信度是相当高的,说起来有三点原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气候模型的演变

    可以看到从1970年代气候模型提出以来,其复杂性逐渐增加,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

    一个就是这些模型建立的基础。模型都是建立在基本的物理定律之上的,比如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等已经在所研究的条件下经过了时间考验的基本定律。不同的气候现象,可以使用不同的物理原理来进行表达,所考虑的气候现象越多,那么对于气候的代表性就越好,得到的结果也就更加可靠。不过人们对于很多气候现象的理解仍然有限,还不了解很多过程精确的物理模型;气候系统本身也非常庞大,影响了完全精确的物理模型的直接应用,所以模型里面也包括了很多的物理近似,以及通过数学离散的方法对大体系进行的估计。或者说,对于大量的不确定的体系,模型往往使用简化了的物理模型,引入参数来对气候进行描述。很显然这就不是完全的理论推导了,这些参数的选取会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可靠程度。这些参数有一些是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测量的,有的数据会比较准确,有的只能测量到一个变化范围,也有一些参数还无法测量。无论如何,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调整这些参数,使得模型可以更好地代表气候系统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调整参数是有一些指导原则的,比如对于参数的变化范围、参数的自由度等等都有一些做法,确保参数本身的合理性。调整参数是建立模型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往往需要使用某一个特定的气候现象对参数进行调整,得出可以最好地描述这个特定气候现象的一套参数。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使用了某组观测的数据来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那么就不能再使用这组观测数据来说明这个模型的可靠程度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个对工业化之前海水浅层温度以及100米深洋流长期平均值的模拟

    地球的表面是非常复杂的,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地理特点,所以各个区域的不同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实践上,各个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都是模型的一部分,而现代的模型已经可以对各个不同的区域进行模拟,然后再考虑邻近区域之间的互相影响,最终得到可以代表全球范围的气候特征。当然这个分辨率越高越好,所代表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不过分辨率提高也就意味着对数据的要求增加,同时计算量的增加也是惊人的。AR4的时候有一些模型已经可以精确到几个经纬度。随着人们对于气候过程的理解越来越充分,对于各个局部地区的数据越来越多,纳入气候模型的气候过程就越来越多,所研究的各个区域的面积也越来越小,对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的表述也就越来越准确,这样,模型的可信程度也就在逐渐增加。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气候问题忽然成了国际热点以后,相关研究的进步还是很快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气候系统与天气系统虽然有关,但是模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气候模型本身并不需要跟踪和预报单个天气系统的细节,所以对于初始条件的要求并不像气象系统那么高,对于初始条件的变化也不会像气象模型那样能够对气候模型的模拟带来很大影响,这是天气模型与气候模型的一个重要区别。对于气候模型而言,辐射强迫的重要性更加明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观察到的地球表面年平均温度(温度等高线)与多个模型的平均偏差(以颜色表示)

    下图,典型的模型的标准方差

    第二个原因就是这些模型对当前气候进行模拟的能力。对模型的能力进行评估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把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大气、海洋、冰雪、地表等等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目前有多个模型对气候进行研究,国际上为了协调不同的研究,有专门的协调机构对模型本身进行检查,收集发布在共同条件下开展的模型试验的模拟结果,对模型进行全面公开的评价。通过这些相互对比,对模型的评估水平提高很快,应该可以说出现重大错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在AR4的时候,模型在很多重要的平均气候特征方面,比如大气温度、降水、辐射和风的大尺度分布,以及海洋温度、海流和海冰覆盖的大尺度分布,都有了很多进步。模型还对许多跨越不同时间尺度观测到的气候变异分布形态的重要方面进行了模拟。比如模拟过重要季风系统的前进与后退,温度的季节性偏移,风暴的路径和雨带,温带地面气压的半球尺度起伏变化等等,结果都还不错。模型的预测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不过由于气候模型所预测的现象周期长,并且最近数十年的辐射强迫变化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所以监测预测能力的手段较少,不能像天气系统那样可以进行经常性的检验。不过模型的预测能力还是得到了初步的检验,使用模型对几天时间到季节的气候变化进行预测,展示了几个气候模型的初值预测能力,能够在较短时间尺度上表述大气环流的重要特征以及季节和年际变异的各个方面。这种能力提高了模型的可信程度,说明这些模式可以代表气候系统中的一些关键的物理过程,增强了人们对于模型的信心。还是要提醒注意的是,对于气候模型的预测与天气模型的预测要求是不同的,气候模型对于预报几天以上的天气的能力存在局限性,但是这个局限性与其预测长期气候变化的能力是无关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年均降水情况。上图为观测值,下图为模拟结果

    第三个原因就是模型对于过去气候和气候变化特征的再现能力。使用模型来模拟古气候取得了一些进展。对于6000年前的全新世中期温暖气候的模拟,对于21000年前的末次冰盛期的模拟,模型都可以再现许多重要的气候特征,比如上一个冰期中海洋变冷的大小和主要尺度分布形态。古气候毕竟数据稀少,人们了解有限,精确模拟是不可能的。模型的再现能力的真正考验还是对仪器测量时代气候变化的模拟。这方面,一个最重要的实例就是对过去一个世纪时间内的全球温度趋势的模拟,如下图所示。这个模拟中既包括了自然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也包括了人为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这个再现水平还是不错的。对于数据更加充分的1980年代以后气候的模拟,模型的再现能力也禁住了考验,一些观测到的变化,比如夜晚温度上升幅度高于白天的气温上升幅度,比如北极变暖程度较大,比如在重要火山喷发之后的小规模、短时间的全球变冷以及随后的恢复,都可以在模型中得到体现。此外,本文开始的时候提到过,模型作出的对过去二十年全球温度的预估在总体上与其后对该时期进行的观测基本一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的模拟与实测值的比较

    黑线为实测值,粗红线为多个模型平均结果,细黄线为各个单独模型的模拟结果

    当然这些模型还有很多问题。一般来讲,建立在全球基础上的模型,对于小尺度的模拟,误差比较大。在大尺度范围内,大部分的模拟结果还算不错,但是重大的大尺度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在模拟热带降水,模拟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在模拟一个叫做Madden-Julian震荡的30-90天尺度上观测到的热带风和降雨的变化的大尺度问题上,模型还有很大问题。造成这些误差的原因,主要是许多重要的小尺度过程还不能够在模型中被显著地表达,当这些小尺度过程与大尺度过程相互作用的时候,还只能使用近似表达,这样就影响了模型的精确程度。这方面的部分原因来自于对相关科学过程的认知水平不足,部分原因源于对某些物理过程进行观测的局限性,还有一部分原因源于计算能力的限制。模型里面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对云的表述,以及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云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辐射反馈,对云的模拟带来的不确定性对整个体系的影响很大。实际上,不同的模型之间得到结果的区别,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云的模拟的不同。这方面,一些模型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改进了对于极端事件的模拟,但是对于云和降水的模拟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大难题。模拟还包括海洋水体结构、径向翻转环流,海洋能量输送等等,这方面,北半球的结果略好一些,南半球的模拟情况较差,不同模型之间的差距不小,这样,对于海洋热吸收的模拟就会带来不确定性。已经有对一些气候变率模式,如NAM,PNA,PDO等大气海洋变率进行模拟,有一些模型可以模拟ENSO的重要方面,但是问题还是不少,而对于大气季节内震荡的模拟也还很不理想。总的来说气候模型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1980-1999年海冰分布的模拟。上图为北半球,下图为南半球,左边为三月份,右边为九月份。红线为实际观测值,色带为预测到该范围的模型的数量

    综上所述,AR4认为,气候模型提供的有关未来气候的变化,特别是大陆及其以上尺度的气候变化的可靠量化估算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已经成为一个模拟和了解气候的极为重要的工具,特别在较大尺度的问题上,已经可以提供可靠的和量化的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估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气候模型发展的几十年里面,这些模型始终可以提供一个因为温室气体增加而引起的气候显著变暖的清晰图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IPCC数次报告对全球平均气温的预测,可以看到气候模型在全球平均气温方面的预测能力

    黑色为实际观测值,浅蓝色为1990年发布的第一次预测,褐色为1995年发布的第二次预测,绿色为2001年发布的第三次预测

    橡树村:【读书笔记】IPCC究竟讲了什么?24 归因方法和不确定

    关键词(Tags): #气候变化#IPCC#归因元宝推荐:爱莲,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读书笔记】IPCC究竟讲了什么?27 现代气候归因 下

      橡树村:【读书笔记】IPCC究竟讲了什么?26 现代气候归因 上

      先讲几句IPCC报告之外的东西。因为前两个月北半球一些地区的寒冬,于是不少人就开始嚷嚷全球变冷,甚至理论都出来了。不过实际数据似乎并不支持全球这个期间变冷的结论,甚至都不支持北半球变冷的结论。前面我给出过一个卫星测量的全球平均气温的数据,说2010年的一月份,是1978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很多人自然不服气。下面这个图是另一个数据源对全球各个地区2010年一月份平均气温的展示,大约可以更加直观地说明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010年一月与之前两个最暖的一月的全球气温分布比较

      这个图显示所谓北半球的寒冬,只不过就是欧亚大陆的一部分,美国东南部,以及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一些地区的低温。实际上,在其他很多地区,一月份平均温度都高于1951到1980年的平均值,甚至有很大面积区域的高温异常超过了4摄氏度。图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变暖的面积和程度都是超过了变冷的面积和程度的,这样全球平均一月份实际上是高温的结果,就并不令人吃惊了。只不过这些严寒都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区域,非常引人注目,而高温的区域很多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没人替他们发牢骚。不过不能因为欧美人声音大,天天在新闻上喊冷,就判断这个期间全球都在变冷,也不能因为高温往往发生在人少的地区就被忽略掉。

      已经有人声称全球气温变化进入拐点云云。这方面,IPCC的AR4的数据只统计到2005年,不能提供对最新问题的解释。不过最近几年是不是出现了一些人声称的严寒呢?下图是一组全球年平均气温的数字,可以看到在21世纪,全球年平均气温仍然继续保持高位,明显高于1990年代,更高于此前上百年的平均气温,也看不出什么下降趋势。还是前面讲的,鉴于这个期间大自然的因素实际上有可能导致了使得全球变冷的倾向,正如河内PBS对太阳黑子变化所进行的分析,那么实际上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气温继续保持在高位的现象,只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球平均气温异常

      好了,下面接着讲现代气候现象的归因。

      地球表面的内能主要都集中在海洋。前面讲过,从1961年到2003年,世界海洋内能增加了14.2 X 10^22焦耳,与其他地表的内能变化相比,至少高出一个数量级。研究者对各个洋盆700米以内海水的内能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在下图。红点表示的是各个洋盆不同海水层面的升温幅度,蓝色的斜线显示只考虑自然因素影响的话,90%置信区间水平上的模拟出来的变化幅度,绿色斜线显示的是在考虑了自然与人类活动影响之后,90%置信区间水平上的模拟出来的变化幅度。这里面可以看出,如果只考虑自然因素,基本上不可能解释1961年以来海洋内能的变化,而在考虑了人类影响之后,模拟得到的结果与海洋不同层面的温度变化更加接近。不过AR4时的模型对与年际到年代时间范围的变化还无能为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海平面的变化是很多媒体最关注的一个全球气候变化特征。海平面变化主要来自两个原因,一个是海洋升温以后热膨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一个是陆地冰川融化增多,导致海洋总水量增加。AR4时候,对于1961到2003年间的海平面变化并没有实现平衡。观测到的每年1.8+-0.5 毫米的海平面上升里面,可以归因到热膨胀的是每年0.42+-0.12 毫米,归因到陆地冰川融化的是0.50+-0.18 毫米,大冰原作的贡献是每年0.19+-0.43 毫米,加在一起只有每年1.1+-0.5 毫米,与实际观测值仍有差距,说明相关研究仍有欠缺。对这个期间进行模拟,发现考虑了人类的因素和大自然的因素之后,海平面上升为每年1.2+-0.5 毫米,而如果只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模型得到的结果是海平面上升每年1.4+-0.7 毫米。有趣的是考虑了自然因素之后,模拟得到的海平面上升速度要低于只考虑人了影响的海平面上升速度,这与这期间数次火山爆发导致的变冷效应有关。1993年到2003年,观测到的热膨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为每年1.60+-0.50 毫米,陆地冰川贡献每年0.77+-0.22 毫米,冰原贡献每年0.41+-0.35 毫米,加起来是每年2.8+-0.7 毫米,已经与实际观测到的每年3.1+-0.7 毫米已经基本上吻合,实现了收支平衡,算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进步。模拟的结果,同时考虑人类和自然影响,得到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是每年2.6+-0.8 毫米,而仅考虑人类影响,得到的海平面上升速度为2.4+-1.0 毫米。可以看出同时考虑自然与人类活动因素后,模拟的结果吻合得要略好一些。对海平面的模拟结果基本上符合实际观测值,也说明对于冰川融化的估计基本正确。不过这个问题整体上来说认识水平偏低。综合上述结果,可以说,非常可能人类活动对于20世纪后半期的海平面上升做出了贡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面这个图显示的是1995年到2005年十年平均值的12月到2月海平面气压趋势,左边是北半球,右边是南半球,上面的两个图是实际测量的数据,下面两个图是考虑了自然和人为影响的8个模型的模拟结果平均。可以看到这些模型基本上可以重现NAM的趋势迹象,但是模拟的响应结果小于实际观测到的结果。对SAM的模拟表示已经检测到了人类活动对全球海平面气压的影响,符合观测到的南极部分地区地面气候的冷却趋势。这意味着人为的活动可能对中高纬度的环流和温度形势变化以及对风和风暴路径的变化做出了贡献,不过相关研究还无法准确量化,目前只能作定性描述,定量的结果仍然与观测值不符。此外,近几十年来的南北半球环形模态的趋势与两极地区海平面气压降低以及相关的大气环流变化相符合,对这个现象的归因分析认为这个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对流层变暖和平流层冷却的趋势很可能与人为强迫有关,特别是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增加以及平流层臭氧损耗有关。这个趋势与对流层顶高度增加的变化是一致的。不过需要注意在评估对流层温度尤其是无线电探空一纪录方面仍然有显著的不确定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水循环方面,AR4的时候也只能进行定性的研究。这方面的精确观测也仍然在进步中。1988年开始的对水蒸气变化的卫星测量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发现虽然各个年度之间的变化波动很大,但是从1988年开始水蒸气含量有一个每十年增加1.2+-0.3%的趋势。上图中的黑线是卫星监测到的1982到2005年全球海洋平均水蒸气异常的情况,红线是模型根据观察到的浅层海水温度情况模拟的结果,两者符合得还是不错的。由于浅层海水温度升高可能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可以说人类活动可能对于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做出了贡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是陆地降雨异常的情况。图a中的黑实线是观测到的数据,其他细线是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都考虑了人类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图b是对不同纬度的实际观测(黑实线)与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细线)。可以说观测到20世纪的陆地降水变化的大尺度型态与考虑了人类影响以后的模拟是基本一致的。这些考虑了人类和自然因素的模型重建了全球20世纪下半叶干旱增加的趋势。个别地区的干旱可以进行归因,基本上可以下结论说土地利用的变化,如过度放牧,林地变成耕地等等,不可能是萨赫勒地区和澳大利亚干旱的首要原因。下图是对非洲萨赫勒地区降雨异常的分析。黑色线是观测到的降雨情况,红色是使用观测到的浅层海水温度数据模拟得到的几个不同模型结果的平均。这里面显示出来的季风、风暴强度与萨赫勒地区的降雨变化与观测到的浅层海水温度的部分相关性,显示出了人类活动影响的信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以进行初步归因的其他现象还包括,北冰洋海冰的大面积减少可能主要受到温室气体增加的影响,但并不是全部影响。对南大洋的海冰面及变化的模拟与观测并不相符。一些地区的高山积雪变化可以用气候变暖来解释,但是仍有一些现象解释不清。在20世纪后半期,冬季冰川增长的数量与夏季冰川减少的数量都出现了增加,导致的冰川面积大幅度增加与观测到的气温增加相符,在一些研究的比较充分的地区,模拟的结果可以与实际结果基本吻合。

      这些归因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众多气候现象的变化中,基本上都可以检测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一些现象中,已经可以得出人类活动非常可能造成影响这样的结论,在所研究的其他现象中间,也至少可以说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的可能大于没有产生影响的可能。同时,非常不可能单纯的自然因素造成了这一系列的气候变化。

      橡树村:【读书笔记】IPCC究竟讲了什么?28 预估:情景和气温

      关键词(Tags): #气候变化#IPCC#归因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250名美国科学家发表联名公开信:拯救IPCC!

        老美的支持变暖的科学家

        ------------------------------------------------------

        写这封信是为了将注意力从虚构的漏洞带回科学本身,我们在简化技术细节、总结要点时遗漏了一些很重要的数据核实工作,但造成的错误可以改正。

          这起事件证明,IPCC的研究并非完美无瑕,但据此批评IPCC是故意操纵篡改科学数据的人,是毫无根据的。

          虽然喜马拉雅地区的研究存在问题,但IPCC在其他地区的研究,以及最终出示的工作报告都逐条被所有成员国认可。现在的质疑过分夸大2007年的寥寥几个错误,这将极大地妨碍世界各国以公开坦诚的姿态,积极减排回应气候危机。

          我们希望IPCC能把错误和纠正信息公布在网上,并随时回应质疑。我们不能允许误解由于错误未被纠正而继续蔓延。

          IPCC错误的严重性被很多煽动者夸大其词了,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引入一些举措来改进质量评价体制。公众有权和科学家一样得到关于气候危机的即时信息,我们将致力于此。

         □本报记者袁瑛

          上周,美国政府收到了一封来自国内逾250名科学家的联名公开信,科学家们在信中高呼:希望世人能将关注的焦点转回科学范畴的争议上去,而不是莫须有的夸大其词。

          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之后,气候谈判陷于僵局,因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的“冰川门”等错误频发,IPCC的公信力在众方指责中降至冰点。现在,一直致力于研究气候变暖的科学家们,再也按捺不住了。“这些指责可能摧毁的是很多科学家毕生的研究心血,”公开信发起人。美国卫斯廉大学经济学教授盖里·佑赫说。这并非耸人听闻,盖里说,这波对IPCC汹涌的质疑已然影响到了美国的决策层, 他们正试图延缓或干脆对气候变暖问题不予积极的回应。

          南方周末:超出250名美国科学家此次发表公开联名信支持IPCC,情势真到已经如此危急了吗?

          盖里·佑赫:在“邮件门”和“冰川门”事件之后,媒体报道以及美国议会中关于IPCC报告错误的讨论都令我们感到非常沮丧。

         对于IPCC报告的指责,有些是正确的,但有些本身就是错误的。这些指责可能摧毁的是很多科学家花了毕生精力而致力于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努力。IPCC一直所做的事情,不是制定政策,而是告诉相应的气候政策制定者:采取减排和适应措施与否将带来的后果会是什么。我们坚信,评估报告的大部分结论是正确的;但我们同时也很担心,这样的舆论误导很可能会使得美国国内那些气候变化的反对分子们会进一步颠倒事实,最后的结果就是美国在气候变化政策方面更加不作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觉的有必要做一个全面的声明,阐述我们的立场。

          南方周末:你是IPCC评估报告的主要撰稿人,这可以看作是IPCC自遭遇信任危机之后的一次拯救行为吗?

          盖里·佑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但我们是单独行动的,不存在任何“拯救计划”。是的,帕乔里主席知道这件事,并非常支持这封公开信。事实上,上个星期IPCC宣布将对其第五次报告实行独立审议制,这个想法部分地来自我们的这封公开信的倡议。

          南方周末:有媒体披露了IPCC主席帕乔里的一些个人薪水和经营状况,认为与其职位存在“利益冲突”,并影响到IPCC的公正性和纯洁性?

        盖里·佑赫:我个人很欣赏帕乔里主席,他在第四次评估报告出版后作出了巨大努力,他让所有国家都意识到了气候是一个风险管理的问题,报告中所指出的几个“关注理由”也提供了反映这个风险严重程度的标准。我并不认为“利益冲突”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在IPCC内部,没有人包括帕乔里在内可以左右IPCC的任何决定或措辞。帕乔里有时会以个人名义发表一些政策方面的言论,这可能给他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IPCC是不具备任何政策角度的组织,因此,如果主席本人在这方面略加注意,可能在以后会避免类似的争议。

          南方周末:有人指责,大量“灰色文件”的引用导致了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的很多错误。你如何看待这些错误本身?你是否承认这些问题是目前IPCC的运行机制所造成的?

          盖里·佑赫:IPCC评估报告一共几千页,要避免一个错误不犯是不现实的。即使这样,我们仍然很高兴地看到,在提供给决策者参考的报告摘要中,只有一个错误,即漏掉了由北非农业衰退而带来的气候变量因素。这个问题在后来也得到了纠正。

        南方周末:这场围绕IPCC报告的争议是否已经超出了科学范畴本身?

          盖里·佑赫:这一争论的确超越了IPCC本身。人们对科学的不信任似乎很容易被激起。但是,科学从来没有100%的正确,这一点在IPCC的报告里已经阐明。IPCC承认科学家们对于某些议题存在争议,并对这些争议问题的阐述非常慎重。即使这样,地球在变暖,人类的活动应该担负责任这一结论仍然是强有力的。

          南方周末:您期望这封公开信在美国甚至全球达到什么样的影响?

          盖里·佑赫:在各种针对IPCC的指责被媒体报道后,我也致信给媒体希望他们纠正报道中的偏颇和错误,从来没有得到过回应。我们一直得不到合适的机会,来直接回应那些富争议性的指责和抱怨,于是,我们选择了发表这封公开信。

          这份公开信直接递交给了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和很多政府的相关部门,所有联名的科学家都是美国公民。我们希望气候问题能够再次引起政策制定者的注意,并与他们开展建设性的对话。

        • 家园 IPCC的主席应该下台
        • 家园 要拾回公众信心,首先得自己清理门户

          如果说“对于IPCC报告的指责,有些是正确的,但有些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就得说清楚哪些指责是正确的,而IPCC造成这样的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是不可避免的,还是由于学风不正,急功近利或者是利益相关造成的?如果是后者,如何处分造成这样错误的人员?

          “科学从来没有100%的正确”这是对的,但是这不等于弄虚作假或者违反学术研究规范就成了正常的事情。“邮件门”和“冰川门”事件里的焦点恰恰是这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应该回答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就得回答有什么问题,怎么造成的。我觉得盖里·佑赫的说法未免有点文过饰非,对这方面一点都没有解释,到拿个“北非农业衰退”来糊弄,这根本不针对记者问的关于“灰色文件”的引用这一点。对于第三第四这两个最关键问题,都是避实就虚的回答。这是公众信心问题,如果你不能够把大多数研究和公众怀疑有问题的研究分割清楚,只笼统地讲,大部分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实际的效果就是让这些可疑的研究绑架了所有研究的信用。

          • 家园 冰川门算是说清楚了

            个人印象中,邮件门最后不知道怎么收尾的

            • 家园 邮件门可能是要上法庭处置

              因为这里涉及动用科研经费搞弄虚作假,拿的是纳税人的钱,却篡改数据,误导公众。

              现在有人在往刑事犯罪的方向引,不知道邮件门的参与者是否用篡改的数据去申请科研经费,如果事实属实,可能引发刑事诉讼。

              我个人不赞成刑事诉讼,科学界的事情还是以争论为好。

              冰川门一件事足够对IPCC的信用予以沉重打击,邮件门一出来,这个IPCC就是个joke了。

              • 家园 del
              • 家园 兄台能否给个链接出处?

                伪造数据是非常严重的违规行为,大规模这么搞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这个事情现在的定性到底是什么,是伪造邮件还是伪造数据?

                • 家园 在公众压力下,气候门的主角将对其1990年文章进行修改

                  Jones may submit a correction to his 1990 paper – Keenan respond

                  能改还是好同志。

                • 家园 IPCC邮件门主角在听证会上的表现的分析

                  Phil Jones on the hot seat – not sharing data is “standard practice”

                  他说公众资助的研究数据不能与公众分享是标准行为,言下之意他篡改的数据不能见人是有道理的。

                  英国皇家学会的两个学会声明:公众应该共享科学界数据:

                  化学学会

                  统计学会

                • 家园 有关IPCC邮件门英国国会听证会的链接

                  Video: Dr. Phil Jones Climategate testimony at the British House of Common

                  如果对整个听证会感兴趣,可以去看英国国会的听证会录像,3个小时:

                  IPCC邮件门听证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有些话简直是匪夷所思

                    Prof Phil Jones, head of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s Climatic Research Unit, is accused of withholding raw data behind his research on global warming. In emails stolen from the university he asks one climate change sceptic: “Why should I give information to you when all you want to do is find something wrong with it?” In a grilling by MPs, Prof Jones admitted he had withheld data and sent some “pretty awful” emails. But he insisted it was “standard practice” to refuse certain information to other scientists.

                    很难想象这样的话能从比如说一个物理学家或一个数学家口中说出来:“你不就是要挑我的错吗?那我干嘛要给你我的资料?”可是科学就是在互相挑错中前进的啊。难道一个数学家可以声称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却以别人只会挑他的错而拒绝公布证明?这将会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这居然就是IPCC相关各学科的“standard practice”,我对这些学科达到结论的有效性表示怀疑。这些学科的其他科学家如果不能对这种说法表示强烈反对的话,那么他们自己的研究遭到怀疑也就是咎由自取了。这是应该由学术规范来规范的事情,如果不能自律到要由法律来规范,本身就是件可羞耻的事情。几个气候变暖怀疑论者的质疑对IPCC报告的信用造成的破坏的严重程度,将远不及这种学界“团结和谐”的态度的作用。

                    • 家园 原始数据一般还是不给的。

                      这不是数学证明,每一步都可以拿出来公示的。论文里很多图表都是处理过后的数据,比如最常见的归一化处理。这种数据拿出来没什么问题。

                      Prof Jones 那句话没个前因后果,也许是多次回复之后失去耐心的气话也未可知,单独拎出来不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