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这个,历史就是篡改出来的

        你说得很好,理、情、气俱佳,我感到不好意思,但还是忍不住泼冷水:历史就是篡改出来的。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话义正词严,效果很好。但我觉得,很遗憾,背叛才是常态,忘记正是现实。

        就说上山下乡这件事,父辈不会忘记,但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忘记一半,忘记不了的话有人帮忙。我们下一辈,你还指望他们记得?太难了吧?

        你不信?那我问你:祖父一辈遭受了什么,你还记得否?曾祖父一辈遭受什么,你还记得否?我看到曾祖一辈,你我的记忆就模糊了,勉强知道有什么在那里,但已经说不出来了。

        再说,太苦了,忘记算了。要我们记得什么 就记得什么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那么记错了过去又怎么样呢?

        你的孩子送去上山下乡你崩了人家。那么人家农村的孩子该拿你怎么办呢?人家有钱人的孩子又该拿你怎么办呢?要是那个人的孩子过的不如自己了就拿枪这么崩来崩去的,也不知道您老人家能活多久。

        说句老实话,要是真的崩起来,城里人能崩的过农村人吗?估计那时候不单您的孩子要上山下乡,就连您和您孩子的孩子都跑不了。城里人除了刚好生在城里以外,凭什么就要过的比农村人好?

        • 家园 这是什么样的逻辑?

          请不要拿什么城乡矛盾在这里打岔。

          城里的生活条件比乡下好,所以把城里上学的孩子赶到乡下,就合情合理?利国利民?! 再说当时的农村人真的欢迎城里知青么?农活干不了多少,还分去宝贵的口粮。波尔布特当年干的比这个绝, 下场么,呵呵。

          按你的逻辑,今年北京上海的中学毕业生应该全部遣送到贵州青海农村, 凭什么他们要比农村人过的好? 你这样试试看,看谁的脑袋先搬家。

          • 家园 看来你真的是不知道你这付老子是城里人的样子

            有多么不讲理。城里的孩子下乡,然后回城当然不合情合理。合情合理的是城里人孩子下乡,然后和农村的孩子一起,谁有本事谁回城。这对于你这种坚定维护既得利益的人能接受吗?

            波尔布特,北京上海,贵州青海,您的联想能力还真不是盖的。说到底不过是一句话,老子生在城里就该享受城里的生活,你们在农村过的怎样是你们的事儿,谁让你们没生在城里呢。

            山某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知青上山下乡是一个历史性的悲剧。不过对悲剧的看法却不是因为这些人在农村“吃了苦”,而是因为绝大多数知青既没有能力改变农村,也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绝大多数的知识除了画在书上好看以外,于现实毫无帮助。绝大多数的努力都是在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上。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剧。上了十二年学,不能考试书就白念了。这也是家庭教育的悲剧,离了父母很多人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生活。把这些孩子从正常的生活条件下拖出来,再让他们挣扎回去。这才是真正的悲剧所在。

            • 家园 你这个主意我双手赞同!

              合情合理的是城里人孩子下乡,然后和农村的孩子一起,谁有本事谁回城。这对于你这种坚定维护既得利益的人能接受吗?

              你这个主意我双手赞同啊。其实他们都不回城也没有关系啊。将革命进行到底难道不更好吗?只怕这里的老知青要跟你拼命了。

              上山下乡最后归结到应试教育的悲剧?这么新奇的理论,今天真是受教了。

      • 家园 不看现实空谈理想是不对的

        二十世纪的中国人,真可以说是多灾多难了。这100年里,不打仗,不运动的年头总共才有多少?翻开中国漫长的历史,所谓的盛世并不少见。基本上只要没有大的外敌入侵,皇帝不太胡来,以中国人105的平均智商,和罕见的吃苦耐劳,几十年时间就可以造就一个盛世。

        你这个话说的也对也不对

        对的部分呢,就是如果你的假设成立,那么也许结论是成立

        不对的部分的, 就是你的假设显然是不成立的.

        比如说, 历史上很多朝代的灭亡都是外敌入侵的结果. 假如没有外敌, 传统的儒家学说在维护统治方面还是相当有效的. 就如你说, 几十年就可以造就盛世.

        问题是自古以来,外敌入侵的威胁就一直笼罩在中国人头上. 而到了今天, 其实这种威胁是更大了. 当然敌人现在不谋求国土, 只谋求控制, 但这不意味着没有危险. 晚清和民国的历史才过去几十年, 有人就已经忘了列强是怎样进行侵略和掠夺的了. 很多人一厢情愿的认为加入美国就能跟美国人享受同样的生活了, 这是十足的幼稚.

        至于说到上山下乡, 像你这么坚决反对的人多的是, 说来说去也没什么新意. 无非就是农村情况很糟糕, 知青生活很艰苦, 非常的委屈无奈. 这无非是欺负农民没有话语权, 给自己回城的行为辩护而已. 他们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知青和农民是不一样的, 是生而不同还是高人一等?

        所以如果说上山下乡是不对的, 那也只是证明了"人人生而平等"是一个大忽悠. 知青比农民高级, 官僚比平民高级, 官越大越高级. 而您不愿自己的子女上山下乡, 大约也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农民高级些吧.

        其实人的等级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到轮到您的孩子做农民的时候, 再听其它知青说您这样的话, 不知又会是什么心情了, 搞不好又想拔枪了.

        通宝推:hwd99,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铁老大对这个问题关注着呢?

          一送花就得通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 家园 请不要转移视线。

          历史问题要谈时间就不够了。太远的不说,明,清灭亡,都是在外敌入侵之前,里子已经烂透了。李自成,太平天国的群众基础摆在那里,需要的只是一个火种而已。

          俺再强调一次,上山下乡的错误,不仅仅是让知青们下到农村,受几年罪。 何谓蹉跎岁月?蹉跎就是让人不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白白浪费时间。在那个年头,工人不能好好做工,农民不能好好种地,学生不能上学,知识分子就更不用说。如此倒行逆施造成对社会生产的极大冲击,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这和谁比谁高级,人人生而平等不平等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

          打个比方说,现在国家下个命令,把北大清华的毕业生统统送去当清洁员,和民工待遇一样,是不是满足“人人平等”的理想了? 社会能够因此得益么?

          当年知青日子苦,农民同样不好过。是谁让农民难过?还不是荒谬的农村政策?莫非我们还要感谢那些政策,感谢那个时代?

          • 家园 一点想法

            河里有几位知青,作为过来人,对农村和农民的看法,有经历、有痛苦、有思考,他们的看法比较中肯。

            对于你,如果没猜错的话,是80后的。思维比较活跃,思想比较sharp。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可是就怕引喻失义。

            是谁让农民难过?还不是荒谬的农村政策?

            你说是什么政策?我说是城乡二元制度,农业一直在失血补充工业,术语叫“工农剪刀差”。可是就这样,农业也支撑不下去了。前面已经有人贴过:1961年的时候,陈云提出,面前摆着两条路: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这实际上是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面临的窘境,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农业支撑不了这么大规模的城镇人口。

            您说您不愿自己的子女上山下乡,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就关系到人生而平等的问题,引起别人的质问也是自然的:凭什么农民就该受城乡制度的剥削,而你的子女下乡就要拔手枪?这跟指令”北大清华的毕业生统统送去当清洁员”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无意过多辩论,您听得进去就听,听不进去就当风飘过。西西河么,我一直认为不是逞勇斗气的场合,而是理性思考的一个源泉。

            • 家园 毛泽东时代工人没有剥削农民,而是帮助了农民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584137

              • 家园 你真是勇气可嘉啊,你那文章还没被人批够么?

                工农产品剪刀差不是我的发明,我只是引述TG经济学家的说法而已。你要纠正,纠正他们去啊,跟我较劲没用!

                看看你的文章,你的说法很有趣啊,真让人长见识:

                所谓资金,就是人民币,是印出来的,任何时候都不缺少。

                • 家园 他的话没错,工人本身就是被剥削阶级,

                  那来的能力去剥削农民?

                  1976年夏旱,我父亲那间工厂的人全部去支援农村抗旱.虽然旱情有所缓解,而减产是一定的.但是因为工人参加抗旱.所以对农村的征收一点没减少.而且因为抗旱成功增加了商品粮计划!

      • 家园 您都拔手枪了,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这些父辈及以上都在农村度过,在农村里度过了整个学龄前生活的人们又该怎样?我们可能是买不起手枪,做不到“我第一反应就是拔出手枪,崩了那些狗娘养的”。

        当初一起打的天下,但怎么又来了这个“强奸就是强奸,那些非说强奸是通奸,还强调有高潮的人,是不是太过分了?”,原来您说的不是强奸,而是体位问题,谁在上谁在下的问题。

        平等这个问题太困难。各有私心,完全可以理解;但把自己涂抹成圣人,那就太过了。

      • 家园 是有意的引导无知的,维护唱红的所谓正统

        二十世纪的中国人,真可以说是多灾多难了。这100年里,不打仗,不运动的年头总共才有多少?翻开中国漫长的历史,所谓的盛世并不少见。基本上只要没有大的外敌入侵,皇帝不太胡来,以中国人105的平均智商,和罕见的吃苦耐劳,几十年时间就可以造就一个盛世。

        中国的老百姓不需要那么多崇高的主义,理想,不需要那些运动。只要不折腾他们,让他们每个人做好自己那份事情,过得快乐些,幸福些,中国就一定会成为世界强国。

        都说历史是人人涂抹的小姑娘,这段历史过去不久,很多人还记得她的模样。即便如此,现在就已经有人企图为文革,上山下乡招魂了。 然而历史那么容易被篡改么?对有一些社会经验的人,什么都不用说,光“老三届”这个名字就意味着多少的苦难,委屈和无奈。

        ====

        特别同意:

        1、“基本上只要没有大的外敌入侵,皇帝不太胡来,以中国人105的平均智商,和罕见的吃苦耐劳,几十年时间就可以造就一个盛世。”,所以不要把某些人捧的太高,现在胡“不折腾”我是极赞同的,但可惜体制决定不会不折腾。

        2、“这段历史过去不久,很多人还记得她的模样。即便如此,现在就已经有人企图为文革,上山下乡招魂了。”,TG忌讳传承虚弱,未彻底清算毛思想,以至现在很多人糊涂,还有以唱红来显示传承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