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倒打一耙是您的本事

                        1.我父母同时代的人,现在身份、财富、地位差别很大,但是对下乡这件事的看法却出奇一致,不知道您怎么看?

                        2.我什么时候说过人人都不自愿下乡么?至少我接触的知青都不是自愿的。

                        3.他们那批人是老三届,他们的同学中除了一个残疾人,全部下乡!当然后面会有放松也有可能。当时可是全部,街道里天天上门做工作。

                        我说过你曾经说过下面的话么?乱扣帽子的是你!

                        2、我什么时候说过人人都自愿下乡的?

                        3、我也从来没说过必须下乡,别乱扣帽子。

                        4.换句话说,有比这个更好的选择,就会离开。可见未必真心自愿啊。

                        5.招工、参军、考学那样不看出身,当然有规则就有例外,你那里不看出身,未必其他地方一样不看。

                        • 家园 原来你那么多跟帖都不是对我说的。

                          我真是自作多情了。

                            但是你都跟在我帖子后面是在干什么?

                          • 家园 很简单,说说事实,让您知道知青中不止您这种人!
                            • 家园 又来扣帽子,我说了知青全象我一样吗?

                                你也应该知道,河友中也不止你这种人。

                              • 家园 我说过知青全像你一样么?你不要乱扣帽子!

                                你也应该知道,河友中也不止你这种人。

                                • 家园 又赖帐。

                                  让您知道知青中不止您这种人!
                                  这句话是从谁嘴里吐出来的?

                                  • 家园 扩展您的视野,因为您先扩展了我的视野!

                                    因为在我接触的100多个“被自愿”的知青后,您是第一个“自愿”的知青!

                                    • 家园 你能接触100多个知青?

                                        说谎都不脸红,我都不敢说我接触过100多我女儿那一代的人。

                                        要说接触知青,你能有我接触的多?经常联系、在一起腐败的就超过五、六十。

                                      • 家园 他们退休了

                                        同学聚会就有近70人,因为场地问题,基本是在俺家附近的一个茶社聚会,父母经常做召集人,俺就跟着做点服务工作。

                                        他们的同事就有近20个知青,京津沪黑冀吉辽江浙都有,机缘巧合到了一家单位,中学时到父母单位就会碰到。

                                        现在小区里也有14个知青,平时串门聊天,开业主大会时总是开着开着就成了忆苦大会。

                                        小学到大学,都有老三届出身的老师,加起来也有13、4个.

                                        单位里的老前辈,同样是老三届出身,累计有近30人。

                                        你没接触过你其他年代的人,难道别人就不行?又是把自己代替了全体!不害臊。

                                        上面的数字你自己累加一下吧,慢慢算,不着急啊!

                                        补充一下,他们的同学加起来就有100多人,能活到现在的就只有70个了!

                                        • 家园 打过个照面就算接触过?那我可以算接触过几万知青了。
                                          • 家园 照面?

                                            那听他们讲过去的风光和落魄就叫照面?

                                            单位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叫照面?

                                            小学里听老师唠叨,中学听老师吹牛,大学陪老师聊天叫照面?

                                            小区里开业主大会闹得一套糊涂,串联对付物业叫照面?

                                            在您面前呢,这都叫照面好吧!您每天照面很多人,也有很多人照面您,您被人阅无数!好吧!

                                            至少我只敢说和这百多人照过面,还没有像您一样自称接触过几万知青!

                                            撒谎也不脸红!

                                            • 家园 你也知道“他们讲过去的风光”

                                                你父母单位的人与你抬头不见低头见?

                                                看来你人缘真好,你父母的同学聚会都对着你这个小辈诉苦。

                                                小区业主大会也兼向你诉苦?

                                              • 家园 他们说,我旁听!

                                                至于以前放学到爹妈单位写作业更是稀松平常,大人闲聊,小孩写作业么

                                                至于单位里低头不见抬头见,那可是我的单位啊。结果就被您硬生生写成了我父母单位,很有文革遗风啊!不愧是经历过的人!拜服!

                                                业主大会上每次都会“歪楼”,作为一名业主,有时间就当听故事了!

                                                您还有什么要问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时代,都会有狂热分子出现,幸好只是少数

                                                任何经历都是财富,苦难的经历同样是财富,但正常人不会主动选择苦难——当然有规则就有例外,总有爱自讨苦吃的。

                                                顺便问一下,您打过照面的几万名知青是怎么照面的?是您经常听他们讲述过去的事情么?还是……

                                    • 家园 在文革开始后67年时候

                                      自愿下乡的知青还是有的,而且不少,和当时的宣传和对下乡抱着理想主义有关系。不过后来,去的人多了,把各种真实情况反馈回来,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就都不愿意去了,于是乎各种强制手段就出来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