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赶个热闹,随便说两句鸿海的事 -- dfindy

共:💬119 🌺93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嘛,

                    总之,越南的生产成本充其量和广东相当,不能更低。国际大厂在越南布局实际上是对中国的一种遏制措施,这也决定了越南的高度。

                    重要的是看自己怎么做,而不是别人如何如何。

                  • 家园 说的就是同等面积

                    就拿越南做例子,比如把越南的领土往内陆置换一下,少掉海岸线,多内陆面积,其经济意义上的地理条件会差于现在。

                    再有,我说的是工业园区集群,一个工业园区运转起来,其发展有扩张需求,于是又有了建新工业园区的需求,那么新园区是近好还是远好?当然是近好。这才是形成工业园区集群的内在逻辑。

                    你说的“避免不了跨园区的运输”,当然如此,不仅如此,还避免不了更大范围的运输,跨经济区、跨洲际的。但是这不同的跨界物流人流的运输特点是不同的,越是小范围的,越是呈现小批量高频度的特点,大范围的相反。

                    你说“人员的运输在长条状国家是不可避免的缺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还是请你注意人员分布不是平均的,而且基本必然要集中分布的,沟通超大型经济区间的人流运输,现代经济完全可以做到,比如日本的新干线。如果把人员、生产资源分布成一个星状结构,其构建成本更高,效率一般要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真的无语了。越南全面优势?

                      一定要讲工业园区,难道就是组装厂园区?

                      东莞加深圳?

                      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原料的采掘,加工,能源的采掘,加工;那是要多大的地方?

                      就算撇开原料,所有的原料从外面运来,就为了越南比江西低20%的组装人工?有一个零件没有在越南设厂,就要从国外运来,导致时效性还不如江西湖南。毕竟从江苏运过去要快捷得多。

                      至于人员的集中,让人在一起工作容易,让他们把家庭迁在一起就不现实了。周末,过年过节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必然是高昂的,这些必然反应在薪水上,反映在劳动成本上。

                      • 家园 我才是真的无语了。

                        我什么时候说越南全面优势了?我比较是地理这个要素,决定经济成败的要素多了,少哪一个也不行。

                        简单的说越南基本现在相当于中国90年代的水准,我认为重要一点就是越南资本积累还不够,所以基础设施明显比中国现在差,同时重化工业因为资本的原因也不够,对整个经济的支撑力不够,所以其工业化程度比中国低。

                        但是中国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东亚也大多是这条路,你如果认为越南一定不能复制中国之路,必须给出理由。

                        你说“有一个零件没有在越南设厂,就要从国外运来,”等等,这不正是我说过的产业集群的问题吗,产业集群是有自然内生性的,先开始是一小部分,然后吸引相关部分聚集,越滚越大,中国就是这么发展的。现在的越南的确比中国差,但请注意趋势,如果断定越南不能复制中国,那必须找出越南有什么要素永远无法达到。能找到的无非是越南比中国小。

                        但请注意越南也有8千多万人,而且人口更年轻,这个规模,在世界上也不小了,是有潜力抢掉珠三角三四成的份额的,怎么能轻看呢?

                        还有人口集聚,让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针对你说的“让他们把家庭迁在一起”),这不就是世界上所有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之路吗,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国家多了,哪一个会成为阻碍发展的障碍?再说薪水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等,不就是工业化城市化的目的吗?如果不能,搞这个还有什么用?

                        难道这还需要算算,讨论一下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就你所讲的推断下去,产业高度集群化后地理优势几乎消失

                          这点我有保留同意:仅仅完全外向型的加工经济而言。确实,只要几个几千平方公里的园区,几乎可以容纳上千个加工厂,上千万人,这些园区再靠近港口和铁路,运输不成问题,基础设施的推进也容易得多--毕竟改善全国难,改善一地易。

                          从这个角度讲,任何沿海国家都可以复制这一模式。从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为什么有的成功了,有的没有成功,有的成功了一半但后劲不足?

                          这就又回到了关键的因素:人。开始的时候人工都很低,符合启动的条件。一旦建立的一定规模的产业,就会加大人才的需求。小国由于缺少人才的储备必然导致一些关键人才价格飞涨。菲律宾,马来等都受限于这一点。今年的半导体部件大缺货就是由于去年的经济危机封装厂不得不解雇了大批的工程师,这些工程师回到自己原来的国家,现在经济形势好转要重新雇用他们,但政府却不敢在国内就业复原前大量发放工作签证,这就导致了产能长时间不能恢复。我从侧面了解了一下,原来马来缺少工程师,不得不高薪吸引他国如印度,菲律宾等国的人。这些人背井离乡又身怀技能,薪水相比之下就要高得多才能吸引人。马来开放工作机会给外国人,毫无疑问会导致巨大的政治压力,必然在工作签证的发放上设置重重条件,这些毫无疑问会导致马来的竞争力降低。越南看来也会重复马来的困境,我也看不到任何短期解决的办法。相反,在江西,湖南,这些根本不是问题。

                          其次是工业基础。如你所说:

                          产业集群是有自然内生性的,先开始是一小部分,然后吸引相关部分聚集,越滚越大,中国就是这么发展的。现在的越南的确比中国差,但请注意趋势,如果断定越南不能复制中国,那必须找出越南有什么要素永远无法达到。能找到的无非是越南比中国小。

                          开始的一部分往往是组装,或简单的原材料加工,这个时候只要人工低,有简单的技能即可。这个工资差越大,动机越强烈,几乎所有的成功国家都从这点起步。但一旦望产业链的上游扩展就需要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国家意志了。 以BYD为例,开始的时候是做锂离子电池。王传福先是去日本买电极板,买钢壳,买高分子隔膜,回来用半自动化设备加手工装配和测试。这个时候工资低就可以做成。当日本竞争对手想扼杀王的时候,直接把价格降低30%,王传福就不得不再降低成本,望上游进军:直接生产钢壳--这是一个扁平的方壳,需要把薄钢板多次冲压拉伸。日本人没有人相信王能实现,但王做到了。同样的道理应用到电极板,隔离膜等,王传福或王传福的供应商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一一实现了国产化,加上一些其他的要素,经过多年奋斗,王传福终于成功地成为世界第二大锂离子电池制造商,同期手机锂离子电池的价格从每块800元到最低的时候8块(华强北价)。王的这一奋斗令人钦佩,然而我却没有在越南,印尼,马来发现类似的例子,难道是王的天纵英明?当然不是,这是中国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基础教育导致的结果。

                          由上可见,产业集群能否产生不是天然的,是有其内在的逻辑。我尝试总结一下:

                          1. 核心产业的优势是不是明显,越明显越容易延伸。

                          2. 延伸难度是不是大,越低的越容易延伸,如配合加工业的印刷业

                          3. 工业基础或者教育水平是不是够强。日本、韩国,中国都是这方面的正面例证,马来,菲律宾是反例;

                          4. 内需市场是不是够大。毕竟在一开始条件还很差的时候就投资某地是有很大风险的,外需市场本身有原来的供应商,新的地方市场尚未开发,投资本身是亏损的。如果有内需市场还可以看成是战略决定,没有的话纯粹属于赌博,而且输多赢少。

                          5。 有没有合理政策:如朱镕基的增值税。否则园区最后变成巨大的组装基地。这种基地在泰国,马来到处都是,但没有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

                          在越南,如果这种产业集群不能有组织的发生,自发产生的产业必然分散在全国各地,这就让发展受制于电力运输等基础设施,越南这种长条形的国家就有可能发现仅有的一个钢壳供应商在最南面,而组装厂在最北面的痛苦场面,相距3000公里,汽车运输需要70个小时,运费17万:最后发现地理因素也是杯具了。

                          越南的改革开放始于1986年,比中国晚了7年,但有人在前面探路可以少走若干弯路,回头看看越南的进展就会发现它依旧远远落后于中国,就连增长率,这一弱国最容易超过强国的指标也落后于中国。个人认为,导致这一原因的就是中国的冰镇效应。

                          中国不但是发达国家的杀手,还是发展中国家的苦手。既有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集群,又有内蒙,山西等能源矿产基地,既有全面的工业基础,又有庞大的内销市场;既有几亿低价劳动力,又有数以千万计的工程师。从高端到低端,从大到小的产业中国都可以畅游其中。越南要成功,最好的办法是和中国经济融合,企图分庭抗礼,结局就是将杯具!

                          关键词(Tags): #越南 中国 比较优势 产业集群通宝推:飒勒青,aiyoho,东方红脖子,回旋镖,李根,振振公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前面说过了,地理因素只是要素之一

                            真正的成败少了哪个要素也不行。

                            见我的帖子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我强调的是,以地理因素而论,越南这种长条状的临海国家在经济领域是有优势的。

                            就越南的其他条件,并没有什么永远也赶不上中国的要素,关键是于其如何做的问题。

                            就你提的人力资源这个要素而言,现在可知,越南人够多够年轻(十年后越南人口会赶上日本),总量是可以的。越南大体属于儒家文化圈,从文化角度,属于较勤劳较学习的。所缺的一是基础教育,二是适应工业化生产的技能和纪律。很明显的是,这些是可以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改善提高,并反过来回馈经济发展的,这个正反馈,在东亚,在我国现在,都证明是可行的,没有理由相信越南就一定不行。你举的王传福的例子能说明什么?简单地说,在中国100年前,日本人也可以这么断言,事实上当时中国的确也没什么成功的例子来反驳,但这终归是错的,根本上忽略了事物是可以发展的。

                            再说几句,对于对手,永远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学习,不会改进,料敌从宽总是对的。如果他们自己做的不好,是他们自己亏了,我们赚了,但我们不能武断地以为他们一定就做不好,那吃亏的一定是我们自己。

                            • 家园 您二位怕都没去过越南

                              越南大体属于儒家文化圈,从文化角度,属于较勤劳较学习的。

                              这您想当然了。我觉得您去西贡去河内街头乃至乡村市集看看,早上九点开始到太阳落山,泡在咖啡馆里的都是什么人,一定会让您很直观的区别出越南人和中国人的勤劳。如果有当地朋友,还可以进一步听到,他们在聊些什么军国大事、脑洞生意。

                              • 家园 你也有点想当然了,兄弟。

                                你看到的景象,在海南一定看得到,其他的广西、云南、贵州我不敢肯定。

                                这种现象我记得河里面提到过多次。这种女人下田男人喝咖啡的现象和他们的生活形态有关系,实际上男人没有下田是他们要去做高风险的事情,包括打仗,出海等等。

                                我自己感觉这是一种边民的生活形态,边民总是比帝国核心地区的人民生活风险高。

                                越南北方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要多过南方,说他们勤奋我认为不算错。

                                • 家园 我去过您说的几个省

                                  您多半没见过六点过从咖啡馆收工回家吃饭的人流有多壮观

                                  您说的那几个省,跟人家比那是差远了

                                  还得说明,是河内西贡呐,相当于北京上海啊

                            • 家园 争论可以告一段落了。大家同意产业群产生有多个要素。

                              分歧是我认为越南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资源来建立像中国一样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而你认为要料敌从宽,越南有可能建立高度整合的全产业链集群。越南我也没有去过,无法进一步说服你或我自己,先各自保留意见吧。

    • 家园 我觉得累是小事情,更重要的是,失去累的动力

      人不是机器。但是人的弹性还是蛮大的。主要如果他自己有动力的话他累点也认了。我认为富士康的例子不是特例,其原因是这些工人的生活信念丧失。一辈子做生产线上一个螺丝钉,没有受尊重的感觉,没有挣更多钱的希望,不被城市接受,不想呆在贫困的故乡。。。这个时候人生就会有虚无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