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雅言,官话,和其他,以此纪念75一周年 -- 一一一一一一一

共:💬72 🌺40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南中国的一次翻译传说

      大家先读读下面的诗歌

      滥兮抃草滥予\

      昌枑泽予昌州州

      饣甚州焉乎秦胥胥

      缦予乎昭

      澶秦逾渗

      惿随河湖

      呵呵呵呵,南方北方的帅哥哥小妹妹,谁看得懂?

      三千多年前的一个楚国的王子,鄂君,子皙,一个帅哥哥,当时楚王的弟弟,在一次舟游盛会上,有越地的歌手(很有可能是个刘三姐一样的),向他唱的。被记作越人歌。

      他笑眯眯的,听着,却不懂。

      于是有个懂楚语的越人给他做了个翻译。

      滥兮抃草滥予 今夕何夕兮,搴洲(舟)中流

      昌枑泽予昌州州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饣甚州焉乎秦胥胥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缦予乎昭 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澶秦逾渗 山有木兮,木有枝

      惿随河湖 心说(悦)君兮,君不知

      好了,相信好多人都能够懂了。

      奇妙的是,在1991年,郑张尚芳先生从泰语破译了上面几乎无人能懂的汉字记音。泰语是泰国的国语,和壮语同属侗台语族台语支。翻译如下:

        夜啊,欢乐会晤的夜晚!

        我多么害羞啊,我又很能摇船。

        慢悠悠地摇船横渡啊,满怀喜欢!

        污秽的我啊,尊敬的王子殿下竟然相识了。

        藏在心底的,是我始终不渝的思恋。

      而在2007年,有人用大致的绍兴方言作了逐字直译:

        夜啊,多好(的)夜。

      我搀王子,我撑船。

      在水中央呵,我意好喜欢呵。

      早想亲(近)你,心思谁可诉?

      当然如果你还不懂,还有一对一的翻译

      滥兮抃草滥予\\

      今夕何夕兮,搴洲(舟)中流

      今晚在河里掌船,是什么好日子

      昌枑泽予昌州州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和哪一位同船?和王子你们

      饣甚州焉乎秦胥胥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承蒙大人美意赏识见爱,我无比羞愧

      缦予乎昭

      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我多么希望认识王子![今天终于认识了]

      澶秦逾渗 

      山有木兮,木有枝

      山上有树丛,竹木有枝梢。

      惿随河湖

      心说(悦)君兮,君不知

      您知道吗?我心里对您非常敬慕眷恋

      有意思吧。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的是,在上古的时候,南方,在楚和越之间,就已经有了翻译的迫切需要,迫切的客观需要。

      突然想起了一首曾经很流行的一首歌,据说是有越南语版本的

      山青水秀太阳高

      好呀么好风飘

      小小船儿撑过来

      它一路摇呀摇

      为了那心上人

      睡呀睡不着

      我只怕他找不到

      那叫我怎么好

      。。。

      传说曾经有一位越南的女民兵用越南语唱给了一个中国援越志愿军的一个翻译干事听,留下个凄婉的故事。

      • 家园 语言是活化石

        我给这里的印第安人放蒙古人的片子,他们很惊讶地说”天啊,这些人说的话和我们部落的语言好像!”

        我在大学也有一次听到有人在说我姥姥家的方言,都听得懂,赶快问他们是哪里人,却是一个我没听说过的地名,而且一看就是南方人。

    • 家园 题外的话,为了75一周年的纪念

      题外的话,为了75一周年的纪念

      写这些东西的缘由,是因为本人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老是要去想,偶在哪里?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老实说,偶上西西河,是因为75。

      因为一种自觉地,想要做些什么,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后代。历史的发展往往是不由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很多历史的进程确确实实是由个人的所思所为所推动的。

      75发生的当天,从BBC上看到,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孩,脸上手上满是鲜血,惶惑地拥在了一起,相互安慰的镜头,一直留在脑海里边,告诉我,这就是那个时候,发生的历史。

      偶问,谁在哪里?谁从哪里来?谁要到哪里去?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上了西西河。

      偶想知道答案。这个答案不是东突,不是热比亚,不是土共,不是维族,不是汉人。

      但是这个答案,指向了东突,指向了热比亚,指向了土共,指向了维族,指向了汉人。唯独没有指向,那些从来的地方来,想要裹挟着很多人到去的地方去的。那些人。

      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这群人存在着。他们到现在,还在做着他们想做的事情。

      同样,还有另外的一群人存在。我自认为,就是象我这样的人。

      有一份稳定或者不稳定却有希望的工作,有一个不那么美满无缺却磕磕碰碰充满了温馨的家庭,有那么些一个月后开学术会议,三个月后回国休假的安排,有服气不服气合作愉快不愉快地同事,工作轻松的时候上西西河看看别人的牛皮,吹吹自己的经历。。。

      不光我自己是这样。我熟悉的,亲戚的,朋友的,大多数,绝大多数,感觉都是这样。生活,平实,有希望,有挫折,有激情,有平淡的生活。

      我不希望这样的生活被打断。不希望自己或者家人或者朋友被那些人裹挟了而去。

      所以我上了西西河,在去年的75过后几天,注册进西西河。

      以此坦白,为了75的纪念。今天是7月一号。

      • 家园 我是在出国之后,改变了很多想法

        出国之后才看到,之前以为的常态,其实可能只是暂时甚至是异类,才真正对我们是谁,从哪里来有了一点感悟,对到哪里去有了更多的想法。七五也是揭露了世界另一部分的现实,只是跟我们以为的常态不同而已。

      • 家园

        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探寻我们种族的根。

        历史是虚无的吗?75的作乱者真的没有一点正当性吗?我们又是完全正当的吗?还是我们双方只是在为了利益而战斗?

        深思而不得。

    • 家园 疑问

      商时期的甲骨文,也不是拿来写书的,而是用来占卜的,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我记得一句: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

      这怎么解释?

      • 疑问
        家园 不懂。

        我是一块砖头,希望能够迎来几块玉,呵呵呵呵

        非专业票友的不成熟乱参与

        • 家园 我也是外行

          但你有的话太不严谨了。

          比如说吧,商朝人会写甲骨文,怎么可能只用来占卜??就不会寄个信,写封情书?只是在今天人们找不到那些信和情书而已。但幸亏还有人说一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朝的祖先,已经有典和册了。

    • 家园 【原创】雅言,官话,和其他(四)

      雅言,官话,和其他(四)

      此篇写给广大的北方地区来的兄弟姐妹们。

      偶是学物理出身的。实验物理的一个默认标准是,不可重复的东西是垃圾。理论物理的一个潜规则是,简单就是美。而科学的对手就是神秘,迷信。

      那么,自隋唐以降,跨越整个中华大地,历经千余年,一直到伟大的毛泽东太祖写诗填词都要遵从的规范,能不是优美,简单,科学的吗?

      当然是非常非常之科学的。

      我们说话究竟有多少个可以区别的音呢?如果只说韵母,也就是开口之后真正发出能让人听见的音,在中古汉语中,或者说在切韵 / 广韵中被区分的音,只有

      五加三个。

      先说前面的五个,借用一下我们都非常非常熟悉的普通话拼音表示,就是下面的五个

      a,o,i,u,e。其代表(用今天的普通话来参照)字就是啊,哦,咿,呜,呃五个字。

      试试看,用你的家乡话来读这五个音,是不是可以区分的(不一定和普通话想同)。如果是可以区分的,恭喜你了,你完全能够没有障碍地和一千多年前的祖先们相互对话(当然是要看完这篇文章以后。。。^_^)。

      那么,后面的三个音是什么呢?是话语投机之间,卿卿我我之际,耳鬓厮磨之时,发出音以后的余音,或者说叫尾音,或者称作拖音。三个,用普通话拼音表示,就是

      ng,n,m。

      这三个音只能作为尾音。前面的两个在现在的普通话里边很简单,第三个现在的标准普通话里边已经没有了。但是北方各地的土话里边或多或少地还有。这里大家用普通话读一下下面的词:盐巴。

      用普通话拼音是yan ba。(没加声调)。

      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没有发觉,盐字读了后嘴唇要闭起来?对喽,再切韵 / 广韵系统里边,他们的拼音按道理讲应该是yam ba。

      好了,为什么说汉语是优美的,因为偶们的汉语就是用这么八个音排列组合再加声调而来的。

      先说声调吧。声调其实很简单,就是高音,低音,中音,从高音到低音,以及从低音到高音,哦,还有高低高,低高低。。。排列组合。而现代的普通话是高音,从中音到高音,中低高音,和高低音,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但是在切韵 / 广韵系统里边,我们不知道具体的音高。如前面所说,切韵 / 广韵只是规定了哪些字的音高是相同的,有三种,分别是平声,就是舒舒缓缓地发音,去声,就是降调,而上声,就是一个升调。。。用康熙字典的话说,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

      其实,具体的音高和发音我们是没有办法直接从切韵 / 广韵系统里边得知的。我们只能知道,有这么三种不同的音高变换,应该在汉语里边得到区分。换句话说,只是规范了字与字之间的相对读音的区分,而不是绝对化地用某一地的口语音来标注汉字。平声固然可以 在高音,你一定要读成低音舒缓,也不会让人听不懂,而上声去声也不一定就飞得是普通话里边的中低高音和高低音,比如四川成都话就是倒过来的,上声是短促的高中音,而去声是中高低音,恰恰与普通话相反。同样,山东话,天津话,河南话,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的差异和统一。但是这样的差异不会破坏诗词的格律。大家最多寒暄几句就可以相互转换了。

      大家要问了,不是说平上去入四声吗?入声跑哪里去了?

      哦,还有一个入声啊。先不说入声。因为入声压根就和前面的三声不一样。后面再说它。这里预告先,第一,入声一点都不神秘,尤其对广大的北方来的同志们。第二,入声很简单,尤其对没有什么ptk结尾的方言而言。第三,当然就是入声真的很美。没办法啦,那么多的唐诗宋词,毛太祖的诗词都是由入声的。。。

      回到发音的五加三。

      前面说了,在切韵广韵看来,偶们的语言里边可以区分的音就是五个音加上三个尾音,但是但是,简单的东西架不住排列组合啊。

      首先把前面的五个音排列组合,就有了下面的韵母了:

      ia,ei,iu,ua,uei,uai,iue,ie,ao,iao,uo,ou,io,iou,ue, 。。。

      先这么多吧。相应的汉字有哪些呢?下面的这么些

      呀,诶,吁,哇,喂,歪,约,耶,嗷,吆,喔,呕,哟,幽,。。。

      大概可以用作代表吧。好了,大家用各自的家乡话来读一读,有没有问题?能不能区分?

      最后的ue没有找到合适的普通话用字来表达,不好意思。但是在四川话里边却很是清楚,那就是国。在普通话里过,国都是发guo音,但在四川话里(成都音)却是发两个音的,过----guo,国----gue。

      这里涉及到现代普通话对e音的读法与中古上古不同。大家只要看看下面两组字就明白了。第一组是叶ye刻ke,在普通话里e的发音截然不同吧。但在四川话里边都是同一个e(也叶夜)音。大家看看自己的家乡话里边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接下来,我们再把韵尾加上去。不加韵尾的,被称作阴声韵,就是前面的五个加上他们的排列组合下来的十多个。加韵尾的呢,就被称作阳声韵。很简单的,就是把前面的阴声韵加上后面的三个韵尾,就是阳声韵了。

      被切韵 / 广韵区分的加了韵尾的阳声韵是下面的这些:

      o-ng

      ia-ng

      e-n

      ue-n

      ie-n (i-n)

      a-n

      ia-n

      ua-n

      a-ng

      e-ng

      ie-ng (i-ng)

      i-m

      a-m

      ia-m

      这些音的代表字是那些呢?东,江,真,文,欣,山,先,寒,唐,耕,青,侵,谈,盐。

      大家用各自的家乡话读一读,是不是还能够区分?对偶这样的普通话极不标准的四川人来说,也就只有en, eng, in, ing比较分不清,其他的,好像都还能分开。

      好了,接下来就是加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大家可以按照普通话的阴平,上声,去声来加,没有问题的,你说出来的话与唐宋元明清的古人交流没有问题,最多一个时辰下来,就能够无障碍地交流了(当然,如果你说的词汇古人不懂,或者你不理解什么是之乎者也,那就没办法了,已经脱离本文的范畴了)。

      那么,还是只有平上去啊,入声呢?没有入声就不懂唐诗宋词的入声到哪里去了?

      大家不要急,不要急。大家跟着李阳大声读英语,跟着偶大声读,中文的z-o-ng,拉长一点,把三个音都拉长了读出来。然后,再读,再读,读到后面,把那个尾音读得特短,读出来了没有,变成z-o-k了。那个k音其实根本就不用读出来。完全是你的舌头往里边缩了一下,感觉就像想要把ng音读出来,却半途缩了回去,成了k音。

      同样的道理,凡是以-ng结尾的音,按照这样的读法,最后都是-k音。而凡是-n结尾的音,会被读成-t音,而凡是以-m结尾的音,都会被读成-p的音。不信,大家按照刚才读z-o-ng到z-o-k的方法试试。

      这样,原本拉长的,有声调起伏的音,就成了急促,顿挫的音。这就是入声,平上去之后的第四声,入声。

      康熙字典里说,入声短促急收藏。

      好了,本篇结束。切韵,广韵的介绍就到此为止。接下来,再和大家探讨一下伟大的唐宋时代时代为什么是伟大的,对我等小民而言。。。

      通宝推:桥上,西电鲁丁,老顽童,
      • 家园 有几点想请教一下

        广韵/切韵系统和我们现在汉语拼音是一样的吗?

        如果一样的话,我们学汉语拼音,单韵母就有6个,a,o,e,i,u,ü。最后这个ü难道不算在广韵/切韵系统里面?

        另外ue这个音在汉语拼音里面是不存在的,只有üe。比如攻略的略(lüe),学习的学(xue),倔强的倔(jue),后面这两个是因为在jqx后面,所以要省掉两点(我现在还记得小学老师教我们“jqx小淘气,见了鱼眼就挖去”,呵呵)。你说的四川话的国(gue),其实和这个üe的音是一样的。

        还有你说普通话e发音不一样,举了ke和ye的列子,但是ye这个在汉语拼音里面其实和ke是不一样的。一种说法(我小时候学的)是ye,yue,er叫做“整体认读音节”;更正规的一种说法是这个ye其实对应另一个音ê(ㄝ),而ke对应的是e(ㄜ),能组成复韵母的(ie,üe),其实都是这个ê(ㄝ)。

        • 家园 不同的

          广韵/切韵系统只是规范了读音的相对异同。

          现在的普通话拼音是绝对化规定了每个字如何读。

          关于你说的ü,是在明朝开始从u的韵里边得到口语区分的。在广韵里边是不分的。事实上ü就是i,u,两个音连着读读快了后发出的音。不信你自己读读看看。

          普通话里边的客音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广韵里边的叶的韵音,一个是广韵里边的o音。看看洛宾王的鹅鹅鹅就知道了。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轻波

          是押广韵里边的o韵。我,俄,鹅是同音字,与歌,哥,波,都是o韵。这在四川话里边完全相符。在其他的方言我不知道。

          而广韵里边的e韵在普通话里边被分到了三个不同的音里边,克音,我音,也音。读读太祖的词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看到了吗,普通话读起来押韵很不舒服的。但是在切韵广韵里边,都是押韵的。流行的解释是说入声韵普通话里边没有。但是除去入声,光是读音本身,在普通话里边就不押韵。色彻鳖说,雪截国热,在上江官话,也就是四川话里边是押韵很好的。想来太祖诗词兴大发的时候,用的必定是他的湘语音。

          关于jqx,切韵广韵里边是没有的。这个以后再讲。

          这里不准备比较那个系统优劣。只是指出他们的不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