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说说陈经和南七的“技术圈” -- 达雅

共:💬66 🌺30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说陈经和南七的“技术圈”

    陈经最近又有新发现,写了“经济圈”。而南七也出来唱和,写了“也谈技术圈”,我现在来评论一下。我的评论是两句话:

    第一,这俩人说的不是一码事;

    第二,这俩人说的合起来,是一码大事。

    首先,这俩人说的不是一码事。陈经说的是他最近的发现,以及随后的所思所想。陈经发现了中国基层人员在吃吃喝喝这种日常生活中交流技术的高度热情,以及通过交流发展技术特别是非关键技术的能力,并把它普遍化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南七所说的,是美国的公司和社会里,尤其是高技术大公司里,技术工作是怎样开展的,是介绍美国的情况。所以这俩说的“技术圈”根本不是一码事,或者说,中美两国的“技术圈”,其形态和生态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呢,这俩说的合起来就是一码大事,就是中美国是如何折腾这个世界以及中美国内部是如果美消中涨的。我认为这个很重要,所以建议大家同时看这两个系列。

    陈经看到的“技术圈”,确实是中国的一个新生事物,可能在世界上也少见。其原因是,有大量的中国人进入技术这一领域,搞东搞西。而正如陈经所说的,中国人爱扎堆,爱吃吃喝喝,结果技术青年们一吃吃喝喝就讨论技术问题,一讨论就发现我们合作可以有新突破可以做点事情嘛,于是就动手去做了,做了还就做成了,于是市场上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尤其是山寨品。而南七介绍的是,美国大公司和美国人民是怎样做技术的,如何有远见,如何正规创新。

    把这两者合起来,就是中美国怎样在经济上控制这个世界的原因。美国控制高端,中国占领低端并向上爬。结果中间的国家就很痛苦啦,上面被美国挡着不能突破,下面中国一步一步爬上来,自己的产业结构生生被碾碎,美国喝血吃肉中国啃骨头。结果全世界都是“中国制造”。

    而在中美国内部,美国是尽可能控制高端,所以南七的介绍里,大多是Intel、IBM、Boeing这样的大公司,没见到他像陈经那样说自己身边的小公司。这种高度组织的大公司,是美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全世界就是它最强。而在陈经所谈论的那种中低端领域,美国基本是不做了,甩给中国做,因为中国人工皮便宜。中国的工程师们就拿着很低的工资努力做技术,互相抄图纸你山寨我我山寨你大家一起合伙山寨老外,搞着搞着会做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而美国那边,在高昂人力成本的压力下面,只能是中国会做什么,美国就不做什么,于是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但是论技术水平,Intel、IBM、Boeing这些比中国南方的山寨厂子可就强太多了。所以,陈经相信中国必胜,南七坚持美国技术领先,两个都对。

    但是呢,这俩共同忽略一个东西:中国的大企业。我这里不说姓社姓资,只说大小。在中美乃至全球的经济互动中间,中国的大企业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我以前有过一个比喻,现在重新说一下: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装甲兵,而小企业是步兵和游击队。战争中装甲兵的任务是和对方的装甲兵对抗,而中国大企业的任务就是扭住国外的大企业,不让他们获得垄断利润。注意,是扭住而不是战胜,中国作为落后国家,要求自己的大企业战胜美欧日的大企业是不切实际的。能象华为那样打个平手已经非常出色了,象一汽二汽那样处在下风也不错,即便是被打惨了,例如908、909工程那样的,重新组织起来再干也行。这里的关键是,不要怕失败,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继续组建队伍接着干。打仗不就是这样么,装甲集群被打残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再补充坦克人员接着干么。被打散了的人员就地组织游击队。

    于是在中国市场上就出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局面,美欧日的大公司在节节进攻,把中国的大公司打败打残,几乎每个局部都是胜利的。但是一转身,一群中国的小公司站起来了,有的还成长成大公司了,还得接着打。美欧日的大公司总也不能摧毁中国工业获得垄断利润,最后就跟苏联在阿富汗美国在伊拉克似的,每个局部都是胜利,但是战略上却是个失败。

    举几个例子。一个是胶片,这现在是夕阳产业了。但是十多年前还是争夺得很厉害的,中国的胶片厂从几家到一家,就靠乐凯扛着了。我为了支持国货现在抽屉里都有过期的乐凯胶卷。但就因为乐凯扛着,富士、柯达就卖得比在俄罗斯便宜。一直扛到新世纪,大家都走下坡路了。

    再一个例子是汽车。汽车早些年也被外企打得不成样子,大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死一汽二汽上汽了。眼看中国汽车工业要垮了,结果奇瑞、吉利冒出来了,现在市场上国产车要翻盘了。

    这里的道理是,美欧日的大企业,是以和对方大企业竞争的模式来组建和运作的,就跟装甲兵首先考虑装甲对决一样。所以在这种高度组织化竞争的领域,中国的大企业是先天不足的,所以在南七的笔下,美国大企业都是优点,从战略决策到技术进步,比中国的大企业强多了。但是,大企业是不考虑围剿山寨厂游击队的,所以在中国大企业节节抗击赢得来的时间里,中国的小企业就发展起来了,搞得美欧日的大企业高射炮打蚊子使不上劲。这里的关键一个是中国人多,另一个就是中国大企业的抗击。可以看到,在汽车、、钢铁、造船、家电这些中国大企业抗击比较得力的领域,美欧日尤其是美国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而在大飞机、半导体这些中国主动放弃的领域,美国就领先很多。

    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误区就是,单纯要企业有效益,忽视了全国一盘棋,忽视了大企业抵抗的作用。效益不好就卖掉,或者干脆就解散不搞,这属于苏联卫国战争前解散装甲师类型的错误。好在当局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大飞机又重新开始搞了,而龙芯的产品已经再卖了。

    所以下一阶段美国的日子一定更不好过。中国的中低技术小企业他本来就吃不定,现在中国也在重组自己的经济装甲兵,等商业大飞机搞起来跟美国打全面的经济坦克对决,那美国就输不起了。这里输不起是关键,中国的一个好处就是输得起,大不了重新组建接着干。而美国输了,就得裁员把各种生产转移到中国去,生产力就下降了,这就是资本主义落后性了。而中国无论输赢,生产力和技术水平都是在涨的。

    最后,我要指出,南七对美国机器文化和Innovation的赞誉是过了的。我现在就在美国,我的观察是,美国人是这样思考的,如果他能发明一个工具做一件事情,他一定会发明;但是他发明以后这个工具也就会做这样一件事情,所以他工具的使用效率是很低的。这一点看美国厨房就知道了,美国厨房里的刀是各种各样没有十把也有八把,而中国人的习惯是一把菜刀搞定一切。

    在对未来的预期方面,我是坚定地站在陈经这边的。我是代理政委么。

    通宝推:武侯大道,加东,海峰,大海,老拙,唐家山,老老狐狸,
    • 家园 大雅忽视了一个关键性问题

      麦国之所以产业空心化除了资本本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维护国内统治的稳定,麦国靠剥削全世界四处转移劳动密集型夕阳产业,而在麦国国内却牢牢控制住高科技含量的重工业,中国国有大企业节节败退除了技术本身原因还有国企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中国最大的竞争优势廉价劳动力在国企较为完善合理的员工福利面前是体现不出来的,况且生产力的提高伴随着对人类普通劳作需求的下降,无法解决传统劳动力就业问题,只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小型企业山寨企业之所以有活力存在正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充沛,总有不断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民工愿意在扭曲的财富分配下卖命工作,但是中国人口红利会很快吃完。

      国有企业确实类似于国军,而那些小企业山寨企业不是新四军八路军游击队,新四军八路军有最正义最先进的思想武装,能够在艰苦残酷的敌后开展武装斗争,并且越战越勇八年抗战后夺取政权,靠血汗工厂拖不住美帝大腿

      • 家园 说几句

        "中国最大的竞争优势廉价劳动力在国企较为完善合理的员工福利面前是体现不出来的"

        别的不说了,美国雇一个普通工人,成本在加州至少是10万美元左右(医疗保险就要1-3万美元,美国医疗保险很多是包括全家的。就是不包括,一个月一个人600-1000很正常。)。南部可能便宜一些,但是6-7万是跑不掉的。熟练工人应该更高。中国哪家企业雇人这么贵了?我的看法是,如果美国工人成本只比中国高1-2倍而不是5-10倍甚至20倍,美国制造业肯定打败中国。某些高科技产业,就是20倍美国照样打败中国。有时候,这10倍20倍的差距就是打败中国同行的关键。

        低工资不仅是优势,也可以是劣势。就拿海龟来说,回去的除了功成名就的,成色比留在美国的整体上差是肯定的(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有几个是放弃了美国Top25名校AP的机会回国去做Top2的AP?)。再加上中国政府很配合地把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全面炒高,这种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低工资完全就是劣势了(当你的核心竞争力完全依赖a. 占人口一小部分的高级人才,和 b.稳定的政治体系的时候)。不过中国在我等有生之年是看不到那一天了,所以也没有什么讨论价值。

        • 家园 如果单比较传统产业工人工资

          麦国传统制造业肯定没有优势,这没办法,第二次产业革命本来就没有公平的让每个行业受益,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较慢的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工业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大幅度提高工资,也拉动整个社会工资水平提高

    • 家园 中国强在山寨上

      另外达雅考虑问题还是很典型的中国式的路子~~~

    • 家园 抗日战争的翻版

      国有大企业=国军,正面战场

      山寨=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战场

      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 家园 外一篇:经济装甲战之新技术哪里来

      本篇接上一篇,继续经济装甲战理论,讨论新技术从哪里来。

      经济装甲战理论认为,新技术的发展一般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侦察兵寻找突破口。新技术革命,其实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会发生在哪里,因为变量太多。光最重要的两个,社会需求和技术可能性就能把人搞晕。有需求的技术上可能不现实,技术上现实的又可能没需求,其他因素例如文化历史这些都不谈了。所以,要想达成新技术革命,就得派出一部分人去当侦察兵,去寻找突破口。

      这种技术上的侦察兵其实也简单,说白了就是瞎捣鼓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捣鼓出来了最好,捣鼓不出来拉倒。唯一的不同可能在于,捣鼓的时候谁给他饭钱。一种是小年轻在自家车库里捣鼓老爸管饭,另一种是老教授领着徒子徒孙在实验室里捣鼓国家买单。但是瞎捣鼓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失败多成功少,当然捣鼓当中都显得信心满满一定会成功的样子。

      第二阶段,装甲集群撕开突破口。一旦当侦察兵发现,某个地方确实能形成技术突破,那社会就要组建强大的装甲突击集群,去撕卡突破口,达成技术突破。这时候就不是几个人的瞎捣鼓了,是千军万马齐上阵,空中火力地面协同后勤保障。这在西方表现为大公司的崛起和执技术牛耳,在中国以前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现在有失传危险,叫技术会战。在这一阶段,新技术表现为“高技术”。

      第三阶段,步兵占领阵地。装甲集群轰轰烈烈撕开技术突破口以后,这个技术就从“高技术”转变成了“成熟技术”,没有那么值钱了。装甲集群也就轰轰隆隆开走了,留下一些不太大的公司或者分公司折腾,维持生产满足社会需要。当然技术仍然是有进展的,但不会是那种突破性的进展,主要是各种成熟技术之间的借鉴杂交,例如把我这里成熟的技术用到你那里提高一下精度降低一些成本这样的事情。

      这三个阶段,美国是一、二强三弱,而中国是一弱二一般三超强。美国养了一大堆科学家捣鼓不说,还鼓励小年轻在自家车库里捣鼓,于是很多后来成了顶级大公司的都有一个共同的车库折腾阶段。而一旦发现了突破方向,美国有一种机制能迅速将社会资源集中到这个方向来,一般是几年到十年,其特征是突然呼呼啦啦冒出来一堆小公司互相竞争最后留下一两家国际顶级大公司。这两个方面中国相对是弱的,中国小青年得忙着准备高考,科学家被逼着写垃圾论文,都没多大机会去捣鼓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所以中国这边侦察兵抢先发现突破口的机会几乎没有,而在美国撕开突破口的阶段中国能气喘吁吁地跟上就不错了。

      但是在第三阶段,其实是从第二阶段的后期开始,中国的能力就超强了。原因在于中国人多且人力资源便宜。于是在“成熟技术”这一阶段,美国拼人力成本拼不过中国,于是美国就会主动放弃。而中国基层技术人员在一起吃吃喝喝继续技术创新精益求精,这就是陈经说的“技术圈”,同时也是“中国顺着产业链往上爬,爬上去了就占定不让出来”的原理。

      这里中美两国都有问题。但是美国的问题更致命一些。因为技术突破这个事情不是你找就能找到的,有时候真是时也命也,一点办法都没有。当找不到技术突破口的时候,美国技术的侦察兵和装甲集群就显得太贵,资本主义会自觉削减他们,所以搞得现在美国的科学家们也不是很爽,加州政府经费一不足首先就削减教育经费,于是加州大学的学生们就去游行抗议,但抗议了也没用。而在公司这块,基本是能外包就外包,但外包出去下次还能不能拿回来,其实也是一个问题。

      中国的问题是,技术侦察兵都没心思做正事。我这里倒不是说小青年,小青年的捣鼓其实是锦上添花,有没有他其实问题不大。别看苹果、Dell都是从车库起家的,但那只是一个由头,真正重要的是美国这种迅速把资源集中到突破口的机制,这才是厉害的地方。而人家的资源,其实好多也早就在大学和政府的实验室里,由教授级侦察兵准备好了。而中国这方面,教授级侦察兵老老实实侦察的比例太低,都在想着怎么多搞点快钱,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浮躁”。美国虽然也浮躁,但是还是有不少教授级侦察兵在年复一年兢兢业业侦察的。中国集中资源形成突破的能力其实还可以,只要不是主动放弃都还能跟美国扛一下,这个我倒不担心。当然跟美国扛着也是败多胜少,但这没关系,败了也是进步,总结经验教训重组队伍继续干好了,输给头号高手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能走上个三五回合就比周边那些根本不敢对练的强多了嘛。

      所以我觉得,中国要想改进自己的技术能力,在加强自己的技术装甲兵之外,必须考虑如何稳定自己的技术侦察兵队伍。当前这种资本主义的搞法是不行的,还是得回到社会主义养闲人的路子上去。就得把一些有志于技术不爱挣钱的给养大学和研究所里,给他们提供一个高档次的不体面福利生活,也不用逼迫他们发垃圾论文提职称,就是养着,提供条件让他们折腾技术,这样中国渐渐就能自个儿找到技术突破口了。这里的关键就是,得同时满足“高档次不体面”这两个看起来矛盾的条件,不够高档次人家就不干了,而一旦体面那那些不琢磨技术就想着被当闲人养的就会混进来把位置全占了。怎么实现“高档次不体面”这我真没想好,也许象“文革”期间那样,一面发着比较高的工资,一面进行政治上的管制,三天两头做自我批评被批斗?这我真没想好。

      关键词(Tags): #经济装甲战 技术侦察兵 突破通宝推:朱测,武侯大道,
      • 家园 现在国内教授有个大问题

        房子啊房子,教授再不体面也要结婚生子,没有这个,再淡定的人也没法淡定。

        • 家园 这不是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是获得房子的途径

          现在对于科研人员的管理方式其实和联产承包制也没啥区别

          倒不是说搞科研的和种地的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工作性质不同,方式不同,管理方法应该也不一样吧。

          以目前这套管理手段,搞科研的想淡定都没戏,因为政策的目的就是撩拨的你不淡定

      • 家园 掺和一下!

        24小时宝推限额四个

        所以我就直接兑现了!

        五分制:

        一阶段得分 二阶段得分 三阶段得分 理由

        老米: 5 5 1 文化背景+经济基础+风投+资本市场+军工联合体

        脚盆: 1 3 3 文化背景+经济基础+风投+产学研体系

        老中: 3 2 4 文化背景+人口基数+人的经济追求+后发优势+大工程会战经验

        为啥同属东亚儒家文化,老中和脚盆差距那么大呢?这得感激太祖打破传统文化的禁锢,现在的中国人,百无禁忌!

        总得分:老米11、脚盆7,老中9!

        ———————————————————————————————

        报告代政委:

        掺和完毕!

      • 家园 你怎么也成撩拨派了?

        文章写得那么好,后面却非要加个“像'XX'期间...被批斗”。

        你怎么也成撩拨派了?撩得我牙痒痒的。赶忙在心理念十遍,“和谐万岁”。还好,忍住了。^_^

        • 家园 真的耶!看来以后要尝试自觉撩拨

          我写的时候真没注意,你这一提醒嘛,看来我已经掌握了

          撩拨技术了,以后可以践行洗心的“以撩拨对撩拨”了。

      • 家园 侦察兵的问题其实会自动解决

        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吧。

        大概1991年前后,我在家折腾卫星接收机,C4波段的天线尺寸庞大,就想着如何缩小体积。翻阅了大量资料, 发现可以用高介电常数物质来做介质天线缩减尺寸, 而最高介电常数的要数硅酸盐陶瓷类物质, 往往上千, 可以把天线尺寸缩小到30分之1或更低。我特地花了500块钱去联机检索,这是1991年的500块啊。只有法国有一家公司在1990年有一项批准的介质天线专利。一时心潮澎湃, 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方向。

        可是这些物质类似混凝土, 多孔特性, 最后的有效介电常数只有几十。真正的实用化,需要研究配方, 工艺等,这些少不了白金坩埚等;最后由于介质损耗还要考虑用天线阵的方法增强增益,要网络分析仪, 扫频仪等。 估计整个研发开销在最少在10万以上,而我根本负担不起,也不可能找到赞助者, 最后不得不黯然放弃这一想法。

        10年后看到一家韩国公司在中国推销介质天线, 倒推回去, 起步未必比我更早。从我个人来说, 由于太穷没有钱开发新技术,从而浪费一个天大的良机; 从国家来说,由于没有一个机制能让社会集中资源形成有效突破,也是白白浪费了一个好机会。

        但同样的情况放在现在,搜索技术空前发达,几分钟我就知道是不是有价值的突破, 业界状况等;几万几十万我也可以轻松拿出来;一旦有进展也可以找到投资人, 最后的市场很大一部分由中国人掌控,很容易渗透。项目失败的可能几乎没有。

        因此, 在我看来,侦察兵的情况在今天的中国根本没有问题。以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2%的天才比例, 总数有2600万的天才。政府只要让每个天才完成高等教育,能有一台连上宽带的电脑, 专利申请上面对年轻学生或贫困者优惠。试问天下谁能匹敌?

      • 家园 教授低档次体面,博士中档次不体面

        既然是有志于技术不爱钱的教授,就低档次吧,标准平均工资水平。但是给他们体面,反正也给不了多少钱,给他们点面子还是可以的,不然可能彻底没人干了。

        博士是教授的主要侦察兵,很多人做出成功其实就是在博士阶段。所以要把博士阶段延长,建议必须10年毕业,同时待遇让他们不用忙着出去挣钱。这样博士们即不能很快毕业,心里面难受,生活又不太困难,也不算太难受,在技术上就可以专心一点。时间足够长,让他们侦察去吧。

    • 家园 达雅大说得挺好~如果部分国产装甲车选择性地采取

      三星,现代之类的战法,大概是比较现实可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