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3G之路与国家科技战略选择(引言、一) -- lingan

共:💬47 🌺33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国3G之路与国家科技战略选择(引言、一)

    我的一篇论文,欢迎拍砖。

    因为是交给学校的混学位用的,所以用词比较收敛,比如把一些生动的网络语言换成呆板的官样文字。但写的时候还是挺用心的。就不改了,凑合看吧。

    3G是3rd Generation的缩写,其全称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在很多文献资料中,3G被看作一套标准或一个技术集合。事实上,3G的涵义不止限于技术层面。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名词,它更多的是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相关的所有理论、技术、产业、产品、服务、概念……等的泛称。从哲学角度讲,这也可以视为技术的社会属性的一种表现。由于3G能够提供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高十几甚至几十倍的信息传输速率,量变引起质变,3G通信系统在功能范围、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相比2G都有质的飞跃。很多2G/2.5G无法支撑的应用,例如宽带上网、视频通话、手机电视、手机网游和移动办公等等,都在3G的平台上得以开展。有了3G,人类5W(Whoever, Whenever, Wherever, Whomever, Whatever)的自由通信梦想将更加接近现实。

    2009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简称“移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下简称“电信”),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联通”)分别颁发了TD-SCDMA、CDMA2000和WCDMA三种3G牌照,中国由此正式进入3G时代。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7],截至2010年6月,我国3G用户累计达1606万户,其中2月新增用户达152万。可以大胆预见,随着3G产业的成熟和服务的改善,特别是随着资费的不断降低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功能丰富、物美价廉的3G产品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国3G用户数量将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正如近些年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一样,3G的普及也将对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理念、工作习惯等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而与3G有关的产业链将延伸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相应的产值数以万亿计。

    2010年4月,工信部等八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意见》(工信部联通(2010)106号)。《意见》指出:“发展3G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相关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TD-SCDMA是我国通信业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国际标准,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理解这份文件的内容,为何要对TD-SCDMA特别加以强调,3G在中国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中国对3G采取了怎样的国家政策,这些对于通信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有怎样的影响?笔者将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自身对这一领域的长期关注和思考,从国家科技战略的角度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解读,为提高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一点浅见。

    一. 3G技术概述

    所谓第三代移动通信是相对第一代、第二代而言。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模拟技术,以贝尔实验室研制的AMPS和欧洲的TACS等为代表,能够为少量用户提供简单的话音服务。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数字技术,以欧洲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北美的IS-95等为代表,能够为大量用户提供便宜可靠的语音通信和低速率的数据通信服务,如短消息、彩信等等。但由于速率较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无法支撑海量的数据传输业务。例如网上视频聊天往往需要上百kbps的传输速率,而2G平均速率只能达到几k到几十k。3G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为了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国际电信联盟(ITU)专门成立了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2000 (IMT-2000)标准化组织,并规定了3G系统应达到的一系列技术指标,或称为“指导规范”,其中包括同时支持语音和数据传输,达到200kbps以上的数据传输速率等等。

    3G技术并没有严格的统一定义。一般来说,只要一项或一套技术满足了IMT-2000的指标要求,就可以称之为3G技术。但事实上,主流3G技术的核心部分都采用了码分多址(CDMA)方式,而码分多址的关键是扩频技术。扩展频谱(Spread Spectrum)通信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干扰通信技术,其基本思想出现得很早。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实用扩频技术——跳频的构想由好莱坞传奇犹太女明星Hedy K. Markey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提出。1949年,Derosa和Goroff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直序扩频(DSSS)系统,并将其成功运用在从新泽西到加利福尼亚之间的通信线路上。跳频和直序扩频是两种主要的扩频技术,主流的3G技术均采用了后者。理论方面,香农公式等信息论学说成果为扩频通信奠定了理论基础,m序列、Gold序列的提出以及完备正交函数等数学工具为其实现建立了基本的框架。再加上数字集成电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全新的通信体制呼之欲出。

    与窄带通信相比,扩频通信具有容量大,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能实现码分多址和抗多径、抗衰落等优点,这也是几大主流的3G系统不约而同地选择扩频的原因。70年代以前,扩频通信主要用于军事领域,直到1985年,高通公司(Qualcomm)在美国圣地亚哥成立,将其引入到商用通信领域。1991年12月5日,在大量蜂窝移动通信工业部门支持下,高通对其设计开发的CDMA蜂窝网进行了现场实验。试验报告表明,CDMA在其理论上分析的优越性,在实际通信条件下是存在的,有实际测试数据证明了系统容量和性能改善了许多,CDMA蜂窝网具有向实用化、工业化发展的价值和可行性[3]。1993年,美国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了第一个CDMA空中接口标准IS-95。需要注意的是,IS-95是一个二代的标准。为了升级到3G,高通等一批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出了CDMA2000并被IMT-2000所采纳。CDMA2000是一套3G空中接口标准,其第一个版本被称为CDMA2000 1x,之后又陆续推出CDMA2000 EVDO和EVDV等1x的升级版。这些标准及其内嵌的技术统称为CDMA2000。由于该套标准及其核心技术由美国高通公司主导,因此往往称CDMA2000是“美国提出的标准”。从IS-95到CDMA2000 1x再到CDMA2000 EVDO/EVDV,是“美国版”的由2G向3G的演进路线。

    1990年代末,日本NTT DoCoMo公司为其研发的3G网络FOMA设计了空中接口,并将其提交给ITU作为一种3G标准的备选方案。与此同时,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ETSI)在着手开发3G标准,其提出的方案与DoCoMo的有相似之处。最后二者进行了融合,由此诞生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3G标准WCDMA[5][6]。由于美国高通公司垄断了CDMA2000几乎所有的专利,使用CDMA2000的厂商需要向高通交纳高昂的专利费,因此有人认为WCDMA有绕开高通的企图。但事实上,WCDMA仍有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采用了高通的专利,采用WCDMA的厂商仍然无法避开高通这个“收税官”。在WCDMA之前,由欧洲主导的2G标准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之后又陆续推出了被称为“二代半”的GPRS和2.75代的EDGE来弥补GSM在速率和数据通信等方面的不足。由于GSM和WCDMA的主导者在相当程度上重合,因此一般认为GSM(2G)—GPRS(2.5G)—EDGE(2.75G)—WCDMA(3G)是“欧洲版”的由2G到3G的演进路线。综合各种统计口径来看,WCDM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用户数最多的3G标准。

    1998年6月30日,中国原邮电部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现大唐电信)向ITU提交了TD-SCDMA建议草案,从而成为IMT-2000的15个候选方案之一。ITU综合了各评估组的评估结果,在1999年11月赫尔辛基ITU-RTG8/1第18次会议上和2000年5月在伊斯坦布尔的ITU-R全会上,TD-SCDMA被正式接纳为CDMATDD制式的方案之一。TD-SCDMA是“第一个由中国提出的,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这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6]。

    以上介绍了3G三大主流标准CDMA2000,WCDMA和TD-SCDMA的由来。(事实上,被IMT-2000接受的3G标准还有TD-CDMA和WiMax,但与本文论述无关,故此省略。)这里需要简单说明一下专利、技术和标准的关系。标准指的是各厂商开发的产品在技术参数等方面共同遵循的规范。通信标准不同于其他工业标准,通信标准往往都是根据所采用的技术设计的,甚至直接就是一些技术的组合,因此通信领域的技术和标准很难区分。例如软切换是一种技术,但由于采用软切换的手机只能跟采用软切换的基站通信,那么“采用软切换”也就成了生产手机和基站的厂商共同遵循的规范,即标准。因此通信标准往往本身就包含了详细的技术描述,同时也就涉及到与这些技术相对应的专利。采用了某个标准就意味着要采用与该标准对应的那些技术。因此,更准确一些,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不仅仅是标准,它们实际上都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下面简要介绍和比较这三套标准(技术)的特点和优缺点。CDMA2000采用多载波技术和频分数字双工模式(FDD)和基站间同步,单个信道带宽为1.25M。WCDMA也是采用频分数字双工模式,但单个信道带宽为5M,基站间可以有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TD-SCDMA(以下简称TD)则采用时分数字双工模式(TDD),基站间同步,单个信道带宽为1.6M,此外TD还引入了智能天线和软件无线电等技术。三者比较,前两者需要一对信道来实现双工,而TD由于采用了TDD,可以通过在上下行之间分配时隙来支持非对称业务,不需要成对的信道,因此频谱效率更高些。但TD的基站覆盖面积较小,并且在支持高速移动方面要比前两者差一些。

    技术细节这里不展开叙述。总之,纯粹就技术水平而言,三套标准的差别不大。但作为面向商用化的技术体系,其实际效果究竟如何,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由于TD的提出较晚,现场实验论证和设备调试等方面都不如另外两套标准充分。而且由于中国基础工业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总体落后,特别是在芯片工艺、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和软件设计等3G产业链上重要的配套环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TD相关的产品设备不仅数量较少,质量上也不如CDMA2000和WCDMA的成熟。再加上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营销不力、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竞争对手的有意排挤等很多原因,造成TD在整体上处于弱势。这就好比一颗良种,不幸落到了贫瘠的土壤里,又没有得到很好的施肥和灌溉,还不时遭到害虫的侵袭,发育不良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一点在下面的讨论中将进一步展开。

    关键词(Tags): #中国3G之路(当生)#3G(当生)#TD-SCDMA(当生)#CDMA2000(当生)#WCDMA(当生)元宝推荐:晨枫, 通宝推:南云北望,当生,
    • 家园 不知道谁有兴趣,聊聊三星收购/注资重庆邮电的事情。

      实际上也说明TD已经在3G市场站稳脚跟。

    • 家园 都这年头了,讲TD-SCDMA不同时讲TD-LTE

      说明根本是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活在过去。TD-SCDMA与TD-LTE既有继承性,利益主体和格局又很不一致,不讲这个,说明还没入门。

      国际通信展观感--TD-SCDMA已死

      http://www.eefocus.com/scarletnet/blog/10-10/196942_0fd6d.html

      关键词(Tags): #国际通信展#TD-LTE
    • 家园 泼点凉水,楼主别怪!

      不知道楼主是什么专业,应该不是通信吧。

      这篇文章作为网文讲讲还好,但是如果做论文,就不行了。

      两点不足:

      复制粘贴的东西太多,对这3种技术的描述都还停留在网上介绍的水平;

      主观评论的东西太多,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也太少,你的评论大多是片面的。

      • 家园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只是不好意思点破而已。

        整个3G历程,可以作为学位论文的实在是大多了。无论对哪个专业而言,都是一个个宝库,可以选取一个点,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就可以有突破,形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而不是现在这样的蜻蜓点水似的。

        我认为中国的3G之路应该从94年开始。那时面临一个抉择:上欧洲的GSM还是上美国的CDMA,这直接影响了中国从那以后的通信产业发展之路,以及在欧系和美系之间的选边(看来94年真的发生了很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决策)。

        如果今天我们回首,看一下那些已经消失了的曾经的通讯巨头,以及崛起的中国的运营商,设备商和话语权,都应该归功于当年的决策和坚定的百折不回地执行。

        现在中国的3G之路,又来到了一个抉择点上。形势有点象一,四方面军会师:度过的最艰难的时刻,好不容易会师了,下一步是南下还是北上?是联合还是分裂?现在的各位,谁将是老毛,谁将是国焘?

        • 家园 希望TD-LTE走向国际

          不管TD-SCDMA多么让人头疼,我们还是在TDD等技术领域抢到了不少专利的。

          而正是TDD的频率优势吸引了不少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关注。

          如果TD-SCDMA还是被排挤,被压抑,还只是个中国标准的话;

          TD-LTE是应该大胆走向国际合作,成为真正的国际标准

          今天有条新闻, 外链出处

          1、中国一定要做成100多个国家、甚至印度这么大的市场都对TD-LTE非常感兴趣,但要把中国的东西弄到印度去也不够,日本现在是非常好的TD-LTE市场,包括美国、欧洲。所以,要尽早地进行国际合作,不要把它局限在中国。

          2、一定要考虑整个产业链,我们一个国家担负不起TD-LTE的产业链。

          3、一定要非常早地与各个终端、芯片厂家合作。

          4、TD-LTE和FDD-LTE一定要尽量融合。

          • 家园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诚然也!

            抗日统一战线如此,3G/4G的国际合作亦如此。

            老毛真神人也!

      • 家园 南极兄肯定掌握更多的详细情况,

        能不能写一些,让众多河友了解一下。毕竟河里在海外的不少,即使在国内干通信的也是少数,愿意写的就更少了。

        • 家园 我也是只知道些皮毛,感兴趣的估计也不多

          TD和W的差别主要是空中接口不一样,其他的协议基本上都是照搬W的了。

          TD是采用时分同步的CDMA技术,W是采用频分的CDMA技术。

          还是给高通打工的,也就是扯扯皮少交或不交专利费了。

          TD从模型到应用这一步走得挺难,先天残疾。

          “建设难,维护难,吸引用户难”。

          不能说移动没用心搞TD,开始砸了大钱的,结果算了下账,实在不划算。所以移动现在放慢了脚步,各设备厂商产品的规划和研发也都放缓了。不过TD从建网到现在进步了不少,掉话率从30%提高到5%了,算是能用了。

          移动现在困难比较大,可以说是转攻为守了。

          技术上:

          - 远期把宝压在4G上,在TD-LTE上花了不少功夫。沃达丰和爱立信也非常感兴趣。

          - 近期一是加大了2G的投资,来稳定网络质量;二是大力扩张WLAN,来实现网络分流。

          业务上:

          一是努力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比如手机支付;

          二是整合增值业务,比如Mobile Market。

          W的缺点主要是占用频段,所以贵。用户多了的话,优势就不明显了。联通上HSDPA之前,网络质量好像还不如G网。

          联通资金本来就比较短缺,前期3G投资比较大,利润下降了许多,资金周转速度也放缓了。所以有人说联通用规模来换市场有点赌博的意思。

          国内上3G太晚了,所以留给联通的时间也不多。

          最后说下CDMA2000,技术上还是非常先进的。如果不是高通当初要收那么高的专利费,何至于现在这个地步。电信用这个标准应该也挺满意,虽然现在EVDO的速度不如联通的HSDPA,但是EVDO的高覆盖不是W能比的,可以帮助后进的电信快速建网。另外电信已经遍布全国的WIFI节点,还是会吸引不少人的。

          CDMA在电信手里还是打理的有声有色,并且也在CDMA阵营有了很大的话语权。

          不过电信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向Rev.B演进,还是直接跳过到LTE。

          现在看,今年在一些城市今年已经建成了一些Rev.B,也在做4G LTE的实验局。

          • 家园 高通就是ICT中,C这个行业中的intel

            听过一个故事,CDMA的指令集是由高通的一个副总工程师带领下开发的,好像是中国人。

            EV-DO在高速上网方面优于另外两种技术,Rev.B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在现网上使用了。

            而HSDPA这种东西虽然号称解决了高速上网的问题,但是随着网络结构的膨胀,在后期优化中会出现很多难以克服的瓶颈,虽然都在说LTE,单从理论继承上来讲,CDMA仍然是最优的解决方案。我不看好LTE。

            而WLAN,只能做到局部的通信,所谓WIMAX,技术仍然不成熟,我提到的这些技术,我都有长期的trial经验。几年前各大厂商在帝都做W的trial,我是第一批有幸参与该项目的成员。

            • 家园 呵呵

              那故事还真没听说过。

              HSDPA也是基于CDMA的,只是在R99的基础上加了控制协议。

              EV-DO的优势是覆盖广,但是网速还是比HSDPA慢很多。

              Rev。B倒是不错,只是各家不愿意往这个方向演进。

              LTE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高通已经放弃了自己的UMB,也向LTE演进了。

              并且高通仍然占着重要地位,因为LTE的OFDM等技术也是高通占着核心专利,呵呵。

              WLAN不是全网的通信方案,而是用来off loading的重要手段。另外还有Femeto技术,也是这个目的。

              Wimax主要是被传统的电信集团排挤出去,不完全是技术问题,因为LTE也是类似的路子。

              而这块市场很容易被TD-LTE占下来。

          • 家园 谢谢回复,上花一朵

            我觉得你的回帖代表了这个领域里流行的一些非常典型的观点,所以我有必要把我的看法再明确一下,不然这文章就白写了。也许我下面的话有些不客气,冒犯之处敬请原谅。

            首先

            ,“TD...还是给高通打工的,也就是扯扯皮少交或不交专利费了。”

            这句话说得学术一些就是:“TD使用了高通的核心技术。”这是我非常不赞同也绝对不能接受的一种说法。这话从高通嘴里说出来我还能理解,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很多中国人也跟着起哄,甚至比高通叫的还响,还要理直气壮。凭什么说TD的核心技术是高通的?请拿出证据来。CDMA这个词也许是高通提出来的,但其核心的理论和思路并不是高通他们家的,高通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把它实现了。TD则用了另一种方式来实现它,怎么能说是给高通打工的?哪国的法律都不会认为TD侵犯了高通的知识产权,否则国际电联怎么会接受TD的标准提案呢?

            法律上的事就不掰扯了,认真掰扯起来就没完没了,谁都觉得自己有道理。对于这种无聊的说法,最简单的回应就是:“TD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不服气的尽管去告好了。”高通这些年可没少拿专利讹诈人吧,要是TD真是给高通打工的,还要扯皮赖账不上交剩余价值,高老板为啥到现在还没动手呢?不会是突发善心了吧。

            “最后说下CDMA2000,技术上还是非常先进的。”
            这也是经常能听到的一种说法。不得不说高通在宣传上非常成功,甚至还有不少人说CDMA2000是三个标准中“最先进的”,WCDMA就没这待遇,TD就更别提了。而这恰恰是我非常不赞同的第二种观点。我就纳闷了,它怎么就“非常先进”了呢?什么样叫先进,什么样叫落后?用个OFDM就算先进了?一个系统是否先进应该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的需要,不是说其中用了几个新潮的技术就先进了。每一种技术都有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再新潮,再“先进”的也不例外,而一个系统最终能够的实现效果如何,不是由单一的技术决定的,而是各项技术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产生的整体效应。往往有些时候,在一个系统里应用了某个公认的先进技术,最终效果还不如用个土办法好,因为这个技术也许不适合这个系统。事实上,工程上最稳定性价比最高的往往都是一些很简单的技术,那些在学术界受到追捧的新概念,那些复杂的算法,那些漂亮的公式和曲线在实际上的应用效果未必就好。

            比如下面要说的WCDMA。

            “W的缺点主要是占用频段,所以贵。”

            这也是一个很典型的观点。WCDMA所需带宽较大一直饱受诟病。那些出于种种目的批评WCDMA的阵营每次都拿这个说事。从理论的角度讲,一项技术越节省带宽越好,但这只是理论的角度。实际上这点并不是绝对的。WCDMA需要较大带宽是为了保证速率,相对于那些费尽心机从牙缝里省带宽的技术,W的做法复杂度较低,由此带来的稳定性、低成本等等诸多好处完全可以抵消多占用带宽的坏处,也许还绰绰有余。节省带宽只是设计系统时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而已,W追求的是整体的效果,它算的是总帐。就像一个高手出招,也许看似笨拙,漏洞很多,但它有效。

            反正我是没看出多用点带宽算是W的什么缺点,它现在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3G标准。从通信质量上看,我们同学买了三个上网卡比较了一下,TD的确实要差一些,但W和2000确实感觉不出有什么差别。你也许会说,生产网卡的这个厂家太烂,没能体现出2000的技术优势。但这恰恰说明我的观点,一纸标准本身不能代表全部,一款3G产品的质量主要还是看生产软硬件的工艺水平。TD标准本身并没有致命的缺陷,不然也不可能商用化了。三个标准本身无所谓谁先进谁落后,但我们的悲哀在于,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把TD变成优质的产品,从而充分发挥出TD的性能。我们没有独立的信息工业,我们自己造不出像样的芯片,像样的软件,像样的。。。我们根本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果把2000和TD交换一下,那么2000在中国的命运和现在的TD是一样的。而之所以会如此,当局的失策,媒体的失职等等都要负很大的责任。

            这篇文章本意不是讲技术,而是讲科技产业政策。技术细节一年半载也说不完,就一笔带过了。虽然我水平很烂,但还不至于拿这种文章当通信专业的毕业论文。其实这是一个社科类选修课的课程论文。要是那个研究马列主义的老师跟您一样懂行,我就不用费劲解释专利,标准和技术的区别了。

            • 家园 高通不是因为他的技术,而是因为背后有MD撑腰

              可以说是MD的全球霸权的红利之一(得罪潜伏在高通的河友们了)。

              如果讲的题目是“科技产业政策”,要明白技术是重要的,但不是决定性的。

              举例:2G时代的小灵通。从科技的角度,相对于GSM和IS-95,是一种淘汰的技术(又得罪了!),可是从产业的角度而言,

              1. 培育出了UT斯达康;并使华为和中兴,在这个市场上练了兵,锻炼了队伍,强壮了话语权。

              2. 平衡了中国电信的牌照弱势,制约了移动和联通的过度扩张,使3G发3张牌变得顺理成章。

              所以说,不一定要最先进的,但是要最合适的。

              你不妨假设你是98年的发改委的产业司的负责人,正要制定一份产业发展纲要,于是你拎起了电话机:想想看你会主动给谁打电话,谁会主动给你打电话?

              这样写论文的话,是否就不一样了?

              • 家园 小灵通哪里有说的这么好?

                1. 培育出了UT斯达康;并使华为和中兴,在这个市场上练了兵,锻炼了队伍,强壮了话语权。

                这话说出来,恐怕中兴华为的人都哭了。

                对中兴来说,的确是在小灵通上挣了一笔钱,但是这笔横财,完全打乱了中兴的节奏。正是小灵通的意外之财,让中兴彻底的迷失了方向,丧失了最宝贵的战略窗口期。

                而对华为来说,小灵通战役失败,3G迟迟打不开局面,不得不远征海外。若不是海外市场的柳暗花明,说不定早就死在黎明前的黑暗了。

                而小灵通,最终只是一地鸡毛和无数的电子垃圾。这个市场上,从来就没有什么话语权。

                2. 平衡了中国电信的牌照弱势,制约了移动和联通的过度扩张,使3G发3张牌变得顺理成章。

                这个就更是没边的强词夺理了。对于中国市场来说,两家实力相当制式相同的运营商才是打破寡头垄断的较佳选择。这样终端用户才有自由对抗运营商的资本(你做的不好,我花5块钱换张SIM卡就能炒掉你,而不是花2000块去换个手机)。小灵通时代,联通由于本身C网制式的弱势,是无力与移动抗衡的。唯一能对抗移动的,只有电信。如果不是受小灵通的拖累,而是早一点给电信发移动牌照,同时加强移动的固网,电信行业的垄断,或许早几年就已经打破了。

                至于中国的3张牌照3种制式,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全世界C网都在衰退。2G时代双制式的国家,绝大多数C网运营商最终都是赔钱亏本的。连美国,印度,日本这种传统CDMA阵营的骨干力量,在3G时代都开始向WCDMA演进,而中国3G市场,却因为政治原因,却由本身已经极为人诟病的双制式演进到了三制式,除了制造更多的电子垃圾,拉高设备和建网成本,又给消费者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3种制式在中国市场的并存,不是值得我们自豪,反而是应当让我们感到羞愧的一件事。

              • 家园 小灵通只是培育了ut

                中兴从小灵通挣了钱,培育就谈不上了,小灵通占中兴的比例一直不高;

                华为更不用说,开始都是专心做3g,不鸟小灵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