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3G之路与国家科技战略选择(引言、一) -- lingan

共:💬47 🌺33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3G之路与国家科技战略选择(引言、一)

我的一篇论文,欢迎拍砖。

因为是交给学校的混学位用的,所以用词比较收敛,比如把一些生动的网络语言换成呆板的官样文字。但写的时候还是挺用心的。就不改了,凑合看吧。

3G是3rd Generation的缩写,其全称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在很多文献资料中,3G被看作一套标准或一个技术集合。事实上,3G的涵义不止限于技术层面。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名词,它更多的是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相关的所有理论、技术、产业、产品、服务、概念……等的泛称。从哲学角度讲,这也可以视为技术的社会属性的一种表现。由于3G能够提供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高十几甚至几十倍的信息传输速率,量变引起质变,3G通信系统在功能范围、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相比2G都有质的飞跃。很多2G/2.5G无法支撑的应用,例如宽带上网、视频通话、手机电视、手机网游和移动办公等等,都在3G的平台上得以开展。有了3G,人类5W(Whoever, Whenever, Wherever, Whomever, Whatever)的自由通信梦想将更加接近现实。

2009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简称“移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下简称“电信”),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联通”)分别颁发了TD-SCDMA、CDMA2000和WCDMA三种3G牌照,中国由此正式进入3G时代。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7],截至2010年6月,我国3G用户累计达1606万户,其中2月新增用户达152万。可以大胆预见,随着3G产业的成熟和服务的改善,特别是随着资费的不断降低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功能丰富、物美价廉的3G产品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国3G用户数量将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正如近些年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一样,3G的普及也将对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理念、工作习惯等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而与3G有关的产业链将延伸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相应的产值数以万亿计。

2010年4月,工信部等八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意见》(工信部联通(2010)106号)。《意见》指出:“发展3G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相关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TD-SCDMA是我国通信业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国际标准,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理解这份文件的内容,为何要对TD-SCDMA特别加以强调,3G在中国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中国对3G采取了怎样的国家政策,这些对于通信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有怎样的影响?笔者将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自身对这一领域的长期关注和思考,从国家科技战略的角度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解读,为提高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一点浅见。

一. 3G技术概述

所谓第三代移动通信是相对第一代、第二代而言。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模拟技术,以贝尔实验室研制的AMPS和欧洲的TACS等为代表,能够为少量用户提供简单的话音服务。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数字技术,以欧洲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北美的IS-95等为代表,能够为大量用户提供便宜可靠的语音通信和低速率的数据通信服务,如短消息、彩信等等。但由于速率较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无法支撑海量的数据传输业务。例如网上视频聊天往往需要上百kbps的传输速率,而2G平均速率只能达到几k到几十k。3G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为了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国际电信联盟(ITU)专门成立了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2000 (IMT-2000)标准化组织,并规定了3G系统应达到的一系列技术指标,或称为“指导规范”,其中包括同时支持语音和数据传输,达到200kbps以上的数据传输速率等等。

3G技术并没有严格的统一定义。一般来说,只要一项或一套技术满足了IMT-2000的指标要求,就可以称之为3G技术。但事实上,主流3G技术的核心部分都采用了码分多址(CDMA)方式,而码分多址的关键是扩频技术。扩展频谱(Spread Spectrum)通信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干扰通信技术,其基本思想出现得很早。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实用扩频技术——跳频的构想由好莱坞传奇犹太女明星Hedy K. Markey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提出。1949年,Derosa和Goroff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直序扩频(DSSS)系统,并将其成功运用在从新泽西到加利福尼亚之间的通信线路上。跳频和直序扩频是两种主要的扩频技术,主流的3G技术均采用了后者。理论方面,香农公式等信息论学说成果为扩频通信奠定了理论基础,m序列、Gold序列的提出以及完备正交函数等数学工具为其实现建立了基本的框架。再加上数字集成电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全新的通信体制呼之欲出。

与窄带通信相比,扩频通信具有容量大,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能实现码分多址和抗多径、抗衰落等优点,这也是几大主流的3G系统不约而同地选择扩频的原因。70年代以前,扩频通信主要用于军事领域,直到1985年,高通公司(Qualcomm)在美国圣地亚哥成立,将其引入到商用通信领域。1991年12月5日,在大量蜂窝移动通信工业部门支持下,高通对其设计开发的CDMA蜂窝网进行了现场实验。试验报告表明,CDMA在其理论上分析的优越性,在实际通信条件下是存在的,有实际测试数据证明了系统容量和性能改善了许多,CDMA蜂窝网具有向实用化、工业化发展的价值和可行性[3]。1993年,美国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了第一个CDMA空中接口标准IS-95。需要注意的是,IS-95是一个二代的标准。为了升级到3G,高通等一批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出了CDMA2000并被IMT-2000所采纳。CDMA2000是一套3G空中接口标准,其第一个版本被称为CDMA2000 1x,之后又陆续推出CDMA2000 EVDO和EVDV等1x的升级版。这些标准及其内嵌的技术统称为CDMA2000。由于该套标准及其核心技术由美国高通公司主导,因此往往称CDMA2000是“美国提出的标准”。从IS-95到CDMA2000 1x再到CDMA2000 EVDO/EVDV,是“美国版”的由2G向3G的演进路线。

1990年代末,日本NTT DoCoMo公司为其研发的3G网络FOMA设计了空中接口,并将其提交给ITU作为一种3G标准的备选方案。与此同时,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ETSI)在着手开发3G标准,其提出的方案与DoCoMo的有相似之处。最后二者进行了融合,由此诞生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3G标准WCDMA[5][6]。由于美国高通公司垄断了CDMA2000几乎所有的专利,使用CDMA2000的厂商需要向高通交纳高昂的专利费,因此有人认为WCDMA有绕开高通的企图。但事实上,WCDMA仍有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采用了高通的专利,采用WCDMA的厂商仍然无法避开高通这个“收税官”。在WCDMA之前,由欧洲主导的2G标准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之后又陆续推出了被称为“二代半”的GPRS和2.75代的EDGE来弥补GSM在速率和数据通信等方面的不足。由于GSM和WCDMA的主导者在相当程度上重合,因此一般认为GSM(2G)—GPRS(2.5G)—EDGE(2.75G)—WCDMA(3G)是“欧洲版”的由2G到3G的演进路线。综合各种统计口径来看,WCDM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用户数最多的3G标准。

1998年6月30日,中国原邮电部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现大唐电信)向ITU提交了TD-SCDMA建议草案,从而成为IMT-2000的15个候选方案之一。ITU综合了各评估组的评估结果,在1999年11月赫尔辛基ITU-RTG8/1第18次会议上和2000年5月在伊斯坦布尔的ITU-R全会上,TD-SCDMA被正式接纳为CDMATDD制式的方案之一。TD-SCDMA是“第一个由中国提出的,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这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6]。

以上介绍了3G三大主流标准CDMA2000,WCDMA和TD-SCDMA的由来。(事实上,被IMT-2000接受的3G标准还有TD-CDMA和WiMax,但与本文论述无关,故此省略。)这里需要简单说明一下专利、技术和标准的关系。标准指的是各厂商开发的产品在技术参数等方面共同遵循的规范。通信标准不同于其他工业标准,通信标准往往都是根据所采用的技术设计的,甚至直接就是一些技术的组合,因此通信领域的技术和标准很难区分。例如软切换是一种技术,但由于采用软切换的手机只能跟采用软切换的基站通信,那么“采用软切换”也就成了生产手机和基站的厂商共同遵循的规范,即标准。因此通信标准往往本身就包含了详细的技术描述,同时也就涉及到与这些技术相对应的专利。采用了某个标准就意味着要采用与该标准对应的那些技术。因此,更准确一些,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不仅仅是标准,它们实际上都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下面简要介绍和比较这三套标准(技术)的特点和优缺点。CDMA2000采用多载波技术和频分数字双工模式(FDD)和基站间同步,单个信道带宽为1.25M。WCDMA也是采用频分数字双工模式,但单个信道带宽为5M,基站间可以有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TD-SCDMA(以下简称TD)则采用时分数字双工模式(TDD),基站间同步,单个信道带宽为1.6M,此外TD还引入了智能天线和软件无线电等技术。三者比较,前两者需要一对信道来实现双工,而TD由于采用了TDD,可以通过在上下行之间分配时隙来支持非对称业务,不需要成对的信道,因此频谱效率更高些。但TD的基站覆盖面积较小,并且在支持高速移动方面要比前两者差一些。

技术细节这里不展开叙述。总之,纯粹就技术水平而言,三套标准的差别不大。但作为面向商用化的技术体系,其实际效果究竟如何,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由于TD的提出较晚,现场实验论证和设备调试等方面都不如另外两套标准充分。而且由于中国基础工业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总体落后,特别是在芯片工艺、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和软件设计等3G产业链上重要的配套环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TD相关的产品设备不仅数量较少,质量上也不如CDMA2000和WCDMA的成熟。再加上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营销不力、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竞争对手的有意排挤等很多原因,造成TD在整体上处于弱势。这就好比一颗良种,不幸落到了贫瘠的土壤里,又没有得到很好的施肥和灌溉,还不时遭到害虫的侵袭,发育不良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一点在下面的讨论中将进一步展开。

关键词(Tags): #中国3G之路(当生)#3G(当生)#TD-SCDMA(当生)#CDMA2000(当生)#WCDMA(当生)元宝推荐:晨枫, 通宝推:南云北望,当生,
家园 中国3G之路与国家科技战略选择(三,完)

三. 中国的3G政策抉择及其影响

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运营的格局是这样的:移动拥有G网和TD,联通拥有G网和WCDMA,而电信拥有C网和CDMA2000。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在电信重组结束,颁发3G牌照的那一刻(这一刻可以作为两个时代的分水岭,或者新一轮竞争的起跑线),移动G网的用户数远远大于联通G网的用户数,而后者又远远大于电信C网的用户数。第二,电信的C网和正在建设中的CDMA2000 3G网络同属于IS-95—CDMA2000演进系列,该系列核心技术和专利由美国高通公司所有。前面说了,TD是不折不扣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3G标准。拥有并使用自己民族的核心技术和标准,一直是中国上上下下的梦想,甚至成为了某种情结。这些年来,要求颁发3G牌照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决策层几经考虑,最终做出了让三个超大型全民所有制运营企业分别使用三个不同标准的决定。这样的安排全世界仅此一家。从此,TD不仅在国际上,也将在国内这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上,直面另外两个标准的竞争。这一结果着实耐人寻味。

“科技政策体现了政治主体对科技活动的价值选择,这种选择渗透着科技主题和公众的价值取向,是多方价值取向的妥协、平衡和现实取舍。[1]”中国的科技政策也不例外。试想一下,如果三大运营商全都采用TD标准,首先无论国内国外的厂商都会争相投入TD产品的研发中,因为谁也不会无视一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这样相当于调动全世界的人力物力来充实壮大TD阵营,那么TD面临的产品种类少,质量不够稳定等问题能够迅速得到解决。而质量有了保证反过来会提升TD的口碑,有利于扩展海外市场。由于中国企业拥有TD的核心专利,这不仅是跟国外企业竞争的一大优势,也能在专利费用方面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多年来,中国企业都是被收专利费的对象。在TD上的这一角色转换,不仅带来经济效益,对于民族企业的壮大,提高中国在3G及后续的4G上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都有极大的正面作用。然而这一幕也许永远也不会出现了,因为最终的政策出台,人为造成了中国3G产业三分天下的局面。对于第三代移动通信这一关系国家安全、经济主权和民族产业与科技未来的战略领域,中国当局在本国明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情况下,放手引入了另外两个极具竞争力的、由外国集团主导的标准。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不要说与发展中国家比,就是与自由贸易的倡导者,西方发达国家比,都堪称典范。

然而事实却是,这种安排与市场经济、开放精神、自由贸易之类冠冕堂皇的字眼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一政策的出台,实际上是各方妥协的结果。TD刚诞生的时候,其前景还不明朗,很多厂商都持观望态度,并没有投入TD的研发当中。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很多国内厂商,甚至是一些知名的国内厂商,在制定企业战略时,根本没有投资这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打算,而是把自私短浅的眼光全都盯在国外主流标准上,原因是这两个标准已经商用化了,他们的投资可以很快变成产品到市场上出售。至于民族科技的未来之类的话题,并不在他们的关心范围之内,充分暴露出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在这一点上当局的态度暧昧也是造成企业不放心和不愿投资TD的原因之一。因此当时国内企业对TD的应者寥寥,更不要说国外企业了。当TD的各项工作在有关方面缓慢又持之以恒的推进中相继完成,而当局在3G中采用TD的态度渐渐明朗时,这些企业已经不知不觉站到了TD的竞争者一边。如果国内运营商只用TD,那么这些企业在WCDMA和CDMA2000上的投资就全部(或至少部分)打了水漂,这自然是它们不能接受的。于是这些国内与国外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联合在一起,通过当局内部的买办势力和各种代言人,拼命向政府游说,向决策层施压。而决策层又缺乏支持自主创新、保护民族科技成果的决心和魄力,这样才有了三大运营商分别使用不同标准这样不伦不类的安排。

如果说当局在支持TD上毫无作为也是不公平的,具体表现在,他在技术层面上使了一手“田忌赛马”。三大标准中最为弱势的TD交给了移动,因为移动是三大运营商中实力最强的,至少是经济实力最强的。而竞争力最强、应用最广泛的WCDMA颁给了实力最弱的联通,竞争力稍逊一些的CDMA2000颁给了实力稍强一些的电信。这样的安排可以保证至少在目前,无论是WCDMA还是CDMA2000都不会对TD构成致命威胁,从而给TD留下了一片生存空间。事实上从市场份额来看,目前三大运营商也确实不相上下。这样的安排充分说明当局支持自主创新、保护民族科技成果的愿望是善良美好的,同时头脑也是清醒的,它很清楚技术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投入的竞争,说得直白一些就是钱的竞争,比的就是谁的资金投入力度大。然而当局在战略问题上态度不端正,意志不坚决,仅寄希望于用一些低层次的手腕达到目的,在原则问题上轻易妥协,由此带来一系列长远的弊病。

1.重复建设

三大运营商采用不同的标准意味着要建三个全国性的3G网络,这无疑是一种浪费,由此增加的成本最终将全部转嫁到中国消费者身上。

2.增加了消费者的不便和负担

在2G时代,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最大的特点是“机卡分离”。消费者可以任意选购一款中意的手机,然后经过比较,任意选择某个运营商的某种服务。如果中途发现另一个运营商的服务更好,可以随时更换手机号码。这一点与国外通行的手机与运营商绑定的做法正好相反,也为消费者带来很大的便利和自由度。而到了3G时代,由于三个标准完全不兼容,客观上造成了手机与运营商的绑定。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想换一个运营商,就必须同时换一部手机。如果消费者喜欢某一款手机的设计但又不喜欢与该手机绑定的运营商怎么办?答曰没有办法,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

3.TD的前途极大受限

这是TD最大的悲哀。“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之后,原本不多的人力物力被分配到三个标准上,这对于投入本就偏少、产品研发本就相对薄弱的TD来说是相当不利的。结果到现在,TD还只能龟缩在中国大陆求生存,在海外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这是其一。其二,3G最有潜力的增值业务是宽带上网,而人们上网浏览的内容都存储在固网的服务器上。电信重组之前,原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几乎垄断了中国所有的互联网基础设施。重组之后,新联通得到了网通,电信原本就是最大的固网运营商,而移动仅仅得到了实力微弱的铁通。当用户通过TD上网时,实际上登陆的是电信和联通控制下的服务器,其收入的一部分要支付给WCDMA和CDMA2000的运营商,即联通和电信。使用TD的用户越多,电信和联通的收入也就越多,WCDMA和CDMA2000也就越有保障。这是TD不得不面对的尴尬。可见貌似“费厄泼赖”的安排,其实一点都不“费厄”。

2008年,中国电信与高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电信被称为“高通赖以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电信和高通的媾和是可以预见的,因为电信从C网到3G的升级全部要用到高通的技术。这样,中国电信这个超大型全民所有制企业与西方跨国公司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市场上共同进退。大树底下好乘凉。从此高通可以安心地做一个收税官,而中国电信会不遗余力地做好拓展市场,打击另外两家标准——CDMA2000的竞争对手——的工作。这个故事的悲剧在于,电信是一个超大型的国有企业,在现行体制下,它是不会被市场淘汰的。也就是说,退一千万步讲,即使TD在市场上击败了CDMA2000,抢走了它的所有份额,政府也不会让无以为继的电信倒下去,电信的身份让CDMA2000在中国获得了它在其他国家得不到的“免死金牌”。

自打TD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遭到来自各方的明枪暗箭。由于避开了高通的专利大棒,高通对TD更是小动作不断,包括收购中国TD厂商,到处散布“TD用了高通的核心技术”的言论等等。高通的逻辑是,只要跟C.D.M.A这四个字母沾边儿,就得向它交费。这是毫无道理的。CDMA的核心——扩频通信、伪随机序列等理论和技术不是高通发明的,高通只是对其加以包装并起了个名字而已,最多也就是收收包装费。如果没有采用高通的包装,凭什么要向它交钱?戏剧性的是,很多国内媒体都不加分析地报道了高通的说法,成功地充当了高通的扩音器,也不知道是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现代的科技竞争是系统的对抗,除了资金的投入、人才的培养,舆论导向和公众参与水平也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国内媒体的立场、责任心、新闻素养和宣传水平跟西方媒体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尤其是网络媒体,大肆转载和报道诸如“TD不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专利只占不到百分之十”之类不利于TD的胡说八道,在误导公众,扰乱军心上可谓“功不可没”。

中国民众在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方面的无知和冷漠简直令人发指。一般的老百姓在选择3G产品的时候,以便宜省钱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在商家诸如“最大速率多少多少”之类误导性的广告宣传中眼花缭乱。像国家经济和产业安全等问题,是既不懂也不关心。网络上的言论多是盲目跟着媒体的人云亦云,真正支持和维护本国科技成果者寥寥无几。

企业不支持,民众不配合,媒体泼冷水,当局不作为,这就是孤军奋战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所处的境况。在围绕TD和3G的乱局中,这些脚踏实地的基层科研人员最值得同情。也许TD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许它在技术上不算是有优势,但他是许许多多普通的一线科研人员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上奋斗出来的。多少人的辛勤汗水,多少个不眠之夜,才换来中国人在3G国际竞争中的一席之地。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们和他们的热情主宰不了TD的命运。

四. 结论——民族科技的未来

3G牌照已经颁布了一年多,围绕它的基本国家政策都已尘埃落定。然而这些政策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发人深思的。如果当初把对TD的支持进行到底,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绝对不会是今天这个局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遗憾。在下一步从3G向4G的演进中,TD(TD-LTE)的命运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不管怎样,一个国家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尤其要团结一致,形成全民自觉维护和支持自主创新的氛围和体制,才能让整个国家原本薄弱的科技力量不断壮大,民族科技事业的未来才有希望。

关键词(Tags): #移动(当生)#TD(当生)#联通(当生)#G网(当生)#C网(当生)通宝推:小书童,王树,伊通河畔,陈王奋起,
家园 中国3G之路与国家科技战略选择(二)

二. 中国的3G发展历程

介绍3G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要先从2G说起。90年代初,中国首先引进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当时新组建的移动公司和后来拆分出的联通公司均建立了全国性的GSM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而CDMA的引进却一波三折,期间经过了多方的激烈争论和入世谈判等历史事件,终于在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和美国高通签订了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引进IS-95系列的CDMA技术铺平了道路,这就是联通C网的由来。至此,中国两大运营商共拥有3个全国性的移动蜂窝网络,即移动的G网(GSM)和联通的G网与C网。

当2G产业在中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3G的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工作正在全世界轰轰烈烈地展开。作为一个庞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稍微有点实力的国家、跨国公司和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都卷入对未来3G标准主导权的激烈争夺中。吸取了2G时代中国完全没有核心技术,全靠引进,既被外国厂商和专利持有者拿走了高端利润,又不利于国家安全的教训,中国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也参与了3G的标准化工作。在当时的邮电部科技司的直接领导下,由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队伍在SCDMA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和起草符合IMT-2000要求的我国的TD-SCDMA建议草案。经过努力,TD终于与CDMA2000和WCDMA并列,成为IMT-2000的3G无线通信标准之一。

TD采用了时分双工、智能天线、接力切换等区别于其他3G标准的技术,自身极具特色。在TD相关的专利中,大唐占其中的12.2%,(不同的统计口径该数字可能有所不同,但上下相差不大。)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这12.2%的专利,却涵盖了TD绝大部分核心技术,是构成通信网络最关键的元素。加上其他国内厂商和科研机构拥有的专利,可以实事求是的说,中国方面掌握了TD的核心专利,TD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技术体系。就像高通声称拥有3000多项CDMA专利,其中真正称得上是核心专利的也只是其中的极少数,其他的都是一些外围辅助的、不重要的、可以替代的技术专利。为了整合协调产业资源,2002年10月30日,TD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联盟以大唐、中兴等中国企业和研究单位为主,联盟内的企业可以通过专利共享等方式,免费使用TD有关的技术,从而避开了来自国外的知识产权大棒。

对于这些年来,被高昂的专利费和没完没了的知识产权诉讼折腾得死去活来的中国IT产业界来说,TD的横空出世无疑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事。但仅有一纸标准是不够的。由于上一节所述的那些原因,TD的产品开发等工作比另外两家要迟缓。另外电信重组久拖未决,等等这些因素加起来,导致3G牌照迟迟不能发放。直到2009年1月,TD相关的技术准备基本到位,电信重组已经完成,技术、政治、市场等各方面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有关部门才颁发了3G牌照。其中移动获得了TD的经营许可证(牌照);原联通将C网交给电信以后,与网通合并组建了联合通信网络公司,即“新联通”,新联通获得了WCDMA的牌照;拥有了C网的电信获得了CDMA2000的牌照。至此,三大主流3G标准在中国正式商业化。

关键词(Tags): #IMT-2000(当生)#SCDMA(当生)#TD(当生)#GSM(当生)#CDMA(当生)
家园 别忘了提一下长城通信公司

IS-95最初就是由他们搞的,京沪穗建了3张网。中央一声令下:

xx不能经商

于是整体划拨联通。

家园 怎么没有最精彩的部分?故意选择性省略?

3G之“路”应该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集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利益博弈学,商业厚黑学的巨著。在02到08年发生了太多的事,你怎么都不提,就这样蜻蜓点水地写?

家园 才疏学浅,了解有限

都说了,是混学位用的。我一介小小书生,哪知道那么多内幕啊,就是说说自己的想法而已。

要不您讲讲您知道的故事?

家园 现在还不能讲,毕竟横看成岭侧成峰

利益交换几时休

昨日是友今为敌

明日又成“老朋友”

家园 不厚道啊

你想引诱别人来放炮?

家园 我就是从长城开始用的CDMA

02年并入联通后开始用短信和广大GSM用户交流,当时我的手机是办公室里唯一一个16和弦铃声,很是得意一阵。

家园 这一句说反了。

当时新组建的移动公司和后来拆分出的联通公司均建立了全国性的GSM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是新组建的联通公司和后来从电信拆分出来的移动公司。

更准确的说,电信公司从90年代中期已经开始建设GSM网络,在拆分时网络覆盖早已经优于联通。

家园 信息量真大呀, 谢谢, 送宝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挑能说的说说嘛,哪怕模糊点也行

要不然就别提这茬。

不可沽名学葡萄啊,呵呵

家园 非常感谢MM的信息,不过,我倒觉得这真不是一个坏结果

民族品牌被用烂真不是第一次了,打着民族品牌骗老百姓的钱然后屁事不干,最后因竞争乏力退市的例子可不少了。资金是产业兴起重要的一环,但是光拿钱不干事也是最常见的选择,创业版现在不就快成笑话了嘛。要想民族品牌真的壮大,还是要靠拼出来,现在把外资狼留下来了,国内那些指望一同玩游戏圈钱的主也就没指望了。真正的产业振兴绝对不能靠垄断,垄断只能短期获利,虽然这个短期其实不短,但是美国现在就深受其苦,耐心看未来的演变吧,我认为前景其实已经非常明朗了。

家园 收藏了!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

很好!

家园 泼点凉水,楼主别怪!

不知道楼主是什么专业,应该不是通信吧。

这篇文章作为网文讲讲还好,但是如果做论文,就不行了。

两点不足:

复制粘贴的东西太多,对这3种技术的描述都还停留在网上介绍的水平;

主观评论的东西太多,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也太少,你的评论大多是片面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