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陈凯歌阉割赵氏孤儿 -- 胡杨

共:💬237 🌺1239 🌵2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陈凯歌阉割赵氏孤儿

    昨天晚上看了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影片很一般,即不象《无极》那样烂,也不象《梅兰芳》那样出色,就是一部平常电影,影片前半部还可以打个80分,后半部基本就是个及格的水平,葛优演的还是不错的,更引人注目的是演赵家孤儿8岁时的小男孩。但在看电影的时候我隐约有一种感觉,这感觉慢慢的越来越强烈,逐渐在脑子中形成一个词:阉割。对,就是阉割,陈大导演阉割了赵氏孤儿,阉割了这部剧,阉割了中华文化,对陈导演真是佩服的紧。

    本来《赵氏孤儿》中的人物都是舍生取义的角色,程婴和公孙杵臼都是为忠义所感的义士,为救忠良之后,一个甘愿身死,一个甘愿承担比死亡还要痛苦的骂名苟且活下去,程婴是为了救赵家遗孤主动把自己的孩子献出去换赵家孩子的性命,然后寒心茹苦的把孩子抚养成人去报仇。

    而在陈大导演的电影中,是由于一系列的阴差阳错造成的这个故事,程婴没有想过要多么尽力的保护这孩子,只是想尽快将他送出去,完成孩子母亲的嘱托,他妻子更是面对搜索的士兵时毫不犹豫的将赵家孩子交了上去,程婴犹疑中没有将孩子的身世供出,由于误会,屠岸贾认为程婴的孩子是赵家的,将其杀死,原故事中的精髓,忠义的思想被陈导演一刀割了个干净。

    叹息,我可以明白为什么导演会这样搞,因为他不相信,不相信这世界上有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传奇,他不能理解中国人舍生取义的精神,不理解世上会有这样的牺牲,现今的社会不会再有赵氏孤儿这样的传奇了,现在的人不会再有程婴这样的傻子了,陈导演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把这个故事解释的让现在的人能理解能相信,这不知道是不是另外一出悲剧。

    通宝推:大海,大熊甲,樱木花道,老树,读书点com,南云北望,我来也,
    • 家园 准备收草

      本来《赵氏孤儿》中的人物都是舍生取义的角色,程婴和公孙杵臼都是为忠义所感的义士,为救忠良之后,一个甘愿身死,一个甘愿承担比死亡还要痛苦的骂名苟且活下去,程婴是为了救赵家遗孤主动把自己的孩子献出去换赵家孩子的性命,然后寒心茹苦的把孩子抚养成人去报仇。

      牺牲尽管让人敬佩,为什么牺牲才重要。

      舍生取义,没错。可是什么义?

      程婴,公孙忤臼被忠义感到,那是什么忠义呢?赵氏的忠义是谁定义的,是有公论的还是后世传说?二者与赵氏又是什么关系,是单纯的忠于主人还是有公义在?

      外链出处京剧中,二者是赵氏门客。如果单单这么讲,两个门客保护小主人复仇,这几乎成了基督山伯爵了。

      赵氏孤儿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忠义。然而,忠义必然要有一个让人信服的义!

      牺牲是了不起的,但牺牲的理由才是重要的。

      而问题就在忠义这里。

      所以拿历史上出现过的牺牲事件来批评陈凯歌是不成立的,因为那是有成立的理由的。那是一个足以说服大家的理由的。正如我会被刘老庄连的故事而感动,但对于张灵甫只是略有敬意罢了。

      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了那个忠义的土壤,程婴公孙忤臼是赵的门客,所以忠的理由是说服不了人的。而赵氏的忠义在整个故事中是被贴上去的,是标签。这是说服不了人的。

      不是陈凯歌阉割了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已经改变了。你现在让一个人视另外一个人为主人,并且忠于其到了可以牺牲的程度,这是会被接受的?

      所以,事情到了陈凯歌这里,变的很诡异。这是一个牺牲的故事,而牺牲的理由是必须确立起来的。

      要说服大部分观众,那也只能如此了。

      为了把最大的观众带进来,程婴和赵氏就不要有太大的牵连。因为没有大的牵连,最大的牺牲也就不可想象。于是程婴也就成了一个被卷入进一个漩涡的人,一个不得不牺牲的人。结果,陈凯歌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因为赵氏孤儿最为打动人的就是牺牲。

      牺牲的理由显得那么苍白,牺牲显得那么勉强,如何再想和观众取得共鸣?

      为了从坑中爬出来,主题就要改。为忠义而牺牲就成了我的牺牲不是为了恨,而是爱。

      起码,陈认为这个理由说的过去。在以往的整个架构中,孤儿活下来的唯一理由就是复仇。他就是恨的工具。而这个故事中,孤儿是悲剧的受害者,他更像是个人,他的自由意志决定他去复仇。

      总结,

      不是陈凯歌阉割了中国文化,而是如今的文化不再完全接纳过去的价值观。

      为忠义而牺牲和牺牲不是为了恨,而是爱我认为都很好。如果想拍为了忠义而牺牲,最好去拍刘老庄连。

      牺牲是伟大的,但为了什么而牺牲才是最为重要的。这点,他比集结号强。

      • 家园 历史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她负载着过去的文化

        我们为什么现在要去探寻古人的作为?难道仅仅是为了寻宝?不宣扬自己的传统文化业就算了。居然还要为了现在的糟粕去篡改过去的精华。这样的事情难道不应该被批判被唾弃?!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死去的人何止亿万。在这亿万逝去的生灵中,又有多少能成为支撑起中华文化的柱石呢?

        今天可以恶搞赵氏孤儿,明天来个笑谈岳飞。让文天祥与赵敏谈恋爱最好殉情身死。这样的文化制品根本就是毒药!是那些妄图毒害我们中华文明的毒药!

        有些事情可以玩笑,有些人物可以细说。但是那些涉及到中华民族脊梁的人物和事例最好我们还是多抱有一份敬畏的心情比较好。

      • 家园 从史记的记载看

        从史记的记载看,程婴和公孙杵臼受恩于人,在赵家几乎全家死难的情况下愿意以死相报,抚养孤儿,当然也应该算得上忠义吧,忠于人,事,义于朋友,不过呢,这只能算得上是小忠,小义,因为从来没有什么涉及救全国婴儿的记载,事实上也不可能。

        但是史记中同样记载,他们为救赵家的孩子,献出了一个无关的孩子,一个无辜孩子的生命,来报答赵家于自己的私恩,这种行为,在哪个时代都不算小节吧?所以他们虽然有小义,却是是有亏于节的。

        至于谈到传说中的赵氏孤儿,这个从战国到元朝,不比从元朝到现在短吧, 元朝时的改编, 本来也是为了时代的需要,改历史的真实,以浇自己这块垒罢了,不过那个故事讲得好,自然就流传成为经典拉。

        不过传说可以改历史,电影当然也就可以改历史,或者改传说了,不过改得好不好,能不能成为另外一个经典,就另当别论了。

        这和色戒那类的改编还是不一样的。

      • 家园 同意文化随时代变化,但是

        我自己理解的原因是陈认为原剧本缺乏所谓连贯的"张力":我们熟悉的剧本中除了开头灭族藏孤一段气氛很紧张之外其他的部分似乎就“欠点意思”了——要么是一方躲在深山中的“独角戏”,要么是一场几乎可以预料结局的谋杀。

        这样的剧本很可能最后会拍成去年的那部《梅兰芳》式的分段结构。一个可能就是观众(比如俺)在理解上可能不能够很快适应时间的变化。于是陈就改编了故事,我们也就看到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电影

        至于说“忠义”是否还被人所接受,事实上电影和您的理论似乎是存在一个矛盾的:公孙杵臼。身为原故事里的两个英雄人物之一,公孙杵臼在电影版本里“献身”的原因依旧是“赵氏故交”;这一点似乎陈也认为可以被观众自然而然地接受所以就没多做铺垫(又或者是公孙杵臼的地位太低下了,不值得多费笔墨?

        • 家园 程婴是主要人物么

          他的主题意义也最大麼

        • 家园 恩,你看到了问题本质

          就是陈凯歌这部电影本身太烂。其实这和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某种价值观是两回事。

          《赵氏孤儿》原作是一个旧瓶,里面装的是陈年旧酒。陈凯歌希望在这瓶旧酒里掺杂些新的香料。问题就是,他的新香料太烂,新酒的味道观众接受不了。所以自然而然,观众就会怀恋旧酒里的老味道。

          就我个人认为,陈对《赵氏孤儿》想怎么改那是他的自由。他就是把屠岸贾拍成能变成飞机的红蜘蛛也无所谓,只要他能让观众买账。让观众买账不难,把电影拍得好看。好看的电影里面宣扬的东西,自然很容易进大众脑子里。举个例子,《勇敢的心》里那位临死前那一嗓子“freedom”,是历史上华莱士想喊的还是导演自个想喊的?观众谁会在乎这个。甭管谁想喊的,看的过瘾自然觉得喊得好。你陈凯歌现在也让程婴扯着嗓子喊“人性~~”,观众买账么?票房说话,没有。

          那就不要怪大家骂了。《赵氏孤儿》这个旧瓶旧酒不是你姓陈的一个人的,他属于大众,属于这个国家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你没那个金刚钻却非要揽瓷器活,没那个牛B却非要装B,那就不要怪大家骂你是傻b。

          • 家园 我倒不觉得是他的料太差

            我知道柿由民煮党那一套令人反感,不过那些东西还吧能把他视为垃圾。

            我觉得还是瓶弄错了,传统的力量他强大了。他改个名字,未必是个挨骂的电影。赵氏孤儿的意义就是忠义。

            这就有点像可口可乐的瓶子代表的就是那个味,要是打开可口可乐,喝到的是百事的味,管你下料多足,人家还是会骂你欺骗消费者的。

      • 家园 我有两个问题

        一,“两个门客保护小主人复仇,这几乎成了基督山伯爵了”

        《基督山伯爵》虽然是个复仇故事,但和门客有啥关系?

        二,陈凯歌这个电影,到底是改编自《史记.赵世家》的事,还是改编自戏剧?

        如果答案是前者,你的发言我认为有一定道理。

        如果是答案后者(我个人认为是后者,电影名本身来自戏剧名,当然有些一口一个“凯歌”的可能不同意我这个判断。但我坚持),请不要忘记,首先《赵氏孤儿大报仇》诞生以来已有数百年历史,本身就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所以提到“赵氏孤儿”这四个字背后蕴含的伦理价值,要关注的不应该只是《史记.赵世家》那个时代门客与恩主之间的“忠义”,还有《赵氏孤儿大报仇》那个时代的道德取向。

        “屠岸贾得知赵氏孤儿逃出,竟然下令杀光全国一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违抗者杀全家诛九族;程婴为了拯救赵氏孤儿,决定献出自己的独子,以代替赵氏孤儿”纪君祥为什么要做这种剧情安排,你认为他没有考虑到元朝时人的道德观念已经不同于春秋时期?就是认识到了,所以他才要把程婴对赵氏孤儿一人的“小义”上升到为了全国婴儿的“大义”

        好,问题来了,在今天,你认为一个为了拯救全国婴儿而献出自己孩子生命的人是否可称得上忠义呢?

        我看这才是问题吧。

        • 家园 这个问题需要假设。

          如果献赵氏孤儿以救全国的婴儿又如何?

          献孩子,足够义,还不够解释忠。而且这个义和那个忠还不是一条线上的。门客忠于的国家还是主人?如果是国家,如龙门客栈般的牺牲,那也是伟大的。

          陈凯歌照谁改编的,这个应该问他,但我觉得赵氏孤儿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改编中的状态。而且我也说过,这是他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基督山的复仇说不上大义,而赵氏孤儿的大义是被历代传诵的。问题在于忠义,而忠义如今是出来问题的。这个问题不是陈造成的。

          • 家园 咬文嚼字有意思么?忠义、忠贞、忠诚

            这些形容词什么时候、怎么分两条线?我对别人说我对我老婆很忠诚,难道还有sb理解成我对我老婆个人宣誓效忠了?

            程婴对国家不忠诚么?保存忠良骨血不算忠于国家?诛奸讨贼不算忠于国家?

            切。

            • 家园 大义么、你说的

              赵氏孤儿的义是大义,而不是小义。

              献自己的孩子拯救千百万孩子,那为什么不能献赵氏。

              这个故事成立的在于,赵家为忠臣,屠岸贾为奸臣,程婴忠于国家大义。不客气的说,我们这个国家已经有点是非不分了。

              另外说,赵氏的忠臣形象不够丰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