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茗谈(三十三) -- 本嘉明

共:💬32 🌺23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茗谈(三十三)

    <易经>本身,是占卜的解卦,很多卦辞是专为解卦而撰写的。如果完全无视这一功能,而把全部内容挪为他用,当作心灵鸡汤,应该也不尽正确。

    既然大家在忙总带领下,对易经的兴趣逐渐加大,那么不可避免,要面对这一问题:占卜算卦,有所趋(吉)避(凶),从而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这个,您是信,还是不信?

    这不单是研读《易经》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小本对这个,其实所知甚少甚肤浅,不揣冒昧,在这里说说自己的想法,破出一个题目来,希望大家讨论吧。

    之所以说这个,还有一个原因,我认为现代的“全球地缘战略”,本身就是一种进化了的“超级风水观”。

    今天的中国,如果不发展/蜕变一下旧有的文化,那么空有经济繁荣,也不过是浮云。因为经济活动有周期律,总要起伏,像日本90年代一样,稍一蹉跎,推进文化的机会就失去了。

    另外,在<论语>的《雍也篇》和《先进篇》里都说道,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大家不要误解,孔子是相信有鬼神存在的。只不过,他认为“鬼神道”与“人道”还是有距离的,不要搅合到一起。尤其对从政的人来讲,把政治与宗教搞到一起一定完蛋。所以,他坚持对“鬼神道”敬而远之比较好。

    (一)

    先从“狮子座a星”兄解“履”卦说起。他解得好极,对我有突破性的启发。

    20年前我就读过一遍易了,但今天刚刚理解,原来可以反过来看一些细节。

    64卦,是两两上下对应的,就是说,你把任何一卦的卦象上下颠倒过来,一定是另外一卦。但是,如果我们把卦的正反,也颠倒一下呢?

    现在我们看到的卦象,是印在纸上,是两维的。如果我们想象这卦是由六根积木搭出来,是三维的,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转到背面去看一看呢?

    所谓“转到背面”,就是把一部分系辞,按善恶,凶吉,生熟(就是元亨利贞),咸淡(这个不算,一思考严肃问题就又想到吃了),反转来看呢?

    所以这一节的主题,就是:bad is beautiful。

    我们在中学时就学习过,美国黑人在60年代争取平等的权利时,自尊地喊出:black is beautiful。今天我照抄过来,颠覆一下下自己的大脑。

    在<易经>里,“凶,不吉”等等,都是常见的,看到这里,往往心生惕惕------老祖宗已然指条明路,生怕自己行差踏错,也跑进这么个坑里,对不起列祖列宗。无疑,这些都是“坏”字眼,好比今天我们说“差劲,不良,孬”等。但问题是,列为“坏”,可以有两种标准,一种是客观的,比如说,机器坏了;一种是主观的,道德的,比如说,这人很坏------他/她显然不是像机器那样无法运转了。那么问题就在后一种了。

    我们当老师的,可以说“差生”;在银行干“风控”的,可以说“不良贷款”。这都是坏的,是不是?

    不全是。我们从英文来看。“差生”,不是“bad student”,应该是“weak student”;不良贷款,不是“bad loan”,而是“non-performance loan”。

    注意,这两个英文里的“坏”,全部是中性的,没有道德上的指摘。差生,是在“课堂学习”这个狭窄领域能力较弱的学生,其他方面说不定是个天才,也可能生性良善,比那些哈佛管理学院出来的CEO好太多。不良贷款,是运用得无效的资金,可不是刘跨越的赃款。

    我个人觉得,中国文化的总根子,是“道家”和“阴阳家”,儒家的辈份要低很多。

    我的理解,<道德经>是探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相对应的,<易经>是探讨“鬼神道”与“人道”的互动。

    当然老子是集中了前人的智慧结晶,集大成者,不是他一人之功。“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地不仁”,自然界的最高规律也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说句大逆不道的,这个最高规律,换个名字,就是各宗教的主神吧?)

    但后世------不单单儒家------把这一切涂了一层“善恶”的油漆,“天人合一”,那么“天”就必然地人格化了,有了喜恶,有了是非感了。天子(人皇)如果很会做人,老天就会喜欢你,降些祥瑞给你,送几百个通宝之类------完了完了,你要这么想,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了,在哲学上你堕落鸟,或者说,你把“天格”堕落鸟。

    在“道”的角度说,人,是绝对配不上“天”的。人不配让“天”有人格,有善恶。这些是是非非,不过是渺小的人类社会自己折腾自己的“小儿科”而已!不过是人脑子里毫无意义的幻像而已!

    所以,初生的赤子,野外的动物,没有这些头脑里的污染和折腾,比饱学的读书人要纯洁高贵。从这个角度,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狼图腾>,同野生世界打交道惯了,更理解什么才是“长生天”,看不惯“文明化”了的孔乙己那幅屌样嘛。

    所以我们回过头看孔子重编过的文王64卦,就可以想想,他老兄说的“不吉”,吃了到底会不会拉肚子?

    但公允地说,孔校长治学是很老实的,哪像今天的学术带头人,经常把人家扒光了乱来。所以他老人家基本尊重了中华文明的第二代核心周文王的工作成绩(第一代核心是考古发掘出了“河图”的伏羲),那么这些“凶吉”,就是文王本人在工作中高瞻远瞩地指出的。所以文王算是主犯,我们只判老孔这个从犯坐牢,那就枉法了。你既然要说“凶吉”,那当然就带了人类的喜恶色彩了,我们人不喜欢的,才叫“凶”嘛,其实说不定对自然界来说,减少人口,低碳环保,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吉”呢。

    那么说,<道德经>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面向整个自然界的红宝书;而易经呢,就是人类专用的“人间指南”。

    但这个“人间指南”,是针对既得利益团体的,不是针对某社会全体国民的,更不是针对别国的。要知道,善恶是因,凶吉是果。“恶”是一个某方用道德界定的行为,发展成了实际结果,被主流舆论所反对,那就是“凶”嘛。而同时说,如果敌对的双方都用<易经>指导自己的行为,对于同一个事件(比如一场战斗),都认为自己行动得当,是贞吉的一方,那又谁对谁错呢?战斗的结果,谁会输呢?(小本在《本嘉明科幻系列》里说起过,日本有个易学家,用易经事先算出,甲午之战,日本会胜。)

    在履卦里,六三身为弱势的一方,从正面看,从主旋律看,当然被认为是不吉的一方(在印度教里,大概就是不可触摸者吧),他就是否一定要认命,承认自己是差的,孬的,坏的,脏的,边缘的,然后,就找块豆腐撞死算鸟?如果我们转到背面一看,乖乖隆地冬,千顷地里一棵苗,整个旧中国就这么一个可操作的革命思想,这不就金贵了吗?

    (二)

    <易经>在占卜上的应用,首先建立在一个前提上:有鬼神。

    不信不灵嘛。

    起卦,就是惊醒鬼神,打开一个窗口,界通阴阳,同鬼神进行“交易”,首先是交换信息,因为鬼神可以知道你的未来,而你不知道。其次,是央求鬼神替你改变未来的命运,这你凡人也做不到,这一步,就是所谓“祈福改运”之类。

    那么首先的问题是:本嘉明,你信不信有鬼?

    这个问题,小小本早问过我了,因为加拿大的儿童电视节目里,“捉鬼”是永远的热门。我是这么回答儿子的:

    “没有可重复的科学实验,证明有鬼;同样没有可重复的科学实验,证明没有鬼。”所以马照跑,舞照跳,捉鬼烂片照看。

    我们先从“相面”说起。

    除了中国,犹太等古文明,都有类似的学问,比如西方有十二宫,看手相,塔罗牌算命。中国的“相面之术”,是自己独立发展起来的,那么,现在拿来看外国人(比如白种人)的面相,合用不合用?整过容的面相,还能不能看?这些问题,专业命理师们自有一套说辞,退一万步,承认这样看相就不准了,这个,我们吃了几年“科学文明”饭的,还能理解。

    但你要说,巴菲特有钱,从面相上看,是长了个好鼻子,那我小本整容整出同样一个鼻子,就自然时来运转,跟老巴一样有钱了,你信不信?

    我们当然不信。但对于“风水”来说,似乎很多人信“风水”,图的就是这么回事:改运。自己布个风水局,似乎就可以不劳而获,坐等大运上门。

    人不相信自己能预知未来,就求助于鬼神;人不相信自己能改变命运,就求助于鬼神。

    如果真的有鬼神,小本跟孔校长的意见是一样的:与其跟那边有这层来往,不如没有。就是“敬而远之”。

    因为,如果这一念咒一起卦,常常是不灵的,你拿来干什么?有了好过没有,就是安慰自己,去除一些鸭梨和焦灼感?长此以往,跟磕麻醉药上瘾,有很大区别吗?出门买菜,左转还是右转,先起一卦,你烦不烦啊?

    如果这样一念咒一起卦,常常是很灵的------那就更麻烦了。人自己不能改运,求助于鬼神,五鬼搬运,人家有这个能力,替你改了。但是,这是交易耶,你到老拿什么还人家?像浮士德那样,抵押自己的灵魂?

    所以,我比较赞成的基本态度是:我用“风水”,不是风水用我。

    我根本不懂风水,家居摆设,流年运程,从不关心。因为道理很简单,人家德国人,北欧人,似乎从来没有这些个花花肠子的,也似乎过得不比我们这些“更文明”的人差,可见直接无视,是可操作的。万一我家摆了个很恶的风水局,我走到哪里随便一坐,正好坐在“刑杀之位”,我根本不懂,又从何恶心起来?做人岂不快活许多?

    但,这仅仅适用于阳气盛的平头小百姓。大户人家如李嘉诚,甚至比尔-盖茨,对风水都是恭信如仪的。这可以理解,罩着那么多人吃饭的,责任重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信一信也不坏,多买道保险嘛。而且商场之上,很多是暗箭杀人(商人不同于军人,没有“暗箭伤人”之说,出则必杀),莫名其妙就着了道,木有道理可讲的。

    当然,对国家就更不是小事了。前几年上海造“国际金融中心”,风传是日本风水师故意来破上海,甚至中国的龙脉风水,大家应该还记得吧?上海当年造高架时,因为一根桩子打在龙头上,据说龙华寺的住持出手,拼出自己性命才打下去,也传得很盛的说?(这两件事,小本都不辨真伪)

    但是,承认是靠鬼神之力显威,很多人是反感的,于是堪舆界(风水界)又与时俱进,有了一些新的理论。同以上的“鬼神论”一样,小本把这些新理论罗列在这里,并不是支持这些理论,而是觉得有几分道理,不容易反驳,拿来看看,并不一定是瞎耽误大家工夫。

    堪舆界这个新的理论是:没有鬼神,但有宇宙神秘背景力量存在。风水布局,峰谷陡峭,可以改变神秘粒子流(也就是所谓“龙气”)的走向,烘托出一个好的结局。

    本嘉明:【原创】茗谈(三十二)

    通宝推:李寒秋,
    • 家园 茗谈(三十三)-3

      说点“正经”的了,首先,我们说说怎么用现代科学解释风水。然后,我们就替美国日本看看风水。

      (一)

      今天,高能物理学界承认,在极特殊境况下,比如说,氢弹爆炸的原点,正常的时空被剧烈扭曲,是可能有突破性发现(比如打开多维空间),当然,找不到自愿者去试试。这先不说了,另一个问题,是科学家们越来越不自信,觉得“真空”是不空的,虽然没有任何可探测到的粒子在里头,但似乎有能量以波的形式存在于外太空的真空里。这类“宇宙背景波”嘈杂微弱地永远存在,似乎从宇宙大爆炸就留存下来了。因为能量密度很小,人类科学家一般对此忽略不计。

      所以,新的“风水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存在一种人类探测不到或者忽略不计的能量波(我就叫它“新以太”吧)。如果能量波够强,是可以转化为质量的(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微观世界的波粒二相性都支持这一假设)。一般讲,“新以太”以极其低微的能量密度较均匀地分布在宇宙中,无处不在。但在特定环境,会自动聚集强化,形成看不见的“新以太球”,在地球上(包括地层里)四处乱窜,在空气中能以粒子形式通过(新以太风);遇到固液态物,就以波的形式通过。这个,就是古代风水里的“浩然之气”,也就是中国古哲学里说的“气”。

      当“气”形成“粒子球”的时候,就类似于自然风,会随地貌而改变路线,如果无意间吹到一个人,会穿身而过。但这团“气”就地转化为能量波,穿过你身体的时候,组成你身体细胞的原子会产生共振,汲取能量,从而改变你的健康状况和头脑聪明程度,当然可以是向好的方面转变,也可以相反。当你被青春撞了一下腰,那无疑就是撞到大运了,基本可以肯定,会延长自然寿命13秒,增加智商0.05。问题是,这个被撞的概率太小,那么,风水师隆重登场。

      风水师通过用“罗经”实地考察,改变室内外的物品布局,虽然不能把低密度的“新以太”聚集成球,但万一外面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就会被约束在一个路径里,穿过你的床头。那你在床上的时间,总比在马桶上要多吧?博个概率嘛。

      你理解了这个,那么放到室外,祖国美好的万里江山,如果某地恰恰有个“火山口”,能不时从地下或天外喷来一股股“新以太风”,而且地形很好,能收拢“新以太风”,固定撞到山腰的某一个点。我们凡人当然木知木觉,但风水师要么有特异功能,要么对前辈的经验了如指掌,看出来了,寻龙点穴,就是这儿了,你老太爷在此建屋居住,一家人享受“新以太风”的不时吹拂,我天师再替你这地方起个好名字改改运,那三代以内,必出一位伟人哪。起什么地名好呢?就叫“韶山冲”吧。

      有时候呢,那个点太背静,没有宅基地,还闹狼。不要紧,把先人葬在这里,建个墓。以前都是土葬,遗体不经过处理,那么“新以太风”吹到,逢地便钻,穿过先人的遗体时,乖乖------诸位莫怕,不会闹鬼------会向遗体注入能量,使遗体的头颅发出能量波。因为人的头颅形状,同指纹一样,是绝不相同的,所以某个头颅发出的电波,只有相似头形的人才可能收到共振,其他人毫无影响。那谁的头形会那么相似?当然是遗体的子孙辈啦。所以,就等于派了老太爷,在那山上孤零零地值班,泽及后代,所以你们后生小子,逢年过节,好好祭一祭老太爷,发点年终奖,是很应该的嘛。

      这么一通“扒马褂”式的乱解,你接受不接受?那是你的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人的人生,可能有三个局,第一是命局,天生注定,从生辰八字可以窥见一二;第二是风水局。这两个,如果你信,那么可以有。

      第三个,我叫它“主局”,就是你自己的实际努力。一个人有好的命局,有好的风水局,但病了还是要主动去医院,要求外科医生给你做手术。命局和风水局可以保证,医生在喇开你肚子后不会突然地震断电。主局是行动,命局和风水局“可能”会保障行动,保佑行动,辅助行动,但,绝不是“行动”本身。

      如果你理解了这个,那么就容易明白,即便能请来小鬼助力,请神容易送神难。更何况,世界人口60亿,根本没有那么多鬼神可请。你想要什么?亚运村的三百平?自己行动去啊,跟菩萨说什么?菩萨住亚运村?

      (二)

      中国的风水,古来就有,但它的格局,从一灶一穴(墓穴),到一室一村,再到一城一国(相当于一个省),再大点还有木有?

      据说天子还有一门“风水御龙术”,那就相当于拿整个中国来看风水,布局风水了。不过这是皇家绝密,民间并未流传。

      就是这样,就到头了?可不就到头了嘛,接下来1840,中国走了背字,这风水学还能往大了去?

      日本风水,也自成格局,不过,也是如此,龟缩日本列岛而已。

      这在今天,就不够用了,小本自创一套,替美国日本,看看龙脉吧。那中国呢?当然也可以看啦,不过不能说。

      东亚走了背字后,迄今170年,这世界上最好的风水师,在哪里?一拨在北京,一拨在花生屯。

      北京的那拨,是“太祖门”;花生屯那拨,是“尼(克松)基(辛格)流”。1970年代,这两派在全球范围内剧烈地搅动风水,布了个新局,“七月之梅”。梅树在夏天并不开花,但布局已成,生机暗涌,由此撬动地球,成就了今天的板块局面。

      先说美国吧。

      我们的老祖宗,确实落伍了。在农耕时代,龙脉必定是一条山脉,所以秦始皇为了破掉南方的龙脉,派红衣囚徒去南方开河,才有“丹徒”这个地名。但在工业时代,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先要解释一下“山水”的概念。

      中国哲学认为,太极生两仪,清气上升,是为天;浊气下降,是为地。所以,整个大地,不论是山海湖沼,本质是相同的。中国有一部古书,叫《山海经》,这里头的“山”,指一片旷野上突兀而起的一物,哪怕是人造的一座楼阁,也可以叫“山”。“海”,指山丘环绕间一片平物,不一定是水体。在风水里,临海的冲积平原,叫“平洋龙地”,也可叫“平洋”,这个“洋”,就没有水(当然,平原上可以有河流)。

      所以反过来,小本就自创一套,觉得龙脉不一定非得是一条山脉,老土嘛。

      那么,美国的龙脉是什么?

      美国的第一条龙脉,是与赤道基本平行的,环绕地球一圈相衔接的一条海运航路。就是:从美西旧金山-洛杉矶出发,经夏威夷到澳大利亚;由澳大利亚经印度洋到红海,穿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然后到英国,由英国经北大西洋到达美东的纽约(龙头),然后再穿巴拿马运河或经美洲大陆桥连到美西。

      这条主脉上,还附生很多小脉,比如说,由夏威夷和澳大利亚前出,到达关岛和远东第一岛链。

      美国的第二条龙脉,在太空,是美国成体系的卫星群。

      而日本的龙脉,是一个“十字架”,沿日本本土,向南延伸到台湾以北海域,向北延伸到库页岛以南;向西延伸到朝鲜半岛南端,向东沿美日航路延伸入太平洋近千海里。

      我们指出这两个国家的龙脉,不是要群策群力,去琢磨怎么“斩龙脉”,这不和谐嘛。事到如今,大家一定要有三个概念:

      一,人家的龙脉,我可以去掺乎一把,但不是去“割脉”,而是去“共脉”。共上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好办了。去掺乎,也不是把人家的龙脉挤细,搞成“静脉”。而是加粗,大家双赢。

      二,自家的龙脉,千万不要让人家走近。就是说,中国这个陆地动物,可以长上半喇鳃,下水去玩玩;但这一大一小两个海洋动物,想要长脚上岸,TG就不能手软。

      三,美国的“海脉”,最复杂难弄的,是印度洋到地中海这一段。守龙脉的第一要塞,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一旦有事,美国就中风全瘫。

      守龙脉的第二要塞,是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二鬼把门。这两家一旦有事,美国弄不好也是脑梗半瘫。

      大家明白这些了,我们再回去说“海军不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二)贴出来了,但要打开树展才显示
    • 家园 茗谈(三十三) -2

      想到谈一谈《易》,没有什么深意,只是把我自己朴素的想法说出来。其中一个想法就是:中国的古文化体系,总的说是博大精深,但具体到每一本典籍,每一派学问,都不是那么完美无缺,那么值得仰视的。时代发展到今天,科学如此发达,一个好处是,我们平头百姓,其实用不着五体投地地崇拜任何一种学说了。所有以前的东西,都是有缺点的,就如同冰箱里的剩菜,很难说没有过时变质的部分。值得崇拜的,是我们自己,和我们人类和自然界融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大未来”,多么明丽的明天啊。

      木乃伊可能是很美的,但是我不大喜欢。古籍即便还有鲜活的生命,总不如一棵新摘的青菜养胃。

      今天倡导“绿色”,说地球暖化了,这仍然有争议。但大家静下心来,用科学理性的眼光审视人类文明的过去未来,是一个RIGHT TIME了。

      所有的古文明,四大文明,古玛雅文明,古犹太文明,“巫”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某种基础。当时的人类,跟今天的人类也不同,披毛茹血,跟野生动物群的差别不大;人体器官的功能,对于自然界的感应更敏锐,直觉(或“通感”)到一些事物,无法解释,但有效,就包装到“巫”里面去。直到后来因为使用工具加上社群化,可以大规模改天换地了,人类沟通自然的一些“特异功能”才渐渐退化,以至于今天我们会非常惊异,一些重要的科学和哲学思想,都是在人类极早期就奠定规模,后人只是小修小补而已,比如说中医中的经络图,古玛雅的天文学------而老祖宗们却觉得稀松平常,很多人都“特异”到了呀,村里几个老梆子都认啊。这些知识结晶的出现,以我们今天的人类来看,固然匪夷所思,但我们今天的人类,出门要穿鞋,要涂防晒霜,生病不敢扛,不能冻不能饿,又怎么能理解老祖宗们“半兽化”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生存智慧呢?而反过来,老祖宗们基于自己当时的生存条件所定的种种规矩(也就是经验总结)------比如说“风水”和64卦,有没有必要全盘照抄到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呢?

      童鞋们,不论是何种经卷古籍,《圣经》也好,《道德经》也好,《易经》也好,那一切一切老古董,它们既教导着我们,提升着我们,也束缚着我们!

      甚至可以说,古往今来,是书三分毒。真正的路,还是靠你自己的脚去走。

      风水,很可能是真有点功效的。但在提供功效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使人们产生了依赖心理,对自己没有信心。很多大企业家,不看风水不做道场,不能启用办公大楼和厂房,造好了也搁那儿干等着。他们自己,觉得毕恭毕敬一本正经是应该的,是为你们小人物们好。我们凡人小子,是不是看到又一件“皇帝的新装”?

      这个时代,我们用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每年武装了几百万的青年劳动者。但,大家都忽视了,怎样在人格上,思想上,独立起来,平等起来,不卑不亢地看待前世今生。

      比如说,忙总解《易》,我敢说一多半人不看前面的系辞解释,而只看最后的“牵强附会”故事。但生活中一个商业案例,是个相当复杂,牵扯方方面面的事件。实际结果固然是如此(比如“亚细亚百货”失败),其中的原因,能不能这样一言以概之?忙总有没有遗漏什么因素?或者主观取舍了素材?

      总之,大家凭自己的人生历练,总能从中学到一些有益的经验,但也要提点自己,功夫在书外。

      当然,我这绝对不是打击忙总说《易》的积极性,您一定得继续说,不说我头一个跟你急。您且说着,我们就在下面磕磕瓜子,笑嘻嘻哈地……

      马丁教授赶紧拦住话头:什么呀什么呀,这能叫“围观”吗?读书人的事……我们叫“论文答辩”。

      老引叔打观众里头站起来,大手一挥:瞎子摸象,越说越离谱嘛,讲点法制好不好?我们是目击证人。

      通宝推:春申君,双鱼双鱼,
      • 家园 那样的话,就糟蹋了忙总的精华,辜负了他的本意和辛勤奉献

        非常赞同。

        比如说,忙总解《易》,我敢说一多半人不看前面的系辞解释,而只看最后的“牵强附会”故事。但生活中一个商业案例,是个相当复杂,牵扯方方面面的事件。实际结果固然是如此(比如“亚细亚百货”失败),其中的原因,能不能这样一言以概之?

        案例都是个例,而每个人的实践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时空人事背景。

        那些这样做的人,是买了珠宝,留下那盒子然后把里面的东西扔了。

        特别是千万不要生吞粗咽地去仿效。那样的话,就糟蹋了忙总的精华,辜负了他的本意和辛勤奉献。

      • 家园 本大看来是没有遇到过什么瓶颈克服不了的时候。
      • 家园 “古往今来,是书三分毒。”

        这话说得太痛快了,只是若不把古今中外的书读个大略,也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来。就好像吃药,你终究还是得吃过一些,才能分辨哪些是药性,哪些是毒性的。

        • 家园 多谢夸奖,顺便推荐一书

          以我读书的量来看,“毒死”一次肯定是有富余了,到了现在这个点儿,正好是“毒死”两次,以毒攻毒,负负得正,所以又重新激活了。

          这里我推荐一本书给大家读,但肯定会“毒死”不少人,这就是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我已经读了很久,都没能读完,太枯燥了,因此拉大家陪绑。

          我当然没有读原著,而是台湾谢宗林先生的中译本,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书翻译得极好,温总理多次表扬这本书,但我认为总理也没有读完,摘取其中片断而已。因为真读完的话,执政的风格应该会同今天的实际情况不同。

          亚当-斯密是苏格兰人,14岁进格拉斯哥大学(GLASGOW)学哲学,25岁任苏格兰最高学府爱丁堡大学(EDINBURG)讲师,28岁回格大当教授(大家要知道,那一段时期,这两所大学的口碑和学术水准,只在牛剑之上,至少不在其下)。46岁(1759年)把他上伦理课的讲义汇编,即为《道德情操论》(初版),一出版即洛阳纸贵,在英国赢得巨大声望。因此书,他被英国财政大臣聘请为自己养子的私人教师,年薪极其优厚,以至于这个工作完成后,斯密虽然没有今天的余秋雨教授那么肥,至少是衣食无忧,可以专心致志著述,于是1776年《国富论》问世。而且英国ZF慕其盛名,1778年给了他一个爱丁堡关税局长的闲差,算是养国士。

          在斯密心目中,《道德情操论》远比《国富论》来得重要,他一生修订过5次。这本书不单在欧洲学术界引起震撼,而且在平民百姓中也获得一致好评。这是很有趣的事情,为什么英国普通老百姓会喜爱这样一本枯燥无味的学术讲义?这跟英国当时的崛起,是什么关联?我相信,大家要硬着头皮看下去,才能体会到。

          另一当面,当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不时拿这些有趣尖刻的论断,同中国圣人们的东东比较,结果发现,中国思想家们真是不成体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我们不能说谁好谁差,但不容易比较,是事实。

          我从不推荐什么书给大家,但我建议大家去买一本这个。不能借,借了来不及看。

          另外,“中信出版社”的翻译书籍,常常很不错,选材有水准。

          • 家园 所谓“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换个角度看,也许就是传说中的

            “形散而神不散”吧?

          • 家园 不会是英国人装13吧?

            为什么英国普通老百姓会喜爱这样一本枯燥无味的学术讲义?

            • 家园 这本书有一点&lt;英国潜规则&gt;的味道

              硬着头皮看下去,颇为精辟。我无所谓英国绅士是否装13,他们的举世霸业跟这些处世准则有关系。

              在英国,是英格兰的海盗,苏格兰的商人,联手打成天下。林则徐禁烟时,颠地之流鸦片商人,都是苏格兰人。

              回头我再介绍一下走私鸦片起家的“怡和洋行”。

          • 家园 中信出版社”的翻译书籍,选材很有有水准,但翻译一贯很烂

            这几乎都成定律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