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广告】本虎决定转行做教主 -- 保胜卧虎

共:💬41 🌺194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才知道,原来屏蔽了的ID的帖还是会看到

      一网打尽里会看到,家园里也一样会展现。

      只是点开标题的时候提示要花一株才能看内容。

      看来这个功能只是能让被屏蔽ID不能回自己的帖。

    • 家园 目前西河明显是体制派当道,提醒部分网友不要被人当枪使

      本就要做体制派的不在被提醒之列。

      刚才看到有网友以为挺刘跨越派是左派。特此提醒。

      • 家园 你不知道,五毛无能,全跑到西西河里面露面了,成群结队的唱

        TG高调,要是在国内的一般论坛里,早就给人喷死了!

        时下,国内的贫富分化已经到了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老百姓但凡有口饭吃,也就罢了,不可能搞太大的动静。不过,人家现在都是围观,就看当权者下面怎么办了。还有一点很重要,哪怕现在的情况再不好,也很少有老毛的fans,那些神经原子弹还是留给五毛自个儿去撸管子去吧!

        • 家园 西西河主要还是远程自带干粮型的

          国内五毛跑西西河与开小差没什么区别,一个墙外海外华人的阵地还占领个啥,维稳是国内的任务。国内五毛很好鉴别,一般都是下河待不长,去年来今年那个马甲就不来了,有热点时来的多一些,平时他们对西西河的深入话题也没多大兴趣,因为这种人火气大,本来也不是准备学点什么来的,没架吵自然就走了。

          前阵那谁不是说过,体制派的本来都准备把迷彩服扯了赤膊上阵了,结果奥运火炬一闹,发现大旗在海外的年轻一代中还颇具市场,于是才有了现在红二代与体制派争扛大旗的壮观风景。但是西西河因为海外的背景,注定了是同情体制派,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河里不少贴子都讲过了。

      • 家园 很多人把挺刘跨越和反对铁路私有化捆绑在一起,让人无语。
        • 家园 让那些有目的没脑子的自己玩去吧

          其实,看一下河里的帖,对比下挺公有制的帖和挺刘贪的帖的得花和宝推,或许能说明这个捆绑到底是为了挺刘还是反私。

          今天上来,那边被忘情屏蔽了,我也正好懒得再回了。说到底,关我球事。就让那些有目的没脑子的自己去玩吧。跟他们讲道理我还不如多去玩会儿微博。

          铁手好像又在改,希望他的努力能有一些成果。我暂时少上这里,多去别的更轻松的地儿。

          最后给那些没有刘跨越就没有高铁的没脑子派一点老新闻,我不负责教书。

          京沪高速之争

          就在上海磁悬浮“出问题”的同时,中国官方和民间就京沪高速铁路项目“采用何种技术”展开激烈的争执。

          这个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构想,在1998年朱金+容基总理提出“磁悬浮技术是否可行”后,即陷入长达5年之久的“轮磁之争”中。铁道部是坚定的“轮轨派”,另外一些专家是“磁悬浮派”。

          2002年春季举行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表示,京沪高速铁路争取在“十五”期间开工建设,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一是磁悬浮方案;二是轮轨方案。鉴于磁悬浮技术在世界上还没有正式投入运营,国务院决定修建一条上海浦东机场至市中心的磁悬浮铁路;实验运行后再决定选用哪种方案。

          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悬浮开始试运行。

          今年春天,新任铁道部长刘志军上任后,提出“跨越式发展”,对铁路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并推进京沪高速项目,要求尽快上马。

          据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不久在一份有关京沪高速铁路方案建议的文件上批示,要求“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讨论,科学比选,提出方案”。

          5月底,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牵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研讨会,包括铁道部、科技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上海磁悬浮公司等部门派出专家,展开激烈讨论。

          法方代表团说,中国领导人向法国部长证实了最近流传的一个消息:未来的高速列车可能选择轮轨式列车。

          早在7月初,西门子交通技术部董事会成员伯特也曾表示:“我们得到了明确的信号:中国将在北京-上海的高速路段使用轮轨技术。”

          一位铁路内部人士告诉《财经时报》:“即将到来的发改委会议将决定采用轮轨还是磁悬浮。内定新干线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猜测。”他表示:“日本强烈关注这个项目的热情,并不代表中国一定会采用它的技术——不管哪种技术,国产化是关键。”

          铁路大提速

            

          1997年4月1日零时 中国铁路第一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全面实施,拉开了铁路提速的序幕。这次提速调图,提速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了140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旅行速度由1993年的时速48.1公里,提高到时速54.9公里;首次开行了快速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

            

          1998年10月1日零时 第二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开始实施。这次提速调图,快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了时速160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时速55.2公里,直通快速、特快客车平均时速达到71.6公里;首次开行了行包专列和旅游热线直达列车。   

          2000年10月21日零时 第三次大面积提速在陇海、兰新、京九、浙赣线顺利实施,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四纵两横”提速网络。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达到60.3公里。新的列车车次将传统的快速列车、特快列车、直快列车、普通客车、混合列车、市郊列车、军运人员列车七个等级调整为三个等级,即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

            2001年10月21日零时 第四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开始实施,铁路提速延展里程达到13000公里,使提速网络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市。这次提速调图,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时速61.6公里;进一步增开了特快列车,树立了夕发朝至列车等客货运输品牌的形象。   

          2004年4月18日零时 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开始实施。这次提速调图,几大干线的部分地段线路基本达到时速200公里的要求;提速网络总里程16500多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时速65.7公里。此外,在此次大提速中,全国共开行了19对直达特快列车,最高时速160km/h,进一步缩短了列车运行时间,从而提高运输效率。   

          2007年4月18日零时,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正式开始。这次,除原有的列车大部分提高速度外,将新增“D”字头的动车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将开行“D”字头的动车组城际快车。乘坐“D”字头列车,将比原有班次更为快速的到达目的地。   2010年7月1日,中国正式走向高铁时代,高铁最快时速可达322km/h

          刘志军2003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铁道部部长。

          • 家园 没有刘跨越就没有高铁大跃进,这是许多人挺刘的主要原因。

            至于大跃进到底好不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挺刘派认为很好,我认为步子太大了容易扯着蛋。

            工业革命:建筑在沙滩之上的高铁大跃进

            • 家园 简单梳理下高铁跃进

              高铁战略是八十年代提出的。然后九十年代开始缓建派和急建派的争论。没有人否定高铁战略,缓建派认为应该先充分改造利用现有线路再建新线,急建派认为应该先建新线大干快上。然后在97金融危机后急建派胜出。之后又在方案上开始了轮轨派和磁悬浮派的争论。四委一部吵来吵去。最后上海磁悬浮试验的失败决定了轮轨派的胜出。刘志军主政铁道部后开始喊跨越发展。同时看大环境,近十年是中国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基建都在大跨越,刘志军就抱怨说铁路没有公路有钱,所以没有公路的跨越给力。然后08经济危机后,刘志军说97危机后公路牛逼了一把,这次该轮到铁路了。于是,4万亿之后,刘跨越升级为刘跃进。

              再看铁道部,铁道部最初的方案是京沪高铁95年开工,2000年运营。在97金融危机后,急建派胜出,于是铁道部在98年已经完成了300公里轮轨京沪高铁方案的初步设计,要争取2000年开建,05年运营。然后是02年“中华之星”实现了三百二十多公里试验最高时速。这些,都是在刘上任铁道部部长之前发生的。

              刘任铁道部部长之后,最大的变化和争论,是将自主设计的方向改为引进国外技术、联合外资设计生产为主的方向。要通过引进和合资而更快的实现跨越,这个调子算是改开以来的主旋律。然后这一改变遭到自主派的攻击,说什么是刘抵制外资云云的可以去查当时的舆论,比如当时的乌有,是将刘作为右派买办攻击的。包括人民网新华网也找得到类似争论。

              京沪高铁项目最终获批后,刘积极号召民营资本、国外资本一起来共同组建京沪高铁公司。那些将刘和反私有化捆绑的要如何解读?

              我不想点评刘的高铁功过,但我实在看不出来挺刘派所说的刘的伟大功绩到底体现在哪里?

              通宝推:午茶,
              • 家园 刘的‘功绩’在于满足了国人的虚荣心。

                开个玩笑,下面言归正传。

                刘志军引进日本的新干线技术的决策是正确的,分布式动力是高铁的发展方向,‘中华之星’采用集中动力,在技术上是没有前途的。

                刘志军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是执行力很强,能把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基层。

                刘志军的问题在于,大搞浮夸风,把引进技术说成是自主创新;不踏踏实实吃透技术;盲目追求高速度,搞洋跃进。

                “这几年高铁的速度如同打了鸡血,疯的上涨。从我个人内心来说,有点骄傲,但深深的悲哀。咱们步子迈的太大,太快了。国家的意志使公司及个人来不及将技术吃透,就猛地定调。”

                “如果按照200平台发展10年,再往300平台上走,是可持续发展的。高铁本身没错,错的是发展过快。”

                如果没有当初强大的舆论压力,南车估计很难下决心吃透技术,但即便南车已经下了很大的功夫,仍然没有把200公里级别动车的关键技术全部吃透。

                我认为高铁大跃进主要的问题不是基建的规模过大,而是速度标准太高,国产化程度太低。正确的做法是一方面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一方面根据国内的技术水平建设高铁,两者相辅相成,稳步发展。

                • 家园 可能我说得不够清晰,我是想说

                  做任何评价之前,要有一个好用的标准。如果找不到一个起码的标准,难免就是好就是好或就是坏就是坏,那就没有说什么的必要。要讨论什么,需要在这个标准上一步一步的来才有可能有结论。

                  而对于刘,不管功也好,过也好,也要先有一个事实的认定。要先梳理出哪些是刘作为一个铁道部长必然会做的。哪些是刘作为个人影响作到的,哪些是刘不应该做的。。。然后才是基于一个标准来判定这些事情的功过。

                  好像说这些有点啰嗦,应该回在我自己的主帖下自言自语的。

                • 家园 和引进决策是否正确无关

                  就如前面所说,确定个技术方案,四委一部要吵吵几年。技术路线的选择,自然不是铁道部自己能随便决定的,更不是刘志军一句话就可以拍板的。

                  常识来讲,在“中华之星”已经跑出三百多公里的情况而被打入冷宫,那么肯定有其中的问题。

                  技术细节的争论我不关心,什么好什么不好,除非是行内的常识或共识,否则网友讨论这些都难免是打嘴炮的口水仗。这些问题,是给专家们开会的时候去吵的。

        • 家园 ...

          删不掉?

          通宝推:达雅,心文连博,范进中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