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巨流河》偶感 -- 酥油茶

共:💬416 🌺2543 🌵1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读《巨流河》偶感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阅读当年选择去台湾的学人的生平自述,因为他/她们的叙事角度往往异于大陆学者,行文之间又别有一种坦诚或隐讳的角度在里面,对照着读来可以颇长见识。《巨流河》就是这样一篇英语文学教授齐邦媛的生平自述。

    她是朱光潜的得意门生,也是当年武汉大学英语考试的全校第一名,能在战乱年代有如此的造诣,自然与家庭背景无法分开。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早年在重庆开办报社,需要收集各种外文报纸及书籍,使得还在上中学的齐邦媛就有大量阅读英文原文著作的机会。虽然成长于乱世流离的大背景下,但她的求学环境里却汇集了当时最出众的一批知识精英,更有南开中学张伯苓这样的大教育家。她的家庭在当时算得上显贵,父亲也是蒋介石前面挂了号的国民政官员,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光,一家人也还不至于担心衣食。齐邦媛在中学的时候,对数学也感到颇为烦难,但在文史上几乎是得心应手,无他,从小的积淀使然。

    这样家庭出来,喜欢读书的“读书种子”走向学者道路,几乎是自然而然的,钱钟书夫妇是如此,齐邦媛又何尝不是如此。而正是他们构成了民国期间知识精英的主流。西南联大也好,流亡中学也好,能进入甚至是报考的人,都是同龄人中的少数,大多出身于中等家庭以上,其中成绩优异者,更多半是世家之后,民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是个很小的圈子。

    只有这样的小圈子里,“零分上清华”,和精英式的教育才能有其空间,因为其接受的教育本身,就已经足够使其与世人不同。1940年的流亡南开中学高中部,已经开始教授用英语讲的微积分课程了,至于西方历史地理,英文文法,更是在今日的大学课堂都难以望其项背。由此看来,民国教育出“大师”之比例远高于开放之后的大陆,理所应当。

    当然,与乱世中能有这样暴风眼里的精英教育,和这些孩子的家庭出身是分不开的,齐邦媛在回忆南开中学时谈到:

    “我认为在南开中学已满百年的历史中,家长名单似乎更为精采,几乎可以自成一本近代史。最早的梁启超、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胡适、张学良、张自忠、翁文澈、汪精卫等,抗战时,在重庆南开我与马寅初的小女儿马仰班同班三年,抗战时期的名将(大约都在四、五十岁年纪)泰半都有儿女送来,因为住校,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同学间似乎没有人注意到别人的家世,因为大家都差不多。我至今记得当时与华北名将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比我高一班)在宿舍谈文论艺的情形。”

    可见一斑。

    虽然数学只有48分,但文史突出,被第二志愿国立武汉大学录取。

    南开中学的英文与理科老师,已经是海归出身,高中的英文和文科教育,按照齐邦媛所记述,其程度已经超过了后来的国立武汉大学一年级的进度。有如此的底子,大学再专心苦读,学识上自然突飞猛进。

    但政治上又有所不同,齐邦媛的官家小姐身份和一心读书的作风,使得思想左倾的好友不会向她泄露一点蛛丝马迹,也有较为“赤色”,说话直接的女学生开始当面讥讽她的出身。

    虽然事实上,从小颠沛流离,警报一跑七八年的,再怎么官宦人家,战时的印记恐怕更为深刻。和她身份类似的青年,也有不少加入了共产党,后来站到父母的对立面上。

    按照邦媛的描述,确实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学生选择了共产党,由于多年的战火纷飞,身处其中的压抑和屈辱使得“99%的知识分子都醉心于共产主义”,无论是苏俄的激进的进步观念,还是人人平等的阶级立场,在学生和学者看来都是籍以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国际地位和改造大多数人民茫然无知浑浑噩噩的社会的济世良方。爱国救亡运动的兴起,也是时势致然。

    齐邦媛在学潮中的表现,可以说是爱国进步乖乖好学生,游行也去,只是被挤到边角,前进困难,进步教授被特务暗杀了,同学们要求她写悼词,她认真地写下了对老师的爱戴和对凶手的谴责,让人无可指摘。参加了俄国文学读书会,但几次之后便听从父亲的建议,避免参与政治。

    不参与政治,本身也是一种姿态,也就是意味着按照家庭的轨迹走下去,如此看来,齐邦媛工作后为了安定选择去台湾工作,也就是自然而然的。所谓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出身并不是一个人的罪过,只是大势不在她一边而已。看到江轮上被链子锁着的壮丁,齐小姐能做的也只是给一杯水而已。

    她是父亲的乖女儿,也是愿意为家庭牺牲的妻子和母亲,却又是精神灵魂独立的学人,书中荡漾着诗情画意和英语文学的魅力,为此书平添不少可读性。除此之外,我们难以要求更多。就像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斗志昂然喜爱政治运动一样,一心读书的书呆子,任何年代都是有的,条件合适也都能为社会做出他们独有的贡献,而我们当前的社会,需要“书呆子”可能更甚于“革命家”。

    除此之外,这篇自传中还可以看出来的几个问题。

    民国精英教育的质量,甚至远胜于大陆后来的明星中学重点班,台湾弹丸之地,出去的留学生的很多也颇为成功,和台湾中学对英文的重视,以及大学理科的英文教育是分不开的。相形之下,大陆强调中文的大众教育模式造就了大批知识结构类似,但“接轨”困难的学生,孰强孰劣难以比较,但在国外的适应能力不同却是明显的。

    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较量,是两个国家,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对决,从某种程度上并不能说错,美国——英语——基督教,还是苏联——俄语——共产主义,在当时几乎是非此即彼,究其本源,无非是中国这个大弱国夹在两强之间的无奈选择,不如此就有被撕碎的危险。独立发展,冷静思考,取长补短的机会,不是想有就有的。

    而中国被西方影响170年来,从被动改造,到主动挑选,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间知识分子既是先行者和号角,又是祭品和首先被打击的对象,更是曲折命运中挣扎的灵魂。他们往往游走于不同文化、不同系统之中,不断学习也不断有“失序”之感,认同感,故乡情与家园、命运的撞击,往往是他们一辈子心中的痛,从铁岭到台北养老院,从巨流河到淡水河,个人的奋斗和拼搏,在命运的作弄中如风中之烛,也正因此,八十多岁,一直优雅从容,从不动气的邦媛也说,我在为人类的愤怒而述作,“for the anger of man!”, 。优秀的人类被无情的命运作弄,把美好的事物打碎给别人看,本来就是极好的悲剧题材。而齐家父亲齐世英可以算是典型的例子,为了救国留学日德,为了反日组建敌后工作,而他的同事之结局却怕多是悲剧。齐世英在大学外文系之一班同学,即使左倾,也因理想主义而过得颇为不易。

    与邦媛这样民国时期在小圈子里成长的精英相比,更多先天失养,后天少教,又身处乱世的青年恐怕就更为不幸,对混乱的世事更有一番感触,例如柏杨,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叛逆者,和他早年的经历无法分开。

    大陆在建国后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特别是独生子女之前的老一代,在文科基础上恐怕无法和过去相比,和西南联大培养出来的人才相比,多少难免“小姐身子丫环命”,从小自是心高气傲,但在海外既孤立无援,又晋身乏力,加之处于混乱的思潮之中,一些悲剧的产生,恐怕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如此便罢,若是生活在信仰现实一致的环境里,这样的人物遇到大挫折,多半是要跳海的,只有以活下去为目标,以家常里短,桃红柳绿为意义,便无所谓悲剧不悲剧了。

    关键词(Tags): #读书笔记通宝推:达雅,老光,发了胖的罗密欧,玉垒关2,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感觉这齐邦媛很像章怡和

      也许由于我本人出身于农村的关系,我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字里字外流露的优越感。

      另外我认为数学零分的文科天才在知识面上远比不上中文(有时甚至能用外语)能流利正确表达的普通工程师,因为这样的文学天才明显不能理解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的博大,更不能理解工程科学的实用美。

      • 家园 时代毕竟不同

        数学零分的文科天才基本上是自幼私塾教育出身的,数学零分是当时的中学课堂理科教育太差,根本没入门,老毛好像也是这样的情况。

        但说他们理解不了理科的美,也不至于,就是读书时一窍未开,而大学校方又觉得他们的文科底子极为难能可贵而已。

    • 家园 大陆的大学在很长时间内似乎也是不应试的?

      建国后文革前,能够上高中的都很少,但少了高中之后,上大学并不太难?

      这是我的一点印象,感觉看回忆录,那个年代的中学生生活还是很丰富的,并不怎么担心高考。也不知道这个印象对否。

      • 家园 有考试的

        父辈们谈经历还是有考试的。大学毕业,成绩好

        的能留校。

        高考也是有的。高考生上好大学也要成绩好。

        成绩好加出身好的的话可能直接留学苏联上大学。。

        是不是担心,不知道,没观察样板。

        • 家园 我上一辈的就木有读到高中的

          就是一个姨初中毕业去武汉读了师范,唯一的一个受过初级高等教育的人。那年头读高中的人很少八。靠上大学的就更少了。

      • 家园 能够上高中的都很少

        1.读不进去

        2.经济能力有限

        3.孩子心思也不在考学上

        4. 劳动人民家庭的孩子没有读书的传统,找个工作就够了。那年代工作很好找。初中毕业已经是很有文化的了。

        • 家园 是,感觉那时候上高中的很少

          但感觉能够读完高中的上大学还是挺容易的。是不是那个时候的瓶颈主要是初中到高中,而且瓶颈的因素是经济因素而不是分数,所以当时上学竞争并不激烈?

          • 家园 而且瓶颈的因素是经济因素而不是分数

            经济肯定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我妈妈就是因为家境不行而放弃读书的。当然她本人对读高中也木多少兴趣。按她的成绩应当是可以读高中的。但是因为继父平时的唠叨,吵着要把她嫁人。一气之下,初中毕业就出来工作挣钱独立过日子了。其实自己不愿意读书也是一个因素把,她的读了师专在做教师的姐姐让她出来读书,结果还是自己选择了做工人-哪个时代人的竞争意识也很淡薄。

      • 家园 不担心高考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绝大多数都考不上;

        第二,即便考不上,参军、招工乃至务农,生活也比父辈好多了。

    • 家园 莫非我已老矣?原来看类似文章总是深深地沉醉其中,就算看了

      类似楼主这样的评论帖子,也会不由得心向往之,赞叹之,现在却拿眼一扫,心中没有一点波澜,想来当初年轻,看见才子佳人,不由的把自己当成主角,现在的被生活所迫,四处奔波糊口,明白那精英和自己本不是一个世界,于是乎对英雄烈士的故事看得沉醉不已,因为这些人就是身边的人,就是武装起来的民众,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我就是张老三李老四,只有这些人被组织成人民军队才能救中国。

      其实不是想说精英不好,而是现在好多阵地都让精英占领了,都是他们说的了,这不药家鑫刚伏法,精英们又出来普世了,可精英真能救中国,还有共产党毛主席什么事,所以我现在一看到这些吹捧精英的文章啊评论啊,尤其带点淡淡忧伤的就反胃,英语第一在那个时代不投入救国洪流有什么用?杨振宁拿了什么奖除了老了回来赚利益对国家有什么用?他连邓嫁先的万分之一也没有;

      国家安定了,不要求女生过多,青春短暂,嫁的好过得好就是好,国家危难的时候,女人也是半边天,这是一个叫毛泽东的人说的

      通宝推:达雅,
      • 家园 知识精英本来就是供人yy的

        某种程度上讲和电影明星一样,而且更加深刻持久,他们的文字作品就是提供给大众的精神食粮,各个大国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精英。

        • 家园 精英一词现在被用的太滥了

          文字运用的好但缺乏精神头的,在评级序列里应该排的是相当靠后的,也不知会不会到九品之外。没什么华丽篇章但干了实事的理工类人士的排名却应该靠前的多。即使是非理工类,比如周公,没几篇诗赋,更谈不上华丽,主要是公文和现实事务的处理,但恐怕其要排到精英序列的靠前位置了吧。

          茅盾的《白杨礼赞》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课本里。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精英应该首先指的是白杨一般的人物。龚自珍《病梅馆记》中病梅似的人物,若还算有点曲折的美,其在精英谱中的地位,也基本上应该是垫底的,亦或者是在附片中。

          最后,其实对于植物自身,白杨活的恐怕要比曲梅要舒坦的多,虽然一个在风沙的野外,一个在漂亮的园林。因为白杨可以自由伸展,而曲梅却要不断忍受折枝和摆布以便形成一定的形状去迎合他人。这恐怕也是民国时,那么多知识人士向往延安的原因之一吧。

          岁月的风沙,有时是那么可爱;园林的羁绊,却是那么可憎。

        • 家园 俺从来不反对知识精英,俺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因为看文学都看近

          视了,关键你要象鲁讯那样唤醒大众,为人靠谱,你称为知识精英,有的人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口称普世,实际要重新做统治阶级或者圈养文人,一般的描述就是这样:某某祖上出过宰相,爷爷是道台(最少是县令),爹地是大员,教授之类,从小受到精英教育,BALABAL,你想yy,你家三代贫农连地主都不沾边,你想什么呢,洗洗睡吧;

          我要特别申明我不是反对以家族历史自豪,我要是祖上有当宰相的,我和人八卦的时候一定要拿出来显摆,我是觉得现在一些自诩精英的人那做派是自绝于人民,忽略沉默的大多数,可能他本身也不需要,就象现在的电影明星,主要靠买的起票的小资就好了,靠农民?他买票了吗?

          尘归尘,土归土,歌舞升平之时,喧嚣的喧嚣,沉默的沉默,民族危亡的时刻,大家都可能是受难的那一个,不共赴国难,那就不是树人是作人,那管你文才第一,那管你沉渣泛起,走不脱汉奸俩字

          通宝推:逐水而行,大熊甲,
          • 家园 不知道你这话又是针对谁

            齐邦媛的话,她一生干的事情,主要就是把英语文学学好,然后教书,翻译,带学生。

            这么说,需要一部分人捐躯报国,需要一部分人学习专业知识,这两件是不矛盾的,如果所有人都半心半意,可能哪个也不成。

            如果你说的是现在那帮精英,他们确实不配,教育和眼界都不配,还有上一代知识分子集体有思想问题,所以没什么奇怪的。

            不过你提到的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精英文化和大众从清末开始是割裂的。早年农村的私塾里教得也是主流文化,但49年前那些底层读书人已经被边缘化了。老毛统一了全国后才开始普及一种比民国精英土比四书五经新的教育。但这种教育下来的知识精英比民国的土,也是自然的,现在又是一次新的割裂分化期的开始。

            但真正代表国人说话的,确实是像鲁迅,老毛这样土教育出身的,一路精英教育出来的人,好则好矣,很难体会到当时国人的普遍处境,齐邦媛的经历恐怕不是当时知识青年的代表,无父无母,坑蒙拐骗的柏杨才是。

            民族危亡的话,现在也还是了,只是国人尚需启蒙,一是要彻底理解西方人的哲学,二是要彻底看清自身处境,三是奋起于衰亡之中,不过倡导这些的知识分子,在西西河都没有容身之地,只能“让子弹飞一会”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