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朱镕基同志不甘寂寞了 -- q42474112

共:💬363 🌺3350 🌵13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朱镕基同志不甘寂寞了

    朱镕基1998年3月在国务院会议上的就任讲话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zhurongjixinshu/content-3/detail_2011_09/08/9045757_0.shtml

    第五,要勤奋学习,刻苦工作。确实要学习好多新知识。亚洲金融危机,我们过去没遇到过,那只有学习。各驻外大使馆发来的电报,我一份一份地看他们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分析;虽然好多内容是雷同的,是从报纸上抄来的,但看一看,可以加深一下认识,100多份电报我都看了。境外报纸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部分我都看,香港报纸我一天至少看3份,看的就是经济版,不然我怎么知道它的股票行情、石油多少钱一桶。你不学习,你怎么应对现在这样变幻莫测的形势?不看材料、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看《焦点访谈》,民间疾苦你都不知道、不了解,你怎么工作?人民来信可能现在我批的是最多的。同志们一定要关心群众疾苦。你看了才知道,有许多事情荒谬得不得了,令人发指,看了以后血压都会升高。我到国务院工作八个年头了,深刻地感到,出个主意是非常容易的。主意可以出得很多,可以天上地下,博古通今,引经据典;定个政策也不是很难,只要你虚心听取各部门的意见,群策群力,也可以出台一个好政策,但是要落实就难得很。那不是你写一大篇批示,下面就会照着做,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最难就在于落实。我八年来的体会,就是要办一件事,不开八次、十次会议就没发落实。如果发一个文件,能兑现20%就算成功了,不检查落实根本不行。部委作出的任何决定、政策,也要下去检查、落实,反复地讲,反复地考虑。比如新疆的棉花,根本销不掉,几百万担压在国家库里面,不收上来也不行,农民就不种棉花了。为新疆的棉花,国家财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新疆的棉花价格比国外高,大家都愿意用进口棉花,我们自己棉花多了,却还拼命地进口棉花,走私猖獗。对这件事情我用过经济和行政办法,也不知开了多少次会,落实了没有呢?落实了,到目前为止,才卖出去几十万担新疆棉花。难哪!你们看没看3月15日那天电视的“3·15”行动”节目?这次是对传销这种不法行为的集中报道。什么是传销?就是一个人发展10个人,10个人发展100个人,推销假冒伪劣产品,害得参与者家败人亡。推销给病人的所谓“医疗器械”,搞得人家倾家荡产,病人原来还能站起来,使用后躺在床上起不来了。那些参加到传销网络里的人,有的几天就可以赚几千元,一个月赚上万元。我看了这个电视节目以后感到痛心。但是李岚清同志告诉我,他去年作了批示,要取缔传销,文件给我看了,我也同意。时间过去一年多了,看来处理这件事情的阻力大得很呢。王众孚同志,我不是批评你,工商局下面好多机构不一定听你的,因为都是属于地方的,有的腐败得很!但是,你还是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岚清同志作了重要的批示后,你又印发了一个关于对传销的管理办法,那不就是说传销可以不取缔了!传销往往牵涉到地方的利益,那都是官啊,还有社会上的不良分子,都牵涉到里面。参加到这个传销网络里面的人,一旦要退出来,就要被毒打一顿。这是什么市场经济?简直是最黑暗的封建社会行为,所以非取缔不行,还能让它继续害人吗?我回忆起刚到国务院工作时,深圳的“股灾”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全国都在搞股票。当时成都的股市有十多万人。他们在房顶上拍的照片,我至今还保留着。照片上人山人海,十多万人在那里赶骡马大会似的炒股票。四川省领导问我怎么办?我说坚决取缔,就是不许搞,不下这个决心怎么行?!所以,同志们,要落实、落实、再落实,你的文件发下去以后,你不下去跟着检查,没有多少人理你。现在,我们一些公司的老总、地方上一些管经济的同志,既无知,又大胆,根本不懂经济,瞎指挥,胆子大得不得了。对这些公司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报到我这里来的都是亏几十亿元的。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亏68亿元,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亏50亿元。最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炒国际期货,在伦敦期货市场上胡来,外国人都被吓坏了。后来,外国人看清楚了,这是一帮糊涂虫,就整了他们一下,结果亏了7.7亿美元,就是60亿元人民币,这不是对人民犯罪吗?!银行也是帮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炒期货都是借外国的钱,也没有指标,这样做完全是违法的。谁给它担保的呢?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这个行长不但要撤职,而且终身不能在银行任职,我看他应该坐牢。中国银行总行都无权这样担保,何况一个省分行。领导班子是非常重要的。就怕这些“半吊子”,你说他不懂吧,他滔滔不绝,还能说几句洋文,搞得你晕头晕脑;其实,他狗屁不懂,在外面胆子大得不得了,就应该把这样的人撤了!不能怕得罪人。

    职能先定下来,然后定编制、定人数,国务院总人数要减一半,决心已定。首先,国务院要带头,副总理由上届的六位减到现在的四位;国务委员由八位减到五位,其中有两位还是兼职的。国务院副秘书长由十位减到五位,减了一半,机关工作人员减一半。如果国务院机关人员没有减一半,各部门也不会减。我们的国务院机关应该是高效率的,不减人就没有效率,老管一些不该管的事情,互相扯皮。精简机构以后,廉政建设方面相对好管一些。现在办任何事情都要钱,财政部门管收费的干部也要钱,最近人民来信反映,对企业的年检也要收费。现在财政和税务机关很不得人心,特别是直属税务局,你们要下去检查。人民群众最反感的是执法机关违法,腐败现象多半发生在这些单位。不客气地讲,公安、司法部门也是不得了。我看过一期《焦点访谈》,报道说陕西某地公路收费,交警穿着军大衣,一来汽车就责令司机停下,开一张罚款单就是60元;司机稍有不服,马上加到120元,再不服,就是240元。你这不是“鱼肉人民”吗?这算什么执法机关?贾春旺同志,我现在给你出一个“难题”,你那个公路收费工作一律交给交通部,公安部门要退出这个领域。你们因此减少了一笔很大的额外收入,今后国家可以考虑再补偿一点。这件事我们再商量,但是公路收费工作一定要交给交通部。一切工作都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的政策,收钱的人不能管用钱。

    朱镕基2003年1月在国务院全会上的卸任总结讲话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zhurongjixinshu/content-3/detail_2011_09/08/9046799_0.shtml

    对今后的工作,党的十六大已经确定了方针,中央的各次会议已经做出了部署,我们要坚决执行。因为本届政府就要到期了,我现在感到有点儿担心的就是一件事。我想对那些留下来继续工作的同志们说一说,提醒你们注意,我现在最担心的是经济过热,我已经担心一年了。我不会公开地讲这个问题,我只在领导层来讲这个问题,我就是担心经济过热。现在有很多的苗头,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话,经济状况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我搞了50多年的经济工作,我能深刻体会到我国的这种“综合征”,日子稍微刚好过一点,就搞浮夸的作风、盲目的自满,莫名其妙的折腾、无知的决策。我讲过房地产的过热,但是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志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总是首先来一句话“总体上都是非常好的”然后说那么一点点的问题。绝对不是这样!这种过热是不得了的,1993年就是房地产的过热,结果现在的海南岛还是“遍体鳞伤”。我看外国的报刊,都在讲中国的泡沫经济已经形成,房地产过热,风险太大。我们银行的同志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些钱都是银行的。我再一次向银行的同志忠告:你们也许这两年就升官了,你们也许就不会再干银行工作了,以为出了问题可以让后来人收拾。本届政府的金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成,还没有建立健全机制;但是在没有建立这个机制之前,我们共产党人已经搞了几十年经济了,还是应该负责任的吧。你们别把这个包袱留给后人,盲目地发展。我非常担心的就是搞“城镇化”。现在“城镇化”已经跟盖房子连在一起了,用很便宜的价格把农民的地给剥夺了,让外国人或房地产商搬进来,又不很好地安置农民,这种搞法是很危险的。这跟中央的政策精神根本不符合,我们曾经多次讨论过,就怕这个东西。中央政策研究室有一份简报《造镇运动劳民伤财》,我建议大家看一看,简报讲的是河南洛阳农村地区,从2001年开始“造镇”,遍地开花,搞了两年,既没有统一的规划,也没有资金的来源,反正是大搞房地产、圈地。没钱怎么办呢?本来是单层的房子,在靠街的一边盖一道墙,造成一个看起来好像是两层、三层楼的样子。这种做法我们过去已经有了,不是他们的创造发明,都是假的呀!我不知道他们的钱从哪儿来的,乡政府、县政府哪有这个钱?要不就是银行的钱,要不就是挪用了教育资金。我看中央政策研究室的这个简报,问题比国务院的简报揭露得要尖锐。1993年是大城市,在海南、北海这些地方搞,将来要是全面开花,都来“造镇”,形成运动,那怎么得了!我们银行的同志一定要警惕。你们老说在大好形势下,不良贷款在下降,我就是不相信。

    还有,现在搞主题公园成风。在国外都没这么搞的,迪斯尼公园,美国有两个、法国有一个、日本有一个。现在主题公园在中国很多地方全冒出来了,外国人自己不出钱,你的地卖给人家很便宜,破坏了国家的土地资源,另外还用你的钱。搞这个东西干什么呀?!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连饭都没的吃,还搞什么主题公园,谁去看呀?上海搞迪斯尼公园没有搞成,于是要搞个主题公园。天津要搞主题公园,现在北京又要搞主题公园,两个主题公园挤在一起;美国两个迪斯尼公园还隔得很远呢,一个在洛杉矶,另一个在佛罗里达。我们挤这么近干什么?我是坚决要收紧。最近国务院下了一个通知,不是说在限额以上不允许搞,而是一律都要经国务院批准才能搞。四川恐龙公园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吧,林业系统搞的,占地九平方公里,跟澳大利亚的一个银行合作,就为了盖一座五星级宾馆。

    现在搞汽车也成风。去年汽车降价,大量汽车进口造成了这种形势,银行也给贷款。我想,小汽车不是我们发展的方向,不要造成一种狂热,年轻人都以拥有自己的小汽车为荣。我们早就讲过,中国不是这样的国家,这个观点我到现在都没有变,应该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现在北京交通拥堵得一塌糊涂,2008年怎么开奥运会啊!各种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管理设施等管理的水平都不适应。上海的汽车数量现在比北京少一半,还到处都塞车,2010年怎么开世博会呀!还有车位,也是个大问题。发展公共交通这条方针一点不能动摇。没有那么多石油啊!同志们,去年进口7000万吨原油,还不算成品油走私,某些省走私还相当厉害,现在不知道进口了多少油了,我们自己只生产了1.6亿吨,而消费达到2.6亿吨,这能维持下去吗?好在我们现在外汇可以进口,将来怎么办啊?没有油,哪能这么去发展小汽车呢?公共交通始终是我们的一个弱点,一直没有发展好。现在我每天就担心两件事:一件事是煤矿不断爆炸、死人;另一件就是交通事故多,不断地死人。今天早上看到一份材料,广西百色地区一辆农用车超载,拉了30多个人,一翻车17个人死了。农用车是不合格的汽车,但是遍地开花,这是非常可怕的。到处死人,天天死人,我作为总理天天看到这个东西,自己又拿不出办法来,你们说我多揪心!在发展公共交通上,我们还有多少事情要做啊!要把公共汽车、长途汽车制造业好好地发展起来,把那些农用车、不合格汽车都淘汰掉,农用车不许上路,公安交通管理要严格,不要动不动以影响农业为借口。人命关天的大事,不去把精力放在这个方面,而去搞什么小汽车,这一旦成风可不得了!不是说不要发展小汽车,而是不要把目标定得那么高,不能一哄而起都去搞小汽车。小汽车一搞上去,需要一系列的原材料的供应都搞上去,将来一垮下来又全部都垮。搞什么东西一哄而起都是不行的。

    总之,希望留在岗位上的同志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大好形势冲昏脑袋。这五年,形势的确很好,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好,但是绝不可以盲目地乐观,然后就浮夸,就折腾。我们历史上有过这种教训,形势发展都是有周期的。我们不要走历史的老路,这就是我留给同志们的一句话。只要在这个问题上不出毛病,其他问题上就好办了,就不会形成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不可收拾的问题。对经济过热一定要从严控制,国务院就是要搞得严一点。

    最后一点,国务院各部门负责同志在贯彻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方面是比较好的。我以自己拥有这么一个团队感到自豪。不是说没有问题,但问题还是比较少的,大家都是兢兢业业地在工作,今后务必也要这样。胡锦涛同志讲了“两个务必”还是要更多地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倾听他们的呼声,接受他们的投诉,为他们撑腰,帮他们说话,解决他们的困难。我这五年或者说我过去十年,主持经济工作,一直是想这么做,我也尽了我的最大努力。如果我们只听下面报喜不报忧,冲昏自己的头脑,听不到人民群众的呼声,绝对搞不好我们的工作,连判断都是错误的。毕竟还有一个《焦点访谈》节目,各省区市也还有一些来信来函反映问题。我过去几年里每晚是一定要看《焦点访谈》,我觉得我作为总理,如果不去关心人民的疾苦,我当什么总理!我看完后必定打电话,不是打给部长就是打给书记。尽管我知道打电话只是针对几个农民或者几个百姓的问题,但是我能为这几个农民、几个老百姓申冤,能够解决问题,我觉得好受一些,大事办不了,办了一点小事也好。有时也想不打电话了,反正这种事情多得很;但转过念来一想,我还是要打。我希望同志们今后还像我在位的时候一样,重视来自人民群众直接的投诉、直接的呼声,帮他们解决问题,哪怕只是一个人的投诉、一封人民来信,哪怕就是为了这一个人。我不知道批了多少人民来信,这总算贯彻了我们国务院廉洁、勤政、务实、高效,为老百姓办实事这个宗旨。希望同志们能够继续发扬精神,绝对不要听信报喜不报忧的、吹捧的、浮夸的、说大话的那一套,还是要自己眼见为实,尽管现在很难看到真实情况,但是只要坚持还是会知道的,这就是我最后提的希望。我现在不好说我们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对我来说是最后一班岗,不过距离换届还有一个半月左右,但对绝大多数同志来说,你们都不是站好最后一班岗,还要继续在岗位上工作。毕竟是本届政府告一段落了,我们还是要把本届政府的工作善始善终,完美地画上一个句号。只要我们能够办的事情,尽可能在本届政府任期里面办好、办完。全国“两会”即将到来,希望同志们认真参加会议,虚心听取意见,更好地修改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改进我们自己的不足,这就是我对同志们的希望。

    ====================================================

    一桩桩 一件件 都像是在打脸

    而且都是脆生生的

    扇在两届政府脸上的

    看起来 朱镕基同志也坐不住了 也要为自己的墓碑上的题词争取一下了

    下面这一段就更好玩了

    分税制是房价高企主因?狗屁!朱镕基怒批极右房改! 0点

    核心提示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清华师生座谈中,直言不讳地就分税制、土地财政、城市交通、义务教育这些社会热点话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攻击分税制,根本就是无知!无知还透顶!”

      谈及分税制,朱镕基手拍着《中国农民调查》说道,攻击分税制,说分税制掏空地方财政,造成农民贫穷的人,根本就是无知!无知还透顶!随后,朱镕基缓和了口气,说:“来的时候,我的女儿劝我不要发脾气,我忍不住了,还是要发脾气。这绝不是为了我个人,也是为了整个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分税制是1994年后推行的新税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是主要推手之一。

      在此之前的1993年,中央政府财政能力降至历史最低点。于是,朱镕基采纳经济学家董辅等人的提议,决定“分灶吃饭”,中央与每一个省份磋商分税种类和比例,实行分税制。

      从1993年9月9日到11月21日两个多月的时间,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带领60多人的大队人马,飞遍17个省、市、自治区,苦口婆心解释中央要推行的分税制方案。其间,中央与地方讨价还价,并最终相互妥协。

      推行分税制前后变化大致可总结为:1994年以前的财政收入,中央占3成,地方拿7成,财政支出则是倒过来,中央拿7成,地方拿3成;1994年以后,中央政府在名义上可以得到60%以上,甚至可占7成。不过根据相互间的妥协,中央仍须在自己的收入当中提取若干返还地方。

      到2003年,朱镕基卸任时,分税制实施整整十年,财政的盘子从4349亿元增长到21715亿元,增长了将近四倍。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也恰于这一年出版。书中披露了安徽农村的现状,作者认为分税制改革的实质就是中央财政集权,中央出发点虽好,但造成地方财政弱势。诸如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和民兵训练等费用,中央都甩给了地方,但地方没有钱,最后就都转嫁到了农民头上。

      在清华座谈现场,朱镕基列出2010年财政收入数据予以批驳,其中提及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账数据,此前尚未有官方披露过。

      朱镕基说:“去年全国财政收入83000亿,其中,地方直接收入4万亿,中央税收返还(给地方)33000亿,两者相加是73000亿,占了大部分啊。中央财政收入多少?是15900亿(注:原话如此),占83000亿的20%左右吧。92、93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是28%、27%,现在20%都不到,怎么能说中央把税都收上去了,收得过多呢?”

      不过朱镕基对分税制亦有反思,“当然我们还有缺点,主要是返还支付的方式。”

      由于收上来的相当一部分钱只是中央财政过了一下手,又通过转移支付、专项拨款等形式补助给各地,使得中央财政和中直部门从中权力大增。

      朱镕基说:“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的工作做得不好,要靠地方‘跑部钱进’,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拿到,分税制有缺点,但我负的责任不是主要的,因为我当时就说,分税制改革没有完,要继续进行。”

      “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

      朱镕基在清华说:“最近呢,还有一种谬论呢,国外的报纸也有,国内的报纸也有,说这个房地产项目这么沉重,都是过去这个分税制搞坏了,说税收都收给中央来了,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狗屁!”座谈现场爆发大笑,连一旁的刘延东也不禁掩口而笑。

      从2005年起,大陆楼市价格开始了暴涨历程。由此而起的诸多社会抱怨中,对分税制的声讨此起彼伏,亦有不少专家学者撰文称,高房价的深层原因是分税制掏空地方财政,地方倚重土地财政直接推高房价,且使地方政府被房地产业绑架,阻挠中央调控楼市政策落实。

      对此论调,朱镕基说:“(财政收入)总共8万亿,一来一回(地方)收回来7万3千亿,还少啊?还没钱?现在地方有的是钱。这房地产(问题)根子就是房改政策错误。这个不讲,你们看书。”

      朱镕基说:“我们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政策,就是房地产的钱,都收给地方政府,而且不纳入预算,这不得了。这个钱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价抬得那么高。这个绝对不是分税制的错误。地方没少收钱。”

      朱镕基对清华的学生说,房改更多的失误就不多讲了,请大家多看书(注:即指将要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

    • 家园 不管如何,以结果论。

      不管如何,朱那样搞的后果后几届中堂都一一给抹平了,回过头来,朱当初不那样搞,现在一定比现在更好吗。

    • 家园 小强就是翻版朱镕基

      混合所有制,就是完成对央企的最后一击

      不光是中石化,就是兵器工业也快乐

      这次小强到重庆去,据说重庆的几个兵工厂,诸如长安集团都要搞混合所有制了

      网上也有说有个研究院,要搞一刀切,年龄按出生在70年为界,全部下岗,人均年龄要控制在35岁

    • 家园 中国经济起飞的功臣

      中国的夺走孩子牛奶的撒切尔夫人。或者说,比她做的更甚。

      民主国家人民承受能力太差,一有点不开心就要唧唧歪歪,我国人民承受力大大超过他们,绝无虚言。

      可惜有政绩的压力,喜欢速度见效果,如果能用慢药,会更好。

      中国还是应该一会给孩子发牛奶,一会给孩子不发牛奶,这样搞。不要老是一根线走到底,要守住中间路线,这样就可以一直发展下去。

      • 家园 把朱和西方任何一个政客比

        都只能说明朱是极右翼。

        现在共党还中间路线?你是站在火星上观察到的么?

        • 家园 不疯魔,不成活。

          九十年代初中国的外贸情况惨不忍睹,国企奄奄一息,朱镕基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式,选择了血淋淋的断臂求生。

          大规模下岗和房改医改,卸下了国企和民企身上所有的负担,让他们轻装上阵,相对应的,是把全部的发展成本转移到普通民众身上。

          然后,中国企业能够把工业制成品降低到一个匪夷所思的价格,并且借助加入世贸的东风,对全世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低价倾销活动,挤垮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中低端制造业。

          欧猪四国,东南亚金融危机,南美去工业化,都是这股浪潮的受害者。

          回到它的起点,就是最简单的商业逻辑,倾销。那时的中国一无所有,没技术,没品牌,没口碑,没渠道,除了剥削自己的国民以降低产品成本,还能怎么样呢?

          如果这个故事仅仅到此为止,那么朱镕基也就不配享有今天的地位,他最多是个中国版本的撒切尔,是个遭人痛恨的吸血鬼。

          但是当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出口企业哀鸿遍野的时候,中国却突然修订了多年不变的劳动法,重新开始提高对于劳动者的重视和保护,把多年前被朱镕基亲手脱下的枷锁,重新套到了那些企业的身上。

          近几年来,曾经被压低的工资收入逐年上升,曾经被废除的社保医保重新建立,普通民众也能感受到生活水平和国家GDP的同步提高。到此为止,故事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我们才能肯定地说,当年的牺牲是有苦衷的,同时也是有价值的。

          对共产党的政策评价,不能停留于特定的时空或者固执于特定的镜头,而应该在历史的维度来审视,这个时间跨度至少需要二十年。

          那些下岗工人的绝望眼神的确是刺痛我们的每一根神经,但它的更大意义在于,让我们铭记那些曾经的牺牲,珍惜现在的成就,而不是纠结于过去的是非对错。

          共产党的战略规划总是延续到数十年以后才能看到全貌,我们这些看客也要与此匹配的耐心和坚持。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便身死,

          一生真伪有谁知。

          • 家园 社保医保其实都是朱搞的

            朱的功劳比你说的还要大,社保医保的框架都是朱在2000年以前就定下来的,影帝做的只不过就是把这些制度微调和逐渐推广。。。

            但是,砸烂旧的福利制度,新的福利制度还没建起来,那叫一个惨啊。朱的功劳一多半要算在默默忍受的民众身上。。。

          • 家园 要是早几年混进世贸的话,应该会好一些。

            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之所以能繁荣,加入世贸是一个大大的利好,其实94年底关贸总协定改成世贸,中国是完全可以混进去的,可是就是听说科长反对,这事就黄了。

            • 家园 94年还有一件大事,分税制改革

              完成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的权威才重新得到加强,才有能力推动各地的产业规划和基础建设,还有厘清蔓延全国的三角债,消化银行体系的庞大坏账等等。

              1994到2000年这段苦练内功疗伤逼毒的时间还是有必要的,要不然等待着身处全球化火焰中的中国的,很可能不是涅磐重生而是化为灰烬。

      • 家园 下岗工人这个,不能全赖到某个人身上

        中国这样一个摊子,历史包袱太重,地缘环境太恶劣,想舒舒服服成世界第二,那是做梦。

    • 家园 【讨论】话说朱镕基先生出书

      朱镕基先生的几卷讲话实录才热卖不久,他在上海工作期间的讲话实录又出版叫卖了。说实话,朱先生的书还是比较畅销的,而且读者大多掏的还是私人的钱包。如果因此得出朱先生“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结论,却又并不符合事实。据出版社的高管说,朱先生的版税收入将捐给他家的基金会用于资助穷人。本书生的建议是,这笔钱能否主要以昔日的千万下岗人员作为资助的主要对象?因为当年真正踩了地雷阵的还是哪些升斗小民,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大多受伤痛苦至今。当然,懂点官场规矩的人都知道,这些惨剧的制造责任并不能全赖朱先生,毕竟还有所谓核心、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嘛。只是朱先生太耿直、太直言,上任之初就摆出一副“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阵仗,所以,不少老百姓凭“听其言、观其行”的感觉只能直观或主观地怨他了!

      与多数同僚相比,朱先生在公开场合很有个性化的表现。这是当年他之所以比较引人注目的重要原因。本书生在朱先生任期内,就很爱收看朱先生的记者招待会。朱先生讲话实录的读者大多想看的就是真话、实话。我多次在机场的书屋翻过朱先生的作品,但并未掏钱买,也不准备花公款买。在我看来,朱先生敢讲话、讲真话,常以针砭时弊之言呛声,属实并由此聚集了大量拥趸。然而,这些针砭时弊的真话虽痛快,但之于实际、之于实效往往就成了“口惠而实不至”的空话、实话。“三年消灭国企亏损”的豪言壮语,当时博得满堂喝彩,为了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快干与蛮干并举,大干与乱干齐飞。“债转股”用财政资金“收购”国有资产然后贱卖债权,用非常低廉的价格将千万人“买断工龄”赶出厂门,用一百多元的生活费打发千万下岗职工。有人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是阵痛嘛。问题是,臃肿不堪的公务员队伍除自愿“下海”外又有几人被迫失业呢?

      朱先生被邓公封许为党内人才难得的“懂经济的人”,诸多杀鸡取卵、断人生计的做法,又有几分“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味道或“为民做主”的范儿。朱先生也做了正确的事,也立过功,但对哪些无权无势的普通劳动者而言却并未感受到实实在在好处。朱先生或许有善政,但难得有德政。这是升斗小民的基本认识。

      本书生并非朱先生政策的受害者,自己和家人也未有过下岗失业经历。但,我干过在减员指标压力下,逼迫下属理论教员下岗的事。此君后来得了抑郁症,重新上岗后就废了功夫甚至丧失了正常的思维能力,妻离子散,前年在孤独中“走了”。而在其下岗前,此君还在企业中干学习班上阐述“改革难免阵痛”的官方理论呢。每思及此,心怀愧疚,颇为自责。

      朱先生的书中可有对自己重大失误的反省之言?看到的,多是对下级错误的直斥或对同僚遮遮掩掩的怨意。

      通宝推:山药糕,威武,初小文化,老老狐狸,
      • 家园 下岗工人不能代表所有的无权无势普通劳动者吧

        猪做总理,任内干了很多事情,下岗工人这个确实处理的不好,但仅凭这一条就说他如何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至于你说的普通劳动者,我们这里买汽车也是大把,有技术有手艺的普通劳动者,至少饿不着。

        • 家园 【讨论】当然能代表

          首先,下岗工人肯定是普通劳动者。当然,普通劳动者也有不下岗的。但是,即使不下岗的,当年过得好的肯定很少。你身边“有技术有手艺”的劳动者,如果当年在国企工作,你可以了解一下他们当年“过得好不好,压力大不大”。另外,我没有说过“下岗工人代表‘所有’的无权无势普通劳动者”。他们的境遇可以代表60%或以上的产业工人,这没有疑问的。翻阅劳动部等的统计年鉴有关职工收入数据,可以了解到一些情况。

          对于十多亿人口基数而言,千万人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个个具体的生命以及靠他或她供养的亲人来说,生计的意义比天大。

          • 家园 亲戚中进城农民觉得日子好了,国企职工觉得日子差了。

            国企职工有几位最不能忍受不是生活,而是以前的农村亲戚和自己地位一样了,甚至比自己好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