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西方哲学史》(黑格尔) -- texasredneck

共:💬20 🌺56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读《西方哲学史》(黑格尔)

    读《西方哲学史》(黑格尔)

    在谈马克思之前,不得不先谈黑格尔,因为离开了他,马克思主义就成为无法理解的东西了,换句话说,没有了黑格尔,是不可能有马克思的。就像罗素所说:马克思是黑格尔的继承者。

    我原来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黑格尔的东西早就过了季,除了研究哲学史的人,不会认真对待;除了学哲学史,不大会有人提到他,没有什么人现在还信他了,那已经是文物了。

    但我发现自己错了,在中国人中间,黑格尔还很有市场,我想这是中国特殊的环境造成的,因为马克思,中国喜欢哲学的人,多半是从黑格尔开始的。

    我也是这样开始的,但可能是比较笨,从来就认为自己就没有真正弄懂黑格尔,到了后来读了罗素,维特根斯坦这些人的书,就完全失去了对他的兴趣。

    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存在的就必然是合理的。

    既然是合理的,为什么要去搞阶级斗争,去推翻资本主义呢?既然是合理的,为什么我们仍然要想法不停地企图改变这个世界,让它更好呢?

    我绝对,当然地知道有很多人要嘲笑我的浅薄和无知了,说:你根本就没有能理解这一句话!

    我已经完全承认,而且更进一步,我还认为这一句话根本就不是能够理解的。我也有充足的证据,在谷歌上一搜,马上可以找到很多对它的解释,比如,那个合理是指的有原因的,现实的,等等等。这就让我马上有了一个相反想法,你们都不过说的是自己的想法,到底黑格尔在说什么,除非把黑格尔从坟墓里拉出来出来问一问。而且我认为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据他的一贯言论,我们还是没有办法弄懂,一回事。

    我以为就在这里看到了罗素,维特根斯坦那一些哲学家的根本不同。他们认为人说话,写哲学应该避免这些逻辑上的含糊,说一千,道一万,说一个东西是合理的你又要改变它,说到天边去都无法消除这个逻辑矛盾。

    用黑格尔那一套哲学可以得到,现实就是对过去的否定,将来就是对现在的否定,那么究竟哪一个是合理的?好像任何东西都可以是合理的,也都可以是被否定的,这就变成了一团大浆糊,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放,然后拼命的搅,然后什么想要结果都可以被搅出来。比如像高房价,收入不公的合理性都是可以被搅出来的。我承认这些东西是某种现实,但是,想在哲学上找根据却是完全的强词夺理。哲学可不是这个世界可以荒唐的一种借口。

    在罗素看来:你有别的意思,那好,就拜托你换一种说法,用一种逻辑上没有矛盾的说法,这样我们才能没有争议的理解。固然逻辑上一致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真理,但不能以逻辑一致来表达的东西,则肯定不可能是真理。以往的那些哲学就是因为这些玄学的语言,才变成了糊涂人在研究有多少种说糊涂话的东西。罗素曾经说过黑格尔的哲学是以矛盾作为营养的,自然是怎么说都能有理;同样,也可以说没有理,只看你是不是喜欢自相矛盾。

    我在前面说的罗素那一类哲学家把一些无聊的争议踢出了哲学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我的意思肯定不是说罗素那一类哲学家就好懂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以难懂著称的,但是,那种难懂是另一种形式,举一个实例,“凡是无法说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这句话也不好懂,可以说,他就是认为黑格尔那些哲学家说了太多无法说出的话。黑格尔肯定不会同意,但黑格尔也恐怕并不能从逻辑上挑出毛病。

    倒是像一句废话,这有点符合维特根斯坦后来的想法,哲学不过是重言式,同义反复,他好像是铁了心要断了后人做哲学家的念头。

    所以结论好像是哲学只能在两者里挑一个,说糊涂话,还是说废话。

    黑格尔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他的国家主义,但这一点现在中国相信他的人都多半会不提。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在他哲学中的重要,是很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他那种有些奇怪的逻辑的最终目的,就有些莫名其妙。

    我把罗素的一些重要论点尽量简单地抄在下面,全文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历史哲学》里说“国家是现实存在的实现了的道德生活”,人具有的全部精神现实性,都是通过国家才具有的。”

    “黑格尔对民族的强调,连同他的独特的“自由”概念,说明了他对国家的颂扬——

    这是他的政治哲学的极重要的一面”。

    罗素引用了黑格尔的两段原话:

    “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即作为显现可见的、自己明白的实体性意志的道德精神;这道德精神思索自身并知道自身,在它所知的限度内完成它所知的。”

    “因为人的精神现实性就在于此:人自己的本质——理性——是客观地呈现给他的,它对人来说有客观的直接的存在。因为‘真的东西’是普遍的意志和主观的意志的统一,而‘普遍的东西’要在国家中,在国家的法律、国家的普遍的与合理的制度中发现。国家是地上存在的神的理念。”又:“国家是理性自由的体现,这自由在客观的形式中实现并认识自己。……国家是人的意志及其自由的外在表现中的精神的理念”

    “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国家是地上存在的神的理念”,“国家是理性自由的体现,这自由在客观的形式中实现并认识自己。……国家是人的意志及其自由的外在表现中的精神的理念”。这是一些多么荒唐而冷酷无情的话!这是统治者的心里话,我有些实在弄不明白为什么普通百姓会喜欢这种哲学家。就像林语堂广泛流传的一段话:“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 本身是最底阶层, 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 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有些人好像根本就不知道,统治者和老百姓由于立场,利益的不同而看法肯定是不能一样的,要是强行来统一的话,倒霉的只能是老百姓。但凡只有一个声音的国家,那一定不会是老百姓的声音。

    “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意思就是国家和道德是同义词,得注意这里说的是道德而不是法律。你反对国家,那是因为你没有道德,这话我怎么就听着非常耳熟。

    接下来罗素的评论自然就是:

    “这是一种无上妙品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指你可以不进集中营。这种自由不意味着民主,也不意味着出版自由,或任何通常的自由党口号,这些都是黑格尔所鄙弃的。”

    “这便是黑格尔的国家说——这样一个学说,如果承认了,那么凡是可能想像得到的一切国内暴政和一切对外侵略都有了借口。黑格尔的骗见之强显露在这点上:他的国家理论同他自己的形而上学大有矛盾,而这些矛盾全都是那种偏于给残酷和国际掠劫行为辩护的。”

    我们先把这种理论的对错放到一边,我认为大家自有结论,只来看为什么罗素说黑格尔在这里违反逻辑。

    “由于他(黑格尔)早年对神秘主义的兴趣,他保留下来一个信念:分立性是不实在的;依他的见解,世界并不是一些各自完全自立的坚固的单元——不管是原子或灵魂——的集成体。有限事物外观上的自立性,在他看来是幻觉;他主张,除全体而外任何东西都不是根本完全实在的。”

    接下来黑格尔得出的结论就是国家才是全体,国家才是一个真实的东西,用一句现在时髦的话大概能更清楚一些:个人的价值只有在国家里才能得到体现,即:“人具有的全部精神现实性,都是通过国家才具有的。”

    这一句话本来是荒谬地不值得反驳,但奇怪的是在今天还有市场,就忍不住要愤慨两句。那么耶稣,释迦牟尼是哪个国家的?爱因斯坦是哪个国家的?还有那个特蕾莎修女又是那个国家的?

    我想在大多数人看来,真正伟人恰好不是哪个国家的,是全人类的。

    绝顶荒唐的是恰好是黑格尔本来可以得到这个结论的,因为全体起码应该是全部这个世界!而不是某个特定国家。

    罗素所指的逻辑矛盾就在这里。所以他说:

    “黑格尔的逻辑使他相信,全体中的实在性或优越性(这两样在他看来是同义的)比部分中的要多,而全体越组织化,它的实在性和优越性也随之增大。这证明他喜欢国家而不喜欢无政府的个人集群是有道理的,但是这本来应当同样让他不喜欢无政府式的国家集群而喜欢世界国家才对”。

    接下来罗素对黑格尔提出了最严厉的批判:“一个人如果迫于逻辑不得不遗憾地推论出他所悲叹的结论,还可以原谅;但是为了肆意鼓吹犯罪而违反逻辑,是无法宽恕的。”

    罗素还说:“奇怪的是,一种被说成是宇宙性的历程竟然全部发生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而且大部分是在地中海附近。”

    任何喜欢黑格尔哲学的中国人都要注意,他说的宇宙性的历程自然不包括中国,因为中国离地中海远得很。

    强调,看重全体并不是黑格尔独有,斯宾诺莎也是这样,但不同在于:“但是他(黑格尔)不把全体想像成单纯的实体,而想像成一个我们应该称之为有机体的那类的复合体系,在这点上他与巴门尼德和斯宾诺莎是不同的。看来好像构成为世界的那些貌似分立的东西,并不单纯是一种幻觉;它们或多或少各有一定程度的实在性,因为真正看起来便知道各是全体的一个方面,而它的实在性也就在于这个方面。”

    “甚至不像斯宾诺莎的神,因为他的全体是这样的全体:其中的个人并不消失,而是通过他与更大的有机体的和谐关系获得更充分的实在性”。

    说实话,我对斯宾诺莎全体有点不以为然,看不到有什么确定的根据。这个问题首先得要由科学家来说,得在科学上找到一些东西来说明为什么说这个世界是统一的,而现在科学家们自己还在争论不休。但是,至少斯宾诺莎在逻辑上是一致的,那个全体是指上帝,而不是哪个国家。你相不相信是自己的事情,但却是没有办法在逻辑上驳倒的。

    大概是我这人比较自私,对任何要把自己和国家融为一体的说法都十分惧怕,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因为我确实地知道,国家实在是太强大了,任何东西只要成为国家的,那就一定和我说再见了,也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而且我还不怎么与人为善,以为凡是唱这种高调的人往往是在为自己这个个体在大捞好处。

    当然,我还是承认可能会有例外,但我反正是没有荣幸认识这样的人。

    我读了这一章以后,就不得不有了一个不好的想法,那些喜欢黑格尔的人,不是没有弄懂黑格尔国家主义,就是出于其他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罗素理解错了。但是这却有些不像,第一,那些话肯定是黑格尔说的;第二,我想有必要指出一个冷酷的事实,纳粹德国烧了许多人的书,但是,黑格尔在那时却是基本在享受着钦定哲学家的地位的。黑格尔肯定是十分对希特勒的胃口,有些人认为希特勒曲解了黑格尔,但从前面那些话来看,我是看不到的。如果黑格尔活到了二战,看到他的学说在国家社会主义(纳粹)者那里得到了某种实现会作何感想,我也是不知道的。

    在罗素看来,希特勒和马克思是有着某种联系的,这个联系就是黑格尔的那种国家主义。革命的目标就是创建一个人民的政府,无产阶级的政府,然后我们就省心了,用不着思考,死心塌地地跟着这个政府,它就会把我们带到共产主义。

    对罗素那种和平主义者看来,这种国家主义是十分的不入耳,因为几乎每一场战争,都有国家至上说法在鼓动,喧嚣,对付情敌是用不着发动一场战争的。

    当然公平地说,黑格尔并不能对纳粹帝国负全部责任,他不过是一个书斋里的教授。但是,如果说他的哲学反映了德国人的思想中某些缺陷,某些疯狂,某些任意地对历史,逻辑加以曲解,这种说法并不为过。

    个人的自大和狂妄,同样还有怯弱和偏见,最容易通过民族主义而表现出来。

    索性干脆像卢梭,尼采直截了当地宣扬个性,虽然不妥倒也痛快。有些人把尼采看成民族主义者,恐怕不对,他极端自大,认为历史的价值就是产生他那样的英雄,犹太人和普通人都一样都不值得他考虑。这种个人主义在某些时候还算有价值,因为人总是孤独的,人坚持自己的个性也是有价值的,不然这个世界上就会只剩下唯唯诺诺跟着别人跑乌合之众,这些人内心怯懦,有人才有胆子,却幻想着成为英雄,结果不过成为所谓英雄的垫脚石。

    我怎么就觉得这一点是很多美国人和某些中国人的重大区别。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我反抗这个政府,是因为它不好,如果有个按照我的意思,我的利益而来的政府,我就会高高兴兴地跟随了。这个意思基本就是:要是我是政府,那就是最好的政府了。

    而美国人好像对政府有一种根深柢固的恐惧,政府是一个没有办法而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因为有的事情只有政府才能做。没有所谓的好政府,不管是不是所谓民主产生的,任何政府都得要有一个缰绳勒着,不然就要无法无天。老百姓和政府的自由,就是一个零和,政府的自由多了,老百姓的自然就会少。

    这一点在这次美国的中期选举表现地是再清楚不过了,民主党的失利,茶党的兴起,都与很多美国人害怕政府的权利更大有关。

    罗素在书中也分析了颂扬国家,政府的历史由来,欧洲的国家是宗教改革的结果,在那之前,是教廷具有世俗的权利。在这一段历史中,新兴的国家往往比政教一体的教廷要宽容一些,有更多的言论自由。

    但是,一但违反了逻辑可以得到多么荒唐的结果,从黑格尔的所谓逻辑里是看得再清楚不过了。不管怎么说,黑格尔还是有些说得出的原因,而对现代的人来说,这个理由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还要信这样的东西呢?

    我想不出理由。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在我看来,这是毫无疑问的,没有老百姓,何以来的国家?国家要是不能我老百姓谋取利益,要那个国家有何用处?没想到引来了一大堆议论,在这里我来回答。

    在我看来,反对的说来说去,说穿了就是一句话:不能把国家和老百姓完全分离开来,这恐怕就是黑格尔那一套哲学比较典型的方法。我下面来说那些对黑格尔作了强烈批判的哲学家,罗素,维特根斯坦对这个问题会有何种看法。

    这些人被称为语言哲学家,顾名思义,他们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对语言花大力气研究。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他们认为:人们是通过语言(广泛的意义上,包括数学)进行思维,交流的,因此,语言的混乱必然导致思维,交流上的混乱,结果就导致一些毫无意义的命题,黑格尔就是典型。

    从他们的观点,我们谈论事情的时候,首先得把词语的意思确定清楚,不然别人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更常见的是,你说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不一致,这就是混乱。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国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国家可以是一个地理的概念,一个民族的概念,或者一大堆人的概念,但是,在法律上,无疑政府就代表着国家,要把两者严格区分是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有人要把它们故意混淆的情况下。所以说,颂扬国家是难免不把政府包括进去的。那么当有人说国家的时候,我们就要想,你说的哪一个,或者哪几个。

    爱因斯坦的这一句话的国家非常明确,就是指的是政府,不然说不通。那么说所谓“不能分离开来”的时候,这个国家是指的什么?我想不清楚,只能理解为是含糊的,因此那一句话我只好认为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你说那个国家包含有政府的意思,那么我认为你是太天真幼稚了,现在还看不出来政府的想法不能和老百姓一致。这里的不一致是根本的,因为老百姓也不是一致的,有钱人认为应该少缴税;中产阶级想提高收入;穷人想的却是要有更好的社会福利。

    为了同样的公平,我不喜欢强调国家,不管是美国,中国,还是北朝鲜。比如奥巴马代表美国行政当局,我想他关心连任高于美国经济,而且更过一点,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对头,人就是人,政府就是政府,换一个也不一定会好。

    就我的观点,就算是撇开政府,过度地颂扬国家也并不妥当。当然,我非常热爱那一片土地,那是因为我在那里长大,所以那里对我来说有着许许多多美好的记忆。但这只是对我,而且如果我在别的地方长大那就自然就热爱别的土地。

    如果认为我喜爱的东西就一定比别人好,这个逻辑虽然人人都有一点,但恐怕有很大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在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然后有可能就要替别人选择,历史,现实的灾祸可以说都是这样来的。

    用这种观点来看,所谓“祖国”就更模糊了,是哪一个国家?根据国籍?长大的国家?住的时间最长的国家?有人说是生我养我的国家,我在别的文章中说过,我不能同意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我是被父母生养的,特别是母亲,给了我那么多的爱,我不能相信是国家下了一个红头文件,所以父母才会爱我;同样,我也不能相信,父母要是不爱我了,“祖国”会给我同样的爱,这对所有父母亲实在太不公平。我甚至有这种想法,是不是有人没有得到父母亲的关爱,就去幻想一个“祖国”?

    我知道有人又会用黑格尔的那一套来说事,你不能把两者“分离开来”,但是我这人实在不能理解这种抽象,因为那遇到实际问题行不通,如果我遇到困难,我毫不怀疑父母亲会帮助我;如果我需要钱,找“祖国”,有人能告诉我怎么去找?

    下面就要谈一个让人尴尬的话题,我知道这不礼貌,把人逼到墙角,那就是经常网上有人说,有人问的:为什么爱国的人都跑到国外来了,或者更直接一点,这么爱国,为什么不回去?

    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个认真的回答。

    对于我,也一个很好的解释,我更看重自己对家人的责任,看重自己的追求。我父母亲希望我幸福,所以会支持我在美国;我自己也喜欢美国,至少那给我某种说话的自由,所以我不回国。

    其实不能理解为我想把人的嘴堵住,而是有相当的好奇,想知道那些非常爱国家的人是怎么协调这个矛盾,因为据我所知,言行不一只有用虚伪这个词。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有时也是言行不一,说虚伪我承认。比如我在谈康德伦理学时认为,你要人爱你,那么你就应该爱人,这个原则是很好的。但是在做的时候却十分困难,我在说应该怎么做,也想那样做,就是经常还是想自己多一些,所以时时有些小小的痛苦。所以我想知道别人会怎么来解决这些矛盾,如果读黑格尔有用,那我就去读,能做到那就值。

    通宝推:李寒秋,
    • 家园 去读一下老毛的《改造我们的学习》

      你的问题在那里都指出来了。读一读老毛的《矛盾论》《实践论》,都比这种空谈性质的哲学要好得多。

    • 家园 黑格尔可算得神佛一级的人物

      佛是没有疑问的,而在黑格尔那里,也是没有疑问的,疑问都在人自己身上。

      马克思可与黑格尔比肩的地方,在于看穿了这个“没有疑问”仅仅是思想上“没有疑问”,不停留在思想上,那问题大了,于是就有了:哲学家只是试图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的名言。

    • 家园 难为你写这么长。。

      有逻辑,更要有思考。观点因人而异,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思考。你最大的问题在于,通篇,你没有自己的思考。什么是自己的思考?不是把别人的话在脑子里再想一遍,而是要跳出别人论证框架,思考这个框架的合理性。最简单的逻辑思考,就是你初中学的几何证明题,一道题可以有很多解法,你按照别人的思路把别人的解法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这个不叫思考的。

    • 家园 冒昧地问一下

      西方哲学对于当代物理和数学的进展如何解释和看待,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论和最新的宇宙加速膨胀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家园 我不知道

        维特根斯坦以后的哲学家,我只知道波普尔。

        你说的二个都不过是广义相对论的推论,至于相对论对哲学的影响,那是超大。

        简单的概括:如果时间和空间都不能是绝对的,什么能够是?

        上帝?绝对真理?

        任何东西我们都是可以怀疑的。

        《维基百科》说爱因斯坦是思想家和哲学家。

    • 家园 读书太少,人家的嘲笑很正确

      我也是这样开始的,但可能是比较笨,从来就认为自己就没有真正弄懂黑格尔,到了后来读了罗素,维特根斯坦这些人的书,就完全失去了对他的兴趣。

      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存在的就必然是合理的。

      既然是合理的,为什么要去搞阶级斗争,去推翻资本主义呢?既然是合理的,为什么我们仍然要想法不停地企图改变这个世界,让它更好呢?

      我绝对,当然地知道有很多人要嘲笑我的浅薄和无知了,说:你根本就没有能理解这一句话!

      我已经完全承认,而且更进一步,我还认为这一句话根本就不是能够理解的。我也有充足的证据,在谷歌上一搜,马上可以找到很多对它的解释,比如,那个合理是指的有原因的,现实的,等等等。这就让我马上有了一个相反想法,你们都不过说的是自己的想法,到底黑格尔在说什么,除非把黑格尔从坟墓里拉出来出来问一问。而且我认为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据他的一贯言论,我们还是没有办法弄懂,一回事。

      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虽然德国的官方哲学家拿这个为普鲁士国家、书报检查制度等等辩护,但是这话句话有下半截没说出来:“凡是现实的,都应该灭亡。”

      一个现存事物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蕴藏着毁灭自己的因素,合理性并非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先合理的部分就会变得不合理,最终该事物会因丧失合理性而丧失存在的依据。

      黑格尔的哲学中存在一个最高发展阶段的提法,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本身的体现,事物的运动朝向能完全反映绝对精神的方向进行,普鲁士国家,就是国家制度层面最高发展阶段。这个才是和格尔哲学成为普鲁士官方哲学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承认什么最高发展阶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