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茗谈(95):织锦 -- 本嘉明

共:💬78 🌺27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茗谈(95):织锦

    (一)

    我们从一个小事说起。

    这个事,其实一点也不小,不过大家莫慌,加拿大这么个穷乡僻壤,再大的事,搁天朝那也是小事。

    CMHC(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oration)是加拿大排名第二的央企(Crown corporation),主要的职能是管理加拿大全国性的Mortgage Insurance Fund (MIF),也就是给全国购买商品房的个人按揭贷款,提供保险。大约在1996年,CMHC开发了一个数学模型,用来评估个人按揭的风险性,判断哪些申请个案可以提供保险,哪些应该拒绝。

    这个模型,叫“爱咪丽”,是当时老总女儿的名字。“爱咪丽”使用了十几年,一直太平无事。但两天前,CMHC在最新的报告中,不太确定地提到对于“爱咪丽”系统可靠性的担忧。

    这一下就炸锅了,加拿大五大商业银行上至老总,下到相关部门,至少几百人过不好这个圣诞节了。因为所有金融机构判断放款的标准,都或多或少是建基在“爱咪丽”之上,CMHC肯保,银行自然敢批。几百万笔房贷里,只要有10万笔是判断错误的,放了不该放的贷款,后果都很难预料了。

    其实“爱咪丽”的问题,跟李祥林把高斯-联结相依函数应用到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是类似的。因为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那么对房贷申请的判断,就不必一笔一笔地凭尽职调查和“常识判断”来决定了,由这个模型来成批判断就好了,而且据说永不出错-----精确地说,这个模型大声保证,出错的概率极其极其小。问题在于GIGO(这是IT术语,Garbage In,Garbage Out),如果可输入的历史数据太少太不全面,那么模型本身的“智商(经验)”就有缺陷,做判断时就有如幼儿般无知,从而乱来。目前,加拿大楼市的均价只是轻微波动,但成交量数据动荡剧烈。既然有了退潮的危险,有些人当然害怕被人家看出是裸泳。对“爱咪丽”的质疑声,业内窃窃私语很久了,为什么今天羞羞答答地开始打预防针了?

    由此,我们引出了今天的主题:房价,要不要让它大跌?

    其实要说“普世价值观”,首推三观:“政府管饭”观,“房价跳崖”观,最后才是“免煮柿油”观。尤其是前两观,放之四海深入人心,绿坝莫能挡之。但大家要搞清楚,至少是在中国,房价的逐步上升,恰恰是社会财富较为公平有效地分配的渠道,是“国民瓜分经济发展果实”的重要手段。房价升得太高,使年轻人失去希望和自信,固然不对;但房价坐上滑滑梯,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也要不得。

    所以没有一个政府,不管是加拿大的还是中国的,希望看到房价大跌。

    但今天中加的房价,确实都太高了,再不开始跌,年轻一代想死的心都有。而一旦开始掉头下跌,政府又怕得要死,生怕跌跌不休,恶性循环。

    这个两难,咋办办?

    我们不妨想象,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就好比是13亿人民,挥汗如雨,在共同织一幅大锦缎,向往一个人间仙境的未来。2008年的4万亿,就是说,砸锅卖铁,赤字预算,也要把金丝银线买齐,供大家继续排排坐埋头织锦,免得抬头东张西望,看到邻居们纷纷跳崖,吓得尿裤。

    那么,发展社会,只有拼命织锦一途,“科学发展,紧赶慢赶”吗?

    不是的,大家看看以前织的锦,那也好几百丈长了,陈化脆裂的有之,曝晒散乱的有之,沾灰带土的有之,皱皱巴巴的有之。

    发展经济,不是一味地举债织新锦,扩盘子,以粗放的投资带动GDP;你能把以前织就的锦归置归置,裁去腐坏,洗清灰尘,熨平褶皱,那也是不世的奇功,人民的儿子。所以这一届内阁,能够做到“洗,熨平”,那也是一条包抄迂回的发展之道。有经验的帆船水手知道,即便遇到逆风,自己的引擎里柴油不够用了(不能一味地重复4万亿),那么扯起帆后走之字,仍能借风力,向前行。

    (二)

    洗,就是反腐,这个不说了。熨平,可以怎么做?

    大力促成“三网融合”就是王道。三网融合后,对于大多数国民来说,用宽频上网服务,就像用自来水一样,既便宜又似乎永不枯竭。这个时候,江西广西就会自发地建设中国的“班加罗尔”,把沿海金融机构,大企业,公务部门的“Back Office”的业务,比如财务,客服,设计,税务等接手过去。而沿海在失去大批低技术含量的重复劳动岗位后,当地年轻人就不得不继续充电,去寻找高附加值的新产业新工作机会。这就是“爬楼梯”,下面的人顶上来,前面的人只好打起精神,继续爬,以免被踩。

    对于楼价,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楼价。

    所谓“不管楼价”,首先是正确看到高楼价的危害性后,不要被它吓倒,不要怕得神志恍惚,全神贯注于此,觉得命悬一线------这样反而管不好楼价。管楼价,就要“围魏救赵”,从楼市外着力。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让年轻人尽可能地获得较好的收入,负担得起楼价。那么,首先是已有房的国民,到手的财富不会猛烈缩水;其次,是没房的年轻人看到希望,更有自信;第三,年轻人能得到持续的高收入,反映了经济的蓬勃发展。这,就是三赢。

    那么,假设“三网融合”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在哪里呢?

    这里,我提两个建议,或许可以帮助沿海地区的年轻人创业。

    (三)

    第一个,是“筑灶”。有了灶,大家就容易做饭了。

    各沿海发达市的政府,准备一笔专项资金,然后在大学校园周边和高科技园区周边,挑选一些中低档有一些房龄的旧房(小旅馆,居民楼,旧办公楼均可),然后同现房主签订协议,政府投资数十万到数百万重新装修,用作写字楼,仍由原房东经营,但在协议期内(比如15年),在协议中写明首三年的出租价,随后每年可以再递增多少百分点,增不增要由政府批准。15年期满,协议终结,政府退出经营,装修也全部赠送给房东。

    这样,政府不必拿出全额款来收购这幢楼,也不必负担此后15年的管理成本,只是以装修款购买了租金定价权。房东虽然暂时失去对租金的定价权,但没有丧失产权,周边的房价涨自己也跟涨;况且一幢其貌不扬的旧房在装修后,本身的出租价值已经比以前大为上升;而且15年后政府撤出,等于是数百万的装修款分15年预支给房东作为“(低)房租补贴”。而年轻人有了创业想法,也容易租到一个租金低廉的办公地点。

    目前中国各地有很多的“高新企业孵化器”,但这类“孵化园区”筛选项目的标准较高,平均投资较大,动辄海归,高科技,清洁能源之类的,属于“筑大灶”。我们这里说的“筑灶”,就是“筑小灶”,有些“孵化器”的样子,但是档次比较低,规模比较小,遍地开花,针对广大国内的应届大学生,研究生,哥几个有想法就可以来试试。

    至于说有些“孵化器”的样子,就是在这楼里,集中提供公务法规,文秘,财务,法律等服务,按服务的件数和时间收费,对“新科老板”们扶上马,带一程,既节约费用,也少走弯路。

    这种做法,在加拿大也有,叫Residential Rehabilitation Assistance Program(RRAP),用来改造市区里一些长年失修黄赌毒扎堆的老出租公寓,既不必耗费重金去购买产权,原房东也欢迎,装修完后政府控制租金均价,可以用作“安居工程”,提供给低收入者和老年退休人士。这类房子虽然前科累累,但地段都很不错,改造完了,混混匿迹,当地警局都松一口气。我把这个方案改造一下后,用于鼓励中国的年轻人创业,利用旧房紧邻大学和产业区的优势,这些办公楼要么便于师生在课余来创业(邻近大学),要么便于向正规高科技园区内的大型企业提供外包服务(邻近高科技园区)。

    (四)

    现在,我们有了“自来水”(宽频上网服务),有了灶,但还没有米,怎么煮饭?

    米,就是创业资金。

    这还靠各地的地方政府。有请上海市政府设立一个“朝阳基金会”,凡是上海户口的大学生,都可以申请“朝阳贷款”,考上全国任意一本大学的,入学后半年即可申请;一本以下大学的,二年级下半年可以申请。贷款起步5万,封顶20万,规定不可以用于某些用途(如炒股/购商品房,或用于违法犯罪。一经发觉,还本并罚款,家庭长辈连坐)。贷款者在年满55岁之前,不必归还本金,只需支付利息。55岁生日一到,必须按月还付本金,这时候借款人就算还在打工,也是老资格高工资了,房也买了,孩子也结婚了,该花大钱的地方都花完了,正好开始还债,退休后去冰岛溜冰就别再想了。

    这笔“朝阳贷款”的作用有二。首先是济贫,有些孩子刚考上大学,家里突遭变故,供不起了,那就借款,市政府供你读完。其次是创业,仨小子来了灵感,就各自去借款,合伙开一个公司鼓捣,搞成了,干掉阿里巴巴,房子娘子儿子都有了;搞不成,乖乖去给马云打工,将来还债。

    这个基金的放款上限,根据各沿海地区的财力,地方自定,那些广东和温州的百亿镇,一出手给自家孩子80万,那也可以。还款周期那么长,也不用担心,买保险呗,请“爱咪丽”给估一估呗。

    http://www.cchere.com/alist/3816626

    • 家园 这种创业扶植,各地本来就有一些

      支持力度不小的,门槛还是高,大概是有提高成功率的意思在里面。低扶持成本的广种薄收模式还是少见。

      [URL=]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URL]

      • 家园 现在的本科生

        进了大学,就不是处男;出了大学,就是中年(指一当房奴,就全无血性)。

        其实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甘心就这样被摁在大酱缸里“被僵尸”的,但没有方便门道可以出逃啊。

        西方的年轻人相对就不那么悲催。一是自立意识和自立能力强;二是社会对他们宽松,丈母娘不要求买房;三是对“成功人生”的定义宽泛;四是手工技能的市场价格高(比如说造导弹的不如修马桶的)。所以离经叛道,不好好读书的,一路打工去周游世界的,都还能生存。

        我的这个建议,并不着眼于这些“微创业”的成功率会有多高,而是给有志“自己当家作主”的孩子们一丝呼吸的空气,鼓励他们:你们没有错,创业光荣!创业令人仰慕!

        刚改开时,涌现那么多没读几天书的创业英豪,那是因为太穷了,没有退路了,没有坛坛罐罐可以顾忌了,拼了。现在呢?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社会的产业配套程度,创业资本和物质条件的准备,都大大优于30年前,反而大家都不肯创业,不肯拼了。

        是,创业维艰,九死一生。但所有人都不创业了,都考公务员了,将来国家怎么办?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公务员们都是靠劳动者供养的。劳动者就是个大面团,没有创业者这个酵母,面团怎么发起来?

        现在就从天量的维稳金费里拨一点零碎出来,让全无荫庇的普通孩子们去闯一闯,维持住这股血性,也活跃社会上的第三产业,解决部分就业,这也是维稳。你们练就功夫,将来国家自然要用你们。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毕业后从南京一家商厦的FOOD COURT(小吃楼面)租摊卖三黄鸡起步,现在高科技生意做得很大了。

        • 家园 本大看得明白

          闯进不足,非常普遍的。说起来,年轻人出去创业的冲动肯定是有的,本大的主意,是能激发积极性,让更多的小孩真正出来闯一闯。

          确实,成败倒不是最重要的。

          • 家园 这是个“千金市骨”的示范作用

            一个同学出来吃螃蟹,成功了,其他同学就会眼红,会不服气,于是踊跃加入。

            可以在市内地段较好的地方,以ZF补贴房租的方式,保留一批低租金的商铺/写字楼,给大学毕业生创业,但每个户主只能租5年。5年期满,如果生意发展良好,你就跳出去,跟其他普通商铺正常竞争;如果不想做了,就退租结业,商铺转给下一个申请的大学生微企业。做什么生意,你们自己定。

            有资格申请的,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5年内,或硕士毕业4年内。一,确保毕业,创业没有影响学业。二,年龄不能太大,毕业后拖得太久就不适合这个项目了,回家抱孩子算了。

    • 家园 创业的关键瓶颈是“检验成本”过高

      目前有且只有一个检验平台,那就是市场。而这个平台已经明显使用过度,“过载”了,所以传统创业之路基本上九死一生。甚至干脆是活一家灭一家,整个市场趋向零和。

      在货币系统里,则表现为上层通胀,下层通缩的滞胀格局。房价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表征。

      因此要想打破创业迷局,必须开辟除市场外的“第二平台”,这就牵涉到“发钞权”,或者说是“话语权”之争。其实我脑中已经有一种新的创业平台系统,可以“曲线”获取发钞权,只是时机确实不好掌握。

      • 家园 美国市场也高度成熟

        为什么还有FB?

        人多(而且有钱)的地方,创新总还有余地。

        发动大学生和在校青年教师创业,小高炉遍地冒烟,也是“乱枪轰野鸭”,说不定就轰出啥新缺口了。

        至于知识产权保护,倒不用担心,第二个人来山寨,无疑要加入自己的创意,很可能把新生事物大大推进了一步。其实阿扎(扎克伯格)不就是山寨了双胞胎兄弟的点子,才做出FB的吗?客观说这是3个共同创始人。只要新生事物成了,对中国社会有好处了,你们要争发明权就去打官司嘛。

        要说“曲线发钞”,游戏里的装备和点数也算吧?

        • 家园 现在年轻人创业很难,房地产已经将流动资金都抽光了

          本来可以用来创造的资金,全部都投入了房地产中。我创业10年,得到的唯一结论是,如果赚了钱就买房子而不是扩大再生产,现在早就发大财了。我周围很多中小企业,技术不错产品很棒,但是老板都已经没心思继续招人,买设备,做研发了。赚了钱都去买房子,买楼。

          所以现在年轻人,如果父母家庭有100万,你让他投入创业里面去,人人都会认为他疯了。没有房子,结婚都不成立。还是买个房考公务员去吧,这就是20年里面房价不停暴涨形成的整个社会的市场心理。我觉得现在国家就算是想以经济手段控制房价也已经晚了,就好像当年蒋经国上海打老虎一样,投入再多的物资,也抵不住全社会疯狂的投机心理。现在国家投入再多的房屋,也会被立刻吃下去。好在TG还有很强的行政手段,希望能压制住疯狂的房价。

          以中国这么幅员辽阔的国家,房价根本不应该像脱缰野马的。现在说起个人财富,就是多少套房子。每家父母有好几套房子,夫妻两个好几套房子,却只有一个孩子。人口是倒金字塔,房子的数目也是倒金字塔,一旦中国发生像美国哪种人口从铁锈地带向阳光地带的迁移,这种以房产为单位的个人财富就会灰飞烟灭。

          通宝推:Climb,
        • 家园 现在是不敢创业

          我周围有很多75年前后出生的人,自己创业基本上都成功了。比如华北工控,就是几个大学生毕业后自己弄出来的。还有一个毕业后做chip的代理,现在也很不错。

          但是现在的环境下创业意味着九死一生,原因有:

          1.没有新的突破点。

          2000年前后创业成功主要的原因是信息技术到了一个爆发点,很多人只要敢干就可以拿到大中国区总代/华北区总代的资格,自己干上两年,熟悉了环境后就可以自己做了。极端的例子是我认识一个人,当年住在地下室里面,但是他是加拿大将军漆的华北总代,可以先销售后回款。这样的话可以很快地积累原始资本,进入下一个环节。

          现在的情况来看,新的技术爆发点大家没有发现,而且国内的市场相对已经比较固定了,不是10年前拿着样品就可以上门拜访的日子了。基本上来说都是在抢夺别人的饭碗,要比别人的产品更便宜,更好才能够打开市场。这样很多人都倒在了原始积累的开始阶段,剩下的人也没有更多的钱能够投入到二次创业中,很快就倒下了。

          2.社会生存的成本增加。

          大环境下的税费,特别是房租已经极大的拖累了创业,马太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比如说发票,很多创业小公司都没有办法弄来合法的发票,如果挂靠的话,回款和手续费都是比较头疼的事情。还有资质的问题把很多小公司排斥在外面了。有两个例子:在02年的时候,只要你懂英文能够看懂操作手册就可以号称自己可以做网络优化了,可以拿下几个小区的维护工作。现在除了短名单中的公司基本上没有人可以作了。

          房租已经极大的拖累了创业,01年02年的时候找个民房,一个月1000元,办公住宿一体,4个人就可以做一个小的公司了。现在必须有写字楼,6元/平米/天,一个月就要1W左右了。

          3.人员,现在20岁左右的人不是当年那样能够吃苦了

          人员招聘的话,04年前,只要是个公司,觉得idea不错,很多人愿意拼一下。现在找人的话,第一就是三险一金必须要有,然后1W/月。问题是进来后用了3个月训练上手了,立即就跳了,原因是加班太多,工资太低。

          不要总是和FB进行比较,那是上一波的事情了,最近2~3年有什么新的小公司出现么?除了那个smart-watch(还需要观察,苹果已经有了smart-watch的专利了)。

          国内同期和FB起来的公司很多的,要比较的应该是最近3年内成功的公司。

          创业消耗的是资源,如果不能能够成功的话,大规模的鼓励创业是对个人和社会极大的浪费。

          但是政府应该鼓励创业,真正的鼓励创业,而不是作为降低就业压力的一种手段。

          个人认为鼓励创业的方法很简单:

          1.失业救助

          我交了这么多年的保险了,重来没有看到用处。如果能够保障我1年或者半年的基本生活,我是愿意出来做自己的事情的。

          2.降低房价

          降低房价第一可以降低员工的心理压力。(房价/房租要控制在刚刚就业人群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比如说800元的房租,3000元的房价。很多时候,大家都说你给我的工资至少能够交房租吧)第二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3.真正开放行业进入标准

          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行业进入标准,比如小区安防需要公安局的安全认证,个人网站和公司网站的安全监控,小微企业的工商/税务注册等。

          4.真正的公开招标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所有业务进行真正的公开招标,不要搞围标/陪标等。不要有吃拿卡要等行为。

          如果政府能够做到这些,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创业的。而不是现在政府就希望用淘宝进行创业。

          BTW:

          淘宝的创业模式只会让创业更加困难,让中国的经济进入低成本/低附加值的低级循环。

          但是政府应该鼓励创业,真正的让新技术能够在中国发展,成长,壮大,成为百年老店。应该放弃那种摘桃子的思想,执行一个10年甚至50年的长期规划,给中小企业真正的扶持。

          通宝推:本嘉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