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英国的煤炭历史(读书笔记)(0)引子 -- PBS

共:💬174 🌺709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单纯从纸币的失败来说

                                    缺乏近现代金融,没有准备金的概念使得虽然存在被广泛认可的所谓货币,但实际上还是易货交易。那么不管是说货币的长期供应不足,还是说贵金属的供应不足,其实表现的都是政府无法控制货币数量而不是政府滥发货币的表现。

                                    因为这种情况下国家并没有对货币构成垄断的控制——毕竟货币是要流通而不能屯在手里,易货交易的格局下任何一种被指定担当货币功能的物品,其币值都难以偏离其作为商品的价值太多,否则就会被窖藏或者私铸。这恰恰是把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权交给了所有的交易者——实际就是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以及现在的比特币概念。

                                    所以在没有现代金融体系的时代,国家滥发纸币的本质与其说是权力滥用,不如说是它在这种货币供应格局下,是天然的劣势方,因为其地位和其他普通交易者毫无区别,而其承担的责任却远大与一般交易者。在责权不对等的情况下,把纸币与纸币的滥发看作国家自我补贴其在货币交易中的必然性亏空的行为,似乎更为合适。

                                    这反过来也可以让人反思,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以及比特币这种所谓的市场供需调节背书的货币,真的会比现在的央行与国家的干预更好么。既然连市场本身的有效性与否都存在疑问,又凭什么认为纯市场调整的货币供应带来的问题会比国家控制来的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最近刚看了一本书,银行的秘密

                                      罗斯巴德著,杨农译的。

                                      这本书的主旨就是主张货币的完全市场化。货币退为银行券,银行券代表一定量的黄金。由各私人银行独立发行,实行100%准备金制度和自由银行制度。

                                      理论论证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单个银行的客户有限性加上银行间竞争会淘汰信用差的银行,即不实行100%准备金的银行。

                                      好处是杜绝通胀。中央银行制度具有天然的通胀倾向。

                                      论证挺完善的,至少我这个经济学半吊子挑不出错。

                                      唯一能指摘的可能就是,黄金产出跟不上经济增长。这造成提供技术进步的人其产生的价值被储藏黄金的人所分润。储藏黄金的人什么也不干就能分享一部分黄金增值带来的利益——只要市场上的产品越来越多,黄金自然越来越“值钱”。

                                      • 家园 不实行部分准备金

                                        也就不需要银行和市场经济了。

                                        现代经济制度中,大概也就计划经济模式可以不需要部分准备金制度。

                                        所谓消灭通胀的观点,无非是要消灭币值的贬值和波动。这当然在理论上符合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身份,却不符合市场环境下的实践。

                                        因为资金总是会流向确定性高的领域,离开不确定性高的领域。把币值打造的坚挺无比只会造成其他商品的价值围绕币值产生相对明显的波动,使得市场整体趋币屯币,离开生产投资和流通。这反而使得货币失去了其作为单纯交易媒介、一般等价物的存在意义。

                                        • 家园 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所以在没有现代金融体系的时代,国家滥发纸币的本质与其说是权力滥用,不如说是它在这种货币供应格局下,是天然的劣势方,因为其地位和其他普通交易者毫无区别,而其承担的责任却远大与一般交易者。在责权不对等的情况下,把纸币与纸币的滥发看作国家自我补贴其在货币交易中的必然性亏空的行为,似乎更为合适。

                                          如果仅以黄金为货币,由于黄金产量的限制,导致黄金相对于其他商品,其价值越来越高,于是,人们不爱使用黄金而偏爱窖藏黄金,从而简单地利用黄金的升值获利。这就是通缩,中国历史上一再上演的,地主老财最爱干的。这种情况就不讨论了。

                                          如果保持币值恒定,按照经济增速发行等量于经济增长部分价值的纸币,使100元纸币在十年前可以买100鸡蛋,十年后一样可以买100个鸡蛋。这是货币学派。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银行/政府)手里平白的多出了相当于经济增长部分的货币,掌有巨大的货币分配权,怎么会是劣势方?

                                          若有通胀,银行手里的资金更大,优势也更大。

                                          • 家园 你说的不是货币学派

                                            而是计划经济了。

                                            只有计划经济才能做到你所期望的那种情况。建国以后也长期没有准备金制度,是改开后在83年才正式建立。

                                            计划经济的特点除了事前计划,严格按计划运作,可以对经济扩张对货币的需求有比较准确的预期外。还有就是货币交易的场合很少,主要的交易形式是通过计划内的划拨调配。比如前苏联在经互会国家之间的贸易,就是只对商品价值进行估算,年底才结账看一下赤字或盈余,再划一笔款把账做平了。实际还是易货贸易或者说计划内调拨或者对计划的临时补充。

                                            所以改开初期中国的货币量大概只相当于总GDP的30%,说白了货币和市场只是对计划的一种补充。那么除去配额和计划外的需求,计划内的确是不会存在任何币值波动。

                                            至于在市场经济为主的环境下,弗里德曼曾经认为国家干脆基于历史长期数据设个固定的货币投放增长率,然后就什么都别搀和了。

                                            如果说自由市场主义者讽刺计划经济是削足适履的话,弗里德曼的这种观点就干脆是掩耳盗铃了。首先,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不搞部分准备金,那么除非强制要求所有居民和实体把自己的收入和储蓄全部存入同一家银行,否则根本不可能在100%准备金的情况下满足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支持。而如果这么做,那不就是消灭银行业,变成计划经济了嘛。改开前的中国就是只有一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它既承担央行职能,又是唯一的商业银行。

                                            当然,弗里德曼是绝不敢说去消灭银行业的。他所谓的设立固定货币增长率的目的还是想鼓吹市场机制万能,标榜市场自身的力量来抹平自身的波动(这种话一听就知道逻辑矛盾),不给政府以对市场进行宏观干预控制的理由——相当于彻底把权力锁进笼子,让政府完全沦为大资本的办事机构。让以权力为基础的政府完全对资本俯首帖耳,怎么能说是政府得益呢。

                                            而且在市场角度这种做法也是完全扯淡的。市场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存在价差和波动,不然也不会有什么价值发现、优化资源配置的说法了。因此经济发展也是必然的存在波动性,对货币的需求不可能是固定值可以满足的(比如突然要打仗了,政府的大量军费开支就会立刻产生大量货币,如果一打打好几年的话,那也就根本不存在设固定增长值的意义了,因为之后不可能以持续不投放货币来抹平这个波动。即便硬要这么做,之前的长期超量投放很可能已经改变整体经济的运行水平,枉然收紧只会导致大量坏账和人为危机)。但同样一批人又鼓吹市场完全有效(就是一旦产生波动就能被套利者立刻发现而抹平)。那么,完全有效的市场就是几乎没什么波动,而一旦没什么波动了,那还怎么价值发现?而且当价值失去波动性后,市场上的交易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调拨又有什么差异?如果从这个逻辑,计划经济就是个最完美有效的市场,就相当于交易所把所有交易者的交易指令进行信息集中撮合交易。

                                            实际上,西方宏观经济学并非真的想要市场完全有效和货币币值稳定。他们的研究目的无非是想让市场在不触发宏观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能够有尽量大的波动。意思就是既要利用波动赚钱捞鱼,又不能让波动大到大家都完蛋。

                                            通宝推:明心灵竹,小白兔albert,发了胖的罗密欧,
                                    • 家园 纸币需要经济增长

                                      在经济增长的时候,市场需要更多的货币,增加纸币发行不会造成贬值,不发行反而会通缩,在衰退的时候的确是国家(或者中央银行)吃亏,所以现在的国家很难容忍经济衰退,即使轻微的衰退也会很危险。另一方面,如果发行纸币来投资,这些投资起到了推动技术进步的作用,技术进步使产品更便宜,降低了物价,又可以发行更多的纸币,形成了良性循环,产生类似工业革命的效果也不奇怪。

                                      哈耶克就算了吧,我觉得他是个知道1+1=2就想当教授的,理论解释不了现实也是别人的错,西方就是那么自以为是。

                                      • 家园 关键不在这里

                                        纸币本身并非就一定是信用货币——衡量信用的货币的关键标准是信用。

                                        市场经济对货币的需求,不可能是事先乃至事后来计算,而是几乎实时的直接反应在每一次每一笔的经济活动与交易上,交易和经济活动的实质就是经过金融机构背书的债务、信贷、信用,来进行货币扩张。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信用货币并非纸币,而叫“银行券”。只有具备了通过央行以利率和准备金调整总体宏观信贷总量的能力,那个货币才能称为信用货币。可不管是北洋还是南京,整个民国的历史上就不存在法定准备金和基准利率这两个东西。虽然有名义上的中央银行,但其实只是一家名字叫“中央银行”的钱庄而已。

                                        所以虽然表面上看,民国和当时的欧美列强都在采用金或银本位,但列强实际上用的是银行券。而即便后来有了法币改革,民国依然用的一种名叫“法币”的大明宝钞。

                                        • 家园 你真是把我绕晕了

                                          我关心的是纸币的价值、发行和对经济可能的影响,因为你在上一个帖子里也提到这些问题,不知道这个帖子与这些有什么关系?金融业的细节实在是离我们太远,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一定要围着这些东西转。你认为有了法定准备金和基准利率就能创造奇迹?恐怕我不能同意,没有经济的发展,什么制度都狗屁不是。

                                          • 家园 我说的很明白吧

                                            就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货币数量要和经济发展匹配,只能采用以央行调节的存准制和基准利率的制度。而以纸币作为现代货币制度的表现,是一种非常误导人的说法,包括也会误导你对很多问题的理解。

                                            另外金融离大家可不远,而且这个也不算是细节,是基本认知框架了。就好像牛顿定律对于力学来说一样。

                                            • 家园 我知道中央银行是用这些手段调节经济

                                              但你这样说就本末倒置了。中央银行是个可以发行货币的东西,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我想这应该是更明显的事实。工商业需要投资,所以银行利率能影响工商业的发展,但这对农业国没有意义,你提到的民国正是这种情况,民国时的中国工业很少,虽然有一点发展,但越来越多的被外国掌握,我不知道银行能贷款给谁,对经济能有多少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作用更小,而且民国在银本位崩溃后,长期都是严重通胀,谁会去存款?准备金率能有什么用?再看一看现在中国的经济,在这样大规模的投资面前,利率和准备金率能算得了什么?

                                        • 家园 "衡量信用的货币的关键标准是信用", well said

                                          1.

                                          "纸币本身并非就一定是信用货币——衡量信用的货币的关键标准是信用。

                                          市场经济对货币的需求,不可能是事先乃至事后来计算,而是几乎实时的直接反应在每一次每一笔的经济活动与交易上,交易和经济活动的实质就是经过金融机构背书的债务、信贷、信用,来进行货币扩张。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信用货币并非纸币,而叫“银行券”。只有具备了通过央行以利率和准备金调整总体宏观信贷总量的能力,那个货币才能称为信用货币"

                                          2.

                                          the myth about US Fed qe=货币印出来

                                          in reality, fed qe=fed balance sheet expands= composition of the "wells fargo" balance sheets, exchanging bonds for reserves=wells fargo has more reserves with interest on those reserves earned from fed, its use are "restricted", and "wells fargo" can not "lend out" reserves= no money printing (yes, a little leaking some where), qe=low yield, higher asset prices, not necessarily 恶性通胀.

                                          • 家园 几年下来美国的M2基本和危机前持平

                                            虽然联储在不断放水,这个就是信用萎缩造成的,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从0607的7-8倍降到了4-5倍。

                                            反过来也可以看到,伯南克还是称职的。如果不进行大规模放水,危机能摧毁大半个美国服务业和小半个制造业。

                                    • 家园 赞一个。俺现在觉得西方经济学关于理性人的假设,就跟老马

                                      假设人民能不断提高觉悟从而实现共产主义一样,都是脱离实际的东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