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回乡杂记:(一)进城妇女的爱情与婚姻 -- 2313234454dfsd

共:💬62 🌺24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回乡杂记:(一)进城妇女的爱情与婚姻

    这个春节,听到的最伤感的莫过于农村的爱情与婚姻。破碎而悲剧的家庭,已经不是一例。早前几年,就有一位妇女抛弃自己的丈夫,将一双儿女带走,脱离了这个家庭,再也没有回来过。而她的丈夫,却这样说:如果她回来,还是会接纳她。她如果红杏出墙,只要不被我看见,我也不管。

    今年这个春节,我再次一次看到了这种悲剧的可能性。

    现在,举家进城务工者,不在少数。其中两家的爱情与婚姻,算得上农村妇女的缩影。

    都是中年人,都有了孩子与家庭。一个,且称为A,另一个,以B代替吧。

    A与其丈夫算是农村自由恋爱的典型,月黑风高夜,玉米地里没少她们的浪漫。婚后的岁月中,丈夫喜欢玩家暴。本来没有变化的家庭,随着进城的务工,一下子堕入花花城市世界,A发现了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她可以享受到作为女人的幸福,有人送鲜花,有人送秋波……A开始了红杏出墙的旅程。她再也无法忍受丈夫的家暴,她要离婚再嫁,她付诸了行动,但,她遭遇到娘家父母的坚决反对。回头一想,是啊,自己的儿女都读大学了,自己步入了中年,到底是勇敢地选择自己爱情,还是维持一段家暴的婚姻?

    A的前路在哪里?我不敢乐观地估计。我相信,花花的城市,一定有一个会让她疯狂地男人,正在虎视着她的美色,但一定不会给予她最想要的爱情,浪漫的爱情!

    而B了,恐怕前景更加悲观。B与丈夫的结合,则是农村婚姻的典型。

    B年龄小丈夫近20岁,其实,B自己包括她的亲生母亲也不知道她的确切出年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她当时结婚时,的确很小。B生活在真正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吼一嗓子,都不会有一个回音。她能够走出来,算是媒人连哄带骗,搞定她父母,成就了一个34岁男人的婚姻。她父母初到“贵宝地”,一下子就懵了,这里是花花世界:好多人!

    B如今也开始聊起了QQ,当然,她们不管这叫QQ,而是叫“扣扣”。她和陌生人聊的非常火热。她们聊天的内容,大约是可以想像的,问完好,就直接上正菜了。有了孩子的中年农村妇女,对于性,已经不再是腼腆的风格。

    她打工的地方尽量避开有老乡的地方。

    B的红杏出墙,大约是可以肯定的。她年轻貌美,一番收拾打扮,端的是庄丽的佳人。这个佳人最可贵的地方是,对外面的世界,只有一双漂亮而好奇的眼睛,偏偏这个眼睛中,充满了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性的渴望。唯独缺少了,对这个花花世界的警惕。

    没有人责备她对爱情的向往,也没人苛求她对性的渴望。农村的丈夫,结婚十几载,整来整去,也就那么一招。基本上是前脚才伸到床上,后腿还带满泥,一二三四五,呼哧喝哧,打完收工,鼾声响起。

    她的丈夫,曾经在电话里怯怯地说:要不,你回来,我们把婚离了吧?(是不是这个男人太窝囊?呵呵,我是如此认为的。这个男人唯一的对策就是将B的舅舅从老人院接到家里赡养,我对这一个举动不以为然,他为何不趁国家搬迁深山居民的机会,将岳父母搬迁到我们村,甚至我们家周围呢?一个聋子舅舅能对B起到什么羁縻作用!)

    B的回答,让大家到目前都保持着对她的宽容:你别以为我会学某某,一走了之,不要家,不要孩子!

    很久以前,她曾经有过类似的回答,当有人担心她进城会一去不返时,她说:放心,我只想把几个孩子养大,不会进城打工的。我也不会变心,学潘金莲那种人!

    可是,她的回答,是现在的承诺吗?以后她还会坚守着这一条底线吗?谁能知道她这一个类似承诺的回答,时效是多长?

    她会不会遇到一个让她疯狂的男人?现在,她已经开始走在了疯狂的起跑线上。

    A、B这类人的共同特点是:都是子女长大的中年女人,都一辈子没离开过封闭的农村,却突然一下子置身于花花的城市,享受着在农村完全享受不到的作为女人的特权,原来,女人还是可以被宠着的,不是必须要被满身臭味的男人呼来喝去的。

    说实在,我不敢对这类型的妇女有乐观的态度。这些农村女人,进入城市,基本没什么自制力,也没有保护力。她们进城之后才发现,原来她们可以像女人一样活着,享受着被人送花的自得,感受着被几个男人捧在天上的感觉,还有那花样繁多,见所未见的花花男人。

    • 家园 【原创】回乡杂记:(三)70岁,再谈一次轰轰烈烈的恋爱

        这个故事,不知道是喜剧,还是悲剧。也许,对一些人是喜剧,对一些人是悲剧。

        在我家对面,隔河而住的是两户同姓人家。今天的故事主角,是其中一家,一个关于70岁女人的爱情故事。

        这一家,女的叫“牛小贵”,丈夫岳之贤。他们是鳏寡孤独之人,无子无女。牛小贵有轻度精神病。她这个病,比天气预报还准确,只要变天,她就发疯。我很小就知道这个论辈份我该叫婶的长辈,坐过牢。但直到今年过年时才知道,牛小贵坐牢的原因是有人诬告母子通奸。

        第三者就是我家隔壁的岳之美,一个很早就半失明的可怜老人。他老婆早逝,膝下两儿子各自成家,都对他不管不问。

        她的爱情故事大约是从第三者插足开始。他们爱的天老地荒,海枯石烂,牛小贵亲昵地称呼自己的情郎叫“美美”。最后,牛小贵抛弃了自己的法定丈夫,搬过河对岸,和岳之美开始了郞情妾意的甜美生活,我戏称为郞情妾意的日子,天天对山歌的生活。

        本来,岳之美自己眼神不好,吃饭很成问题,现在有个女人照顾起居,也算好事一件。

        但,岳之美的儿子反对。反对的理由,在无神论者看来,是相当的封迷信。岳之美的儿子同意他们这种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但坚决反对牛小贵搬到岳家同居,也因此断了和岳之美那一点可怜的父子情谊。如今,岳之美的儿子十分恨自己的父亲,理由是:自己这几年生活不顺,家庭维艰,全是因为父亲招了个不祥之物进了家门。

        在我们那里,是有这个说法,苟合之情,男的不能将女的引进家门,否则,会给家门和儿孙带来不祥。

        一来,故事就在此打住,不过是农村里又一个男盗女娼的情色故事,我们叫做“偷人”。

        但去年中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我有些意外,开始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他们的关系。

        去年中,岳之美的小儿子远嫁云南,并落户定居。当儿子乔迁新居时,专门回老家,想老家的亲人去一趟,他就像出嫁的女儿,再也不是这里的人了,要过外乡人的生活了,他十分希望自己那个不令自己自豪的父亲也去看一看他远方的家。

        岳之美知道自己的处境,怕在外乡丢了儿子的面子,拒绝了儿子的请求,儿子最后含泪离开了这一方养他长大的乡土。

        其中,发生的一件插曲,牛小贵跑到我奶奶家,给我奶奶跪下,热泪盈眶,甚至给我奶奶磕头哀求,她知道,我奶奶是我们大家族中仅存的辈份最高、最有德行的婶婶:

        小婶,您千万要给“美美”做工作,千万不要去云南,别丢下我,我不能没有“美美”!

        牛小贵害怕他的“美美”从此留在小儿子那里,不再回来。

        那一刻,我相信,他们之间,有人间最美丽的爱情,虽然令人唏嘘,挣扎于社会最底层,但也没有放弃绽放自己人生的美丽。

        而牛小贵的原配丈夫,则凄凉地躺在自己老宅里,进气多,出气少,每年靠国家的“五保”“低保”度日。过年时,我曾从他家门口经过,不敢向里张望。看着黑洞洞的堂屋,我浑身寒意!

        

    • 家园 【原创】回乡杂记(二):没有农民参与的农村水利建设

      这一次回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国家对农村的水利建设投入,“惠及”农村,官方名称是“低丘岗改造工程”。

      如果单看国家的红头文件和官方新闻,再看看国家财政预算的阿拉伯数字,无疑会是一项宏大而鼓舞人心的工程,也是功在当代利千秋的政绩。可是,落实到村里的每一户人家,抱怨者多,赞誉者少。

      总结起来,有以下特点:

      一、改造工程与农民的实际需求严重背离,并且执行过程中腐败丛生,最终执行力不强。惠民工程搞成了面子工程、扰民工程、祸民工程。

      “面子”政绩,大行其道。沿公路主干线上,零星点缀了一些排水沟,农民美名其“面子工程”。而真正需要改造的地方,则敷衍了事,最严重的地方,更是将上世纪60年代大规模修建起来的山坡毁坏殆尽。

      山区道路崎岖难行,改造工程直接修筑了笔直的阶梯,貌似是为民解忧,其实,做过农活的人都知道,这种崎岖的山区修路,要修“之”型路,而不是陡峭地百步梯。仅此一例,即可看出,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式改造工程,与农村的实际严重脱节。

      改造工程将高山之上的水沟机械化破坏,却少有建设。到夏天暴雨季节,山坡山下的良田,被山洪冲的一片狼籍。农民一片抱怨。

      二、改造工程中的腐败可能比较严重。

      上级拨款截留是惯例。但应于农村,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言路不通。村民向上反映问题,村干部一般都是高风亮节,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当然,事后在其他地方刁难这些刁民也是必须的;二是村干部的一亩三分地得实惠多。

      三、基层政权的执行力下降严重。

      上世纪60年代的改造,不得不佩服执政者智慧和执政能力。能够深入基层,做详细地调查研究,真正从农村的实际需求和难处出发,能够高效地将散漫地农民组织起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采用大规模的义务工形式,对农村进行了彻底地水利建设。说是彻底,因其后的5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农民仍将受益于此。

      与上世纪60年代的大规模农村水利建设相比,此次改造工程,引入了市场化的机制。大约的机制是这样的,财政拨款,然后发包给公司进行乡村治理。我看到的情况是,此次治理,将上世纪60年代的水利建设破坏了20%有余。有些地方,基本是将机械开进梯田,游行一番,然后扬长而去,不明目的。

      其最大的感触就是: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萎缩地太厉害,难怪历代王朝都逃不掉周期律。这才短短的50年的时间,已是面目全非。

      在我印象中,最后一次成功地大规模义务工模式的动员组织农民进行农村治理,是在上世纪90年代,那是改造我家背后山坡的茶田。因其红土地适宜种植茶叶,镇政府的一位领导坐镇指挥,组织动员农民全员参与,将整坡的红土地改造成茶田。只是,人亡政息。此位领导,上级一纸调令,这半拉子工程就此废弃。当时特崇拜这位领导的铁腕,一身正气。现在看来,此位领导此举,也是官场政治斗争的产物。但此次“会战”让我这个80后见识了毛泽东时代的组织动员的威力。

      忙总帖中讲的撤乡并镇,政权从农村撤退,我是亲身亲耳体会到了:农村的衰败将不可避免。

      通宝推:松阿察,愚弟,入江云,
      • 家园 赞同,和我回家看到的一样

        我们那里也是渠道硬化啦,挖塘坝啦,巴拉巴拉的一大堆项目,可惜的是都是村、最多小队里面几个所谓的“能人”参与,把上头“有脚路”的人弄来承包那些工程,弄几台挖土机,糊弄糊弄,山塘的堤坝就不知道他们验收的标准是什么——我记忆中80年代早期整修塘坝,是把塘泥挖起来,堆到塘坝外坡坝体的两侧,加厚坝体——而现在就直接弄个挖土机,挖了堆到塘坝的两边(包括靠山体的那边,这么挖,除了表面上塘坝的深度增加,蓄水量增加极其有限)。然后实际灌溉效果,嘿嘿,到了伏旱时间,还是靠70年代修的泵站

      • 家园 我是亲身亲耳体会到了:农村的将自有其崭新的兴旺时代

        90年代初我上高中时,老家里的叔叔哥哥弟弟们一股脑的奔出山村,在全国各地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涯。

        每一年的春节之前,相近的亲戚回家前会穿着新衣怀惴着收入,来我家里坐坐,休息片刻然后急急赶回家,忙着相亲,忙着串门,忙着购物种种。

        元宵之后,又一起热闹的踏上他乡之路,脸色欢快,身姿新盈。

        又过几年,有升职为这长那长的,又过几年,又会拉上更多的乡亲去了他乡,但每每春节临近,家附近的邮局常常排起长队。

        不同去向的同乡会相互了解收入与辛苦程度,说不定哪一年又改了他乡的去向。

        就这年十几二十年过去了,山里起了楼,出去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总有些心思活的人,拉了项目回家乡,又有些有钱有销路的人结合了当地的政策,开起了种种类型不同的大小厂。

        我有个姑姑之前每每从家乡拉人来上海,做人力贩子,而今,拉人越来越难了,家里的收入不比沪京广的差,而且可以陪着家人孩子,驾驶收割机之类的快速忙完农活又可以轻松进行自己的第二职业,除了非常年轻还想出来玩玩见见识面的小年轻们,其他都愿意留在家里。

        在外面学到的眼光,在外面看到的世界已经丰富了他们,也加强了他们兴旺农村的实力。

        通宝推:愚弟,
    • 家园 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

      俺家请的阿姨,帮着带了一年的孩子。春节后,其丈夫打来电话说她在春节前就没有回家,打电话也不接,唯一接的一次,也不说话,只听见几个男人和她在聊天。后来,干脆就把号给关了,抛下丈夫和两个业已成年的儿子,消失了。可惜,俺们也帮不上忙。只听一位街坊说,她搬离俺家后,和保安住在一起。据此,估计她那个相好的应该是一位保安。

      这位阿姨,或者大姐(仅比俺大一岁)的经历,简直可以拍一部纪实电影。她的家乡是贫困的川北地区,还未成年就跟着乡亲(也可能是“人贩子”)来到了河北平原,嫁给了自己现在的老公。据她所言,老公一家待她非常好,夫妻二人虽然岁数上有一定差距,但却一直很恩爱。后来,她妹妹也从四川老家嫁到了当地,又把老父亲也接了过来。几年前,老公在当地工厂打工时把胳膊压断了,她也不离不弃。俩口子忙完地里的活儿,老公还会开农机,时不时会有收入,她则在当地工厂打点工。前年,成绩较好的大儿子考上了天津的一所大学,为了给孩子凑学费,她来到北京做保姆。

      俺家是她待的第一个地方,起初啥也不会,但人勤快,学得快,而且喜欢孩子(找保姆的主要目的就是抱孩子),因此就一直用着她。每次节假日返家前,俺家和隔壁邻居都会送她东西和衣服,领导也会时不时送她些化妆品。再后来,她慢慢地会打扮了,也会涂点抹点啥的,一次还瞅着她戴着蛤蟆镜,很时髦的样子。由于待的时间长了,周边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多是保姆和保安。夏天的时候,不愿意住家,想出去住(估计这时就已经认识了她的相好),说是可以再打几份小时工,那就随她吧,反正晚上都是领导带孩子睡。

      再后来,因为俺把领导和孩子接到身边,就暂时不用她了,付清工资以后,再送上一个红包,真心感谢一年来她对孩子的关爱。

      在国外时,因为孩子说想她了,领导在年前给她打过电话,她很高兴,聊了几句近况,说是在别家继续做保姆,也说和家里闹了次矛盾。领导劝了劝,她说自己和丈夫其实从来没有正式领过结婚证。

      在接到她丈夫的求助电话后,领导给她打了几次电话,手机关机。

      唉,怎么说呢?那个能让她抛弃丈夫和儿子的男人,如果真得能让她过上她所喜欢的幸福生活,那也许大概可能也是一件好事吧。

      • 家园 很普遍的情况

        起码在农村这种事不能说少见,生活就那么回事,一个要女人,一个想改变命运,然后见了新的世界,眼界又比原来的高了,就再跟个新男人跑。

        对她们来说,就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什么爱情、孩子、责任,都要排在自己的追求后面。

        也不能说她们这样不负责任的乱来就对,但是,她们也想往高处走。

        人哪,被本能主导的时候,和动物真没有太大的差别!

      • 家园 没啥一场空的!

        农村很多婚姻都是介绍认识的,实际感情基础很低!看上去恩爱不见得靠谱!

      • 家园 个人意见,她的未来只是一场空。她的爱情,太虚幻。
      • 家园 所以说农村人真心不懂爱情

        有些事情很无奈,就像我看见KTV坐台的姐妹,我很无奈,很无力。

        我很庆幸我找了位同样来自农村的,高考来了北京的爱人。没有丢弃自身的资朴,又能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偷着乐吧。

        很多人没经历过的事情,不代表这事情不存在,其实事情是广泛存在的,只是他们不是那个阶层,完全没有接触,全凭自身想象。

        • 家园 这话绝对了。

          第一,农村里的人,依然有对爱情的追求,也有美丽的爱情,甚至完美如童话一样的结局。比如,我主帖说的那个到了70岁,抛弃自己的丈夫,和另外一个瞎子郎情妾意,天天对山歌,你能说他没有对爱情的追求?你能说他没有美丽的爱情?

          还有一双男人gay,扮女性一方,在“丈夫”坐牢、早死之后,独立将“丈夫”的一双女儿养大成人,你说他们之间没有爱情?

          第二,一般而言,爱情是需要用金钱来衡量的,离开了金钱,爱情还剩下什么?这一点,自是山野村夫无法奢望的。

          最后,恭喜你找了一个同样来自农村的另一半。这可是我的梦想,可惜,现在还在梦想。

          • 家园 我承认我的错误

            真心向您道歉,应该说农村很大部分人真心不懂爱情。对不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