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历史漫谈——读《资治通鉴》的史盲的感想和评论之一 -- 俺老孫

共:💬85 🌺38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历史漫谈——读《资治通鉴》的史盲的感想和评论之一

    家里的老人家忽然有兴趣要读《资治通鉴》,话说这套书和《续资治通鉴》俺买了有二十年了。她老人家以前也试着读过,但困于文言文难懂,都放弃了。这次要求我给找有没有白话文的《资治通鉴》和原文对照着读。俺研究了柏杨的白话《资治通鉴》,觉得柏杨夹的私货太多,不适合做启蒙读物。就选择了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册的《白话资治通鉴》给她。老人家以前没怎么系统的读过史书,所以很自然的对看到的都感新鲜,常有感想和议论抒发,但往往流于片面和感情用事。俺也就经常要针对她的感想和议论做些评论和解释工作。

    刚开始看,就有许多的感想:

    感想一:“古时候的人那么聪明!说的话都那么有道理!现在的人说半天也说不到一个点子上!”

    评论:“从人类群体的知识这个角度来说:古时候的人肯定不如现在的人,现在的人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是古时的人无法想象的,大脑的聪明程度取决于大脑的开发和利用,从这一点上来说古时候的人的智力的平均程度肯定比不上现代人。但能够记录在历史书中向千年流传下来的往往都是最优秀的人和事,这种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人群中的精英。所以妄自尊大固然不好,妄自菲薄也不好,看历史看出自卑感来也是挺奇怪的。”

    感想二:“李斯这个人那么聪明,说话那么有道理,连秦始皇也被他说服,又那么会办事,帮着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咋会有那么个结局呢!多可惜!”

    评论:“李斯这个人的结局正符合他的行为。他是楚国人,跑去秦国求官,为的当然有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原因,但也不乏为谋取私利,飞黄腾达的目的存在。而从后来他与赵高合谋立胡亥、废扶苏的行为看来,谋私利的可能意图更多一些,其实拿屈原这个楚人与李斯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李斯即不爱自己的祖国——楚国,又何爱于秦国?他更爱的还是他自己,所以才会有与赵高合谋的行为出现,这也是很符合这个一贯的行为逻辑的,落得那么个下场也是很公道的。

    通宝推:醉中逃禅,三笑,
    • 家园 历史漫谈——读《资治通鉴》的史盲的感想和评论之九

      感想:晋朝的时候真乱啊!司马家好容易统一了中国,然后开始打内战,那么多姓司马的王互相打,硬是把个国家打乱套了。

      评论:这就是制度设计不当造成的恶果。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鉴于司马氏是从曹魏手中夺取的权力,认为曹魏失去权力的原因是曹魏当权者曹丕和曹睿对嫡系近亲诸王的猜嫉和不信任,使得曹魏这棵大树的根基不固,枝干不强,军权政权掌握在疏族和外人手里。所以司马炎就反其道而行之,大封同姓诸王,把他的儿子/侄子/堂兄弟/疏堂兄弟/族叔/族侄等等,全封了王,而且每个王都有封地,在封地都同时拥有军权和政权,他以为这样就会避免曹魏政权那样大权旁落外人手中,而且即便皇帝被人挟持,在外的同姓诸王也可以起兵反抗,保住司马氏的政权。但是,这个制度有针对性的解决和避免了曹魏所犯的错误,却没想到这个制度又产生了司马氏内部的夺权斗争,这个时期史称“八王之乱”,其实何止八王,当时参与争斗的司马氏诸王不下十几位,内部争斗的结果是便宜了外人,最后全被匈奴人刘渊给灭了。

      历史上这种“惩前朝之弊,一朝尽去之”的制度设计不可谓不多,但往往是防止了一个问题的同时也造成了新的问题,秦朝统一之初为了防止再发生春秋战国的诸侯混战,不采取分封制,而采取郡县制,但矫枉过正,不给郡守县令等地方官任何兵权,战乱一起,便不可收拾,地方官根本无权也无力平乱。

      汉朝建立之初便有人以此为鉴,建议重新采取分封制,汉高祖皇帝刘邦部分采纳了此建议,在部分地区实行郡县制在部分地区实行分封制,但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异姓诸王便先后叛乱或被叛乱而被剪除,不过两代人之后同姓诸王也便开始叛乱。

      在宋朝初建立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导致唐朝衰落,最终灭亡的教训,采纳赵普的强干弱枝的建议,先是杯酒释兵权,解除与他一同起兵的众将的兵权,让他们去养老,又在军队制度建设上规定国家重兵精兵全部集中到京城,次一等的军队驻扎在京城附近,称为厢兵,最差的兵源才送去守卫遥远的边防,同时国家从政策上重文轻武,扬文抑武。这样虽然避免了唐末藩镇拥兵割据,不服朝廷管辖,尾大不调的弊病,但同时却产生了宋朝积弱三百年,武力不振,抵御外敌不力,外战从来不能一胜,以至于被赶过长江偏安一隅的恶果。

      所以说,制度也不是绝对的,不能把国家治理的希望寄托在制度建设上,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认为只要制度制定好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传之子孙后代,永保太平了。任何一个针对以前的问题制定出来的制度往往会带来新的问题,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绝对正确可以永远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理国家的制度只能不断改变不断完善不断更新不断发展,这个过程只能永远进行下去,不能停止,这也许就是看历史对现在的教训,是“通鉴”的意义所在。

    • 家园 历史漫谈——读《资治通鉴》的史盲的感想和评论之八

      感想:看到比较熟悉的三国这段儿了,这段儿真是天下大乱!刘备真是够坏的,吕布原来还帮过他的,他不报恩吧,反而一句话就把吕布害死了.不过不坏他也成不了大事!

      评论:你看到并记住了吕布曾在袁术的大将纪灵攻打刘备时帮过刘备,可就忘记了吕布是兵败势穷才来投奔刘备的,当时刘备占着徐州,可转眼吕布就联合袁术偷袭抢占了刘备的徐州,把刘备赶到了小沛安身。所以说即使存在着恩将仇报也是吕布先做初一刘备后做十五。再者,吕布到底也算是当时的一位名将,如果他真的被曹操收服了,并成为曹操的爪牙,为曹操效力,说不定曹操真的能驾驭得了吕布,那无疑会增加曹操的战斗力,对反曹或者想在曹操势力之外另立山头开创一番事业的刘备会非常不利。刘备一句话就即报了吕布恩将仇报的旧怨,又消除了曹操收服并利用吕布的可能性,可谓一箭双雕。

      人不能简单的以好坏来评价,对古人的行事尤其不能.一来古今在某些方面好坏的标准不一样,二来政治人物和普通民众在某些方面的好坏标准也不一样,三来有些事还要就事论事不能简单化.

      譬如,前些年给你看《明朝那些事儿》,你曾经说“那个朱祁钰(睿宗皇帝)人真次,对他哥哥祁镇(英宗皇帝,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的那个)那么不好,即然那么恨他,干嘛还要把他接回来?”

      我当时曾经说过:在古代一个国家是不能有同时两个皇帝的,现任皇帝对前任皇帝能够不杀留他一命,只是监视居住严密看守,已经是很大的仁慈了。至于说为什么把他接回来?自己国家的皇帝在外国做俘虏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吧?那是国耻啊!他又不肯以死殉国,不把他接回来难道就让他一直呆在那儿当俘虏替国家丢人现眼吗?对于普通人的道德标准来说,战败当俘虏再被赎回来重新做人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国家的君主来说,战败当俘虏,不单关乎个人同时也是国家的耻辱,一死殉国才是他的本分。可他不肯死,于是被瓦剌奇货可居,拿他来当筹码要挟明朝。明朝不另立一个新的皇帝,难道要束手亡国吗?明朝有了新皇帝,这个前皇帝朱祁镇还不死,还要求把他赎回去,回去干什么呢?重新当皇帝?不可能!当平民百姓?更不可能!在阴谋家眼里他依然是奇货可居,可以利用来搞阴谋.所以在我看来朱祁钰对他哥哥不是太坏了,是太好了,没有早点给他一杯毒酒,留下后来宫庭政变的后患,等于间接害死了于谦.

    • 家园 把史记都当小说读了,惭愧啊

      老孙的感想想很有意思啊

    • 家园 历史漫谈——读《资治通鉴》的史盲的感想和评论之七

      感想:司马光好象很欣赏那种不爱当官的人,他写了好几个这样的人,有个叫崔寔的人,人家推荐他当官,他不当,写了一篇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文章做为回报,讲的真好,真有道理。还有个叫郭泰的人,也不肯当官,喜欢教育小孩子,有个小孩拜他为老师,他故意对那小孩很态度恶劣,连续三次那小孩都不生气,他就喜欢并善待那小孩。还有一个叫袁洪的人,家族里好多当大官的,他偏不肯当官,还说这世道要天下大乱,最好躲到深山里去,可担心老母亲不能随行,就在家里住在一间没有门的房子里,不出门,饭食都从一个小窗口送进去,老母亲来看他也只在窗口看一眼,母亲一走他就把窗户关上,这样一住就是十八年。

      评论:用现在网络流行语这叫“夹带私货”。这部《资治通鉴》开宗明义讲的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像这种不肯当官的甚至极端到连人都不好好做的事迹,本不应该出现在《资治通鉴》里,它与主题完全不相干甚至是相悖的。主要就是司马光是在政治上失意才去编写《资治通鉴》的,他本人又是个典型的腐儒,儒家的老祖宗孔子虽然主张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腐儒往往都把修身看得最重,认为道德是修齐治平的根本,只要自身的品行高洁,成为道德的楷模,自然就能做到修齐治平,而且还标榜蔑视权利,把高蹈自隐奉为道德的最高标准,认为真正的道德典范应该是蔑视权利不求闻达的隐士。所以司马光才会把许多这类不肯当官的隐士们的事迹夹带进《资治通鉴》里,而这些事迹最合适的载体其实是《世说新语》这种志异类的书籍中。话说回来,当时的汉朝是汉桓帝时期,国家政治虽然已经开始崩坏,宦官、外戚、女主三大祸患轮流坐庄,但距离亡国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距离献帝时的天下大乱还隔着灵帝一代,桓帝虽然昏庸,尚能剪除梁冀这等掌权的外戚重臣,说明国事还没到完全不可收拾的地步,至少若说当时的人郭泰、袁洪就能看出汉朝会在一代人里灭亡,那除非他是开天眼了!那个郭泰对那小孩子的三次耍态度,分明是的山寨杞桥三进履里的黄石公!那个袁洪更是个废物,在一间屋子里自闭十八年,现在的宅男见了他都要自叹不如,这样活着与死了有何分别?除了能造粪外于国于家有什么用?这种人的事迹也能编进《资治通鉴》里去,可见司马光的思想的扭曲,一面为治乱兴衰做传,另一面又极力表现腐儒的清高道德。只有那个崔寔,算比较好的,他虽然不肯当官,但还是写了篇针对政治的文章上交,算有点用处。你通过白话文看他的文章内容写的好,却失去了从文言文欣赏这篇文章的形式美的乐趣,这篇文章是用骈体文写成的,汉朝时期骈体文开始大行其道,张衡、杨雄、司马相如等人都写很好的骈体文,文辞华美,对仗工整。崔寔这篇不同之处是这不但是篇严谨的骈体文,而且还是篇政论文,比起那些写景、抒情、叙事的骈体文更加难得。自从唐朝中期以后韩愈等人反对骈体文,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写人人都能写,人人都能懂的古体散文以后,骈体文一度失势,好的骈体文就比较少见了,到明清开科举以后八股文和官方奏折文又都大量采用骈体文,又有一个小的复兴,到五四推广白话文,骈体文就更只见于古籍中了。

      附:崔寔《政论》:“凡天下所以不治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敝而不悟,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怢不自睹。或荒耽耆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以;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郁伊于下。悲夫!自汉兴以来,三百五十馀岁矣,政令垢玩,上下怠懈,百姓嚣然,咸复思中兴之救矣!且济时拯世之术,在于补衤定决坏,枝拄邪倾,随形裁割,要措斯世于安宁之域而已。故圣人执权,遭时定制,步骤之差,各有云设,不强人以不能,背急切而慕所闻也。盖孔子对叶公以来远,哀公以临人,景公以节礼,非其不同,所急异务也。俗人拘文牵占,不达权制,奇伟所闻,简忽所见,乌可与论国家之大事哉!故言事者虽合圣德,辄见掎夺。何者?其顽士暗于时权,安习所见,不知乐成,况可虑始,苟云率由旧章而已。其达者或矜名妒能,耻策非己,舞笔奋辞以破其义。寡不胜众,遂见摈弃,虽稷、契复存,犹将困焉。斯贤智之论所以常愤郁而不伸者也。

        “凡为天下者,自非上德,严之则治,宽之则乱。何以明其然也?近孝宣皇帝明于君人之道,审于为政之理,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海内清肃,天下密如,逄计见效,优于孝文。及元帝即位,多行宽政,卒以堕损,威权始夺,遂为汉室基祸之主。政道得失,于斯可鉴。昔孔子作《春秋》,褒齐桓,懿晋文,叹管仲之功,夫岂不美文、武之道哉?诚达权救敝之理也。故圣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变,以为结绳之约,可复治乱秦之绪;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围。夫熊经鸟伸,虽延历之术,非伤寒之理;呼吸吐纳,虽度纪之道,非续骨之膏。盖为国之法,有似治身,平则致养,疾则攻焉。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夫以德教除残,是以粱肉治疾也;以刑罚治平,是以药石供养也。方今承百王之敝,值厄运之会,自数世以来,政多恩贷,驭委其辔。马骀其衔,四牡横奔,皇路险倾,方将拑勒鞬辀以救之,岂暇鸣和銮,请节奏哉!昔文帝虽除肉刑,当斩右趾者弃市,笞者往往至死。是文帝以严致平,非以宽致平也。”

    • 家园 历史漫谈——读《资治通鉴》的史盲的感想和评论之六

      感想:那个汉质帝,那么小,又聪明,就那么被毒死了。如果他不吃那毒饼是不是就不会死了?他被毒死,那么多大臣就都不管吗?

      评论: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那么小一个孩子,那怕是皇帝,衣食住行也还是要大人照管的,周边都是要害死他的人派来的,他想不死也难哪!今天不吃毒饼,明天可能会有毒水,后天可能干脆用枕头闷死你!对于大权在握的人来说想害死一个无助的皇帝其实是很容易的。至于说大臣们管不管,这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了,一个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制度规定大臣是外臣,无事不能随意进宫见皇帝,皇帝平时只能和内臣,即宦官也就是阉人及宫中女眷生活在一起,所以皇帝的饮食起居一切事项都是由内臣管的,这些人如果忠心于皇帝,那皇帝还有活路,不过既然掌大权的外戚梁冀与皇太后都想害死皇帝,又怎么会留那些忠于皇帝的内臣们在皇帝身边呢?肯定早已全都更换过了,那皇帝就是死路一条了。特别是有皇太后或太皇太后这种女主掌权的时代更是如此,因为按儒家礼教的规矩男女有别女主是不能见外臣的,就便是上朝也要垂个帘子遮挡,女主通常只能见自己的娘家人,也因此才会每当有女主掌权时,外戚专权就会出现。汉武帝便是担心女主掌权影响大局才命赐死钩弋夫人的,这个做法虽然残忍倒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决断。而且内臣的管理和任命也都是由内宫的主人皇太后做主的,做为外臣的大臣们根本没权力管皇宫以内的人事安排。

      另一方面来说,恐怕在当时也没剩几个不是趋炎附势,拼命讨好梁冀来为自己谋求荣华富贵的正直的大臣了,即便有几个不趋炎附势的大臣,只怕也都打的是明哲保身的主意,“反正换个皇帝大家一样当官,不失荣华富贵,管他皇家的家务事干啥!”所以说,为国家好,需要的是霍光那样敢做敢为勇于担当的人,明哲保身的人只对自己有好处,对国家毫无益处。

    • 家园 历史漫谈——读《资治通鉴》的史盲的感想和评论之五

      感想:那个杨雄是谁?怎么司马光经常引用他的话?

      评论:杨雄是汉代的一位大文学家,在辞赋和政论方面写过许多著作和文章,司马光经常引用他的话说明他们的政治见解相似。总的说来,司马光在政治上是保守的和复古的,反对变法的,与当时执政者王安石是有矛盾的,也得不到当时皇帝宋哲宗的欣赏,所以才发狠去编写这部《资治通鉴》,目的就是想告诉皇帝:皇帝应该怎么治理国家?现在我给你写好教科书了,你以后得照着这样去做!

      感想:刘秀原来是王莽的手下吗?怎么王莽还封他官?

      评论:这不是同一个人,只是同名。这个人原名刘歆,后来改名刘秀,他是王莽手下的大官,王莽欣赏他有才,不但升他的官还让他管替皇家编书。他与那个名气更大的刘秀,也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仅是同名而已。古代人单字姓加单字名重名是常见的,主要是那时候人相对少,交通也不便信息也不发达,所以同名同姓的人相遇的机会少,能见诸史籍的就更少。尽管如此古人在姓与名之外还要有字和号,还要自报家门即出生地(后来衍变为郡望,主要用以附骊和标榜)。不过字一般是平辈间互相尊称或低辈对高辈尊称,高辈对低辈不称其字,低辈也不能对高辈自称已字。

      附《资治通鉴》原文:王莽荐中垒校尉刘歆有材行,为侍中,稍迁光禄大夫,贵幸;更名秀。上复令秀典领《五经》,卒父前业;秀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凡书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其叙诸子,分为九流:曰儒,曰道,曰阴阳,曰法,曰名,曰墨,曰从横,曰杂,曰农,以为:“九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白话文中直接写刘秀,故有疑惑)

    • 家园 关于爱国:

      李斯是河南上蔡人,也不是楚国故地,而是后来征服的。

      被征服国家的人,对征服者没有归属感很正常。息夫人生了孩子尚且“不共楚王言”。让华北的游击队员忠于日本侵略军,让维希法国的国民忠于纳粹,都是不可能的。跑到敌国哪里去打侵略者,是正常行为。

      而屈原是楚国王族,爱国和爱家、爱自己是相对统一的。

      这一点要看到。

      所以当时人才大流动,与他们爱国与否无关。而几大强国故地的老人,到处跑的就少。所谓老秦人的忠诚,也是有原因的。

      我们现在读史,潜意思里都认为他们都是中国人,应该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又衍生为他们当时出生地的国家,是误读。

      通宝推:光明守护者,何求,
      • 家园 正解,很多人被《威斯特法利亚条约》蒙蔽了

        威斯特法利亚体系,就是一个兄弟分家的体系,这跟传统集权的中国(秦以后),压根儿就不搭调。用这破玩意儿来评价中国历史,送他俩字儿,玩儿去

        • 家园 westphalia体系有点那啥

          基本上是把中国春秋战国的那种政治状态固化起来了。

          这种坑爹的东东就是家家都打自己的小九九鼓捣出来的。所以一直到现在欧元区终究差那临门一脚。

          • 家园 我觉得,可能是各方都打累了,打烦了,还不如分家单过呢

            我对欧洲史的印象,只是在N年前的教科书上。感觉他们在罗马帝国歇菜后,仗没少打,血也没少流,就是死活回不到罗马时代。在这种状态下,人人产生厌倦感,也是人之常情。

            后来,拿破仑又努力了一把,还是不行。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到现在欧洲人自己都没找到答案。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欧元方案,现在看来也不是特别乐观。

            诚如我们不需要外人来下指导棋,我们也不好给欧洲人指导棋,相信欧洲人能找到他们自己的道路。时间嘛,无所谓,能混到今天都有所成就的群体,谁还在乎时间呢

      • 家园 【讨论】

        屈夫子分析的很好啊

    • 家园 历史漫谈——读《资治通鉴》的史盲的感想和评论之四

      感想:那个王昭君和亲,她又不是公主,人家要的是公主,她就是一个宫女,匈奴单于能不知道吗?咋就一点都没意见就接受了呢?

      评论:昭君和亲的时候匈奴已经因为内乱和汉朝的打击的双重作用下变得很衰弱了,特别是因为内哄,已经不能象汉初那样匈奴各部团结到一块全力对汉朝作战。各部逐渐变得要分别讨好汉朝来求生存。特别是单于对匈奴内部已经没有汉初冒顿单于时建立起来的权威了。到这个呼韩邪单于它对内无力约束管辖各部落首领的自行其事,对外还要仰仗汉朝的帮助和支持才能坐稳他单于的宝座。所以才会向汉朝求和亲,想成为汉朝女婿凭此身份借汉朝的武力来威慑其它部落首领。所以只要汉朝给他个女人并赋予其“公主”身份,他就会接受,何况伴随“公主”出嫁的还会有大量的陪嫁财物和人员,可以说是好处多多。所以他才不会在乎这公主的身份是真是假,反正只要名义上是“公主”就行。

      其后,公主和亲逐渐成了汉朝维系与匈奴和平关系的手段和纽带,而且双方都因此而获益。在匈奴来说作为汉朝的外孙(外甥)辈,匈奴在出现战乱、饥荒等问题时可以向汉朝求救,必要时还可以请求进入汉控制的边塞地区就食或避难,生存有了保障,通过和亲还可以获得大量作为不事生产的游牧民族所需的纺织品、铁器和其它财物等;从汉朝方面来说,以前每当匈奴发生饥荒就会组团南下抢劫,有时不饥荒仅为了抢财物抢女人也会组团南下,国家必需为了应付这种大规模的战争保持高度战备,通过和亲虽然不能避免少数匈奴部落仍然会“时或入寇”,但可以消除与匈奴大规模战争的危险,战备等级也可以降低,对维持国力缓解人民负担都有好处。

      但是,和亲政策也是要有武力作为后盾的,没有汉武帝时以强大的武力对匈奴的打击,以汉朝国力维持的强大武力和对外战争能力,没有甘延寿、陈汤万里之外击斩单于传首长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威慑力,单只是和亲送出的美女和财物也是不能满足强盗的贪婪的。就好象“一手拿胡萝卜,另一手要拿大棒”是一个道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