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历史让人哭笑不得 -- 环宇7504

共:💬236 🌺3046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朱生豪真是可惜了,只活了32岁。

                            1937年“八·一三”事变,他已译出的喜剧9种和多年苦心搜集的资料全部毁于炮火。1939年上半年,他在《中美日报》编写短评,宣传抗日,莎剧翻译不得不暂时停顿。1941年日寇占领上海,他再度失业,在经济状况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重译毁于炮火的喜剧。1943年回到嘉兴老家后闭门不出,全力翻译莎剧。到1944年上半年,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译出莎士比亚全部剧作37部中的喜剧13部、悲剧10部、传奇剧4部和历史剧4部,共31部,——只差6部了!然而他死于穷病,不得不终於此。世界书局于1947—1948年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1—3辑,收入其中27部剧作。1957年作家出版社初版《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十二册,收入朱生豪翻译的莎剧作品31部。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再版本,依据的就是作家出版社的本子。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十一册,迄今为止,这是收入作品最全的中文版本莎士比亚全集。收入的莎氏戏剧共37部,其中31部为朱生豪所译。

                        • 家园 胡适和新月闹翻过,后来又惹了一滩事

                          他其它的杂志还没这么狼狈

                          他在新月上写文章批评KMT,害得新月一度被查封

                          尽管在TG看来他的批评是那么的温柔

                          老鲁的作风一贯,他办的事业一直走那么一条路,不象胡适一会儿政治、一会儿文艺,两边不靠

                  • 家园

                    我觉得您这几个回复可以糅合起来作为“7,图书馆管理员毛泽东”了

                    • 家园 太祖的事情不可笑

                      不符合本系列主旨.

                      民国范很可笑,至少我认为很可笑而不是像民国粉丝那样认为的可敬,

                      尤其是涉及钱的问题,一听到民国范,不知怎么的我就想起.....孔乙己

                      • 家园 不要那么狭隘嘛

                        您这一系列的题目是“历史让人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啊

                        您这些关于毛泽东的事都是基于史实的,无虚构无污蔑,我觉得挺恰当的。况且其中的看点又不只是毛,更多的是看当时北大的教授学生和毛的关系。

                        看看年轻时候还“傻不愣登”的毛也不错。

              • 家园 如此说来,太祖看图书馆

                有点像孙悟空看蟠桃园,还好蟠桃吃了就没了,但是书看完了不会没了。何况一样都闹翻了天宫

            • 家园 阎王好见,小鬼难求

              太祖初到京城活动,当时板仓先生杨昌济就在北大教书,按当时的规矩,后辈学子求见师长,通常都是有人引荐的。太祖拜会蔡元培、胡适等人,依理肯定是杨昌济推荐的;所以按现在看到的记述,这些师长辈的(虽然胡适仅比太祖大两岁)学者对他都挺客气的,他利用任职北大图书馆的机会,经常旁听北大各种课程,并参加新闻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少年中国学会等学术团体。

              而这几个团体,蔡元培都是支持者和领导者,哲学研究会,胡适是发起人之一。

              据萧三回忆,经杨昌济介绍,他曾随毛同去访问过蔡元培、胡适、陶孟和等人。毛还和在北京的新民学会会员一同邀请蔡元培、胡适等座谈,“形式为会友提出问题,请求答复,所谈多学术及人生观问题。”

              太祖第二次去北京,杨昌济先生不幸去世,蔡元培与毛泽东等为杨昌济病故发布启事,征集赙金,资助遗孤。(胡适也有份,蔡元培还同马寅初、胡适、陶孟和4人联名另发一启事,向北大师生征集赙赠。收集到一定数额后,由杨昌济家属带回故乡。这年秋天,为了支援毛泽东在长沙举办文化书社等事业,杨开慧和她的母亲慨然献出这笔赙金,供毛作革命活动的经费。——这一点让人很疑惑,章士钊给太祖的钱哪去了?)

              总得来看,胡适当时和杨昌济先生面子上很好,作为一个同事,该帮的能帮到的都做了,太祖应该是承这份情的,当时胡适、李大钊、陈独秀、周氏兄弟、陶孟和都是新青年同人,是青年运动的领袖级人物(新青年当时就是他们轮流办,免费供稿,对于外部投稿,也声明不给稿费的),后来陶孟和在建国后受到排挤,太祖还特地叮嘱有关部门照顾他。

              但是,胡适是留美的人中学习美国文化、思路最深的一个,他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反革命分子”,从开始就主张改良,而且常干一些逆潮流的事情,比如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大家都称快,他独反对。他对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也是持保留态度的,而且经常批评“训政”的政策。

              太祖和胡适的冲突,是改造社会思路上的根本矛盾,没有调和的余地,到了48-49年站队的时候,胡适又坚决的站在国民党一边,所以太祖一定要斗倒批臭他,其实太祖最遗憾的是,胡适很机敏的跑了,以太祖的脾气,是要批的他心服口服才算胜利,可人家跑了,在美国嘴上也不服

              结果大陆一片打倒胡适的吼声、胡适在美国慨叹:“同胞们、你们没有不说的权力

              通宝推:龙眼,bjinjin,月下,
              • 家园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原来老章只是过过手啊

            原来是这样。一直佩服老章有眼光呢。不过太祖承他有情呢

            • 家园 老章一生出手阔绰,但其实很穷

              具体的数目,因为太祖提出还钱的时间是62年,这期间银元对人民币其实一直在升值,据说60年银元才值一元人民币,65年已经值10元了,所以具体是多少,很难考究了。就算两万银元吧

              其实很多人都讨论过这个问题,两万银元在当时的购买力至少相当于现在100万元,等于当时最高级别的教授五年的全部工资。如果是自己合法收入能捐出这些钱的人,当时中华民国只有大总统是这个工资级别的

              (实际靠总统工资发财的人就一个:黎元洪;不干活-人家也不让他干哪,但工资照发,所以黎元洪很有钱,章士钊在资助毛泽东后不久去西欧旅行,就是黎元洪资助的)

              按太祖自己的说法,这些钱甚至有一部分留到秋收起义,也就是说一直由太祖自己全权管理。考虑到后来蔡和森等人在法国的饥寒交迫,而太祖不仅和蔡和森等人是至交好友,而且太祖又是广交朋友的人,似乎有点儿不对劲。所以我倾向于认为,这钱是另有用途的,否则太祖挪用人家勤工俭学的经费,太说不过去了

              • 家园 黎元洪最后是被国民党逼着“捐款”气死的

                黎元洪下台后,投资煤矿,有些钱。北伐后,国民党要他“捐款”,黎元洪一气之下,脑溢血去世了。

      • 家园 《穆藕初先生奖学基金》的成绩之一

        就是资助过杨振宁,不过是39年的300元,已经不太多了

        这项基金本金本来就不多,恰恰又赶上77事变,所以执行的很不顺利。

    • 家园 3 常凯申眼中的蔡元培

      常凯申帝后来极其憎恶蔡元培。蔡一度和第三党领袖邓演达暗通(据陈铭枢后来的回忆,他们三人一度密谋割据广东一带自立,以邓组党、陈主军,而推蔡为领袖)。1931年11月,凯申擒住邓演达,毙之。蔡于是公开指责凯申“专横独裁实为古今罕有”。12月,蔡遂与宋庆龄等组织“中国人权保障同盟”,蔡的得力助手杨杏佛任总干事(杨同时也是蔡当时唯一负责的机构-中央研究院的总干事;按杨一度随凯申参加围剿赤军,换取凯申对中央研究院的支持)。1933年中,忍无可忍的常凯申命特务刺杀杨杏佛。其后几日,凯申 记日记,痛骂蔡:“教育之败坏一至于此,蔡元培、李石曾之于国家民族之罪恶,不足食矣。假公济私、借党投机,只知一己私利,而置教育经费于私壑。蔡元培之沽名钓誉,其乡愿之恶,害世祸国为尤甚也。教育如此,焉望雪耻;不有铁面,岂能立国,勉之!”

      1940年,蔡卒于香港。举国悼之,常凯申不满,于日记中发泄曰:“孑民逝去,盖棺论定。其在中国文化上影响如何,吾不敢武断。惟其在教育上与本党主义之功罪而言,以吾所见者,但有罪过而已。尤其是教育受其乡愿式之影响,更为恶劣”

      不独凯申,其它民党少壮派,如蔡之门生罗家伦,先后长清华、中央大学,也算是民党中的教育家了,亦对蔡、李等干涉教育颇不满,尝言:教育难办、学风难整,李、蔡、吴三老难辞其咎——他们对教育动辄干涉,仿佛教育部长之外,又多了几位太上部长!(蔡尚可,李石曾尤甚)

      实则蔡、李、吴三人皆无政府主义者,素来主张教育独立,但以落后之中国,教育经费太半出自政府,求教育财权独立,不啻于缘木求鱼也

      最多不过是固定部分税收于教育,而随之而来的是怨声载道,前面的故事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