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代发贴】龙眼之毛泽东学苦手研究系列-引言 -- 侧翼

共:💬80 🌺405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充分说明大将军不是张飞

                          这充分说明大将军不是张飞,发誓没拿袁王一条枪可没说没拿人和炮。

                          缴获袁王的枪械,“十分之六留作宁冈赤卫队武装,十分之四编为红军六军第三纵队。”彭的话还是有滕政委报告做背书的。

                          话说回来,五军解决袁王前打了两仗赚大发了,未必瞧得上袁王那点家伙。

                  • 家园 俺引用滕政委在红军大会上的报告

                    俺引用滕政委在红军大会上的报告,是想说彭在自述中对杀袁王过程的描述有史料支持,三零年七月的刘作抚报告,也提到中巡彭清泉是中央派来处理袁王的。

                    陈正人回忆主席说“杀错了”,可主席接受斯诺采访时还说过四军下山后,他们又回去干土匪行当,你是信那一段呢?

                    二方面军战史资料里收录了一段62年5月13日曾敬烦对战史稿的谈话,或许对俺们今天扒袁王问题有些帮助,

                    (3)红五军起义,不是彭德怀一个人的功劳。这个部队到井冈山,是彭

                    带来的。你们在史稿中,这些都没提到彭,只是在解决三十二团的时候提到

                    彭德怀。彭这个人是有错误,还爱骂人,一九五六年来四十一军,把我们骂

                    苦了。但历史总是历史。

                    (4)解决袁王,过去我没有意识到是错误,一直到清算彭的时候,才

                    知道这是一个在错误。袁王不但已经改造好了,而且一直同我们坚持斗争,

                    部队编成了三十二团。这个团是看家的,打七溪岭那次,出了很大的力。但

                    是有一点,袁玉的本来面貌,是不是也要给以改变?他们两个原来都是土匪,若干年了,是历史土匪,而注解上写,两部都是旧式农民武装。是不是就写是土匪,以后被改造了的。

                    • 家园 中央来的人是执行六大的决议

                      他当然是按六大的眼光看,问题老彭是和王佐一起在井岗山奋战过的,比他们了解情况,王佐在最白色恐怖的时候都没有投降敌人,咋在环境较好的时候就又变回土匪了?这说的通?袁王在井岗山当地的威信他会不知道,太祖当年上山为啥没有火并,反而是送枪派人改造他们,这些老彭就不想想?作为战友,老彭该派人过去听听袁王的说法再采取行动,这很难么?退一万步讲,就算要采取行动,袁王是否立刻要杀还是先控制起来老彭也没有明确表态,那朱自然优先是采取杀字诀了。

                      ps:斯诺时代太祖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一把手,斯诺的访谈是公开发表的,在谈袁王结论时候必须考虑共产国际等诸多影响,西行漫记中对草地分兵的原因同样是缄口未提。50年太祖再一次说杀错了,江西省不久就追认袁王为烈士。37年朱老总和史沫特莱谈他自己的历史的时候,一直使用农民领袖来称呼袁王,而不是土匪。

                      通宝推:龙眼,
                      • 家园 杀袁王跟草地分兵怎么能比?

                        杀袁王跟草地分兵怎么能比? 国际知道他俩是谁呀?

                        老总对人的看法跟主席有距离这太正常了, 譬如老总眼中的刘安恭和主席眼里的刘安恭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 家园 潘心源不是杜修经式的没脑壳

                        问题是这一回的中央巡视员彭清泉(潘心源) 和主席有渊源, 并不是杜修经式的没脑壳.

                        潘本人就湖南地区处理土匪的问题发表过自己见解, 并不完全同意六大杀土匪的政策, 他也不是个盲目服从中央的人, 在赣西南分田问题上就旗帜鲜明支持了要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刘士奇, 而不是依据六大政策主张按劳动力分地的李文林, 和后来主席的选择一样.

                        袁王, 特别是袁就那么无辜? 主席为什么要在初来乍到的彭面前说袁狡猾, 又把不愿下山的袁带走?

                        说白了, 主席这一手就是邓乾元上中下三策中的上策, 分拆袁王, 减轻袁的负作用,给袁一个改造自己的机会, 是双赢.

                        事实证明带走了袁后, 王佐在边界的表现是不错的, 边特五月之前的几个个报告里对王佐相当肯定, 王佐部和五军李灿部合编为边界独立团也是王正李副, 而到了八月邓乾元报告里, 袁王又成了边界政权的第一危害, 这里面从四军逃离回到井冈山的袁又起了什么作用?

                        从三零年四月的张怀万报告看,

                        "(三军) 第三纵队,原定将袁、王部编五百枪,但我离开赣西时,尚未编成,则以袁、王多问题(当时前委为此曾决定开除其党籍,并徐图解决之,据报载现已解决)”

                        前委并没有立刻取袁王性命的打算, 张报告并没有说明这是哪个前委的决定, 如果是指二七会议形成的三四五军共同前委, 那就相当耐人寻味了.

                        后来发生了"罗克韶"事件, 事起仓促才有了袁王的最后结局, 真是大伙儿合伙下好了套难道还需要朱昌偕, 陈正人夜奔五军引张纯清, 郭炳生部入永新吗?

                        说得难听点, 不作死就不会死, 袁一错逃离四军, 二错挑拨王与边界党和五军的合作, 三错"罗克韶"事件不沟通, 把最后一条生路也给堵死了, 赔上了自己和把兄弟的性命, 也断送了井冈山, 这也是邓三策中最担心的结果, 双输.

                        通宝推:恒光明,
                        • 家园 井岗山传统的土客家矛盾

                          外链出处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说到:“这种土客籍的界限,在道理上讲不应引到被剥削的工农阶级内部来,尤其不应引到共产党内部来。然而在事实上,因为多年遗留下来的习惯,这种界限依然存在”。湘赣边界的土客籍矛盾之所以能直接反映到革命斗争的过程当中,成为井冈山根据地建设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与当时中共组织成员的构成及工农革命军的组成有关。

                          大革命期间,宁冈县和永新县的大多数中共党员为土籍。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土籍居民经济上比较富裕,其子弟比起客籍子弟更容易得到受教育的机会。部分土籍子弟,如龙超清、刘辉霄、谢希安等人在长沙、南昌、吉安等城市学习期间,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参加了共产党组织。他们返回故乡后便宣传革命,扩大中共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但这种扩大方式,带有浓厚的家族色彩,使中共组织的一些活动带上了家族色彩。湘赣边界特委书记杨克敏(又名杨开明,杨开慧堂弟)在提交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是这样描述这一现象的:“边区如强征人夫般地招收党员,往往一个村有一个党支部,支部开会的时候,简直就是在开家族会议,苏维埃的组织也是一样”。1928年2月,中共宁冈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之初,以龙超清为书记的县委和以文根宗为主席的工农兵政府,主要负责人几乎都是土籍。

                          大约自1925年起,袁文才、王佐在绿林中逐步崛起,各自掌握了一支数十条枪的队伍,成为客籍的民众领袖和客籍利益的保护者。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积极团结改造袁文才、王佐。经过改编后的袁文才和王佐所部正式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任副团长。但这个团的大部分力量是客籍。

                          也就是说在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土籍人掌握了一定的政治权力;而客籍人则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权利。“土籍的党,客籍的枪”的来历即此。虽然在毛泽东引兵井冈山之前,土籍的政治力量与客家的军事力量曾有过一段“蜜月”合作期。如1926年7月,袁文才在龙超清的安排下,在宁冈县起兵策应北伐军,赶走县长,成功地夺取了宁冈县政权。年末,袁文才由龙超清介绍加入了共产党。次年7月,袁文才与王佐率众攻进永新县城,救出了中共永新县委的王怀、刘珍、贺敏学等中共党员、农会干部及革命群众100多人,解放了整个永新县城。但是,随着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不可避免地触动到了各方面的利益。在这些利益调整中,积淀已久的土客籍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是一些共产党员,包括龙超清、刘真、袁文才、王佐在内,说话办事,往往不是站在党的立场,不是从工作的角度出发,不是站在贫苦农民的立场,而是土籍人站在土籍一边,客籍人站在客籍一边,经常出现无谓的争执和纠纷。如宁冈县农民协会捉拿八个在逃的土豪,其中六个是土籍,两个是客籍。这本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对此,土籍出身的党员和群众觉得土籍吃了亏,深感不满。再如,巽峰书院是土籍人最大的学校,但袁文才以该书院是土豪劣绅的大本营为由将其烧毁。

                          其次红色政权也打上了宗族权益之争的烙印。井冈山斗争时期,共产党先后组织成立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遂川县工农兵政府、宁冈县工农兵政府、永新县工农兵政府、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酃县工农兵政府、莲花县工农兵政府等红色政权。但由于土客籍矛盾的存在,这些红色政权也打上了宗族权益之争的烙印。1928年2月下旬,宁冈县成立工农兵政府,两籍的人都想当首任主席,后经毛泽东推举,由在新城战斗中活捉了反动县长的土籍农民文根宗担任。但三个月后,客籍革命派便提出要“轮流坐庄”。5月,县工农兵政府主席即由在酃县打土豪时抓住退职县长的客籍人甘金皇接任。一个月后,土籍占多数的党的委员会以甘金皇文化低、能力差为由将其撤职。对此,客籍人又有意见,最后在袁文才的强势要求下,客籍人谢桂标继任主席。湘赣边界特委书记杨克敏在提交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写到:“宁冈县委,因为土客籍关系,天天内部在暗斗明争,县委的负责人多半是知识分子,所以扯来扯去,简直闹不清楚,本身既有问题,工作自然可想而见了”。

                          再次土地分配也成为土客籍矛盾的一个焦点。《杨克敏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中谈到,因土客籍矛盾,宁冈的田已经分了三次,使农民厌其麻烦,而损失苏维埃的威信。第一次以乡为单位,但因为第四区农民不满意(该区居住在山地,为客籍农民的丛聚所),客籍领袖袁文才等出面反对;第二次以区为单位,但农民中(土籍最甚)又瞒田不报,无法查出,所以又没分好;第三次是“八月失败”后,又重新分了一次,但最终还是因为这一矛盾未能分好。

                          清洗袁王实质上是土家一派借助红五军对客家一派的一次大清洗,整个过程中除了袁王遇害外,客家的骨干几乎被一扫而空。

                        • 家园 龙眼兄托我转发的

                          我刚看完那个河蟹的帖子,感觉潘心源虽然以前和毛泽东有过交集,但后来他留在湖南了,很多事情上其实和湖南省委那边更靠近,而早就有杨开明他们向湖南方面告状,说毛的井岗山根据地其实是毛和土匪合开的买卖,这应该是湖南省委方面很多人的共识,但应该不是毛泽东的认识,因为这样等于就是彻底否定毛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历史意义了。

                          另外,如果说“不作死就不会死”,那么那些杀袁王的人,朱、王、龙等人后来都被王明路线给镇压了,这又是谁作的死呢?他们攻击袁王是土匪路线,后来别人攻击他们是AB团,是富农路线,最后的结果都是亲者痛、仇者快。

                        • 家园 带走袁文才就是为了避免他被决议精神处决

                          太祖在传达决议的时候刻意回避了这段文字,对袁王明显是保护态度。何况袁文才脱队逃回山上王佐并没有隐瞒,向何长工报告了这事情,袁文才也被降职处理,咋成了取死之道?袁王和特委冲突既有他们自己的山头主义,也和井岗山土客家由来已久的矛盾有关,再加上特委那帮子缺乏实际经验的空降书生想树立自己的权威,这些细节是非本地的中央特派员能了解的?朱在清洗袁王之前就已经杀掉了立场中立的宛希先,根本不是什么小白兔。就是你说的这个彭清泉,在行动前曾经当着袁王的面指责袁王是土匪,这怎么可能不激化矛盾?至于红五军,派了一个纵队过去却没有先稳住袁王部队的大多数,也没有明确表示袁王不能杀害,想洗脱伯仁之死可能么?袁王假使真的有异心,怎么会来开会,事发突然时应对的又如此狼狈,连逃路都没选好?袁王的部队和井岗山民众不少有亲朋关系,处理必须慎之又慎。袁王死后不到一个月红五军再来井岗山时候人心就已经完全变了,大批井岗山本地的干部战士离开了红军,这些就是所谓的清洗成果,是滕代远报告里头没有提到的。

                          通宝推:龙眼,
                          • 家园 朱昌偕是手工业工人不是书生

                            朱昌偕是手工业工人不是书生,宁冈永新那帮人是书生却不是空降。

                            朱杀宛不是小白兔,宛就是小白兔了?在宁冈永新搞洗党的核心人物,错杀自己同志。

                            杀了人家的人,人心当然会有损失,黄陂大打AB团后还不一样

      • 家园 伪造信事件让二十军高层陷入了极端的舆论被动

        卷入其中的老彭几十年后写自述时承认了错杀袁王的责任,却并不认为富田事变有合理性。即使太祖有过错,一三军团又有何辜,要在不知情的背景下阴谋被扯进内讧的漩涡?

        • 家园 呵呵,搞袁王时,它们只伪造了一封毛的信

          打死袁王后就可以销毁;富田事变时,它们搞了好几封信,结果接信的人一对,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彭老总的自述中,说是”富田事变的头子丛永中写的,他平时学毛体字...”看起来是老总回忆时有误,把时间记错了,他应该是事后看到审讯丛允中的报告。这就更让我们奇怪审讯朱昌楷的报告他是否也应该看到、并得知朱把袁打死在床上的事实。

          彭老总的自述还这样说“白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发生了错觉,以为红军分裂了,迅速进到龙岗,全师被歼...”。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所谓“红二十军过到河东,继续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就有了问题——谁把红军分裂的消息告诉了张辉瓒。

          还可以问,谁瞒着朱毛杀了张辉瓒?

          • 家园 看看满大街的标语就成了,还需要别人告诉吗?

            张辉瓒进入根据地腹地,满大街都是“拥护朱彭黄,打倒XXX”的标语,张辉瓒还真以为毛反水了,贴出标语”欢迎毛泽东反正“。富田事变在当地的影响很不好,使这一带的群众对红军产生了怀疑,张屠户在东固大开杀戒把人心又杀了回来。事后借张的人头平息民愤,要不也不会让人提着张的脑袋从新圩传到陂头。

            伪造毛的信诱杀袁王只是一说并非信史,主流说法还是特委来信调袁王部到永新配合五军打吉安,二七会议后打吉安是赣西南的中心任务。袁王部中也有人回忆过袁认为打吉安有油水所以欣然前往。

            阴谋论也要有证据支持。

            • 家园 你的标语说,可以成立,不过这也是放到任何时空都必杀头的罪

              关于伪造毛的信,可以这么问吧:如果你河蟹是袁,你的铁磁宛希先刚刚被一拨人惨杀了(蒸死?铁锥刺骨?),如果没有一个特别的理由(毛的信,伪造的),你会去和那拨人开会吗?或者,那拨人来信说是“配合五军打吉安、有油水”,你就会去吗?

              龙眼说得很好:那会儿毛真的有人因为崇拜而模仿他的字了吗?分到土地的农民对他有感情,我信。被分了土地的,对他恨之入骨,我信。问题那会儿会写字、会书法的,有几个不是被分土地的?要说那会儿革命队伍内部对毛崇拜得要模仿他的字,也纯粹是瞎掰,他一直在上下起伏,恰恰是内部一直在质疑他和中央不一致。

              所以,模仿毛的字,恰恰是阴谋集团早已存在的证据。

              • 家园 宛希先是被枪毙的

                宛希先是被枪毙的,不知道(蒸死?铁锥刺骨?)说出自何处?传说被蒸死的共产党人倒有一个,不是别人正是被宛希先错杀了老婆的边界特委常委刘真。

                袁王的部下张国华郑善致,解放后都有文章回忆袁王离开宁冈到永新的情景,没有一个提到过所谓的“假信”,郑善致的回忆相当详细,

                “我记得这些人中有陈梦平、李莜甫、刘辉宵、周桂春等。袁团长给我们讲了话,他高兴地说:”今天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上级来了一个指示,要我们部队配合红五军打吉安,胜利很有希望,打开吉安,缴到好枪,我们这些坏枪都不要了,要换好枪“ 大家一听要打吉安,心里都很高兴,袁团长讲完话,部队就出发了。”

                张国华的回忆中这样说道,“一九三零年二月,袁王部队下山到永新,动员口号是”五军要打吉安,我们守永新。“张的回忆里,说了王不少好话,对袁的看法可没那么正面。

                既然是搞历史研究,猜测假想还是少一些。

                • 家园 对于你的认真,表示钦佩,出处在这里:

                  《马社香:井冈之子袁文才、王佐后代今安在》“王生茂:由于宛希先的坚持,湘赣特委没有能开除袁文才的党籍,给了他一个党内严重警告。由于这件事,宛希先与特委之间的矛盾加深了。1929年秋,特委以刘真的未婚妻被出卖为借口,怀疑宛希先有嫌疑,私自将他抓起来。宛希先抗议逃跑,被重新抓住,用铁丝穿住他的两脚,被枪杀在押送途中。宛希先死了,袁文才、王佐与特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特委内部再没有人为袁文才、王佐说话。”

                  《朱昌偕为何能让彭德怀先后两次中计》“ 1929年冬,原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巡视员宛希先到永新调和、斡旋党内土客籍矛盾。永新县委王怀等人听信坏人造谣,派人围捕宛希先。宛希先得知消息后,连夜逃往宁冈,准备到袁文才处暂避一时,待毛泽东回山后再与永新县委负责人理论,谁知在逃跑途中被抓获。王怀等人用铁丝锥穿脚胫骨对他百般折磨,使其痛楚而死。”

                  至于蒸死一说,查到的多是刘真的。

                  张国华当年13岁,当司号小鬼,可能身材还不如现在10岁的孩子高,他的回忆对于我们讨论的问题起不了什么作用。

                  现在,还是请你谈谈:

                  1、标语问题是否在任何时空都是死罪?

                  2、如果你是袁,在宛希先被杀后,如果不是有特殊理由,你会不会和那些杀了宛的开会?

                  3、所谓“模仿毛体”,是否是阴谋存在的证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