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那些被遗忘或扭曲的三国人物 -- 就一南瓜

共:💬348 🌺4404 🌵2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那些被遗忘或扭曲的三国人物

    仰天大笑就义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纵观古今,说到结义兄弟,我们看过听过太多的歃血为盟,斩鸡头烧黄纸,不能同日生,但求同日死之类让人热血沸腾的场面和誓言,也见识过无数次的兄弟反目,朋友背叛。

    友情,这个神圣的词语已经被用的太滥太滥!

    东汉末期,公元195年,广陵郡射阳县的臧洪、陈容用其大好头颅为后人正确的诠释了这两个字真正的涵义。

    臧洪,字子源。因成绩优异,体貌堂堂而被举孝廉。那个时代,做官对外形是有要求的,任你学识再高,长的差强人意只能自求多福,庞统、张松求官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

    陶谦出任徐州刺史时,广罗人才,臧洪与琅邪赵昱、东莱刘繇、东海王朗一起被选任为县长,臧洪就任即丘县长。不久,他就辞官回到了家乡广陵。当时,广陵太守是张超,被袁绍奉之为兄的陈留太守张邈的弟弟。

    臧洪受张超聘为广陵府功曹始,这才开始了他可歌可泣注定名留青史的一生。

    当时,董卓专权,废少帝刘辨改陈留王刘协为帝。一众诸侯恐惧董卓的权势、军力,无人敢于出头掠其锋芒。臧洪以大义名分劝说张超,让他率先打起匡扶汉室的大旗。张超被他说动,与他一起赶往陈留游说张邈。张邈很是好奇,说老弟啊,听说你在广陵,所有的政事都托付于他,这家伙到底是什么人啊。张超给了四个字的评语:海内奇士也!

    张邈与臧洪一番长谈,为他折服。又把他介绍给兗州刘岱、豫州孔伷,臧洪一展苏秦张仪之舌,众诸侯纷纷叹服,奉他为上宾。于是,在酸枣这地方筑坛设盟,发誓赌咒: “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连死于非命,断子绝孙的话都出来了。这样的盟约,还是挡不住众诸侯心怀异志、畏缩不前,不久,便粮尽四散了。

    此次会盟,史称“酸枣会盟”,最先会盟的就是兗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广陵太守张超五家,而率先倡议的是一个小小的功曹—臧洪。殊为可笑的是,五家诸侯,没有一个敢于出头担任盟主的,又是这小小的功曹臧洪登台宣读盟约。

    首义之功,当在臧洪。

    至于袁绍、袁术、曹操、韩馥、袁遗等人,都是后来加入的。

    时隔不久,张超让臧洪去幽州联络刘虞,恰逢刘虞与公孙瓒打的不可开交,幽州道路被阻隔。臧洪留滞于道,在河间与袁绍结交,袁绍惯于笼络人才,特别是对臧洪这种名气闻达海内的,更是礼贤下士,马上推荐他为青州刺史。臧洪在青州两年,深得民心,原本盗贼四起的青州,百姓很快安居乐业。袁绍叹服其能,又让他担任东郡太守,治所设在东武阳。

    兴平年间,曹操征徐州陶谦为父报仇,张邈与陈宫留守濮阳。吕布为西凉兵所逼,奔逃至此。张邈和陈宫这对猪脑子错判形势,居然叛曹操降吕布。曹操回军大破吕布,张邈随吕布转投刘备,留下弟弟张超护着族人、家属留守顿丘,旋即,曹操包围了顿丘。

    最壮烈的故事就从这儿起打开了最绚丽的卷轴。

    张超被困,感慨道:天下之大,能来救我的唯有臧洪一人耳。随从对曰:现在臧洪依附于袁绍,而袁绍此时正与曹操在蜜月期,臧洪一定不会在这个时候破坏这种曹袁这种友好关系的。

    张超再一次对臧洪做出了评价:子源,天下义士也,必定不会忘记我的知遇之恩,只怕他收到袁绍的制约,来不及相救。

    臧洪果然不负张超的知遇之恩,接到顿丘被围的消息,一面召集本部人马待命,一面光着脚大哭着去再三哀求袁绍发兵。袁绍也果然果断拒之。

    顿丘城破,张超自杀,臧洪与袁绍决裂。

    袁绍大怒,起大军围困臧洪东郡治所东武阳,围城一年之久也未攻下来,便让臧洪同乡陈琳一连写了两封信劝降。

    臧洪在回信中言辞恳切,还是称袁绍为主人,怀念彼此的友情,感谢他的重用之恩。同时也直接点出了袁绍寡恩重刑,揽人才而不能用的心胸狭窄之处。

    凭心而论,袁绍从大局出发,此时不与曹操兵戈相向是完全正确的,而臧洪此时全兄弟之义、报知遇之恩难道可以指责吗?也许,当时的臧洪已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许多事,古难全。

    袁绍见臧洪无降附之意,指挥部队猛攻东武阳。此时的东武阳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已经岌岌可危。臧洪对幕僚部将和城里的百姓说:洪于大义,不得不死。你们是无辜的,趁着敌军还未合围,带着妻子儿女四散而去吧。

    众人感其恩义,宁可挖草根吃鼠肉也要与臧洪一起留下。内厨拿出仅剩的三斗米,要煮饭给臧洪吃,臧洪摆摆手,让他拿去熬粥分给全城的百姓。

    城终于破了。袁军进了城,也惊呆了:八九千人相互依靠着含恨死去,竟无一人叛逃。

    袁绍踌躇满志的坐立中军帐,文臣武将济济一堂,然后令手下人带上臧洪,喝道:臧洪,今日之事,你可服了?臧洪挺直腰杆答曰:我与张超乃是忠孝之义,与你则是朋友之情,忠孝之义与朋友之情孰轻孰重还需要我来分辨吗?现汉室衰微,奸雄四起,你不去维护汉室大义,却来残害忠良。可恨我力单势薄,不能号令天下人讨伐奸雄,你说什么服不服呢?

    袁绍知道臧洪终不能为己所用,喝令推出去杀了。一代名臣陨落!

    故事若到此结束,也不过是一个常见的义无反顾的故事。比如白门楼心高气傲的陈宫赴死,比如高顺终不肯背弃已经乞降的吕布,比如老臣终不肯事二主的张任。。。。。。

    臧洪在东郡太守任上,有个叫陈容的同乡仰慕臧洪的为人,追随他做了东郡的郡丞。袁绍攻打东武阳时,陈容被派去与袁绍谈判,一直被扣在袁绍军中。此时,见袁绍欲杀臧洪,谏之:将军,你是要做大事的人,大事未成,奈何要杀害忠良?臧洪为了救援故主,何罪之有?袁绍恼羞成怒,又令手下人将陈容拖出去处死。

    有幕僚劝道:陈容,你又不算臧洪的同伙,何以陪他共死?

    陈容大义凛然道:宁可与臧洪同日而死,不愿与将军同日共生!遂慷慨就死。

    对了,在这之前还有两位无名的烈士。

    臧洪被围时,也是派人外出请救兵的。派出的是两位行军司马,向吕布求救。吕布是否来救援不得而知,但这两位无名的行军司马赶回东武阳时,城已破,袁军已入城。这两司马彼此对视了一眼,默默的整理好自己的盔甲、鞍具、行装,然后,举起战刀,催动战马,孤独的向数万袁军队伍发起了有去无回的冲锋。。。。。。

    自古以来,很多英雄共同拥有着同一个名字:无名。

    臧洪被困东武阳时,有个细节不得不说:城中缺粮,为鼓舞士气,臧洪杀妾给众人分食。这种行为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张巡。著史的人对此不仅无诟病,而且是以赞赏的口吻留于史籍。无他,此一时,彼一时,我们读史,不可以现代人的思维去挑剔古人。

    看完了臧洪传记,脑海里一直萦绕着那句著名的话: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历朝历代,我们中华民族从来不乏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道义为了心中的那份坚持,义无反顾的慨然赴死。

    且把明朝士子杨慎那句震耳发聩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国家养士百五十年, 仗节死义,就在今日!

    2014年9月12日

    [ALIGN=CENTER][/ALIGN]

    关键词(Tags): #三国#人物#评传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梓童,来路,王来福,履虎尾,唯才是用,林风清逸,芒夏,陆合,海涯,李逍遥,南云北望,孤舟一叶飘,神仙驴,年青是福,silencsrv,四四方方,caoban,tt086071,微笑问天,舒拔,子玉,无无名,路过幸福,广宽,天涯无,haaghhs,醉寺,铁手,特里托格内亚,雨辰老人,黄河清,花大熊,空格,渔儿漂漂,陈王奋起,忘情,桥上,繁华事散,ctrlz,不远攸高,楚庄王,
    • 家园 先是,洪遣司马二人出,求救于吕布;比还,城已陷,皆赴敌死
    • 家园 臀部的尊严

      笞刑,这个用鞭杖拷打犯人背脊臀腿的刑罚据说在《尚书》中已有记载。众目睽睽之下,扒下犯人的裤子,露出极少见阳光的臀部,然后,一阵清脆的声音传来,顿见鲜血淋漓,一片殷红……

      对小民来说,本来活着就没尊严,打就打了,只要不死,将息一段时间也就好了,生活如常。而对于上位者,讲究皮肤毛发受之父母,损伤即为不孝,况且臀部属于隐私部位,光天化日之下展现于旁人,威严顿失,伤的是屁股,丢的是颜面。

      当然,也有另类。明朝的官吏们为了在史书上留下刚毅正直的美名,动辄激怒皇上,甘愿以身赴刑,慷慨赴死。不爱钱,好虚名,这样的社会亦是陷入了另一种危机。

      曹操是比较信奉棍棒理论的。20岁举孝廉为郎官,出任洛阳北部尉时,即在衙门口设五色棒十余枚,凡有犯禁者,不管你是不是豪强贵胄,抓住就打。十常侍蹇硕的叔父夜行,被他拿住,当即棒杀。他当初的名气也是这样打出来的吧。

      后来曹操进位三公开府,对其府衙内的官员依然沿用了他信奉的棍棒管理的哲学。对于玩忽职守犯下错失或是不识时务据理力争的属员,也是动辄笞刑,至于鞭笞哪个部位,估计要看当时的心情。不过,府衙官员,文人较多,身体赢弱,棍棒消受不起,多代之与杖,以示惩戒而已。

      这套类似家法的管理制度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何夔。

      何夔何叔龙,陈郡人,曾祖父曾经做到车骑将军的位置,他算着是官宦子弟吧。山阳太守袁遗的母亲是何夔继父(亦有解为叔父,窃以为不妥)的妹妹,这样算来,何夔与袁家有亲戚的瓜葛。

      何夔身高一米八以上,相貌堂堂,按照东汉时做官的标准,他属于典型的官相。黄巾造反,他避乱淮南,被袁术征召,不从,袁术强行将他扣留,这段经历与袁涣类似。袁术攻曹操,派他做说客,再次拒绝,然后逃离隐匿,潜行回到老家陈郡。

      曹操征辟他为掾属,捍卫臀部尊严的故事就是这样发生了。

      何夔在曹操的司空府上了几天班,很快就发现了曹操的这个特殊“癖好”。估计这个让人心惊胆颤的癖好让何夔在家里权衡良久:首先是无处可逃,中原之地处处在讨伐与被讨伐、镇压与反镇压的环境,烽火连年,没有一块宁静之地可放下一张读书的书桌。其次是无人可靠,袁氏家族兄弟阋于墙,内部纷争不断,一看就知道不是可依附的对象。留不成、走不了,这种困扰让他寝食难安,却让他有了石破天惊的决断。

      于是,每天去司空府上班,何夔必备一种护身符、杀手锏:怀揣毒药。批评、责骂甚至怒斥我都承受,但是,敢打我屁股,我立即死给你看。为了捍卫臀部的尊严,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数年前,单位一女同事违反工作纪律,被领导叫到办公室谈话。我好心,告诫她说:当心点,那人发火时,容易口出脏话,你要有心理准备。她毅然答道:他敢骂人,我就哭给他看!一霎那间,我便想到了何夔的故事。

      也许何夔在工作中没有犯下可指责的错误,也许曹操知道了他不甘受辱的决心,那包毒药终于没有派上用场。

      置于死地而后生,这也算着一个典型的例子吧。

      终其何夔一生,他也是个治政的干才。

      在司空府干了一阵幕属,完成了对曹操集团治政思想、官僚体制的培训,何夔便被外放为城父县令,又很快提拔为长广太守。

      在长广郡任太守期间,他提出了一个律法上的重要思路,至今仍然有思考的价值。

      当时长广郡下辖六县,黄巾余部还未清剿干净,而袁谭封官许愿让一些人首鼠两端,这时,曹操下达了统一的政令统一的刑法让各郡遵照执行。

      何夔上书提出了两条意见:鉴于长广郡目前尚未安定,百姓流离失所,我请求暂缓实行政令刑法,先以德化来安抚民心;国内各郡贫富不一,遭受战乱的程度不一,接受德化的时间也有先后,可否效法古人,在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税赋制度,不同的刑法标准?等过了三年,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了,再以法令来制约他们。

      何夔的上书可用两句话来慨括: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我国现今是统一的税制,无论东部西部,也无论沿海发达地区还是老少边穷地区,都施行一个税制,然后再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来均衡调节。这一方面人为干预的因素较大,公平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起不到奖掖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前些年,有地方开庆祝大会,庆贺保留国家级贫困县成功就是典型例子。

      刑法的事太敏感,涉及到少数民族政策,这里就不展开了。

      何夔在长广郡,先后招降了当时两股最大的流寇,又率郡里的军队会同张辽剿灭了不肯招安的一股,恩威并使,很快就让长广郡安定下来。《莱阳县志》上还有记载: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长广人管承率领起义军3000余人(三国志上载为三千余家)占领长广城(海阳发城),曹操任命的长广郡守何夔不忍举兵进剿,派遣郡丞黄珍劝降,管承最终同意归降曹魏。

      安定了长广郡,何夔又被调回丞相府任东曹掾,主管年俸两千石以上官员的考核任免。他同崔琰、毛玠一样,提出任人唯贤的人才选拔标准:自从丞相您兴兵以来,人才的选拔任用都是靠各人的推荐,这样选拔出来的人都是与推荐的人意气相投,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我们以才能和道德作为授予爵位的标准,那么百姓就会注重道德操守;如果我们以军功政绩来作为发放俸禄的标准,那么官吏兵士就会去注重功勋的取得。还可以实行推荐考核负责制,谁推荐的人才谁考核的官吏各自承担责任。

      何夔提到的任用和追责好像又戳到了现今社会干部任用制度的痛处。干部选拔的标准要求是德才兼备,实际运用上往往是政绩一言而定。君不见,这些年出事的大都是政绩上很突出的官员?还有对组织部门干部考察的追责,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实行起来。

      何夔担任过太子曹丕时的少傅,凉茂死后,他任太傅,后又升为太仆。曹丕与之话别,并设宴饯别。何夔认为不符礼仪,拒绝赴宴。曹丕就位,封何夔为阳亭侯,食邑三百户。善终。

      灵山

      2014年11月11日

      • 家园 没听说过曹操有这个“嗜好”

        悬五色棒于衙门是为了立威,让百姓畏惧王法。

        没听说过他打哪个手下的屁股。

    • 家园 不拘一格降人才,犹记和洽说中庸

      “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句源自伏尔泰自然法学说的关于“言论自由”的宣言曾经影响了几代人,这句话出自二十世纪初,而离现在近二千年的三国时期已经有人身体力行了。

      这人叫和洽,字阳士,汝南人。

      和洽是个个性很鲜明的人。乡里举孝廉,不就;大将军何进征辟天下英才,荀攸、郑泰、华歆等人纷纷应征,他依然不就;袁绍冀州独大,征辟他时,他干脆带着全族的人投奔荆州刘表;刘表待之以上宾,但他见刘表昏庸,旋即迁往武陵。曹操平定荆州,征召他为丞相府掾属,从此,开始了他作为魏国言官的一生。

      当时,崔琰、毛玠先后任丞相府东曹掾,负责二千石以上官员的考核评定以及人才选拔工作,两人都以忠诚清廉闻名于世,选拔考核人才都把注重节俭作为标准。这两人素来刚正严格,一时间,官吏们都以节俭为风。

      这时候,和洽提出了反对意见:国家公器能产生效率,在于将合适的人才分配到合适的位置上,而不能仅仅以节俭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崇尚节俭,作为严格要求自己的个人修养是可以的,但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则过分了。现在的官员穿了件新衣服,服饰整洁,乘坐好一点的马车,便被认为是不廉洁。所以,很多官员故意弄脏自己的衣服,不修边幅,将车马都藏起来不用,还有的干脆提着饭盒来上班。建立制度、移风易俗,贵在张弛有道,这样才可以延续下去。古代推行教化,主要是做到了人情通达,凡偏激过分之举,都会让社会虚伪之风盛行。

      和洽提出反对意见并不是从自身出发,他也是个甘于清贫的人,后来还需要变卖房子田地来维持生计。

      大概是高层人士认为当时要刹住奢华之风,矫枉必须过正,对于和洽的建议未做回应。和洽反对毛玠等人的做法,态度是很鲜明的。

      魏国建立之后,崔琰自杀身死,有人告发毛玠诽谤曹操。曹操非常愤怒,召集大臣们议事。和洽进言道:毛玠做人做事都有自己一贯的准则,按道理说,他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所以应该重新核查这件事。

      曹操以需要重视别人的谏言为由,拒绝了和洽的建议。

      和洽并没放弃,继续谏言道:如果毛玠真的说过那些话,是不遵守为臣之道,罪过极大,我不会违背原则替他辩护。但是,毛玠刚正耿直,嫉恶如仇,这么多年深得恩宠,一直位显权重,得罪了很多人。所以,应该让告发的人和毛玠对质,由法官审理,分清是非曲直。

      曹操回答:我之所以不让继续核查,是为了保全两方面的人。

      和洽依然据理力争:如果毛玠真有诽谤之意,应该处以极刑;如果他没说过,那么应该追究告发的人污蔑大臣迷惑主上的罪行。

      曹操还是没有听进和洽的谏言,以战事正急为由推脱之。(毛玠之事见拙作:峣峣者易缺)。

      党同伐异这种现象在中国历朝历代官僚体制中一直是客观的存在,但如毛玠这样君子不党的确也不少,当他遇到危难时,能得到公开反对他“任人为俭”政策的和洽的救援,也说明了和洽的正直正义。

      和洽先后担任过侍中、郎中令、光禄勋,干的都是值守宫殿的活,史料上记载他出谋划策的时候很少,多是建言,但也有例外。

      曹操打败张鲁取了汉中,和洽提出应该及时撤出军队迁移百姓,这样可以减少驻军防守的费用,曹操没有听从,到后来无法维持了,才开始撤军移民。

      再后来,曹叡继位,散骑常侍高隆堂大概是董仲舒的信徒,相信天人感应之类的学说,上疏说最近气候异常,乃是官吏们没有恪尽职守所致。曹叡比他老子强多了,很快下了罪己诏,征求大臣们对自己的意见。和洽上书认为,民以食为天,现在从事农耕的人太少,劳役很重,这大概是气候异常的原因。太祖曹操时候,倡导节俭,注重休养生息,将人力物力资源都用到军备上面。平素加强战略谋划、战事推演,积极训练士兵,所谓谋定而后动便是如此。

      《三国志和洽传》很短,主要是详细记叙了他与曹操对毛玠一事的争议。之所以专门为和洽写了这篇,一是赞赏他的人才观,二是敬佩他就事论事,不以屁股来决定脑袋的态度。

      尤其是第二点,值得我们反思。

      灵山

      2014/11/20

    • 家园 峣峣者易缺

      写毛玠评传,是因为西晋傅咸对毛玠的一句评论:昔毛玠为吏部尚书,时无敢好鲜衣美食者。

      历朝历代,负责考察、考核干部的“组织部长”是除了主官之外对官吏影响最大的。如果这“组织部长”再能坚持原则,不媚上不欺下,完全按照标准来考评官吏,那么他对官吏的影响力还要大于主官。

      明朝郭允礼《官箴》中说: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可见,做一名好官,不要求你才华横溢、妙思如潮、智计百出,但只要做到公正、廉洁,你就是一名恪尽职守的合格官员。

      当然,象李贽所说:“公但知小人之能误国,不知君子之尤能误国也。小人误国犹可解救,若君子而误国,则未之何矣。何也?彼盖自以为君子而本心无愧也。故其胆壮而志益决,孰能止之?”这里的误国的君子属于不知变通的偏执狂,有廉洁无公正,是另类的官吏。

      做学问、做企业,搞科研,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而为官一方,如果偏执,那就成了刘鹗笔下那种“清官犹可恨”的典型。比如,史上有名的酷吏张汤,自杀后家产统计不足五百金,廉则廉矣,可改不了他酷吏之名。

      毛玠本是县里的一小吏,因其任上清廉公正被曹操征辟为兖州治中从事。上任伊始,他便对曹操献上“奉天子以令不臣”战略构想,也正是因为这个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奠定了曹氏集团未来的走向。

      毛玠这建议是真心奉汉天子为正统,恢复汉家次序,承续汉家血脉,跟贾诩在长安时提出“奉国家以征不臣”的本意是一样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首创权是袁绍集团的沮授。沮授劝告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借汉家天子之名,行称霸天下之实,跟“奉天子以令不臣”在出发点有根本的不同。后世之人一提到曹操,便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不对的。至少,见诸史料的,无论曹操本人,还是手下的谋臣,没有一个公开说过这句话。

      毛玠对后世永恒的启示是在他担任丞相府东曹掾的时候展现的。

      毛玠与崔琰负责选拔人才,他们首先改变了选拔官吏的一个根本标准。那时候,选拔官吏,包括举孝廉、选茂才,主要的标准就是名气。名气越大,被征辟的可能就越大。以名气选官最大的恶果就是不重实务,崇尚清谈,当时孔融自诩的“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让名气值飙升,当然是世家子弟、豪族门阀以及名师座下,如此风气,对那些平民子弟自然是不公平的。

      毛玠和崔琰确立的选拔考核标准就是四个字:清正廉洁。名气再大,如果行为不检,不用;才能再优,崇尚奢华之风的,不用;官员们车马超规格超标准,对不起,考评不合格!治政上成绩不显而私财丰足者,罢官,且久不叙用。

      一时间,人人以简朴为荣,衣着不敢求华美,饮食不敢求精致,渐渐的形成了社会风气。

      毛玠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穿布衣、吃蔬菜,收养孤儿,将收到的赏赐都分给同族的穷人,一直到死都家无余资。

      在官吏任用上,毛玠也是坚持自己的标准,别人请托、打招呼他一概置之不理。有次,曹丕亲自找上门来,让他关照一下自己的亲近之人,毛玠毫不给面子,果断拒之。

      曹操听说了毛玠的这些事,感慨道: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

      后来讨论精简机构裁撤冗员,一些官员为保住位置纷纷上门打招呼,毛玠一律不肯照顾。他们对毛玠很是忌惮,便私下联络,发动人上书要裁撤毛玠所在的东曹掾。曹操对此釜底抽薪之策了然于心,戏侃道:都说太阳东升西落,可见东方为大,要裁撤也是裁撤西曹掾!当时执掌西曹掾的是馋臣丁仪。

      毛玠选拔了一批忠贞之臣,同时也得罪了很多大臣。与他相交多年一起任事的崔琰自杀后,毛玠心里一直闷闷不乐。这时候,有奸人举告毛玠,说他在街上看到受到黥面之刑的犯人和他们被充作官奴的妻、子,发牢骚说,之所以天不下雨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吧!

      曹操听后大怒,将毛玠收监。令主管刑法的钟繇质问道:将犯人黥面,并将其妻子儿女货卖为奴,这是自古以来的法律。这样做,一是为了减轻百姓的徭役,二是宽恕胁从者的罪行。怎么就招致神灵的愤怒降下旱灾呢?你毛玠讥讽诽谤的话已经流传到百姓之中,也传到了天子的耳中。你说话的时候,势必不可能自言自语,当时你看到的是几名罪犯?你是否都认识?你在和谁发议论?他们是怎么回答的?时间、地点?都要全部招供。

      毛玠对曰:昔日萧望之、贾谊、白起、伍员这几个人遭罪,有的是当面被诬陷,有的是在背后被进谗言。我年轻时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机要的位置,受到了各种人际关系的困扰。有权势的人私下请托,没有哪一回我没拒绝的;有冤屈的人找到我,没有哪一回我没有替他们伸张正义的。人心贪图利益,通过法律能制止它,但是,能制定法律的高位者往往就会去破坏它。让别人去遵守法律,自己却投机钻营获取利益。我阻挡了他们获取利益的路,这就是我被小人谗言诬告的原因。如果有人诬陷说我说过诽谤朝廷的话,请求当面对质。

      经过和洽、恒阶进言营救,曹操并没有对毛玠刑罚加身,只是罢免了他的官职。不久,毛玠病死家中,曹操给了很多赏赐,并授任他的儿子为郎中。

      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这些话,毛玠的一生遭遇便是最好的注释。

      我们敬仰他们高贵的品格之外,是不是也会扼腕叹息?

      不妨说个现代的人物故事:某人被授予反腐倡廉的重任,这些年看他铁腕治吏,很是痛快,江湖传言:宁遇阎王,莫遇老王。可他也是社会一份子,也有朋友、亲戚、同学、同事。既然是社会人,当然也会有礼尚往来、人情世故。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他带头遵守,一切吃请都被他推掉。但,为了避免与老友生疏,他想出一个办法:在家生火开饭,经常邀请朋友们来家中聚聚。如此一来,既遵守了规定,又富有人情味,这也是种“善柔”的办法。

      不过,他家的饭一定不太好吃吧!

      灵山

      2014/11/7

      通宝推:履虎尾,三笑,
    • 家园 铮者常见忌

      琰为美玉,千古流传的《胡笳十八拍》作者蔡琰是才女也是美女,而清河大族世家的崔季珪也取名为琰,崔琰是美男子,仪表堂堂的美男子。

      说崔琰,捉刀代笔这个成语必然是第一印象。

      崔琰臣服于曹操之后,有一年,北方匈奴遣使朝贡。操哥心血来潮,想给野蛮的匈奴人留下俊美高雅的印象,感觉到自己相貌尚未达到这高度,便唤来崔琰,让他冒充自己端坐中堂胡床之上,而自己却扮作侍卫握刀挺立于后(此刀也有解释为裁纸刀,意思是扮着刀笔吏,这样与后面“代笔”二字相吻合。太没形象鸟!)

      这崔琰也就糊里糊涂的答应了这实际上是件很犯忌的事。

      匈奴使者参拜完毕,操哥好奇心强,密令手下打听使者的观感。使者答道:魏王俊美高雅,算是相貌堂堂之人。那立于胡床之后的侍卫却是端肃威严气度非凡,此非常人,乃真英雄也。

      操哥听到密报之后,知道自己弄巧成拙,担心使者回去后谤毁自己的形象,派人于道狙杀了使者。

      这段轶事来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崔琰年轻时的经历和操哥有共同之处,都是好舞枪弄棒,不事笔墨,横行乡里的主。到二十三岁时,他被乡里编为正式团丁时才开始发奋读书。这书一读,顿感黄金屋忽隐忽现,有相逢恨晚的感觉。于是,二十九岁时,带上行囊,与友人结伴前往北海拜在大儒郑玄门下。郑玄在当时有儒学泰山北斗的地位,门生弟子遍及朝堂地方,郑玄弟子的牌子到哪里都是能叫得响的。

      崔琰原本是木纳少言的人,在郑玄门下这一年华丽丽的蜕变了。

      可惜好景不长,徐州黄巾攻下北海,郑玄率一众弟子隐居不其山避乱,因粮食不足,停课遣散众人。

      崔琰回家的路被黄巾阻隔,只得背起行囊浪迹于青、徐、豫、兖各州,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一路游学一路交友,这样,过了四年他才回到清河老家。闲时弹琴自娱感悟时事变幻,笑看风起云涌。

      悠闲的日子没过几天,时任大将军的袁绍听说了他的名声,征召了他担任骑都尉。

      崔琰给袁绍提出了第一条建议便是掩埋荒野中的白骨。当时,袁绍麾下的军队为筹集军饷,到处挖坟墓,发死人财,“白骨露于野”。崔琰谏言:自古以来,没听说过军队无纪律能打胜仗的;要使百姓归心,必须行仁义之德。

      袁绍自然是不以为然的。

      袁绍兵发延津,准备与曹操开战,崔琰又劝道:天子在许都,百姓都是支持顺从天子的大臣,你不如安境一方,尽好臣子的本分。

      这番明显戳中袁绍逆鳞的话居然没有激怒袁绍,崔琰也未得到田丰的待遇,实乃幸运之神眷顾。

      袁绍兵败,两儿子争权谋位。崔琰此时已经看清了形势,以病为由,断然拒绝了袁谭、袁尚的招揽,结果被投入大狱,幸得陈琳等人说情,免于一死。

      曹操占据冀州,自领冀州牧,征召崔琰为别驾从事。一日,众谋士聚帐,操哥又开始考评,向崔琰说道:昨日我清点冀州户籍,粗略的算了下,大概可以得到三十万军队。崔琰昂然质问:现在冀州白骨曝野,袁氏两兄弟争斗不止,百姓水深火热,他们希望王师来解救他们,却没想到你把能征集多少军队看着首要事情,这难道是冀州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本意吗?

      此言一出,众皆色变。操哥亦是小脸一红,道歉连连。铮臣劝谏,也是需要语言艺术的,哪怕你的道理再对,也得顾忌对象的脸面。这大概是崔琰取祸之道的开始,而他自己浑然不觉。

      曹操征并州,留曹丕守邺城,以崔琰辅之。曹丕性喜游猎,经常穿着士兵的服装外出玩耍,崔琰写信劝诫道:袁氏兄弟败亡,殷鉴不远。现在国家困苦,民不聊生,百姓渴望安居乐业,况且曹公征战在外,车马劳顿,而世子你却耽于安乐,不思进取。希望你能明白你肩上的责任,以国家社稷为重,立即扔掉猎弓烧掉骑服,不要让我有愧于托付。

      此时的曹丕还没有后来那么嚣张,看了崔琰的信,立即回复道:昨天蒙您教诲,说了很多高远的道理,我反省了我的行为。现在已扔掉猎弓烧掉骑服,以后我的行为如有不妥,还是希望您继续教诲。

      曹操被封国之后,为立东宫太子事,密函问群臣,唯有崔琰的回函是不封口的,崔琰写道:《春秋》大义,嫡长子为太子。五官中郎将(曹丕此时任此职)仁慈聪明孝顺,应该立他为太子。我到死都是这样的看法。

      曹植是崔琰哥哥的女婿,为立储之事,曹植一定登门拜访过,而曹操因为曹植的才华横溢非常喜欢他,密函问臣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为此事,曹操认为崔琰公正诚信,任命他为中尉。

      崔琰最终死于曹操的猜忌。

      崔琰向曹操推荐了很多人才,如崔林、孙礼、卢毓、杨训等人,崔林、孙礼、卢毓三人均位致三公,而给他带来杀身之祸的是他所推荐的杨训。

      曹操被封魏王,杨训表章称颂曹操的功德,有人嘲笑杨训谄谀,认为崔琰举荐不当。崔琰要来杨训的表章草稿,浏览了一遍,然后回信道:看了表章,这事你做的很好罢了;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崔琰本来的意思是想说:相比于其他人的表章,你的赞颂只是一般,这件事你只是做的很好罢了。时运是会变化的,(在以魏代汉这件事上)要顺应时代潮流、人心向背。

      崔琰的这两句话我只能这样翻译,不然他死后那么多人为他叫屈解释不通。但,还有种说法,说他是汉之忠臣,莫非认为他这两句话是嘲讽曹操的?

      后人是否认为是嘲讽不可考,但曹操听人(应是馋臣丁仪)报告了这事,发怒了:谚语说,生个女儿罢了。可见,罢了这两个字就不是好话;会当有变时,看我封魏王心有怨恨,希望时运变化啊。

      曹操进位为王,反对的人很多,而且都是追随他立下汗马功劳的一批忠臣烈士,这让曹操特别敏感,别人再一刮噪,曹操便拿功劳不显的崔琰开刀了。

      崔琰被贬为狱卒,(徒隶:一作服刑的犯人,一为狱卒,此处应为狱卒)但他依然门庭若市,处之泰然。曹操听说后,心中不愤,叫人私下对监视崔琰的小吏说:给你三天的期限。小吏暗示崔琰,崔琰不悟,回报曹操,曹操愤曰:非逼得我动用刀斧吗?崔琰听说后,喟然长叹:没想到君意如此!遂自尽。

      陈寿在传末总结道: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曹操性格多疑猜忌,孔融、许攸、娄圭等人与他都是故交,因为态度不恭敬先后被诛,而崔琰最冤枉。

      崔琰说起来并不算冤枉,他言辞不注意场合,经常让人下不来台。劝谏的方法有多种,他选择了最直白的那种。刘备在蜀中,下令禁止用粮食酿酒,手下的官员从一户百姓家中搜出酿酒具,刘备要治罪,没人敢触霉头。简雍和刘备乘车外出,路见一男一女在街上行走,简雍对刘备说道:这两人将要犯奸淫之罪。刘备奇道:何以知之?简雍一本正经的答道:这两人都随身携带着作案工具。刘备大笑,顿悟之,回去便赦免了那户百姓。

      同样是劝诫,效果是不同的。

      崔琰的堂弟崔林对他的评价最高。有次,陈群与崔林对话,崔林评价说,冀州名士以崔琰为首。陈群反驳道:(崔琰)智不足以存身。崔林慨然长叹:大丈夫岂是不期而遇的?象你们这种人能称得上是高尚吗?

      大丈夫崔琰!

      灵山

      2014年11月5日

      • 家园 铮者见忌,以听者外宽而实不恤也

        真宽和假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你可能永远不会真的得罪他,哪怕你经常和他闹矛盾。因为他会忘却。

        有的人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得罪了,因为他很敏感小心,表面上却不说。

        • 家园 但曹丕曹植争立这件事情上

          崔琰是用 自我牺牲的方式帮助了曹丕,至于为啥这样,只能怪罪于他读儒经太多的死脑筋了

          人家曹操明明是密函咨询,他却 露板 回答,摆明了把继承问题挑开,公开讨论,这个情况下,曹丕作为长子,优势太明显了

          而反过来从曹冲的传来看,曹操对曹丕的不屑由来已久

          “(曹冲)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则流涕”

    • 家园 在迷雾中寻找真相

      魏延反叛之罪名,始于陈寿的《三国志》,陈寿给他盖棺论定之后,后来史家、演义者皆沿用陈寿的结论,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反骨说”更是把这种说法推向极致。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临终,秘密召集丞相长史杨仪、丞相司马费祎、护军姜维安排自己死后部队退军部署,令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命,你们就自己走自己的。

        诸葛死后,秘不发丧,诸军缓缓而退。魏延听说后大怒,说丞相虽然已故去,但我魏延还在,怎么可以因为个人之死而废掉伐魏的大事?于是引领本部军马抢先南归,烧绝沿路栈道,据兵于南谷口挡住杨仪去路。

        然后两人各自上表刘禅,都说对方反叛。刘禅问蒋琬、董允,蒋董二人都异口同声“保仪疑延”。于是乎,魏延大势已去,与儿子奔赴汉中,杨仪遣马岱追杀,后来魏延被“夷其三族”。

        陈寿是否能肯定自己的说法呢?我看他是不确定的。

        在魏延传结尾,陈寿也说了,魏延并非反叛投魏,只不过认为诸葛死后,必然会委军于己,而抢先南归是为了杀与自己一向不合的杨仪。

        而在《三国志后主传》中,说的更是明白:

        -----秋八月,亮卒于渭滨。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大赦。

        另一种说法来源于鱼豢的《魏略》,这《魏略》是陈寿写三国志依据的三种基本材料之一,尽管为私撰,但言之凿凿,不容忽略。

        《魏略》说,诸葛临终安排魏延代自己统帅军队,考虑到司马懿在一边虎视眈眈,所以密不发丧,部队一直退到褒口,才举丧全军。长史杨仪一直和魏延不合,见魏延统帅全军,害怕为其所害,于是在军中散布谣言,说魏延准备举军投魏,率部攻击魏延。魏延本无此心,未做防备,匆匆中逃往汉中,于途被杀。

        两种史料有几点是一致的:

        一,魏延以勇略著称,杨仪长于后勤,两人皆为诸葛亮之左右手。两人不合也是一贯的,诸葛“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二,即使魏略不实,但是史料上也从未提到诸葛临终安排杨仪统领全军。

        三,二人引兵相攻,最多也是为争权。与降魏无关,与判蜀无关。

        四,魏延对杨仪来进攻基本没准备,不具备搞政变的基本条件。

        两种史料最大的分歧在于:

        诸葛亮临终究竟安排谁统三军?

        杨仪此时为丞相长史、绥军将军,而魏延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此次北伐,魏延为前部先锋,仅次于诸葛亮的二号统军人物。在诸葛亮上表的时候,魏延、吴懿名字与诸葛并列,然后是“领”杨仪、刘巴、邓芝、费祎、姜维等人。

        按《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很难想象谨慎一生的诸葛亮在统率权的归属上会置手握重兵、位高权重的魏延于不顾,悉数托与相府一长史。即使诸葛亮对魏延常怀怨怼之心而不满,也应该对他有所安排、节制,怎能放手让他们起内讧?

        倒是《魏略》说法符合常理,诸葛临终前将统率权交给魏延,杨仪惧怕,乃造谣生变。从对杨仪的评价和最后结局来看,这倒不无道理。“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说明杨仪脾气急躁而且心眼小。最后因为蒋琬位居其上愤愤不平,屡屡非议,被下狱而自杀。

        当时为什么没有人出来为魏延说话?

        陈寿本来为蜀汉文职官吏,师从史学家、天文学家谯周,想必与当时的蒋琬、董允、费祎等熟悉,其思想也深受其影响。而当时蜀国未设史官,未留下官方记载,陈寿三国志的蜀国部分的资料大多为直接收集而来,当事人同情魏延的少,相反可能对杨仪因言获罪同情的多,所以资料有其局限性。此为其一。

        魏延的出身太低。三国时代是很讲究资历,重视血统论的,老将黄忠定军山一役斩杀夏侯渊,刘备欲拔其为后将军,与关羽、马超等同列,诸葛亮就曾担心关羽不高兴。关羽也曾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而魏延比黄忠的出身还低,“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才迁为牙门将军”所以,刘备进位为汉中王,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

        为什么“一军皆惊”,因为汉中这位置太重要了,拱卫着蜀国的北大门。当时“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以现在军职不恰当的比方就是,把魏延从一个团长的位置直接提拔到主力军的军长,所以,一军皆惊,这恰恰说明当时很重资历、重出身。污水盆扣到一个大众嫉妒的人身上大家都没意见。此是其二。

        魏延恃才傲物,对上人缘很差。《三国志魏延传》评价他“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用现在的话说,魏延的群众关系很好,对上面却不沟通交流,不谙官场规则。所以蒋琬、董允都“保仪疑延”,而费祎前途已定,对当时同一级别的杨仪搞政治妥协。此为其三。

        诸葛亮的态度。诸葛亮和魏延在战略战术上一直存在着分歧,而魏延一直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诸葛亮对他是既要使用又要压制内心里还有些忌惮。在蜀地,为尊者讳,诸葛丞相不喜的人谁会仗义执言?此为其四。

        最终毁败魏延一生的当属罗贯中老先生,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罗老先生先是说他叛刘综、杀韩玄,诸葛亮一见他面就给他定了“脑后有反骨”的无妄之罪。是否叛刘综无据可考,韩玄一说是举城投降,一说是自杀,都跟魏延无关。

        更有甚者将诸葛之死也归罪于他脚步太重,只因为罗贯中老先生痛恨曹操以至于连姓魏的也是“恨屋及乌”?

        

      灵山

      2006年9月1日

      通宝推:三笑,
      • 家园 对于楼主最后罗贯中的话不赞同,因为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根本

        是根本否定诸葛亮的!

        不过很多人看不出来。

        罗贯中作为一个有着大量战斗经验的人,其实是很反对一些书呆子的。

        而罗贯中在编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也是通过大量的虚构的事情,来隐隐的进行针砭!

        所以那些大量的《三国演义》里虚构的地方,更要仔细看,因为罗贯中是用虚构的地方来说明一些事情

        比如魏延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提出的奇袭子午谷的建议,被孔明驳回。然后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虚构了一个司马懿奇袭斩孟达的事件,却成功了。其实就是在暗示奇袭子午谷的成功性。

        再比如关平本来历史上就是关羽的亲儿子,罗贯中却故意虚构出关平是关羽养子的故事来,为什么?就是为了说明刘封和刘备的关系。

        所以罗贯中的240回《三国演义》很有看头的,里面很多的内容需要仔细读才能知道,就如同西西河里的天马行空兄写的《品西游》一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