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移动医疗,医改及春雨医生 -- chuchong

共:💬134 🌺491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讨论体系,现在在美国一些大型医院、医学中心已经有初步的

        了,目前还主要支持科研,叫REDCap。

        那个美国做肿瘤诊疗的创业公司应该没有前途,因为大部分投资会消耗在清理数据上,而创业的两个小伙子根本不懂医学数据。

        • 家园 嗯。

          我参加过一些国内互联网医疗的论坛,见过几个国内的移动医疗创业者,50+岁的人有之,20+岁的人也有之。跟他们聊起来,他们满口的风口论。

          “移动医疗是个大风口……”

          “大家都想挤进来。我做的XXX项目,是为了帮助患者XXX目的的……”

          “这样的功能对于医生来说,是可以帮助他们XXXX的……”

          他们的背景,无一例外都是互联网圈,甚或毕业就开始创业的。对于医疗,知之甚少。我问他们,看过卫计委关于医疗服务业务开展的相关通知么,或者了解开展医药经营需要CFDA的许可事项么,他们一副懵懂的样子,让人震惊。

          再问起,你们是否有跟医生直接接触过呢。大多表示,我们正在跟XX医院,或者XX医生深度合作,已经上线云云。但是一问起计划如何扩展业务时,除了补贴,还是补贴。

          这就是非医疗人士医疗创业的最大问题。或者说,这其实与他们的背景无关,而是,既然选择了医疗的创业,他们却从未潜心研究客户及产品本身,而寄希望于风口和平台效应。

      • 家园 这就是医疗的大数据了,确实对基层医生有很大的作用。

        以俺自己的经验为例子,前一阵,俺岳母忽然眼睛重影的厉害,看什么东西都是一前一后两个象,几乎不敢走路,因为觉得深一脚浅一脚。但是单只眼睛没问题。去医院,脑CT,眼底检查等等,都没啥问题,结果医生说不出个所以然。岳母害怕公司内部的医院水平不行,去了西安第四医院,专门的眼科医院,结果看了检验结果,也说不出所以然。俺自己是药学院出身,从没有临床经验,基于自己的医学知识,单只眼睛没问题,那就不应该是眼底神经出问题,重影,应该是两只眼睛焦距不能协调导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岳母说,她跟几个大妈一起打扑克牌,玩了两个小时,觉得不舒服,然后回家谁了一会,起来就这样了。俺自己觉得应该是眼睛周围肌肉痉挛导致。然后上网查询,有一个北京,一个天津的病例,非常类似,都是诊断为眼肌麻痹。俺把这个告诉岳母,然后她跟医生沟通,后来医生才按照这个症状治疗,效果不明显,岳母很着急。俺让她去中医院针灸治疗,这个礼拜有很大的缓解,其实这个眼肌麻痹,不治疗,过两个月也会好。但是老人家着急,俺们就弄些招缓解一下。针灸对缓解肌肉劳损还是有效的。

        你看,俺一个外行,利用网络上能搜集的信息,都可以诊断病例。如果国家出头建立医学临床诊断大数据库,肯定很有前途。咱们老祖宗的金匮要放之类的医学书籍不就是早期的数据库嘛。

        • 家园 所以我觉得楼主说服务的核心是医生我不太赞同

          博客南说的降低去医院人次我比较赞同,其实一些普通小问题,有可靠的APP帮忙给看看,给点非处方药建议就解决了

          那些社区医院二把刀大夫还不如呢

          一般年轻点儿的得个小病,排几个小时队跟大夫交流10分钟真的没啥价值

          不过这种APP风险又挺大的,国内一般人不愿意为APP付钱,可万一出了问题找开发方是很可能的,来一句:仅供参考能免责不?

          • 家园 呵呵,你自己也说了,“一些普通小问题”

            ,如果不是一些普通小问题呢。

            医疗APP的问题,其实你也都提到了。

            国内很多人现在看病其实都已经有了上网搜索的习惯。不过,最终诊断确认,往往也得医生说了他们才踏实。医生的价值就在这里。

            • 家园 其实看医生也是寻求心理安抚的一个过程,这一点西方的大多数

              医疗培训很注重。医生的态度对病人的心理安抚作用极大。咱们的医生承担的工作太重了,俺们同学,主任医生了,半天门诊能看30号病人。他是个性格极好的居家男人,网上很多家属病人都给了很高评价。俺自认没他那么好的耐心,看那么多病人,没法态度极端好啊。

            • 家园 感觉这应该是一个国家的科研项目

              私人公司力量有限,能给医生的就是一点劳务费,还有病人病历是保密的,如果要利用,特别是出于商业目的利用,会不会有法律纠纷。其次,即使成功,这类app对偏远地区的病人和医生,会具有更大的意义,也会因为没有选择而更容易推广。可是他们能有多少钱呢。总之我觉得是个很有意义的项目,但是对其盈利模式有疑问。不知楼主是不是已经成竹在胸了。

              很多新药临床研究的开展模式跟楼主建议的有点像,那可是要烧很多钱的,而且对进组的病人的病情有严格要求。如果像楼主建议的情况,我不知道你要给医生们付多少钱才能让他们干这个事情。建议楼主去三甲医院蹲守,了解一下医生们单位时间的工作量。

              • 家园 一步一步来

                我在医院蹲守过很久……一言难尽……

                其实么,具体的项目,不止一个APP那么简单。或者说,其实我本身并不是为着APP去做的这个项目。而是在一年多的具体调研中,开始慢慢形成整体的商业计划。

                这个商业计划的细节若能实施,会使得产业链的全流程受益。

                ---譬如吧,春雨的轻问诊项目,看似给医生增加了收入,但是收入却极其有限。我访问及认识的医生上百,其中使用过这个项目的医生不过10来人,基本上一年从中获得的收入平均不到1000元,对于医生来说也就是聊胜于无的东西,多以玩玩的态度来看待这种产品。

                但是我的项目不会是这样。实际上,我所面对的市场很大,医院早期会集中在全国的知名学术医院,给医生的补贴收入会达到其痛点。而且会以建立国内临床实践的标准来切入。

                • 家园 关键是你的产品

                  具体是啥,但是这个可能不太适合在这里讨论,所以很多问题就无处讨论起啦。

                  祝一切顺利。

              • 家园 国家也不是万能的,国家还搞自有数据库呢

                当年新闻里面看到秦山核电站使用国产自有数据库,如今早灰飞烟灭了吧

                国家为主体搞吧,没人对质量负责没人对后果负责,课题组干了几年结完项目骗了经费就over,企业需要赚钱,做主体研究反而更靠谱些,国家给少量补贴倒也应该

            • 家园 上面关中农民的情况,也是普通人拿着找到了才去看医生的

              医生遇到疑难杂症,完全可以装聋作哑嘛。事情那么多,不可能个个病人照顾到

              可患者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病人和家属有充足的时间来研究这个

              医生说了才踏实,其实是资源匮乏知识垄断造成的,并非总是合理的。当然他们现在掌握处方权,真有病了即使有百分百把握还得他们开药.....

              还是需要分两种类型:

              小病小灾APP的主要面向客户是一般人,

              大修大治进医院,APP的主要面向客户是医生

              前者绝对数量大,有少的比例愿意少量付钱总数就不少了;

              后者一次掏不少,算“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吧

    • 家园 续4--医生是医疗的核心

      前文提到:医生是医疗的核心。

      记得国内有位大佬史玉柱,提过一句话:“要改变消费者固有的想法,比登太阳还难;但不是不可能的。”不提史玉柱的个人争议,单就营销水平,作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上面,其都非常值得学习。史玉柱做保健品,挨家挨户找老人聊天,做征途游戏,自己先做骨灰级玩家,然后与2000玩家聊天,每人至少2小时(这个说法是网上的段子,坦白说我是很怀疑这个的,这起码得聊一年,可能真实的聊天是团队行为而非个人行为)。

      改变消费习惯么,譬如淘宝,算是改变了国人的购物消费习惯,为什么:淘宝给予你完善的购物体验,让实惠看得见,完爆实体店消费。从小工厂作坊,到淘宝店家,到购物者,全产业链都受益,由此引爆了淘宝品牌。(这里举淘宝的例子,只是想描述我关于“全产业链受益”的观点。其他如淘宝税收问题、假货问题了,我们还是先放下不谈)

      中国现状的医疗体制,付费更多表现为个人或者家庭行为。医保的覆盖人群、覆盖范围都还不大。对于患者来说,其倾向于大医院高级别医生的诊治,这是天然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医院的大医生也莫要高看自己的魅力了,其所以得到患者青睐,更多的因素其实是落在“大医院”身上,而非自己的“高级医生”名片上。患者本人是无法判断医生医术水平的,大医院的综合实力----先进设备、检验手段、学术水平,及医生本人的临床经验,这才使得患者趋之若鹜。

      患者习惯就诊于大医院高级别医生,并在其诊断后进行医疗付费,这是现有的习惯。这个习惯里面有诸多不满意:挂号难,排队苦,就诊时间短,做一大堆检查,最后医疗费用基本都会嫌高,跟其他消费体验比起来动不动就是服务人员“微笑服务”、“您好”、“欢迎”、“再见”比起来,医疗服务体验不可谓不糟糕。

      虽然很糟糕,你有看到有多少患者会选择去私立医院呢?而且与朋友谈起私立医院,一致的说法都是:医疗就应该是公立的,私人医院可以发展但永远不应该是主流。

      患者处于被医生支配的角色:你的病情状况念给你听你也只能是听着,该做什么检查用什么药你是一抹黑,可能会询问你是否你有医保尽量开医保范围内的药,但是怎么控制在医生手上,医嘱上面描述的情况一般你是言听计从----你敢不听?如何消费是医生说了算,但是患者要掏腰包。

      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北京有家做移动血压计的公司,大约2004年就开始做血压计移动管理了,不过那个时候主要是通过GPRS发短信信息到服务器,后来智能机时代,开始做云端。公司总经理提到对高血压人群进行血压数据收集管理时,说这么多年,他只遇到过一位用户,两年如一日的上传血压数据到服务器。他都很惊讶,亲自去拜访了这位用户,对方告诉他,一位医院的护士推荐他这样做,护士说她会帮他监测数据的。总经理继续去拜访该护士,结果得到的答案是“有这回事么,我早都忘记了”。

      正因为如此:医生才是医疗的核心。

      通宝推:jent,
    • 家园 续3-医生人际圈

      医改有几个核心词:破除以药养医,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扩大医保覆盖面,建立分级诊断制度,医药集中采购、招标降价,放开医生多点执业,医药反腐。

      除此外,与之相关的还有与养老相关的话题: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居家养老,慢性病。而近来医疗创业圈,比较火爆的话题有:医药电商,慢性病管理,移动挂号,轻问诊,医疗云服务,互联网+家用医疗电子,远程医疗,患者管理,医院系统管理,线下诊所,医疗O2O服务。

      绕开这些纷繁复杂的概念,我们来聊一个话题:很多人都认可医生是医疗的核心,那么,中国医生的需求是什么?(如果对为什么医生是医疗的核心而非患者、或者其他因素有异议,我们且先放下这个争议,后面再来提到)

      前文已经提到了,医生是分级的,首先是所处医院的分级,然后是所处的科室,然后是具体的医生职称。

      点看全图

      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先来提一下医生之间的交流,就是医生的人际圈情况。

      大多数医生都很忙,人际圈很狭窄。是的你没看错,很狭窄。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忙于一线临床;副主任主任医生,忙于科室管理建设、各种关系接洽。在学术医院,高级别医生还承担了一定的教学任务,大多数医生同时还要忙一些学术论文,以作为职称晋升。然后么,作为高级别的医生,在获得医药回扣后,还要下放些汤汤水水给低级别医生,笼络好下属。一般来说,同一个科室的医生护士交流会较多;医院不同科室间交流,不同于很多公司内不同部门间的交流,会要少很多。这是因为医院科室往往是独立部门。且越是大医院,流程愈加制度化了,检验科,药剂科与临床科室之间,往往是通过网络即可办理各种交叉事项,无需人为交流,这使得科室间的交流往往限于医院或科室间组织的各类活动。而主任医生,是科室间交流的纽带。

      一般医生都会加入两个非官方协会,一个是中华医学会,一个是中国医师协会。前者是一个学术型组织,很多中华级的医学刊物,由该学会组织编辑。后者是卫计委直管的第三方机构。近年来,国家有计划将要剥离一批认证证书给第三方来发证,而不再由国家部委来发证,可能会涉及医生职称证书,如果下放该证书的权限,中国医师协会是最可能的接受方。

      前面提到了,主任医生在医院科室里面有着显著的位置:医药及器械的进院,往往由其牵头申请;该科室的行政管理,由其组织;回扣分配,由其操作;科室内的职位晋升等,其具有决定权;同时其也是患者眼中该科室临床医术最高的人。如果说,医生是医疗的核心,那么主任医生,是医生中的核心。

      医生参加协会,但是参与协会活动的,往往是高级别医生,这时产生的交流活动一般是以协会名义的,或涉及学术性的交流活动,或涉及医生间的联谊活动。但以上活动多以分会为基础。譬如烧伤分会,骨科分会,糖尿病分会等。同城,或者同省的分会成员,会时常开一些圆桌会,以及临床交流会,很多医药厂商也经常赞助这种会议,并藉此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除了协会,医生的学校资源也是医生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师兄弟,老师,校友等。

      点看全图

      如上图,由于科室主任在本科室的主导地位,药械厂商的关系基本都是在主任一级。各种灰色收入也集中在这里。所以主任级医生,与其他医生在收入、工作强度、社会地位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不同医院级别,导致患者量及医院间效益的差别,很多药械厂会将各种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同是科室主任,大医院与小医院就会有明显区别,甚至有时小医院的科室主任,其总体收入还不如大医院的一般医生。

      插一句话先:国内医疗资源不够,有很大原因实在是因为大医院的虹吸现象。患者都往大医院跑,小医院明显吃不饱。我所住小区附近一家医院,算是二甲,几乎门可罗雀,平时我家小的感冒发烧,家人也是不肯去那里,总是跑到几条街外的三甲医院。而那里几乎每天都是人满为患。我也很无语,曾经我去过那家二甲医院,小孩一个感冒开了300多元的药,一个多礼拜都没好。去了大医院,也就150多,三天左右就差不多了。

      通宝推:jent,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