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145):帝国的暮色 -- 本嘉明

共:💬392 🌺3401 🌵2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明后期士绅极其可恨

            锦衣卫是朱棣设立的,东厂是朱棣的孙子辈设立的。崇祯的最大错是受正统读书人的儒家道统影响太深,并高估自己个人能力,自撤藩篱,消弱阉党,宦党独大没有制衡,直接造成财政崩溃。基本等同取消商税,矿税,关税,超支全部加在农业上,造成流民遍地,又实行错误的节流政策,原来有的源头自己堵住,节流又造成大量有组织能力的土匪头子,天气又一直不好下雪干旱直接加速形势恶化。军事上还不如军阀割据,关宁集团已经尾大不掉,不打仗的情况下,年军费近500万两,接近全国总开支的30%,一直想消减军费结果不行,钱不给不行,还指挥不动,这近20万老爷兵野战不行,还经常不顾友军自行逃跑,逃跑速度第一,因为都有马。最强步兵秦军,浙军都被他们害死。

            天启学问不好木工好,但是比崇祯懂得人心险恶,懂得帝术,所以极力主张加强阉党,用好魏忠贤,听他的话,再加上如果魄力够大敢杀任何人所有人,象万历一样极力征商税,矿税,关税,明应该不会亡,至少拖下去是可以的。

            划江而治不可能,松山后,全国的可调动的机动部队全部被消灭了,又是财政导致军事失利的范例,卫所制的部队和城市守备军组织很差战斗力极其差,这些人的表现,看看嘉靖年间对倭寇海盗集团的表现就可以了。长城九边以外的南部其实是没有什么防御能力的,越往南越差,建奴要考虑的只是距离和马力和人的疲劳度,连后勤都不用考虑,因为南部人口密度很大,很富裕。那个时代,出于技术原因,和积弊,明朝的动员能力受到严格限制,有力用不出来,应该出大力的士绅集团搞破坏。南部沿海武装走私,北部山西通敌资敌。士绅大地主集中土地不交税,高利贷横行,皇家亲戚泛滥已无力负担,军人地位极其低下。

        • 家园

          你要是连别的皇子一起培养 那太子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先灭了他兄弟(其实我觉得挺好的),很明显当爹没那么狠心。

          这里就要安利一下奥斯曼土耳其了

          当年 奥斯曼帝国第四任国王 巴耶济德一世上台根据古老的卡农法绞死了他弟弟,然后宣布所有的国王以后上来先把兄弟姐妹要灭了。所以奥斯曼帝国前10个皇帝没一个是废柴。

          • 家园 从康熙的九子夺嫡看,起码满清的皇子培养上是几个王子都认真

            起码满清的皇子培养上是几个王子都认真培养的。天启虽然做了几年木匠,但是朝政基本上还能控制,到了崇祯那里17年50象,根本就是胡闹了。

            • 家园 因为认真培养所以皇子互相杀啊

              雍正不就是觉得兄弟杀太残酷了 所以提前把弘历他哥做了么

              我一直觉得雍正才是中国好父亲 满满的都是父爱

              • 家园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证明了有竞争才有进步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各个皇子互相竞争,大家互相砍,砍到剩下的最后一个人当皇帝。

                因为有生命做代价的竞争,所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直特别牛逼。

                一直到某个仁慈的皇帝,心有不忍,废除了皇子之间的死亡淘汰赛,结果,不出100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就变成了西亚病夫。

                • 家园 到不完全是如此

                  只能说奥斯曼帝国用 王子互相杀这个制度 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继承人的质量,不过帝国晚期终究不是普通人能解决的,再牛逼的选拔制度也是体制内的选拔制度,体制自身出了问题终究要靠体制外才能解决

                  其实接班人的能力 一家人和睦相处 和接班人实际掌握权力就是个不可能三角形。无非是取舍

      • 家园 北患怎么会没办法

        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南就是河套到包头到呼和浩特一带,这一带打下来,北边就是大漠阻隔,容易防守,而且这一带可以依靠黄河灌溉产粮。要是游牧民族控制这一带,就可以以这里为基地南下。秦汉唐都能控制河套,生产力更发达的明代却把河套扔了(永乐以后的事情),真是怪事,河套简直就是明代的幽云十六州。。。

        • 家园 现在流行气候学说解释

          央视的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里说,明长城的修建基本与明代冰河时期的适于作物生长的气候分界线一致,再往北了就不适合屯田。

          “小冰河期”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历史上,明朝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朝晚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明末清初《阅世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

          地利不如天时,加上明末政府组织能力低下(崇祯折腾不到点子上,党争),农民起义十来年给国家放血。明军连起义军都收拾不了,又怎么能对付满清那样能征惯战的游牧骑兵。

        • 家园 地理盲飘过

          可是你就是控制了河套你也控制不了蒙古草原不是?

          野火烧不尽啊,除非能通过某种经济行为把他们捆绑到明帝国身上,否则有个天灾什么的,人家还是得骑马轮刀下来抢不是

          • 家园 漠北草原过来抢就很难了

            漠北草原就是苦寒的外蒙乌兰巴托一带,再南边是沙漠,更南是相对肥美的河套草原,半农半牧。很显然,从河套出发去抢中原比从乌兰巴托出发要容易n个数量级,所以秦汉开始各代的战略都是要全力控制河套,各代长城都在这一线,只有明代最靠南,这总不能怪满人编的黑历史吧?呼和浩特包头一带,很多地方往上追溯地名,从秦代开始一直到元代都是汉名,传统的汉地,然后从明代开始出现蒙古地名,比如托克托县,最早是赵武灵王设的云中郡,辽代改名东胜州,也是汉名,这名字一直用到明初,结果永乐以后放弃东胜卫,就被蒙古人占了,蒙古名字当时翻译成妥妥,今译托克托,明英宗就被囚禁在这里。河套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明代丢得莫名其妙的,要真是打仗打不赢,天灵盖拼不过人家的狼牙棒咱也认了,但明代河套几乎就是拱手让出去的,这叫什么事啊?

            俺觉得现在是n多人对清朝有逆反心理,于是就把明代夸到天上去。。。

            通宝推:盲人摸象,
            • 家园 气候改变

              从宋朝开始,这个地方就不行了。

              唐宋间,气候转冷变干,西北就算荒废了,中国的发展重心无可挽回地偏向东南,只是胡人的发展也不得不向东南转移,也就是向华北转移,两厢结合,河北才成为政治重心,但是人口财富都集中在东南方向。

              通宝推:北纬42度,
              • 家园 酷,这50个字,差不多概括了中国整个历史啊

                解答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好几个疑问。谢谢!

              • 家园 两点

                第一河套可以引黄河水灌溉。

                第二明清小冰期是嘉靖到乾隆,而放弃河套是永乐的事情。嘉靖时代,俺答建归化城(蒙古名字就是呼和浩特)并大力招募汉人垦荒,该地农业得到极大发展,不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打准格尔时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在归化城附近又开始大规模屯田,所以从这些历史看来即使是小冰期时期河套种地似乎也不是问题。

                • 两点
                  家园 唐宋间西北已经不行了

                  宋朝初年,广州下过雪,明朝广州下过两次雪。可想北方的气候会怎样。

                  现代技术进步了,可是西北完全没法和东中部比,现在陕西山西面积比河南山东稍大,可人口差多了,这就是土地气候的差距的反映。

                  东北更冷,但是不缺水,不用人号召,山东河北的穷汉也蜂拥进入开垦,但西北是缺水。明朝起于南方,永乐起于河北,多少有点本位思想,就不会在西北投入太多精力。

                  另外,中国自古以来的北方的胡人,都是东强西弱,西北来的胡人并不是大患,东北和正北方向的胡人才是真正的威胁。即使胡人间的斗争,也是东方的胡人干西方的胡人,西方的胡人再去蹂躏西亚东欧,直到俄罗斯靠先进的火枪火炮才一路东进。

                  • 家园 陕西固然缺水,但人口少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陕西人口少是由于同治回乱造成的,中国有两个省的人口不正常,一个陕西,一个江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