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和音乐 -- texasredneck

共:💬77 🌺703 🌵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和音乐

    我和音乐

    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小时候在音乐方面都是很贫乏的,只有红歌和数量不多民族音乐。我现在完全不能忍受红色歌曲,我以为听音乐是一个有些小资事情,搞那一些慷慨激昂干什么,再说人在美国,去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不是有些滑稽。当然,我知道仍然有些像我这样的年纪的人唱红歌有时会热泪盈眶,但是,我以为那是因为那些音乐让他们想起来那些逝去了岁月,无非就是无怨无悔青春和激情。音乐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它会把你的过去融合到一起,比如说你和初恋情人的第一眼正好在唱《东方红》,于是那个曲调就让你想起来她,其实与伟大领袖根本就没有关系。

    我可能要稍微幸运一点,因为我家里有一点老唱片和一个电唱机,不是那种留声机,而是带有放大器和喇叭的,还是电子管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半导体。唱片基本都是西方的古典音乐,大约有几十张。

    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德沃夏克的《母亲教我的歌》,当然,我不知道歌名,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因为都是英文。母亲告诉了我名字和歌词大意,恐怕还告诉了我了歌唱家,但是我却忘了。我后来多次听过这首歌,总感觉没有那个人唱得好,当然,这只是一种情绪,在少年的眼里,无论什么都是最美好的。

    这首歌歌词非常简单,我那时也听不懂,只是觉得那个曲调非常美而独特,打动了自己。那些唱片里还有一些非常有名的歌剧咏叹调,我并不觉得怎么好。现在来说,那首歌表述的是人生的艰辛。的确,人生就是艰辛无比,充满着苦难,幸福和欢乐就像白驹过隙,还只有等到那短暂瞬间过去了以后,你才能知道那其实是自己在不长的今生能得到最好的东西。就像我偎依在母亲的身边,静静地听着那起伏跌宕的女高音。

    我想现在我可能能够理解母亲当时心境,但是,作为少年的我,那时根本就不知道世界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喜欢这首歌,我也不知道。大概人生来就是有些忧郁的,所以这个世界上那些杰作,无论是小说,音乐,绘画都充满着伤感,只有这个东西最能打动人,那些慷慨激昂只不过是过门,并不能持久。

    这首歌是非常有名,可以说是最有名的之一。世界那些最有名的女高音,都唱过,据此改编的小提琴,大提琴曲,萨克斯等等等,应有尽有,被无数人传唱,演奏,至今不衰。可见音乐是一个超越民族,时间,空间,可以永远的东西。再过一万年,这个世界不知会变成什么样,人们恐怕记不得我们今天的总统,主席,早就忘记了今天的歌星,球星,不知道会使用什么样的人工智能和音响设备,但是,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母亲,我想这首歌总是会有人唱,有人听的,对此我坚信无疑。

    《维基百科》说贝多芬是古典音乐集大成者,非常到位。他是什么都可以来,什么都可以出类拔萃。《英雄》,《命运》是一些非常宏伟东西,那种磅礴气势在他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是他完美地展现了交响乐可以到达的意境,被人们认为是交响乐转折点;而《月光》,《致爱丽丝》却是典型的小调,简单而清新。前者都有些悲愤;后者却总有一丝排遣不掉的淡淡的忧伤,我听时总有些感叹,这应该是心灵多么纯净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东西。

    很多人认为莫扎特最有才华,但他却是一个典型的宫廷音乐家,他的音乐是给那些王公贵妇们听的,所以你能想象那些人会喜欢《命运》吗,恐怕会把她们手上的扇子给震下来。贝多芬却是一个最有个性的音乐家,极为倔强而无所畏惧,而且时代不同了,贝多芬这种人能够生存了。

    所以说,真正的音乐家不是为了听众而写,更不是为了什么歌颂国家,什么正能量,他们就是为自己所写,表达自己高兴,愤怒,烦恼和失落。我们这一代人都被崔健所折服,那么他是在为谁而唱呢?我以为他就是为自己而写,因为他很真诚又和我们一个时代,所以能表达出我们情感。你能想象崔健会上春晚吗,通过那种层层审查那还会是崔健吗?

    我觉得春晚音乐和宫廷音乐是差不多的东西,缺乏真诚,而这个东西却是艺术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东西怎么能够打动人。就像像莫扎特的音乐,他的东西的确有些美得惊人,但是,我觉得他是在说,我知道你们只能喜欢这样的东西,那么我就要让你们看一看,我能够做得多么的好。至于他的内心恐怕是那个未完成的《安魂曲》,那就不止是忧伤,而是有些黑色,据说有人听了以后就去自杀。但莫扎特却是一个最有才华的音乐家,如果你没有莫扎特的才华,又不能像崔健那般真诚,唱不唱无所谓的,赚钱可以,请你不要自吹自擂。

    所以说,我更喜欢贝多芬,从他的音乐中能体会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至于莫扎特,我不知道。贝多芬在《命运》中要掐住命运的咽喉,对世间不平的悲愤溢于言表,但是,也就是他却写了《致爱丽丝》,那么清新动人,这二个东西相差太大,很难相信是一个人所为,人啊,真是说不清楚。也许从他那里我们能够得到:尽管这个世界恐怕就是一个狗屁,但我绝不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我才不上它的当!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一次上演的时候他已经完全耳聋,“演奏结束后,背向观众的贝多芬并不知道身后发生何事。这时,观众看到了最感人的一幕,一位独唱演员卡罗琳娜?温格(Caroline Unger)拉贝多芬转过身,才让他看到观众起立五次并疯狂地在鼓掌。当时,即使是皇室夫妇出场,观众也只会起立三次表示敬意,而五次对于一位非受雇于皇室的人来说,是未有的。这甚至引来警方到达现场,去制止这种自发的致意。贝多芬深受感动。”《维基百科》

    最近刚刚看了今年奥斯卡颁奖上的乌龙,不知大家知不知道在这个颁奖历史上最长的掌声是给卓别林的。他因为反感政治对电影的干涉在麦肯锡时代被当时的FBI头头胡佛禁止进入美国(1952),一直到了20年以后,他才能又一次回到美国接受奥斯卡荣誉奖,这时大厅里的掌声长达五分钟(一般半分钟都算长了)。好莱坞的那一帮人都是一些自高自大,自命不凡的家伙,在这时却都向卓别林表示自己的由衷的敬意。贝多芬那时没有摄影机,我们不知道他的表情,但卓别林却似乎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我想他不可能在表演,那么他其实是一个有些腼腆,十分内向的人。

    这两个人都当之无愧,他们都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现在中国的父母亲都喜欢让孩子学习钢琴,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年轻的时候拉过小提琴,知道那个东西有多么难。音准是一个有些天生的东西,钢琴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说,要就是玩一玩,不想或者不能花太多的时间,钢琴挺好,小孩有个百把个小时就像模像样了,小提琴这个时间恐怕是惨不忍睹。钢琴是可大可小,音域开阔,可以不需要伴奏,一个小提琴可是相当单薄。

    今天既然说到这里来了,就说钢琴吧。像贝多芬,柴可夫斯基都写过钢琴的杰作,我只想说以钢琴闻名的音乐家,我最喜欢的有二个,第一个是肖邦。不知什么原因,听他的作品,总感觉是女性写的。优美流畅,感情丰富而细腻,据说他本人就是多愁善感,那倒是音如其人。

    我知道有人说他是花丛中的大炮,他的《送葬进行曲》在当时极有争议,舒曼甚至说那是残暴,当然,现在人们不会这样看,那恐怕是肖邦内心冲突的一次总爆发,他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这样的。舒曼可以说是养尊处优,理解不了一个祖国被人瓜分,家人遭受迫害,自己只能远离家园的人而感到的悲愤和绝望。我听过,残暴没有感觉到,但的确有些异类,一大堆听起来不和谐的和音,我并不喜欢,我这种人还是喜欢他的《离别曲》。

    另一个值得好好说的是拉赫玛尼诺夫,中国人称这种人是“白俄”,是指因为十月革命而流亡在国外的俄国人。不过那是聪明人,如果他留下来在斯大林的统治下,不唱赞歌就是进劳改营。他被人称为最后一个古典音乐的大家,于是今天我们就有幸能听到他演奏自己的作品。

    古典音乐家当然现在都死了,于是我们今天听到的他们的音乐实际上是一种再创造,是由乐队和指挥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进行的演绎,所以同一个音乐可能会有差别。我觉得这一点在拉二(第二钢琴协奏曲)上表现得最突出,听起来好像不是一个东西。我以为卡拉扬和魏森伯格的最好,王羽佳的也相当不错,不过因为是女孩子,力度好像差一点(也许是我的偏见),但有些地方非常出彩。我听过拉赫玛尼诺夫本人的演奏,有人说并不怎么样,和乐队配合得没有达到完美,我也有这种感觉,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另一个是录音技术不行,那时候只有这个条件。

    拉二被人称为神来之作,有史以来最好的钢琴作品之一,我以为从它可以看到二个人的影子,一个贝多芬,另一个就是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的《命运》一开始就是砰砰砰的命运在敲门,拉二一开始也是越来越重和声,拉二在气势的宏大上的确和《命运》有得一比。拉二有着斯拉夫民族音乐那种独特的厚重和沉郁,这一点柴可夫斯基无人能及,拉二有些极为舒情段落,那真是叫得到了柴可夫斯基的真传。

    就像不同的乐队有不同的拉二,各人自己对它的理解也不会相同。我自己理解拉二是在叙述历史,一个民族或者个人的经历。艰辛,曲折,有美好和宁静的岁月,也有痛苦和压抑的日子。我特别喜爱它,是因为有些地方那个钢琴就像是一下下直接敲打到你的心里。

    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的人有着前人所没有的条件,在家里听就可以了,原来只能去音乐厅,麻烦而且效果并不好。古典音乐是没有音响设备的,当一个乐器独奏的时候,一个人咳嗽或者弄出什么声音(这是经常会有的),就会把感觉全给毁了。再就是经常会有着装的要求,看到穿着夜礼服盛装的女人,我总是搞不清楚她们是来听音乐还是show服装的?我承认她们有很多十分养眼,但是不应该把我逼着去租衣服,我应该有不show自己的权利,这应该也是人权。不过我已经很长的时间不去那种地方了,现在在美国应该有些不同了。

    我觉得很多人不热衷古典音乐是没有一个过得去的音响,像bose那种只不过是垃圾,它们是为看那种美国大片所设计的,追车枪战可以,古典音乐不行,含糊而缺乏层次。不过好音响也会有副作用,你会发现很多流行歌手的声音也是垃圾,阿黛尔是属于那种比较好的。

    人们总说摄影烧钱,但那和音响不能比。一套好的音响设备一,二十万美元不算稀奇。当然,我可不是什么有钱人,没有那个条件,我只说自己的东西。大约五千美元,一,两百买线材(这一点很重要),剩下放大器音箱各一半。我原来一直想买一台好的CD,要一,两千舍不得,幸亏没有买,因为现在的计算机的解码器进步神速,完全可以,要追求一下就去买一个声卡,两百美元以内。这个钱值得花,你会发现自己原来根本听的不是音乐。要先试一试就去买一个好的耳机,但是好耳机比好音响差得太多,但凡说耳机好的只是因为音响太次。

    我可不想大家说我装,其实大多数时候自己都听的不是古典音乐,人那能一天到晚那么严肃。但是,那的确是一个好东西,可以给人独特的享受,说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并不为过,现在网上什么都有,古典音乐是不用花钱买的,不用是不是有些可惜。

    通宝推:老树,Cyrus,本嘉明,silencsrv,桥上,乔治·奥威尔,途人,惟望汉威远,河蟹,何求,普鲁托,笑不拾,也要崛起,
    • 家园 我没事就爱听牢不可破的联盟,喜欢听我的祖国

      前者即神圣又伟大,后者即深情又优美还有深深的自豪感,满足了我的神圣感自豪感。

      好歌,好音乐。

      说起来,看刘慈欣的小说,也有这种神圣而又伟大的感觉,但缺乏自豪感,多了一分沉重。

      我认为人是需要集体主义神圣感的共鸣的,当然也需要小资的那种孤芳自赏。这都是人本性的一部分。

      通宝推:红军迷,俺老孫,
    • 家园 挺好,不过音乐可不是小资特供啊

      有的时候疲累了,想振奋精神,就想听一听进行曲一类节奏比较快的曲子。比如草原骑兵歌,听起来就感觉很好,比较提神。

      悠闲的时候,随便唱两句我的祖国,也是一件很悠然自得的事情。

      音乐嘛,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曲子。

      当然了,从政治的角度说,这些在意识形态范畴里都属于是红歌。

      可是,因为在意识形态上属于某个阵营,他们这些曲子,就不是悦耳的音乐了吗?我觉得不能这样说。

      因为意识形态的问题,因为政治对立的缘故,就说,哦,你听那曲子,只不过是巴甫洛夫的狗对铃声的反应罢了,我觉得这样不厚道。

      哦,对了,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这个,是我对“比如说你和初恋情人的第一眼正好在唱《东方红》,于是那个曲调就让你想起来她,其实与伟大领袖根本就没有关系。”这句话的联想。

      你的本意自然不是说对立面只是条狗。你只是说,对立面的音乐价值,不过是个巧合。

      美丽的情愫,被说得苍白冷淡。

      这是一种静悄悄的伤害呢。

      这是一种一点也不隐蔽的贬低,是对别人感情的不尊重和伤害。

      一旦用了归谬法,将淡淡的贬低转化为较为明显的歧视,将巧合与巴甫洛夫的狗放在一起,就更显著地展现了其中的贬低程度。在这里我要提前向狗粉表示道歉,狗狗那么可爱,但是我这里却用了一个贬低狗狗的意思。不过狗粉的玻璃心向来是脆弱的,再碎一点就再碎一点吧,无所谓的事情。

      其实我很喜欢听水边的阿狄丽娜这首曲子,还好这不属于红歌。不然,我就要像巴甫洛夫的小狗一样流口水了。

      你的那种轻蔑,实际上就是将别人的感情贬低得不值一文。

      我想,也许是你和别人就歌曲的问题发生过政治范畴里的争论吧,所以才会如此明白地点名红歌。

      其实,如果只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待音乐,我觉得至少这个出发点过分偏于政治化,特别是你自己又说要音乐是小资的特供,而不是说要从政治家的角度看音乐。这样就产生了一个自我内部的冲突。

      反对政治家鉴赏角度,不愿意过度政治化,这当然是允许的事情。但是自己首先摆出一个政治化的出发点,然后又说音乐是小资的事情,这样摆明了是政治立场选边站的行为,要说不引起对立面的反击,我想那是不可能的。

      色艳者招蜂,香远者引蝶,既然你勾起了手指,有人来应战自然是求仁得仁的事情。

      我觉得吧,不如你将开头谈政治的部分去掉,要谈音乐,要从非政治的角度谈音乐,就老老实实从非政治的角度谈音乐。要从政治的角度谈音乐,就从政治的角度谈音乐,然后与对立面杀个天昏地暗,不要挂着一层非政治的保护色,这样自己固然显得很纯洁,却又显得对手太磊落。

      画龙点睛,只是一点,却可以决定整个画卷的灵动与否。你只是在开头谈了点政治,结果整个文章都笼罩在了政治的阴霾之下。

      本来是来看分享音乐鉴赏的心得体会呢,也看到一些挺有趣的心得体会,结果写评论的时候,内容都在谈论政治问题了……

      我个人觉得,音乐这种东西,还是一件看心情的事情。一般来说,第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第二,音乐确实可以影响人的思维,要慎重选择其风格。从第一点来说,音乐必然带有阶级性。从第一第二两点来说,音乐必然要兼顾一些在不同阶级之间具有一定共性的共同审美倾向。

      多推荐几首好听的曲子,毕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想起什么曲子好听的。只是既然不喜欢政治,就别特意去提他了。

      通宝推:acton,俺老孫,jhjdylj,三笑,mezhan,脊梁硬,
      • 家园 这位红脖子无论谈什么都不是纯粹的,都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
      • 家园 你真给面子

        和“政治”有关系的不仅开头。

        中国人歌唱祖国歌唱革命歌唱领袖就是恶心的政治,肖邦心怀祖国就是自然流露;卓别林“不喜欢政治”,却不提那时美国佬的反共、“不喜欢政治”的卓别林本身左翼倾向。

        挺厚道,哈哈向你学习

        通宝推:盲人摸象,
        • 家园 没必要什么事都疾风骤雨的

          有些事情,讲再多也改变不了别人。所以不讲那么多了。

          寻找点有用的知识,算是做点正经事。

          通宝推:易水,
    • 家园 雨天把车停到空荡荡的街边

      gymnopedie, 贝七,G弦咏叹调, 夜曲Op.9 外加卡农... 似我不懂古典音乐也能很惬意

      无论车上配B&O,还是拿个手机外放都无所谓,听个心境

      那种动则上万,十几万的音响我是无法理解的,据说是对声场还原度高。我如果去现场听的不是自己喜欢的曲目,感觉也就不过如此。

      支持你的闲侃,请继续分享

    • 家园 宝推

      我对音乐不怎么在行,但有两首曲子推荐给你:

      电影《简爱》的原声钢琴曲;

      《田纳西的华尔兹》,好像是这个名字,高仓健生前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铁道员》就用它作伴奏。

      顺便我为一些坛友的不友好发言向你表示歉意,希望你不要往心里去,喜欢你帖子的人是主流。

    • 家园 说说最后一句。

      国家大剧院官网上有一个古典音乐频道,可以搜到自己喜欢的曲目。

      贝九

      免费在线听没有问题,不过我没找到可以下载曲目的地方,估计不让下载。这就使得高的要求需有好的声卡、电脑音箱。要想下下来用音响组合放或者开车的时候听,那是没戏了

      • 家园 在寒署假国家大剧院都有活动可以带孩子去

        说到音响人民大会堂和保利剧院是极好的,可剧院与音乐厅还是有区别的。除了国家大剧院还可去北京音乐厅和中山音乐堂。

    • 家园 啊!我要爱美国一次!

      我现在完全不能忍受红色歌曲,我以为听音乐是一个有些小资事情,搞那一些慷慨激昂干什么,再说人在美国,去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不是有些滑稽。
      红歌飘荡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红歌飘荡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指望您唱着红歌打鬼子那是不可能的,或许听听《夜上海》之类的能适合您。

      为了美国人给你签证,我要爱美国一次。

      通宝推:俺老孫,三笑,方天化几,痛改前肥,
      • 家园 人家早就是米国人啦

        德州红脖,顾名思义。

      • 家园 花一朵

        要把红歌写好唱好也一样需要艺术功力和音乐功底,譬如义勇军进行曲的词曲作者:聂耳、田汉,都是受过正规音乐训练的人。李双江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唱的非常好,那是因为他有一副与生俱来的好嗓子,他唱古典唱法的声乐也一样能唱好。

        任何音乐的创作都要符合艺术规律,红歌也不例外,文革时期创作的各种红歌颂歌不下万首,但能流传下来的不多,原因就是不尊重艺术规律,曲调僵硬重复,歌词生硬没有美感,甚至沦为笑话。而流传下来的红歌,大多有着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

        最后,我想提醒你一句:网上讨论问题,互相尊重是底限。像“指望您唱着红歌打鬼子那是不可能的,或许听听《夜上海》之类的能适合您。”已经属于人身攻击范畴了,希望你能注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