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公民随笔——关于恢复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随想 -- silencsrv

共:💬53 🌺8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数据党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沦为“伪理性”

                            通过引用大量“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给人造成一种“客观公正”的印象,却无视一个事实:人对于一个问题的分析需要有“理性”的成分,但不能完全用“理性”来代替感性,否则就成了冰冷而不近人情的“计算机”。

                            退一步说,成为“计算机”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最糟糕的结果是用大量数据掩盖事实,粉饰一个明显脱离实际的观点,这就成了“伪理性”了,这时候是先有观点,再找数据。于是“伪理性”可以支持很多荒唐透顶的观点: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好事,那是经济向好的标志;

                            现在正是上升渠道最畅通的年代;

                            中国经济总量在2017年前后超过美国等等;

                            破除“伪理性”最好的办法,我认为就是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出发,进行观察和思考,用真正的理性来破除“伪理性”的欺骗。

                          • 家园 现在大学生群体的境遇和当年知青非常类似

                            都属于那个时代的弱势群体,经济上、政治上地位十分低下,容易受到各种不法侵害。这很大程度上不是他们自身造成的,也不是单靠他们自身努力能扭转的,政策偏差才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所以需要纠偏。

                            在就业市场化的大前提下有限地恢复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就是一种纠偏的尝试。有人说这是开倒车,倒回到计划经济模式去。实际上计划经济下很多制度是行之有效的,既然行之有效就没有理由不采用。

                          • 家园 不能回避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本身的问题

                            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本身是好是坏的问题没有触及,所有分析都没意义。

                            就像你说的扩招后的大学生社会地位、待遇和扩招前不能比,但整个教育体系的教育理念、思路、培养目标都没有改变——还是沿袭扩招前的办法,灌输给孩子和家长的教育理念还是之前的内容,导致孩子一旦走进社会就要面临巨大的不适应,这就是教育产业化政策真正自相矛盾和令人揪心的地方。

                            稍有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目标、思路是不同的,决定了各国大学生培养成本、知识结构、技能特长各不相同。美国教育的思路和理念是和美国社会整体情况相匹配的;欧洲教育的思路和理念适合欧洲国家国情;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沿袭苏联,搞得是专才教育、精英教育,一下子转到差异极大的美国式教育体系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不适应的情况。

                            如果转型比较彻底也就算了,偏偏中国教育体系的转型非常不彻底:形式转了,但思想、理念没有转,大学生群体出现集体性困惑和迷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时候要认真思考教育产业化这个政策利大还是弊大,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问题,就像40年前讨论是否知青上山下乡制度是否合理一样。

    • 家园 不可取,这玩意标准怎么定?又是一个腐败的bug

      是不是辅导员说的算?是不是教授可以拿这个睡女学生?是不是家长可以单独贿赂评分的人?这个机制下来,漏洞太多,每个环节都很容易被腐败攻破。

      • 家园 花一朵

        你讲的很对,中国是个有浓厚腐败、钻空子积习的国家。任何政策一开始出发点很好,最后无一例外都走偏了,无非是程度轻重而已。

        差不多20年前,我还是个高中生,和家里一个亲戚围绕着该不该废除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有非常激烈的争论。当时我的意见是在就业市场还不成型、各项规范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先不要一步到位废除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毕竟这项制度经过多年考验证明是一项比较公平的制度。

        你说的情况现实生活中肯定存在,但在有各项规定限制、监管措施比较完备的体制内,这种事情发生还属于小概率事件,一个家长要走后门,要同时打通同学评议、辅导员、老师、招毕办主任、招聘单位领导,是有很大难度的。评定一个学生好坏标准就是他在校学习成绩和表现,这个是个硬杠杠,完全造假难度不小。

        相反,看所谓各种招聘网站,看似也有各种制度,但落实的极少,大多唯利是图,所以才让所谓传销团伙、电信骗子集团钻了空子。

        高考到现在也快40年了,也有各种弊端,但从没有人提出废除高考的。

    • 家园 第一类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需要包分配吗?

      没准儿人家自己还不愿意去国企呢。当然现在国企很吃香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如今有公务员考试才稍微正规点儿,就别再另开门路更方便拼爹了

      部队服过兵役后返校学习的,这最好还是要有竞争机制,不是说美国企业很愿意雇佣军校出来的吗?

      包分配很大的问题是让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没有了竞争还怎么挑出优秀者?

      偏远地区,冷门偏门专业,以前采取委培、定向的办法招生,估计也还是因为这种问题没法弄。我觉得可以中央、省出钱,而不是贫困地区出钱,定向从当地招生并给予补助,规定必须至少服务指定地区N年,采取贷款方式也可以。这时候不妨多招一些,总有跑掉的总有留下的。对当地干部,已婚在职脱产培训也完全可以呀,这种人不会随便跑掉,有了实践经验,再理论提高下应该更有针对性,不过学习劲头就差点儿了

    • 家园 梳理一下。

      楼主提出了一个有关国家公共性制度的建议,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一种格式比较好。

      1、现有的制度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否有解决的迫切性?

      2、楼主的建议能解决这些问题么?这个需要评估。

      3、楼主的建议会带来别的新的问题么?如果有,这些新问题如何配套解决。

      看了主贴,貌似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个问题。

      • 家园 我的目的不仅限于此

        除了你提到的这点之外,还有促进社会公平,杜绝官二代们借萝卜招聘机会进入体制内的情况蔓延,为体制输送优秀人才的目的。

    • 家园 还不如严格录取,把分数差的考生接收单位改为大中专和技校

      还不如严格录取,把分数差的考生接收单位改为大中专和技校

      工作自己找,户口别迁出来折腾即可

    • 家园 这是一个好办法,但也有些具体问题

      大学应当有两个结合:入学考试与推荐(工农兵学员)相结合,就业自主择业与分配相结合。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 家园 先倒是认为当务之急是减招提质减费

      不想多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