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父辈眼里的前三十年 -- bshu

共:💬677 🌺8594 🌵4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走后门

      我这位同事父亲是大科学家,为中国的两弹一星做出过杰出贡献。他跟我说,他父亲文革中很失望,最不满的是上山下乡。当年他在抗战烽火中还在西南联大坚持学习,不就是让孩子们都能上学,现在自己的孩子反倒无书可读。想不通。觉悟没有我们很多朋友那末高,跟不上伟大领袖。又不甘心,只好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找关系,走后门,把女儿送去部队当兵。境界比我们很多朋友要低很多。不过毛主席对这个问题倒是挺通情达理的,“前门进来的不都是好人,后门进来的也不都是坏人。”

      我这位朋友的父亲可没被送去拔草,接受再教育。其实顶上的人比我们很多左派朋友明白多了,这些人都是国宝,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钱老刚回国时,中科院组织知识分子下乡劳动,钱老倒是很愿意下乡体会国情,上面马上就挡架了。你们不能误解中央精神,钱老有更重要的事情。

      通宝推:让领导先走,
      • 家园 你这位朋友的父亲是不知道邓氏改开让更多的孩子无书可读吗?

        1975年,中国小升初升学率百分之九十,初升高升学率百分之六十。1985年,小升初升学率跌到百分之六十八,初升高升学率跌到不到百分之四十二。七十年代后期每年的中学生在校人数是六千几百万的规模,从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前期却只有每年五千来万的规模。

        看看这最基本的数字比较,到底哪个年代让孩子无书可读。

        哦,对了,还有一个数字,1978年,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五千万平方米有余,当年因危房倒塌师生死伤一千余人,真是惨痛的事实。于是改开后经济发展欣欣向荣重视教育,“不能苦孩子,不能穷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少年后,2000年底,农民中小学的各类危破校舍的面积变成八千四百万平方米,其中仅D级危房就是五千七百万平方米。至于房屋倒塌死伤多少师生,没有统计数字,也不知道是压根不想统计还是统计数字作为机密不予公布?

        通宝推:武工队,
        • 家园 单纯看数据不行吧,还要理性的分析数据

          就说阁下那个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问题:

          1)数据来源是否可靠?

          2)即便数据是真实的,但是能否用这个数据佐证您的论点?90%到68%---即便这个数据是正确的,但是这个百分比的下降,是分母增大,还是分子间小?需要分析吧?

          无论是分母变化,还是分子变化,这些变化的社会学原因到底是什么?

          这些事情不搞清楚,就用一个百分比数据来佐证“改革开放让孩子们无书可读”---我很难从您的文字里面看见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通宝推:红裤衩,
          • 家园 你的问题很好。你要他们理性的分析数据,难为他们了

            为什么改开后入学率下跌,已经有河友给了一个解释

            改开后,农村学生入学率断崖式下跌是有原因的。

            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农村学生宁愿出外打工挣快钱。

            并非他们不理性,继续深造的学位有限,不如打工挣快钱,我父母老家村里,很多这样的亲戚同乡。。。。。。

            合理,可以理解。不过,某些人看不到“这些变化的社会学原因”,他们脑子里很可能有个固定的框框,想当然认为改开前的农村孩子小升初了虽然也只有回家种田,没钱挣,穷的叮当响,却也不是读书无用,乃是光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共产主义接班人为革命种田当然初中生总比小学生强。

            • 家园 您所谓的“他们”,是“谁们”

              我个性散淡,多年前来河里只是为了戏水,垂钓,曲水流觞。

              多年来这条河让我每有所得,不胜欣喜。

              知识这几年感觉河水味道变了,说同样话的人多了,很多我所赞赏,同时曾经用文字给予我教益的老ID也都不见了。

              只听洒落说“大分裂”,详情不知。

              我只能说,我喜欢过去那条河。

              • 家园 你就不肯马虎一点点。我只好说了

                你看你楼上他得了几个花,花就是人,10个花就10个人。

                这算很少的。

                说改开糟了的帖子颇多,动辄上百的花,就是上百人,声势浩大,俨然主流,还所向披靡。

                其实,我也不是说就一定不能说糟了,糟不糟都一样一天三顿白米饭,只是看不懂他们为什么会如此简单粗暴,还又要切割当今,又要粉饰过去,逻辑性差,蛮吃力的样子,还主流了。

                • 家园 谢谢您明示

                  我就觉得这里的“味道”有些不对了。

                  河里越来越多的文字激情有余,理性不足,口号震天,实证薄弱。

                  最误导人的就是那种“看似翔实”的文字---也就是罗列一堆未必相关的事实,然后天马行空的推演出一个结论。

                  煽动性比较强的口号,容易在短时间内吸引更多的人,这大概是这条河变味的原因之一吧。

                  • 家园 哟,还明示呢,就“让领导先走”那号还“明”哪

                    当初和他谈知青下乡本质时就知道他是什么东西

                    我指出知青下乡其本质是在当时人口压力下的一种对应措施,王洪文当年在强调计划生育重要性时就第一个说“人口出生率能降几个百分点,中央都不必为知青下乡花那么大精力了”(题外话:这不妨碍日后“破坏计划生育”也成了四人帮的罪状)。

                    “让领导先走”在那里抒情:我们知青下乡好苦啊,你是不识愁滋味啊。

                    我回答:是苦,但农民不更苦(知青下乡,给农民留出一定的入城空间,必不必要?知青是下乡一辈子么,大多在农村几年就回来的。),当时就是那么个条件,难道你有别的解决高招说来听听。

                    “让领导先走”怒斥:滑稽,我管得着这事么,我就是想过好日子,别的别问我。

                    我反驳:呵呵,这就像一个穷家庭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父母让他出去打工,这孩子哭啊怨啊:“我要过好日子,我要吃好喝好升学深造最好再出国留学,我打工多苦啊,我爸妈无能,可恨啊”。 别人说“我是很同情你,可你看看你家状况,这也是不得已的必要选择啊,也没有别的办法啊,难道你还有别的招”。那孩子在那哭“他有没有办法干我什么事?我又不负责出主意,我就是要过好日子有什么错?我这么苦你没看见?你少年不识愁滋味啊你”----我说这倒霉死孩子老大了也不懂事,你没意见吧

                    “让领导先走”怒斥:你这是把领导当父母,告诉你,我把领导当老爷,我不体谅老爷的难处。你这个奴才

                    我反驳:“我是把领导当成管家人,阁下是把领导当天赐上帝了

                    当年的毛周一代领导是管理几亿人口的大国加穷国,我料你管上几十口子的家族尚且没能力一碗水端平,你倒觉得毛周管理几亿人口要平平妥妥?啊不,是应该对你全力照顾,别人如占绝大部分人口的农民,你管他去死是吧?

                    至于阁下拿人口三亿,资源,积累远远远胜于当年中国的川普美国,人口刚一亿,瘦死骆驼比马大,不是苦于人口过多,而是苦于人口减少的普京俄国,和当年一穷二白,人口却高达七八亿的毛时代中国相提并论,我就纳闷了,你儿若是指着你的鼻子大骂:‘看看李泽楷过的什么日子,看看你让我过的什么日子,你无能,废物。。。”,你不抽他耳光,还要夸他“好儿子,一点奴性也没有’,呵呵,你好逻辑”

                    》》》嘿嘿,你问问那个让领导先走,我哪句话歪曲过他的原意?然后那家伙就不再吭声。不好意思,当初我的上述回答得花数确实远胜于他,我每个回答的得花数是几十朵,他撑死是可怜巴巴的几朵。现在他在这儿泛酸“咋就他们得花咋就没几个送花给我”呢? 呵呵。

                    通宝推:青青的蓝,楚庄王,心远地自偏,发了胖的罗密欧,西安笨老虎,襄阳之裔,梓童,
                    • 家园 我只是感谢他把他自己的话用更明白的形式告诉我

                      我感谢他“明示”有什么不妥吗?

                      他说“他们”,

                      我问“谁们”,

                      他对于“谁们”做出了解释,

                      我对他的解释表示感谢。

                      这难道不是人和人之间交流最起码的理解吗?

                    • 家园 那位口口声声别人“逻辑性差”的先生,其ID是出处的

                      实话实说,本狐每次看到到这位先生的ID,再对照看看他的发言,真觉得挺有意思的。

                      “让领导先走”这句话,出自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冰在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友谊馆大火灾难发生二十多天后写的一篇通讯《人祸猛于火——克拉玛依“12·8”惨案的警示》。

                      让领导先走

                      点看全图

                      这句话几乎成了克拉玛依大火的标配注释。

                      17年后,腾讯做了个专题:究竟有没有“让领导先走”?

                      多年之后,开始有人对此提出疑问:

                      最大的疑问是,克拉玛依当地的官员确实都生还了,然而除去当地领导之外,观看这次演出的还有来自区里的领导,由两名自治区教委正处级督学带队的“两基”评估验收团 ,共23人。而这23人,包括两名正处级督学一共有17人遇难,另外6人全部受伤。这个死伤比例,大大超过了这次灾难的平均数。

                      2006年南方周末的报道就证实,时任副市长的赵兰秀在着火后“站起来大声喊‘切断电源’,回头看见毕建国,让他立即报警,然后转身扑向正在着火的舞台,连拉带拖将表演《春暖童心》的学生往下疏散,随即被一股火浪打倒。”“当时只感到脸、手和脚火辣辣地疼,挣扎着爬起来走了两步就失去了知觉。”“她像从地狱中走出来,双手如滴油的蜡烛一样在融化,脸部90%多的部分被烈火碳化,嘴与鼻子好像熔化到了一起。”

                      要说领导,赵兰秀其实就是当时剧院里级别最高的领导,地级市副市长,副厅级。在后来的审判中,她被判刑4年半。

                      根据百度百科新疆克拉玛依大火

                      被报道为:“只顾躲进厕所,对学生不管不问、丧尽人性的况丽和张华堂。”

                      事实证明也并非如此。况丽是抱着被烧伤学生一起躲进厕所的,而张华堂则打开厕所门不断招呼学生快往里躲,因此救下了很多人。在法庭审判时,正是这些获救学生的家长和学生一起泪流满面地向法院陈述事实,才使得张华堂没有被判刑。但由于舆论的铺天盖地,他依然被免去了职务。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到底有没有“让领导先走”那句话呢?

                      有亲历者称,“让领导先走”这句话确实有,但是在演出开始前说的,主持会议的某人说“演出结束后,同学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 结果被中青报记者移花接木到火灾发生以后。

                      而据长期追踪这一事件的记者陈耀文和另一位一直详细跟踪此事的调查记者的说法,“没有任何有效证据证明是谁在什么时间说了这句话,只是个别幸存者回忆提到类似的话”。

                      而在本案的起诉书和判决书上,确实都没有这句话。

                      但是,同样有不少亲历者反映,当晚确实听过这个说法,并且就是在起火以后,这些亲历者往往都十分坚持自己的记忆。但到底是谁说了“让领导先走这句话”,有推给唐健的、有推给赵兰秀的、有推给况丽的、有推给赵征的。

                      然而,心理学中有所谓“虚假记忆 ”的说法,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受到刺激,其形成的记忆可能相当不准确,有可能受到外部影响。但既然有多个案例提到有这么这件事,那么当然有可能是真的。

                      关键词(Tags): #让领导先走#克拉玛依大火通宝推:acton,高中三年,梓童,journal,独立寒秋HK,阿蒙2008,潺潺流水,唐家山,楚庄王,
                      • 家园 【Z】麻庭光:为了教训的纪念-----克拉玛依大火启示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2992&do=blog&id=269187

                        科学网:2009.11.6

                        点看全图

                        左图中,大门1~8为外侧保暖墙的出入口,1~3号除正常的双扇玻璃门外,外侧还加装了上下开合的电动卷帘门(这肯定不是原来的设计,何时改装有待深究,这是违反逃生原则的)。4、5、7、8号门内侧是双扇木制门,外侧加装了左右开合的铁栅栏(这也是额外添加的防盗门,违反逃生原则的)。事故当天,只有3号门是正常打开的,其余全部锁上了。火灾发生后不久,发生电源短路跳闸,3号门的卷闸失控,随重力下落,在人力的支撑下没有完全封闭。同时,外墙所有窗户均加装了防盗护栏。内层围墙上,A~F为剧场太平门,均采用由外开式双木门(这是符合逃生原理的)。事故当天,C、D两个门从外侧以挂锁锁死(毫无理由地违反了逃生原则)。另外,图中标示的甲、乙两处,是为分隔前厅与两侧回廊特意加装的横开式钢制栅栏(额外添加了逃生难度),事故当天,乙门也是锁死的(1/3的逃生容量没有用上)。

                        不幸的是,有人后来进行了大量的不合逃生理论的修改,包括:加装甲乙两道铰链门是毫无道理的,徒然增加逃生的困难;虽然6个逃生门符合规定(宽度和向往开),但真正的逃生门是保温墙上的大门。对此,正门加装卷帘门,侧门加装防盗门,是违反逃生规定的;由于保温墙的封闭性,1~8号门也是太平门,必须向外开。使用电动卷帘门而没有配备备用电源,实际上这是极为危险的做法,几乎没有全身而退的可能。

                        3号门在停电时自动落下,切断了唯一的逃生通道,这是造成大量伤亡的直接原因。6号门在舞台附近,距离起火点最近,所以使用效率最低。4号门和6号门都是后来撬开的,之后的防盗门是人为的逃生障碍。

                        美国在1970年代突然发生火灾频发的局面,原因在于社会广泛使用有机化学材料,后者来源于石油产品,燃烧性能也类似,可燃、易燃、有毒。为了阻燃而添加的阻燃添加剂又增加了烟气的产量,加重了逃生和灭火的困境。对此,克拉玛依大火中有典型的体现。

                        友谊馆的坐垫是化纤材料(左上图),可燃、易燃、有毒。右下角的救人者无法靠近,就是避免吸入烟气。人体对烟气的反应因人而异,没有准确的预报,所以在呛人(刺激性)和中毒(毒性)的烟气面前,没有呼吸设备的救人者根本救不了人。

                        1993年,隆福商厦大火,全北京市的消防队员都调过去了,但没有自助呼吸设备,无法进火场灭火,就是基于对烟气危害的认识。烟气对于人体的损害具有隐蔽性和很难逆转性,新疆德汇大火和央视大火,都有消防队员死于烟气中毒的事例,这是非常不应该的认识问题(责任事故),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受到烟气危害的人,关键是烟气影响逃生的意识,令人丧失了逃生的能力,这是很无奈的一件事。洛阳东都商厦大火伤亡巨大的实质就是对烟气危害认识严重不足造成的。所以,没有设备,不鼓励火场救人。

                        点看全图

                        陈耀文的博客文章《迟来的报道》第一部分,清楚地分析了当地领导们是因为地形熟而逃生,而不是因为提早逃生。“克拉玛依当地的领导全都跑出去了,只有几个人被烧伤。大火中,‘两基’验收团的的23名成员中有17人遇难,其余的全部受伤。”“自治区组织的‘两基’验收团是由自治区教委领导和全疆各地区的教委领导构成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第一次光临克拉玛依。当天,他们都是从朝西方向的友谊馆正门进入的,落座没多久火灾就发生了。他们不知道,就在他们左手十几米远的地方,礼堂北侧东段,也就是靠近舞台的地方,有一个太平门通往北侧的回廊,这个们没有上锁,因为回廊里有两个面积很大的卫生间。而当地的那些领导,他们经常在这里开会、看演出,路线熟,意识清,又不用关顾那些在无序中混乱的孩子们和外地人……”。

                        那么“让领导先走”到底有没有呢?笔者认为,“让领导先走”是一个误解的信息,来源于对现场结果的误解和社会矛盾的变相表达。毫无疑问,曾经有人说过类似的话语,但说话的时机氛围很重要。现在有三种可能:A,演出开始之后,失火发生之前;B,失火发生之后,火灾失控之前;C,火灾失控之后。在情况A下说这话,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此不是很容易解释清楚的,不过应当不会造成火场损失。在情况B下说这话,如果没有正确的消防常识来判断火场失控,有可能造成逃生延误。问题在于,现场人员有没有能力及时判断火场失控?在情况C下说这话的可能性非常小,是精神失常的表现,别人也不会注意到他(她)说了什么(当时停电,恐慌立即蔓延),所以可以排除。问题在于,从火灾发生到失控的时间非常短(化学品易燃),情况B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得小。那么,“让领导先走”与逃生无关,谣言的产生是一个社会心理和文化方面的课题,留待社会学家去研究分析吧!

                        那么领导有没有先走呢?笔者认为,有提前,时间在几秒到几十秒之间,因为他们是成年人,很容易判断出火场的失控形势,而且逃生行动不需要看老师的眼色,所以行动决策比老师和学生早一点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没有提前,他们会跟随克拉玛依官员从侧门逃生。不幸的是,他们原路返回,入口逃生,身陷人流,导致损失。另一方面,他们提前的时间不够长,当他们走到友谊馆中部的时候,火场失控,全面逃生开始,这时候他们被全面开始移动的学生包围,进退两难,直到全部伤亡。作为主人,克拉玛依官员不便在外地领导之前逃生(在最后行动,反而有行动的自由度,参见深圳舞王大火的逃生实例。),但他们知道友谊馆侧门之外有回廊,回廊没有阻碍,可以更快地逃生,所以他们作出就近逃生(脱离火场)的选择,没有拥塞问题,也就没有浪费逃生时间,得以安全逃生。虽然小唐健和赵兰秀极力组织逃生,但绝大部分人都依赖两座内大门和一座唯一开放(后来也掉电关闭了)的外大门进行逃生,所以伤亡惨重。在易燃化学品燃烧产生的毒气面前,人人如同待宰的羔羊,逃出去就活了,留下来就死了,或者如同杨柳,因为倒地比较早,鼻孔位置低(没有中毒),侥幸活下来,全身烧伤85%,生不如死。

                        深圳舞王大火,也是盲动者先死,不慌者从容逃生的结果。火场不慌,需要教育和培训。

                        点看全图

                        根据火场人类学的调查结果,人类在火场的反应通常是理性的。在感到安全的情况下,人们通常会相互帮助,发生所谓的利他行为,但火场无情,所以并不会优待某些人。泰坦尼克沉没事件中,据英国学者的调查研究结果,英国旅客的死亡率高,据说,这是因为英国的绅士风度,相互谦让所致,这是少有的例外。根据公开的数据,领导一共有49人,死亡17人,伤亡率35%,接近学生的40%和老师的42.5%。考虑到领导在逃生中的行为特征[没有牵挂,灵活决策(因处于队尾)],所以上述差异是不明显的。

                        为何外地领导伤亡率高?根据当事人的说法,领导中午享用了丰盛的午餐和美酒,喝多了,反应迟钝,这是很常见的火场逃生延误,不过想象的成分比较大。另一种更大的可能是,外地领导动身较早,但又不够早(在人群发动之前逃出友谊馆),所以身陷人流,被动就死。

                        为何本地官员无死亡?地形熟悉,没有负担,灵活决策,相机逃生。(小)唐健的说法很有代表性,身为负责人,他在最后逃生,看到形势不对(队伍拥塞,逃生效率低下),临时从边门逃出。救人并负伤的英雄赵兰秀,不可能是原路返回,所以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在紧急火场,行动早不如行动恰好,深圳舞王大火的逃生结果与此类似。

                        学生与老师的牺牲比例相近,因为老师不敢离开学生,也无法离开学生。逃生不是跨栏,你不能踩着别人行动。如果发生踩踏,大家都走不了,估计这是发生在A/B门的情况。发生踩踏的人群是无法自救的,只有依赖外来的强有力的救援才有可能解脱。不幸的是,当场没有设备,谁也进不了现场,舞王大火也有类似的问题。再入现场的大多是不怕死的,也没有活下来(如果没有防护设备的话)。

                        陈耀文:克拉玛依12·8的博客

                        通宝推:楚庄王,
                      • 家园 说的好!
                      • 家园 好了,完事儿。发帖时本狐就期待着这草,强迫症治愈系。

                        点看全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