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的小姨 (1) -- 七天

共:💬130 🌺1253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的小姨 (1)

    早就想写写我小姨的事情,想从中反映一下农村的侧影。一直没时间好好写。现在居家隔离,有点时间,加上老铁出山整顿西河,试着写出来吧。

    我姥姥去世得早,我姥爷不大管事。我母亲是长女,姥姥去世后,就把小姨接到我家。小姨是70后,比我大不了多少,因此我们是一起长大的。或许是由于幼年丧母,又或许是因为寄人篱下,我小姨非常懂事,对我和我妹非常好,所以从感情上讲,小姨更像是我们的大姐姐。

    由于家境贫困,我家实在无力供养3个孩子上学,我小姨在初一那年主动辍学,开始承担家务,家里送小姨去学缝纫。小姨身高体壮、手巧、而且情商超高,很快承担了养家重任。

    后来我和我妹都通过升学离开了农村,而且由于机缘巧合,都达到了当初想都不敢想的高度,唯有小姨还在农村刨食吃,因此我和我妹都觉得亏欠小姨。所以,在我和我妹这里,小姨的事优先级比自己的事情优先级还高。

    我妹17岁师范毕业参加工作,本来注定要在农村平平淡淡过一生。然而就在她参加工作的那年,北师大一位退休女教授到我老家支教。当时的乡村小学(村小),科班出身的老师很少,我妹又年轻伶俐,深得这位女教授的喜爱。那是90年代,在我们那种落后地区,北京专家的意见非同小可,我妹又极善钻营,在女教授完成支教回北京的时候,她已经调到地/市级政府部门了。

    我小姨和小姨父都是非常优秀的农村青年。身体健康强壮、手巧、勤劳、脑子灵活而且都有很高的情商。然而本世纪初,也就是李昌平上书的时候,农村几近崩溃,以我小姨和小姨父的能力依然很难挣到钱,于是我小姨非常不好意思地向我妹提出:能否投靠她,去市里做点小生意。

    我小姨的事,对我妹和我都是大事。而且我小姨的人品非常好,很少主动向我和我妹开口,既然开了口,我们肯定要全力以赴。

    首先是店面。

    小姨的意思,是先租一个店面,她手上的钱正好够个启动资金。然而我和我妹不舍得小姨每天睁开眼先欠上租金,就想给她张罗一个店面。当时我和我妹都没啥钱,贵的买不起。于是我妹花了大量时间调研,跑了很多地方,终于在市郊找到了一个大队开发的小产权沿街楼:楼下两间店面、楼上两间住人、后院搭个棚子可以安装一些粗笨的设备,10万块----这是我和我妹当时能负担的极限了。地点虽然有点荒凉,但是附近有工厂、有农贸市场,人流不是问题。我妹和我一商量,马上凑钱买了一套。想去市里做生意,马上有了自己的店面和住房,我小姨又高兴又激动。

    中间的细节我就不多说了,这里我想说说我小姨和小姨父在生意进入正轨后的日常:

    每天早晨2:30起床,干活、送货、招呼上门的客人,高强度劳作一直忙活到午饭后;午饭后到农贸市场出摊,大约4:00以后从农贸市场回家;此后还会有零散的顾客上门,这时可以一边踏踏实实吃饭、一边等散客、一边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多做些准备第二天可以起晚点)。

    平均10天到2个星期,要进一次原料,每次1万斤左右。

    每年工作360天,过了大年初五放鞭开门,一直干到大年三十下午,往往连贴对联的时间都没有。

    就这么干了两年,我小姨就把那10万块钱还上了,这个时候我妹又盯上了旁边的店面。

    无论怎么看,两间店面都太小了。当时盗贼十分猖獗,晚上所有的东西都要收到屋里锁死,否则就会丢(一瓶敌敌畏放在屋外都会丢)。两间门脸,既要放原料,又要做店面,还要堆杂物,非常拥挤。一儿一女年龄越来越大,楼上两间也不够住。于是我妹在我小姨挣了点钱以后,盘算着扩大店面。恰好隔壁的一个店面出售,20万。我妹和我一商量,买下来吧。我小姨手里有多少算多少,剩下的我俩筹措。不过这次买房和借钱,无论是我和我妹,还是我小姨,心里都踏实多了。我俩也敢找朋友借钱了。

    等我小姨把这20万还清了,我妹又开始张罗给我小姨买商品房。当时我妹已经在市政府工作了7、8年了,虽然无职无权,但是郊区政府也有了不少熟人。有这么一个熟人是清水衙门的正科,当时区里最大的开发商给区政府正科以上干部一些优惠(楼层、朝向加上一点折扣)。然而这个熟人老公在城区工作、住在老城一个旧单元里,一直想在城区买新房,又没啥钱,不能两边都买,听说我妹在看房,就把这个指标当人情送给了我妹,30来万。还是老办法,我小姨手里有多少算多少,剩下的我和我妹筹措,于是又把这套商品房买了下来。

    小姨和小姨父的身体都非常健康,而且非常强壮。我小姨可以一个人一口气把1万斤麦子扛到屋里码好。我小姨父自幼习武,在老家的时候,有一次一伙小痞子寻衅认错了人,4个人两辆自行车把他围了起来。我小姨父在没弄明白状况的情况下,好汉不吃眼前亏,出手放倒了两个,夺路而逃,在自行车的追击下,光着脚跑回村里(当时他穿的是拖鞋)。

    然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劳作,他俩也撑不住了。先是小姨父的膝盖关节咔咔作响,医生的说法是关节的软骨层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劳作已经摩没了(我小姨父小学4年级辍学开始扛活)。再后来就是我小姨的血糖超过了正常值(我妹每年给他们安排一次体检)。可把我妹和我吓坏了。

    通宝推:hansens,r52097,GWA,尚儒,领班军机,擎箭天使,金台夕照,rentg,吴用,熊熊熊熊,老老狐狸,PCB,脑袋,柴门夜归,南宫长万,假日归客,桥上,纳米小洞儿,史文恭,我心安处是故乡,澹泊敬诚,辣椒,河蟹,jhjdylj,破奴冠军,听松,青颍路,夜如何其,北纬42度,迷途笨狼,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谢谢你的文章

      也许是因为自己最近把上河里的时间都花在别处了,差点儿漏掉了这个好系列。

      今天看完后,自己也沉思了很久。

      每个人活一辈子,真的只有追求”对得起别人”,才能最后得到了“对得起自己”。

      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和傻话。这不仅包括物资上的收获,更是精神上的享受。

      聪明人在世上有很多很多。

      那些把自己的“聪明”,都千方百计地用在占别人的便宜,谋自己的私利的。

      和那些心存善良和感激的“普通人”,总是将心比心地对待他人的,到底是谁更明智?

      我赞同你的观点。

    • 家园 看完了。分明看到了我生活中类似的人和事

      在农村,苦是一样的,我就不重复了。下面借地方写一下曾经个在北京的外地人的生活状态。

      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有一天,小区有个空地上建起了一间铁皮屋,过几天一个壮汉在里面摆摊卖菜。后来听说,这个快50岁的壮汉是个刑满释放人员,就住在小区。街道为给出路,特意安排他在此卖菜,以此维生。

      不记得卖了多久,好像不到一年。卖菜的换人了。一个河南小伙接手了,同时还有一男一女,三人在此卖菜。我则时不时地看到壮汉在小区游荡,经常能看到他在各处与人聊天,反正不干活。

      后来听说,他把这个菜摊转手租给了河南小伙。小伙本来在小区收废品,每天早上一个空大卡车进来,晚上满载出去。小伙把他的姐夫和姐姐叫来卖菜,三个人围着菜摊从早上忙到晚上,还兼顾着收废品。他自己的妻子在家,照看两家的孩子吃喝上学。孩子还小,就在附近的小学借读。

      因为每天都和他们打交道,在没人的时候搭讪几句,慢慢就知道一个梗概了。

      一个菜摊,一辆收废品的卡车,一辆拉菜的面包车,维持着一家6+口人在北京的生活。而那个坐地户,则轻松地过着食利生活。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接下来他们子女教育还是大问题

        小学还可以借读,初中可能就有点困难了,高中几乎不可能了。所以过几年之后很可能其中的一个母亲要带着孩子回老家读书,或者把孩子交给老家的爷爷奶奶照顾。

        我去年去北京出差,顺便去足部按摩。两位30出头的按摩师,湖北和甘肃的。她们的大女儿都是北京长大,当时都刚刚回老家读初中,湖北的老公回去陪着,甘肃的把女儿给外婆带。两个女孩回去都不适应。为什么这些在北京长大的孩子没有在北京读高中的权利?

        • 家园 问题很尖锐,现实很残酷

          极大的不平衡。

          孩子小学时有几个外地借读的,毕业时要回老家读初中。孩子当时说有个同学特别不想回去。我们无法体会那个孩子的心情,包括家长。

    • 家园 七天兄还是怪错人啦

      邓粉们不过是借着邓的名义吃人。

      邓才是打开了吃人的大门之人。

      知乎上的年轻人就看的清楚的多

      奋斗五年还不如深圳三个月涨的房价多,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年轻人早就借助资本论看明白了,是被异化的劳动在吃人,越努力越被吃的狠,只要开了资本主义的头,就必然有人相食的结局。

      因为你奋斗5年了,才导致深圳房价大涨。你才是罪魁祸首。

      • 家园 明心老弟,我没有怪谁。我只是想描述我所知道的农村状况。

        之所以要描述这个现象,是因为现在西河讨论的话题离我所认知的社会现实似乎离得有点远。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现在GDP已经世界第二了、工业能力已经世界第一了,然而像我小姨这样的超出同一起跑线99%同胞的70后农民,依然活得那么艰辛;我表弟争气,考到全市最好的小学做老师,哪怕有现成的婚房,收入也只够比较基本的生活。

        我认为早该关注分配问题了。然而西河热衷的是军国大事,而且在讨论军国大事的时候,依然把底层人民的承受力作为核心优势挂在嘴上。

        干翻了美帝就可以改善分配?全国人们跟着吃香喝辣?反正我是不信的。

        通宝推:假日归客,
        • 家园 还得考虑中国人均占有资源远逊于美国吧

          可能现在的路径不好,但也算是第二了。

          竞争力也是无可奈何吧。

          • 家园 典型的例子:高考分数线。

            美国是AA,倾向高考能力不强的黑哥们。

            中国是反向AA,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北京上海分数线最低。

            这是因为人均资源远低于美国吗?

            • 家园 美国私立高中上名校容易得多

              根据这篇文章,哈佛63%的学生来自公立高中,别的名校类似,就是说公立vs私立的大约是2:1。

              https://www.collegetransitions.com/blog/private-vs-public-hs/

              再根据下面的统计,美国私立高中学生人数不到公立高中的1/10。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83996/us-high-school-enrollment-in-public-and-private-institutions/

              算起来私立高中大约有5倍的入学优势。

              美国资源老丰富了,就是很多时候不用在正地方,比如高中办幼儿园,可不是给老师的孩子准备的,是让小P孩们放心造人不要有后顾之忧,然后给些AA名额就成励志故事了。觉得这个政策好完全可以让孩子去这种学校上学,升学容易房价便宜,比起砸锅卖铁送孩子去私立高中划算多了。。。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任何国家都有权贵。贫富差距、教学质量差距是客观存在

                任何国家都有权贵,权贵跟非权贵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也不跟非权贵竞争。我觉得作为一个平民,没有必要用少数权贵的特例去justify一个更加普遍的问题。

                在承认贫富差距、教学质量差距的基础上,市里省里的学校咱就不比了,就说我们县。本专科加起来,一中每年考2、300个(多数是应届生),我们学校,我毕业那年不算自己交钱上大专的,应届生只考了我一个。

                生源好、学生多(一中学生数量是我们学校的2.5倍),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师资差很多。一中的老师都是从高一送到高三的,我们学校高一、高二的老师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有限的几个老教师(还是靠职位留下的),到了高三开始给我们补基础概念。

                但是,大家同一条分数线,你考不过人家,没什么可说的。谁要你家不在县城?谁要你没钱买自行车?谁要你不愿去挤三间瓦房住40多个人的集体宿舍呢?

                但是的但是,师资条件最好的京沪,分数线比俺们师资力量最差的乡村中学低130分,凭什么?

                ---------------

                美国前100的私立寄宿学校,我去考察过几十个,包括叶帅孙女就读的学校、美国第一所私立寄宿学校。对非权贵来说,入学门槛是非常非常高的,尤其是对中国小留(多数米国私立寄宿学校给韩国的名额比给中国多)。

                比如说,某中国小留,各科成绩都是第一、参加过多次全国性比赛而且名次都很靠前、社会活动也是主力(比如他是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被duke录取了,不奇怪吧。

                再比如说,某华人小孩,私立毕业上CMU王牌专业,上了一门电影方面的选修课,写了一篇影评,被老师认为是他见过的最好的学生影评,并试图劝孩子转到他们系。这种孩子进入CMU,也不奇怪吧。

                私立升学率高,有生源好的因素,有师资力量强的因素,有父母舍得花钱包装的因素,也有少数孩子的父母是权贵的因素。但是,没有明目张胆地用最低标准,要求教育条件最好的学生(权贵不算)。

                因此升学率虽然差别很大,但是没有那么离谱,按照你的数字,升学率是5:1的差距,而不是上百倍、甚至几百倍的差距。

                通宝推:迷途笨狼,老老狐狸,北纬42度,
                • 家园 5倍只是个平均值

                  您考察了这么多学校肯定也知道,私立学校档次不一样,公立学校档次也不一样,比极端情况肯定在哪都能找出百倍差距。可如果比平均值,京沪和河南山东安徽这几个高考大省985录取率的差距也大概是5倍。

                  https://www.sohu.com/a/258718344_469837

                  京沪高中生只占全国的1%,5倍的差距您很气愤,美国私立高中生占全国的10%,5倍的差距您觉得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当然了,这种差距的出现肯定是要批判的,但不得不说,这里面好像有些双标。。。。

                  • 家园 中间有两个非常大的区别

                    1. 几个高考大省的小学、初中升学率,远低于一线城市。高中生已经经过初步选拔了。如果比较升学率,不应以高中生总数量为基准,而应以该省的总人口(更准确的说是以18岁或者19岁的人口总数)为基准。

                    2. 私立vs.公立,和京沪vs.高考大省,是完全不具有可比性的。

                    私立学校有不同档次,但是绝没有差的,没有哪个傻瓜送孩子上差学校,还要自己掏钱。而且绝大多数私立学校有入学门槛。因此,如果把所有私立学校学生当成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是经过初步选拔的。

                    而公立学校有不同档次,好的、中的、差的都有。如果把所有公立学校学生当成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是未经选拔的(差学生基本都让公立学校收了)。

                    米国私立经过初步选拔的学生的升学率,是公立未经选拔的学生的升学率的5倍。

                    而京沪未经选拔的学生升学率,是高考大省经过初步选拔的学生的升学率的5倍。

                    一里一外,差别大了去了。

                    私立vs.公立,反应的生源、师资、和学生家长财力的差别。

                    京沪vs.高考大省,反应的主要是分数线(户口)的差别。

                    -----------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用分析,看高考分数线的差别就知道了。

                    ----------

                    最后非常感谢您的宝推。

                    • 家园 中美两国名校对资源的掌控度才是根本差异

                      美国名校基本就是人上人了,中国名校毕业成野鸡的比比皆是,不然工程师海的成色哪会那么足。中国最公平的也在这里,哪怕你野鸡大学毕业,只要能力足够一样碾压名校毕业生,而且比例非常不低,常说的学霸给学渣打工真不是一个小概率。所以兄台那么在意的教育差异,在中美造成的问题根本不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