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再谈文化大革命 -- 心的方向

共:💬46 🌺384 🌵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再谈文化大革命

    之前,由于潜望镜的帖子,我写了《文化大革命》一文,感觉意犹未尽,专门开贴,顺便应和任爱杰河友的《先秦古籍的问题》。

    毛泽东一生,捋地最大的胡须,估计是号召打倒孔老二了。由此,必然引发一场史无前例地文化大革命。

    很多人,谈及文化大革命,就局限地认为,毛泽东的目的是为了警示干部队伍,防止我们的管理队伍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可是,不破除滋生统治阶级思想的文化根基,就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蛆虫的滋生

    要打倒孔家店,谈何容易?

    不毕生精研,是无法提出这一口号的。可是,毛泽东只把结论留给我们,把论据全部带走。

    可惜

    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也可以取得突破。

    孔子及其创立的学术体系,问题确实很多,也很大

    从孔氏学术体系确立后,孔氏一脉传承的学问,其特点是:舍弃生命的本原,而只求尊礼基础上行为规范的象形

    到了汉代,自三纲五常等观点提出后,儒家危害性的问题更突出:变成了彻底奴化中间层的工具

    儒家兴起后,号称以传道、授业和解惑为己任。可是,一个特有的现象是,儒家学者居然开始不懂汉字的本义了。对于其本义,越来越靠猜和意解。由此,对于解读上古传承下来的典籍,由于离开汉字的本义,就没有明确的解读,而变成了迎合式的曲解

    例如,“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变成了语气助词了,这四个字的本义及为何产生,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了。

    又例如,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初心。习老大就引用过:“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来要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善始善终。

    善始一定善终?善终一定源于善始?

    何为初?何为终?

    这是问题的关键。

    为何靡于初,容易善于终

    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给出正解?

    同样,这句话中的“”字,已经被曲解成“能够”的意思了。

    克,从没有“能够”这个意思。但是,由于不了解”“的本义,就只能曲解成“能够“的意思。例如,我们对成语:克勤克俭的理解。不理解成”能够“,这个成语用儒家的学术体系就彻底说不通的。

    《尚书•大禹谟》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句话的本义,还有人能给出解释吗?

    处于好奇心,我翻看了很多儒学及当代国学大家的解读,孔氏一脉下来的,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

    为什么孔子一脉的学术水平会走上歧途呢?

    孔子本人说地很直白:子不语怪、力、乱、神

    有幸地是,2500年后,从韶山冲走出一个少年,经过毕生的研读和实践,他要把孔子及其党徒,处心积虑地强加给中华民族,并且已经固化这个民族2000多年的儒家封建体系,彻底送进历史的垃圾桶

    他不认为自己将是一个新的万世师表,他也不希望自己被塑造成一个新的泥胎圣人。他仅仅称自己:一个普通的教员

    孔子及其追随者,利用学术的怪圈,把帝王们送上虚假权利的顶峰。本质呢?这些帝王不过是儒家体系的泥胎傀儡

    而在毛泽东的身边,有一个经常高举语录摇旗呐喊的人,林彪。他的行为举止,恰恰是孔子及其追随者在封建时代所作所为的再现

    所以,这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人

    所以,批林就和批孔并行了

    毛泽东就是要把孔子送进历史的垃圾桶,来彻底解放中国人民,这个教员发过宏愿:六亿神州尽尧舜

    他创奇迹般地让那些摸锄把子,挑粪桶的,汗流八瓣的,被历代统治者踩在脚下的劳苦大众,在一个极短地时间内,就完成了脱盲。

    我作为这些脱盲者的一个后代,我有必要为毛泽东辩护!来还原他,来拥护他,来追随他

    通宝推:黄序,林静逾,熊熊熊熊,李根,心有戚戚,empire2007,红军迷,审度,空瓶子,盲人摸象,梓童,mezhan,
    • 家园 【讨论】不是孔孟绑架了权力!

      我认为不是孔孟绑架了权力,而是权力在让孔孟为自己的延续服务,最后变成了一种路径依赖。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传统,变成了习惯,再也没有人质疑,即便有人质疑,也只是大潮中的一叶。权力要维持自己的地位,总要建立一种运行体系,究竟有没有这种稳定的体系,估计将来也很难找到。

      • 家园 历史不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

        最近河友Pattern在纠正甘丹河友浮躁的历史观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

        历史当然非常重要,你真的认为文明是很容易的吗?文明是非常困难的,一点一点才能往前进的

        文明的进步,非常困难。

        在一切文明的基础,数学的领域中,每一个定理出现,往往在前一个成果的基础上,少则十几年,通常要经过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努力才能有所发展。

        例如,微积分,大家都知道牛顿和莱布尼茨奠定了微积分的基础。可是,这仅仅是个开始,达朗贝尔和柯西随后进一步推动了微积分的发展,这不是终点。

        在傅里叶和狄里克雷的努力下,黎曼又推动了微积分理论迈出一大步。

        这是终点吗?

        康拓集合论的诞生对微积分提出了新的要求,Jordan,Borel,直到勒贝格测度的出现,也就是实变函数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起,这才标识着微积分的初步成熟。

        人类文明呢,每一个进步,最小的时间计量单位,是世纪

        正是因为文明一步又一步的艰难前进,才慢慢地搭建起文明的大厦。

        在这座大厦里,生活、工作、繁衍等等,大厦中的每一个个体,未必需要触摸文明的本质。甚至,我们会产生一种错觉,所谓的文明,貌似如此扯淡、虚无和飘渺

        可是,不为人知的是:文明,已经变成了这座大厦的各种管理规则。你无需了解文明,只要不去触碰文明大厦的管理规则,进而养成习惯。这种习惯,就是文明的传承,也会让每一个大厦的居民享受文明的成果

        我想,河友甘丹,就是属于住在文明的大厦里,却时常质疑文明是不是真正存在的那部分人。

        毫无疑问的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他现在的状态。人的进步也是一步又一步。

        质疑,往往是一次进步的开始,就如同方舟子质疑中医一样。

        文明,就是历史;历史,就是文明

        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子,我现在来回应你的重大发现和质疑:是权力选择了孔孟学说;而不是孔孟学说绑架了权力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从降生了,就是文明的集大成者。包括,后世吹嘘的黄帝

        孔孟学说,不是孔子和孟子原创的。孔子的学术成果,是对周礼体系有选择的誊抄。但是,孟子是一个重要的践行者;孔子不是

        孔子是一个生于民间,却自发要传承周礼体系的学者。

        为什么孔子有这个机会,在鲁国能接触到完整的周礼文明体系?

        “周公恐惧流言日”,历史上的周公,最大的嫌疑,就是其欲取代幼小的周王而自立。

        历史好像表明,周公是清白的。

        周公果真如此无私?未必。

        周公的长子伯禽被封于鲁。

        东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为了自己后裔的发展,周公抢点神准。

        中华文明的始祖,伏羲,就是东夷的酋长

        现代西方共济会尊奉的尺规图,就是伏羲女娲图的简化

        所以,东夷,其实是人类文明的共同发源地

        周成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

        周成王为什么要在鲁国设立一个微型的周王室?从这句话里,我们是不是能依稀看到,曹阿瞒穿越的身影?

        就是因为周公对伯禽的私心,所以,鲁国才有了除周王室之外,最完备的藏经阁。或者说,鲁国的典籍储备,至少等同于周王室

        虽然裂变成未来孔子的受精卵细胞,源自于野合。但是,这不代表,动情而必须野合的男女双方的身份不高贵。

        典藏完美的藏经阁,及其工作人员的私生子,所以,孔子就责无旁贷地变成了周礼文明体系的传承者

        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典籍,都是治国方略和政治家的调控定律。或者说,这是国家级的知识体系,不是用于吃喝嫖赌抽这些娱乐目的的。

        孔子及其追随者,都是无法对这些知识进行原创的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兴起,都是有渊源的。但是,来自权力世家的,唯孔子一门。

        所以,后世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儒家,是必然中的必然。

        周礼体系,是对上自三皇五帝,下至尧舜禹夏商全体政治文明的总结和发扬

        所以,不存在,后世权力体系,绑架孔孟学说。而是,中华文明至始至终都是围绕一条主线延续

        齐鲁两国起步不同,结果也不同。

        东夷,本就是中华文明的始发地。伯禽要在东夷,完整推行后发于西北的周礼文明,自然备受抵制,三年才有成

        而非周王朝嫡系的姜尚,被封于边远且人口稀少的齐地。但是,姜尚“因其俗,简其礼”。这里,我们给出这句话的正解:尽量沿袭已有东夷文明标准简化当时最流行的周礼在齐地的推广。

        因此,周公大恐:

        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可是,姜尚随有了好的开端,结果却未必理想。

        姜氏一脉,最大的问题,忽视了周礼体系的功效,自然更难于抵抗糖衣炮弹的进攻,出现“田氏代齐”就是必然了。

        经过东夷改良的周礼体系,随后,就焕发了2000年的生命力

        毫无疑问,现在到了给出新接口的时刻了。

        • 家园 历史可能不是,但你们文中的历史是

          既然被点了名,不作回应就不大合适了。

          pattern和我的争论,源于另外一个关于传统医学的讨论孟词宗:【原创】难道没人讨论印度传统医学吗?。有人秉持如下逻辑:印度没有历史,所以没有(传统)医学。我就做了回应,谈医学就说医学,不要扯历史。pattern就来讲历史有多重要。我自认我的回帖(甘丹:你这里要分清历史这个词的定义)讲得比较清楚了,可是这里又被拎出来吊打,只好写几句。最后会顺便回应楼主,说说文革。

          首先,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不要偷换概念。人家说打狗,你说撵鸡,然后说别人方法不对,根本就是胡闹。在这些讨论中,历史的精准定义,没有人给出。但是我曾给了一个我的操作性定义:假设“印度没有历史”是对的,那这个历史不重要。车轱辘话来回说没意思,有兴趣可以看我那个贴。

          其次,在楼主和pattern的系列帖子里,历史还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比如这贴里,说历史是文明。虽然我也拿不准你定义的文明是啥,但是通常看,三星堆都能叫文明,印度怕在相当长时期内也是担得起文明二字吧,如此说来印度怎么会没有历史?除非你打扮了一下,此历史非彼历史。当然,你可以划清界限,你和pattern意见相左。按你的历史定义,你认为印度是有历史的。这就和我的意见一样了。

          关于历史最后一点,按你的说法,历史重要,这个我必须同意。因为你定义的历史就是文明,谁能说文明不重要呢。但是,这并不代表历史从业人员的重要,甚至不代表历史发生的地点和人物依然重要。比如微积分是某某发明的,对我们今天的多数人来说,这个某某是牛顿,莱布尼兹还是张三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把题做对。如果英国人拿所谓微积分是“他们的牛顿”发明的历史来说他数学NB,我肯定笑话他SB,咱一起做套吉米诺维奇才能看出谁NB。

          我依然记得我们初中第一节历史课,那是一位给我记忆非常深刻的老师。他上来就说,“从小学到初中,两门课变成十几门课,每个老师都会说自己的课重要,好像这样他们就显得重要了似的。我告诉你们,历史课不重要,中考不考。你们觉得有意思就听听,觉得没意思,只要不打呼噜,上课睡觉也可以。”我把这段话特地列出来,是因为他说得非常真实。历史重要,不代表历史知识(课)重要,历史知识重要,不代表历史知识的掌握者(老师)重要。不像有些人很多会混淆这三者概念来给自己凭空造出优越感。从某种意义上,这些话反映了文革的部分目的:就是打破知识的封建关系。知识重要,并不等于掌握知识的人就高人一等,知识在人和人间传播,不应该有封建壁垒。为什么武训要被批判,因为他要跪读书人。知识的高贵,变成人的高贵,是要批判的。民国大师为什么今天被一些人捧起来,还不是在意淫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可是这个背后的来源是什么,是他们特别勇敢,努力,聪明吗?不是,是因为他们特别有钱,有门路,或者有运气,得到了别人得不到的学习机会罢了。这些人为建造的不可逾越的鸿沟,才是让他们有范的根本原因。他们中确实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不过和我们周围很多人读了很多网小一样,个人爱好而已。至于有没有公认的价值,是需要证明给人看的,文凭只是一种可能途径。如今,随便一个初中文凭的红酒推销员,在葡萄酒上的见识都比陈寅恪不逊色。这让民国大学生倾倒的知识,如今不过值不到五十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和一点点钱罢了。文革的一大作用就是打破封建社会那一套人有贵贱的思想禁锢,让大家知道,人和人是平等的,成功是努力可及的。龙生龙,凤生凤,只要是人生的,都一样是人。孔子他妈是和贵族野合还是牛车司机野合,不重要,他的知识是学到的,不是那一下日出来的。我们确实是要反对资本主义,但是不接受拿封建社会那一套去反资本主义,因为那是更大的反动。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拿出中国的传统文化说事,可是百年积弱的时候这些传统文化起到了什么作用?蒋家王朝,不就是一手用资本主义剥削人民,一手用封建权力垄断剥削成果,两只手都很硬,所以特别爽,败亡得也特别快么。

          通宝推:不会游泳的鲨鱼,猪啊猪,燕人,南宫长万,
    • 家园 对于那些支持文革的人

      只有一个要求:让你的孩子中学毕业,就打起铺盖卷,到最穷最远的农村,准备生活一辈子。

      • 家园 对于那些不支持文革的人

        只有一个要求:让你的家族祖祖辈辈生活在最穷最远的农村。

        知识青年下乡就委屈了,那祖祖辈辈在乡的委屈不?

      • 家园 文革是一场关系中国命运的一场政治斗争。

        期间每个人多少都被牵连,很多人付出了代价。没有一个国家能随随便便的成功,总要有人会牺牲。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每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欣慰,难道会因为自己自愿或非自愿付出过代价,就会诋毁自己经理的某个时代吗?那些被分了家财的地主的后代,看到今天的中国不知道会怎么想?相信有一定家国情怀的人,还是会感到欣慰和赞许的。

      • 家园 你有没有搞错还是故意的?

        历史都发展到21世纪了,每个家庭几乎一个大学生,再不济一个大专生,打铺盖到哪个高铁没覆盖的地方去?何况事实上占比很大部分都回流农村了,你用的这个假设有意思不?刻舟求剑地做假设?

      • 家园 当时有超九成的孩子

        他们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在农村生活一辈子。还有下乡的知青可并没有要求他们在农村生活一辈子。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现在许多人派孩子生孩子去支持米国文革,准备生活N辈子
    • 家园 反孔批儒并非始于毛,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沈从文回忆就记过,当年他在湘西老家上小学,响应北京青年学生闹事,好象就砸过孔的牌位。

      当然罗,少不了鲁迅,“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电影《决裂》中一句话至今记得清楚,“五四青年,敢砸孔家店;当代青年,敢砸资产阶级店!”。

    • 家园 中国历史曾经有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

      中国历史曾经有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那就是周朝初期周公主持的礼乐文化革命。 王国维说法是“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 , 莫剧于殷周之际”。周公创立的礼乐文化彻底埋葬了商朝的鬼神文化。而后近三千年,中华文明基本沿着周公礼乐文明的路子走。可见周公文化革命的成功。

      以古喻今,现在提起礼乐文明当然不是继续三千年前的古董,而是比较反思五十年前文化革命失败的症结。我提几个点,仅供参考。

      第一,五十年前的文化革命在文化理论上存在重大缺陷。当年的文化革命根本没有出现哲理化系统化新文化理论。太祖的文化革命理论更接近点状知识点。相反,周文王在剪商前就开始思考周易,准备以易替神,并留下《易经》这样的典籍。

      第二,制度建设不足。太祖在文化革命时,破坏多于建设,适应于新文化的政治制度不足以保卫新文化。相反,周公建设礼乐文化,非常注重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建设。后人更是撰写《周礼》这样的典籍记录礼乐文明的制度内容。至于制度建设不足,我想可能还是第一点新文化的理论建立不到位,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制度建设。

      第三,对旧文化的打击不足,特别是本阵营的旧文化支持者。历史上打天下阵营并非都支持新文化新制度。如果阵营内部有不同意见,就必须把其消灭。例如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刘邦诛灭异姓王。当说教不能统一思想时,就应该以武力消灭旧文化支持者。当然这要求文化革命的领袖必须是位杰出的军事家。太祖在文化革命时,没有下决心以武力消灭各种旧部是一大错误。

      通宝推:燕人,kekepei,TKwang,心的方向,
      • 家园 不止,汉武帝尊儒罢百家也是一场文化革命。
      • 家园 恰恰相反,毛主席的文化大革命是建设远远大于破坏。
      • 家园 世人皆功利,今天很多人推崇毛泽东无非也是因为他的成功。

        现在评论功过是非倒是很容易。如果活在毛主席的时代,会不会跟毛主席那些战友一样,变成时代进步的阻力,都不一定。

        为什么必须由毛主席一个人完成呢,本来也不存在身死道消,他未竟的事业,后来人继续完成就是。

        王国维说法是“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 , 莫剧于殷周之际”,那是他不知道后来还有毛泽东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