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鸦片战争胜负论英雄,林则徐史观的发明或发现 -- 用心荐华

共:💬148 🌺946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抗美援朝的时候武器代差肯定没二鸦之后大啊
                  • 家园 胖大叔呀,国内有没有描述鸦片战争比较权威的书籍啊

                    有代表性的可以推荐一下吗?

                    • 家园 相关主题推荐

                      《天朝的崩溃 : 鸦片战争再研究 》必推的一本。建议看三联书店的修订版,新版章后注改为页下注更方便阅读。同时可参照茅海建另一本《近代的尺度 : 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

                      《道光十九年:从禁烟到战争》沈渭滨.2014

                      《鸦片战争史实考: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考订》姚薇元.1984,2007年与《中国史学史概要》合刊新出版。

                      尚未有中译《Deadly Dreams: Opium, Imperialism, and the Arrow War》(作者自译名《鸩梦:第二次鸦片战争探索》)黄宇和.1998

                      今年出版《清朝内争与鸦片战争》中国人大出版社 ,原作为90年代《The Inner Opium War》James M. Polachek。作者今年4月因新冠病毒离世……

                      新书《Imperial Twilight : The Opium War and the End of China's Last Golden Age》Stephen R. Platt / Knopf.2018

                      台湾18年已出《帝國暮色 : 鴉片戰爭與中國最後盛世的終結》。内地定名《帝国黄昏 : 鸦片战争与清朝盛世的终结》,社科文献出版社计划作为甲骨文系列之一年初出版,不过到现在还没上市,感兴趣可以关注关注。

                    • 家园 全面了解鸦片战争的话

                      最好的应该是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涉及的史料非常丰富。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最感兴趣的是它的注,引导我查阅资料,极大的开阔视野。

                      但是,我对这本书的立场,并不十分认同,这本书写到最后来了一段,中国肯定是打不过英国的,就不应该打,早点签了合约,走上自强道路才是正理。我听了怎么觉得这么别扭呢。如果把英国换成日本……茅先生的表述也很谨慎,但意思就是这意思。

                      话说,这三观还不如美国人写的《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开篇就明确的指出这是一场毒品战争,还打了个比喻:鸦片战争就好比哥伦比亚的麦德林集团用武力向美国倾销可卡因。但是这本书写得挺差劲,怎么说呢,书总体浮光掠影的,也许对美国人算是科普,但和《天朝的崩溃》这样史料巨著相比,不是很值得花时间去读。

                      甚至英国人写鸦片战争,都要借鉴《天朝的崩溃》,比如蓝诗伶的《鸦片战争》,这书吧,怎么说呢,其实挺鸡肋的,首先是各种洗地,为英国洗,也为清朝洗,主要是为英国洗。其次吧,也没什么新鲜的事,你一个英国的博士,英文史料还要从中国人书里找,嗯,怎么说都有点水。优点呢,时不时有些小闪光,比如说鸦片战争为什么是发生在1840年,和国际局势的关系有什么关系,虽然说论证得略显牵强,但是还是有启发的。顺便说一下,这位蓝女士是毛泽东接受史的专家,不过,她这方面的书没读过,不好评论。

                      如果想全面了解鸦片战争,最好的还是《天朝的崩溃》,但毕竟限于篇幅,作者对史料还是以自己的标准进行辨析和挑拣。如果你不能接受他的立场,最好读完书,再去看看原始史料。如果说特定的研究书籍,就更多了,无法一一列举了。上半年读了一本黄宇和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就挺有意思。

                  • 家园 1、射程分有效和最大

                    有效3KM,最大4、5KM都是有可能的。而且林则徐原话是:“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十里内外”也就是十里左右的意思,是估计,不是确数,也没说是有效还是最大。

                    2、你举的这个例子和大炮射程没什么可比性,一个是没接过仗之前的猜测,一个是有眼睛就能判断的常识。

                    3、我们讨论的题目是存不存在降维,也就是鸦片战争时中英工业水平上有没有代差,你这段道理很多,只是有点跑题了。

                    4、志愿军的武器或者是缴获的日本美国武器,或者是苏联支援的现役装备,总的来看和美国没有代差,只是重武器、飞机坦克的数量太少。

                    • 家园 我说的就是最大射程

                      1、68磅炮的最大射程是3200米。

                      2、侵华英军是三级战列舰,用的是32磅炮。这已经是恩格斯口中最好的火炮了。

                      点看全图

                      3、一鸦前后确实有最大射程3000米的重炮,但是没有出现侵华战场上。

                      4、根据关天培说法,当时清炮3000斤,射程在556丈,约等于3.5里的样子。

                      5、英军没有68磅炮,清军有,葡式的。

                      6、志愿军和美军的武器差距绝对大于清军和英军的,现代战场制空权,技术兵器以及后勤保障绝对大于射程大小。

                      7、如果英军拿着清军的武器,清军拿着英军的武器,清军也很难逃出失败的命运。

                      8、关于林则徐的引文,是针对你上文认为林则徐具备一定军事才能的说法。

                      通宝推:用心荐华,
                      • 家园 军事方面我是外行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英军火炮的射程、射速、弹种、威力都比清军要强很多。相比这个定性,英军火炮的最大射程只是不太重要的定量问题。

                        我之所以强调“降维打击”,并不是要指责清朝,反而是在为清朝辩护。

                        清承明制,清朝其实是正经的汉家制度,不仅全盘继承了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成就,同时又带来了边疆民族的活力。鸦片战争的失败,实质是古老的农业文明的败给了新兴的工业文明,清朝只是适逢其会,代表中国农业文明承受了这次打击。

                        有人说鸦片战争失败是因为清朝腐败,其实上溯历史,任何王朝到了末年就没有不腐败的。承平日久,矛盾累积,一朝爆发,这是谁也跳不出的历史周期律。清朝固然有洪杨,但是汉朝有黄巾,唐朝有黄巢,明朝有李闯,清朝不见得就比这些王朝更腐败。

                        有人又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非我族类。清朝的旗人汉人当然是不平等的,但是不平等并不等于歧视汉人。有人说八旗的装备优于绿营,以此证明满清对于汉人的防范,但是宋朝也有禁军厢军之分,历代的中央直属部队都比地方部队装备待遇更好,这只是防止地方割据国家分裂的正常制度,根本谈不上什么歧视。

                        其实不妨把八旗贵胄看成历朝历代都有的勋贵统治集团(比如关陇),只是这个集团更加强调血统。况且实际上,旗人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民族概念,而是满人、蒙古、汉人等多民族的混合体。

                        当然,也不是说因此就必须反过来吹捧清朝,甚至硬替清朝洗白。比如清初的屠城、剃发,这种野蛮残暴、践踏传统的行为,我们仍然要最大声的谴责。有人说这样会破坏民族团结,其实不会,而是恰恰相反。如果知道自己的祖先对主体民族干过这种野蛮残暴的事,任何一个有良心的少民,只会因此而愧疚,才会懂得56朵花里面最大那一朵有多宽容多善良,才会珍惜而不是破坏这份罕有的善意。

                        总而言之,清朝不是一直以为的那么坏,也不像一些翻案文章写的那样好,只要还它一个公道也就够了。

                        通宝推:用心荐华,陈王奋起,方平,ziyun2015,烤面包的胖大叔,
                        • 家园 非我族类还是有影响的吧

                          导致满清政权不可能破釜沉舟,也不可能和士大夫集团戮力同心。平时看不出来,危急时刻就会暴露出来,好比皇族内阁。

                          • 家园 都是中华民族

                            陈垣先生提法是华化,而不是汉化。

                          • 家园 实质上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清末的东南互保、督抚坐大,其实和历朝历代一样,都是王朝末年皇权式微的常见症状,再往后就是割据分裂。推翻清朝的民国,说是统一实际上是军阀割据,但是根源还是在清末的督抚坐大。再加上清末新政的地方自治,再加上废除科举,最后再加上皇族内阁……清朝纯粹是自己作死的,辛亥革命根本没放几枪,最大的功臣其实是电报机。

                            至于皇族内阁算不算非我族类,偷懒的解释是:是“皇”族,不是“民”族。

                        • 家园 补充几句

                          1、你对清朝的认识,我基本都赞成。我还是重复一下自己的观点,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对清朝的国家认识,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唐宋元明清的中国叙事要保持连续,不容置疑。

                          2、战争是人类冲突的最高形态,决定胜负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你提到的工业社会代差,包括武器装备等,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

                          3、但认识这些因素,我个人以为,不能走向某种决定论。

                          中国输给了英国,输给了英法联军,但是又打败了法国。

                          打败了法国,又输给了日本。

                          甲午海战海军被重创之后,刚刚重建的海军,能吓跑意大利。意大利的费拉不堪人所共知,但你不能说他不是资本文明工业社会。

                          英军在正面战场,按英方说法有时零伤亡,但是在三元里,即使用英方的数字,伤亡最少也有3,40人。

                          现在复盘一鸦,即使英军和清军的枪炮进行互换,清军很难说能获胜。

                          4、从战争的性质而言,我个人非常赞成你的认识,一鸦就是帝国主义发起的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一鸦,二鸦和日本侵华一样,从战争的性质上,中国都是受害者,没什么好反思的。

                          但是,具体到战争过程,还是应该唯物论一些,更加全面,我个人觉得“决定论”确实有强大的解释力,但是无法解释一切。

                          通宝推:衣香楚楚,用心荐华,方平,
                          • 家园 三元里暴打英军的是民间义勇。。。

                            这些义勇还是满清官员劝散的。。。

                            余宝纯这类中层汉族官吏的态度比较积极,认为民心可用,最不济也可以利用此事让英国人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但上层的某籍贵族对此次抗英事件的态度却异常的神经质,严令三元里民众必须立即解散。。。。。。然后这次事件也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虽说一鸦是帝国主义发起的非正义战争,不过老百姓帮英军的时候也相当多,英军靠老百姓带路抄了好多回清军的后路。。。

                            镇江之战清军打得是很坚决,但是清军将领海龄以“锄奸”名义残杀的百姓甚至上万,以至于咸丰皇帝都看不下去,说“海龄查拿汉奸,误杀良民不计其数……”也难怪城中百姓都希望英军早日破城,英军能够遣汉奸驶驾杉板船,预伏岸侧,乘火轮船开炮头,舍命登岸。。。

                            所以我们教科书上宣传关天培,陈化成,对镇江之战一笔带过。

                            • 家园 引用网文要谨慎

                              【道光皇帝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发布了一条上谕,称赞海龄“为国捐躯,忠义可嘉”,并要求查明海龄还有多少后人,责令地方官将其后人“带领引见,候朕施恩。”

                              但仅仅一月,又发布了第二条上谕,其中说:“兹有人奏‘海龄查拿汉奸,误杀良民不计其数,以致人心不服,将该副都统围住,海龄因纵兵开炮轰击。夷闻内变,乘势直入府城。海龄之死,闻系被民戕害’等语”。

                              显然,针对第一条嘉奖的上谕,有言官提出了不同意见。海龄到底是殉国的忠臣还是激成民变的罪人?皇帝也糊涂了。虽然对他及其王朝来说,在战争一败涂地的时候,亟需海龄和镇江之战这样的典型来激励人心,但他还是毫不含糊地亮明了彻查态度,“查拿汉奸,本系守城要务,若因此多杀无辜,激成内变,则其死殊不足惜;惟乱民乘乱泄忿,戕官纵贼,实属罪大恶极,纵不能悉数诛夷,必应将为首数人,立伸国法。著将原摺抄给苏抚阅看,毕竟镇江如何失守,海龄如何被戕,确切查明,据实具奏。不得因海龄已死,代为弥缝,亦不可因乱民较多,意图消弥。”

                              经过两个月的核查,同年九月,皇帝发布了第三条上谕:“海龄于镇江城陷时自缢殉难,前据耆英等询取旗员确供,并阖营押结,复据该城绅士等众口一词,其为临难捐躯,已无疑议。……且搜获汉奸,亦止处斩十三人,其余讯系平民,均经释放,是周顼原禀各款系属得自传闻,而海龄见危授命,大节无亏,允宜特为宣布,以息浮言。……常镇道周顼所禀失实,著与该处城陷后未经殉难之文武各员一并查明,再行严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