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茗谈-189:九年为期 -- 本嘉明

共:💬886 🌺7395 🌵39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茗谈189-10:陆侦-35

      (一)

      中美关系,或许有了转机,这也是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从美国最高层------朕们------来说,带病提拔老舅,就是因为老舅主抚,不想再开始一场大战。

      老舅自己是第二层,我们稍后说。

      从第三层来说,苏利文和戴琦是首鼠两端的“猫头鹰派”,苏利文渐渐主导对华外交,从他本人私心和秉承上意而言,有一定的动机,试图缓和双边关系,同布林肯路线划清界限。中美关系历史中一个特点,一旦总统把中美关系的掌控大权,从国务院移交给安全顾问,那么中美关系就比较容易向好,比如尼克松交代给基辛格,卡特交代给布热津斯基。因为任命一个国务卿动静很大,候选人要通过国会的“面试”,而美国国会的传统是更关注欧洲(苏联)方向,通常乐于选一个坚决反苏、聚焦于欧洲事务、参议员们都熟识的老资格、不大听总统指挥的国务卿。把中美关系从国务卿手里剥离出来,往往就是总统为了方便自己便宜行事,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尼克松与中国开始接触的初期,时任国务卿罗杰斯居然被刻意隐瞒了。

      现在中美在气候问题上的反复博弈,有一种可能性:一开始,双方都是为了引导对手犯战略性错误,从而方便自己逃出密室。但到了某一阶段,情况也可能反过来,成为双方默契配合、各取所需的一个劫材,如同当年的“炮打金门”。

      对美国而言,目前最大的内政,就是怎么看待高达6%的通胀。今年10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6.2%,高于预期的5.9%。不含能源和食品的通胀率,即所谓的核心通胀率,从 4.0% 升至 4.6%,远远超出FED能容忍的2%。

      美国经济界和学界分两派,一派认为没事,纯属运输滞后惹的祸,明年6月就会自愈;另一派比较紧张,怕通胀失控。

      我不知道哪种意见是对的,但假如说让我选择,我倾向于尽早升息,不惜刺破泡沫,先摁住通胀,宁可错杀绝不放过。道理很简单,如果在明年6月前什么都不做,万一噩梦成真,还拉不住马尾巴,那就没得救了,美国经济盘子大惯性大。如果在明年6月前做了些什么,引起经济回调,假设回调过猛,毕竟老舅政府手里已经有了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基建法案,接下来还要试图通过一个1.85万亿的福利法案,到那时手里还有一些工具可用,可以刹刹车。这个解决路径,是出于公心,为了美国的整体利益着想。

      但老舅的犹豫,就在于私心,因为明年有中期选举。老舅肯定更喜欢保守疗法,先用尽除去升息外的所有手段,心存侥幸。目前FED第一个手段,是把债券购买额度,由1200亿美元/月,减少到1050亿。所有这些将用未用的手段中,也包括得到中国的支持。

      同样的,在镜像的另一面,是怎样寻找中国的经济新动能。中国的房地产业,发仞于朱相,第一波高潮是2008年危机后的四万亿,第二波高潮是2015年(此时已经是李中堂、刘副中堂),此后一路猛涨。社会上虽然有大量的腐败(公务员中的房叔房嫂)和不公(公务员外的房叔房嫂),但不可否认的是,房价是普惠的,多数平头百姓,只要“上车”了的,利益均沾。中国确实有“全过程民主”,在今天,房本儿就是选票,有恒产的就是合格选民,房价涨,选票才会填上“支持执政党”。所以这个事情,只能有两种解:一,房价不能跌;二,房价真不得不跌了,必须跌得稳一点,而且跌的那段时间里,不能有“中国特色的选举”,这位选民或许不肯支持党了,但没逢到选举年,选票就用不上。“中国特色的选举”,不是真来一次西方式样的大选,而是不能有人民逮着机会可以表表态发发嗲的“全社会大事件”发生,比如说卷入总体战争。1948年三大战役那会儿,就是“中国特色的大选”,人民群众用民心向背,推着小车,投了票。

      这两种解,指向一件事:恒大不能倒;但房价也不要再狂涨了,最好是不再涨了,维持现状------要把握平衡,这两点同时做到,是很难的。

      而就算做到平衡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骑自行车过独木桥”,必须有速度,才能维持平衡,不至于跌下河去。所以楼市这台发动机,停转就停转(天要落雨,娘要嫁人,木法度),但是不能爆炸;同时中国这架大飞机上,得赶紧启动其他的发动机,继续维持飞行速度。本质上,解决楼市危机,只能靠发展经济,扶助就业。靠许老板们卖身家或者国家掏钱兜底,都不是治本之计。目前比较靠谱的经济发动机,只剩出口。

      但中国出口遇到了限电。解决限电,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把火力发电厂现在闲置的机组开足。由于美国贡献了中国外贸顺差里的大头,因此在增加火力发电(也就是增加碳排放)和维持中美贸易活动稳定性这两点出发,也需要中美合作,至少是暂时(1-2年内)的合作,互相松一松,共渡难关。

      大道理管小道理。中美之间,由于蒋管区,由于其他问题,再怎么有摩擦,互相需要,已经是主流,是头等大事。国际上反华的民意尚浓,但民意不能当饭吃;同样,中国国内的反美民意,也就是胡锡进之流在当饭吃。四渡赤水,来回横跳,本来就是操作地缘政治的真实面目。

      (二)

      美国经济,是否会有猛烈的崩盘?我个人认为不会,前段我出清了股票,但现在考虑再回去,当然要选新的股票买。

      目前西方(不仅仅是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个很大规模的新现象,我认为不是“滞胀”,而是“滞赢”,简单说,就是人为制造供不应求,从而囤积居奇,谋取异常赢利,把终端消费者的袋底掏空。我们举个例,就是洲际海运。

      基本上,我们业内,对海运界有个冷笑话的评价:2021年上半年,他们把过去十年的盈利,一次翻倍;下半年,他们将把未来十年的盈利,一次入袋。

      不是卖军火白粉,却敢拿20倍的往年正常毛利润,这在常规的经济学原理来看,肯定是杀鸡取蛋,自掘坟墓。但现实是:甲方毫无脾气,乖乖挨宰;国家绝不插手;老百姓没有来个“迟命贵”街头抗争。

      这不是海运一项。汽车制造商,等芯片,于是车价涨;能源供应商,等燃料,于是电价涨;蔬菜五谷,啥都涨;今年圣诞季,轻工业品不是涨价就会是缺货。

      只要滞,就能制造恐慌,再不起眼的日常用品就能一夜爆红,卖高价,越疯狂越赚。正常的经济学原理,灌输的是新教的原教旨思维:企业要谦卑一点,市场是大能的,你狂就会受到惩罚,一则是新办企业会抢你的饭吃,二则消费者会用脚投票,三则中央政府会以人民的名义收拾你。但第一,产业高度托拉斯化,全球市场里就那几个头部玩家,新入局的微小企业根本没有机会;第二,最终消费者,发达国家那苦逼的99%,在疫情中得到大量现金救助,因此暂时有经济实力消化“滞赢”,不在乎涨价,货什么时候上架,我什么时候扫,刚需。第三,国家机器“高度折旧”,老爷车已经跑不动了,不要指望再出一个小罗斯福。

      这种大局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民生行业/实体产业,各企业都想尽办法伸咸猪手,千载难逢,捞一笔是一笔。比如物流停滞,运输行业未必亏,各企业反而很可能更赚。车厂造不出车,可以理直气壮涨价了。现在冒头挨骂的是物流业,但搭车揩油的数不胜数,从“中国制造”的出口单价,到一路上所有环节费用,都在走高。这样看,即便到明年6月,港口业务理顺了,通胀率就一定回落?假如通胀回落不明显,老舅政府会怎么办?我认为就是凉拌,继续装傻,死不升息,滔滔洪水留给革命接班人。

      “滞赢”,企业丧失道德感,政府冷感,小民漠然-----这是滞胀的前期症状,就像糖尿病有前期症状,胃癌前先有胃炎,这是伟大的”美国式市场经济“走向“散沙经济”的表征。能治理好“滞赢”,滞胀就不一定会发生。但假如无法在“滞赢”阶段结束战斗,而恶化为滞胀,那么这个“滞胀2.0”,会远远坏过1970、80年代美国的那次滞胀。

      中国面对内部的楼市恐慌(还不是崩坏),要靠从外界取得足够大的现金流来支撑住。毕竟这个事情本质上就是“讲钱莫怕伤感情,你有本事你先顶”。这个正现金流,就是外贸顺差。只要支撑到明年6月(明年上半年有大量大陆房企的海外债到期),就是打赢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续的外国投资就会放心地进入中国市场。这个顺差,就需要借助美国在“滞赢”阶段,其内部市场仍然虚高的消费能力。当然,美国会借此要求中国大量购买美国产品对冲,同时也需要中国各类产品的供应及时到位,帮助民主党竞选。

      总的说,在今后2年内,解无战基,中美双方,谁都没有在外交和军事上恶性冲突的冲动。只要双方最高层建立默契,突发事件会被迅速灭火,至少美方已经吃果果表态,任何事情,就算大条到必须送到苏利文或者米利这个层级,还是会尽量大事化小了去办。

      (三)

      西方一度很担心台海走火,但蒋管区的绥靖公署没有太担心,从他们的情报能力来看,他们或许也戴着自己的三块自信。目前西方军界的公论,是担心2027--2030年间,会有大事件。

      我的看法没有变:

      一,蒋管区是不是安详宁静的“袋底洞”,矮人佛罗德们是不是过着幸福的生活,这重要,但不是最重要。在中华国族迈步升级的关键时刻,这些不是非要顾虑不可的。守江必守淮,入海必入台。

      二,以传统的渡海作战模式(诺曼底案例)而言,由于此海峡过宽,这是非常困难的军事行动,其难度体现在三点:一,渡海。二,20万大军登陆后的后续。三,全面解放后3年内的清剿以及恢复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

      三,治理新归国土的困难,使得解放战役期间最好不要占用太大的经济资源,因为在战后数年,治理/适应,本身要耗费大量经济资源,很多试错会毫无收益。

      四,外部世界介入统一战役的手段,最多(贯穿全过程)、最广泛的,还是以物资支援蒋军,而非全面参战。

      基于以上因素,我一直设想,能否以非传统作战方式,大量消灭蒋军地表武装力量和工事,并迫使蒋军无法离开地洞,不敢到地面活动、作战?蒋军最大的短板,是可用兵力(人力)太少,打趴一个少一个。

      这个方式,就是“一千架歼-6打天下”,用低成本战场小飞机,滚动出击,轻易飞跃海峡,不间断地俯冲作战,打得蒋军无法抬头,无法冒头。

      这些小飞机的设计中,我前前后后提了一些方案。但现在我要提一个比较终极的方案出来。就是说,我很难再设想出超越“陆侦-35”这个方案的构思。

      同一时间内,动用上千架小飞机作战,其最大难度,在于临近蒋管区的大陆出发阵地(浙江、胡建、广东),没有这么多的预设机场,供小飞机多次起降使用。可以建机场的地点,是稀缺资源,早就被空军抢先占了;新造机场,也是耗钱费时的工程,而且会提醒对岸。因此,我们尽量用战备公路跑道,或者在已建公路上,翻新加固路面,增加一些短跑道。这些新加固的公路跑道,由于长度短,空军的现役喷气战斗机无法使用,但段数很多,蒋军甚至外军,无力全都去破坏一遍。

      点看全图

      “陆侦-35”的设计,基于几个现有方案:

      一,麦-道公司被收购前,设计的AFTI短距起降战场小飞机方案。

      二,宋心之先生一直在推广的侧板鸭翼技术(LFC-16)。

      三,Yak-141的升力涡喷发动机技术。

      麦-道公司一直是我比较欣赏的军机制造大厂,比其他几家,它比较坚持初心。我曾经举过例子,同样开发今天F-35B的短垂项目,麦-道明明抢先构思了单发+升力风扇的总体方案,但考虑到这方案过于花拳绣腿,在战场上耐操性不强,毅然放弃,改抄YAK-141的独立升力涡喷发动机布局,结果便宜了F-35B,抢蛋糕失败,自己也惨被兼并。

      AFTI方案只存在于纸面,但其多数性能,符合我们今天“陆侦-35”的需要。

      AFTI设计中,与中国曾展出的LFC-16模型一样,也考虑使用侧板技术,而且机内布置了大量喷气管线,试图垂直起降。这里我们主要借鉴了它的气动外形。

      在LFC-16模型上,侧板鸭式气动布局必须与随动侧鳍(类似歼-10的三角鸭翼)组合使用。宋心之表示,侧板技术降低了战机操纵的复杂性,可采用传统方式操纵。侧板技术本身并不排斥使用电传操纵,由于操纵的复杂性降低,操纵规律可以更简单地反映在程序中,电传操纵的软件编制工作量大为减轻。

      AFTI使用的发动机是J85-GE-21,进气口直径53厘米,带后燃室的长度为2.86米。我们改用WS-11。涡扇-11不带后燃室,直径约1.05米,推力略低于1.5吨,假如改进设计,增加一个后燃室的话,长度约3米,加力推力预计可达到2.15吨左右。

      “陆侦-35”能做到短距起降,依靠机身的两台升力涡喷发动机。它仿自YAK-141配置的RD-41,进气口直径1.25米,最大推力4.1吨/台。为了尽可能简化设计,“陆侦-35”的两台升力发动机并没有紧密贴在一起,而是沿飞机纵贯轴,前后拉开一些距离,中间隔有油箱,升力发动机工作时用油箱里的燃油给发动机降温。因为飞机有外挂或者无外挂,外挂是什么,都会影响飞机重心沿着纵贯轴前后移动,但再怎么移动肯定还在两台升力发动机之间。两台升力发动机每次根据当前重心的实际位置,由飞机主电脑指挥两台升力发动机,发挥各自不同的推力值,通过喷口下的百叶帘调整喷气角度,使得升力的合力,精确作用于实际重心处,保持飞机的起降稳定性。

      同时,“陆侦-35”不设置F-35B所具备的调姿小喷口,因为“陆侦-35”不考虑垂直起降。每次起飞,WS-11先提供向后的推力,推动飞机沿跑道滑行,滑行速度达到130公里/小时后,飞机的各舵面已经可以发挥作用,从而操纵飞机的姿态。同时,在滑行中,升力发动机由起飞时的怠速,逐步升高到最大功率,在飞机重心处提供一个7吨以上的托举力。飞机在机身各处升力面提供的(横吹气流带来的)升力、舵面的气流操纵力、重心处托举力的共同作用下,只需滑跑很短的跑道距离,即可离地。降落的情况也一样,类似于F-35B的飘降。

      在起降中,由于不需要太高的平飞速度,两台WS-11的功率,只有一部分用于提供平推推力,其余功率,通过进气锥上的传动轴,输出到升力发动机的第一级进气风扇,提高进气风扇的转速,以便吸入更多的空气,增强升力发动机的推力值。

      AFTI有一个独特的设计,就是在机头下加装纵式鳍。这出于什么目的,我不太清楚,可能是因为两个垂直尾翼不够大,不能提供足够的舵面面积。这里我姑且保留。

      两台升力发动机的存在,最大的缺点就是挤占了机内燃油舱的空间,当然为统一战役而定制这款飞机的话,车轮作战模式下,“陆侦-35”并不需要携带太多内油,但作为舰载机上小平顶的话,内油还是多多益善,这个我们以后再改善。由于具备空中慢速飞行能力(140公里/小时以下速度),“陆侦-35”可以由舰载直升机提供空中加油,其操作难度比喷气机之间的伙伴加油,要简单得多。

      即便我们使用加后燃室的WS-11,该飞机总推力也只有4.3吨,正常长跑道起飞的话,作战能力(载弹量)不如L-15,但胜在短距起降的灵活。只要数量够,可以胜任“空中二代李向阳”的重任。

      通宝推:夏侯,
    • 家园 茗谈189-9

      我们还是来聊聊小飞机,这个题目比较安全。

      (一)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之所以能够平稳大70年,关键是坐庄布子的三大巨头------斯大林、螺罗斯福、丘吉尔-----都是老狐狸,都不天真。

      老舅在美国政界的风评,就是:他是一个好人,但缺乏判断力。这个世界一直是这样的:只有足够坏的人,眼光才够毒,因为Ta能从阴暗面判定世事。

      美军从阿富汗撤军,就是一个小例子。美国在阿富汗当了20年的太上皇,当了20年的殖民地主子,阿富汗全社会上上下下,什么都靠美国来买单打理,美国掌握了当地的警界、情报界,而本土CIA和五角大楼对阿富汗的了解,对美军撤离后走势的分析,居然连我都不如,是不是故意在骗老舅?

      美国原先的预判是,美军撤离后伪军(阿富汗国民军)能坚持一年半,然后就算上演“西贡陷落”,美国国内已经无感了。我在前段时间的估计是:塔利班大约在100天内,可以夺取全境。

      结果是:满打满算,只用了一个半月,实际是一个月都不到。

      7月2日,美军无预警从喀布尔郊区最大的驻军基地夜逃,7月10日老舅宣布8月底之前可以撤尽美军。对于美军提前撤军,NATO其他驻军事先毫无消息,一片骂娘声中纷纷打包跑反。塔利班一看,美军狡猾,转进过快,生怕我军追之不及,于是仓促发动百团大战,没想到势如破个(不是破竹,是破半个竹),进展一日九刷,可怜阿富汗网速太慢,喜报都来不及上传抖音。

      这带给老舅的,是突发而巨大的政治灾难,因为原来撤退阿富汗亲美人士的计划无法完成,将抛弃大批阿奸。前几天老舅不得不官宣派3000美军杀回去,企图暂时稳住局面,让撤退体面一点。Nato也紧急开会,协调各国分头捐点大头兵,抱团回去弹压一哈。

      到前天,美国宣布加码到5000美军,同一天已经派出B-52和AC-130对地面塔利班轰炸。可到了当地时间8月15日,阿富汗总统加尼宣布辞职,随后逃往塔吉克斯坦,塔利班大摇大摆进了喀布尔。

      塔利班提前反攻,有几个出人意料的地方:一,为什么不等到美军撤完,911之后再动手,现在暴露实力是否过早?二,塔利班已经拥有单兵防空导弹,哪里来的?因为美军没有给过伪军,塔利班没有空中力量,伪军根本不需要。

      美军一定要撤,这个决策在唐纳怆执政时就定下了,但老舅撤得太匆忙,外行瞎搞,现在狼狈不堪。从这个“塔利班温酒斩老舅”的小事件上,可以看出老舅团队的判断力不行,办事能力不行。那么推导到“大事件”上,比如病毒溯源,他们的判断力行不行呢?就是说,他们会不会如约在8月底出报告?报告里写一个什么结论?耶伦都要来谈了,还想怎么折腾?

      阿富汗伪军,为何如此不堪?塔利班与1948年的解放军,完全不同,塔利班没有正规的大兵团作战能力,甚至多数武工队不具备打掉美军炮楼的战斗力。伪军有坦克大炮,有空军,有城防工事,有懂得正规作战的指挥官,却连蒋军都不如,未触即溃,说好的“低配战斗民族”呢?

      这是因为傀儡政府高度腐败。20年间,美国掏了830亿美元,从头到脚武装了30万伪军,养了30万伪军。实际上,国民军内,吃空饷严重,极品的作战单位可以缺员80%,上级来视察就从友邻部队借大头兵,站队充数。这样的情况有多久了?前后有几任美军顾问参与分赃?这20年,涉及饺子哥、奥巴马(可能老舅当时也参与分管这摊)、唐纳怆、老舅四任总司令。现在美国政界乱成一片,搁以前,像饺子、里根那样的总统,肯定自己上电视扛责任,平息慌乱。这次派布林肯出来支支吾吾,对抗追责。这次惨败,老舅的责任没跑,唐纳怆呢?左派试图株连他,他一定有他的话术反咬,碰皮儿已经出来反咬了,毕竟20年里,他们才瞎整了4年好不?

      目前,滞留喀布尔的美军,退守机场,这是唯一一个不在塔利班控制下的喀布尔地界。今天(星期天)美国撤出了500名驻喀布尔大使馆的人员,尚有至少4000名美国使馆人员(可能包括家属)待飞。美军声称空运外撤的极限是5000人/天,但除了美国人之外,机场里还挤满了企图逃难的阿富汗人。现在没人能预测,塔利班会不会攻打机场。

      老舅团队已经是无头苍蝇,唯一往回挣面子的办法,是宣布派往阿富汗的“掩护逃难部队”,增加为6000人,但派往哪里?派进机场给难民做核酸检测?

      我的看法,这是一个比西贡更西贡的西贡,国耻已经钉在老舅的背上。民主党在中期选举失败,已无悬念;在2024年总统竞选失败,概率也超70%。这意味着民主党内追责的压力也不轻,因为贺经理等一大票人木得油水了,布林肯很可能要背锅辞职。

      温酒斩老舅,最大的(阿富汗以外)受益人,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俄罗斯紧跟;最大的失败者,是美国和印度。

      美国的失败,是国运的溃败。国运来自于人民的品德。给阿富汗民主和现代化,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美国化灯塔,理想再美好,也要靠中层干部去执行,而美国社会的中层干部(盎-撒白人,相当于军队里上尉到上校的层级)几乎已经全部垮了。殖民阿富汗的20年,阿富汗成为这批硕鼠吃美国国库的巨大白手套;而散布在美国本土各个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同款滥竽,同样在贪/混/吹。美国真的可能要倒。

      (二)

      我请教过熟悉阿富汗的朋友:阿富汗国民军的空军,最希望装备什么作战飞机?

      回答是米-24雌鹿。

      点看全图

      因为一,国民军空军主要任务是反游击队,对喷气战斗机没兴趣。二,阿富汗地貌特殊,低空时常有无预兆的强烈横风,自重太轻的(中型及以下)武装直升机不好飞,所以最好是块头大的直升机。

      米-24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是攻击为主,运输为辅,能顺手搭载8名步兵,身兼两职相当实惠。

      点看全图

      但步兵舱没装甲保护,苏军在阿富汗战争初期,一直搭载步兵出击,发现由于地面游击队通常只有重机枪对空射击,打不穿米-24飞行员脚下的“飞行员舱防护钢板”,但能打穿步兵舱,飞行员不得不为了保护步兵而叫停攻击,所以后来不带步兵,只带一名机械师,作战中他轮流操纵两边侧窗的机枪,那么大个包厢,倒也耍得开。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至今国民军仍配备十几架米-24,但机龄太老。这么大块头的直升机,本来维护作业就繁重,老旧之后,现在飞一小时大概需要40小时以上的地勤作业,所以国民军打消了再从国际市场上淘一批旧货的念头,退而求其次,转而向美国订购UH-60A,就是黑鹰直升机武装版(运输为主,战斗为辅)。但这个订单还没来得及交货,阿富汗这就变天了。

      所以,目前阿富汗空军能依赖的最好机种,就是A-29巨嘴鸟螺旋桨攻击机,这个飞机有固定机翼,能借风势飘移,不太怕横风,但带弹量太小,座舱防步枪弹的能力也一般。美军在宣布5000人回援喀布尔的当天,先派B-52和AC-130炮艇机去轰炸塔利班,这两种机型的共同点是大,载弹多/留空时间长,而且可以呆在比较高的空域,单兵导弹够不着它们。

      美军占领期间,在长期拉锯地区设立了很多哨卡,相当于抗战时鬼子的炮楼,每个哨卡驻守十几或几十名美军,外围部署一些伪军。这种哨卡最大的软肋,就是补给。物资补给,只能靠通到哨卡的土路,运输车队很容易被地雷和埋伏的塔利班干趴。美军哨卡的指挥官为了保住弟兄们的命,不得不通过地方长老,与塔利班勾兑,从小来小往开始,渐渐同流合污,运毒贩毒分赃。美军的防范方法,是不断轮调指挥官(一般是连排长),但坏处是指挥官没有足够时间与当地长老建立私人互信,当地人当然只帮着塔利班武工队。

      假如美军能依赖黑鹰直升机运输,摆脱地面物流,情况会好很多(当时塔利班没有单兵导弹),但直升机的维护作业很繁重,这么低级别的哨卡,只靠直升机送大饼油条老干妈,土豪如美军也无法负担。

      我们现在设想一下,可以如何改进呢?一个办法,是把炮楼分成大炮楼和小炮楼,一圈小炮楼从属于一个大炮楼。大炮楼的驻军多,只要地形允许,可以修筑一个小机场,用固定翼小飞机和重装车队,把给养运到大炮楼储存,再用装甲车分送给小炮楼;小件急用物资,用顺丰的无人货运小飞机飞到小炮楼的院子上空空投。

      就是说,对于一支厢军(通俗地说,就是“土味副陆军”)来说,或者对于像阿富汗国民军这样的小国陆军来说,装备上完全依赖攻击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是不现实的,就算买得起,日常也用不起。

      (三)

      美军目前的主力军用直升机,作战用阿帕奇,运输用的是黑鹰和CH-53。在2035年前后,黑鹰会被下一代平台替换掉。在研的下一代平台,有两个技术方向:

      点看全图

      1)SB-1 Defiant:西科斯基+波音

      2)V-280:贝尔

      最后会二选一,美军预计订购2000--4000架。为简化后勤,同时采购这2款的可能性不大,我赌SB-1会赢标。

      二者的共同特点是:一,标准起飞重13吨上下,除机组外可带14名步兵。二,平飞巡航速度480公里/时左右,是传统军用直升机的2倍以上。三,均为垂直起降。四,采用的技术方案相当复杂,直接决定了高研发费用、高造价、高运营费用、使用可靠性不明朗。

      SB-1的主旋翼采用了复杂的共轴双桨,整个研发中大量复活了当年下马的“科曼奇”项目的储备技术,“科曼奇”在下马前已经烧掉了70-95亿美元,现在账单都转嫁过来了。V-280外形类似于V-22,技术路线又有不同,研发也很花钱。

      这2款,不论美军日后选用哪一款,由于速度比阿帕奇提高很多(V-280的航程还是同吨位军用直升机的2倍,因为有固定翼产生升力,每飞行公里的耗油少),很可能再转型为攻击平台,对于未来的束能武器比如激光炮来说,14吨的平台或许大小正好。

      针对这种前景,解放军在直-20以后,肯定也要有所动作。但假如从小飞机的方面着眼,也可以少花钱多办事,抵消一点对手的优势。

      对接以上两款中的任何一款,我们对这类“未来小飞机”的要求是:

      一,平飞巡航速度在600公里/时以上,能在速度上压制敌手。

      二,航程指标,不低于SB-1。

      三,为降低成本,允许跑道起降,起降滑跑距离小于700米。

      四,对跑道等级的要求低。总之对跑道的要求:越短越好,越软越好。

      五,标准起飞重量,不低于7吨。最低起飞重量低于5.5吨。

      六,低速飞行时,速度必须低于200公里/时,以便稳定追踪敌传统型直升机、螺旋桨推进运输机、无人机等低速低空目标。

      七,能在外场滞留,从而随处可起飞,可以出敌不意。

      八,全寿命费用,低于直-10的40%。武备不低于直-10。

      九,升限约15000米。确保能上高原;而且升限不低于美军现役所有长航时无人机,有能力在高空巡猎敌无人机。

      由于全寿命费用低,解放军全军和警方可以装备7000架以上,既涵养了至少2.5万名初级飞行员,也为“陆军飞行化”,提供了“空中T-34”平台,为厢军提供了有别于禁军的新质作战效能。

      这二款小飞机,就是“陆侦-22”和“陆侦-23”,与CR-500等无人直升机和无人固定翼飞机,协同作战。

      (四)

      点看全图

      “陆侦-22”的主体,就是“有两台涡扇-11的K-8”。另加那一台活塞发动机,是为了解决三 个难题:

      一,慢速飞行。慢速时低到200公里/时以下的时候,要靠螺旋桨推进。

      二,万一在空战中受伤,2台涡扇发动机都不能工作,飞回前进机场简单修复后,仅凭活塞发动机+螺旋桨,可以自行起飞,慢速飞回后方大修基地。

      三,敌地面步兵用肩扛红外引导导弹攻击时,飞行员可以停车涡扇发动机,仅用活塞发动机保持飞行姿态,随后用热诱饵弹带偏敌导弹。

      这样的设想,我们在“陆侦-8”的设计中,已经有端倪。

      点看全图

      但在K-8机头加装一台发动机,有几个难题:

      一,“金鹰活塞发动机”输出功率倒是有600KW(约808Hp),但自重大(550公斤),横向对置8缸,发动机外形宽扁。装在K-8机头的话,气动设计要大改,改得再好,风阻也会比原K-8大很多。当然,我们可以在“陆侦-8”基础上,改良为“陆侦-8B”,

      点看全图

      机头装一台涡轴-8发动机,涡轴-8的自重仅120公斤,加装难度小得多。

      二,螺旋桨在机头的话,为防止桨叶刮到跑道,前起落架(鼻轮)的支撑杆必须加长,这个技术难度其实不小,因为军机很可能带伤返回,降落动作粗暴,细长的支撑杆容易折断,导致重大特情。最安全的改进,是改为“后三点”布局,这样机尾的后轮不必用长杆。但现代战斗机的起落架系统都是“前三点”布局,复辟“后三点”的话,飞行员的起降技术动作完全不同于歼-10等飞机,将来换装会很麻烦。

      三,基教8只用一台WS-11,动力太弱。以K-8和老歼-12的教训看,起飞重量低于7吨的喷气战斗机,其实就没有真正的战斗力,因为航电、载弹量、留空时间都不足。

      这个难题的解决之道,来自于目前时髦的电推进技术。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瑞士小飞机制造公司Smartflyer AG设计了新概念小飞机,它在机翼里有电池组,在机头有一台奥地利Rotax 914活塞发动机,连接一台YASA发电机,发出的电力通过电缆输送到电池组和机尾Rolls-Royce公司的RRP260D 电动机,由电动机驱动螺旋桨。

      这架小飞机共有4名乘员,可留空4小时,单程航程大约800公里,起飞时最大输出功率160KW,巡航飞行时需要功率60KW,载荷共1400公斤,巡航速度约220公里/小时。它先在地面把电池充满电,起飞后用Rotax 914持续发电,提供平飞的电能,所以在空中的碳排放很少。

      这样一来,小飞机的常规布局(发动机在机头)得以保留,机体结构设计会非常容易;而“前三点起落架布局”可以满足;同时由于螺旋桨位置够高,起飞时不会受地面刮起的碎石干扰,便于在简易土跑道起降。

      因此,我们在波音公司SKYFOX教练机研发的前例上,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设想“陆侦-22”。

      点看全图

      Skyfox,是直接拿一架旧T-33教练机拆开,把原配备的涡喷发动机拆除,在机身外加装一对Garrett TFE371-3A涡扇发动机(也是K-8教练机出口巴基斯坦时的原配发动机)。而原来留给涡喷发动机和进气道的机内空间,一部分被修形后精简掉了,另一部分划归机内油箱,所以这架样机拥有惊人的2950升内油储量。波音当时的想法很奇妙,它既打算卖整机,也愿意卖成套组件,由买方回家自己组装成飞机,所以这个飞机的顶层设计,就考虑到了组件带来的线路互联和包装储存等问题,结果就是非常适合我们的“淘宝机”(藏组件于各地人武部,战时再交给汽修厂组装)概念。

      “陆侦-22”为双座攻击机,是在K-8图纸的基础上,把机身拉长,把图纸里的WS-11“擦掉”,在机身外像A-10那样装一对WS-11,在机头装一台“猛雕-G”活塞发动机。“猛雕”是安徽瑞航开发的300KW级发动机,尺寸为0.7米X1米X0.8米。我们需要在猛雕基础上,改型出一款350KW左右(300公斤自重)的活塞发动机。“猛雕-G”的持续输出功率350KW,带动发电机发电。机翼里有锂电池组。机尾有电动机,电动机最大工作功率500KW(“猛雕-G”提供350KW,电池组提供150KW),驱动一副三桨叶螺旋桨,每片桨叶长度约1.2米。

      点看全图

      “猛雕-G”在进气增压后,极限工作高度为12000米,再高就只能依赖2台涡扇了。

      点看全图

      “陆侦-23”为多用途飞机,60%零件与“陆侦-22”通用,它最多可以载4人,包括前排两名飞行员,后排2名乘客。由于机身较宽,因此机头有条件安装一台“金鹰活塞发动机”。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陆侦-23”的技战术指标要弱于“陆侦-22”,明知道自己打架不行,索性跟二十二哥比蹲功。“陆侦-23”的前起落架用双轮+长液压杆,易于在简易跑道起降,而且前起落架不是后折收起,而是垂直收到金鹰发动机背后,而且轮胎的底部1/3外露,这样虽然增加了风阻,好处是万一机头中弹,前起落架被卡住无法放下,仅凭外露的1/3轮胎,已经可以在跑道上滚动,从而强行降落,这个设计与A-10的主起落架是一样的。

      点看全图

      上图:A-10的主起落架,收起后外露1/3.

      点看全图

      上图:全部起落架都无法放下时迫降,主起落架仍发挥作用。

      通宝推:夏侯,海峰,桥上,
      • 家园 到今天还在意淫俄罗斯援助塔利班针式防空导弹

        俄罗斯要给,二十年前就给了,整整二十年不给,美帝都只剩一个喀布尔机场,机枪扫射阿奸们了,俄罗斯这会儿给塔利班防空导弹干啥?

        喀布尔比西贡可耻百倍,中苏两国当年可是送飞机送地空导弹送高射炮送顾问甚至送粮食,对塔利班可没有真金白银的援助,要有?之前二十年美帝都拿不出证据,这会儿要拍屁股走人了还有证据?

        输了就是输了,事实就是塔利班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打赢的,现在意淫中俄援助啥的,能挽回啥颜面?

    • 家园 茗谈189-8

      (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了,近几天在回看史诗级电影《大决战》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这两部。这系列共3部电影,每部3个多小时,是建党70周年时拍的,影片里充满着党在30年前的气韵和生机。当然,新近拍了同名电视连续剧,唐国强王劲松版,也很好。

      既然还有河友在看我那篇《帝国1939》,我们今天就从二战说起。

      在欧洲战场,开战初期,苏联红军(陆军)的战斗力水平,与当时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接近,因此苏军被理念超前的德军打得非常惨。基辅会战,德军俘虏苏军66万;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会战,德军俘虏苏军58—67万(事实上这次会战,苏军比基辅会战更惨)。大本营输红了眼,十个十个的集团军往上堆,又被德军十个十个地削平。这个世界上换了任何一个其他国家,150万最能打的野战军说没就没了,不投子认输还能咋地?所以法国人举国打白旗,一点错都没有。

      但到了战争结束时,斯大林同志已经是半个世界的君王。在社会主义世界里,直到今天,他的功勋疑似无法超越。这个出身卑微的高加索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朱可夫和崔可夫们。

      还有T-34。没有T-34,就是有朱可夫和崔可夫们,也未必有用。如果没有良驹宝马,空有霍去病,汉武帝还是没辙。

      本届党中央的历史定位,单以文韬而言,力求社会公平,已经扎扎实实办了很多实事。如果再要讲求武德,耗子尾汁,那么取决于两件事:

      一,是否在任期内展开实质行动,谋求国家统一。

      二,开始采取实质行动,谋求国家统一时,事件进程的难易程度,和最后结果。

      就是说,如果外部世界不阻挠,大陆出手,统一成功,那么党中央毫无悬念,至少超越二代,与主席比肩。如果北京没有诉诸统一的行动,或者打响后外部世界以军事手段全面介入,统一过程艰难曲折,最后失败,那么这一分加得加不得,难说;如果统一过程艰难曲折,最后仍胜利,那么党中央的历史地位将远超主席,甚至超越斯大林同志------这要看红旗飘飘的新地盘是不是比大元帅打下来的更大,并且解放区能不能存在更久。

      很多人误以为三战将是人类最后一战,其实不一定,不一定非要演变成核毁灭。常规战啪啪一交手,然后亲亲热热携手去日内瓦签约,大好一坨中央岛,刨一沟而分治,是最大概率。享乐主义碾压理想主义的时代,哪个总统不想“好死不如赖活着”?深井冰嘛。

      但这种伟业,不可能是一个人在战斗,必须有朱可夫和崔可夫们,有T-34。只要有了T-34,现在那一堆合成旅的旅长/营长里,肯定能孵化出朱可夫,现如今的年轻一代,不信邪/敢亮剑的多了去了,你给他一根杆,李基米德们会把地球当台球玩儿。

      (二)

      一支军队能打胜仗,最关键是三条:情报、上下军令贯彻、顶用的指挥员。

      任何一支军队,承平日久,这三点上,必然地掉血至少一半。比如说,十个军长里,至少5个是注定要在首轮实战中拉胯的。卫国战争初期的苏军,太平洋战争初期的美军,都是如此。

      大家不妨回顾一下“第一次所罗门海战”(美军称为First Battle of Savo Island)。日本第八舰队试图长途奔袭美军,事实上在日舰队出发当天(8月8日)上午10点就已经遭遇澳大利亚的侦察机,互相发现。第八舰队没有空中掩护,接下来要走非常险恶的狭窄槽海,既然行踪已经暴露,稍微胆怯的指挥官一定会后撤。

      盟军海军指挥官特纳(美国海军少将)得到了澳军飞机比较含糊的情报后,指示美军驻南太平洋空军指挥官约翰·麦凯恩(已故美国参议员麦凯恩的父亲)派出飞机集中侦察槽海海域。但不知道怎么了,美军空军并没有去侦查,麦凯恩也未告知特纳,而特纳也一整天未追问,只是想当然觉得天下太平。

      殊不知日军即便在8日上午就目击澳大利亚的侦察机,也没有退缩。中途岛海战后,整个日本海军需要一次大胜,第八舰队抱着必死之心,大白天冒险穿越槽海,于次日凌晨1点突袭了在瓜岛海面的美国海军。此战日军大胜,就胜在盟军方面不可思议的,无数细节上的无能和懈怠。

      特纳是主官,他没有当美奸卖国求败的主观意愿,但他没有自己的情报手段,要依赖麦凯恩;特纳与麦凯恩之间,与澳军之间的通联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各方对交流非常不积极;最主要的,特纳本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

      我们一直在说的“战场小飞机”,它就是一个简易的器材,并不能包治百病,但至少,可以弥补第一条(陆军实兵旅拥有自己的,完全不依赖卫星信道和北斗系统的,时间和空间上大维度的空中侦察能力)和第二条(敌方电磁强干扰/强骇入/假冒指挥下,旅部与营部之间的沟通无误),并顺便提供一些空中打击、伤员后撤、关键物资紧急前送等服务,也间接做到了第三条(提醒一个稍显无能、粗心的指挥官,不要那么浑,拿几千小兵的性命开玩笑)。

      就是说,只要有合适的“空中T-34(小飞机)”,陆军不但有条件把小飞机们集中起来组建几个“陆航集团军”,像二战中德军集中坦克那样,首战用我,远程包抄,再怎么硬的敌防线也能一刀劈开;而且还能分散配置少量到各合成旅,供旅长随时派用,不必事事请求/等待外单位支援。

      对这些“新T-34”,要有几个要求:

      一,有比较强悍的战斗力。“羽人-280”那种,只能算点心,上不了主桌。

      二,适合“散养”,能外场维护。毕竟哪个合成旅都养不活哪怕一架枭龙战斗机,那是逼张飞学绣花。

      三,设计时各子系统主要使用货架产品,确保一次研发成功。因为时间不等人。

      四,不能太抠门太便宜。还要涵养初级飞行员,如果航电和飞行性能落后J-10太远,就不必上马了。

      这几条,其实是互相矛盾的。但在看似不可能中,我们还是要找出一条出路来。

      适合“散养”的,只有活塞航空发动机,因为第一,用的高标号汽油,就是陆军各种车辆用的动力燃料,容易补给;第二,坏了容易维修,能修汽车/坦克的机械兵,都能爬上来试试,而且修理需要的时间短。

      但用了活塞发动机,就无法满足第一条。装活塞发动机的飞机,就是二战水平的战斗机,性能指标上,连用了涡桨发动机的“超级巨嘴鸟”还不如,尤其是飞得慢/无法上高原,可用场景太狭窄。

      所以呢,我们就“混改”一下。就是在一架飞机上,既有活塞发动机,也有喷气发动机。作战或者出入危险空域时,动真格的,那用喷气发动机,飞高飞快。巡逻/低速追逐无人机时,或作战中遇到敌方发射红外制导防空导弹时,只用活塞发动机。作战中假如飞机受伤,“只要飞得回来,就飞得回去”。这里的“飞得回来”,就是从战斗空域带伤飞回火线附近的简易机场/紧急备降机场(也就是“外场”);“飞得回去”,就是在简易机场稍事休整后,飞回后方的正规基地进行大修/换发等重量级地勤作业。

      飞机带伤返回简易机场后,前线地勤兵重点维修活塞发动机,只要活塞发动机能正常工作,飞机减载减油后,仍能从简易机场的跑道起飞,回到大后方住院吊盐水。修完返回前线简易机场的飞机,满载油弹后使用喷气发动机(有时候可以同时使用活塞和喷气发动机,超载起飞)滑跑起飞,再度参战。

      我们优先考虑的,不是这架飞机的作战性能,而是能在尘土飞扬/条件简陋的前线机场“活”下来,跟一线陆军部队“三进三同”,先做到“呆得住”。就是说,给下乡知青们每人配个多啦A梦的“竹蜻蜓”,万一有个盲肠炎,大队里赤脚医生不敢喇开肚子,你就戴上“竹蜻蜓”自个儿飞回县医院挂号,不麻烦公社里派拖拉机送你,耽误集体上抓革命促生产。

      在这个飞机上,活塞发动机有时候派不上用场,成为不需要的“死重”,但多数情况下,活塞发动机这个“小老弟”还是能尽一份力敲敲边鼓的,枪子儿又不长眼,万一兵荒马乱里头大哥(涡扇)躺平,家里别说跑跑腿,死里逃生都得靠这个“二子”了。

      这种“动力混搭”,在二战刚结束,涡喷发动机性能还不稳定时,在美军和苏军里都有过。

      点看全图

      苏军是Su-5。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美军是海军的第一款带喷气动力的战斗机Ryan XF-2R-1黑鲨,主动力是2300马力的活塞发动机,辅助动力是720公斤推力的涡喷发动机。

      螺旋桨拉动的飞机,平飞速度达到600公里/时后,速度再上去,螺旋桨的推进效率会迅速降低,但不论是混合动力或者是单单“活塞发动机+螺旋桨”,飞到850公里/时还是OK的。著名的竞速飞机VOODOO(由一架1951年加入加拿大空军的P-51D改装而来),在2017年9月2日,飞出了855.4公里/小时的记录。

      (三)

      点看全图

      我们的项目,陆侦-8,就是在“基教-8”(K-8教练机纯国产版)的基础上,把机身略微拉长,翼面积加大,机头加装一台类似于CD-300的活塞航空发动机(300—400马力),形成前后两台发动机(一台活塞式,一台涡扇-11)的“混合动力陆航侦察机”。

      陆侦-8空重3吨,假设空战中受重伤,回到前线小机场稍事修理后,飞回后方大修。此时飞机上乘员2人(一名飞行员,一名来自其他单位急需后送的伤员,或从敌后抓的舌头),不带任何作战物资,仅携带最低限度燃油,那么全重3.7吨左右,单单凭活塞发动机,能滑跑起飞吗?

      我们以CD-300为例,296匹马力,用一副3叶螺旋桨,单发装在DA-50飞机上,最大起飞重量2吨,滑跑440米可离地,上升到15米高共需740米。以此推算,轻载转场(3.7吨重)的陆侦-8,假如有足够长跑道(1000米以上),单靠活塞发动机,可以起飞。假如前线跑道长度不够,可以在机身加装“助推火箭”,与活塞发动机共同发力,短距起飞(但这样做的缺点是火箭排出的烟雾较大,不利隐蔽)。

      所以,单靠CD-300就起飞的方式有三个:

      一,长跑道,慢慢加速。

      点看全图

      二,短跑道,火箭助推。

      点看全图

      三,没跑道,陆基弹射器弹射起飞。

      在二战时代,巡洋舰以上的战舰都装有小型弹射器,弹射5吨以下水上飞机,一般是液压式或者炸药式。今天还可以设计为电磁弹射。今天这个小型弹射器虽然比航母上的弹射器要小巧很多,但仍然无法完整装在一台车辆上在地面行驶。对策有几个:A,组装完成,装在装甲军列上,沿铁路机动;B,装在船甲板上,船靠岸待命,需要弹射时把飞机吊上船;三,分拆开,用多辆汽车运输,到目的地后在地面上组装起来。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对“基教-8”的改造,主要体现在几点:

      点看全图

      一,起落架。由于机头有螺旋桨叶,全套起落架必须重新设计为长杆式样,收纳起落架的空间也需要重新安排,估计机腹下会出现三个鼓包。

      点看全图

      二,机头。原来机鼻内安装的设备,大部分移到飞行员座舱后面新增加的一段机身里。

      三,航电/通信/操纵。原本K-8的航电较简陋,中国空军始终认定“基教-8”不值得发展出我军自用的“轻攻击型”,所以迟迟没有升级航电。假如现在陆航要大批量装备,那就值得投资,升级为先进数据总线、任务计算机、玻璃化座舱。这几方面已经有预研积累。

      四,机腹吊舱。以前“基教-8”功能简单,配套吊舱只有航炮吊舱,现在可以开发“火控雷达吊舱”以及电磁战吊舱,拓宽“陆侦-8”的作战场景。

      点看全图

      “陆侦-8”承袭了“基教-8”的很多优点,K-8V已经试装了电传操控多轴变稳系统,K-8P已经是右手杆,只要发动机性能到位还可以做“眼镜蛇动作”……这些特长糅合到一起,“陆侦-8”的作战性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然,从“基教-8”改装而来的任何轻型攻击机,中国空军都不大会采购,毕竟还有流量担当L-15力压“基教-8”一头。但对于陆航来说,对于陆军来说,“陆侦-8”这点性能,是够用的,王宝强哪里敢学王思聪那么挑。

      二战中的库尔斯克坦克会战中,德国虎式坦克性能远高于T-34,但虎式造价昂贵/制造周期长,造价是T-34的14倍。这次坦克会战,最终结果看,客观说,德军是输的一方。原因有二:一,T-34便宜,但设计得实惠巧妙,苏军以数倍数量(至少2倍)的T-34群冲击德军,靠苏联坦克兵不怕死,几辆拼一辆虎式,比消耗。二,苏军投入会战的步兵总兵力远多于德军,最后占据了会战战场,德军退走------这一点是关键,因为坦克即便只受轻伤,在战场上也无法维修,坦克兵只能弃车,谁打扫战场谁就能抢修本方的坦克,大大降低战损。德军退出战场就彻底失去了所有遗留坦克。所以,挨刀了不要紧,能自己扶着墙回去再缝上,那又是一条好汉。

      对于中国空军来说,仅占歼-20的造价的1/10左右的“T-34”,肯定是歼-10系列中的某款。而对于中国陆航来说,这个与武直-10相比,更加便宜实惠的“空中T-34”,无疑就是“鹰扬”(涡桨动力小飞机)、“陆侦”(涡扇-11动力小飞机)、“羽人”(活塞动力小飞机)各系列了。目前K-8的外销价是1300万美元,中国陆军采购“陆侦-8”的话,由于数量大,购置单价大致在5500万人民币左右,每飞行小时费用大约3万人民币。

      (四)

      “陆侦-8”也有缺点,也就是近年K-8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败给巴西“巨嘴鸟”、阿根廷AI-63的那些原因:航电简陋,外挂载荷小,基本没有空战格斗能力,没有隐身能力,速度略嫌低,高原性能平庸(还是动力不足惹的祸)。

      因此在“陆侦-8”的基础上,我们要给陆航更强一点的家伙什。

      “陆侦-8”的主要动力,是一台涡扇-11,我们设想的“陆侦-9”,就是用2到3台涡扇-11。这里,我们要先提一提波兰的PZL-230F“蝎子”对地攻击机。

      点看全图

      1994年,230F项目上马;2006年2月,PZL公司永久冻结了230F的研制计划。客观讲,如果PZL-230F能成功量产装备,凭借其出色的低空机动性和隐身性,将会获得比A-10和Su-25为代表的上一代攻击机要高得多的战场生存能力,甚至可以像F-117A那样执行渗透斩首任务 。

      而230F之所以下马,第一原因是波兰底子薄,搞一款全新的喷气攻击机,技术条件和财政条件都力不从心;第二原因是这是“战场小飞机”仅有的翻身机会,“战场飞机”概念自1980年代提出,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也出现了英国SABA、美国CAS、HX-1、“战神”、“战神之子”等概念机,但是基本由于飞机太小太慢、用途单一而被否掉,主要强国(美苏)空军将领们反对“掉面子的小飞机”的思维定势很强大,怕它分走自己的奶酪。230F使用两台各3.5吨推力的美国涡扇发动机,起飞重量可达10吨,在战术性能/多用途/隐身这三点上,弥补了上述各小飞机的不足。直白说,如果230F出世,实战检验下来,证明还是不行,那“战场小飞机”理念才是真的没戏了。但正因为这飞机说小不小,开发才走了万里长征几小步,继续搞的投资风险比较大,波兰人还是怂了。

      我承认“战场小飞机”理念受到的各种质疑,中国很多专家和将军担心研发10吨级对地攻击机,即便研发成功,却实用效果不佳;况且中国也没有适配的涡扇发动机(最适合的是“岷山”,但迟迟不见面世)。基于这两个原因,我的建议是借鉴230F, 用2-3台涡扇-11为动力,打造一款尺寸略略缩微的230F,这就是“陆侦-9”。

      点看全图

      “陆侦-9”比起“陆侦-8”,动力翻倍(至少用2台WS-11),外挂载荷也接近翻倍,战斗力当然大了不少。不过,“陆侦-9”更依赖正规基地,无法在“外场”长时间停留,而且研发的投入远大于在“基教-8”上缝缝补补改出来的“陆侦-8”。但是这样做的好处是:假如“陆侦-9”研发成功,而且实战证明陆军确实需要,那么只要等岷山发动机成熟了,在此基础上放大机身,就能轻易研发出中国的230F,分担歼-10系的对地打击/边境巡逻任务,并依靠低成本/大数量的优势,全面拖死对手的昂贵多用途战斗机。假如“陆侦-9”在实战中不堪用,那么我们承认“战场小飞机”理念失败,收手,相应的损失也较小。况且再怎么失败,按我的“小飞机走廊”战法,这款飞机在统一战争中绝对是有用的,只不过一次性用过后,将来没有其他功用,算是半失败吧。

      波兰230F,本来就只造了一架1:1静态模型机,所以现在波兰人公开的各种数据,既少又毫无实证,不足为凭。我把230F缩微后,还是要自己算少量数据出来,就像雕塑一样,大致把细节弄得清晰一点点。

      (五)

      首先要说明一点,“陆侦-9”不是一款飞机,事实上那是两款飞机:“陆侦-9A”和“陆侦-9B”。

      其次,“陆侦-9A”也有“把A-10缩微”的考虑一并放在里面,是分别借鉴了230F和A-10,糅合后缩微的结果。因为230F从没有实战过,所以我首先设想的就是,“陆侦-9A”能不能取代A-10?

      A-10是为 “GAU-8 ”30毫米加特林航炮而生的,而GAU-8又是为对付苏联的坦克洪流而生的,美国统治阶级抠门,觉得用导弹干翻红军上万坦克太烧钱,用飞行的GAU-8反坦克炮比较节约,反正炮灰飞行员不值钱。今天,哪个国家都没有前苏联那样的装甲部队规模,而且无人机/武直打坦克的导弹也足够好足够多,所以这个任务,可以从“陆侦-9”的小肩膀上卸下来了。我为“陆侦-9”配备的,是14.5毫米3管(或4管)加特林机枪。苏式14.5毫米机枪弹,其威力不亚于西方的20毫米航炮炮弹。

      就Close Air Support (CAS)这个功能而言,美空军曾有的规划是,在2025年用更好的机种,取代A-10。新飞机要有更强的装备(有雷达)、带更多的30毫米炮弹、留空时间更久、速度更快、呃还最好隐身。麦凯恩参议员一眼就看出来,诈骗犯们打算用F-35A取代A-10。

      在2013年时,美空军统计了一下大玩具们的“全寿命小时费用(“ownership” cost-per-flight-hour)”:

      A-10是17,716美元

      F-22A是68,362美元

      2021年统计,F-35A是36,000美元(同年,F-22A是70,000)。

      由于F-22的全寿命小时费用在8年间变动不大(代价是F-22机群的完备率下降,有些飞机因为拆了零件给其他飞机用,再也飞不起来了,谁叫停产了呢),我们合理推断,A-10今天的小时费用也没涨太多。那么,F-35A飞一小时的开销,A-10可以飞2小时。从这个比率看,A-10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毕竟F-35A的性能和战场生存力要好了太多。

      但事实是,洛-马公司宣布2022年仅仅会交付169架F-35系列飞机给全球所有买家。21年1月21日,《航空周刊》透露,美国空军正在考虑自2022年起,削减F-35系列订购量。这一设想出自1月20日刚刚卸任的美国空军前采购助理参谋长威尔·罗珀(Will Roper),他在2018年就鼓吹多样化采购,与唐纳怆指控洛-马在A伟大祖国小钱钱的想法,不谋而合。Roper的计划是,把原来计划订购1763架的F-35A,降低为1050架,改订购F-15EX、F-16V(即Block70/72型)、XQ-58“女武神”无人机,同时继续维持A-10。拜登未来几年的计划,是用持平或略减的军费,办跟现在一样多的事儿,所以这个走势大概率会维持。

      问题很清楚,F-35A的“工资”虽然只是A-10的2倍,但手脚太不麻溜,马爸爸最烦这种拖泥带水又不珍惜福报的打工人。

      A-10的接班款,最好是这样的:

      1,4小时以上的留空时间。

      2,比A-10C(706公里/时)更快的平飞速度

      3,净小时费用(Actual Direct Operating Cost)最好低于3000美元/小时(目前A-10是6000美元;F-35A是28,500;F-22A是33,500)

      4,满载起飞时,跑道长度短于1500米。

      5,过载:至少8G

      6,空重-起飞重之比(Empty-to-Takeoff Weight Ratio)要在0.5—0.6之间

      现在我们说回“陆侦-9”。“陆侦-9”从一开始的顶层设计时,就考虑了“变身”,这通过三个手段来完成:

      A,可变后掠翼。机翼可以变三个状态:前掠、平直、后掠(后掠有几个不同角度的选择,由飞行员临机调整);当机腹下挂重型反舰导弹时,为了避免飞机重心过度后移,此时机翼会前掠。

      B,机腹吊架,既可以吊一枚550公斤重的单体(比如反舰导弹/电子战荚舱/远程反预警机空空导弹),也可以吊一个额外的发动机荚舱(内装第三台WS-11),从而使飞机的动力一下增加50%。

      C,飞机的任务计算机,按出动时任务不同,是“陆侦-9A”(可隐身的对地攻击机)还是“陆侦-9B”(不隐身的高速截击机)?分别加载不同的软件,下次出任务时卸载前软件,再加载新的(现在法国战斗机就是如此),所以非常方便升级/打补丁。

      点看全图

      “陆侦-9A”,固定使用2台发动机,隐身飞行时,机身内置弹舱里携带2枚近距空空导弹(最重不超过150公斤/枚)或换装若干枚反坦克导弹。机翼下无外挂,机腹可能挂一个带隐身功能的副油箱。此时它相当于是缩微的F-117A,可以用反坦克导弹精确攻击敌指挥部、雷达、油库等高价值目标。

      “陆侦-9A”不隐身时,导弹/炸弹/火箭发射巢都挂在机翼/机腹下,机内弹舱里挂两个近距导弹形状的副油箱。此时它相当于是缩微的强-5。

      点看全图

      若干架一起出动,相当于一架强-5。

      点看全图

      “陆侦-9B”与其说相当于中国原开发的歼-12(轻型高速截击机),不如说是缩微的米格-29(前线歼击机),其机翼调为“后掠”,最大平飞速度超过1500公里/时。它不能隐身,机内弹舱只挂副油箱,所有武器,比如近距空空导弹和中距空空导弹,都挂在机翼下。机腹下挂第三台发动机(美国A-10的每个发动机短舱,只用4个螺栓与机身连接,结构强度也足够了,可见用挂钩挂一台发动机是可行的)。按美国人的糙性,只要推力够,是块砖都能飞起来,“陆侦-9B”的标准起飞重量6吨上下,飞到战场时估计用掉3/4吨油,剩下5吨,而3台发动机的总推力4.8吨上下,随着燃油不断减少/导弹陆续发射,推重比分分钟超过1,这个飞机个头小,转弯半径小,格斗动作灵活,虽说近视,只要数据链给力,后边有预警机指挥,或者受地面指挥所指挥,跟不善狗斗的F-35玩玩,尤其是多架干他一架,不见得吃亏。

      点看全图

      这种侦察机/攻击机/截击机“轮流变脸”需要的关键技术攻关,是三条:

      一,可变后掠翼。

      二,足够大的机内油箱。因为用到三台发动机时,油耗大增,必须为这个“油老虎”场景做足准备。而当做“陆侦-9A”用时,不论是否隐身,绝大多数情况下用平直机翼,慢飞,不需要那么多的内油(当然如果强调留空时间要远超4小时,油也越多越好,但实际上由于单人驾驶,留空太久飞行员会疲劳)。最好的应对策略,当然是保型油箱,需要时才装上,既改善气动又增加油储,但“陆侦-9”本身尺寸很小,不计入空速管,机身全长仅仅8.6米(歼-12不计空速管,机身长10.64米),几乎没有小蛮腰可装保型油箱。同时,另一个缺点是,由于可变后掠翼,机翼外段(能改变后掠角的那一片)不宜过重,这片机翼里再装机翼油箱,有点为难。

      所以我们的做法,是在翼身融合的机翼内段(也包含大边条)部分,加厚掏空,两边都整个打造为左、右内油箱,共可灌注3200升(约2400公斤)燃油(作为“陆侦-9A”用时,只需携带1400公斤上下的燃油,不灌满)。在机翼内段的腹部,左右各有一个长条形鼓包,就是内置弹舱,这个弹舱是鼓出来的,所以跟歼-20的弹舱,用法不同,歼-20是打开舱门,内置导弹“翻”出舱外,跟机身隔开一点距离,机外点火发射。“陆侦-9”的内置弹舱是头尾各有蚌式开口,同时打开后变成个吹筒,导弹直接在弹舱内点火(就当是外挂在机翼下),从前门飞出。然后蚌式前后门一起关闭。

      这样设计油箱和弹舱的缺点,是从正面看过去,机翼内段肥厚,风阻加大。优点是解决方式简单实用,飞机容易维护,结构牢固。

      三,第三台发动机能否成功嵌入一个修长的机腹吊舱?把发动机用吊舱的方式,临时挂在飞机外,既能够推动机身,同时还要像普通机腹荚舱那样很容易拆装,这在航空史上是没有先例的。WS-11不妨试试,我比较乐观的原因有两个,首先WS-11够小,自身也就够轻,而且工作时油耗少,不需要太粗的油管连接到机内油箱去,容易安排管线;其次,WS-11的推力也不大,开足马力时,只要挂钩够粗壮,不见得一踩油,发动机自个儿就会蹦出去,摄影师跑得比运动员都快。当然,正常情况下,由于发动机都有机外附盒,有些高旁通比的涡扇发动机,进气口又比发动机余下段机身的横截直径大(就是钻洞的话,身过头不过),因此从外部看,吊舱粗而短,这个只要看看A-10或任何客机就知道了。

      点看全图

      这台WS-11要硬装入直径较小的机腹荚舱,肯定要经过改装,从而牺牲一部分推力。但涡扇-11与A10配用的TF-34,两者设计原理不同,涡扇-11本身比较细长匀称,相对容易塞进流线型的吊舱里。

      通宝推:夏侯,秦波仁者,诸葛小花,桥上,
      • 家园 本老师听说过初教六和雌鹿吗?

        你说的这种功能,难道初教六和雌鹿实现不了?

        如果仅仅是侦察、投放火力,对地攻击,现在的军用无人机它不香吗?

        • 家园 旧款飞机替代不了

          《2035坐着高铁去台北》,我们就算它2030吧,这个飞机在统一战役中用过后,还要面向未来,供陆军和空军(维持飞行员技术状态)用好几十年的,雌鹿就不谈了,你认为初教-6堪用?连超级巨嘴鸟都是淘汰货。

          这里我只谈到了各款小飞机的机械设计部分,默认的航电系统当然是歼-10C的猴版。你眼里只有机械性能(参数),没有看前面。

          至于说无人机,我还是那句话,假如美国深度介入(美军不同规模地参战),我不会过于相信解放军现有的各款无人机,更不会把输赢只押宝无人机。用机不疑,疑机不用,我不疑的飞机,就是也只有是有人机。哪怕1000架”陆侦-35“全打光,这个人力损失,还是可以承受的。

          • 家园 不用你所说的陆侦,那就不需要死1000人。

            因为根本没必要。

            在体系压制下,没必要专门开发一款用途有限的飞机。

            • 家园 你跟我看的角度不同

              我看的是统一战役以后。

              统一战役,打好了,是纳粹德军全胜波兰;打坏了,是日本偷袭中途岛。

              德军全胜波兰后,还能再胜法国,三胜英国,并在苏德战争初期占据显著优势,不是因为波军太弱,而是德军事实上一直在进步:总结了波兰战役,前进一大步,鸟枪换炮;总结了法国战役,又前进一大步,炮换“没良心炮”。

              日本偷袭中途岛失败后,日军已经没有其他的杀手锏,日军科技上已经没有进步的潜能,只能机械重复使用手里的既有军备,徒劳撞墙,在战场上一次次复制失败。日德两国之间的军工科研能力的差距极为明显,德国在战争全过程中不断研发出新坦克新战斗机新火箭,而日本毫无科技树的增长。就是因为一个朝前看,一个只看眼下。

              能真正保住统一战役的胜果的,只能是下一场战争的全胜,或者亮出下一场战争必然全胜的优势而威慑对手。海狮战役期间,丘吉尔完全忽略波兰的亡国之痛,因为英国自身都难保,哪里还顾及波兰几个遗老?

              陆军的前景,在于飞行陆军。以武直大规模配置到陆军,沉到基层,豪华如美国陆军都无力做到。解放蒋管区,可能确实不需要“陆侦系列战场小飞机”,但拿蒋军当作第一块磨刀石,锤炼一支能席卷中央岛的飞虎军,才是对废物的充分尊重,充分利用。

              具体到统一战役,如果真用小飞机的打法,那么多造800架FTC-2000G也就够用了,但那虽然还是我的打法,但不是我要的飞机。

              今天的蒋管区,只是在插标卖首而已,怎么取它首级,不是烧脑的重点;我眼里是50年后的中国陆军。

              • 家园 这比喻也太离谱

                跟日本比的话,当时日本的工业产能只有美国的1/7 ~ 1/10的样子,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

                • 家园 等你能打出日俄战争的表现,再去比日军

                  谢邀,刚才去捡瓶子卖钱了,回复晚了一点,抱歉哈。

                  日本在二战前夕的军事实力,来自三方面:

                  一,日本军事力量当时的静态实力。比如日本海军是世界第三。

                  二,日本已经拥有在亚洲大陆的基地,具有极大的战略纵深和战略弹性。

                  三,日本此前的辉煌战绩。这主要表现在日俄战争。日俄战争中真正的亮点,不是对马海战,而是沈阳会战。日本陆军在军力、国力均不如对面俄军的劣势下,以精神力量和心理战术,完胜俄军。当时俄陆军在士气、装备诸方面,都接近于巅峰,国力已经处于巅峰(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近完工),作为欧洲数得过来的陆军强权,在欧洲人看得懂的大会战中失败,是俄国上下丧失战争意志,谋求和谈的主要因素。

                  其他亚洲军队迄今没有做到过,沈阳会战和对马海战中,黄种人如此痛殴白种人的战绩。当时的日军,与其他列强比较的地位而言,是黄种人历史上至今最强的军队。

                  不要用GDP衡量战争,否则清帝国不会输鸦片战争,法国不会输普法战争。等金灿荣的儿子分配进抢滩第一连,我才会相信那些连50米都游不满的鹰派。

                  通宝推:独草,
                  • 家园 【原创】本大你这个就有失主贴研究武器装备的水准了

                    ---------以下原文---------

                    其他亚洲军队迄今没有做到过,沈阳会战和对马海战中,黄种人如此痛殴白种人的战绩。

                    ----------以下我的浅见-----------

                    成吉思汗(哪怕是上帝之鞭)把白皮打的哭爹喊娘怎么说;

                    朝鲜战场(2对16还是18来着)把白皮揍得鼻青脸肿怎么说。

                    越南战场打的法/美哭着喊着跑路怎么说?

                    况且所谓“黄种人”本身就是毫无科学依据的愚蠢分类。

                    【混个脸熟】

                    【氨基酸浓汤】

                    【本大的武器研究我还是认可的虽然不实用但好歹码字辛苦。不过本大这个帖子的最后一段关于金教授的我实在是不敢苟同也懒得表述自己的观点了。我只想说本大你好好看看我ID后面是不是有一圈圣洁的金色光环】

                  • 家园 ”当时的日军,是黄种人历史上至今最强的军队“。这个我不同意。

                    黄种人历史上最强的军队,远的有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近的有中国人民志愿军。不要只看单场战斗,觉得沈阳会战和对马海战日军用了巨舰大炮,武器跟对方相差无几,就军容浩荡了。这不免落入日本人常犯的毛病,小节细致,大局狭隘,二战日本战败就败在战略失败上,再多的战斗胜利也会于事无补。

                    要我说中国人民志愿军才是近代史上黄种人最强的军队。他们衣衫褴褛,武器简陋,常常食不果腹,但是官兵平等,上下同心,懂得为何而战,聪明英勇,舍身取义,而且对普通人民甚至放下武器的敌人都满怀慈悲。拿一个当时的韩国士兵的回忆录,这是中原来的义师啊。日军被美军打得满地找牙,虽然也造成美军很大伤亡,但瓜岛之后没有一个阵地可以守得住。中国人民志愿军则不同,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运动战到阵地战,上甘岭证明了志愿军可以在对方的优势火力下守住阵地,金城战役则证明志愿军可以打破敌人严密设防的阵地。战略上看,志愿军将16国联军从鸭绿江赶至38线,打出了一个缓冲国,收回东北所有主权,收获苏联156工程,军队全面换装,从此立足世界,成为任何人不可忽略的大棋手。相比打家劫舍,丛林法则的日军,不论是战果上还是道义上,都不可以道里计。

                    通宝推:愣头兔,玉米菜,empire2007,陈王奋起,东海后学,梓童,楚天,anne2607,
                    • 家园 蒙古军队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

                      人类历史上,有天赋异禀的(少人口)小个子民族,一共有三个:

                      一,古罗马的罗马人(雅典人、马其顿人勉强也可以算,但辉煌史太短)

                      二,日不落时代的英格兰人。

                      三,成吉思汗之后400年里的蒙古人。

                      但是,给人类文明史真的留下点东西的,就是罗马人和英格兰人。蒙古人除了掠夺、杀光、强奸,还有什么其他快感吗?

                      外蒙古人今天是这么个族际/国际地位,就是“自作孽,不可活”的报应。他们曾经像天才少年一样盛开,最后却落得北美印第安人的下场,就是天道不爽。

                      其次,当年蒙古人的军事经验,在今天毫无价值,不值得我花费精力熟悉。

                      基于以上两点,我对于你居然膜拜蒙古战史,表示莫名惊诧。当然如果你不是汉人,那可以理解。

                      理解军事,必须先尊重对手,但至少选一个值得尊重的来尊重吧,否则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弄得LOW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