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武训传》的资料拼接1 -- 万年看客

共:💬136 🌺1218 🌵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补充两个: 左宗棠,这算是对中华民族有功吧? -- 补充帖

          文化大革命中,左宗棠的墓被挖开,尸骨被抛得到处都是;罪名: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清官”海瑞,文革的遭遇,姚文元同志已经作了示范。

          • 家园 改开后不批武训了,岳飞不是民族英雄的论调反而流行起来了。。。

            新出的电视剧还在给秦桧洗地。。。

            • 家园 可是在改开前,岳飞不仅不是英雄,而且还是罪人

              在文革中被破坏的岳墓,岳庙是在改开以后才得以重建的。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 家园 压根就没流行。这种谬论怎么可能“流行”。

              倒是在河里,以及某些地方,矮子矮子的侮辱和谩骂邓小平,以及给改革开放鸡蛋里挑骨头,倒是很“流行”。

              • 家园 有关谁才能算民族英雄的讨论可是火了好几年了

                被质疑的也不仅仅是岳飞一人。

                那时候质疑岳飞战绩是岳珂吹嘘的文章在一堆媒体上都能看到,夸秦桧和赵构议和是公忠体国的也一大堆。河里以前就为这事争论过。直到现在还有一堆人质疑郾城大捷,朱仙镇之战都是岳珂虚构的。

                这种全方位解构过去英雄人物的风气还真是改开流行起来的。

                • 家园 如果我没记错这个涉及到历史教科书评价

                  这个可不是虚的讨论的问题了,涉及到官方认定要给下一代讲历史用的,每次台湾省或者日本改历史书都会上新闻,中国人对这个很重视的。

                  我记得俺上中学的时候差不多是思想混乱的时代,俺专门和历史老师讨论过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历史老师也给不出结论。

                  总之岳飞这个案例确实是很难给出结论的。同样地位差不多的卫青霍去病李靖,他们的外族对手都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里了(大概率是混入汉族血脉里了),怎么说都是在理的;岳飞的对手民族女真还有满族后代在,且是前朝当家民族,至今也有相当的影响力。

                  就当时历史来看,岳飞确实是民族英雄,也是爱国英雄,爱国英雄的地位不一定比民族英雄低的。随着历史发展改变也是正常,就像屈原,一般没人说他是民族英雄,而称之爱国英雄。

                  不管什么评价,把道理讲明白就好,岳飞的评价事件不是孤立的,是当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个抓手,是为了借着这个东风行反国家反党的事情,是为其他诸如“民国好”、“共党是黄俄”等神奇结论开路的。

                  通宝推:阴霾信仰,
                  • 家园 这个问题要得出结论不难,讨论历史切忌以今度古

                    现在满人和汉人除了身份证看不出啥区别。岳飞抗金的年代,双方可是货真价实的敌国。岳飞民族英雄的称号没啥好质疑的。

                    我们这些年有关满清的部分搞得乌龙太多了。国姓爷没法黑,郑经就成大反派了。三姓家奴施琅被大幅褒奖,《清荷条约》和迁界禁海被华丽地无视了。

          • 家园 现在,“左派”们是拿批判武训的那一套上纲上线的方式,来批判

            现代的中国人了。。

            比如,它们肆意的谩骂邓小平同志、朱镕基同志等等。任何人,它们都能找出一大堆的缺点,就和当初找武训的缺点,以及我上面找【岳飞】【林则徐】【曹雪芹】等人的缺点一样,都是寻丝觅缝、鸡蛋里挑骨头。

            它们既可鄙,又可怜。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时候了。

          • 家园 主席为什么想了几天几夜才决定批武训

            而且他的批评文章并不令人佩服,武训一个靠行乞下跪助学的人,怎么能有斗争精神?有斗争精神去梁山泊落草了,怎么助学。

            主席反感的是武训“下跪”的精神而不是“助学”的精神,下跪是手段,助学是目的,这里手段和目的的纠缠让主席的笔触道理也显得生硬。

            • 家园 tg从十年土地革命时期就在推广全民教育

              用不着也不需要武训这样的例子来劝学。满清把武训拔高的目的正是为了禁锢民众自由的思维,看看那么多的文字狱和四库全书对大量典籍的删改,武训之路培养出的只会是服从满清统治的奴才。武训行乞求学的同时是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被镇压,拔高武训对后者又该是什么评价?

              通宝推:寒冷未必在冬天,
              • 家园 这样吧,假设武训不是靠行乞下跪

                来办学,而是一个贫穷的小手艺人,靠编草鞋或编草席一点微薄的收入来办学,也被清官方褒扬,这样类似的真实实例历史上并不是没有,靠自己一生辛苦劳作积攒的收入做公益,那么青色水兄这里的批评意见是不是依然成立:没有斗争精神,实际起到维护清廷的作用,关于禁锢自由的思想,武训只是一个下层平民,能做到什么(现在是现场演出连国际歌都被禁了,这个牵涉的辩题更复杂,不多说)~~武训不是洪秀全,也不是毛泽东,这是乱入的历史代入感,这是藐视民众的英雄史观,精英史观,这是求全责备于古人。

                就像我说的,对武训事像的批评只有着力于对统治阶级下跪乞求的方式是不堪的这一点才站的住~~主席是最有骨气,最硬气的人,一生对各种软弱作斗争,对此有非同寻常的敏感。

                • 家园 下面的材料就回答了你

                  [URL=/article/4687709][/URL]

                  有人说武训是受够了不识字的苦,实心实意为群众办教育

                  那我就奇怪了,你知道群众不识字,那么应该怎么办教育?应该办幼儿园、小学这种教识字的学校吧?用当时人的说法,这叫蒙学。

                  幼儿园、小学不办,你专办中学、大学,那么请问在当时能上这种学的人,是那些贫苦穷人的后代呢?还是有钱人的后代呢?

                  其中记忆得最清楚、讲说得最详细的,是堂邑县倪屯村的倪瞻云。他崇拜武训,称赞“义学”,可是他肯说老实话,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不说。他出身于地主家庭,现年八十一岁,在“崇贤义塾”读书达七年之久(一八九○年——一八九六年,即光绪十六年至光绪二十二年),并且是个秀才。这位记忆力很好、精神颇佳的老人,还笑迷迷地对我们说:“武训还做过我的媒人哪!”他告诉我们,“崇贤义塾”在头七年(一八八八年——一八九四年),根本没有蒙班,只有经班。而经班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好户”(地主),其余也是富农或商人,没有一个中农,更不要说贫雇农了。学生中,有一些是跟着老师来念书的秀才。读的是诗、书、易、礼、春秋、左传等书。能够做“满篇”八股文章的人,才有入学的资格。他那一班学生共有五十余人,因为年代太久,他只记得起三十四人。这三十四人当中,就有二十三人进了学(秀才),一人中了举。下面这份经班学生调查表,主要是根据倪瞻云的述说,加上其他一些人的意见列出来的。 根据要能做“满篇”八股文章的才能入学这一点看来,“崇贤义塾”的学生入学资格是很高的。因此,教师的资格也很高,须要进士、举人或拔贡才行。倪瞻云说:崔准、顾仲安、滕绣封等,都是当时极有名望的先生,他们不管到那儿去教书,身边总是跟着一批学生。所谓“数县学生数十百里负笈来学”(刘子舟:义学正武公传),正是跟着老师来的或者慕老师之名而来的程度很高的学生,其中许多已经是秀才。教师的情况,看下表便知: “崇贤义塾”在一八九五年,即在该塾经班开办之后第八年,亦即武训死的前一年,才设立蒙班,四年以后,即一八九八年以后,这种蒙班就废止了。武训及和他合作的地主们对于设立这种程度较低的蒙班是不感兴趣的。武训及其合作者杨树坊之所以在这四年内开办了蒙班,是因为柳林镇上的商人们表示不满,他们的子弟不能上学,武训和杨树坊才勉强办了个蒙班,敷衍他们一下。

                  说武训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有问题么?武训最主要的积累方式 是投靠士绅 放贷三分利息 他穷人出身 会不知道这高利贷对于穷人的压榨多残酷吗。 这才是他伪善的地方。

                  通宝推:盲人摸象,
                  • 家园 你这里贴的和我的问题不搭嘎呀

                    关于你所举例是不是说武训的办学是不是只为富人服务,所据并不完全,虽然这点对解读武训其人很重要,但这不是我们争论的问题。

                    前面我说乱入的历史代入感,求全责备于古人的意思还潜含有以单向度的敌我对立思维的来运作社会的准则,这对正常社会运作是非常危险的,再一个意思是无视普通民众对改进社会不同方向的努力,虽然这在纵向的历史中看来微不足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