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也聊聊游泳的好处 -- 黄序

共:💬47 🌺2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也聊聊游泳的好处

    我小时候,大部分同龄人家庭没有意识培养孩子学游泳。说起来我们那地方在当时看来,硬件条件还算不错。附近的市体育场,一个公园和几个大学都有游泳池。感谢我老爸,早早地把我扔进水里学游泳,算是让我比小伙伴领先一步,连深水区证都考下来了(踩水一分钟,游50米)。不过当时没有什么专业的教练,我是野路子学的蛙泳,直到刚上大学时有机会跟正牌体校毕业的体育老师学了一点自由泳,另外把蛙泳的姿势校正了一下。没有童子功,谈不上游得有多快,但是比周围同学们的平均水平强多了。

    大二的时候,有一天去游泳,正好碰上校队招人。因为事先不知道消息我并没有报名。于是临时问现场的教练能不能试试,教练点头让我游了100自和100蛙,使了吃奶的劲拼命游,最后蛙泳的成绩很接近入队标准,自由泳差得也不多,教练手一挥说跟着练吧。

    于是我成了一名光荣的大学校队队员😁。

    现在想想,实在是当时国内学生普遍游泳水平差,让我逮着个机会。

    校队那次招兵买马是为了备战两年后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一开始我还以为好好练能参加全国比赛了,入队训练后才发现想多了😨。当时队里的主力是那些特招生,都是周围省市专业青年队退下来的,论成绩我们连专业出身的小姐姐都游不过,是绝无可能与之竞争正式参赛机会的。嗯,也许有一点点参加接力的可能性。队里招进我们这些普招生,基本上算是为了装点门面意思一下,让人知道队里还是有一些通过正常高考入校的学生运动员的。

    知道参赛希望渺茫后我们几个普招生并不失望,因为随队训练的好处太多了。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相信逻辑和常理,尚儒,本嘉明,常挨揍,普鲁托,桥上,大眼,
    • 家园 【原创】游泳的好处(续7)

      有了新的爱好,就有动力投入更多精力训练,游泳的次数显著增加了。

      有一天碰到一位华人街坊,才知道他是游泳高手,知道我的情况后邀请我去他所在的master swimming class参加训练。

      我一打听,这个班每十周一期,收费100刀,每周四次训练。听上去相当不错,就去试了一下。

      所谓master swimming class,字面意思大致是游泳大师班,实际上没听起来那么高大上,它就是面向成年游泳爱好者的训练组织,我们这个大师班就租用本地高中的泳池训练。我去一看,参加者有不少四、五十岁大叔大妈,也有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主持训练的是两位盘亮条顺的大美女,这我就有兴趣了,当场报名。

      但跟我想象不同的是,两位美女并不专注于一对一改进班上同学的个人技术,只是每次训练前在白板上列出当天科目,略加解释后就放权了。她们则飞身跃入池中按最高标准完成训练计划,其他人也就照猫画虎跟着练。不过练过几次后发现还是很有收获。

      一般的游泳训练,教练会把泳速接近的队员分入同一泳道。我说过自己擅长矮子里拔将军,遗憾的是这里没矮子,只好乖乖跳进边上最慢的泳道。两人以上的泳道,为了避免迎头相撞,泳者会排着队转圈游,最快的人游在最前面。虽然是慢道,游不好的话也会被队友套圈,不仅尴尬,关键对大家都造成不便,所以必须全力以赴。

      第一次训练后精疲力尽,但好歹跟下来了,我的介绍人挺欣赏,说第一次来能全程跟下来就很不错了。

      因为强度不小,坚持一段时间还是有了显著进步,偶尔向美女教练请教一些技术细节,也还是能得到满意答案的。

      当然,观看其它快速泳道的队友训练也十分过瘾,有些大腹便便的大叔大妈显然童子功深厚,一下水游得飞快,和陆地上的体态判若两人。体型健美的年轻队友自然更令人赏心悦目了。

      有一天大美女突然说她要出差几周,期间由二美女负责训练。

      我们问她要去哪儿happy啊?

      她说:我要随美国代表团去参加里约奥运会。

      矮马!

      原来大美女被选聘为奥运会公开水域10公里游泳项目美国国家队的technical manager,参与负责六名男女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实际上整个游泳项目是统一的集体,这也意味着大美女是同菲尔普斯等名将一起携手出征巴西了。

      一不留神又碰上一位业界牛人!

      大美女回来后我问她感觉如何,她说太爽了。咋个爽法呢?就是她这样的各国代表团正式成员,可以凭ID卡自由出入所有奥运场馆,免费观看所有项目的比赛。

      还真是一份好工作,太爽了!

      不出意料,同班同学里有不少为参加铁三训练的,其他人也经常参加附近的开水比赛。有意思的是这些比赛很多是以Full Ironman的3.8公里游泳长度作为赛道标准的。我参加过几次这样的比赛,几乎总能遇见大师班的队友,也由此领略了这些泳池飞鱼在开水中同样强悍的实力。

      像很多训练组织一样,大师班在疫情期间也不得不中断活动。不久前偶然见到大美女,惊讶地发现她至少涨了2、30磅体重。虽然我的情况也类似(最近又减了不少),但这2、30磅体重长在大美女身上,让原本身材火辣的小姐姐变成了肥胖大妈。

      一番感慨后我们相约明年,希望能早日恢复正常训练,把被林彪四人帮耽误的青春夺回来!🤭

      ~续完~

      通宝推:陈王奋起,大眼,大眼,
      • 家园 俺有一个感觉,不知对不对:美国第一代华人,以生活在芝波利亚

        的生活最为丰富多彩,业余文艺、体育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而且非常专业。

        不知是不是因为芝伯利亚房价相对合理,而大公司总部、高薪工作又不少,所以大家的生活比较安逸。

      • 家园 我觉得练游泳的停下来肯定发胖

        瞧电视上杨文意,林莉她们那大粗胳膊。

        • 家园 应该还是因人而异

          我们家小朋友在米国游了七八年,每年要参加十几次不同级别的比赛和训练营,另外队里还带着小朋友们去看大学的比赛。由此看到过的各个队里的教练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样本。这些人都是当初在不同水平上游得不错的,一旦当了教练以后其实自己也不下水了。我的感觉是胖子的比例比米国一般人群还明显地低。

          • 家园 对,看我贴的那对教练夫妻

            原来是奥运级别的运动员:

            点看全图

            这张照片好像还把女教练照胖了,真人很瘦。

    • 家园 【原创】游泳的好处(续6)

      孩子们逐渐长大,我也人到中年,身心方面或多或少有些危机感,比如说体重到了一个自己也无法容忍的数字,出现了三高现象。

      那就减肥呗,加强运动肯定是我最愿意选择的方式啦。

      虽然也练过其它项目,对上班族来说还是跑步最方便。以前我说过不善长跑,但跑慢点还凑合,反正循序渐进,尽量延长跑步时间呗。两、三个月后效果明显,同事们都看出变化来了,于是有了一些工作话题以外的交流,意外发现不仅周围有很多跑步爱好者,很多人还都有跑马拉松的经历。

      一来二去别人一忽悠,我就入了坑,准备跑马。除了身体方面的改善,还发现人际关系方面的益处。同事中原先有个别不太好相处的刺儿头现在成了跑友,变得很好说话。有时候找他们办事人家会说:”诶,按道理这不好办,但你的面子我得给啊,内什么,今年那啥比赛你报名没?“😁

      正当我认真准备首马时,一同事发来一个群邮,说伙计们,别光傻跑啊,铁人三项不香么?要不要try一try?

      严格来说,Ironman是一个注册商标,参赛者要在规定时间内依次完成3.8公里游泳、180公里自行车和全程马拉松,而且只有World Triathlon Corporation (WTC)组织的赛事才能使用这个商标,另有三项距离均减半的官方赛事称为Half Ironman。其它的比赛只能统称为Triathlon,中文一般译作三项全能。实际上除了北美的同学比较讲究,其他人就铁人、铁三这样随便叫啦。

      三项赛事中一个常见的距离是所谓standard triathlon ,各段分别是1500米游泳、40公里自行车和10公里跑步。这也是奥运会比赛的标准,所以也叫奥运三项赛,简称Oly。现在这个距离的赛事也被注册商标了,按总距离称作5150(总长度51.50公里)。

      我们同事号召参加的是本地一个号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铁三赛事(万人左右参加),其中最长的距离就是Oly。游泳部分就在浩瀚的密歇根湖里进行,而骑车就在为赛事封闭的湖滨大道飞奔啦。😉

      对已经开始跑步训练的人来说,跑10公里距离不算啥,自行车练一练也不难,但游泳对很多人就是一个门槛,首先有个会不会的问题,当然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游泳赛段,速度也有一定要求。

      这就是会游泳的好处之一啦:可以参加三项赛!

      于是我就报名了,由于铁三赛是在盛夏举行的,早于秋天马拉松赛季,无意中这也成了我走出校门后重启运动生涯(😜)的首项赛事。

      三项赛的游泳一般都是在公开水域进行的,江河湖海等等,被称为open water swimming,简称开水😄。

      和室内泳池相比,游开水显然更具挑战,主要是要抵御风浪,应对较低的水温,保持游向,因为没有泳道分隔,这么多人比赛,在水里经常还有和别人贴身肉搏的情况。

      克服这些挑战需要进行技术和心理两方面的准备,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泳姿的选择。

      蛙泳的优势是容易保持游向,但速度就落了下风,总的体力消耗也更大。游开水时碰到风浪的话,游蛙泳也不能保证不呛水,不适应者要进行额外的练习。在三项赛中蛙泳还一个明显劣势是比较耗费腿力,游完蛙泳上岸以后接下来骑车和跑步会更困难。

      综合各种考量,自由泳就成了首选。观察游向的困难,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技巧加以解决。

      至于抵御低温,可以穿上全身或半身的胶衣,它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帮助参赛者在游自由泳时抬升腿部,有利于保持好的水中姿态,也减少打水对腿部的消耗。像我自由泳时基本就不打腿,靠胶衣胶裤的浮力拖着腿游。

      不过如果比赛当天水温高过一定数值时是禁止使用胶衣的,这就得自行加腿啦😅。

      首铁顺利完赛,让我从此多了一个新的爱好。而且因为体验良好,不久后我又先后鼓励两个孩子参加了少年组别的铁三比赛,两人也都顺利完成。不过报名时两人都很兴奋,完赛后一个说太累,一个说这有啥,总之就是没有特别的热情继续参赛。

      对此我也不强求,本来就不打算让他们太早地过多参与长距离耐力比赛,反正老爸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会怎样,由他们去吧。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大眼,
    • 家园 【原创】游泳的好处(续5)

      又过了几年,我们搬家到美国了。

      来后不久偶尔去了本地高中的游泳馆,看到墙上贴的校记录吓了一跳,很多单项成绩都好于当时中国的全国纪录啊!

      后来才弄清楚,这里用来比赛的泳池长度普遍是以码为单位的,而且大多是25码短池,不像国内普遍使用的是50米长池。

      虽然闹了个乌龙,但成绩换算一下仍然非常出色。一个普通高中已经如此了得,让我对这个游泳大国的群众基础有了一个深刻的初步印象。

      那几年的生活重心已经和在校期间大不相同了,像众多来美同胞一样,先后经历找工作,办身份,安家,生娃的琐碎过程,所谓the days are long but the years are short,天天忙忙叨叨,自己去游泳的次数已经很少了。

      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从小各自尝试了五花八门的体育项目,最后姐弟俩共同经历的比较正式的训练就只有游泳一项。

      两人最开始都是在幼儿园初识水性,我不想让他们重复自己小时候野路子习泳走过的弯路,先后把他们都送进正规的游泳班,从初级班开始逐步提高。跟我们小时的情况不同,这里娃们都是从自由泳开始学起,为之后的长期训练打好基础。

      这儿游泳训练班的一大特点就是比赛,比赛,比赛!我以前在大学练了两年都没有参加上一次比赛,而娃们俩礼拜就有一次swimming meet,春天的竞赛季更加频繁。通常比赛会有十来个俱乐部/学校的队伍,几百名泳娃齐聚一堂,时间持续整个周末,场面还是蛮壮观的。

      赛前热身

      北美的青少年竞赛体制非常成熟,除了社区和学校之间的对抗,各个年龄段各单项都有区域和州一级的时间标准,达标的孩子可以去分别参加相应级别的竞赛,优胜者可以进一步参加全国的年龄组赛事,顶尖的高手就可以参加奥运选拔赛了。

      这个训练体系还有一个特点是教练员当中藏龙卧虎,指不定那支队伍里就有世界冠军级的大牛执教。我家孩子所在的俱乐部有两位明星教练,是一对来自俄罗斯的夫妻,两人年轻时曾同时代表前苏联或独联体参加世界大赛,男的是巴塞罗纳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4×200自接力队成员,女的是同届奥运会混合泳接力铜牌得主。

      点看全图

      这对名将夫妻的女儿从小就在这个俱乐部训练,拿过本州冠军,参加过奥运选拔赛,高中毕业后进了游泳强校密歇根大学,多次获得Big 10联盟的冠军。小姑娘虽然没有达到父母当年的世界级水平,在业余选手当中也算高手了。

      说到成绩,我们夫妇和俩孩子都有点佛系。起初的希望就是正经训练一下,掌握所有的泳姿,成绩差不多就行了。

      即使是这样孩子的进步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他们10来岁的时候我已经追不上了。我前一篇提到新加坡的大学生很多人成绩至少相当于咱们国内二级以上运动员,不知不觉中,我自己的娃也达到这个水平了。女儿后来有别的学业侧重点,游到初中毕业就不练了,但她的最强项也够二级了。儿子小时候尝试的运动项目更多,开始正规游泳训练的时间比姐姐晚,训练热情也一般,但后来兴趣上来了,坚持的年头倒更长了。现在进了高中,每年还交替在校队和俱乐部里训练和比赛,100自和100蛙已经过二级线,其中蛙泳已经非常接近一级了。希望他再努一把力,争取毕业前能够达标一级。

      至于说游泳提高自信心,在我娃这一代身上体现得就没那么明显了,在这个训练体系中,同龄的牛娃实在太多了。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传统,每年春天高中竞赛季开始前,游泳队的小伙子们要把头发漂染成金色:

      点看全图

      遗憾的是儿子第一个赛季前刚染好头发,新冠疫情开始了,这一耽误就是一年多。

      现在孩子们又开始训练了,成绩掉了不少,正在慢慢恢复,希望明年有机会完成自己的目标。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陈王奋起,胡一刀,大眼,桥上,
    • 家园 【原创】游泳的好处(续4)

      不久后我去新加坡读研,入学后去看了学校漂亮的游泳池大为赞叹,这洗澡太方便了😁,而且可以一年四季(其实只有一季😜)不间断地下水。

      游过一次就发现,新加坡学生里游泳高手真多,一看就是练家子,随时可见泳姿标准速度飞快的弟弟妹妹,掐表一看更惊讶,很多人至少相当于我们国内的二级运动员水平,不禁大为感慨。

      这让我想起当年曼谷亚运会时,天天晚上听央广的体育新闻关注赛事,大部分新闻都是“本台记者焦君英发自曼谷的消息”。记得有郑达真1米88夺得女子跳高冠军,还有本省代表申毛毛的男子标枪金牌。中国运动员之外印象最深的是新加坡的14岁小姑娘孙宝玲,一人独得两块自由泳金牌。而当届中国代表团的游泳金牌总数,是零😨。

      实际上四年前的德黑兰亚运会中国游泳也是零金,直到82年的新德里,叶润成才为中国摘得亚运首金(100蛙)。

      到新加坡后没过多久在池子里碰到一个帅哥跟我打招呼,就是上篇提到的那个我本科队友的中学校友,来自浙大的小民。

      一聊才知道小民很早就开始游泳训练,大学时也进了校队。那几天他在池子里自我感觉良好地观察来来往往的中国人(估计就是不断鄙视的过程),最后只发现我的蛙泳还稍微有点样子(言下之意我的自由泳麻麻地啦😂)。

      又过了一段时间,有天一个本学院的老师到实验室找我,说学校要办游泳比赛,他是本学院的领队,从小民那里听说我的名字,来问我要不要参赛。

      我一听就说这没戏啊,我们去了还不得让那帮当地学生按在池底摩擦?

      领队说不至于,咱们学校的比赛里研究生和教工是一个组别,不跟那些本科生比。当时新加坡本地学生很少有读研的,我一听倒觉得矮子里拔将军这种事我比较擅长,可以试试。但我知道管院有个老师原来是上海市队练蛙泳的,水平绝对碾压,100蛙轻松领先别人10几米。所以我最好的机会还是接力。

      领队马上问我下班能不能去游泳池练练,我明白他是要亲自考察一下。但当时我玩儿跳水把腰伤了还没好利索,就告诉他当天练恐怕够呛。

      关于那次腰伤,也是很久以前在河里写过一个帖子:

      跳水

      领队说没事,就大概看一下,然后安排一下出场阵容。

      于是就去练,果然游不快,但也够参加接力了,领队就安排我游4X100蛙接力(非奥运项目哈😅)的第一棒,小民也在阵中,另有一50出头的本地王教授游第四棒。

      比赛那天我腰其实好差不多了,第一棒一出发就开足马力狂奔,触壁时领先别队一大截,我们的二、三棒队友稍慢,但也扩大了领先优势,到第四棒管院专业蛙王入水时我们的王教授已经游完半个泳池多了。虽然蛙王拼命追赶,但前面落后太多已无力回天,最终我们赢得了冠军😁!

      矮马,那还是我的游泳运动生涯(😜)里第一次得冠军呢,拿到了一个漂亮的奖杯。

      后来领队跟我说早知道你这么快应该给你再报个单项,虽然肯定赢不了蛙王,还是有希望拿个名次啥的。

      第二年我们又卫冕成功,收获了我的第二座奖杯😜。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北纬42度,桥上,不远攸高,大眼,
    • 家园 游泳的好处 (续3)

      遗憾的是,由于后来国内外的大小气候问题😏,原计划中的大运会没有如期举行,我们别说游接力了,连当啦啦队的机会都没捞着😥。

      不久后我就毕业了,我的大学体育生涯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我有个无锡来的队友,成绩是普招生里最好的。几年后在国外泳池里遇到一位他的中学校友,也是一位游泳好手,下篇接着聊。

      那几年精力旺盛,冬天去游温泉不过瘾,就练了两年冬泳。关于那段经历,很多年前在河里写过一段文字:

      冬泳

      这个帖子里提到靠冬泳的底子还能在低水温的高山湖泊里游泳,就像下面照片里我畅游九寨沟熊猫海的情形,当时自然激起了周围一片惊呼和喝彩,也算一段难得的体验:

      点看全图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大眼,普鲁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