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包干到户与计划生育--纪念毛主席诞辰128周年(三) -- 海中山

共:💬53 🌺178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包干到户与计划生育--纪念毛主席诞辰128周年(三)

    1980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书记座谈会。发布会议纪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若干问题》,标志包干到户在我国的全面实施。

    1980年9月25日, 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的公开信》, 标志着一胎化的开始。

    这两个被定性为基本国策的政策同时出台实施,究竟意欲何为?对中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有什么影响?

    主流的宣传是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生产效率提高了,农民因此而富裕了。事实是什么呢?表面事实中国农民确实是比以前富多了。但中国农民的富有,跟包产到户没有半毛钱关系,甚至说反受其害。原因如下:

    1.包产到户并没有改变土地肥沃与贫瘠的自然属性;2、包产到户没有推动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提高,相反还退化到大量使用2000年前发明的锄头和镢头甚至靠人力来播种和犁地;3、包产到户不仅没有增加和改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比如农田道路建设,水利灌溉设施,基层生产技术人员培训等,相反却严重破坏甚至摧毁了原有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我本人出生于山东丘陵地带。祖辈农民出身。80年单干的时候,我还没有上小学,就已经开始参加劳动了。比如帮老父亲往地里运粪肥。印象中,单干以前,村里有联合收割机,链轨拖拉机等各种农业机械,各生产队都养着不少牛啊,驴啊,马啊等牲畜。县里还有绵延上百公里的引水灌溉的水渠,可以覆盖全县60%以上的土地。村里有扬水站,记得那个发动机贼大,光皮带轮轮子直径就有2米。可以把水扬到10米高的地方。每到灌溉的时候,就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候,因为村里的水渠并不深,水杨上来之后,我们可以在里面玩水。有时候还能捉到鱼。每到农忙的时候,收割用收割机,妇女和孩子们在后面捡漏,不能用机器的,成年男人们就组队用镰刀。犁地就用链轨拖拉机,再不济也用牛和马,人力只是补充。但是单干以后,这些农业机械就都不见了,牲畜也没有了,扬水站也没有了,一切都回到了原始状态:犁地改成了刨地,靠人用最原始的锄头和镢头;水也浇不上了,因为扬水站没人管(凑不齐钱来请人维修和买柴油等),水渠也年久失修慢慢消失啦,又回到了靠老天爷下雨吃饭的原始状态。所以,在土地自然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工具和水利设施都大踏步倒退的情况下,农业劳动生产率怎么可能提高呢? 但历史事实却是包干到户以后农民的收入突然增加了,吃的也好了。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到1978年,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通过“剪刀差”实现工业化所需要的原始资本的积累,不再从农业提取剩余了。根据温铁军先生的说法,建国后到1978年改开,通过“剪刀差”,中国农民和农业,为我国工业化提供了总计7000亿-9000亿元的原始资本。那时候的人均工资水平在20元左右,现在平均工资2000元,同比计算,7000亿元,等同于现在的70万亿,相当于2020年中国GDP的70%。也就是说,40年前的中国农民,把70%的产出贡献给了国家来实现工业化,你说他们怎么可能富有? 完成原始积累后,80年包产到户,国家把这个分配比例倒过来了,农民留70%,国家要30%。你说他们怎么不可能觉得一下子富有了呢?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国工业化的完成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现在农民的致富,你去问一下,90%以上都是外出打工赚来的钱,盖的房子,买的车。靠守着一亩三分地,不仅不可能完成致富,还可能致负。中国工业化是靠农业剪刀差完成原始积累的,剪刀差的成功又是靠集体农业来实现和实施的。所以,中国农民的致富,根子上与包产到户关系不大,只是工业化实现之后的一个自然受益的过程。

    更令人费解的事情是,在包干到户的同时,还实行了严酷的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在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的条件下,在包干到户的条件下,个体农户要想增加收入,提高效率,只能增加劳动力。一方面,包产到户内在的要求农民增加劳动力,另一方面,国家又搞严酷的一胎化政策,死死地限制农民增加劳动力。牵牛扒房,砸人饭碗,强迫结扎。农民怎么活?可以想象这个奇葩政策组合下的农民有多苦,农业发展有多艰难。所以,才有2000年,李昌平上书总理: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 要不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周总理等老一辈几十年来在人民中积攒的人品罩着,说不定农民早就起来反抗了。

    包干到户和一胎化政策组合起来,今天来看,就是在挖我们的国本。应该受到历史的谴责。司马南在一期节目中透漏,80年代的时候,有外国人给我们做好了改革的方案,类似于使苏联解体的社会经济改革方案。但被我们某些跟随毛主席一起革命过的老同志们否了。不知道这个包干到户和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不是这里面的一部分。

    事实证明,老习是一个干实事,有眼光,有谋略的领导人。计划生育,鼓励生3胎了;农村和农业,派驻第一书记下村下乡,把快要散架的农村和农民重新组织起来,这才是固国之根本。就历史功绩而言,老习要远排在稻公之前。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通宝推:hattie,袁大头,阴霾信仰,东方白,审度,李根,
    • 家园 考虑到耕地严重不足,这两项政策就不矛盾了

      中国大部分农村人均耕地很少,农村本来就人口比耕地多,增加劳动力并不能增加农业产出。比如我们那里人均耕地半亩左右,四口之家两亩地,农忙时夫妻两人,田间管理时半个劳动力就够了,再增加劳动力没作用。

      老习鼓励生三胎的目的是给工业提供劳动力和维持养老金系统不崩溃,和农村农业关系不大。

      • 家园 假日兄,请问半亩是水还是水加旱田?

        曾有温州老农到我们那指导种田。据说他们人均只有两三分水田。当然温州内部也各处不同就是了。

        同意你标题,对最后一段保留。

        • 家园 假日兄言简意赅,

          寥寥数语,但全是干货要点。请容我一一汇报,仅供商讨。

          1. 关于中国人多地少的问题,个人认为是个很复杂的事,不是此消彼长这么简单的关系。我才疏学浅,无法给以详细地回答。但陈平先生在《代谢增长论》中有专门的论述,值得一看。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既不是包干到户,也不是计划生育,更不是二者的组合,而是集体所有制或者公有制。

          2. 劳动力增加并不能增加农业产出。这个是不是可以再严谨一些?,比如,是否可以说劳动力增加不必然增加农业产出?如果您是这个意思,那我是认同的,所以,我才对“只有增加劳动力”这个说法前面加上了限定条件,下面是我的原话:“在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的条件下,在包干到户的条件下,个体农户要想增加收入,提高效率,只能增加劳动力”。提高产出的因素很多,但无非是生产工具,水利,肥料,技术和资金,劳动力当然也是因素之一。包干到户,农民不但失去了原有的生产工具和水利设施,还失去了外来的资金和技术的援助(在单干的条件下,农民的个人信用并不被银行认可,农民很难借到钱来发展农业)。在排除了这些外在因素之后,农民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增加收入,不是增加农业产出。下面会讲到。)除了增加劳动力,没有别的选择。

          3. 中国农民要求增加劳动力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提高生产效率。您说的2个劳动力可以照顾2亩地的事情,无论如何都是可以的,偏远山区可能例外。但问题是效率。如温铁军先生所言,中国农民历来就是百业从业者,单纯的从事农业养活不了全家。在农业上花的时间越少,农民就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百业,抓更多的收入,就可以改善生活,实现发展。同样单干的条件下,三个人或者四个人伺候2亩地,肯定效率高过2个人的。还有一个,就是农民的养老问题。80-90年代,国家没有农民养老金制度。单干了,当他老了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农民即便有地,也整不出粮食来,没有粮食他就得饿死。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农户。这些只有女儿的农民,等女儿都出嫁了,自己也老了,种不了地了。迫切需要有个儿子来养活自己。这些人口在农村并不少。按自然生育概率,一对夫妇的孩子情况基本3种:1.全是男孩;2.全是女孩;3.有男有女。所以,只有女儿的人口至少要占三分之一,再加上无儿无女,残疾,和其他情况失去劳动力的人口,这个对增加劳动力有刚需的人口远超三分之一。这么大一个群体的切身利益被忽视了,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怎么能算一个利国利民的基本国策呢?

          至于老习的3胎化是不是为了养老金延续和工业化提供劳动力,这个我真没有思考过。不过就老习的表现和水平来看,所图远非这些。

          • 家园 说说我的看法

            1. 关于中国人多地少的问题。如果从事纯农业,尤其是纯粮食生产的话,耕地面积确实是对劳动力需求得最大制约因素。当年人力劳动还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夫妻两个管5亩水田两季稻是没问题,当然农忙时要相互帮助一下,但是人均耕地没这么多。实际上世界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农业人口占比例都很低,绝对人口也很少。至于陈平给出的集体所有制或公有制的解决办法,如果还是专注于粮食生产,那么和公社时期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如果要把生产队变成类似城里的集体企业甚至全民企业,那么生产机制类似,农村的集体企业在资源和人才方面大大落后,怎么和城里的集体和全民企业竞争?

            我老家温州当年农村发展还是有点特色的,我个人认为他们之所以能起步,很重要一方面是他们灵活,自己跑全国上下跑供销,自己选择特色产品如低压电气,皮鞋,服装,印刷,纽扣等。

            2. 劳动力增加并不能增加农业产出。我的主要意思是农业生产受自然规律约束,产量会到顶。比如我们那里当年的口号是建设吨粮田,就是按当时当地的条件,两季稻总产量一吨,也就是2000斤稻谷顶天了,而实际上早稻800斤,晚稻1000斤就已经是很高产了。这时候不管是增加化肥农药的投入还是增加人力的投入,增产效果都有限,得不偿失。

            至少在我们那里,承包后生产工具和灌溉都没有变落后,拖拉机,抽水机和脱粒机还继续适用,不过有专业户替我们干了而已。而且刚承包那几年,我们那里的农民手里有余粮和余钱,如果投入农业合算的话,并不需要去银行贷款。说实话我们那实话真不需要贷款,因为平均承包地就半亩,所以每户一般不过两三亩水田,而且规定只能种粮食,所以每年的投入只有化肥,农药,柴油,杂交稻种,育秧的塑料薄膜,拖拉机和抽水机手的人工费,并没有什么大的投资。

            3. 中国农民要求增加劳动力主要有2个原因。只有农忙的时候才需要比较多的人手,平时就一两个人就够了。承包后,亲戚之间或要好的家庭之间都会相互帮忙的,比如我家一般都是和我四舅家一起割稻插秧,田间管理大家都各管各的。至于养老问题,公社时期也就给老人分一份口粮,老人为了更多分一点粮食,也还是要干点轻活的,比如我爷爷就给生产队放牛。生产队的赤脚医生是管不了大事的,老人生病了一般不去医院的,绝大部分人在家里去世的。承包后老人也有承包地,一般和儿子的地在一起。说实话不太孝顺的儿子不少,但是饭基本上还是管饱的,菜和衣服可能就难说了。其实养老金的缺失就是大部分农村实行一胎半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还是举我们那里的例子吧,当年我们村1500人口左右,单女儿户一个没有,双女儿户就两户,都是村干部。我的家族好几十户里,就我三伯是四个女儿,其他人都至少一个儿子。

            我是基于德国的养老金现状推测老习鼓励三胎是为了防止养老金系统崩溃。德国也面临人口萎缩的问题,同时德国养老金今达在职工资水平的48%,退休年龄已经提高到67岁了,就这样德国还经常有讨论养老金系统无法维持,要把退休年龄提到70岁或者进一步降低退休金水平。而中国现在不少退休金比在职的工资还高,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工人的话还可以再降低5岁,所以劳动人口下降对维持养老金系统威胁很大,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当然也小不了。

          • 家园 你说得对

            第3点细致的说法你是对的,不过可能真不需要这么严谨。农村劳动力,整体上是过剩,人均一亩半亩地的,增加一个劳动力带来的产出,还不够该劳动力所需的消耗。另一个,当年找人帮工,管饭不要钱,概是互助的原因,同样也是因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农村养老,现在同样是靠孩子,没有孩子,充其量是可以不饿死不冷死,考虑到劳动能力问题,其实生活质量也不高。现在很多地方有乡镇养老院,没儿没女的一般都能安排去,当然质量也就以能吃饱能穿暖为标准。其实也不止农村,哪里都是跟孩子一起和谐生活的老人,生活质量高,无论贫富学识。

            一胎化政策,肯定不是好政策,赞扬一胎化,我不支持。不过我觉得,计生控制人口,当时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现在还有需要,计划生育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一胎化(其实这么说是否合适?),用达雅河友的现点来看,就是水平不够,硬来。

            人口出生数下降,计生政策是否唯一的因素?是否主要因素,我怀疑。要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我就不争论。为什么要理清计生在人口出生率,特别是开放二胎后的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自然是搞清原因才能解决问题,附带的原因则最少有两个:第一个,不要往邪路上走,消耗大量时间和资源,加剧人口生育率下降问题。第二个,简单粗暴的说,就是不想共产党一边做事一边被泼污水,资本家干着断子绝孙事还名利双收。

            所有鼓吹重奖奖房奖车奖钱鼓励生育的,我如果不是当成没经脑子人云亦云的信口开河,那就肯定是当成资本家的狗,绝对不会认为是关心且认真思考过。

            • 家园 虽然不是很懂,但是

              我一般看到 这种“所有。。肯定。。绝对 。。。”的句式都会下意识觉得不靠谱的成分较多。😁我周边几个喜欢给人扣帽子的同事说话时出现这个调调的频率很高。😄

            • 家园 其次你说一句话就够了,反对鼓励生育,不用铺垫那么久。

              其次你说一句话就够了,反对鼓励生育,不用铺垫那么久。反正最后都是“但是”鼓励生育更危险,其他危险算个啥。与之相应的,还有 一胎情有可原。总之,潜台词还是人口要少。

              其实,有些事情说的多了,铺垫再多,内涵是藏不住的。以后可以不要这么啰嗦,直接上干货就可以了,

              我在各论坛谈人口很久了,根据经验,最近几年还在人口议题上,明显问题还要打滚的,比如人口断崖了还喊马尔萨斯、还需长期观察的,一般是屁股问题,比如少民、环保之类的。

        • 家园 半亩水田

          温州内部也有区别。我们是平原地带,绝大部分田是水田,只有江边的是旱地。山区情况就不同了,旱地多,水田少。我们家当时两个大人,两个小孩,1.8亩水田。

    • 家园 鄂西北农村,一样一样的

      我们那儿就着山坡修的很高的抽水站,后来成了我儿时放牛的去处,还被人做成南瓜墩子,种南瓜。

      村子里中的杉树,我幼时就被村里的大人和小孩撅根回家,砍成柴火回家烧了。

    • 家园 你这个认定,首先就错了

      1980年9月25日, 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的公开信》, 标志着一胎化的开始。

      ---------------------------------------------------

      1980年,中国的总人口中,只有20%是城镇户口,而80% 是农村户口。 (1981年底,中国人口达到十亿整数大关。)

      中国的农村,什么时候经历过“一胎化”?

      在20% 的人口中实行一胎化,怎么成了整个国家的“一胎化”?

      幸亏当初搞了计划生育,少生了几亿人。要不现在的中国,内卷到什么程度,简直不敢想象。

      • 家园 你是来接受教育的还是来找训的?

        中国农村从来没有实行一胎化?你肯定是跟我生活的不是同一个中国。要不你到我所在的中国的农村走一走,喊一声:中国农村从来没有实行一胎化。试试你能活着出来不?

        多亏了计划生育少生了几亿人,减缓了内卷?你怎么证明内卷就是因为人口多?不是因为二次分配问题?不是因为资本无序扩张问题?不是因为新技术的市场转化问题?内卷了就要别人去死,你愿意做第一个去死的吗?如果你不愿意,凭什么别人就应该去死?他娘的这是什么王八蛋逻辑!?

        通宝推:newbird,东方白,
        • 家园 你这才是强盗逻辑! 中国农村什么时候搞过一胎化?

          你是中国人么?

          你自己去做个调查,看看中国现在的80后、90后中,那些农村出生的,有几个是独生子女?

          中国真要是搞过一胎化,那倒是真的好。可惜没有搞过。

          还有啊,不搞包产到户,难道继续实行人民公社制度?你看现在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在搞人民公社制度或者集体农庄制度?

          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如果能玩的下去,为什么不继续? 不就是搞不下去了嘛,所以,苏联等社会主义集团才垮了的嘛

          就好比恢复高考一样。

          如果不恢复高考,难道继续实行推荐上大学吗?

          所以,很多事情,反过来想一下,就明白了。

          如果不恢复高考,难道继续实行推荐上大学?

          如果不搞包产到户,难道继续搞人民公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