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牛郎织女 -- 流江河

共:💬34 🌺8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搜网上,发现一个帖子

      明明是织女被迫嫁牛郎,怎么就成了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

      这篇文章非常全面,看来我写的这篇文章是多余的。根据澎湃这篇文章,改变牛郎织女形象的始作俑者叶圣陶。很不喜欢这种改编。

      明明是织女被迫嫁牛郎,怎么就成了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

      澎湃新闻 08-28 16:39

      牛郎织女传说如今成为我们所熟知的爱情传说,与西方情人节的营销,以及长期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有关。从故事的起源和民间传说来看,牛郎织女传说不是正面恩爱故事的典范。

      从故事的起源和民间传说来看,牛郎织女传说不是正面恩爱故事的典范。只是在西方情人节影响下,很多人因为“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情节,便称七夕为中国古代的情人节。牛郎织女传说如今成为我们所熟知的爱情传说,与长期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有一定关系。

      特种邮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上古起源:牛郎织女都是负面形象

      囿于科学技术的极不发达,在古人心目中,天是至高无上的,星辰是具人格化的。茫茫宇宙中的星象也成为具有人格意识的神,被膜拜和信仰。织女星一直被人格化为“白富美”的形象。《史记·天官书》:“ 织女,天女孙也。”《后汉书·天文志》:“织女,天子真女。”与织女星隔银河相望的三星称为河鼓星。河鼓三星排成一条直线,中间一颗异常明亮,整个形象仿佛牛郎担着一儿一女,因此民间也称为扁担星,更似牵牛。因而后来多被等同于牵牛,如《尔雅·释天》道: “北极谓之北辰,何鼓谓之牵牛。”

      星象图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有关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诗经.小雅.大东》里说:“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中出现了有关织女、牵牛星宿的记载,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萌芽和胚胎。诗中的“织女”“牵牛”形象颇为负面:织女不织布、牵牛不驾车,强调牵牛与织女的徒有虚名,从而讽剌西周贵族不劳而获的行径。

      牛女传说在汉代与七夕关系的进一步明确,与汉武帝的提倡有着必然的联系。汉武帝时期,为训练水军,在长安斗门一带,开凿昆明池。池两岸分别塑牛郎像、织女像,昆明池用以象征天河。班固《西都赋》“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东汉时期,两星进一步人格化,并且有了织女婚姻不幸的情节。汉朝《古诗十九首》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到了南朝梁武帝之时,殷芸《小说》里写下了牛郎织女传说的第一个完整版本,“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故事交代了两人的婚姻悲剧,一年一度相会也成了坚贞爱情的典范。

      然而从出土的湖北《云梦秦简》文字数据来看,神话传说中牛郎与天帝之女织女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其最初原型是牛郎多次抛弃织女的婚姻悲剧。“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与后世传说不同的是,他们夫妻分离不是外力干涉,而是男方变心所致。人们抬头看星空,两颗明亮的星辰分别在天河的两侧闪烁,就想象这两颗星宿可能是一对夫妻,丈夫抛弃了妻子,妻子在天河的一边深情脉脉地看着对面的“负心人”。天上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分离为何会成为人间男女婚姻悲剧的象征呢?翻看《诗经》,就会发现有些反映男权社会中由于男子变心抛弃妻子的社会悲剧,如《邺风·谷风》“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将安将乐,弃予如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民间传说: 织女嫁牛郎多为无奈之举

      两汉确立了“牛郎织女”神话雏形,并经由魏晋文人的渲染,牛郎织女神话广泛流传于民间,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人心。魏晋南北朝以来,门第制度更加严苛,牛郎织女的故事也融入了这些元素。

      相当部分版本中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合并非大部分人如今所知的真心相爱,牛郎之所以能跨越门第,娶到“白富美”织女,是在老牛的指引下窃取仙衣所致,织女婚后大多是想方设法拿回仙衣逃离人间。陈泳超主编的《中国牛郎织女传说·民间文学卷》里有18篇便是如此。

      建国前牛郎织女传说的各类版本

      《中国牛郎织女传说》

      这些故事在描述织女嫁给牛郎时,往往使用了“只好”“逼”之类的词汇,如石家庄地区流传的《傻牛郎和织女》中表达得最为清楚,“傻牛郎气急了,说织女不疼骨肉,绝情绝义。织女更是大骂傻牛郎:‘你不是东西!谁叫你抢走俺的衣服,逼俺成亲!你害了俺,也害了一对儿女,这都是你的罪过!’”可见织女与牛郎的结合是出于无奈,是在织女被偷了仙衣无法回天,加之又被牛郎看到了身体的情况下,不得不留在人间嫁给牛郎。他们本来就缺乏两厢情愿的感情基础,这为织女后来逃回天上、两人婚姻破裂埋下了隐患。

      特种邮票《牛郎织女——盗衣结缘》

      很多故事里还有一个情节值得关注,即牛郎“藏衣防妻”的情节。这恰恰证明了,织女对牛郎无爱情可言,她和牛郎结婚生子是迫于无奈——仙衣被藏。《中国牛郎织女传说·民间文学卷》有20篇包含 “藏衣防妻”的情节。牛郎对织女的态度还甚于防盗,他是出于主动,或是听从老牛的指使,把织女的仙衣藏在隐秘的地方以防止她逃跑。牛郎“藏衣防妻”在先,成为织女抛夫弃子逃回天上的一个重要前提。如吉林盘石的《鹊桥相会》中“牛郎背着织女,把她穿的长袖衫埋在门旁的石头底下”。这种防备甚至持续到婚后的每日生活之中。石家庄的 《牛郎与织女》里,牛郎“黑天白日地守着织女,总怕她跑回天上”。

      众多版本中的藏衣防妻情节

      从现有文献来看,最早有关拔簪划成河的文献记载,也是织女所划。宋代龚明之《中吴记闻》:“昆山县东,地名黄姑。父老相传,尝有织女,牵牛星降于此地。织女以金篦划河水,河水涌溢,牵牛因不得渡。”

      特种邮票《牛郎织女——担子追妻》

      现今版本: 追求自由爱情是改造后的主题

      牛郎织女故事形象转变,实际上是民族情感对神话传说不断进行改造的结果,不断的地加入时代的元素。从古到今,一直如此。我们目前熟悉的版本,更多是建国后《天河配》这类戏曲被改造的后果,确立了劳动、爱情、反封建的主题思想。牛郎成了劳动人民形象的代表,织女成为了追求自由爱情的代表,而王母成了封建家长的代表。

      牛郎织女传说如今成为我们所熟知的爱情传说,与其长期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有一定关系。《牛郎织女》最早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是在1955年,由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的叶圣陶先生根据民间传说亲自改编而成的。改编后的牛郎织女传说从结构上依然保留原有的天鹅处女、仙女凡夫、两兄弟型故事形式,但在思想上则作了很大改动。最重要的改变在于把牛郎和织女两人的负面形象给消除了,更多突出了旧礼教、旧制度对青年男女的迫害。故事隐含了封建家长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有情人的迫害,封建等级制(仙凡有别)和宗法制度(长幼有序)对牛郎的迫害。

      这些保留和改编都体现在了内容上。保留的情节,有兄嫂对牛郎的迫害,“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还衣情节则是改变故事性质的重要一环,牛郎不但没有把衣服藏起不还;当牛郎听到织女问衣裳哪去了时,还主动把纱衣还给他,“牛郎听到这儿,从树林里走出来,双手托着纱衣,说:‘姑娘,别着急,你的衣裳在这儿’”……牛郎听完织女的话,就说:‘姑娘,既然天上没甚麼好,你就不用回去了。你能干活,我也能干活,咱们两个结了婚,一块儿在人间过一辈子吧。’织女想了想,说:‘你说得很对,咱们结婚,一块儿过日子吧。’”此种情形下,织女是主动留下来,属于两人有感情基础。至于此版本的王母,则完全是一个恶毒老太太的形象,“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妈妈走,就跑过来拉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地一推,孩子倒在地上。”

      连环画里牛郎、织女、王母的形象

      建国前民众大多通过口传方式了解、传承牛郎织女传说,因此版本主旨不一。当今民众大多通过书面文本了解牛郎织女传说,大多是以语文课本中叶圣陶改编的牛郎织女传说为底本,这是影响建国后民众对牛郎织女传说认知的重要因素。叶圣陶的改编本能够被大众接受,符合建国后废除旧礼教,追求平等,特别是追求自由爱情的社会需求,也满足了民众长期以来内心潜藏的仙女凡夫梦。

      时至今日,移风易俗,像七夕“乞巧”这类和古代女红有着密切关系的习俗失去了原有土壤;而经美化后的牛郎织女相会的神话故事还在广为流传。这些使现代人产生了错误的判断——七夕是古代的情人节。 如今的七夕节,商家借机搞促销,媒体也不惜版面争相报道;另一方面,婚介机构趁机搞联谊,就连地方妇团组织也加入了联谊做媒的队伍,唯恐人后。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形,都源于不知七夕原本风俗以及牛郎织女故事原貌而造成的。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在西方情人节影响下,当代商业所导致的一系列现象。君不见,就连西方的平安夜、耶诞节也被中国商人包装成了男女相会的日子么。

      参考文献:

      周玉娴:《元明清时期牛郎织女文学的传承与嬗变》,《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3月

      李超:《织女形象另探——关于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织女负面形象》,《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8月

      漆凌云:《性别冲突与话语权力——论建国前后牛郎织女传说的嬗变》,《民俗研究》2014年第5期

      • 家园 不如你写的

        意识形态过于明显。

        秦简的解读其实有不同意见的,和我类似的引用也没强调源流和社会问题。这篇文章试图将牛郎织女的意涵写成某种自古以来,用的是所谓形态学方法,不可取。何况裁剪的非常厉害。

        决定故事的从来不是故事的样子,而是人们的想法。何况同样的形态也会有完全不同的内涵。这就是为什么中古是爱情故事,近古是恐怖故事。也要考虑到这种故事是给谁听的,中古以降主要将给孩子听,自然会有这种转变。

        不管是民间故事,还是科学技术,现在都太过流行这种不加分辨的源流考,完全忽视了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

        通宝推:流江河,
        • 家园 叶圣陶改编的问题

          1955年,叶圣陶根据当时的政治局势,把牛郎拐骗强迫织女的故事改编(美化)后放在语文教材里,形成现在大家广为熟悉的版本。这种改编有很大的误导作用:除了“捡、拿不算偷”之外,可能也助长了拐骗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麻痹了老百姓——对拐卖妇女行为的默许。

          • 家园 跳跃太大

            首先,牛郎骗织女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本质?(故事的本质?)

            其次,捡、拿不算偷,文本到实际的过程?(文本=实践?)

            再者,儿童时期的认识,和成年是一回事?(认识不变?)

            最后,拐骗妇女儿童,和捡拿是一个级别?(人=物?)

            我觉得这是荒谬的,这比文化决定论还过分。

            其实现实中有一个论题可以大致对应,那就是破窗效应。不管是这个理论的对象,还是这个理论本身。然而破窗效应的局限,也可以使这个论题不成立。即,该理论更多适用于危害性较轻的行为,而非性质恶劣的犯罪。

            通宝推:流江河,
            • 家园 再请教一下你提到的这个“破窗效应”

              有时间能稍微张开一下吗?谢谢!

              其实现实中有一个论题可以大致对应,那就是破窗效应。不管是这个理论的对象,还是这个理论本身。然而破窗效应的局限,也可以使这个论题不成立。即,该理论更多适用于危害性较轻的行为,而非性质恶劣的犯罪。

              • 家园 简单地说

                破窗效应,百度一下就有。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百度百科

                  

                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问题在于这个理论本身有局限。不用研究也知道,不良现象太过宽泛、实验环境相对特殊、未考虑价值约束和行为监督。结果上很容易理解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此为基础的科普、作品已经有很多了。在大众传播中都快成为真理了。(其他心理学、犯罪学实验也是如此)

                但是稍微一搜就有这样的研究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们对熟知的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s theory)的了解并不全面,该理论更多地适用于解释和预防危害性较轻的违法违规行为,而非性质恶劣的犯罪。

                  破窗理论于1982年由美国犯罪学家乔治·凯林(George Kelling)和美国政治学家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提出,大意是如果社会环境中危害公共秩序的行为被放任不理,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破窗理论在社会科学界和公共领域的影响力很大,还曾被作为美国纽约市、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等地犯罪防治政策改革的依据之一。

                  然而,据介绍,证实破窗理论确凿有效的科学证据并不充分,相关的争议也不少。此次,德国曼海姆大学(Universit Mannheim)社会学系助理教授托拜厄斯·沃尔布林(Tobias Wolbring)与德国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 München)社会学系研究人员马克·科什尼格(Marc Keuschnigg)在德国慕尼黑市进行了一系列现场实验,进一步考察了破窗理论的可靠性。

                  沃尔布林和科什尼格在被观察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一的对照组中,两人将一些传单夹在停于某学校的两栋学生宿舍楼楼下的自行车把上,然后观察有多少传单会被随意扔在地上而不是扔进垃圾桶(乱扔垃圾就是一种伤害性相对低的违规行为);这两栋宿舍楼的区别在于其住户的社会凝聚力(social cohesion)水平不同。在实验组中,两人不仅在车把上夹了传单,还在其附近扔了垃圾,然后观察这个信号会如何诱使学生越发放肆地随手乱丢传单。结果显示,在不良信号刺激下更加大胆地乱扔传单的做法明显多见于住在社会凝聚力较强的宿舍楼的学生。

                  另一个实验涉及的是实实在在的犯罪行为。研究人员将贴足邮资、写有回邮地址的信封放在公共邮箱前,由于信封内装有5欧元纸币且从外部就可看到,很有可能会被路过的人顺手牵羊。在这项实验的实验组中,起诱导信号作用的是一辆停在公共邮箱旁边、严重破损的自行车。不出所料,破自行车的出现促使更多的路人将信封占为己有。然而,当研究人员将5欧元换为100欧元后,破自行车的刺激作用消失了,沃尔布林表示,当“诱惑物”的价值较高时,易诱发犯罪的环境线索就会失效。——德研究人员实验发现破窗理论存在局限性

                还有一些类似的研究,没影响外部犯罪,反而影响个人心理。

                  

                  研究人员发现,周边建筑无人维护看管并不会导致当地居民的犯罪率升高。他们在论文中写道,“缺少一致的证据,表明这种混乱会令社区居民更具攻击性……”。社区的破败迹象也不会阻止人们出去锻炼身体,更不会使人们更乐于从事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

                  然而,研究人员确实发现,“破窗建筑”与周边住户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联系。他们发现,如果街区上有较多涂鸦,存在废弃建筑物,住户的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使他们更容易滥用药物和酒精。

                可以证明之前的推想是合理的。

                我们可以看到,破窗效应实际上有很多制约条件,最关键的是发生问题的地点(布朗克斯区)其次是行为主体的价值判断(认为可以如此,并且缺乏监管)。但是日常理解中却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

                不管是作为对象的不良行为,还是诱使、助长了犯罪,都可以对应「改编故事助长了拐骗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

                比如拐骗和捡拿不是一个级别,可以对应「价值较高时,易诱发犯罪的环境线索就会失效」。两者的核心其实就是有没有价值(应然)约束,因为环境和行为都预设了相应的价值。

                我们在说破窗效应或者文本影响的时候,说的其实是(从结果出发的)这样一个常识。但是在说理论或者现实的时候,都要加上各种前提条件。进而,两者其实不是一回事。

                总的来说,得出结论的方法、过程和结论一样重要。而决定过程的主要是价值,比如时空的,物品的,还有人的。缺乏监管的高犯罪地区,可以偷盗的财物,人判断可以如此行动。最终导致了这样一个事实。而不是简单的破窗效应或者说文本影响。(或者只是相关性,而非因果)

                难听点说,去犯罪高发区证实会有犯罪,那不是废话吗。结果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是典型的为了证明而证明。

                通宝推:流江河,
                • 家园 谢谢解惑!

                  我大概明白了,让我好好消化一下,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再向您请教。

            • 家园 叶圣陶改编后的两个问题

              可能是我上面没有说清楚,这里在具体说一下:

              (1)弱化犯罪行为:把偷衣服改为“捡、拿”衣服,跟孔乙己的“窃书不算偷书”是一样的,弱化犯罪行为。

              (2)美化犯罪行为:把牛郎强迫织女下嫁美化为两人追求婚姻幸福生活。

              但是稍一分析,叶圣陶的弱化和美化都是弄巧成拙。第一,弱化犯罪行为是教唆大家随意“捡、拿”他人财物,相信大家在社会上、生活中已经见闻过很多。第二,美化犯罪行为既助长了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也麻痹了老百姓——对拐卖妇女行为的默许。

              • 家园 这个理解需要很多预设

                我没看叶圣陶的原文,先模糊说一下。

                是否属于偷,一般来说有主观意愿和客观结果两种讨论,你说的是客观结果,不是主观意愿。而且,人家说的捡、拿可能只是简单的动词描述,并没有价值上的意涵。比如我在马路边,捡了一百元,算不算偷?所以问题在于之后如何。单纯从这两个字或者牛郎织女的情境是无法得出偷这个结论的。偷必然预设了牛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但依然继续,不管是事前还是事后。所以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去说,现在的结论,反而更像是普遍主义、抽离语境的结果。

                织女下嫁其实就是前文所说的问题。你必须首先规定了牛郎织女神话的本质,才能够得出这个结论。但是如果详细考证源流,会发现所有民间故事都不存在所谓本质。只存在讲述者的意愿,反映了社会与思想的变化。或者说,所谓改编,是基于原作本来就有问题的基础上。尽管清末民国时期的牛郎织女传说是这样,比如我贴的那些材料。但是稍加考察就知道原本没有衣服这个成分,或者衣服并不重要。关键是想要表达怎样的意愿。

                简单说,就是以上论点都必须有一个基本坐标才能够得出结论,而事实上,这个坐标并不存在。前者,从文本到实践,中间的过程极多,何况这里有具体情境,还有家长和教师。后者,为什么不能说是恢复本来面目呢?毕竟牛郎行为变成刻意是非常晚的事情。

                当然,我们可以建构出一个理想情况,让这个说法实现。但考虑到中间所经历的概念和情景变动,我认为这个概率是极低的,可以忽略不计。这和类似的一些,比如所谓游戏祸害青少年是完全不同的。

                我对民间故事的观点,之前大概说过,放到这里就是,其实不是牛郎流氓化,而是流氓选择了牛郎。故事是被选择的,用来表达的质料,不是本质。

                通宝推:流江河,
                • 家园 从文本角度看,苏教版比叶圣陶版成功,但都不足取。

                  谢谢你提供的专业意见。我下面简单回复一下。网上又找到一个苏版教材的内容,见文后的连接。

                  讨论前也做一些假设。我们姑且假设牛郎是一个心理、精神、智商都正常的普通人,不是因为智障而被哥嫂嫌弃的。对正常人来说,去拿一个明知不属于自己的衣物的行为,说他知道自己是在偷,应该不会有问题吧。这跟在马路上捡无主的钱是两回事。

                  对于你接下来说的,我完全同意,并做适当总结补充如下:

                  牛郎织女最早在古书中的传说很简单,“织女下凡洗澡”、“牛郎盗衣”等情节是后来为了迎合观众/听众/读者及反应社会和思想的变化而添加的。改编脱离古书添加的这些新东西,正如你所说,没有一个基本坐标。

                  具体回到文本角度,叶圣陶的改编是失败的,不如苏教版教材的改编成功,但二者都不足取,应该从语文教材里去掉。下面简单说说。

                  首先,两个版本比较如下(粗体字是我根据场景添加强调的):

                  叶圣陶版:织女等人在湖里洗澡 --> 牛郎看他们洗澡并偷衣 --> (未穿衣服的)织女找衣服 --> 牛郎拿出衣服交给(未穿衣服的)织女 --> 织女穿上衣服 --> 牛郎织女交谈 --> 发现彼此是苦命人 --> 决定结婚一起过日子。

                  苏教版:牛郎在树林里远远看见织女等人(穿着衣服)在湖边嬉戏(不是在水里洗澡) --> 织女(不知为何)走进树林 --> 牛郎织女在树林相识、交谈 --> 织女同情牛郎,做了他的妻子。

                  不考虑之前的其他版本,仅从文本角度看,叶版比苏版多了少儿不宜的内容,三观不正:偷窥女人洗澡,趁织女洗澡时偷她的衣服。读者不难想象,在礼教大防的社会,一个没有穿衣服的女人被男人看见,并接触(当面奉还衣服),然后这个女人嫁给了那个男人,这个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道德名誉的胁迫?换成叶圣陶自己的女儿舍身处地想一下:叶圣陶女儿在湖里洗澡,陌生男子过来围观,并偷走衣服。之后,叶女上岸后找衣服,男子把衣服拿出来交给叶女,叶女穿上衣服,然后两人一番交谈,叶女嫁给了陌生男子。

                  其次,牛郎织女故事应该从教材中去掉。

                  解放初,叶圣陶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亲自改编牛郎织女的故事后纳入人教版语文教材,这是为了当时政治需要,属于时代特色,虽不提倡,但可以理解。但是到现在这个新时代,叶版这种三观明显不正的故事,应该从教材中去掉。

                  苏教版虽然比叶版改编得好,但跟叶版一样,都不足取。因为牛郎织女是旧社会男子的“仙妻妄想”,是糟粕,不应该放在教材里面。即使放在教材里,也应该批判指出这种落后思想,但这一样以来就把教材搞复杂了,可能会让心智还在发育小学生很困惑,所以还是去掉的好。

                  附: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牛郎织女

                  苏版全文如下:

                  [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课文]

                  [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课文]

                            13 牛 郎 织 女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他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牛郎。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

                    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忽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来是老牛在讲话。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第二天黄昏,牛郎翻过右边那座山,来到湖边的树林里。忽然,远处传来轻盈的欢笑声,牛郎循着笑声望去,只见湖边有几个姑娘正在嬉戏。过了一会儿,其中的一个离开伙伴,向树林走来。这姑娘是谁呢?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这天下午,王母娘娘多喝了几杯美酒,靠在宝座上睡着了。织女和众仙女见机会难得,便一起飞到了人间。

                    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

                    再说天上,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的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忽然,他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便赶紧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两只竹筐里,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了起来。他越飞越快,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每逢这一天,喜鹊也似乎少了许多,据说他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

                  [语文S版第七册课文]

                  32 * 牛 郎 织 女

                                (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还没亮,就赶他上山放牛。他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牛郎。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夏天天气热,他把老牛牵到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他就让老牛在山坡上晒太阳。平时,他总是把老牛的身子刷得干干净净,牛棚里也收拾得清清爽爽。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目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他的手呢。

                    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嫂与他分家,只给了他这头老牛。他上山放牛,有时心里闷得慌,便随□哼几支小曲儿。 其实没人听他的,唯独老牛侧着耳朵,好像听得很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其实也没人听他的,唯独老牛咧开了嘴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了他的心事。

                    一天晚上,他走进牛棚,忽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来是老牛在说话。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第二天黄昏,牛郎翻过右边那座山,来到湖边的树林里。忽然,远处传来轻盈的欢笑声。牛郎循着笑声望去,只见湖边有几个姑娘正在嬉戏。过了一会,其中的一个离开伙伴,向树林走来。这姑娘是谁呢?原来她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这天下午,王母娘娘多喝了几杯美酒,在宝座上睡着了。织女和众仙女见机会难得,便一起飞到了人间。

                    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交谈中,牛郎知道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时候不早了,仙女们要回到天宫去了。她们在树林里找到织女。听说织女要留在人间,姐妹们都很佩服她的勇气。她们对牛郎织女说了很多祝福的话,便挥泪告别,飞回天宫去了。

                    织女跟牛郎一起来到牛棚。老牛在一旁见了,眉开眼笑的,仿佛在说:“牛郎,牛郎,好心有好报哇!”

                                 (二)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织女不仅美丽贤惠,而且心灵手巧。她织出的绸缎色彩绚丽,格外耀眼,周围的姑娘们都来跟她学习纺纱织锦。有时候,织女也去帮助牛郎干些农活。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有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讲些天上的故事。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织女并不喜欢。她喜欢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喜欢逗孩子们玩儿,喜欢看门前的溪水活泼地流过去,还喜欢听风儿轻轻地吹过树林。可是织女有时候也发愁,愁什么呢?她是怕外祖母来找他。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就要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牛郎按照老牛的嘱咐,忍着悲痛剥下了老牛的皮藏起来。夫妻俩痛哭一场,把老牛的尸骨埋在附近的山坡上。

                    再说天上,仙女们溜到人间的事到底还是让王母娘娘知道了,尤其是得知织女下嫁人间,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地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忽然,他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便赶紧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两个竹筐里,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了起来。他越飞越快,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了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

                    从此,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以后,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会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据说,这一天地上的喜鹊也确实少了许多,因为它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

                  • 家园 你的思路是从成人出发的

                    孩子是不会有那么多思考的,没有文本描述就不会有相关的情境。比没穿衣服,要怎么交给她呢?有无数种可能,一般来说最常见的是等人家入水,放过去,然后再离开。过分一点,就是入水,手递过去,但是扭头不看,交到手上在离开。无论哪种,没有预先对这种情境的了解是无法得出结论的。孩子们的经验一般是自己洗澡时候的情形,恰好是这两种最常见的。

                    不止牛郎织女,所有文本都有这种问题,所以关键在于正确引导,也就是给予正确理解这个文本的价值和相关事实。价值尤为重要。因为通过价值会自己推导得出符合价值的形式。

                    比如牛郎不是流氓的话,那么孩子肯定会开动脑筋让没有描述的部分,变成尽力符合这种价值的形象。比如要尊重女方的,给衣服肯定不会亲手,更不会去看的。甚至就算是动机不纯,为了达成目的,表现出好,也会这样做的。要如何明确事实呢?

                    而我们在讨论文本问题的时候,已经预设了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并且用坏的可能来对比好的可能决定是否有问题。所以是不可能有结论的。这是我反对形态学研究的原因之一,因为那就成了寻章摘句的文字游戏了,假定(词语的)唯一理解,忘记了故事从来就不可能是唯一的理解。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那篇文章比起你差多了,因为理解的核心并不是事实,而是先验设置的一个价值,没有这个价值,你是不会这样理解的。因为原文本并没有充分的内容得出理解,至少近古之前的版本如此。

                    如此这般极易忽略故事的思想背景,因为那是作为时代常识而不用表现在文本里的。我们都知道,在传播的时候,一定伴随着疑问和解答。所以理解的关键不在文本,而在于接受时的整体环境。但是我们现在只有文本,没有这些(仍有端倪,比如解释为缘分的)。而在老师那里,有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案,是有具体规定的。

                    一旦有了先验的价值,比如牛郎是好人,就会把好贯穿到牛郎行为的所有环节,即便是偷拿衣服,也会变成缘分注定,遵循天命,你说的问题从一开始就不会存在。

                    甚至可以换个角度,为什么织女会同意呢?识人不清,暧昧不明?是因为必须信守承诺?这种承诺有必要遵守吗?还是牛郎看上去值得她接受?不离开是婚后生活幸福,还是牛郎逼迫?又或者因为孩子?为了孩子甘愿放弃自由?

                    理由是无穷无尽的,情况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根本还是一开始的价值。现在多数分析基本都不考虑价值问题了,只看所谓事实,不再坚持事实与价值的二分,结果是必然的。因为没想过价值才是理解的关键,这也是一个事实。

                    通宝推:流江河,
    • 家园 近古的版本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点看全图

      ① 12篇传说文本的出处为:

      1.《牛郎和织女》,黄问白:《小朋友传说》(下册),上海北新书局,1931 年,第39-42页。

      2.《牛郎织女三》,郑辜生:《中国民间传说》,上海华通书局,1933年。

      3.《牵牛与织女》,常任侠:《民俗艺术考古论集》,正中书局,1943年,第59-65页。

      4.《牵牛郎》,王统照:《山东民间故事》,上海儿童书局,1948年,第54-65页。

      5.《牵牛郎和织女 》,露星记录:《山东民间传说第一集》,山东省民众教育馆出版,1933年,第19-23页。

      6.《7则牛郎织女传说》,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90-594页。

      8.《天河岸》,陈泳超:《中国牛郎织女传说·民间文学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5-246页。

      9.《牛郎》,陈泳超:《中国牛郎织女传说·民间文学卷》,第135-136页。

      10.《牛郎织女》,《民间故事新集》,上海大方书局,1948年,第18-23页。

      11.《牛郎和织女》,《民间故事》,上海春明书店,1947年,第1-7页。

      12.《牛郎织女的来历》,袁世硕、严蓉仙:《冯沅君创作译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88-190页。

      可以充分反映出神话或者说民间故事的实质。

      以前研究过一点,也没什么结论,大概是

      日期上的七夕最早是祭月,故事上的七夕源自汉水女神。星星成型较早,但人格化成型文本最早见于东汉。而东汉的故事里面也还没有藏衣服的成分,只是因为懒癌发作被罚夫妻分离……后来的几种,比如羽衣型、两兄弟型,都是比较晚的事情。清末民国甚至演变成为了逃离牛郎才划天河……应该说主要是社会现实与愿望的综合。

      睡虎地秦简《日书》中就有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 娶) 织女,不果,三弃。( 一五五正)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 娶) 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 三背壹)

      可以视作来源之一。

      通宝推:流江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