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一:起源与方法 -- 懒厨

共:💬325 🌺1188 🌵3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他们故意混淆时间而已,基本的一些投放粮食政策,化肥正相关
      • 家园 常理推断

        如果全国都是如此,留给八亿农民的粮食多了,两亿城里人的粮食必然大幅减少,考虑到那时是改开初期,根本没啥外汇,买不了多少粮食。我们应该见到城里的粮食短缺才对,而事实上并没有,相反,城里开始出现议价粮,选择反而多了。

        你又如何解释?

    • 家园 【原创】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六:农民的迁徙与剪刀差

      懒厨按:五一前上了新项目,前几天正忙着的时候,不幸被 @qq97 催稿,这家伙还拿 @柴门夜归 老兄来压我,搞得我老脸一红,还是得动笔写一下,材料来自之前我收集材料时,看到的周其仁的《城乡中国》一书,把关于土地的资料整理而来。

      这些材料值得采纳,有两个原因:

      其一,周其仁师从杜润生,做了详细的实地调研(比我的问卷调查深刻多了,我又再脸红一次),参与了包产到户的政策制定过程。

      其二,资料具备可证伪性,任何读者不服,可以自行查资料验证反驳。

      这些材料,我会分两篇来写,第一篇写农民的迁徙权利,第二篇写土地产权,理由简单:这是因为人和土地,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

      ======== 分割线 ==============================================

      如果某个人的迁徙自由受到限制,常识告诉我们,必定会影响该人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这篇讲的是农民的迁徙权利历史,跟包产到户关系更紧密的土地问题,留在下一篇。

      早在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其实是规定了公民自由迁徙权。1975年的宪法又拿下了“迁徙自由”一条。

      虽说中国这一套农村户口制度,源自苏联,算是比苏联的要好一点,苏联用的名称叫居民证,俄文是“propiska”,维基的解释是“居留许可签证”的意思,可以想象有多夸张,当年苏联的农民要到城里,是要拿“签证”的!

      斯大林比较实在,既然是严格管理,他就没把迁徙自由写进36年的苏联宪法,轮到中国54年起草宪法的时候,最早的稿本是没有迁徙自由的,但由于49年的《共同纲领》里面有,其他国家不少宪法也有,于是邓小平一锤定音:“写上‘迁徙’,少费唇舌”,于是54年的宪法,就有了“居住和迁徙自由”这一权利条款。

      而1954—1956年是我国历史上户口迁移最频繁的时期,全国迁移人数达7700万,包括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居住并被企业招工,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当时百废待兴,急需办厂,办厂要工人,肯定要去农村招,人数多,不出奇。

      但是,55年6月到57年12月,政府先后发布7份文件,“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防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制止农村人口外流”等等,已经开始限制农民入城了,到了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就是正式限制农民入城了。“盲流”一词,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了。

      限制当然是有原因的,官方的理由是:如果放任农民盲目流入城市,找不到工作的话,就不得不失业流浪,而问题的关键是,国家已经给农民分田了,他们有地种,有饭吃,所以不应该盲流。

      于是,我们还要接着想:如果分了田那么好,为何农民还是想入城?答案自然就是剪刀差,用农业补贴工业。

      剪刀差又是怎么来的呢?还是从苏联那边学来的,中国其实一早也意识到不大对劲。早在1956年,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就已经在批评苏联的模式了,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义务交售制的办法,把农民的东西拿去太多了,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这里的积极性,就是我常挂在嘴边的人性,无论是苏联农民,还是中国农民,都一样,他们生产的粮食等农产品,政府作为唯一的买家,如果不给足够的回报,又没有迁徙选择的自由,农民一定不会积极劳动。

      这里的经济解释是这样子的:国家向农民征收农产品,农产品是有生产成本的,你想低价收,就得压低生产成本,农业里面,劳动力占了成本的大头,于是,就只能压农民了,而农民又不能跑,甚至不能在不同农业生产部门与地区迁徙,意味着某方面能力较强的农民无法流动,赚取更多收入(柴门兄的资料反映基本如此),自然积极性会下降。

      接着还要提到上文说的一个基本经济学概念,机会成本。

      对一个农民而言,其劳动力可以有各种用途,种粮,种菜,种果树,种棉花等等,如果政府允许农民自由选择,农民必然会选最能挣钱的,产值最高那种。这就是为啥包产到户之后,从柴门兄的资料反映,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出现了,有河友还很头疼,不好统计。

      如果强制农民种指定的农产品呢?由于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就不存在机会成本了,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说,产粮的生产成本很低。

      但是强制也有强制的麻烦,政府还必须有相应的其他配套措施,不能顾头不顾脚,不但要管住农民不往其他地方跑,还得管住农民不让他们种其他农产品,这样,种子化肥的责任,政府又得承担起来。没错,粮食的生产成本是被压低了,但是其他配套的成本,管理的,化肥的,种子的等等,全部又上去了。

      这种做法,算是顾了头,也顾了脚,算是照顾了农民吧?从一个数字看,估计农民也没啥获益。有个数字,大伙可以去查证一下,到了78年,中国农民人均的年净收入仅130多元,其中现金收入一年不过几十元。10亿人口的8亿农民当中,约2.5亿人吃不饱。吃不饱这回事,柴门兄的资料也能反映一二。

      知道苏联的方法不对劲是一回事,真正实操又是另一回事,当年政府也不是没努力过解决效率的问题,根据党史专家说,1962年大搞阶级斗争的背景,是人民公社运动遭遇的挫折和失败。本来,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是指,用之前分给农民的土地入股公社)早就席卷全中国,甚至“高级社”(即社员的入社土地和牲口都不参加分红、大家仅凭劳动力在集体里吃饭)也普遍化了,那么农村公有制已经确立了,也没有地主剥削了。

      可是,效果不好,于是就再把已失去土地所有权的农民合并成数万人组成的“大社”和“超大社”,搞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可是结果事与愿违,发生了和平年代罕见的大饥荒。(看到这里,我估计左派河友会跳起来,他们会说这是因为没有化肥。)

      当时政府的结论是,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民主革命不彻底”,是敌对力量混入党内,滥用权力,欺负农民。于是就大搞政治运动,搞阶级斗争。如果是因为化肥问题,当年的政策,是不是应该把重点放到化肥厂,而不是搞运动?

      至于是不是真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去查一下党史,信不过党史的河友,可以去问还健在的老人验证一下,这就是我常挂在嘴边的,资料具备可证伪性,欢迎大家去验证。

      农民要到什么时候才开始有迁徙的自由呢?包产到户之后也没有马上开始,要一直等到84年,是中央的一份文件:《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选若干集镇进行试点,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

      从此,农民就多了一个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的合法机会。这就是我之前说的,选择的机会,从84年开始,这个机会就是合法的了。“允许落户”政策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把选择迁徙的权利,还给了农民。

      这个改开的历程,说白了,其实就是把各种权利逐步还给了人民,从而激发人民积极性的历程,例如:

      “允许包产到户”为了激发农民产粮的积极性,“允许多种经营”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和轻工业原料的供给,“开放长途运输”为了克服农产品流通的瓶颈,“允许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为了增加城镇的就业。

      为啥刚开始包产到户时,并没有马上把迁徙的权利还给农民呢?这是因为到了84年,农村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开始有富余了,而工业有开始发展,需要新的劳动力补充,允许迁徙的话,农民的就业就多了一个选择。

      看着这些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为何会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说法,一点一点的权利释放出来,一点一点的改变,改开就是这么来的。

      好了,这篇就先讲到这里。下篇讲土地,那个跟包产到户的关系更大。

      通宝推:假日归客,普鲁托,柴门夜归,
      • 家园 关于化肥

        记忆中,生产队还在时就开始使用化肥。

        外婆家边上就是生产队的仓库,这间仓库还是生产队里唯一一个地主的老房子,现在脑子里还有大人往仓库里搬运化肥的场景。

        但是,那时候化肥的使用量似乎不高,不是每块田都用。

        现在一说积极性,就说农民的积极性,其实不准确,应该也要提生产队的积极性。在分田到户之前,用不用化肥,不是单个农民说了算,而是集体的生产队说了算,生产队如果用化肥的积极性不高,化肥自然就用的少。

        按理说,多用化肥多打粮食,生产队应该有多用化肥的积极性,可是,生产队也不是生产队长说了算,第一,他要取得大家伙的同意。由于每个人认识不同,再好的事也会有不同意见,所以这一点会让生产队长头大;第二,他还要有本事搞来计划外的化肥指标。

        这两条理由,就会让大多数生产队长在用化肥上没有积极性。在民主体制下,办成好事太难,何况即使办成也是大家的好事,但对于牵头人来说,并没有额外的好处,反而往往费力不讨好。

        以上大概就是生产队时代使用化肥积极性不高,没有大量使用化肥的原因。

        化肥的普遍使用,是在分田到户之后的几年,具体时间记不清了,但化肥种子农药越来越成为大人们口中的热词,是有印象的。

        个体有了自主权,需求端的真实需求才能体现出来,体现出来之后又倒逼供给端增加供给。

        所以,没有分田到户,就很难有化肥的普及。真实的需求反映不出来,肯定会影响供给侧。

        而有了化肥的普及,才有粮食产量的提高,才有剩余农民从田里解放出来,才有农民工,才有血汗工厂的积累,才有制造业强国,才有基建狂魔,也才有今日之中国。

        • 家园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还是看江西的实例吧

          用江西做实例,是因为本帖谈的萍乡市在江西。

          在1950年代,江西的化学肥料很少,1950年全省平均每亩耕地只有化肥0.2公斤,所以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商品肥为辅,说穿了就是发动农民自己积肥,从各方面增施有机肥料,包括播种绿肥作物,动员群众养牛养猪积肥,挑塘泥、铲草皮、烧石灰、烧火土灰、沤窖肥,等等。

          1960年代,还是以有机肥为主,有了一点化肥,氮磷化肥为辅。绿肥面积进一步扩大,1966年达2130万亩,1969年达2350万亩。这时开始研究碳铵的安全施用技术,促进小氮肥―碳铵在全省推广应用。也试验了磷肥,结果表明磷肥在丘陵红壤特别在中低产田具有显著肥效,群众称为灵肥,于是省委还要采取措施合理经济分配施用磷肥措施,以使全省大部分农田都能施用磷肥。

          ——很显然,只要化肥有效,各地都会抢着使用化肥。

          70年代,江西的化肥供应量逐渐增加,江西农业施肥为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以有机肥为主。1970年全省化肥销售(有效成份)为13.24万吨,到70年代末达31.56万吨,由于化肥增产见效快,全省一度出现重化肥轻有机肥的偏向。1974年及时贯彻全国合理施肥座谈会精神,强调还是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原则,江西省忽视有机肥倾向有所扭转,科学施用化肥得到重视。同时江西省的农技系统根据省情对氮化肥施用技术进行多种改进,以提高化肥效率。而且没有放松有机肥,还开展绿肥高产合理应用,稻草还田、红萍养殖与利用,紫云英新品种选育等工作,促进全省农业增产增收,丰富肥料使用方法。

          ——可以看出,化肥由于增产效果好,深受农村欢迎,以至于出现重化肥轻有机肥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在全国都出现了。可贵的是,当时的中央并没有只看重短期效果,还是很强调使用有机肥以保持土壤的肥力。20年以后的故事我们知道,由于过分依赖化肥的增产作用,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到了80年代初期,绿肥种植面积缩减,有机肥施用比重下降,化肥大量增加,1983年农业部还是强调不可偏废有机肥,要养地和用地相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不过,这时化肥的大量使用已经势不可挡,大概估计了一下,江西省八十年代化肥施用总量大约是七十年代的4-6倍,九十年代使用量更大。

          通宝推:燕人,桥上,阴霾信仰,
        • 家园 你这是把农民当傻子吧

          农民看见用化肥的地方增产了,听到隔壁生产队多用了化肥多分了一点,还不跑生产队长家去要求多搞化肥?

          那时候公社、生产队,能搞来化肥就是能人。

          这种认识不同最多耽误一年

          • 家园 问题不是这么线性的

            我在另一个贴子里提过了计划肥料的复杂性。我举个氮肥的简单例子。

            承包前后主要氮肥是一下来源,化肥里的碳铵或硝铵比较便宜,供应比较充足,但是肥力不太好,化肥里的尿素肥力好,但是供应紧张,价格高。总体上使用化肥还有突然板结的担心。农家肥里面的猪粪肥力不错,土壤没有板结问题,但是打猪草,煮猪食花时间和劳力,另外还有添加一定糠,红薯等成份。绿肥的紫云英要人去种,花劳力,不过倒是最环保的肥料,但是那年代没人管环保。

            那哪种肥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呢? 还是那种肥料组合是最好的方法呢? 这里的影响因素包括肥力,肥料的价格,人工的价格,作物的价格,肥料对土地的长期影响。

            • 家园 农民不太看长期影响

              隔壁队多分才是硬道理,队员走亲戚发现别人家好过了,啥生产队长都不好使。

              化肥这东西,啥制度也能获得早期推广。

              至于长期科学种田啥制度好使,反正包产之后这个水利是明显吃老本了。

          • 家园 化肥意味着劳力的贬值

            这一点能理解吧?

            如果化肥普及了,那家里壮劳力多的是不是就吃亏了?钱毛了,钱多的人比钱少的人损失大吧?

            家里壮劳力多的在生产队是不是话语权更大?

            • 家园 你自己想象的吧
            • 家园 去了解一下当年的工分制度?

              壮劳力拿的工分就是多的。

              最后分红是钱粮收入 / 队里的总工分,按每个工分算多少钱来的,本质上比例不变。

              只要化肥投入费用小于带来的生产队钱粮增加,就是大家同比例多分一点。

              至于积肥的工分,积肥恰恰不是适合装劳力干的活。

            • 家园 并不是,农村活太多了

              并不只有种地,以大寨,华西村为例,最难的是国土整治,即便是江南水乡华西村,国土整理也是难点。

              你的说法不成立。

        • 家园 搞不了指标说指标的问题,生产能力问题,说啥老百姓不愿意增产啊

          我就没见一个不愿意的。

        • 家园 用化肥是个技术活

          70年代一是使用化肥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二是那时化肥的质量也不好,产量也低,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时候,化肥质量(四三方案生产的大化肥出来了)和化肥应用技术水平提高了,供应也充足了,化肥使用量就上去了。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使用某种化肥,如果效果好,就能推广使用,如果不好,农民和农技人员用个一两年就会放弃。

          那时冬闲修水利这么逆天的苦差使都能组织农民干,何况用化肥这么轻松的事。

          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插秧机,在70年代前期农业机械化运动的时候普遍推广过插秧机,插秧机可以极大地减轻农民的劳作强度,但插秧效果不佳,存活率低,所以没有推广开,各地农民还是宁愿采用累断腰的手工插秧。

          只不过插秧机跟化肥不同的是,直到最后插秧机的技术问题也没解决,所以始终没有推广开来。

          通宝推:老老狐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