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新中国发展历程简述 -- 铁骑边塞

共:💬91 🌺457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分析一下林彪为长征彭德怀弓背路夺权辩解

            四渡赤水时期,红军为了躲避敌军的围追堵截,上下翻飞,来回绕路,导致了大量的军人减员。引起了红军高级军事指挥员的不满。

            导致了林彪的抱怨,甚至怂恿彭德怀代替毛主席取得军事指挥权,这导致了毛主席和彭德怀的一些误会。

            应该说,彭老总当时是有抱怨的,这点杨尚昆说过,林彪就更不用说了,聂荣臻也汇报过,后来回忆也说过。

            但是彭老总真的没有想代替毛主席,这点是可以确认的,林彪在庐山会议的关键时刻的澄清是符合事实的,尽管作用不算很大。

            可能是为了消除毛主席的埋怨的怒火,因为彭老总再次破坏了毛主席的部署节奏。

            这点在当年也是一样的,因为苏联的正统性,毛主席无法放弃临时中央,而成为一方军阀,这完全不符合毛主席的行事原则。以毛主席的能力在苏区时期,弄个传统阴谋,搞掉这些中央大员,不费吹灰之力。绅士集火临时中央,也不困难。

            在改开后的非毛说法就有这种阴谋论,比如某某某中央派员,所谓的牺牲是毛主席计划安排死的,类似周鲁一类的。

            这当然是虚妄的谣言,因为在苏区地方上,毛主席就是第一人,可以说他完全可以像张国焘一样为所欲为,事后大家都知道了,只要上面派人,毛主席就从来没有不交权的。甚至被开除了党籍。

            在四渡赤水时期,主要是还要尊重这个愚蠢的中央,要按照他们的要求做很多事情,确立很多目标,盲目和红四会师,所以毛主席不得不为了保存红军的力量,左躲右闪,这自然导致了大家的不满,因为减员太多了。

            林彪视士兵为自己的命根子,当然不愿意减员。实际上这是尊重中央的唯一办法。

            这点在当时,林彪肯定是看不懂的,彭德怀也不是很懂,但是彭老总尊重中央集体和毛主席,所以没有动声色。

            这是当年的问题。

            在庐山会议,林彪肯定早就懂了这件事,也懂得,周刘搞彭老总。所以既要消除毛彭的误会,也要警告周他们,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作用。

            在这里,刘少奇做得不地道,既然是毛主席的合作伙伴,就不该死踩彭老总。

            当然,也许我推测有错误,是刘少奇也在一定的保护彭老总,所以里通外国不能平反,是他抢先说重话。

            实际上,就现在而言,当时的中央出现浮夸风等五风错误完全是国务院系统和党中央书记处系统出了事。

            因为毛主席说我为正帅,邓为副帅。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所以可以认定书记处主要责任人一定是邓,而不可能是毛。而国务院系统自然是周,而且,中央计划委员会、对苏交往,在高岗之后全部由亲苏派把持了。

            在彭老总下台后,还是他们。

            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认为大跃进非常及时,也做得尽量好了,事后工业体系补裤裆,也是没办法。这点,亲苏派是立了功的。

            事后再怎么补也是好的。新中国能够获得一个合适的工业体系,也就是这个时候,再以后,就更拖延时间了。付出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但是如果强行定为错误,和毛主席几乎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结论,林彪确实是毛主席的好学生,虽然文革期间,有一些错误。当然,邓不是毛主席的安排,绝对不是。

            想把毛邓一体,太难了。邓那不是实用,就是投降,背叛。

            补充:

            之所以有这个事情,是把林彪作为功臣、好人提了出来,看,林彪也为彭老总说好话,不是谄媚、拍马屁毛主席。

            但是毛主席不仅搞死了彭老总,也搞死了自己的亲密战友,林彪。毛主席是个多么黑暗的人啊。

            点看全图

            • 家园 现在扯毛邓一体的理由是给邓路线找法统

              邓路线摸石头过河摔得鼻青脸肿,毛主席架桥开路金光大道。

              邓路线走不下去了,不得不搬出来毛主席做绑定,找点法统。

              当年黑主席的时候恨不得打到主席踩一万只脚,恨不得和主席完全切割,根本不会提什么毛邓一体。

              • 家园 现在主要还是为邓路线说话,建立继承人话术

                这样邓就是伺机而动,而且恰逢其时,现在不变化是后来人的僵化的问题,不是邓的问题。

                邓也没说总不变嘛。

                呵呵。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小岗村是当时最合适的做法。至于为什么,硬拗就好了。

      • 之二
        家园 这个属实

        主席在庐山会议上批评彭德怀”我先后召开了六次会议讨论纠正大跃进中的问题你都不说,现在为什么站出来说,因为你现在再不说以后就没机会了“。

      • 之二
        家园 【原创】之三

        高饶,小说《刘志丹》

        1952年底和1953年初,高岗、饶漱石先后从东北、华东党政最高负责人任上调中央工作。高岗任新组建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饶漱石任中央组织部部长。 [2]

        一九五三年以来,因为对待合作化问题以及城镇工商业改造中刘少奇的一些错误做法和言行,令主席不满,对刘少奇多有批评。一九五二年九月前后,财政部拟订了修正税制的具体方案,经中财委党组讨论通过,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新修订的税制自一九五三年一月一日起实行。新税制施行后在全国范围内引发混乱,各地告状信雪片般飞向中央,就连北京的彭真因市民闹事都坐不住,找主席汇报“恩来和一波咋搞的,这么大事也不事先向中央汇报,弄得这么被动“,不知情的主席赶紧了解相关情况,处理善后工作。

        一九五三年六月中旬,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高岗利用中央对财经工作的批评,把矛头指向刘少奇、周恩来。全国财经会议结束后,高岗以“休假”为名到华东、中南地区,在一些高级干部中进行挑拨活动。他制造所谓“军党论”,说什么“枪杆子上出党”,“党是军队创造出来的”,想借此拉拢军队干部。他还散布言论,称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有关“刘少奇是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的代表”的提法不对,需要重新做结论。他煽动说,现在党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的权力掌握在“白区的党”的人手里,需要彻底改组。在高岗进行反对刘少奇、周恩来的活动期间,调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不久的饶漱石,在一九五三年九十月间中央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夸大中央组织部工作中的缺点,批评主持日常工作的安子文,意在攻击中央政治局分管组织工作的刘少奇。一九五三年底,主席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政治局委员面临改组,。安子文私自草拟政治局成员和中央各部主要负责人的名单,并拿给高岗看。

        高饶事件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权力争夺的表面激化,高岗的游说得到西北局彭德怀,中南局林彪的支持,并且得到高层中很大数量的响应。邓小平,陈云组织原则强,党性觉悟高,对此给予抵制并向主席汇报。当时很多高层干部对刘少奇,周恩来是不服不满的,认为刘少奇搞结派把持权力过多,东北局书记林枫,华北局书记刘澜涛,华东局书记饶漱石,中央财经委负责人薄一波,中组部常务副部长安子文都是他的人,传言“毛家天下刘家党”。比如谭震林,江华,陈正人等二十多位中央和省部级主要负责人,曾在一次中央会议散会后又私下开会,讨论权力分配问题,谭震林提出主席“三权”(党,政,财)旁落,只剩下军权。,面对党内汹涌的权力争斗,主席的处理是打击出头挑起争斗的始作俑者,对其他参与者给予教育批评,将可能造成党内第一次分裂的可能消弭于无形。高饶受到组织处理,谭震林等人被主席叫去进行了严肃批评,主席说“哪来的三权旁落,中央就一个司令部,就是我这里这个司令部”。在批评帮助的会上,周恩来历数高岗“九宗罪状“

        一九五四年二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对高岗、饶漱石采取“治病救人、等待觉悟”的方针,一致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决议》不点名地批评了高岗、饶漱石的非组织活动。

        七届四中全会后,中央书记处委托周恩来主持召开关于高岗问题座谈会,邓小平、陈毅、谭震林主持召开关于饶漱石问题座谈会,揭发他们阴谋活动的事实,同时对他们进行教育挽救,等待他们醒悟。但高岗在事实面前拒不认错,饶漱石也未认真检查错误。周恩来在主持召开高岗问题座谈会上,历数高岗“十宗罪“,让高岗认罪悔罪,重新做人。

        小说《刘志丹》

        小说《刘志丹》反映陕甘宁根据地创建初期的那一段历史,涉及很多那一时期历史人物的是非恩怨,作者是刘志丹的弟媳李建彤,对于小说,习仲勋给予不少帮助。从一九六二年七月底开始,《工人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连载这部小说。小说虽然将那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都用了化名,但刊出后那一历史时期事件的参与者自然能够对号入座,激起陕甘边根据地谢子长一系,以及长征先期进入陕北根据地红二十五军成员的极大不满和愤怒。时任中共西南局书记处书记,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的阎红彦向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致信要求停止刊出小说《刘志丹》。阎红彦又两度致信中央办公厅并书记处,和中央文艺工作领导小组主持工作的副组长康生,谈了自己对小说《刘志丹》的看法。由小说《刘志丹》诱发对“西北历史问题“旧案的争论,很多党的高级干部卷入其中,中央不得不为互不相让的历史争论劳心费神,并成立专门组织处理这个事件。一次中央会议讨论到这个问题时,主席在台上发言,康生递了个条子” 利用写小说搞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先要制造舆论,搞意识形态,搞上层建筑。革命如此,反革命也如此“。主席在会上念出来。

        要想厘清其中的恩怨,还的从陕甘边根据地的创建开始。陕甘边根据地由陕甘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组成,从陕甘根据地发展出红二十六军,主要领导人有刘志丹,高岗,习仲勋,张秀山等。从陕北根据地发展出红二十七军,主要领导人有谢子长,郭洪涛,阎红彦,贺晋年等。在他们的发展历程中彼此秉持的发展理念不同,这也是中国革命初期处于摸索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刘志丹一系把“红,灰,黑,白(红是指党员及其骨干,灰是指会道门子,黑是指土匪,白是指国名党军)“囊括一体,只要是愿意革命的全都接纳。谢子长一系认为要保证革命队伍的纯洁性,革命的基础力量只能由劳苦大众和进步青年组成,在谢子长活着时双方尚未撕破脸,谢重伤牺牲后两方对立尖锐起来。这两家的娘家也不是一家,陕北根据地谢子长一系归北方局领导,陕甘根据地刘志丹一系由上海方面领导。

        北方局派了朱理治,聂洪钧作为北方局代表来陕北指导工作,郭洪涛时任陕甘晋省委副书记、陕北省委书记。红二十五军到陕北后领导层(徐海东,程子华,郭述申,戴季英)支持朱郭,决定对陕甘根据地红二十六军搞肃反,戴季英作为二十五军代表负责执行。因为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各有一千多人,势均力敌。红二十五军三千多人加入天平严重倾斜,陕甘根据地刘志丹,高岗,习仲勋,张秀山等和红二十六军排以上干部二百多人被捕,先有二十多人被拉到河滩活埋。此时中央红军抵达陕北,主席令释放因肃反被捕人员,因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二十六军因排以上干部全部被捕,被打散分配。刘志丹,高岗被放出来后无兵可带,主席又拿出中央警卫营三百八十人为骨干,升级几个县游击队编成红二十八军,任命刘志丹为军长,又成立骑兵部队,任命高岗为骑兵部队司令。

        历史恩怨由此积累下来,彼此不依不饶。中共中央西北局于1942年10月19日至1943年1月14日举行高级干部会议(亦称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会议的任务是根据整风精神总结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和检查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到陕北前边区党的历史经验,清算了“左”倾错误对西北革命根据地造成的危害,对西北历史问题做了结论。主席出席了会议并作了报告,朱理治做的检查比较深刻,其他参与肃反的主要负责人亦做了认识程度不同的检查。这一段历史作为一页本来应该就此掀过,大家团结一致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如今又把历史旧案翻出来,揭开已经愈合的伤口,制造领导层中的裂痕对立,是中央不能容忍的,处理的办法仍然是将板子打在始作俑者身上,并对“西北历史问题“再次做出结论。

        到了一九八0年代末一九九0年代初,大多当事人已经凋零过世,剩下的人仍然彼此怨恨,不死不休争论又起,中央不得不让李维汉,王首道等五人组成调查组,再一次对“西北历史问题“作出调查结论。对于结论,刘志丹一系剩下的张秀山,张明远,赵德尊,郭峰,马洪在结论上签字。谢子长一系和红二十五军剩下的三人中郭述申,贺晋年在结论上签字,郭洪涛拒绝签字,事情总要做个完结,薄一波代表中央连威胁带哄劝让郭洪涛在结论上签了字,作为当年当事人的习仲勋这次胸怀大局,没有卷入这翻旧账的纠葛。

        要说到“西北历史问题”,那哪个根据地又没有历史问题呢,中共初期是隶属于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又没有本土革命经验,革命的政策路线方针由共产国际制定,道路照搬苏俄模式,主席在艰难中摸索出一条指导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因与中央路线不同,备受打击排挤。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立不住脚不得不搬入中央根据地,去了以后把打击主席作为要务,清算执行主席政策的“罗明路线“,打击执行罗明路线的”四大干将“(邓小平,毛泽覃,古柏,谢惟俊),”四小干将“(肖劲光,罗明,陈正人,江华)。一位老同志回忆,那时打击罗明路线,邓小平被隔离审查,一次他在院子里看到邓小平被两个红军战士押着进来,看到邓小平消瘦的就剩一个大脑袋了,心下酸楚,悄悄问邓小平怎么样,邓小平只说出一个字”饿“,这位老同志赶紧找了块干粮塞给邓小平。在审查期间妻子金维映与他离婚,同负责审查他们的罗迈(李维汉)结婚,邓小平没有记仇,在其后革命岁月及其建设新中国近一甲子岁月中,他们依旧精诚合作致力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大业,但是党内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邓的胸怀。

        通宝推:普鲁托,审度,qq97,桥上,
        • 家园 邓小平和李维汉地位相差太大,惹不了

          同时邓也很可能是就是个托。

          贺晋年是是谢子长系的?不能吧,他应该是因为高饶而受到牵连的。

          而高饶案件明显是因为是斯大林去世导致的。这应该是国际派是共产主义实用派的反击。

          毛主席也受到了冲击。不得向周邓陈等不放弃了高饶。

          周是政协主席,在建国后的新联合政府(共产党+民主党派、国民党左派)中地位应该是最高的。

          • 家园 【原创】毛邓一体

            我这里上西西河很费劲,老是掉线,抱歉不能及时一一回复!

            大家对邓误解太多,邓是主席布下的真正接班人,这一点邓也心知肚明,对此后面会有所分析。邓的女儿回忆父亲的文章说:邓平日话不多,愈是到晚年愈是感念主席对他的栽培,提携之恩。我多年前也在电视看过对邓晚年的采访录像,在采访者问道邓对主席的感情时,邓回答的一句话:“主席培养了我们整整一代人”,当时目光中透露的深情和面部神态完全可以说是发自内心,情真意挚,是骗不了人的,我至今记忆犹深,恍如眼前。他们那代人的感情不是我们能简单理解得了的。邓对主席有继承,也有修正和发展,就是根据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根据当时国际和国内形势对国家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以期促进国家更好更快的发展建设。所以说毛邓一体,大目标都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保住社会主义国家这个阵地。

            • 家园 邓是毛的布局之一

              毛主席临终前对邓的处理,不从肉体上消灭,保留党籍,不交给江青、春桥等人,就是毛主席的布局之一,不管他承认不承认。

              邓对毛的修正也罢、背叛也罢,从当前的中国政体和国家组织来看,终究还在毛主席制定的框架之内,也可以认为邓是在继承,是否发展需要再过50年后,再议。

              毛主席发起文革,也不是依靠自己的一己之力,邓执政后也没有一言九鼎,也在妥协,甚至原则上的妥协。

              共产主义不是一帆风顺的就能建成,有高潮、有低谷、也有反复,改革开放是高潮还是低估还是反复也需要再过30年再议。

              • 家园 【原创】根据自己掌握的一些史料

                推断邓是主席属意的接班人选,先看历史渊源,中央根据地时期邓位列执行主席政策的罗明路线”四大干将“,这不消多说,遵义会议确立主席领导地位,主席就开始培养邓,先是从红星报编辑调任中央中队秘书长,到延安后调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是朱瑞“,改编为八路军后显示出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旋即调任一一九师政委,成为一方大员,本身一方大员的格局在红军时期就确立了,邓是唯一一个突破提升的,其后在彭返延安整风,邓留守太行山主持集总工作,出任西南局书记,八大主席鼎力推荐出任党中央总书记,主持书记处日常工作,进入党的领导核心。

                文革成为资产阶级司令部二号人物,却受到特别待遇,下放江西保护起来。下放江西期间一直保持和主席的密切通信联系,事无巨细包括家庭琐事都向主席汇报,主席也不厌其烦一一解决。有次邓给主席写的信连续几封都得不到回复,于是询问主席什么情况,并汇报自己的小女儿在工厂车间劳动,由于身体不好,不能承受,请求给女儿调换适宜的工作。主席长时间看不到邓的来信,也找秘书处要来邓的来信,并询问为何邓的来信被压下不及时送来,原来是邓的来信主席一直让汪东兴管,恰巧那段时间汪忙于其他工作,把这件事交代个其他人负责,每天给主席的文件信件如此多,都需要秘书处选择后送交主席,他们怎会把一个被打倒的走资派来信特别看重。主席了解情况后吩咐汪继续负责邓的来信,不要转托他人,并让汪解决邓女儿的工作问题,试想在当时有谁能在主席那里享有如此殊荣,有如此地位待遇。

                文革邓作为走资派二号人物被打倒下放保护起来,实则是主席让邓避开林的锋芒。林彪九一三事件之后,主席即考虑让邓出来,以熟悉各方面情况,树立威信,于是在会见外国领导人时长让他作陪,并向外宾介绍“别看这个小个子,以后前途远大”,主席在不同场合夸邓“政治能力强”“內部是钢铁公司”。

                1976年四五天安门事件,主席看到老干部子女极其城市青年对父辈遭遇和自己下乡不满愤怒积累情绪的爆发,作为一个洞测社会动态,深知人性心理的伟大政治家,完全能够预见身后政局变故,并且为此早有安排,现今到了做出最后政治安排时刻,撤掉邓小平职务,让陈锡联代叶剑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避免自己身后各方势力旗鼓相当由此掀起大规模争斗,党和国家的大乱,同时让邓和叶都留在北京,以待后变。

                • 家园 邓的女儿的书中

                  写到:毛主席让等去找林彪谈一谈,结果谈崩了。后来就不出来了。

                  同理,还有其他文献中有:

                  贺龙也是和林彪谈崩了,被送走的。

                  对罗瑞卿的定性是反对林彪,没有反对毛主席,就是反对毛主席游泳。

                  大大的老父虽然被下放,但是还是从下方单位领着副总理的工资。

                  文革的斗争很激烈,让贺龙、罗瑞卿等不理解政治的靠边站,少掺和,其实是一种保护。

                  邓是政治家,先后把刘少奇、林彪夹在火上靠。

                  在靠边站时,不了解外面的情况,就以家庭琐事和毛主席保持联系。特别是表态他是毛主席的学生,有问题,应该严肃批判,但不能不让他紧跟毛主席继续干革命。不像刘少奇要回老家种地去。

                  • 家园 对于刘少奇

                    记得主席好似说过:五十年没看透一个人。

                  • 家园 如果罗瑞卿因为反对林而被迫害,那么为何913后没有平反?

                    说明不喜欢罗瑞卿的不可能是林彪。

                    当然,更不可能是毛主席。

                    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对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的所谓错误进行了批判。彭真的所谓错误,主要是主持制定“二月提纲”,抵制了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罗瑞卿的所谓错误,一是抵制了林彪所宣扬的个人崇拜,二是抵制了林彪的所谓“突出政治”。陆定一的所谓错误,一是反对林彪、叶群,二是反对林彪的“活学活用”的提法,三是同彭真一起抵制对《海瑞罢官》的批判。杨尚昆的所谓错误,是“背着中央私设窃听器”“把大量的机密文件和档案擅自提供别人抄录”。

                    5月23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停止彭真、陆定一、罗瑞卿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职务,停止杨尚昆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的职务,撤销彭真的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和市长的职务;撤销陆定一的中央宣传部部长的职务。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决定,批准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彭、罗、陆、杨四个人的决定。

                  • 家园 是谁啊?

                    毛主席让等去找林彪谈一谈,结果谈崩了。后来就不出来了。

                    是谁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