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乱弹中苏关系破裂对中国的影响 -- 慧诚

共:💬202 🌺970 🌵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是阴谋,合理建设路线失误

            因为中国需要大跃进,毛主席作为独立自主派也要。

            但是都是亲苏派把持关键位置,甚至他们请苏联设计二五计划,这导致了建设摊子巨大,中国无力承担。

            同时,是亲苏派考虑简单,跃进过于疯狂,出现了失误,同时,由于产生裂痕而导致了摊子无法继续,项目大量终止。

            不是苏联控制大跃进,是亲苏派受到了苏联的工业化裹挟而在进行自己的需求操作中导致了一系列失误,导致了三年灾害被放大。

    • 家园 宝推。我也觉得和苏联兵戎相见有点过了

      跟赫秃子打嘴仗没问题,弄到边境上陈兵百万的地步没必要。

      苏联毕竟是能够跟美西方对垒的超级大国,科技方面有太多值得中国学的东西。现在回头看,也许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跟它凑合对付着,别成为敌对状态,对中国的发展更有好处。

      不过,这都是事后诸葛亮。

  • 家园 看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回复,我感觉 -- 补充帖

    问题在于大家对于中苏交恶造成的代价和恶果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之前也对此认识不深,但是现在越来越意识到这是中国从五十年代末以来的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影响深远。

    一是国际局势的困难,中国直到目前为止,在外交上的两大难题:1是周边关系不够好,印度和越南关系都非常差,俄罗斯最近因为它受到了美国巨大的压力,才好起来。2,苏联崩溃以后,我们面对美国受到的巨大压力。可以想象,如果苏联还在,美国有可能如此打压中国吗?美国恐怕拉拢中国还来不及,中国的战略回旋余地要大得多。

    二是国际局势的困难,强烈地激化了国内矛盾,无论是大跃进、WG、三线建设,都是中苏交恶,安全形势恶化的结果。这个困难,可能远远超出了当时决策者的想象。以至于苏联倒台后,国内主席台信心丧失,公知得势,都与冷战失败,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有关。其源头都要追溯到中苏交恶。

    有朋友说我不应该批评毛主席。我知道,大家对主席的感情很深,我自己也对主席的雄才大略格外佩服。但是这个世界没有神,主席在革命时期也是在挫折中成长,明辨真理的。建设一个新的现代化国家,缺乏经验的领导人和团队,怎么可能完全不犯错误?我也说了,我自己也绝不高明,仅仅只是因为在后视镜的视角,才能看清一些问题,马后炮总是容易的。

      • 家园 问题在于楼主对于苏修转变的恶劣性质缺乏足够的认识

        1、苏修的转变,才是苏东坡的发源,而不是勋章大师老勃才开始的;

        2、苏修的转变,是苏联权贵集团和经理人阶层获取国家地位和劳动利益的开始,从此,苏修变成了统治者,而不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个根本性的问题,是本质的方向,从毛太祖的角度,是不能妥协的;

        3、中苏交恶,其根源仍然是苏修在向美国示好主动缓和的过程中,主动胁迫了中,而不是中主动挑衅苏;我认为苏向美示好的过程中,是一定要挤压中的生存空间的,无论是为了向美表示态度,还是掠夺中的资源来满足苏的需要。

        • 家园 赫鲁晓夫向美国示好,确实奇怪,要说那时的苏联还是在逼迫欧美

          提高待遇的苏联啊,看看今天的天朝,哪有这个能力啊。唉。

          苏联向美国示好,也不能说挤压中国空间,因为本来就不大啊,毕竟之前是依赖苏联的,只能说,影响了我们的成长。

          对共运影响很大。

          这些当然不是勃列日涅夫的错误,他是挽回了一些。

          还是官僚主义对社共主义国家发展成长的侵蚀导致了社会的退步吧。

          比如,戈尔巴乔夫在体制内很厉害,苏联一解体他也立刻崩了,失去了力量,也是戏剧性。

      • 家园 中苏破裂的根本原因,是苏联要走经济小平买办路线

        欧洲引导了二战后,民生经济石油化工化。

        苏联要引进石油工业技术,靠乞讨、靠妥协,结果没有得到技术,乞讨来了耐克颜色革命。

        而中国当时致力于制造业民族化,消化吸收158项援助。

        70年中国完成制造业国产化后,也开始了4.3计划,引进欧洲石油工业,技术比当年苏联引进的更先进、更核心。

        中、苏引进石化工技术的区别,在于中国通过领导越南战争,打破了西方《巴统协定》对中国技术转让的限制,要知道对中国的限制比苏联还多500多条。

        • 家园 个人感觉还不是,主要是还是苏联要指挥中国

          苏联石油水平,应用水平还是不低的。

          这块应该看不到冲突啊。

          • 家园 苏联石油是能源产业,而二战后是化肥、化纤、塑料化工。

            所谓苏联物质贫乏,其实是石油化工业落后导致。

            • 家园 不是缺乏,是精细化不够细致吧
              • 家园 科技没有粗细,只有有或者没有,先进与落后。

                苏联没有就是没有。

                • 家园 怎么说啊?应该是精细化不够吧,品种粗糙,比如面包等

                  黑面包有的是,种类不够啊。

                  现在反过来了,黑面包吃香了,国内也是,粗粮、杂粮价格大部分高于大米白面了。

                  • 家园 苏联的石化行业绝对落后,化纤产量80年不到世界的1%

                    这和苏联制造业大国、石油大国,是不相配的。

                    从60年代开始,欧洲带领世界石化大发展,到80年代光化纤产业就增长3倍。

                    而苏联20年代靠引进技术起家,在传统科技底蕴上,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欧洲上的。

                    而美国是剥掉苏联工业化的技术提供者,从根上断了苏联的技术引进之路,联合西方搞了个巴统协定,完全限制了苏联的技术引进。导致苏联在化肥、化纤、塑料这些石化重工上,是完全落后。

                    赫鲁晓夫和同美国媾和获得技术,完全是痴人说梦。最后就变成了,苏联提供石油,从欧美买石化制品。一直到苏联分裂,现在的俄乌战争,都是如此。

                    而中国相反,通过越南战争,迫使美国低头,放开对中国的限制,默认从欧洲和日本进口石化重工业,就是4.3方案。

                    而改革,走上赫鲁晓夫老路,不敢对抗针对的中国的瓦森纳协定,在集成电路及芯片上,用中国劳动力资源换美国的芯片成品,导致现在芯片受制于人。

                    化工业是人们的现代化生活的物质基础,所以苏联人虽然仍然占据意识形态的高点,但普通人面对现代化生活崩溃了。

                    而芯片是对人类头脑的工具,不直接作用于物质生活了。而中国拥有了化工重工业,对物质生活的提高人眼可见。普通人利益于化工对生活的改善感到满意。

                    而知识方子却迷惑于信息产业带来的知识爆炸,对中国现状不满,向往灯塔的反贼一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