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为什么中国始终存在着市场经济? -- qq97

共:💬187 🌺1056 🌵5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苏东的情况

      赫鲁晓夫也看到了计划经济体制中央高度集权的弊端,在斯大林去世后,开始进行改革,扩大加盟共和国在编制计划、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劳动力调拨和工资管理、资金分配等方面的权力和管理范围。苏共二十大后,地方分权的改革进一步推进,赫鲁晓夫要求取消原有的部门管理体制,改为地区管理原则,实现国民经济管理上的全面改组。为此撤销了相关的中央管理部门,同时在全国划分105个地方经济行政区并成立国民经济委员会,使后者实际履行起各工业部的职能,成为国家管理工业和建筑业的基本组织形式。苏联对于计划体制和物质体制也进行改组。在计划体制方面,国家计划委员会在机构和职能上被改组,以实现向各加盟共和国下放权力的要求。在物质管理体制方面,削弱中央行业主管部门在物质管理和分配上的权力,增强地方的物资管理和分配权。

      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对于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弊端进行着持续的改革,权力下放的改革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却导致了整个国家范围内经济秩序的混乱。为了稳定经济秩序,赫鲁晓夫又不得不将部分权力重新集中。

      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为了避免赫鲁晓夫地方分权改革导致的混乱,改革的重心转向了加强对于经济的集中管理,并恢复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中行业部门管理的特点。勃列日涅夫所推行的新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使得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更加精致化,另一方面更加强化了行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管理中的地位。总的来说,苏联在赫鲁晓夫之后放弃了沿着地方分权进行更为持久和坚定的改革方向,而从另一个相反的方向,即提高中央集权管理的精准化水平来克服经济效率低下的弊端,也就是说,赫鲁晓夫之后的苏联改革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强化中央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历史地看,20世纪50年代中国和苏联领导人都认识到了苏联式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弊端,而且都进行了体制层面的改革,但是只有主席持续地将地方分权的改革推行了下去,从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其与苏联阵营的国家有着极大的不同。

      除了块块型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的萌芽社队和集体企业,中国与苏东国家还有一个重大的不同就是坚持了独立自主,主席坚决拒绝了经互会阵营的国家分工,甚至不惜与苏联决裂,这使得中国的经济体系始终可以不依附于美国的西方阵营和苏联的东方阵营而独立运作发展,当然中国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从更长的历史来看,这些代价都是短期的,而国家长期的受益则是无价的。苏联解体,经互会体系崩溃,导致朝鲜经济一蹶不振就是个例子。

      • 家园 经济上经互会一体化有合理性

        但是不该附加过多不合理政治影响。

    • 家园 市场经济不是像你说的那样

      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场,允许自由成交,于是有了一个市场成交价,更重要的是这个价格,可以用来引导生产与分配,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如果允许这么做,也按照这种理论来实施,我们才会说这个国家实施的是市场经济。

      回到改开前,举一个小例子,国家是允许农村有集市,农民可以在集市自由买卖农产品,成交价确实是自由的,完全可以说是市场价。但是,缺了重要的一环,卖鸡蛋,番薯的农民,不能因为鸡蛋番薯好卖,就去多养一些鸡,多种一些番薯,因为自留地的大小,是被政府严格限制了的,所以无法根据市价来调整生产。所以,我们不会因为农村有集市,就说当年已经搞了市场经济。

      你要论证当年中国实施的是市场经济,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是你要证明当年的生产与分配,是根据市场价格来指引的,你文中说的分权,是隔靴搔痒,没说到要害。

      第二个办法是,你可以重新定义市场经济,感觉这个方法比较容易。

      通宝推:sywyang,北纬42度,响水湾,普鲁托,
      • 家园 根子在市场。市场是剩余价值交换的场所。

        没有剩余价值,就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市场经济

      • 家园 连封建王朝都知道要节制土地兼并

        你要求农民卖农产品效益好,就应该允许他们用更大的地,生产更多的农产品。这才叫市场经济?

        结果就是土地兼并加剧,然后新地主发现生产不如收地租,不如放高利贷。

        最终,地主和金融资本席卷一切,这个过程可能要几十上百年,但是一旦成型,极难逆转。

        按照你这个定义,市场经济就是旧社会的同义词。难道你觉得邓搞改开,是处心积虑要回到旧社会?我觉得邓没这么坏吧。

        老实讲,现在全世界通行的市场经济,计划成分很大,一般是几个头部企业占据绝大部分市场,剩点面包屑来自由竞争。而大企业内部是高度计划。

        按照定义,市场经济本来就应该达到这个稳定状态。既然没人能把瓶装汽水的成本降到更低,那么可口可乐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几十年不变,高度计划,就是正常的结果。这本来就是马克思看透了的。

        • 家园 如何打破头部企业的垄断?

          我想来想去,就觉得应该对头部企业按照市场份额征收累进税。税率应该控制在低于一定比例就可以轻松经营,但超过33%就极不划算的程度,保留每个行业至少3家企业有充分竞争。

          ===

          我发现“三生万物”是句很有意思的话。有人说到了三维空间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但我也注意到,“三国演义”为什么是三个国家?因为低于三个国家,就没什么演义可言了,两国基本上就是一边倒的强者对于弱者的压制,一国就更不用说了。唯有不低于三个国家,国家之间种种合纵连横才有可能。

          更不用说《三体》这部小说为我们演绎的摄人心魄的剧情发展了。

        • 家园 土地兼并

          关于土地,在中国,所有权是政府的,买地买地,不过是买一个时间较长的使用权罢了。基于这点,我不认为在中国,土地兼并会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至于你说的

          你要求农民卖农产品效益好,就应该允许他们用更大的地,生产更多的农产品。

          市场经济确实会促使农民倾向于使用更大的地,但这里有个边际效应的问题,不会越大越好,真实的世界里面,大到一定程度,收益又会开始下降,因为管理的成本会开始上升。

          • 家园 既然如此,按你说的放宽标准即可

            引用:但这里有个边际效应的问题,不会越大越好。

            那么按照这个优化结果,重新划自留地即可。这同样还是计划经济,无非具体指标调整罢了。

            按你定义的市场经济,就是要放开管制,让市场自己调节,自然形成平衡。既然如此,用计划经济的办法,也可以达到。很多大企业内部就是这样的。毛时代也是在做这样的努力。

            这跟治水是一样的。水灾当然最终会解决,黄河夺淮也会形成新河道。毛主席就是看不惯这种市场的办法,偏要驯服河道。

            他成功了。

            • 家园 他成功个屁! 他去世的时候,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人民生活难以温饱。。(习近平语)

              这如果要算是成功了,那同时期的“亚洲四小龙”不要说成是“巨大的成功”啊?

              昨天看温铁军的抖音视频,谈到朝鲜,说是1980年代初期,朝鲜的城市化就达到了70%,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还说到,光是在朝鲜的一个地区,农业机械就达到了68000台,远远超过中国。

              而中国(大陆),1978年的城市化率才18%,其余的82% 的中国大陆公民都是农民,而且是那种户口被钉得死死的农民。这叫成功?

              通宝推:响水湾,
              • 家园 典型不劳而获,有奶就是娘的言论。

                这是说淮海战役胜利后,老区经济崩溃,大别山区经济发达,愚蠢可笑。

                通宝推:紫梁,
              • 家园 邓公主政期间巨大的成功

                邓公主政期间巨大的成功:

                成功扭转了主席在世时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的”崩溃“趋势。从1966到1976的”崩溃“十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仅仅”增长了12.9岁。而1979到1989的”春天“十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竟然”跃进“了2.8岁之多!

                邓公主政期间,成功地将预期寿命方面中国对朝鲜的领先优势从1978年的0.5岁迅速”扩大“到1990年的-0.6岁。并且在之前的1988年、1987年和1984年先后实现了对韩国、泰国、越南人均预期寿命的负超越。因此邓公被赞誉为东亚各国寿命增速的冠军,号称东亚之龟!

                年 中国 朝鲜 韩国 越南 泰国

                1976 64.63 64.20 64.56 63.02 62.49

                1978 65.85 65.29 65.28 65.87 63.46

                1979 66.37 65.76 65.68 66.87 63.93

                1980 66.84 66.18 66.11 67.55 64.43

                1981 67.25 66.57 66.60 67.95 64.99

                1982 67.61 66.92 67.13 68.21 65.63

                1983 67.93 67.25 67.69 68.44 66.35

                1984 68.20 67.56 68.26 68.69 67.12

                1985 68.45 67.90 68.85 68.98 67.91

                1986 68.66 68.28 69.44 69.30 68.64

                1987 68.84 68.71 70.02 69.62 69.26

                1988 69.00 69.17 70.59 69.94 69.74

                1989 69.15 69.61 71.13 70.24 70.07

                1990 69.29 69.89 71.65 70.53 70.25

                通宝推:潜望镜,真离,起于青萍之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