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扯几句爱国生意 -- 狂草舞茅

共:💬120 🌺914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情商欠费的学究气

                              他用这套理论号称验证了十几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结论大部分都是错的。他到现在都认为,他的理论能纠正现有经济学理论的错误和统一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场景。

                              爱因斯坦不会因相对论而宣称牛顿三定律是错的。既然是要统一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场景,需要厘清的是其他经济学派所局限的特定条件,说明其他经济学派在各自的特定场景中是正确的,而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具有更大的能囊括其他应用场景的场景,以此证明自己的理论具有更强的普遍性。这一点上,杨小凯的超边际分析理论明显比陈平做得更好。

                              关于“色混沌”的个人猜测。杨小凯的超边际分析理论中经济学的主体同时具有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身份,这是超边际分析与之前边际分析在预设经济模型时的一个重要区别。在边际分析经济模型中,一个经济学主体或者是生产者,或者是消费者,两者仅居其一不可改变。个人猜测“色混沌”在陈平的理论中所起的作用与杨小凯理论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混成为一是类似的,都是在预设经济模型中给予经济学主体更大的可能性,从而在主体的可能性塌缩为现实的必然性后,得以证明其他经济学派在各自的特定场景中是正确的。若果真如此,陈平的理论在概念化上还是有所欠缺的,数学可以自己玩什么都不说,进入经济学、物理学,人们需要知道你在说什么。

                              还是个人猜测。陈平的理论方向比杨小凯的更有价值,不管是学理价值还是实用性可操作性上,但是……

                              • 家园 陈平比杨小凯活得长

                                当代西方经济学本来就是意识形态的学术伪装,甚至连一心打倒马克思挽救资本主义的凯恩斯都不能容,根本不在乎能不能指导实践。

                                陈平要造反,那就得活得长,等资本主义体系出大问题。不出大问题,人家直接无视你,你一点办法都没有。谁在乎你的理论和杨小凯的那个更有解释力。你有解释力也是没有解释力。

                                好在陈平活得够长,而且现在还很健康。而杨小凯的英年早逝则成了一种幸运,以“最接近诺贝尔奖的华人经济学家”名垂青史,而不必在今天面对学术的尴尬。

                                身体真是革命的本钱啊。

                                通宝推:起于青萍之末,
                                • 家园 现在辩护的都一个套路

                                  不管经济学还是社会学,都要求质疑者要从他们的材料出发,才能判断他们的理论有没有问题。但明摆着就是材料有问题啊。最近还见过一些号称经济史学、历史社会学,却说可以不管历史实证的(比如假定事实是确认的,所以不应该从实证层面质疑)真的惊掉下巴。

                          • 家园 陈平志不在功名

                            人家陈平志向不在功名,人家要建立自己的经济学说。而由于政治正确的原因,这个志向在当时是不可能迅速实现的,所以陈平只好一边当博士后养家,一边等待时机。事实上,一直到今天,他可能也没等到时机,所以当了一阵子神兽又回美国去了。

                            你要用功名评论,陈平大概确实是loser。但是,那些学而优则仕的风云人物,官至部级,最后又能怎么样呢?上下五千年,中国的部级官员多了去了。

                            陈平作为企图推翻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学术起义分子,至少在中国经济学史上是应该有位置的。

                            通宝推:翼德,alane,起于青萍之末,
                            • 家园 而且他对资本主义本质解剖得极其深刻,因为他的混沌数学底子好,

                              从物理数学的专业角度去解剖资本主义,是继社会科学之外的一个更客观的角度。这就是他的价值和成就,跟他回不回美国,职称地位高低无关。

                            • 家园 他会以你为知音吧

                              他的学问要求的理解力太高,就像爱因斯坦的,如果没有学术机构认可,普通人哪能明白他是干啥的。

                              “富贵于我如浮云”,古人这话,现代人能理解的不多😁。

                              • 家园 我拿能算知音

                                我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

                                苦西方经济学久矣,

                                希望他造反成功,至少能像他们

                                家老祖宗陈胜那样。

                            • 家园 他是被疫情隔在美国了,现在正忙着编他那个小圈子里的。。。

                              “复杂经济学手册”,继续他的造反事业,哈哈

                          • 家园 我不想这样评判成功和loser

                            还是想商榷一下,请见谅:

                            我们这样的情况,同学和同事里面,发大财的多了,当到大官和名人也不少了,但是现在“蹲牢的”比例很高,孩子们基本上废掉了,他们能算“成功”吗?

                            就个人而言,干过自己喜欢的工作,做出过一些事情,平平安安地退休下来了,就很满足了。

                            而这个“待遇”,我的一些同学和同事并没能享受到,有些则好像抓住过“机会”,也曾经风光一时过。但是不管他们经历过什么,我都不会用“成功者”和“loser”来评价他们。

                            • 家园 GWA河友先是用“如果xx能拿到88年的国内的教授”,来证明

                              “此人不一般”

                              如果陈平能拿到88年的国内的教授,按我个人的理解,这可真不是一般的人

                              又用8、90年代博后的高工资,来证明回国是无私奉献

                              一来人家在海外已经是高薪了,来你这里兼个职等同“无私”地奉献。不要忘记当时正教授的工资才多少人民币,以8比1换,能顶多少美元?

                              --------

                              现在又说,成功与否于待遇无关:

                              而这个“待遇”,我的一些同学和同事并没能享受到,有些则好像抓住过“机会”,也曾经风光一时过。但是不管他们经历过什么,我都不会用“成功者”和“loser”来评价他们。

                              我有点糊涂了。

                              • 家园 谢谢你的提醒

                                可能是我没有表达清楚吧。

                                这是我的原话:

                                “就个人而言,干过自己喜欢的工作,做出过一些事情,平平安安地退休下来了,就很满足了。

                                而这个“待遇”,我的一些同学和同事并没能享受到,有些则好像抓住过“机会”,也曾经风光一时过。但是不管他们经历过什么,我都不会用“成功者”和“loser”来评价他。”

                                我指的这个待遇,和陈平的那个例子里,两者是有区别的:

                                1.这里的“待遇” 是指在那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做过一些工作,同时自我感觉满足,也平平安安地退休了。这才应该是我这个回复里所指的情况。

                                而陈平那里所指的是“待遇”,是我对他当时个人的情况的分析,你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2. 相反,对于有些抓住过“机会”,也风光一时过,但是却没有能享受“善终”的朋友的情况。我个人觉得,并不是自己值得羡慕的“待遇”,与成功也无法划等号。

                                3. 其实,我与河友讨论的,不仅仅是陈平一个人,而是包括了许多的各种各样的人,包括那些权贵和名家们,也包括更多的普通人们(我也都举了一些例子)。而焦点是:谁才应该属于LOSER?

                                这样的解释是不是更清楚些了,我应该没有断章取义地,来自圆其说吧?

                      • 家园 根据假日河友提供的履历:

                        他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1989-2002年间,在美国的主要位置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普里戈金统计力学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和研究科学家。

                        如您所说,既然80年代谨慎副教授的名额那么稀缺,几十个讲师才有一个能晋升副教授,那么北大会不会把宝贵的副教授名额给一个身在海外的兼职人员?而且是外学科垮过来的?

                        • 家园 看看国内当时的教授们的工资

                          为七天河友提供一个材料,你可以看到当时的教授的实际情况,85年调整工资后,全职的副教授才1400人民币月薪。陈应该不是为了“钱”,88年到中国搞“兼职”的:

                          高校教师收入知多少?

                          对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的调查报告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处辉

                          社会科学报

                            编者按高校教师收入差距拉大现象越来越明显了。A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列入“211工程”和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国际名大学之一。课题组于2000年6月对一大学教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选样利用校人事处在编人

                          员数据库,进行随机抽样,共抽取340人。除出国、出差及不愿接受调查者外,共回收问卷291份。这是一个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人员聚集的群体,反映了中国l000多所高等院校的一般性特征。因此,这份调查结果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收入变化有多大?

                            十年前:“脑体倒挂”现象严重

                            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所获得的相应物质补偿,是劳动价值和价格的表现形式。我国事业单位现行的是结构工资制度,劳动报酬主要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等部分构成。

                            从1955年开始,大学与其他机关,事业单位一样,实行工作人员工资制,从而结束了包干制,这种工资制度一直延续到文革中后期。

                            文化大革命以前,教授的工资约为工人工资的10倍,个别的的甚至还要高一些。这应该说当时基本上反映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文化大革命中,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工资多年不调整,这期间,大学教师的基本工资的大致水平是:教授月平均工资220元,副教授月平均工资164元,讲师月平均工资106元。与当时社会上的工人人均工资相比偏低,出现了脑体倒挂,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一句话:“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就是对这种情况的生动比喻。

                            十年动乱后,为解决脑体工资严重倒挂,曾经于1982年调整工资,采取学历和工龄挂钩的工资政策,后又于1985年进行以职务为主的结构工资改革,进一步缩小了脑体倒佳的差距,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理顺脑体之间的工资关系。在1976年至1985年间,大学教师的月平均工资大致为:教授200元,副教授146元,讲师89元。从平均工资考察,这个时期大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比此前的一个时期还要低一些,原因是这个时期恢复了职务晋升制度,新晋升了一批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但工资不与职务直接挂钩、所以平均工资水平较前有所下降。

                            经1985年调整工资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完善,高校教师的工资处于大幅度上升态势,基本上体现出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间的工资差别,目前一大学教师工资(含随工资下发的各项补贴)基本情况为:

                          教授月平均收入为1900元;副教授月平均收入1400元;讲师月平均1100元,各级之间的工资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而教师与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则拉得更大。

                            经1985年调整工资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完善,高校教师的工资处于大幅度上升态势,基本上体现出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间的工资差别,目前一大学教师工资(含随工资下发的各项补贴)基本情况为:

                          教授月平均收入为1900元;副教授月平均收入1400元;讲师月平均1100元,各级之间的工资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而教师与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则拉得更大。

                            近十年:增长幅度最大时期

                            大学教师工资增长幅度最大的时期是在最近十年间,更确切地说是在1995年以后的五六年间。为理出大学教师工资变化的脉络,我们对在一大学工作四十多年,现65岁的一位文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以下简称F教授)做了访谈调查。基

                          本情况如下:

                            F教授于1959年大学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当年为见习期,工资为6元,第二年定级,工资为56元,到1964年普调工资,为62元。此后经文化大革命后的1977年,13年一直没涨工资,到1978年又升一级工资,为69元。此后工资调整逐步进入正轨,到1993年,工资达到500元,现在(2001年)基本工资为1160元,加上其他各项补贴,每月工资条上的收入达到2600元。

                            从2000年10开始,大学进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为适应创办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建立机构精简,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学校党政管理体系为目的,对学校党政管理机构实施改革。同时,为创建高水平大学,推进学科发展,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以建立新型人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实行新的一轮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聘任和校内岗位津贴制度。校内岗位津贴从2000年7月计发。

                            各级岗位津贴标准:

                            A类:校聘关键岗位(400个)

                            l级全年津贴标准25万元

                            2级全年津贴标准24.2万元

                            3级全年津贴标准23.5万元

                            4级全年津贴标准:3万元

                            B类:校聘重点岗位(880个)

                            5级全年津贴标准:2.6万元

                            6级全年津贴标准:2.2万元

                            7级全年津贴标准:1.8万元

                            8级全年津贴标准:1.5万元

                            9级全年津贴标准:1.2万元

                            C类:基础岗位(1220个)

                            10级全年津贴标准:0.9万元

                            11级全年津贴标准:0.6万元

                            12级全年津贴标准:0.3万元

                            岗位总计:2500个,全年学校下发的校内津贴总额约为3900万元。

                            这次实聘关键岗位386人:重点岗位938人,基础岗位1050人,合计2386人,实行岗位津贴制度后的一年里,又引进入才15人,并为他们设过渡性岗位。截至2001年9月,享受校内岗位津贴的人数为2398人。校内津贴制度的实施,使教师和受聘员工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教师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 家园 这个写得很无厘头

                            文革前大学教授的平均工资220元大体靠谱,但是那已经差不多是工人最高工资的两倍,何来脑体倒挂?

                            文中所说的85年工资改革,教师工资大幅上升基本是瞎扯蛋。85年不仅限于高校,基本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都同步调整了,具体到教授,其起点工资和文革前基本未变,平均工资大概是走低了。

                            那个85年教授基本工资1900元,大约要到2000年前后才实现。

                            这个作者十分的不用心,他下面的例子虽然有点小疑问,但大体不离谱。就是某人1959年大学毕业,93年500元,2001年1100元,此人大约是个讲师或副教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