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20250506野狐杂谈自此始 -- 夜如何其

共:💬280 🌺1716 🌵3 待认可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别漏了地税,好几千。话说回来多伦多的公寓早在疫情前就较为鸡肋

        了。当然小民投资渠道比较缺乏,炒股炒汇吧亏的几率更大(得多),投资房产还算稳妥的,要求别太高就好

    • 家园 2024第一次降息后房产走势的看法 -- 补充帖

      房产中介上门塞传单。

      他们的意思,既看好,又不看好房市。

      他们的逻辑是,降息状态下,卖家买家心态波动太大,不好撮合了。

      从卖家角度而言,降息房价该涨。

      对买家而言,我再等等,利率太高。

      中介头疼的是,如何说服卖家降价,别期望太高,然后头疼如何说服买家下单。

      中介说,是个循环。

      大批房贷到期,想趁机出手,不续房贷(现金流撑不住。)

      房市特点就是买涨不买跌。

      不消化完这批,就行不成平衡市。

      长久来看,房产绝对是牛市,短期看,就是熊市无疑。

    • 家园 第24 黄金的故事二,造假

      话说有一年,有个厂家叫健力宝,宣布:

      凡是获得奥运金牌的中国选手,一块金牌,奖励一个纯金的实心健力宝易拉罐.

      团体金牌,好像不算.或者那届就没有团体金牌.

      这事是认真干的.

      好像委托上海老店"老凤祥"制作的.

      有一位柔道选手,后来结婚,生了对双胞胎女儿.

      不知道咋想的,经常拿出来金易拉罐教育闺女.

      咱们不厚道憧憬一下画面:

      谁学习好,这个就给谁了!

      终于有个小丫头受不了啦:这是金的吗?乍生锈了呢?

      我倒!

      我靠!

      真是假的!

      接着又跳出来几个:我们的也生锈了!

      但是奇怪的是,大部分还是真金的.

      这可麻烦了.

      健力宝这时候已经倒闭过一回了.找厂家补那是不可能了.

      老凤祥倒有记录:真的,假的都是按厂家要求,我做的.

      但是健力宝没预料到,那届金牌数超过了预期,就拿假的顶上去了.

      问题的麻烦还在于,不是直接发给选手的,经过了体委转手.

      最后不了了之.

      这个假易拉罐基本上是铜做的.其实我怀疑这些罐子可能是为团体项目做的.

      比如女排,发一个金的给集体.一个高仿给个人,拿回去玩.

      后来银行卖金砖,也出过生锈的事.

      金砖造假,还有个方式往里边加钨棒,一般是加左右两根.

      这个是因为钨比较便宜,能买到成品,比较适用就是这个.

      你有本事买得到贫铀合金,也行,但为这点钱,犯不上.

      掺铂金也行,历史上俄罗斯曾经这么干过,这种金币已经是收藏届的珍品了.

      据说除了美国GE搞材料基础研究,可能做过样品测试,没人再这么干过了.

      金币参假,主要是加入黄铜,让金币比较坚硬.

      其次是一种便宜的碱金属,可能是镁,它量很少,但能让黄金颜色更好看.

      现在中国国内怎么样,不知道.

      不过过去,听开金店的家属讲,含金量得打点折的.

      以前有个传说,美军飞行员跳伞,万用包里都带点金子救命.

      瑞士一直也有一种信用卡的金片,25克切分25个格子,每个一克,可以用手折断,用于应急.

      金币供应主要是五大国家,美,加,澳,英和南非.

      都是英语区的.英国的加勒比海小殖民地也发行过很多.

      瑞士的黄金大都是公司发行的金条,没有国家背书.

      加拿大发金币,造过几枚100公斤的,其中一枚在德国被偷了,还是个大新闻.

      后来澳大利亚造了个一吨的.

      2017年,有个华人开首饰店,在银行买金条,不是金币.

      发现是假的.

      一是硬.

      二是混合酸测试,含金量很低.

      这个事蹊跷很多,买家,银行和造币厂都怀疑自己被阴了,都无证明自己无错.

      那就是谁主张,谁举证了.

      包装拆开了,警察也无可奈何.

      因为是个金条,不是金币,全额价值1700刀,影响也小,所以是个小案子.

      现在值3千多.

      实事求是地说,要是美元降息,黄金走强,买个金币的确吃不了亏.

      但是买这玩意,有啥用呢?

      这个还真不是矫情.

      西方也经过通胀时期,那是也有一大批人买入黄金白银,然后到了老了,就发出这样疑问.

      苹果最早的风投,出了1200美元,后来把股份卖给老乔哥两,12%的股份,大约3000美金,买了金币.

      然后小偷直接把保险柜,一起运走了.

      名人传记都是有修饰的,好多传奇故事广为人知的时候,当事人已经不在了,是真是假,都不好说.

    • 家园 第23 华女外嫁和跨族问题

      这个话题比较吸引眼球.

      有历史原因.

      改开后出现过一段时期,有很多非常令人尴尬的事情.

      中国的电影女演员,歌手和运动员,出了名,上了杂志封面,就出国和外嫁.

      甚至还有非常有前途的女演员去涉外饭店陪老外的事.

      反正非常刺激人吧.

      都是过去的事了.

      现在只说国外这部分.

      第一呢,跨族婚姻,华人的比例和其他比,实际上比较少的.跨族婚姻很不稳定.

      第二呢,华人群体,女多男少.男同胞有的还跑国内去找.女性外嫁,也是无奈.

      第三呢,现在国外女性学历平均高于男性.也是女多男少.好男人是真难找.

      女孩找个相当的,没啥臭毛病的,还能当舔狗的,除了年轻时的情侣,真有点难.

      很早前,说新加坡男人娇贵,女朋友得哄着他们.

      当时还不相信.据说现在真出现被杨笠说的那种"普信男"的情况了.

      想开了,看来女生没必要去追.

      附带说一点,欧美国家都是原先的白人国家,有色人种受歧视,是挺正常的客观事实.

      但是华人相对而言,受到的歧视,比其他种族少.

      说直白了,还是经济基础问题.

      穷人就是受歧视.

      你再犯罪率高点,那就更没得说了.

      再有自由主义倾向的白人,也不敢跑到廉租区安家置业.

      华人也是不敢买,成片廉租房区边上的房子.

      过去穆斯林被歧视时,有个从奥匈帝国时期传下来的说法:

      穆斯林比例低于5%时,他们是很好相处的人.

      据说奥地利现在也是欧洲最擅长管理穆斯林的国家(我怀疑这个说法的真实性.)

      美国人其实对黑人,据说也有类似的说法.

      黑人和其他人混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他们是很勤劳认真的工人,和别人没差别.

      但一多扎堆,就完了.

      当然这是资本家的看事角度.

      毕竟种族问题是政治正确,不容公开讨论的.但私下里,大多数人都是非常坦率的.

    • 家园 第22 买黄金的故事

      前置声明,很多内容我是听别人说的,就是“我有个朋友”那种,不能保证真实。

      我倒是对白银有点研究。

      80年代,有批南方人(大概是浙江人),造假民国袁大头贩售。

      他们可恶到哪里呢,他们收真的,卖假的。

      学校发下来一个,各班男同学都鼓着腮帮吹,看看能分得出真假不?

      女生也都很好奇地看。

      我现在也很佩服某些同学的嘴,我有几枚加拿大的流通老银币,乍吹都不响。

      扯远了。

      以前河里面有位阔佬喜欢买金币,白金币,写过几篇,老铁翻翻河泥,挺有意思的。

      2003年的时候,中国的熊猫金币一套,大概不到2盎司,中国银行卖,大约3500人民币。

      好像是送礼专用的。可能记忆有出入,或者提前两年。

      20年后,现在加拿大好市多,一盎司的枫叶金币,3300加元。十盎司的银砖485刀。

      我们这里只有这两种,卖的不好。

      但是关于金币知识,我倒是听印度人说的。

      印度人特别爱买黄金。

      卖黄金的,有一段专门坑他们。

      卖那种有宗教标识的金币,溢价很高。

      中国人对应的,就是生肖币。

      印度人爱买黄金,据说到了什么地步,那个印度人给我说,一年买一盎司。

      但是卖金币对银行来说,不赚钱,亏本买卖。

      反而是邮局卖,和邮票一起。都是纪念币。

      中国人买金币,有的时候直接去渥太华的造币厂。

      造币厂可以参观,但得买门票。

      但是不参观,直接去商店,不用买票。

      据说有个华人售票员,看见不带孩子的同胞,直接用汉语告知:走那边!路近。

      可见华人买金币,也挺多的。

      有个黑哥们,负责融化金子,每次挖一勺,塞腚眼带出来,报警器总响,也拿他没办法。

      结果这厮卖金丸,买了房子。银行流水对不起来。

      以此可见,买房胜过买黄金。

      嗯----

      写到这里,我是在写不下去了。

      逻辑乱了。

      • 匿名 我是不敢买他们的金币

        记得有一年报道,一个首饰店的老板花了他们的金币做首饰,发现金币是假的,星报报道后就没有下文了。据说当时造币厂的头是个阿叉。

    • 家园 第21五年后,人们出行和交通工具变化

      世界肯定不是同步的,谈论趋势得有个限制。

      1,地理上多数人群的聚集区

      2,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成熟。

      有句话“礼失求诸野”,就是说乡下地方和落后地区,改变慢,在后边。

      预测未来,是个综合性考量。

      第一是经济因数。

      可以预见,大多数地方,大多数人口的相对收入,是下降的。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理解使用自有交通的成本上升。

      第二是技术因素。

      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使得自己开车,不是必须的技能。

      最重要的是,由于没有司机,省去人工费。

      不仅导致短途租用汽车的价格下降。

      长途使用,由于不需要人工归还,价格也会下降。

      简单算一下成本,假设在全寿命成本,每公里1刀(Tesla 0.5左右)。

      租用翻倍,那麽租车收益惊人。

      第三是社会文化变迁

      按第二点,拥有自用车才更合算。

      因此必须就得有一批人,平时使用频率较少。

      或者负担不起自用车。或者是买不起,或者用不起,或者没必要,其他原因。

      目前来看,已经出现这种趋势。

      比如在线办公,在线会议,出行减少。

      其实最大原因还是第一条,大伙经济收入下降了。

      这可能是长期的趋势。

      基本预测,未来自有车比例下降,特别年轻人群体如此。

      对车厂来说,竞争会更激烈。

      同时由于相对利润上升,保护自己的金母鸡,关税壁垒会加强。

    • 家园 第21 考数学和青少年人才选拔

      这个选拔就是用一种公平的方法,有效地选出人才来。

      一听就离谱是吧?

      公平和效率兼顾?!

      但事实是还真有这样的办法。

      举例一下,就是只考数学物理。

      用两天的时间,上下午各一场,只出大题,每场三个小时。

      数学考三场,物理考一场。

      绝对公平,不会的,就是不会。这个办法对穷人家的男孩子最有利。

      数学竞赛就是起到类似的作用。

      但是官办和普遍性的竞赛并不存在,应为这样对有些人不利。

      文革前,资源紧缺,高中是采取“甲种本”的方式的。

      那时候单论考试,是比较公平。但也是那时的政治不正确,说白了上学当国家干部,就是接班队伍的问题。

      但是说清楚这个问题,得说明学数学的目的,过程,和评价。

      先说评价,就是考试了。

      但是这里就有个做题技巧训练的问题。

      就会出现丘成桐不会做脑筋急转弯的事。

      要减少这个的影响,就只能出大难题,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数学往往被认为,大学和高中是分野的。

      你高中数学好,大学代数你不一定能够学好。

      这既是部分事实,也是胡扯。

      数学爬楼梯的过程,跳不过去。

      为啥有人上了大学,就害怕数学呢?

      第一,高考数学降低难度了,不是真学通了,是学会考高分的技巧了。

      第二,大学数学内容多,你要是有高中那个精神,对同样内容,反复咀嚼,你也能学得会。

      这个就导致两件事,

      A,你就是混子,同样的时间你室友为啥看看,就明白理解呢。

      B,你离开家长班主任,放飞自我了。就没学。

      这个也就是说,要通过考数学选人,必须量大管饱式的考试。

      这也是为啥竞赛的时间都长。

      大致的意思,应该都说清楚了。

      数学是是抽象的东西,越往后越如此,这种考试对善于刷题,提高分数的女生不利。

      其实选拔人,后续培养也很重要,精英必须集中在一起学习,才能集中优质资源,互相促进。

      大器免成,天才是无法培养的。

      英才聚集,会让天才出现几率上升。

      仅此而已,值不值得,各持己见吧。

    • 家园 第20 加拿大打盘右转开始

      最近发生了两件很有代表性事件。

      一是特鲁多的自由党在多伦多传统优势区补选,失败。

      这场胜利,就连赢了的反对党都震惊了。

      自由党后排的议员极其紧张,他们竞选时,政党影响力大于个人影响力。

      要不然也不在后边后坐。

      第二,是网上民间要在七月一日国庆节,发动游行,口号:夺回加拿大!

      说白了,反移民政策。

      不但白人,就连老移民也赞同,有点上车关门的味了。

      这是表面,实际原因也摆上桌面。

      经济失败。

      生产搞不上去。

      结果造成就业困难。

      反移民就是这个原因。

      大致意思“先照顾好我们自己,再装X!”

      比较有共鸣的话(无用,但是很煽动性)有:

      他那岸第啊,移民和难民比我们过的好多了!

      ------------

      背景介绍完,分析一下未来和影响。

      第一是移民政策收紧,尤其对印度人会冲击会很大。印度裔议员选举失败的可能性加大。

      第二,华人,特别是大陆华人将会受到另外一种打击。

      就是双重效忠问题。中国和加拿大现在是接近敌对关系了,必须二选一。

      老外理由是:你们已经用脚投票了,宣称一下,也没啥问题。

      尽管还不是主流,个别人博眼球,但这点影响其实非常大。

      简中网逼迫表态,这个就是:

      一半是不明事理,蠢!

      一半是别有用心,坏!

      第三,老外终于发现,还是得搞实业,劳动致富。

      现在利用国家禀赋,发展电动车行业。

      尽管现在没啥实际的直接矛盾,但估计以后少不了摩擦。

      本次右转,既是钟摆效应,也是必然。

      五年内矫枉过正,五年后略微修正,但不会改变方向。

      简中网都笑话“白左”,但很快就会知道人家的好处了。

      “理中客”被骂骗子,但也很快就会知道“伪君子”比“真小人”,强多少。

      ----------------

      最后,我向本嘉明道歉。

      我发现我的一些言论,被用于攻击老本了。

      我是不是有这个意思,不重要了,说不清楚。

      很早前,老本说过混西西河的态度(大意):日后分手,但相忘于江湖!

      我很赞赏。

      老本被骂了很久,失态难免。

      从历史来看,老本比较有雅量的。

      这次各路英豪,汇剿本嘉明,真是非常奇怪。

      说句得罪老本的话:

      大牛专用待遇用到你身上,有点高了!

      希望老本保持好心态,暂时不发言可能会好一点。

      也希望大家能有点雅量,逆耳之言,弗心之事,人生不可避免。

      我也认为,老本有的观点,真是让人摇头。

      但是人身攻击,不让他说话,不是西西河的传统。

      附注:

      本来我要给老本私信的,铁手还没修好,就发在这里了。

      七月一日,中加都是节日。

      预祝大家和老本节日愉快。

      通宝推:本嘉明,广宽,菜根谭,
      • 家园 【讨论】王城兄你应该@我一下

        我很久没有看这个版了,今天才知道你提到我。

        借王城兄的宝地,我再说说我自己:

        一,就是王城兄说的,将来大家相忘于江湖。这是我的初心,所以从不露脸出镜,赚那个流量钱,到点了自然就消失了。

        二,自2008年注册,只在西西河发帖,连浏览也没有浏览过其他大的简中网站,包括从西西河分流的网站。当然,外面也没有人冒名发言,这里只是跟大家再报备一下。

        三,发帖这个事情吧,既会让你有一点点神经病,也会让你避免其他精神病(比如抑郁)。这个大概可以比作喝点小酒,到底算是增寿还是折寿,咱也别计较了,喝爽就好,戒了那更是好同志。

        四,我很早就提醒过大家,我发的帖,至少1/2是胡说八道,既是保护西西河,也是保护自己。就是说,为了那碟醋,故意胡乱包饺子。你们吃的时候,得挑着吃,吃到苦的饺子,平替饺子,那不关我的事好吧?当然,哪些是醋,哪些是苦饺子,两造群众的口味正好相反,这也不关我的事。

        五,其实从头看,我的变化也很大。起初也是左派,因为外交部缺钙,因为打统一战争的准备敷衍了事,因为老百姓被欺负,所以必须是左派,必须去骂一骂。到后来大气候不对了,就逐步转到了右派。在左在右,不是我们自己的一念之间,而是社会的驱使。

        六,顺便说说当下的中国。大本营有一件很大的功劳,就是北患在未来50年里,基本不存在了;至于以楼市下跌为代表的经济危机,这个的起因复杂,不能简单算在哪一届头上;走回人民公社,也算是逼不得已,赞的骂的都没有必要了,反正你们家孩子下乡的可能性不算太小。

        其他没啥说的了,我回“大浪淘沙”去了,各位自便。

        通宝推:夜如何其,
      • 家园 老王

        中国人受右派(自由派,国际上的左派)的气几十年了,想它们死有啥不正常?至于国际右派(本土派),还是可以谈的。不大了世界大战,怕啥。

        海华当蝙蝠也吃了几十年红利了,屁股也并不和中国人一致,以中国人为主的简中网人也吃不到纳粹的拳头,吃瓜看戏评论几句有啥了。

    • 家园 第19 加拿大电动车进口加税 -- 有补充

      你要是简单化看问题,那就是美国的小狗腿,又要跳了。

      但实际情况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缺钱了。

      第一是想借机撤销补贴。不是咱不高尚了,是不能便宜中国人。

      信了才有鬼。

      第二是多少收点钱。这是真的。

      加拿大去年电车进口暴增近5倍。

      但主要是上海工厂的特斯拉。

      马斯克这家伙,真是超有统战价值。

      是真能干。

      不过这样,加拿大人就不干了。

      加拿大50多万工人依赖汽车工业呢,特斯拉不过来建厂也就罢了,还进口这么多,你这么干,俺们咋办?

      正好跟风,政治正确啊。

      说是打击中国电动车,但是特斯拉负责顶雷啊。

      其实加拿大人对一万多刀的中国电动车,也挺好奇的。

      当然也挺怀疑,你们中国电动车除了比亚迪,都亏损,没政府补贴,你们是咋坚持到现在的?

      其实把,谁也别说谁,大家都是靠补贴起家的。

      只不过现在没钱了,不想继续装高尚了,借坡下驴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19补,路上惊现中国老头乐 -- 补充帖

      我这个人,比较矫情.

      开高速时怕打瞌睡放歌,七八种语言,这是我当年上大学听粤语歌的习惯,听调不听词.

      本来下了高速,关上音乐,人状态一松.

      然后---

      祖宗哎!

      一辆中国老头乐,插了进来.

      我一开始没认出来,以为是个SMART for two,然后发现他没车牌。

      车牌哪里贴着残疾标志。

      和他并排了一会,发现四轮摩托加个壳子。

      有天窗,挺像样。

      就是质量差点,不能细看,充电口的盖子也脱落了。

      警察也不抓他----

    • 见前补充 5003243
      • 家园 美加汽车走私如何操作?

        现在挺有趣的。

        有趣之一,比亚迪泰L998之后,车界的纷纷出来不点名批评价太低了。最毁三观的是广汽传褀那个谁呼吁油电同权,东风本田那个谁批评廉价平替,减配减料。前者自损一万也要杀敌一千,后者贼喊抓贼。

        得益于美西各式人等卖力宣传,中国新能源车有竟争力,比如价廉物美性能好,会逐渐打破欧美中国货低端的印象,变成了质优价不高的良心产品。

        现在问题来了:美西的汽车走私业,是怎么操作的呢?还有电子电器产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