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20250506野狐杂谈自此始 -- 夜如何其

共:💬48 🌺334 🌵1 新:
主题内有 3 候选回复 花/囧确定,群落成员优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小王子根本没有跟美以妥协的空间

        巴以战争如火如荼,全球穆斯林同仇敌忾,有钱出钱有钱出枪,没枪没钱也得吆喝两嗓子。这个节骨眼作为阿拉伯逊尼派老大的沙特率先跟敌人妥协?阿拉伯人怎么看他?国内怎么看他?

        中国以前有一个类似做法的叫汪精卫,下场是啥?

        沙特最多就是跟美国虚与委蛇,以拖待变。毕竟美国要大选了。走一步说一步。

        至于伊朗,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伊朗与美以的矛盾,不是杀一两个领头人就能解决的。以色列自己撇清跟莱西失事的责任,就算是他们动的手他们也不敢承认,大使馆都炸了还在乎这点?因为这会让伊朗内部强硬派上台,后果就是伊朗更强硬。

    • 家园 第六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最近看渤海小吏的视频,说到高欢攻玉璧不下,撤军途中聚饮。

      令斛律金唱《敕勒歌》,高欢和之。

      司马光是个史学大家,但是《资治通鉴》里,也是错误不少的。

      认为斛律金是《敕勒歌》的作者是其中之一。

      敕勒歌是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很多都用鲜卑语唱的。

      伴奏用鼓和号角。

      这个与当时战争频繁有关,骑马行进的时候,边走边唱。

      由于胡人的音乐节奏鲜明,从西汉武帝的时候,胡乐就开始被宫廷使用。

      汉末,蔡文姬又带回来《胡笳十八拍》。

      十八拍就是汉语的十八首的意思。

      胡笳这个东西,有人认为是吹管乐器。但由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琴艺大家,有人认为应该是边弹边唱,像个琴。就是蔡文姬归汉邮票,像个琵琶似的。

      不管是啥,这个乐器演奏起来,都很凄凉。应该更有可能是管乐,马头琴可能那时候还没有。

      八王之乱的时候,北方少数民族鲜卑统治的时间更长,以至于部分汉人比如高欢有鲜卑化的趋势。

      这个期间,南北朝分立。兰陵萧氏建立了南齐南梁,和平时间比较长,奢侈之风,娱乐需求大,北朝民歌就被引入了。

      同时进行了汉译。

      《敕勒歌》也是这个时候翻译记载下来的。

      敕勒歌有两个版本,区别在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还是“盖四野”

      鲜卑语和汉语词汇发音的长短不同。

      鲜卑语民歌,各句发音时长差不多。

      转译汉语时,出现长短句。

      中国古代,器乐演奏水平从历史记载来看,也有很高水平的阶段。

      后来太多战乱失传后,慢慢就落伍了。

    • 家园 第五 孩子上大学花了多少钱? -- 有补充

      我们家不会理财。

      过去我还是财智理财软件记账的,后来软件升级,出国后不好用了。

      主要还是没钱,不用理。

      越是没钱,越想折腾,我和老婆就像竹篓里的螃蟹,互相扯后腿。

      要按我的理财观念,发不了财,也吃不了亏,省心。

      要按老婆的观念,能发点财,但会很糟心。

      结局是每次重大决策,争吵之后,我们都采取了被证明后最坏的那个选项,夫妻打平!

      当然,我们也有毫不后悔的共同决定:孩子的教育。

      孩子上大学四年了。

      高中同学中,最快完成本科学业的,只用了三年。是学习生物的,然后直接申请医学院继续进修。

      四年毕业的也是一大堆,这些人学什么的都有,特点是中间都没进行实习,只是暑假打工。

      加拿大最近的就业数据很好看,其实接近6成是大学生打暑期工所致。现在的数据已经完全不可以看,编造的痕迹越来越不掩饰。

      还没毕业的也是一大堆。

      原因主要是课没上完,或者是实习工作。我家儿子是参加实习的时间比较长。

      实习有好处,甚至能在没毕业前,就能接到口头的君子奥佛。

      这个也得感谢AI,AI完美简历编写软件让HR部门厌烦的同时,对实习生是个利好,至少能让HR有个保底选择。

      这也是为啥我现在就能算账了。过了这个夏天,儿子就基本上自立,自己负担所有的大学费用了。

      作为家长,我们的付出总账:

      第一项房租,48月的房租,大约48000. 尽管赶上了新冠,我们还是坚持让他离家去大学里上课,不让他上网课。所以一点房钱也没省下来。他实习期间的临时房租我们负担一半,(包括在48000里)。

      这个价格说实话,住的不好不坏,都是合租,但有自己的卫生间。(这个的房子好出租。不是高级的意思)

      都是合租的,但租客是房东找的。基本上华人和华人留学生,这个没刻意,但是社会自然运行的结果。因为有独立卫生间,男女合租很普遍。但是现在的小孩基本上互不理睬,流动很快,家长都是瞎操心。

      搬家也是常态,不过除去我出力跑腿比较麻烦外,小孩子倒是啥都经历过,都懂了。

      第二项学费,这个倒没花多少,大约是四万左右,因为他实习期间,不用交学费。需要时上门网课,单交钱。

      第三项生活费,这个没数。刚进大学花的多,后来他自己打工,就要的少了。大约给他了20000.

      其他我们常去看他,给他补给,这些费用应该算我们自己的,是我们的情感需要。

      也就是说,他上大学大概要花我们11万左右。

      他在期间也挣不少钱。

      大体上有:

      第一,入学时,高中成绩好的奖励,忘了是1000,还是两千,肯定没超过2000.

      第二,我老婆的工作福利,子女教育补助,但打入儿子的账户,算儿子的收入。每学期都得申请,还错过了一两回。大约能拿5000。

      第三,学生贷款。现在利息高,不贷款白不贷。这些都得他自己还,就算有点不用还的部分,但也比较少。

      第四,课余打工,大盖挣了2000,3000的样子。后来实习后,发现挣得少,还麻烦,就不去打工了,图个轻松。

      第五,实习收入。他加薪很快,挣多少,不告诉我们。反正第一份工作,按小时算就比我多(我没本事,就这还保不住),刚结束的实习,已经超过我老婆。

      我们家的账户也都让他看。

      他良心发现,自己把学费交了。但家人一起吃饭,他依然拒绝付钱。

      我老婆兴致勃勃地告诉他:妈妈要给你留点遗产!

      儿子瞅了我一眼:算了吧!别把债务留给我就行了!

      通宝推:方恨少,本嘉明,北纬42度,广宽,桥上,铁手,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都是命运。 -- 补充帖

      年纪大了,容易迷信,我现在也相信命运。

      过去呢,国内老师的话术:你们这届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

      老外也有这一套:你们这届,是我带过的最好的一届。

      儿子当年回来学给我听也只好笑笑。

      万没想到,老师这次说了句实话。

      我们家孩子上的并不是我们这里最好学校。

      四所高中里也就是TOP3的第二梯队(但离家近)。

      同学已经有三个人医学院录取了。

      再说高中同学上大学学啥的都有,这个比例太惊人了,都不敢信。

    • 见前补充 4987304
      • 家园 哈哈跟我们家孩子差不多

        我们家老大经济上基本如此。华人文化传统就是父母为儿女鞠躬尽瘁,西人文化就是我的就是我的。合着到了这些华人二代,本地长大的,是两种文化哪个用着顺手就挑哪个。需要父母支持的时候,按华人文化来,比如过中国年,压岁钱从来没说不要或少要;需要自己出钱出力的时候,按西人文化来,算的门儿清,又特抠门。反正我要求不高,只要工作后别因为经济,买房什么的再来烦我就行,这点我们家那个目前还做到了,出去一块下馆子也不好意思让我埋单了,虽然每次都是挑便宜的馆子。

        我们是为家里的老大付了大学学费加上住宿费,生活费从政府补贴基本够用,加上夏天打工,上学期间没亏着他,他自己也存了点小钱。本来这个学费开始也是贷款的,准备让他毕业后自己还,后来了解到贷款上学期间也要付利息,划不来,就索性先替他还清了,后来就没再贷款了。因为还有另外一个孩子,所以我们就跟他们一起说清楚了,学费我们承担,一碗水端平。上了4年学,总的付出的花销大概是40k的学费,大约24k的住宿费(学校学期短,加起来每年就上半年多一点的学),生活费是要感谢我们的地方政府。当然了,还有每年多次的开车旅程,每次往返近500英里,就不算了。我现在对老二的期望不高,能考上家附近的,我以前的母校就行,离家也近,至少开车不那么辛苦了。

      • 匿名 来你这儿吐槽一下

        你那4.8万房租够用吗?我两儿子至少也得1.2k/月才够呀。 加上一人一辆车,油钱每人都1-300刀/月。 还有什么生活费等。 不过他们倒是都能自己打工另外从政府那儿贷款把所有的费用自己填上。 但是最让我揪心的就是他们找对象的事, 大的是别人追他他不干,自己喜欢的还不敢追。 小的是从幼儿园起就有女孩追, 但就喜欢金发碧眼的,换了好几个了,每个都十分漂亮,这不前几个月刚刚分手了一个,这几天从欧洲某富国来我们家住了一个有175高的花样滑冰前3名的blonder, 这女孩以前是他们中学的交换学生,这么些年忘不了他, 特意跑过来看他,我们十分喜欢这小姑娘,大方,聪明,懂事,十分漂亮,大长腿,去当模特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我们这小子就是不喜欢她,认为她不聪明。 找借口工作,也不陪她玩, 净弄些他的狐朋狗友带着她玩,让我愁得不行。可我们接触的感觉认为她还挺聪明的, 家境也很好, 也很有教养,不像他的上一个女朋友对我们还有一点点歧视 ,来我们家这不吃那不吃,聊天也聊不下去。这个小姑娘给什么都吃,而且还能和我们聊天,极具传统思想(这是我们十分看重的),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让人愁呀。

        我接触的国内刚来的人,他们极力劝说我给儿子们找一个国内来的人, 可是儿子们不喜欢, 他们在中学的时候,国内那些来的中学生,他们的观念相差太多,玩不到一起去,那些人十分想进他们这些以白人为主的圈子,进不去,所以他们就自己成了一个圈子。后来身边有几个当地出生或者长大的男孩子和国内的女孩结婚 ,最后都离了。归根结底我们总结的经验教训就是国内的女孩虚荣心太强,安我们的说法就是不知道什么是生活。 都是这些年富养给养出来的。 说了太多得罪人的话,请慢点投囧呀。

        通宝推:方恨少,本嘉明,夜如何其,菜根谭,
        • 家园 国内的女孩虚荣心强

          这话也不错。

          可也不是全部,也很多踏实本分的。

          不过,你想想,中学就送到国外的,那都是虚荣心最强的一批人。

          • 家园 条件好而已

            中学能送到国外,说明家庭条件好。

            除了极个别家长致富路径奇葩的,这样的虚荣心强的比例反而不高。

        • 家园 感慨一下,时间过得真快

          十几年前,河里开始有如何带小孩的问答,现在一晃眼,就已经开始有儿媳妇(说不定还有女婿)的话题了。

          再过几年,说不定就有带孙子的话题了!😄😄😄

        • 家园 发个图看看
        • 家园 我怎么看是吐槽少自豪多呢?

          你作为父母基本毕业,观众打分,保底是优良,以后得分优秀也很有可能,祝贺

          年轻人感情上的事,我的总结是,你对对方十分,对方也对你九分十分的事,可遇不可求。但是,你有幸追到自己的意中人,和你接受一个主动爱你很深的人,其实都是很幸福的,尤其是放长远眼光看整个婚后生活,后一种情况可能更幸福

        • 家园 大致上够用,我只算我负担的部分。

          他也住过2000一个月的,没选择了,交点学费。

          不过,他倒不喜欢车。

          我感觉他的同学这批小孩,对车并不热衷。

          考驾照,是需要个随身带的证件,而不是为了开车。

          • 匿名 嗯,现在的孩子不买车好像是一种趋势

            我大女儿也不买车,我当年说她是被洗脑了,我和她说,你不买车保护地球,那我们当初也不用出国了,她是国内出生的。 不过她生活在downtown, 所以没有车也就无所谓了,只是偶尔租个车出游。 但我们住在郊区,附近没有公共交通, 所以不得不给我们每人配一辆车, 不过出来这么多年,我就3年前买过一辆新车Tundra,剩下的全部是Toyota的二手。 尤其是这两个儿子的车都是以市场价的一半在政府网站买回来的。 不过现在由于知道的人多了,所以价格也上来了。

            孩子们有车其实是有好处的,便于他们到处交友,寻找机会。大儿子就开车到处参加各种计算机类的比赛,遍布美加两案, 别人找工作困难, 他找工作比较轻松。 小儿子这个暑期找工作,被接受的有4,5家,但是没有他最理想的律师行的工作, 他说那个里面需要很多的关系网,而且现在律师几乎都在家工作了,所以办公室的工作现在很少了,最后他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自己销售自己工作的职位,其他的不是工资少,就是他认为同事的的智商太低,和他们学习不来什么。 现在多的时候每天能够弄6,700少的时候2,300. 这也是他有车,才能找到这样的工作。 我给了他一辆TACOMA, 因为这孩子开车让我不放心, 所以特意挑了比较大的,坚硬的车给他, 当年Tundra,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他买的,他拿Tundra当游戏玩,把车几次给陷进雪里,车玻璃买来3个月就弄裂了,车身半年就给弄了一个坑, 后来就给他买了一个Tacoma,前两个月又把车前轮给撞爆了,铝合金轮毂弄坏了,我没管他哪个晚上, 自己解决了问题,否则我得来回开8个小时来处理他的事情。 这小子出的所有的事都是自己处理的,我都是事后发现的,实际出了多少事我都不知道。前些日子我们收到一个500元的城市收费通知,我们才知道他在入学那几天被警察“无缘无故”的抓了,按他的说法,他和一帮同学去参加一个比较“声音大”的聚会路上,两个警察就把他在路边给抓了, 然后给了他一张告票,其他人都没有抓,不过其他人都是白人学生。 他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倒是知道哪个城市种族歧视比较严重, 可能干出这样的事。写到这儿,我突然怀疑他在大街上可能手拿酒瓶喝酒了,只有违反城市的法规(by-law),才可能不经过法院。 唉,孩子这样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也许是好处多吧。 我们这一代人,都比较小心翼翼。等他今天从同学家回来,我去问问他。

            通宝推:北纬42度,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