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学《易》对话录 -- 闲看蚂蚁上树

共:💬122 🌺8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OCR】28.大过卦——论以柔济刚

      --- ---

      --------- 兑上

      ---------

      ---------

      --------- 巽下

      --- ---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译文]大过卦象征大为过分:栋梁弯曲,利于有所前往,亨通。(桡:音nao,木材弯曲。)

      [提示]指出阳刚过度,需要调整。

      主:“颐”为养,万事万物都养而后成,有所作为,利涉大川,这时往往会产生举动过分的问题。所以接在颐卦之后的就是大过卦,这两卦构成一对。

      颐卦的卦形有些特殊,颠倒过来卦象不变,所以与他构成组的大过卦就改用另一种变卦法,即六爻的阴阳相反,组成新的卦形。这种特殊情况,在六十

      四卦中共有四组:“乾”与“坤”,“颐”与“大过”,“坎”与“离”,“中孚”与“小过”。

      客:请谈谈大过卦的基本含义。

      主:“大过”,从字面上理解,是“大为过度”的意义。卦辞中以栋梁弯曲作为比喻。四阳在中间,两阴在头尾,中间过强,两头太弱,然而栋梁是着

      力于两头的,柔弱的两头不胜重压,以致栋梁弯曲,呈现危象。房子要倒塌了。这时必须有所前往,也就是有所作为,采取措施,调整阴阳强弱,才能

      转危为安。这就是“栋桡,利有攸往”的含义。

      客:阳刚过度了,大大地超过了阴柔,因此需要调整,这就是本卦的基本卦旨吗?

      主:大致上可以这样说。“大过”的“过”,就是“过犹不及”的“过”。凡事都要适度,不及或者过头都不好.都要纠正。这个“适度”的“度”就

      是“中”。要使事物处于恰到好处的“适中”状态,使得阴阳强弱的力量对比处于相对平衡的中界线上,保持中和的协调关系,这样就排除了危象,恢

      复了平安和亨通。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大过,是指刚大者超过了限度,栋粱弯曲,说明头尾两端柔弱。阳刚过分时,要以中道来调节,逊让、和悦地实行整治,这样就利于

      有所前往,会得到亨通。把握大过的时机十分重要啊!(本末:指木材的首尾两端。)

      [提示]解释卦名卦辞。

      客:《彖传》中“刚过而中,巽而说行”两句,看来是说明怎样做才“利有攸往”。

      主:是的。从卦象的象征含义看,中四爻虽然表现阳刚过度之象,但九二、九五两爻居于上、下二体之中,启示我们要以中道行事,把阳亢阴衰调整到

      相对平衡的“适中”状态。这就是“刚过而中”的原则。再从本卦上下二体看,下为巽、为逊,上为兑、为悦,这又卫启示我们,在阳刚过度的“大过

      ”之时,要逊让、和悦地实地整治,以避免危机。这是“巽而说(悦)行”的原则。

      客:从“大过”的卦象看,确实太过分了,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阴爻几乎被排挤得没有立足之地。《彖传》指出“中”、“巽”、“悦”是治“太过

      ”的原则,十分正确。

      主:在现实人生中,“大过”的现象并不罕见。当权者过于刚强,下级往往会无法忍受,如屋上的栋梁,不胜其重压,就有弯曲断裂之虞。个性刚强而

      修养不深者,即表现为刚有余而柔不足,缺少弹性和韧力,易于摧折,难以持久。这样类型的人格,往往流于急功好利,刚愎自用;遇到阻碍,则变本

      加厉,一意孤行。为害之烈,并不亚于碌碌小人。在“大过”现象发生时,要特别引起重视,所以《彖传》以饱经世故的睿智向人们呼吁:“大过之时

      大矣哉!”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译文]《象传》说:湖水淹没了树木,象征大为过分。君子因此独立而不畏惧,避世而不苦闷。

      [提示]以大过人之举,处“大过”之时。

      客:大过卦上为兑、为泽,下为巽、为木,是泽灭木之象。水本来应该滋润树木,现在竟然把树木给淹没了,这当然是大大地超过了限度。所以是“大

      过”的象征。

      主:君子观“大过”之象,应该得到启示,在“大过”的非常时期,要有大过人之举,立:大过人之行。君子大过人之处,就在他能进能退,进则力挽

      狂澜,无所畏惧,退则避世隐居,无怨无尤。君子正是在“大过”的灾祸中磨炼出大过人的德才,这是《象传》中蕴含的人生真谛。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译文]初六,用白茅草衬垫祭品,没有过错(藉:衬垫。)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译文]《象传》说:用白茅草衬垫祭品,说明初六在阳刚之下,要柔顺敬慎。

      [提示]初六过于柔弱,需要济之以刚。

      客:“藉用白茅”是怎么一回事?

      主:古代祭祀敬神,十分虔诚庄重,祭品不能直接放在地上,要用白茅草垫上,以示洁净。

      客:这里谈祭祀之事也是种比喻吧?

      主:柔软的茅草垫在祭品下面,这是“柔在下也”。这就喻示我们,在阳刚过盛的“大过”之时,初六以一阴处于极下,是柔弱卑小的,要敬慎柔顺地

      上承阳刚,就像以白茅垫衬承物奉上那样。这样初六的阴柔才能得到九二阳刚的调济,才能在相比的初六、九二之间促成阴阳互济。

      九二,枯杨生(禾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译文]九二,枯杨树生出嫩芽新枝,老男人得到年少的妻子。无所不利。(禾弟:音ti,新生的枝芽。)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译文]《象传》说:老男人娶了幼妻,说明阳刚过度,但能和阴柔相配。(相与:相配。)

      [提示]九二阳刚过分,需要以柔济之。

      客:枯树生嫩枝,老头子娶少年妻。这倒很像是民谣里的话。

      主:卦辞中确实有不少内容采自民谣。本爻的两句民谣恰好形象地说明了初六、九二两爻的特征和关系。当“大过”之时,阳刚发展过度,所以用枯杨

      、老夫比喻九二;阴柔过于幼弱,所以用嫩枝、幼妻比喻初六。两爻比邻,正好取柔济刚,以阴柔抑制过度的阳刚,这当然是无所不利的。这种阴阳调

      济的情况,爻辞比喻为“枯杨生(禾弟),老夫得其女妻”。“老夫少妻”确实是不同平常的过人之举,但是,当此“大过”之时,非此过人之举不足

      以纠正阳刚的过度偏胜。

      九三,栋桡,凶。

      [译文]九三,栋梁弯曲,有凶险。

      《象》: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译文]《象传》说:栋梁弯曲有凶险,因为无法辅助补救。

      [提示]九三过刚而折,无法辅助。

      客:大过卦之四阳都是阳刚过度,为什么只有九三像栋梁弯曲样呈现凶象呢?

      主:因为九_三不像九二那样,可以得到与之相比的初六阴柔的辅助,而抵消掉过度的阳刚,使阴阳归于平衡。所以《象传》说九三“不可以有辅也”。

      九三虽然与上六阴阳相应,但它以阳刚之质居于阳刚之位,居刚用刚,过刚而不中,对阴柔是加以排斥的,这样就失去了阴柔的辅助,而有摧折之危。

      不像九二,虽是阳刚之质,却处于阴柔之位,又居于下卦之中位,对于初六阴柔的辅助具有和亲倾向。由此可知,在阳刚过盛的“大过”危机中,能否

      接受阴柔的反向作用,能否取柔济刚,是能转危为安的关键。在生活实境中,阳刚气质的人富于进取精神和决断能力,但阳刚过甚就会流于急功好利和

      刚愎自用,优势转而成为弊病。阴柔气质的人较为宽容退让和优柔寡断.但是正好可以弥补阳刚者之不足。

      客:卦辞中称“栋桡”为“亨”。而本爻称“栋桡”为“凶”,这是什么缘故?主:卦辞称“栋桡”为“亨”,是有条件的,“利有攸往”则“亨”。就

      是说,当阳刚过甚以至“栋桡”之时,要有所作为,取柔济刚,调整阴阳,如此则“亨’。而九三不能以阴柔为辅,无法转危为安,当然是“凶”的。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译文]九四,栋梁隆起,吉祥。如果发生其他变故,还是会出毛病。(吝:毛病,憾事。)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译文]《象传》说:栋梁隆起,吉祥,因为不再向下弯曲了。

      [提示]九四阳刚过度,以阴柔纠正。

      客:大过卦阳刚过度,造成栋梁弯曲。九四仍是阳爻,栋梁竟不向下弯曲,反而向上隆起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主:这不难理解。请看九四爻,它以刚质居于柔位(第四位是偶数,属阴柔之位),性刚而能用柔,这已经部分地抵消了阳刚过度之质。同时它又居于上

      卦的下位,并且与初六阴阳相应,这就更容易得到阴柔的辅助,实现刚柔相济。于是,九四阳刚的过度,在初六阴柔的反向力量的作用下,就得到了纠

      正,因阳刚过甚向下弯曲的栋梁就向上隆起而平复了。注意,这里的“栋隆”是指栋梁在向上弯曲的情况下,由于适度地向上隆起,因而恢复了水平状

      态。并不是说原来向下弯,现在又反过来向上弯了。所以《象传》特别指出,说栋梁隆起是占祥的,就在于它不再向下弯了,平直了。加上这句说明,

      正是为了避免对“栋隆”二字产生误解。

      客:这就是说,九四由原来的阳刚过度,经过纠正,恢复了阴阳平衡的“中”的状态,所以吉祥。

      主:如果又有其他变故,那又会打破平衡,那就是又出毛病了。所以爻辞补充说:“有它,吝。”意思是强调指出,只有恢复处中适度的状态才是吉祥

      的,“有它”则“吝”。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译文]九五,枯杨树开花,老妇人得到年轻丈夫。没有过错,也不值得称誉。(华:花。士夫:未婚男子。)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译文]《象传》说:枯杨树开花,怎么能长久呢?老妇人嫁了年轻丈夫,也算是可羞丑的事了。

      [提示]九五过盛之阳,很难以衰极之阴调济。

      客:爻辞中所说的枯树新花,老妇少夫,看来是指九五与上六的阴阳匹配了。

      主:是的。这与九二爻辞所说的枯树新枝、老夫少妻相映成趣,既有类似之处,又有不同。九五的过盛之阳,亲比上六衰极之阴,虽然阴阳和合,勉强

      调济,目的也是取阴济阳,以阴柔抑制过盛的阳刚,纠正“太过”的弊病,当然是“无咎”的;但是,以极衰之阴调济极盛之阳,必然收效甚微,而上

      六又乘凌于九五之上,是以阴乘阳,调济作用也很有限,所以“无誉”可言。阳刚过盛的九五如同小伙子,残存衰竭的上六如同老太婆。小伙子找不到

      配偶,无可奈何地与仅有的老太婆结婚,虽然是在“大过”的特殊情况下的应急举措,也算是过凡之举;但是这种婚配正像枯树开花,毕竟只能新鲜一

      时,长久不了,而且只能是有花无果,因为老太婆已经失去生育能力,即使得到少夫依然不能生育。所以《象传》说这种婚配“亦可丑也”,根本谈不

      上是美满的结合,仅仅是形式上的凑合而已。这就意味着,如果阴柔已经处于过度衰竭而失去生机的阶段,表现出毫无作为的消极因素,它就不能发挥

      抑制阳刚过度、实现刚柔相济的调节作用。因为在刚柔相济的理想状态下,刚与柔两者毕竟都是有所作为的手段,使得人生行为趋于科学化。这与失去

      生机、无所作为是大异其趣的。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译文]上六,涉水而淹没头顶,有凶险,但没有过错。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译文]《象传》说:涉水而有凶险,不可以视为过错。

      [提示]上六孤阴残存,势必被阳刚排斥。

      主:上六处在阳刚过盛的大过卦之终,孤阴残存。下面的四阳刚健强盛,上六自然无法与之匹敌,随时都可能被阳刚排斥掉,正如涉水过河随时皆有灭

      顶之灾。《大象传》中所说的“泽灭木”的大过之象在这里表现出来了。

      客:既然遭遇灭顶之灾,为什么又说“不可咎也”?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

      主:既言“凶”,又言“无咎”,看来是语无伦次、不可究诘。读《易》时,在这些地方要用心地推敲参悟。我认为,“凶”是指客观境遇的恶劣凶险

      ,“咎”则是指主观作为的失误过错,上六以残存之孤阴,在客观形势上已经没有可能与过盛之阳刚相抗衡。上六处于这样的卦时卦位,已经无法免祸

      。这不是上六主观努力不够或决策失误所造成,而是客观形势使之然,这时只有自损其身。所以虽遇凶亡身而无咎,不能归咎于它。事情失败了,如果

      是由客观形势所造成,谓之“凶”;如果是由主观失误所造成,则谓之“咎”。上六的覆灭,是遇“凶”,它本身“无咎”。《象传》强调指出:“不

      可咎也。”这就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意味。

      客:这就是说,大过卦发展到最后阶段,危机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上六孤阴,更无回天之力,当然也就不必指责它。

      主:从全卦的六爻看,展示了“大过”之时阳刚过度、阴阳失调的种种危象,从中探求调济阴阳之法,转危为安之术,走向亨通之路。总的原则是:处

      于上下两阴的境地时,要取刚济柔;处于中间四阳的境地时,要取柔济刚,这样才能救活阳刚偏胜的“大过”之弊,回到阴阳协调、刚柔适度的相对平

      衡状态。

      客:从六爻的具体情况看,吉、凶、利、咎的表现相当复杂。

      主:全卦六爻,分为三组。初六、九二阴阳相比,善于互相调济刚柔,所以初六“无咎”,九二“无不利”;九五、上六虽然也相比,但是阴弱阳强,

      悬殊太甚,上六居九五之上,又是以阴乘阳,不利于调济刚柔,所以九五“无咎无誉”,上六“凶,无咎”;九三、九四两个阳爻,分别与上、下两阴

      相应,但九三性刚用刚,居位不中,以致排斥阴柔而致“凶”,九四则性刚用柔,居于中位,能够以柔济刚而获“吉”。可见大过卦的基木精神是反对

      阳刚过度,主张以阴柔济之,接受阴柔的反向作用,以纠正偏差,拯治弊病,达到阴阳平衡的最佳态势。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帮助我们掌握

      处中适度的处事艺术,获得理想的行为效果。

      关键词(Tags): #易经#大过卦
    • 家园 【OCR】27.颐卦——论养生之道 (完)

      ---------

      --- --- 艮上

      --- ---

      --- ---

      --- --- 震下

      ---------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译文]颐卦象征颐养:坚持正道,可获吉祥。观看嘴巴,就知道人要自求口中食物。(颐:音yi,面颊,腮,其中为口腔)

      [提示]指出养生的原则。

      主:“颐”就是嘴巴,嘴巴是吃东西的,吃食物州足为了摄取营养、保养生命,这就叫颐养。东方文化很重视生命的顾养,称之为“养生之道’,对这门学问有精深的研究,各种学派林立。颐卦专论生命的颐养。卦象是上艮下震,上下两个阳爻象上下腭,中间四个阴爻像两排牙齿。上艮为止,象征上腭静止不动;下震为动,象征下巴咀嚼食物。观看这一卦象.就知道人要自求口中食物,以利于养生,这就是卦辞所说的“观颐自求口实”。从这最原始的本能需求出发,可以推衍出颐养生命的许多道理。总的原则是“贞吉”,守正则吉顺应生命成长的规律就是守持正道,如此则利于养生。

      客:颐卦接在大畜卦后面,两者有内在联系吗?

      主:《序卦传》说:“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颐。”事物蓄聚以后需要加以保养。大畜卦讲德智的蓄聚,而德智聚集于身以后要继续给以滋养,使之得到扩充和发展。颐卦论生命的颐养,偏重于精神养生,认为养德性比养口体更要紧这正虾是大畜卦旨意的延伸。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颐养,坚持正道可获吉祥,说明用正道养生才能导致吉祥。观看嘴巴,是观察所养的什么;观看自求口中食物,是观察怎样自我养育。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育贤者并且普及于万民,及时的颐养是很伟大的啊!

      [提示]解释卦辞。

      客:这段《彖传》里面的“观颐”以下几句话,真是不解释倒还明白,越解释越糊涂了。

      主:看人吃食是最简单的事,但是善于观察的人可以从中得到象征性的启示。口中吃食者,所养的是口腹;口中节饮食、慎言语者,所养的是德性。这是“观颐”的启示。凡廉洁寡欲、不贪饮食者,皆得养生之正道;凡贪食无厌,欲壑难填者,尽人戕生之邪途。这是观“自求口实”的启示。《彖传》又推而广之,不仅养身养德是颐养,而且天地养育万物,君主养贤人养万民都在颐养之道范围内,都可以用本卦的哲理去推论。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译文]《象传》说:山下有雷声,象征颐养。君子因此谨慎言语,节制饮食。

      [提示]养生要兼顾养德和养身。

      客:颐卦上为艮、为山,下为震、为雷,是“山下有雷”之象。但很难看出这是“颐养”的象征。

      主:雷动于下,山止于上,这一动一止,正可假借为口腔咀嚼之象,故称为“颐”,象征颐养。人的口,出者为言语,入者为饮食。所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如不谨慎节制,就会危害养生。震之动象征言语、饮食,艮之止象征慎之、节之。慎言可养德性,节食可养身体,养生的功夫正要在口的一出一入之间留意。当然是养德性为重,养口腹为轻;精神养生为重,物质养生为轻。

      客:这话很有道理。所以《礼记.大学》中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主:良好的心理情绪和精神状态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极大。所以,养生不仅要适当地摄取物质营养以颐养口腹,更要不断地摄取精神营养以颐养德性。从颐卦六爻看,分为两种类型。下三爻为震、为动,象征下腭咀嚼食物,所求在物,贪于口腹之欲,只养体而不养德,结果是戕生而多凶;上三爻为艮、为止,象征上腭止而不动,节制饮食,所求在德,清心寡欲,以德自养并养人,身心皆安,这才是养生的吉祥正道。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译文]初九,舍弃你灵龟般的智慧,来看我鼓满两腮大吃东西,有凶险。(朵颐:鼓着腮帮子咀嚼食物。)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译文]《象传》说:观看别人大吃东西,说明初九的所求不值得看重。

      [提示]初九舍弃养生正道,贪于口腹之求。

      主:灵龟食欲不强,能够吐纳气息而致长寿。初九以刚居阳位而得正,本来是有养生正道的,完全可以像灵龟那样以内质自养而不求养于外食。然而由于它象征下腭主于动,易起口腹贪欲之心,又与六四相应,犹如以阳刚之实,求养于阴虚。所以爻辞借用六四的口吻责备说:你本来是不求外食,以气自养的灵龟,怎么放弃了养生正道,竟然贪婪嘴馋起来,看着我大快朵颐而淌口水呢?贪于口腹之欲,对养生来说必然是凶险的。

      客:吃喝之风,有损于德性,有害于健康,百无一利,是养生之大敌。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译文]六二,颠倒向下求养于比邻的初九,还不满足,又违背常理,越过六五向上九求食。试想上九与六二并无比、应关系,二者身份高下又如此悬殊,腆颜求养,能有什么好结果吗?再说,脱离了阴爻同类,厚颜求食,既无补于身体,又有损于品德。

      客:人到无求品自高。因口腹之累而不顾自尊,以至自轻自贱,这样的人根本就谈不上坦荡自然的胸怀,确实不利于养生。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译文]六三,违背颐养的常理,要坚持正道以防凶险。将有十年之久不能有所作为,无利益可言。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译文]《象传》说:十年之久无所作为,因为六三与颐养正道大相违背。(悖:音bei,违背。)

      [提示]六三不中不正,贪求无厌。

      客:六三,与上九阴阳相应而补,取阳实以养阴虚。应该是可以的,怎么也违背颐养的常理呢?

      主:因为六三是阴居阳位,违中失正,同时又处于下卦动体之极,乃是邪辟浮躁之徒,贪食无厌之辈,为了求养于人,必然无所不至。由于拂逆常理,媚上贪求,最终会被断绝食物来源,不仅无法满足口腹之欲,甚至造成道德沦丧。这样的人.长期不能振作,身心交病,无所作为,极为有害于养生,所以爻辞告诫他要守正防凶。

      客:本爻的告诫,对于招摇于吃喝场中的“食客”们倒是一贴苦口良药。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译文]六四,颠倒向下求养,吉祥。像老虎一样眈眈注视,欲望很迫切,没有过错。(眈:音dan;眈眈:专心一注视的样子。逐逐:急迫的样子。)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译文]《象传》说:颠倒向下求养而得到吉祥,说明六四居上而能放出美德的光辉。

      [提示]六四向下求贤问道,以德自养。

      客:六二“颠颐”为凶,六四“颠颐”为吉,这是什么原因呢?

      主:六二,六四“颠颐”,都是颠倒向下求养,所不同的是六二居于下卦震体,而六四居于上卦艮体。震为动,是贪食之象,只养体而不养德,腆颜求食于人,所以戕生而多凶。而艮为止,能清心寡欲,节制饮食,所求在道,以德自养,身心皆安,所以得养生之正道而吉祥。在震体的下三爻与在艮体的上三爻都有此差异。

      客:那么,爻辞所描写的“虎视耽耽,其欲逐逐”都是六四迫切求道的表现了?

      主:是的。贪于物质欲望,心愈贪则愈加凶险;而从事精神追求,愈迫切却愈为吉祥。六四是阴虚之体,下与初九阳实相应。阴处阴位,自感不足,主动地向下求贤自辅,问道于初九,以自养其德,其吉固宜。不耻下问,乐于向善,正是美德的表现,所以《象传》说“上施光也”。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译文]六五,违背常理,安居守正可获吉祥,不可涉越大河。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译文]《象传》说:安居守正可获吉祥,说明六五应该顺从上九。[提示]六五向上求贤养德,守正安居。

      客:六二“拂经”,六三“拂颐”皆凶,六五“拂经’却吉。大概也是因为六二、六三处于下卦震体,贪食无厌,而六五处于上卦艮体,止而不动的缘故吧?

      主:是的。震体三爻皆凶,艮体三爻皆吉。六五本来是违逆颐养的常理的,它虽居于至尊的君位,却是阴虚无实之质。不仅不能养天下,甚至连自己也要求养于上九阳实。这就是六五违逆于常理的地方,所以称为“拂经”。不过,六五有柔顺之性,又居于上卦艮体之中央,能够安居而守中,以阴承阳,顺从于邻近的上九阳刚。这就象征着谦虚的君主礼求于贤人,问道于能臣,借他人的智慧以自养其德。这便是处于六五的处境中自我颐养的正道,所以《象传》说:“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客:六五只能安居,不可有所作为吗?

      主:不可以。六五以阴虚之质,只宜静养,以利于生命力的逐渐生长和积累,切不可轻举妄动,冒险犯难,随便损耗虚弱的元气。所以爻辞告诫说:“不可涉大川。”只有当元气积蓄充足之日,阴虚转化为阳实之时,养己已足,才能兼养天下。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译文]上九,由它获得颐养,谨慎防危可获吉祥,利于涉越大河。(厉:危险。)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译文]《象传》说:由它获得颐养,并能谨慎防危而得到吉祥,这是大有福庆的事。

      [提示]上九以德自养,并且兼养天下。

      客:颐卦发展到了上九这一爻,已经可以兼养天下了吗?

      主:是的。“由颐”就是天下由之以养。上九处于颐卦之极,这时元气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积蓄,阴虚已经转为阳实,不仅因刚实能够自养,同时又能养四个阴虚,既养己又养人,既养体又养德,最得颐养之正道,是颐道大成的象征。当此之时,排难涉险必利。即使在这时,也要防危虑险,心存戒慎,以免功亏一篑。不知防危,是为养生家所忌。阴虚勿损,阳实防危,这些养生原则都为后来的内丹养生家所继承发展。

      客:我发现,颐卦六爻,上下两个阳爻皆可自养或养人,中间四个阴虚皆需求养于人。

      主:正是如此。阳实者自养并养人,阴虚者则养于人。这是一种情况。本卦中还存在着另一种情况,处于震体的下三爻皆只养体不养德,不得养生之正道,多凶;处于艮体的上三爻以养德为主导,身心兼养,得养生之正道,皆吉。颐卦六爻中存在着这两种规律的交叉,表现出自养、养人及养于人,养德与养体的复杂现象。拿上下两个阳爻来说,初九虽然刚实足以自养,却困处于下体之下,境界低卑,贪于口腹之求,以致舍已之“灵龟”、观人之“朵颐”;而上九则不仅阳刚充沛,更兼境界高超,所以能以德自养并且教养天下,以致大有“由颐”之庆,再看中间的四个阴爻,虽然皆因阴虚之质而求养于人,境界又大有不同。处于下体的六二、六三的“颠颐”、“拂颐”,皆是以贪损德.腆颜求食,身心交病,害于养生;六四、六五的“拂颐”、“拂经”则是求贤问道,自养其德,身心两益,利于养生。

      客:总的说来,颐卦提出的养生原则是什么呢?

      主:我认为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以德为本,身心兼养。在这里,精神因素起有主导作用,心理卫生制约着生理卫生,心泰则身安。这也正是东方古典养生学的精髓所存,必然会引导我们进入身心安泰的新境界。印度瑜珈术的良性心理诱导法、中国内丹术的性命双修法以及佛家的形形色色的禅定法,无不与此密切相关,无不由此起步入门。

      关键词(Tags): #易经#颐卦
      • 家园 老闲兄,下面这两个方子心肺俱弱的老人家可用得?

        养心安神药膳-姜枣龙眼蜜膏

          〖 来 源 〗: 民间药膳方

          〖 原 料 〗: 龙眼肉250克,大枣肉250克,蜂蜜250克,鲜姜汁2汤匙。

          〖 制 作 〗: 先将龙眼肉、大枣肉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熟烂时;加入姜汁、蜂蜜,文火煮沸,调匀;待冷后,装瓶即可。

        ---

        【主要原料】猪心500克,玉竹20克,罐头荸荠50克,韭黄10克,鸡汤40克,精盐2.5克,酱油15克,料酒10克,葱、姜各6克,水淀粉15克,香油15克,植物油500克(耗油50克),白糖、胡椒粉、醋适量。

        【制作方法】将玉竹洗净切片,水煮取浓缩汁20毫升。猪心切薄片,放在碗内用精盐15克,水淀粉抓一抓。韭黄摘洗干净切成寸段,荸荠切片,葱、姜、蒜分别切成细末,取小调料碗1个,内放料酒、酱油、白糖、味精、精盐各1.5克,胡椒粉、鸡汤、水淀粉、玉竹浓缩汁调匀,对成汁芡备用,取锅置于火上,倒入植物油烧热,下入猪心滑透,倒在漏勺中控油,锅内留油少许,重新上火烧热,先放蒜未,再放葱,姜未炸出香味,然后放入荸荠片煸透,倒入猪心,继而烹入对好的汁芡,撒上韭黄段,翻炒均匀。最后,淋醋1克,香油少许,离火盛在盘内。

        【效用说明】适宜于心血不足的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以及肺阴不足的久咳。干咳,胃阴不足的烦渴、不思饮食等症。也可作为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及肺结核患者的保健饮食。

          〖 服 法 〗: 每日2次,每次取1汤匙,开水化开,饭前食用。

          〖 功 效 〗: 开胃健脾,益智养心。龙眼肉、大枣均有补益心脾、益智宁心之功效。蜂蜜有增强脑力、改善心肌功能作用。三物相合能益心脾、增智力,治心脾不足、心悸健忘等。适宜于思虑劳伤太过、心脾亏虚、纳呆、腹胀、健忘失眠者食用。

      • 家园 越来越觉得这卦排得有道理. 老闲兄, 这篇不全呀.兄辛苦乐.
    • 家园 【文摘】26.大畜卦——论德智蓄养

      乾下艮上

          ---------    

          --- ---  艮上

          --- ---    

          ---------    

          ---------  乾下

          ---------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译文]大畜卦象征巨大的蓄聚:利于坚守正道。不在家中自食,吉祥。利于涉越大河。

      [提示]指出德智蓄养的原则和意义。

        

      师:行为无妄当然就会大有收获,以至大有蓄聚,所以无妄卦后面是大畜卦。两者卦象互为颠倒,构成一组。

      徒:大畜卦与前面的小畜卦(第9卦)有什么联系吗?

      师: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只是两卦的“畜”(蓄)字都含有蓄止、蓄聚、蓄养的意思。止则聚,聚则蓄,蓄则养。小畜卦谈的是作为从属因素的“阴”对于作为主导因素的“阳”所起的微小的蓄聚作用,故称之为“小畜”;大畜卦谈的则是道德和智慧的蓄聚、培养,这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蓄聚,所以称之为“大畜”。德智的蓄养只有“守正”才会带来利益,这就是“利贞”的原则。“正”的概念,据我理解,既包涵自然原理的“真”,又包涵社会伦理的“善”。“真”与“善”方为“正”,“伪”与“恶”则为“邪”。这样,以正道蓄聚德智,这才是最大的财富,是物质、金钱所无法比拟的“大畜”。

      徒:卦爻辞中往往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话,像这里出现的“不家食吉”,就叫人莫名其妙。为什么不在家里吃饭就吉祥呢?

      师:凡是道德、智慧所蓄极大的贤人,不能让他们在家中困守,自己谋食,英雄无用武之地;国家、社会应该把他们蓄养起来,让他们食天子、诸侯之禄。对于国家、社会来说,这也是一种“大畜”。他们才能发挥才智,一定能涉险历难,大有作为,这当然是国家、社会之吉。所以卦辞说:“不家食吉,利涉大川。”由此可见,“大畜”不仅是指个人的德智蓄养,也指国家的人才蓄养。正如《彖传》在解释卦辞时所说:“不家食吉,养贤也。”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译文]《彖传》说:大畜,刚健而充实,乃至光辉焕发,日日呈现新的气象。(笃:音du,厚。)

      [提示]以卦象解释卦名。

        

      徒:为什么乾下艮上的卦象称为“大畜”呢?

      师:因为乾的性质刚健,象征奋发修养,自强不息;艮的性质蓄止,蓄止则能充实,象征德智蓄养不断地蓄聚充实。德智蓄于中,光辉必然发于外,以至风度、气质,日日呈现新的气象。这就是道德、智慧大为蓄聚的“大畜”的含义。

        

      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译文]本卦所体现的道德是,阳刚居上,贤人受到崇尚,同时能够蓄止刚健者,这是宏大的正道。不在家中自食,吉祥,说明要蓄养贤人。利于涉越大河,说明行为合于天道。

      [提示]解释卦辞。

        

      徒:本段开头几句看来是对“利贞”的解释,说明什么是“大畜”的正道,文字比较难懂。后面对“不家食吉”和“利涉大川”的解释,比较浅显明白。

      师:开头几句文字,是从剖析卦象入手的。“刚上而尚贤”,是指上九阳刚居于六五君位之上,象征贤人受到明君的崇尚,君主礼下于贤人。这是“尚贤”之义。“能止健”,是指本卦上体为艮、为止,下体为乾、为健;乾的性质刚健有为,艮在上制止它急于用世。这象征有能力的人急于进取,受到蓄止和限制,使他的道德、智慧得到蓄养之后再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养贤”之义。蓄养刚健者的贤德,这才是“养贤”的真谛,而不仅仅是指社会在物质上的供养。既能尚贤,又能养贤,这是合乎“大畜”之正道的,所以《彖传》说:“大正也。”这就从剖析卦象人手解释了卦辞“利贞”二字,同时阐明了什么是“大畜”的正道,进一步发挥了“大畜”的卦旨。

      徒:我觉得《彖传》中“止健”二字的含义十分深刻。

      师:《彖传》通过分析卦象,明确地提出“止健”二字,极为重要。的确,《彖传》是打开卦理奥秘的钥匙,所以《系辞传》中说:“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对刚健有为者,要抑止他的急于进取用世,才能积蓄他的德智,所以需要“止健”。这思想是深刻的,是本卦的要旨。全卦六爻都蕴含着这一基本精神。

      徒:是谁在抑止刚健者的急进呢?

      师:是急进的刚健者必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抑止了他。这种抑止既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进取者德智的蓄养和成熟又是十分必要的。逆境能玉成于人,就是此意。刚健者初出茅庐,缺少历炼,蓄养不厚,就急于进取,欲成大事。诚如庄子所说:“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难免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碰钉子。遭挫折,而担当不起大事业。然而这种挫折正是必经的历程、必要的历炼。宋人辅广说:“人不经忧患、穷困、顿挫、折屈,则心不平,气不易,察理不尽,处事多率,故人须从这里过。”这就是说,这种磨炼,促使了进取者德智的蓄养,有助于他由蓄止而达到蓄聚的“大畜”。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这是客观的自然规律的体现,是“天道”使之然,也是德智蓄养的必修课程。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译文]《象传》说:天包含在山中,象征巨大的蓄聚。君子因此多多记取前贤往哲的嘉言善行,用来蓄养品德。(识:音 zhi,记在心中。)

      [提示]最大的蓄聚是德智的蓄聚。

        

      徒:大畜卦上为艮、为山,下为乾、为天,正是“天在山中”之象。山能包含至大无比的天,这真是“大畜”了。不过。山能容天,未免太荒唐了。

      师:这只是一种虚构的喻象罢了,正如朱熹所说:“不必实有其事,但以其象言之耳。”再说,高天之中的空旷窟洞,不是也有“洞天”之称吗?大畜卦取此为象,不过是借以喻示人心虽小,却可以蓄聚无限的历史经验,从而蓄养自己的品德和智慧。方寸之间,蕴蓄无穷,以“天在山下”为象喻,很有令人玩索的意味。所以孟子感叹地表述自己的体会说:“万物皆备于我矣!”这才是了不起的“大畜”啊!

        

      初九,有厉,利已。

      [译文]初九,有危险,利于停止前进。(已:停止。)

      《象》曰:有厉则已,不犯灾也。

      [译文]《象传》说:有危险就暂停不进,是说不可冒着灾祸向前。

      [提示]初九遇险被蓄止。

        

      师:初九是刚健之才,然而初出茅庐,阳德卑微,不待德智有所蓄积就急于进取,而被位置相应、性质相反之柔爻六四所蓄止。“有厉”是警告它贸然前进有危险,“利已”是说止而蓄德为有利。

      徒:六四蓄止初九,使它蓄养德智之后再作进取,这就是“止健”的作用吗?

      师:是的。如果初九不可进而强进,必然因蓄养不厚、德智不足,无力冒险犯难而招致灾祸。

        

      九二,舆说輹。

      [译文]九二,大车脱下轮輹不走。(说:即“脱”。)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译文]《象传》说:大车脱下轮輹不走,说明九二守中道,没有冒进的过失。(尤:过失。)

      [提示]九二审势而自止。

        

      徒:轮輹是什么东西?

      师:轮輹(音fu),是车轴中心的方木,车身与车轮由它连接而不脱离。车子脱下了轮輹,就不能行走了。所以,“舆说(脱)輹”就意味着车子停下不走了。

      徒:九二为什么也停下不走呢?

      师:九二也是刚健进取之才,像车子一样,本来是要向前运转行走的。但是它居于下体的中位,能行“无过无不及”的中道。所以当“大畜”之时,它被位置相应而性质相反的柔爻六五所蓄止,就能够审度其势,可行则行,应止则止,终于停止前进,就像车子自行脱下轮輹一样。止而不进,蓄养其德,当然不会有过失。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

      [译文]九三,良马奔驰,利于在艰难中坚持正道,熟练车马防卫的技能,这样就利于有所前往(日:语气词。闲:即“娴”,熟练。)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译文]《象传》说:利于有所前往,因为九三与上九意志相合。

      [提示]九三蓄养已成熟。

        

      徒:九三爻“良马逐”、“有攸往”,并没有“蓄止”的意思,难道卦旨发生变化了吗?

      师:止而蓄德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利涉大川”,为了更好地进取。大畜卦发展到了九三这一爻,已经经历了初九、九二的磨炼阶段,道德、智慧已经有了相当的蓄养,像一匹经过训练的“良马”,可以向前奔驰了。

      徒:就是说,初九、九二是处于遇险而止、蓄养德智的阶段,九三则已经到了蓄养已厚、奋起进取的时候了?

      师:对了。九三的德智蓄养已经臻于成熟,可以说是“大畜”已成了。请看,它不仅向前驰逐,还严守“利艰贞”(利于在艰难中坚持正道)的原则,并且能够“闲舆卫”(熟练车马防卫的技能)。这时九三也就不会再受到挫折的蓄止。反映到爻象上,与之相应的上九,已经不是性质相反、起蓄止作用的柔爻,而是性质相同,起促进作用的刚爻了。

      徒:既然九三与上九都属阳刚,都有力求进取的本性,这就志同道合了。所以《象传》说:“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师:以上谈的是大畜下卦乾体的三爻。上卦与下卦相对应,六四、六五两爻处于对阳刚蓄止的阶段,上九爻则处于蓄道已成的阶段。上、下卦的角度不同,下卦是说“乾”的被止、被蓄的过程,上卦是说“艮”的止之、蓄之的作用。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译文]六四,戴在小牛犊角上的木枷,大吉。(牿:音gd,木枷,戴在牛角上,使牛不能用角顶人。)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译文]《象传》说:六四大吉,值得欣喜。

      [提示]六四以防护法蓄止。

        

      徒:按照前面的说法,六四与初九刚柔相应,应以“止健”的精神对初九阳刚加以蓄止。给牛角戴上木枷,大概就是对阳刚加以蓄止的一种比喻吧?

      师:你说对了。小牛刚长出角,喜欢用角到处乱顶。既有可能伤人,又会把自己刚生出的嫩角顶伤,所以要戴上木枷防护。本爻正借驯牛之事比拟六四对初九的蓄止。初九的刚性初生,正像喜欢以角顶人的小牛。六四就是木枷,对阳刚起着制约、蓄止的作用。

      徒:这个驯牛的方法也很巧妙,既防止小牛顶人闯祸,又保护了新生的牛角不致受伤,同时驯服了牛的野性。

      师:这个比喻启示我们,既要以“止健”的精神蓄止刚健者过早的、过度的冲动,又要保护刚健的气质,以利于时机和条件成熟以后的进取。这就两全其美了,所以大吉,值得欣喜。

        

      六五,豮豕之牙,吉。

      [译文]六五,阉割过的公猪的牙齿,吉祥。(豮:音f6n,阉割。割去公畜的生殖腺,以驯化其刚烈之性。豕:音shi,猪。)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译文]《象传》说:六五吉祥,值得庆贺。

      [提示]六五以治本法蓄止。

        

      师:“阉割”也是古代畜牧业的一种驯养术,其法沿袭至今。猪性刚躁,常以利齿伤人,阉割后则牙齿犹存而凶性已除。初九的刚性初生,像以角触人的小牛;而九二的刚暴之性已长成,就像以牙伤人的公猎了。对治之法,只治猪的牙就不行了,需要治本,以阉割法制约公猎过刚的烈性。六五柔中而居尊,能以柔止刚,有效地蓄止了九二,因此吉祥可庆。

      徒:保存牙齿,去掉凶性,既能觅食,又不伤人,当然是吉祥可庆的事。

        

      上九,何天之衢,亨。

      [译文]上九,何等畅达的青天大路。亨通。(何:感叹词。衢:音qu,四面畅通的大路。)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译文]《象传》说:何等畅达的青天大路,说明蓄养之道大为通行。

      [提示]上九蓄道得以成功。

        

      徒:上九虽然与九三位置相对,但两者都是刚爻,起不到蓄止的作用了吧?

      师:九三的德智蓄养已经成熟,也用不着继续蓄止了。在本卦中,对乾体的三个刚爻的蓄止、蓄养,都用古代的畜牧驯养术打比方。初九是顶人的小牛,需要加以防护;九二是咬人的公猪,需要去其野性;九三则是经过驯养的良马,可以任其奔驰了。所以这时上九已经不需要对九三再加以蓄止,而是放开通天大路,任凭九三这匹“良马”奔驰了。大畜之道,至此得以充分体现。

      徒:请你把大畜卦的要旨再指点一下。

      师:大畜卦以德智蓄养为主要命题,以“止健”为实现德智蓄养的基本手段,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对性格刚健、急于进取者起有蓄止其轻率冒进、蓄养其道德智慧的作用。把逆境视为有益于德智蓄养的必要的人生磨炼,这种思想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全卦六爻,从上、下卦两个角度,又各分为两个阶段,展现了蓄止和蓄养的整个过程。上卦表述“艮”对阳刚的“蓄止”和“蓄养”的作用,下卦表述“乾”的阳刚“被蓄止”和“被蓄养”的情况。第一阶段,对“艮”体的下、中爻(六四、六五)来说是对阳刚的蓄止,对“乾”体的下、中爻(初九、九二)来说则是阳刚被蓄止;第二阶段,对“艮”体上爻(上九)来说标志着蓄养之道已经成功,对“乾”体上爻(九三)来说则是意味着德智蓄养已经成熟。

      关键词(Tags): #易经#大畜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