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的老爸也曾在飞 -- 单甲

共:💬166 🌺58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的老爸也曾在飞(二)—— 天之骄子

      老爸50年11月到空军,进入空军第四航空学校,开始学习飞行。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空军最早是苏联人帮着建立起来的。飞机是苏联的,教员也是苏联人。苏联人帮我们创建空军主要是因为朝鲜战争,基于同样的原因,老爸他们在航校的学习,内容不减,时间却被压缩成短短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他们需要学习和适应的东西很多。不仅要学理论、学飞行,就连吃西餐,也成了需要学习掌握的一种技能。因此,前几期毕业的每个飞行员后来回忆起当年航校时的学员生涯,都对当时学习生活中的紧张留有不可消退的深刻印象。

      在航校期间,老爸他们首先在太原“南大营”进行三个月理论学习,由苏联人讲授空气动力学,其他如飞机发动机构造学、领航学、气象学和战术学等科目,均由中国教员教授。

      我最早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就是来自于我老爸。我上小学的时候,曾经问过老爸飞机为什么会飞?老爸就让我拿两张纸条,把它们合到一起,用嘴对着两张纸条的中间部分吹气,结果看到两张纸条不但没被吹开,反而相一起合得更紧。老爸给我解释说,这就是因为两张纸条的中间部分空气流动快,造成了纸条两面受到的空气压力不一样,空气流动快的一面受压,所以两张纸条不仅不分开,反而会合到一起。飞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利用机翼的形状,使飞机在前进过程中机翼上下通过的气流速度不一样,上边快,下边慢,从而产生升力,使飞机飞起来。老爸说,当年他们的理论教员就用这个简单而著名的实验,示范给他们看,给他们讲解空气动力学知识。

      当时航校的各项条件都不是很完善,老爸他们整个航校的学习过程一定也是异常的艰苦,可他后来却从来没向我们诉说过当时的艰难。虽说老爸的文化水平在当时的飞行学员中算是高的,有些东西理解起来可能会快一些,但对于一个以前从未接触过飞行的人来讲,学习飞行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此以外,老爸当时还比其他人多了一个要适应的地方,那就是天气。老爸从小在南方长大,参加空军以后就到了东北预校,那是他第一次到北方,还是冬天。他说当时天冷他就觉混身疼,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根本没想到是冻得。等后来才明白过来,知道在东北两件单衣是过不了冬的,才赶紧从头到脚用棉家伙把自己给裹起来。

      当时的苏联教官毕竟人数有限,不可能每个学员每次飞行都由苏联教员带飞。而苏联教员作为专家,大多数时间负责考核工作。老爸当年的带飞教员不是苏联教员,而是中国教员,叫夏式利。老爸一直惦记着他的这位飞行先生,只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老爸和他的这位老师失去了联系,也不知他现在如何。

      当时的飞行学员,要先在太原北机场飞30个小时的“雅克18”,再到太原南机场(也叫武宿机场)飞28个小时“雅克11”。这些飞行,都是先由教员带飞,为培养学员单独飞行创造条件。对于初级教练机,一般来讲总要带飞近百次才能达到放单飞的要求。最后的单独飞行技术考试更是非常严格,教员决定哪个考生可以送考总是慎之又慎,以防万一,力争放出一个,成功一个。再往后,才是“米格15”喷气式飞机,教员要带飞15小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正式毕业。在学习期间的这些机型,老爸总是顺利过关,每个单独飞行科目都是圆满完成。当时负责考核老爸的,是苏联飞行专家古雪夫。

      51年11月25日,老爸以优异的成绩从四航校二期甲班毕业。

      当时,在部队礼堂还为这些天之骄子们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毕业典礼。老爸和同期毕业的战友们,一起领到了航校颁发的毕业证书。经过了艰苦的努力,克服了层层的难关,终于成为一名解放军空军飞行员,又是在空军刚刚成立不久的那个年代,由此而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不能不使老爸和他年轻的战友们感到从未有过的激动。我可以想象,在那个时刻,老爸他们一定是觉得他们仿佛真得可以“一步登天”了。

      当时朝鲜战争还在进行,老爸他们那一批毕业的学员,个个争先恐后地递交请战书,纷纷要求到朝鲜的一线部队去为祖国为人民立功。

      我曾经问过老爸,他们这样做,是不是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式?

      我老爸说:绝对不是,我们当时可是真得发自内心的积极要求参战,美帝国主义都用飞机大炮欺负到家门口来了,作为一个国家用那么多黄金培养出来的飞行员,当然想着去打仗、去杀敌来报效祖国了。

      他们当时虽然年轻,又只有几十小时的飞行经验,但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却是真真切切。

      其实这是我们军队的传统,作为一个军人的后代,我是很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年轻的空军能在当时那么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和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作战,却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他们靠得就是这种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不畏牺牲不怕死的精神。

      不过老爸的参战愿望最终没能实现,他被安排留校作飞行教员。

      老爸当时可没觉得留校是个什么光荣的事,还有情绪,不愿意,一心想着到部队去打仗立功。

      他们的政委就过来做他的思想工作,告诉他留校作飞行教员,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飞行员,同样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也是祖国的需要。

      其实在当时的战争环境、前线急需飞行员的情况下,中国空军仍然把一些文化水平相对较高,飞行技术相对较好,工作能力较强的飞行员留校,为培养后继人材做准备,这种思维在我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战略眼光的。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就这样,老爸这个师范生又一次当起了老师,成为四航校的一名飞行教员。

      这是一张1955年,已为中队长的老爸和战友及外国朋友在一起的合影,左起第三人为我老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老爸当年要是真得到了部队,上了朝鲜战场命运如何可就难以预料了。

      前文中曾经提到过,当年和老爸从同一个陆军部队出来当飞行员的另外还有两人,到空军后三人就被分到了不同的航校。老爸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其中的一位,航校毕业后就直接到了朝鲜战场,第一次空战就牺牲了。(另外一位也早已失去了联系)

      要知道当年老爸的战友上战场时,实战前最多再进行几十个小时的喷气式飞机的飞行训练,满打满算也就那么点飞行经验,严格说也就是刚刚会开的水平,真打起仗来,有牺牲是难免的。

      但也有幸运的,空军战斗英雄赵宝桐,就是四航校一期甲班毕业的。他在朝鲜战场上,凭着机智和勇敢,取得了击落敌机七架,击伤两架的战绩,是我军在朝战中击落击伤敌机最多的一个飞行员。他朝战以后在北空,老爸开会时常碰到他,还互相认识。

      说起朝鲜战争时的空军英雄,老爸当年还和另一位空军英雄打过交道,那就是曾经打掉美国王牌飞行员费席尔的韩得彩。五十年代有一次老爸去青岛疗养,在疗养院期间曾和韩得彩同住一个屋,老爸还和他较量了一下。不过较量的不是空中格斗,较量的是乒乓球。我小时候曾经问老爸,韩得彩是不是长得很魁梧,很有英雄气概?老爸说根本不是,他说当时的韩看上去真得象一个孩子,很腼腆,也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人。

      我在写《朝战中王牌们的最终命运》时查了一下,韩得彩应该比我老爸小三岁,学飞行也比老爸晚一年,53年他打掉费席尔时还未满二十岁,他们在一起疗养时韩也不过是二十初头,被老爸认为年少实属正常,反而印证了那句老话——自古英雄出少年。

      当时我们的空军年轻,飞行员自然也都很年轻,我老爸自己也同样遇到过被人不理解的时候。有一次老爸去疗养,部队安排他们坐软卧。当时的火车软卧车厢是要有一定级别的人才能享受的,老爸那个包厢里有一位上了年纪的部长,看到老爸这个年纪轻轻的解放军,居然和他这种级别的人一起坐软卧,起初觉得很不可思议。当他得知老爸是飞行员时,才猛然醒悟,但还是感慨万分,连说看到我老爸才真正意识到,我们在朝鲜战场上屡建奇功的空军飞行员,原来都是一帮象老爸这么年轻的孩子。

      都说飞行员是用和身体体重相同重量的黄金培养出来的,应该不是夸张。在五六十年代全国都那么艰苦的情况下,飞行员的待遇可一直没差过。每天的飞行灶,定期的疗养,都是令人羡慕的地方。五十年代一般人10块钱可以吃一个月,而飞行员一天的伙食费就将近四块钱,也就是说仅从饮食营养上看,一个飞行员的饮食标准,差不多就顶一班人了。

      五十年代初,朝战正在进行,老爸他们虽说是部队院校,但除了日常的飞行教学以外,也一样要参加空军战备,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其实这也不奇怪,当时我们的空军就那么些人机,真要在中国境内打起来,老爸他们航校也算一个航空师,肯定是要参加战斗的。直到朝战结束,老爸才获准回老家探亲一次。那次他探亲前后差不多一个月,回到部队后退还给他餐费近一百块,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

      老妈曾经回忆说,当年她和老爸谈恋爱时,曾到过老爸他们的飞行员宿舍。听说战友的女朋友来了,老爸的那些战友们一个个都特热情,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床底下拿出一堆巧克力一类的糖果和各种饼干罐头来招待老妈,当时可把我老妈这小姑娘给哄得,楞是以后跟着我老爸傻高兴了一辈子。也许您现在看起来那些东西很平常,可您得想想那是什么年代,那会儿可是57、58年,人们拿斤点心过年都可以走亲戚。

      吃得好、玩得好,其实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工作。飞行员,尤其是驾驶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员,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很好的身体机能,才能完成好他们的本职工作,毕竟这也算是一项较为危险的行业。

      老爸在他的飞行生涯中,也有过较为惊险的时刻。

      关键词(Tags): #空军#飞行员元宝推荐:老叶,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